CN107211178A -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建议请求装置、体感质量最佳化方法、建议请求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建议请求装置、体感质量最佳化方法、建议请求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1178A
CN107211178A CN201580075264.6A CN201580075264A CN107211178A CN 107211178 A CN107211178 A CN 107211178A CN 201580075264 A CN201580075264 A CN 201580075264A CN 107211178 A CN107211178 A CN 107211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e
function
parameter
sensing quality
a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52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1178B (zh
Inventor
山本浩司
佐藤道
佐藤一道
河野太
河野太一
竹下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1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1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1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management, e.g. creating a master 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from data received from the Internet and a Head-end, 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a video stream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04N21/4621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stream or additional data, e.g. lower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for a mobile client with a small 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2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un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2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video stream, e.g.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09Monitoring of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bandwidth variations of a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2End-user interface for requesting content, additional data or services; End-user interface for interacting with content, e.g. for content reservation or setting reminders, for requesting event notification, for manipu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 H04N21/6377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 H04N21/6379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the client directed to the server or network components directed to server directed to encoder, e.g. for requesting a lower encoding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用户所体感的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最佳化,具备:建议请求装置,为了使内容配送的QoE最佳化,输出该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接收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以及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根据从所述建议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配送参数候补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输出该建议值。

Description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建议请求装置、 体感质量最佳化方法、建议请求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用户所感受的质量(QoE:Quality ofExperience,体验质量)最佳化的体感质量最佳化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内容配送方法,特别在影像配送中,采取以下的三个途径。
(1)利用者选择配送速率的方法
研究了如下方法:在利用者侧准备用于设定QoE所影响的配送速率的接口,利用者考虑自身的通信环境等来设定配送速率。作为配送速率,多利用准备高/中/低等三个模式的质量的情况。当前,在YouTube(注册商标)等影像配送服务中,存在能够选择画质的接口(参照非专利文献1)。
(2)在内容配送事业者侧选择配送速率的方法
是如下方法:在内容配送服务的利用者数量多的时间带中进行低速率的质量下的内容配送,在利用者数量少的时间带中进行中/高速率的更高质量的内容配送。由此,即使在拥挤时,也能够对服务利用者提供能够满足最低限的质量下的服务。另外,还能够根据利用者数、费用的支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当前,在微笑动画(注册商标)中,针对免费会员,实施在拥挤时降低配送速率的对策(参照非专利文献2)。
(3)根据通信状况选择内容的配送速率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是以某种形式推测利用者的可用频带,以与可用频带对应的比特率配送内容的方法。根据可用频带的推测方式分类为几个。
a.被动型推测方式
在被动型的推测方式中,根据过去的通信历史等推测可用频带。
在该方式中,利用与可用频带有关的某种倾向来进行推测。例如,利用时间系列的稳定性,进行可用频带的推测(参照非专利文献3)。
b.主动型推测方式
在主动型的推测方式中,在配送之前以追加的方式进行短的通信,将此时的通信性能作为参考,推测可用频带。例如,在通信之前发送分组链(packet train)这样的逐次地变大的分组群,根据直至到达的延迟的变化量推测可用频带(参照非专利文献4)。
c.反馈方式
在反馈方式中,在进行配送的途中,测定该通信自身的速度,与此时的通信速度匹配地实时地变更配送速率。该方式主要被应用于能够在途中变更配送速率的影像配送。在采取该方式的影像配送中,将内容分割为被称为组块型的短的时间单位的文件,针对每个组块在服务器/客户端之间测定网络质量(NW质量)等,根据测量结果决定终端接下来接收的组块的配送速率并配送内容。由此,通过在利用者的终端的再生缓冲器中积蓄内容并再生,即使在低速率下也能够进行质量高的内容配送(参照非专利文献5、6)。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YouTube>ヘルプ>画質”(“YouTube>帮助>画质”)、[online]、YouTube、[平成26年12月2日检索]、网络<URL: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91449?hl=ja>
非专利文献2:“niconico>ヘルプ>エコノミーモードとは”(“所谓niconico>帮助>经济模式”)、[online]、微笑动画、[平成26年12月2日检索]、网络<URL:http://faq.nicovideo.jp/EokpControl?&tid=11483&event=FE0006>
非专利文献3:Rich Wolski,Neil T.Spring,and Jim Hayes.“1999.The networkweather service:a distributed resource performance forecasting service formetacomputing.”Future Genera.Comput.Syst.15,5-6(October 1999),p.757-768.
非专利文献4:大芝等、“リアルタイム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品質を確保するための短時間可用帯域推定方式”(“用于确保实时通信的质量的短时间可用频带推定方式”)、信息处理学会论文志、53(2),698-711,2012-2.
非专利文献5:广本等、“メディアストリーミングにおける高速移動通信網に適した動的符号化レート制御手法”(“适于媒体流中的高速移动通信网的动态编码率控制方法”)、信息处理学会论文志、50(10),p.2532-2542,2009-10-1.
非专利文献6:酒泽等、“TCPビデオストリーミングの動的レート制御方式の検討”(“TCP视频流的动态速率控制方式的研究”)、电子信息通信学会技术研究报告、IE,图像工学102(469),p.19-24,2002-11-15.
发明内容
在所述以往的既存方法中,存在以下的课题。以下,对于各个方式指出问题。
(1)利用者选择配送速率的方法
在利用者选择配送速率的方式中,虽然有能够设定适合于利用者的喜好的影像配送速率的优点,但存在如下问题:通过选择比实际的通信环境高的配送速率而产生的再缓冲所致的体感质量降低、当在去处等自家以外的环境下收看时利用者难以设定与通信环境对应的适合的配送速率。
(2)在内容配送事业者侧选择配送速率的方法
在内容配送事业者侧选择配送速率的方法能够设定与配送侧设备数量对应的配送速率,另一方面,不进行与利用者各自的通信环境对应的速率控制,所以存在如下问题:发生对通信环境以过大的速率进行内容影像配送的(再缓冲)现象、以过少速率进行内容配送的现象。
(3)根据通信状况选择内容配送速率的方法
a.被动型推测方式
被动型的推测方式需要端到端的足够过去的通信历史,所以此前难以凑齐足够的数据。
b.主动型推测方式
在主动型的推测方式中,在通信之前以追加的方式花费用于测定可用频带的时间,所以存在内容的配送花费时间这样的问题。直至通信开始的等待时间在web系统的应用中大幅影响体感质量。
c.反馈方式
在该配送方式中,伴随再生停止的再缓冲的发生频度变低,但在影像收看中,配送速率(分辨率)变动,所以通过被试验者评价来确认收看者的QoE不高。另外,以减小再缓冲为目的,进行配送速率的设定,所以有时引起使配送速率过于降低而QoE比再缓冲发生时降低的现象。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积蓄与每个内容配送的NW质量/QoE关联的信息,根据该信息推测用于使QoE最佳化的配送方法并进行建议的技术。
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是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用户所感受的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最佳化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具备:建议请求装置,发送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接收使QoE最佳化的建议值;以及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根据由所述建议请求装置输入的所述配送参数候补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输出该建议值。
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是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QoE最佳化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具备:参数输入输出部,输入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输出使QoE最佳化的建议值;以及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根据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输入的配送参数候补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所述建议值。
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建议请求装置是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QoE最佳化的建议请求装置,具有:配送参数输出部,为了作为建议值而请求使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将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输出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以及建议值接收部,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接收所述建议值。
根据公开的技术,提供能够根据与每个内容配送的NW质量/QoE关联的信息,推测用于使QoE最佳化的配送方法并进行建议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的系统概要的图。
图2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中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3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中的主要的功能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A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B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C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D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E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A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使用的其它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B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使用的其它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A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B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C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D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E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A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8B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9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0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QoE推测功能13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1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2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3是说明由在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图12)中包含的、且从编码比特率数组以及平均吞吐量分布输出整体QoE以及编码参数表格T12的功能15-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4是说明由在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图12)中包含的、且输出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的功能15-2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5是说明由在从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的所述编码比特率数组以及平均吞吐量分布输出整体QoE以及编码参数表格T12的功能15-1(图13)中包含的、且从编码参数表格T12变换为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功能15-3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6A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上限值以下的平均吞吐量不存在于Tmp表格T14的情况下(T<T_min)的QoE的计算功能15-4的图。
图16B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上限值以下的平均吞吐量不存在于Tmp表格T14的情况下(T<T_min)的QoE的计算功能15-4的图。
图17A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的QoE的计算功能15-5的图。
图17B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的QoE的计算功能15-5的图。
图18A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的QoE的计算功能15-5的图。
图18B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的QoE的计算功能15-5的图。
图19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0是说明由在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图19)中包含的、且制作平均吞吐量概率密度表格的功能16-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1是说明由在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图19)中包含的、且计算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2是说明由在计算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图21)中包含的、且制作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的功能16-3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3是说明由在计算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图21)中包含的、且制作平均吞吐量-QoE表格的功能16-4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4是说明由在制作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8的功能16-4(图23)中包含的QoE的推测功能16-5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5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6A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6B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执行的处理的图。
(符号说明)
1: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0:推测/建议功能(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1:吞吐量推测功能;12: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3:QoE推测功能;14: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5: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20:数据积蓄功能(设定值更新部);21: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2: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3:设定值参照功能;24:存储部;25:输入输出装置;30:参数输入输出部;40:建议请求装置;41:配送参数输出部;42:建议值接收部;OTT:内容配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的系统概要的图。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在内容配送事业者的动画配送系统(以后称为OTT(Over-The-Top))中,包括请求用于进行最佳的配送的参数的“建议请求装置40”、和根据各种配送参数推测QoE并建议最佳的参数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这两个装置。
建议请求装置40包括:配送参数输出部41,为了请求使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将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输出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以及建议值接收部42,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接收所述建议值。
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具有“推测/建议功能(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和“数据积蓄功能(设定值更新部20)”这两个功能,经由IP网络对所述OTT提供以下的服务。
(1)每个内容配送的NW质量/QoE的可视化。
(2)用于使QoE最佳化的配送方法的建议。在建议中,有针对每个内容配送进行的建议和在设计时(定期地)进行的建议这两种。
(3)与NW质量/QoE关联的信息的积蓄。
所述建议请求装置40和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都具备作为计算机的CPU和存储装置、输入输出装置、通信装置,通过CPU依照在该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程序控制各装置的动作,执行各种功能。另外,关于所述建议请求装置40和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各个,各部(各功能)也可以是硬件电路(集成电路等)。
作为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的动作的具体例,例如有如下的动作。
在用户收看动画时,向动画配送系统发送动画的请求。此时,用户经由应用或者浏览器,发送用户属性信息(例子:利用场所、网络利用方式、终端信息)。
接受到动画的收看请求的动画配送系统将用户属性信息和关于相应的动画在动画配送系统中准备的多个画质各自的编码条件(配送速率、分辨率、帧频等、并且也可以将它们称为配送参数候补)发送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进行最佳的编码条件的查询。
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关于所接受的请求,使用以下详细说明的技术,计算QoE成为最大的编码条件,作为响应回送给动画配送系统。
动画配送系统按照所接受的条件进行向用户的动画配送。用户在收看了动画之后,将作为实绩的收看日志信息(吞吐量信息、网络信息等)投入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
由此,能够继续更新最新的网络质量信息,进行精度高的推测。
图2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中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功能结构的图。
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包括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设定值更新部20、参数输入输出部30这三个。
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根据经由所述建议请求装置40以及IP网络输入的来自OTT的数据和在设定值更新部20的存储部24中所积蓄的收看日志、吞吐量表格、各种常数等设定值,计算并输出用于使QoE最佳化的各种推测值、建议值。所述设定值更新部20根据来自所述OTT的数据,进行所述收看日志、所述吞吐量表格的信息更新。另外,根据来自所述OTT以及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系统管理者的输入数据,进行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所述设定值的更新。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30经由IP网络等,受理来自所述建议请求装置40的建议请求,接收配送参数,发送由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计算出的建议值。
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包括吞吐量推测功能11、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QoE推测功能13、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这六个功能块。
所述设定值更新部20包括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设定值参照功能23这三个功能块和存储部24。
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30在与经由所述IP网络的OTT之间,经由OTT接口接收/发送IP分组的数据。
所述设定值更新部20的设定值参照功能23在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系统管理者的输入输出装置25之间,经由管理者接口(CUI;Character User Interface,字符用户接口),输入指令、数据,输出数据。
图3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中的主要的功能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5A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B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图。
图5C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图。
图5D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图。
图5E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1的OTT接口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的图。
在所述图5A~图5E中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定义中,关于各输入输出数据“服务ID”、…、“平均再生停止时间”、“再生停止次数”、…、“配送服务器群”,分别定义其[数据名]、[数据形式]、[采样值]、[下限值]、[上限值]、[数据概要]、[关联的功能]。在该[关联的功能]中,对于相应的输入输出数据在OTT与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之间被输入到某个功能、以及从哪个功能被输出,关于输入数据,表示为组合了表示输入的“I”和输入目的地的功能的符号mn的“Imn”,另外,关于输出数据,表示为组合了表示输出的“O”和输出源的功能的符号mn的“Omn”。
例如,来自OTT的输入数据“服务ID”是通过OTT针对每个配送服务分配的ID,表示输入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的各功能11~16和设定值更新部20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I11~I16、I22)。另外,表示“吞吐量平均平均”是由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计算并输出到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实测吞吐量平均的平均值[kbps](O11)。
此外,关于所述[数据形式],“BOOL”表示“0”或“1”,“SI32”表示有符号32位(bit)整数,“UI32”表示无符号32位整数,“FLOAT”表示浮动小数点(32位),“XXX[N]”表示数组尺寸N的XXX的数据形式的数组,“STRING”表示字符串。
另外,关于所述[上限值]、[下限值],在超过参数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的值的情况下,作为错误进行处理,“-”的部分不设定上限值或者下限值。“CONF”从配置文件设定上限值以及下限值。
另外,“()”是备选参数。另外,设为[再生开始阈值]≥[再停止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
图6A、图6B是说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使用的其它数据的定义的图。
在所述图6A、图6B中的其它数据的定义中,关于各数据“日历信息”、…、“收看数”,分别定义其[数据名]、[数据形式]、[数据概要]。
图7A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B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C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D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E是表示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被参照/更新的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的一个例子的图。
关于所述图7A~图7E的表格以及参数的一览,在[功能]的纵列中,对应起来表示参照/更新相应的表格/参数的功能的符号。
例如,利用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参照图7A中的“(星期、时刻)-日历信息变换表格T1”,并且,利用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的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参照图7C中的“分辨率表格T8”,并且,利用所述设定值更新部20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更新图7E中的“收看日志R”。
在此,说明在所述构成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中的各功能11~16、以及设定值更新部20中的各功能21、22、23中,根据所述图5A~图7E所示的各种数据、表格、参数执行的处理的概要。
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是根据所述OTT的输入信息计算与吞吐量有关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经由IP网络,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OTT接口(图2),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日期时间、以下备选参数(利用服务器、配送服务器群、用户ID、固定/可移动标识符、服务器速度控制、[IP地址或载波名]、[单元ID或坐标]、wi-fi利用判定)),计算并输出与吞吐量有关的信息[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用户实绩偏差平均]。
参照后述图8A、图8B,详细说明通过该吞吐量推测功能11实施的处理。
所述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是根据所述OTT的输入信息和与所述吞吐量有关的信息,计算与再生停止有关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经由IP网络,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OTT接口(图2),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平均吞吐量、吞吐量偏差、动画存续期间、以下备选参数(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并且使用预先作为内部系统用在存储部24中储存的系数(系数表格4、5),计算并输出平均再生停止次数和平均再生停止时间。
参照后述图9以及公式5、公式6,详细说明通过该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实施的处理。
所述QoE推测功能13是根据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计算QoE的功能。
所述QoE推测功能13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经由IP网络,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OTT接口(图2),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以下备选参数(再生停止次数、再生停止时间长数组)),计算并输出QoE。
参照后述图10以及公式1、公式2、公式3,详细说明通过该QoE推测功能13实施的处理。
所述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是根据编码比特率计算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的功能。
所述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是每当进行内容配送服务的设计/再设计(编码等)时执行的功能,从所述OTT经由IP网络,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OTT接口(图2),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以下备选参数(再生停止次数、再生停止时间长、分辨率数组、帧频数组)),计算并输出分辨率、帧频、QoE。
参照后述图11详细说明由该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实施的处理。
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是计算用户整体的平均QoE(整体平均QoE)为最大的编码参数的功能。
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是每当进行内容配送服务的设计/再设计(编码等)时执行的功能,从所述OTT经由IP网络,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OTT接口(图2),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数、以下备选参数(编码比特率数组)),计算并输出整体平均QoE、编码参数表格T12。
参照后述图12~图18以及公式4,详细说明通过该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实施的处理。
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是根据所述OTT的输入信息计算与编码参数有关的信息的功能。
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经由IP网络,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的OTT接口(图2)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日期时间、以下备选参数(利用服务器、配送服务器群、用户ID、固定/可移动标识符、服务器速度控制、[IP地址或载波名]、[单元ID或坐标]、wi-fi利用判定、OTT编码参数表格、动画存续期间、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计算分辨率、帧频、编码比特率、QoE、局部平均QoE,将输入输出作为日志输出。此外,局部平均QoE相当于与成为建议对象的用户相同的网络环境中的全部用户的平均QoE。
参照后述图19~图24以及公式7~公式10详细说明通过该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实施的处理。
所述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是更新吞吐量表格(“(日历信息、基站ID)-速度变换表格T4”、“(日历信息、NW名)-速度变换表格T5”或“(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速度变换表格T6”)的功能。
在所述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中,关于更新周期,根据系统工作的时刻,例如以每1分钟~5分钟1次程度的自动起动,根据来自所述OTT的输入信息中的更新对象指定用信息(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NW名),更新该更新对象表格。
参照后述图25,详细说明通过该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实施的处理。
所述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是新制作/更新收看日志R的功能。
所述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在作为所述OTT的输入信息存在输入数据(用户ID、固定/可移动标识符、日期时间、利用服务器、配送服务器群、IP地址、载波名、单元ID、坐标、实测吞吐量平均、实测吞吐量偏差、服务ID、设计ID、动画停止次数、动画文件ID、利用浏览器、利用OS、wi-fi利用判定、文件尺寸、动画比特率、载波标识符、NW名、备选标识1~10)的情况下,实施向在所述存储部24中存储的向收看日志R的新追加、更新。
参照后述图26,详细说明通过该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实施的处理。
所述设定值参照功能23是参照/更新在所述存储部24中存储的表格/参数/系数(常数)等设定值(图7A~图7E)的功能。根据来自所述OTT的输入数据、来自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系统管理者的指令数据,进行在该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各功能中使用的设定值的更新。
这样构成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通过所述CPU依照在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管理各功能的程序中所记述的命令控制各部的动作,使软件和硬件协作地动作,实现在后述动作说明中叙述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QoE推测功能13、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设定值参照功能23。另外,如上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QoE推测功能13、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设定值参照功能23的各功能还能够实现为嵌入有该处理的硬件电路。
接下来,说明所述结构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在各功能中执行的处理的详细的动作。
(吞吐量推测功能11)
本实施方式中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使用的技术是根据用户的网络环境的过去的收看日志(吞吐量的实绩值)推测当前的吞吐量的技术。
通信业务量依赖于用户的行动,所以针对星期/时刻呈现稳定的变动。因此,在相同的工作日/休息日的相同的时间带的相同的网络中为相同程度的拥挤度,吞吐量也为相同的程度。因此,在本技术中,通过将利用网络信息、时间带信息作为输入,参照利用基站/ISP的收看日志数据库,计算吞吐量的平均/偏差。以下,说明详细的处理。
图8A、图8B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执行的处理的图。图8A主要表示处理的步骤,图8B表示在步骤中使用的表格的例子。
在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时,首先,从该输入的年月日/时刻取得星期标签,依照(星期、时刻)-日历信息变换表格T1,变换为与相应的星期标签/时刻对应的日历信息(步骤S111)。
关于从年月日选择星期标签,也可以通过与日历信息等的对照来选择与年月日符合的星期标签。在从年月日选择星期标签时,在年月日是节日的情况下,选择表示节日的标签,在其它情况下,选择表示星期(日~六)的标签。
另外,关于输入数据,作为在可移动和固定中共同的例子有接下来的例子:服务ID、设计ID、日期时间(年月日/时刻)、备选参数(利用服务器、配送服务器群、用户ID、固定/可移动标识符、服务器速度控制)。
作为仅固定的输入数据,有IP地址(或载波名)。另外,关于仅可移动的输入数据,有wi-fi利用判定数据,以及,作为wi-fi利用判定是伪(false)的情况的数据有载波名、单元ID(或者坐标、或者两方),作为wi-fi利用判定是真(true)的情况的数据有IP地址。此外,即使在输入数据中混入不需要的信息也是容许的。其原因为,被输入到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
接下来,根据所述输入数据,判定用户的终端是固定终端或者wi-fi利用终端、还是并非wi-fi利用的移动终端(可移动)(步骤S112)。
在判定为固定终端或者wi-fi利用终端的情况下,依照IP地址-ISP变换表格T2,将该用户终端的IP地址变换为NW名(步骤S113a)。
在判定为并非wi-fi利用的移动终端的情况下,依照载波名-载波标识符变换表格T3,将与该用户终端对应的载波名变换为载波标识符,赋予单元ID(步骤S113b)。
在此,通过所述设定值更新部20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更新在所述存储部24中存储的与所述输入数据对应的部位的收看日志R的内容(步骤S114)。
于是,依照(日历信息、基站ID)-速度变换表格T4或者(日历信息、NW名)-速度变换表格T5,取得NW速度(吞吐量平均平均/平均偏差/偏差平均)(步骤S115)。
在此,判断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是否被输入利用服务器(步骤S116)。
在被输入所述利用服务器的情况下,判断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是否被输入服务器速度控制信息,在被输入该服务器速度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将该服务器速度控制信息的值作为服务器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关于吞吐量平均偏差和偏差平均设为“0”。另外,在未被输入所述服务器速度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依照(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速度变换表格T6,设为该利用服务器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步骤S117)。
然后,比较在所述步骤S115中取得的所述NW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和在所述步骤S117中取得的利用服务器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小的一方的吞吐量平均平均、以及与该吞吐量平均平均对应的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被作为输出对象(步骤S118)。
在未被输入所述利用服务器的情况下,在所述步骤S115中取得的所述NW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被作为输出对象(步骤S119)。
于是,在接着的处理步骤S120中,计算用户实绩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平均偏差/偏差平均。
在所述用户的终端是固定终端或者wi-fi利用终端的情况下,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收看日志R中,经过时间是过去日志的探索期间(11_time)以内、并且存在过去日志的计算件数(11_limit)以上的具有实测吞吐量平均和实测吞吐量偏差且(用户ID、配送服务器群、NW名、日历信息)一致的日志的情况下,以该用户的收看日志的最新的计算件数(11_limit)为对象,实施吞吐量计算。
在该吞吐量计算中,将所述实测吞吐量平均的平均值计算为用户实绩平均平均,将所述实测吞吐量平均的偏差计算为用户实绩平均偏差,将所述实测吞吐量偏差的平均值计算为用户实绩偏差平均。
另外,在所述用户的终端是并非wi-fi利用的移动终端(可移动)、且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有坐标的情况下,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收看日志R中,经过时间是过去日志的探索期间(11_time)以内、并且存在过去日志的计算件数(11_limit)以上的具有实测吞吐量平均和实测吞吐量偏差且(用户ID、载波标识符、日历信息、过去日志的探索距离(11_dist)以内的距离)一致的日志的情况下,以该用户的收看日志的最新的计算件数(11_limit)为对象,实施所述同样的吞吐量计算。
另外,在所述用户的终端是并非wi-fi利用的移动终端(可移动)、且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无坐标的情况下,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收看日志R中,经过时间是过去日志的探索期间(11_time)以内、并且存在过去日志的计算件数(11_limit)以上的具有实测吞吐量平均和实测吞吐量偏差且(用户ID、配送服务器群、单元ID信息(基站ID)、日历信息)一致的日志的情况下,以该用户的收看日志的最新的计算件数(11_limit)为对象,实施所述同样的吞吐量计算。
将通过上述计算得到的值作为用户实绩。其中,依照用户实绩的计算标帜(11_use_user_result),由计算对象的用户跳过本处理(S120),不输出用户实绩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平均偏差/偏差平均。
这样,通过所述步骤S118或者S119推测而成为输出对象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和通过所述S120计算出的用户实绩平均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用户实绩偏差平均被输出到OTT。
此外,在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中没有一部分的输入信息的情况下,如以下所述处置。
·日期时间:返回错误代码。
·用户ID:将收看日志检索功能设为No而前进。
·固定/可移动标识符:设为固定而进行处理。
·虽为固定但无IP地址:返回错误代码。
·虽为可移动但无wi-fi利用判定:返回错误代码。
·虽为可移动且wi-fi利用判定为true但无IP地址:返回错误代码。
·虽为可移动且wi-fi利用判定为false但无载波名:返回错误代码。
·虽为可移动且wi-fi利用判定为false但无坐标和单元ID:返回错误代码。
在有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的必须输入参数(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这全部的情况下,即使在其它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也执行该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
另外,在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中,计算结果未满足基准值的情况下,如以下所述处置。
·当在可移动的速度计算时无法取得值的情况下:返回错误代码。
·当无法取得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的情况下:不附加用户实绩平均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用户实绩偏差平均。
另外,在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中,在表格中无条目(entry)的情况下,如以下所述处置。
·(星期、时刻)-日历信息变换表格T1:返回错误代码。
·IP地址-ISP变换表格T2以及载波名-载波标识符变换表格T3:返回错误代码。另外,对管理者通知想要检索但未找到的值。
·(日历信息、NW名)-速度变换表格T5:返回错误代码。
·(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速度变换表格T6:返回错误代码。
(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
本实施方式的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中的再生停止状态推测技术是根据作为吞吐量推测技术的输出值的吞吐量平均/偏差、编码比特率、动画长(存续期间)、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推测再生停止次数/再生停止时间的技术。此外,关于再生停止的规格,例如,在渐进式下载型的动画配送中,终端保有积蓄接收数据的缓冲器,根据缓冲器的剩余量,决定再生开始、停止、再次开始的动作。例如,如果缓冲器量变少至再生停止阈值,则再生停止,如果在停止状态下缓冲器量成为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则再次开始再生。在本技术中,通过进行仿真等,构筑推测再生停止状态的模型式,使用模型式来进行再生停止状态推测。
在以下表示为公式的模型式中,将吞吐量平均/偏差、编码比特率、动画长(存续期间)、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作为输入,求出再生停止次数和再生停止时间。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公式是例子,也可以使用其它公式。
图9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执行的处理的图。
在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平均吞吐量、吞吐量偏差、动画存续期间、以下备选参数(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系数e1~e8、系数f1~f6、DR_norm(标准化动画存续期间)、BR_norm(标准化比特率)、estimate_unit、IT_dr、RT_dr、ST_dr))时,依照以下的公式5、公式6、公式5/6,推测平均再生停止次数SC、平均再生停止时间SL,输出到所述OTT(步骤S121)。
[式1]
[式2]
[式3]
在上述公式中,SC是平均再生停止次数,SL是平均再生停止时间,T是平均吞吐量,T_std是吞吐量偏差,BR是编码比特率,DR是动画存续期间,IT是再生开始阈值。另外,RT是再生再次开始阈值,ST是再生停止阈值。e1~e8是常数,f1~f6是常数,DR_norm是标准化动画存续期间,BR_norm是标准化比特率,EU是推测单位。
在所述步骤S121中,未被输入所述再生开始/再次开始/停止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从再生阈值表格T7,取得该再生开始阈值IT、再生再次开始阈值RT、再生停止阈值ST。
另外,在未输入系数e1~e8、系数f1~f6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从系数表格4取得所述公式5的系数e1~e8,从系数表格5取得所述公式6的系数f1~f6。
另外,在未输入DR_norm、BR_norm、estimate_unit、IT_dr、RT_dr、ST_dr的情况下,从配置文件F1取得该DR_norm、BR_norm、estimate_unit、IT_dr、RT_dr、ST_dr。
然后,根据输入信息使用公式5来推测平均再生停止次数SC,根据输入信息使用公式6来推测平均再生停止时间SL。
此外,在所述公式的输出值为例外值的情况下,作为错误进行处理。
(QoE推测功能13)
本实施方式的QoE推测技术是根据编码比特率、分辨率以及帧频推测QoE的技术。在本技术中,例如,利用主观评价实验等求出QoE和各种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的关系,将该关系表示为模型式。如用以下的公式(模型式)表示具体例,通过在该模型式中输入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能够计算QoE。另外,能够如公式2等所示,还考虑再生停止次数和再生停止时间长来计算QoE。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公式是例子,也可以使用其它公式。
图10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QoE推测功能13执行的处理的图。
在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以下备选参数(再生停止次数、再生停止时间长数组))时,首先,根据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从系数表格1取得系数数组1,依照以下的公式1(编码质量推测),计算QoE_C(中间参数)(步骤S131)。
[式4]
在上述公式中,bitrate是编码比特率,RS是分辨率,FR是帧频,a1~a5、b1~b4是常数。
此外,在所述再生停止次数是1以上的情况下,在未被输入所述再生停止时间长数组的情况下,作为错误进行处理。
接下来,根据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从系数表格2取得系数数组2,根据通过该系数数组2以及所述公式1所计算出的QoE_C和所述输入数据,依照以下的公式2(QoE推测)计算QoE_CR(中间参数)(步骤S132)。
[式5]
在上述公式中Min(A、B)是返回A和B中的小的值的函数,n是再生停止次数,RLi是第i个发生的再生停止时间长。c1、c2是常数。
在此,在所述再生停止次数是″0″的情况或者无所述再生停止次数以及再生停止时间长数组的输入的情况下,关于该公式2,设为n=0(DR=0)。
接下来,根据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从系数表格3取得系数数组3,根据通过该系数数组3以及所述公式2所计算出的QoE_CR和所述输入数据,依照以下的公式3(终端校正)计算QoE,作为推测QoE输出到OTT(步骤S133)。
[式6]
在上述公式中,r在有再生停止的情况下是1,在无再生停止的情况下是0。另外,d1~di是常数。
在此,在无所述再生停止次数以及再生停止时间长数组的输入的情况下,关于该公式3,r=0。
此外,也可以具备通过配置文件的设定使所述公式3为OFF的(QoE=QoE_CR)功能。
(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
图11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执行的处理的图。
在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以下备选参数(再生停止次数、再生停止时间长、分辨率数组、帧频数组))时,计算所建议的分辨率、帧频以及QoE,输出到所述OTT(步骤S141)。
在此,对在所述输入的分辨率数组以及帧频数组中包含的所有分辨率和帧频的组,通过所述QoE推测功能13(参照图10)反复执行QoE推测处理(步骤S142),输出该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及其QoE。
此外,在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无分辨率数组的情况下,从分辨率表格T8取得与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对应的分辨率数组。
另外,在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无帧频数组的情况下,从帧频表格T9取得与所述服务ID和设计ID对应的帧频数组。
(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
图12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3是说明由在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图12)中包含的、从编码比特率数组以及平均吞吐量分布输出整体QoE以及编码参数表格T12的功能15-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4是说明由在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图12)中包含的、输出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的功能15-2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15是说明由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的在从所述编码比特率数组以及平均吞吐量分布输出整体QoE以及编码参数表格T12的功能15-1(图13)中包含的、从编码参数表格T12变换为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功能15-3执行的处理的图。
在图12中的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中,每当进行内容配送服务的设计/再设计(编码等)时,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编码数、以下备选参数(编码比特率数组))时,利用在该输入的编码比特率数组中包含的所有编码比特率的所有组合,制作该输入的编码数的尺寸的数组,作为编码比特率数组列表L1输出(步骤S151)。
此外,在作为所述输入数据无编码比特率数组的情况下,从编码比特率表格T10取得与所述输入的服务ID和设计ID对应的编码比特率数组。
另一方面,根据所述输入的服务ID和设计ID,通过后述的输出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的功能15-2(图14)取得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步骤S152)。
然后,将所述输入的服务ID和设计ID、以及通过所述步骤S152取得的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作为输入,针对在所述步骤S151中所输出的编码比特率数组列表L1中包含的所有编码比特率数组,通过后述功能15-1(图13),计算整体平均QoE,并且输出编码参数表格T12(步骤S153、步骤S154)。即,针对在编码比特率数组列表L1中包含的各编码比特率数组,得到整体平均QoE和编码参数表格T12。
然后,在所述步骤S153中所输出的整体平均QoE为最大的情况下的编码参数表格T12和该整体平均QoE被输出到所述OTT(步骤S154)。
在图13中的从编码比特数组以及平均吞吐量分布输出整体QoE以及编码参数表格T12的功能15-1中,首先,针对在从所述步骤S154(图12)输入的编码比特率数组中包含的所有编码比特率,依照所述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参照图11),计算QoE、分辨率、帧频,生成将每个该编码比特率数组的QoE、分辨率、帧频对应起来的编码参数表格T12(步骤S15-11、S15-12)。
然后,通过后述的功能15-3(图15),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变换为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步骤S15-13),根据该变换的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和通过所述步骤S152(图12)取得的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依照以下的公式4计算整体平均QoE(步骤S15-14)。
[式7]
上述式的n表示表格T11、表格T13中的平均吞吐量层级中的、哪个层级(第n层级)。
然后,在所述步骤S15-11中所生成的编码参数表格T12和在所述步骤S15-14中计算出的整体平均QoE被输出到所述图12中的步骤S154。
在图14中的输出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的功能15-2中,依照所述输入的服务ID和设计ID,从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收看日志R,选择与小于在配置文件F2中设定的解析期间且直至当前日期时间的日期时间的日志对应的实测吞吐量平均,抽出该平均吞吐量数组(步骤S15-21)。
然后,根据在配置文件F3中设定的吞吐量层级的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宽度RANGE,根据从所述收看日志R抽出的平均吞吐量数组生成平均吞吐量分布表格T11,输出到所述功能15-1(图13)的步骤S15-14(步骤S15-22)。此外,在配置文件F3中,在(MAX‐MIN)%RANGE!=0时,将成为(MAX2‐MIN)%RANGE!==0&&MAX2<MAX的最大的MAX2作为最大值进行处理。
在图15中的从编码参数表格T12变换为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功能15-3中,将在所述功能15-1(图13)的步骤S15-11中生成的编码参数表格T12的所有编码比特率变换为平均吞吐量而生成Tmp表格T14(步骤S15-31)。
其在成为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的对象的编码比特率存在于在配置文件F4中所设定的编码比特率层级下限值以上且小于编码比特率层级上限值的情况下,对该编码比特率加上所述配置文件F4的对应的偏置值而变换为平均吞吐量。在其以外的情况下,将该编码比特率直接变换为平均吞吐量。
另一方面,根据在所述配置文件F3中设定的吞吐量层级的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宽度RANGE,对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进行初始化(步骤S15-32)。在图15所示的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例子中,500意味着MIN至MIN+RANGE,1000意味着MIN+RANGE至MIN+RANGE*2。
然后,在接着的处理步骤S15-33中,设定与所述初始化的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各平均吞吐量层级对应的分辨率、帧频以及QoE。
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上限值(如果是500-1000则1000)以下的平均吞吐量不存在于所述Tmp表格T14的情况下,将该Tmp表格T14的最小的平均吞吐量的分辨率和帧频设定到所述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此外,关于该情况的QoE的计算方法,在后述功能15-4(参照图16)中详述。
在所述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不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将小于该平均吞吐量层级并且最大的平均吞吐量的分辨率、帧频、以及QoE设定到所述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
在所述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将该存在的平均吞吐量的分辨率和帧频设定到所述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在此,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内存在多个所述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将最小的平均吞吐量的分辨率和帧频设定到所述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此外,关于该情况的QoE的计算方法在后述功能15-5(参照图17、图18)中详述。
图16A、图16B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上限值以下的平均吞吐量不存在于Tmp表格T14的情况下(T<T_min)的QoE的计算功能15-4的图。
如图16A所示,在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上限值T_up小于从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的最小值T_min减去预先设定的常数B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情况1),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相应的平均吞吐量层级T时的QoE(T)为
QoE(T)=S1/RANGE=1。该计算被图示为图16B中的情况1。
如图16A所示,在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平均吞吐量层级T是从Tmp表格T13的平均吞吐量的最小值T_min减去预先设定的常数B而得到的值以上的情况下(情况2),该平均吞吐量层级T时的QoE(T)为
QoE(T)=S2/RANGE
S2=(QoE_min-1)/B*(T_up-(T_min-B))^2/2
-(QoE_min-1)/B*(T-(T_min-B))^2/2+1*(T_up-T)。
该计算被图示为图16B中的情况2。
如图16A所示,在与所述(情况1)(情况2)不同的情况下(情况3),平均吞吐量层级T时的QoE(T)为
QoE(T)=S3/RANGE
S3=(QoE_min-1)/B*(T_up-(T_min-B))^2/2+1*(T_up-T)。
该计算被图示为图16B中的情况3。
图17A、图17B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的QoE的计算功能15-5的图。
如图17A所示,在不存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下限值以下的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A[0]<T[0]-B),该平均吞吐量层级A[0]的QoE为
QoE=S1/RANGE
S1=(1*(T[0]-B-A[0])+((QoE[0]-1)/2+1)*B+QoE[0]*(A[1]-T[0]))(步骤S15-51)。
关于上述计算,在图17B中示出面积S1和RANGE。
在存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下限值以下的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例子1),平均吞吐量层级A[1]的QoE为
QoE=S2/RANGE
S2=(QoE[0]*(T[1]-A[1])+QoE[1]*(A[2]-T[1]))(步骤S15-52)。
关于上述计算,在图17B中示出面积S2和RANGE。
在存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下限值以下的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例子2),平均吞吐量层级A[3]的QoE为
QoE=S3/RANGE
S3=(QoE[1]*(T[2]-A[3])+QoE[2]*(T[3]-T[2])+QoE[3]*(A[3]+RANGE-T[3]))(步骤S15-53)。
关于上述计算,在图17B中示出面积S3和RANGE。
此外,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内存在Tmp表格T14的N个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图17A所示的下线部的项、即
在平均吞吐量层级A[0]的QoE的情况下(步骤S15-51),
QoE[0]*(A[1]-T[0])为N个,
在平均吞吐量层级A[1]的QoE的情况下(步骤S15-52),
QoE[1]*(A[2]-T[1])为N个,
在平均吞吐量层级A[3]的QoE的情况下(步骤S15-53),
QoE[2]*(T[3]-T[2])+QoE[3]*(A[3]+RANGE-T[3])为N个。
图18A、图18B是说明在从所述编码参数表格T12向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3的变换功能15-3中,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存在于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的情况下的QoE的计算功能15-5的图。
如图18A所示,在不存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下限值以下的Tmp表格T14的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A[0]>T[0]-B),平均吞吐量层级A[0]的QoE为
QoE=S1/RANGE
S1=(QoE[0]-1)*B/2-(QoE[0]-1)/B*(A[0]-(T[0]-B))^2/2
+1*(T[0]-A[0])+QoE[0]*(A[1]-T[0])(步骤S15-54)。
图18B示出上述计算中的面积S1和RANGE。
此外,在平均吞吐量层级的范围内存在Tmp表格T14的N个平均吞吐量的情况下,图18A所示的下线部的项、即
QoE[0]*(A[1]-T[0])为N个。
由此,通过所述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得到的整体平均QoE为最大的情况下的编码参数表格T12和该整体平均QoE被输出到所述OTT。
(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
图19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0是说明由在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图19)中包含的、制作平均吞吐量概率密度表格的功能16-1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1是说明由在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图19)中包含的、计算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2是说明由在计算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图21)中包含的、制作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的功能16-3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3是说明由在计算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图21)中包含的、制作平均吞吐量-QoE表格的功能16-4执行的处理的图。
图24是说明由在制作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平均吞吐量-QoE表格T18的功能16-4(图23)中包含的QoE的推测功能16-5执行的处理的图。
在图19中的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中,针对内容配送服务的用户的每个内容配送请求,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各种输入数据(服务ID、设计ID、日期时间、以下备选参数(利用服务器、配送服务器群、用户ID、固定/可移动标识符、服务器速度控制、[IP地址或载波名]、[单元ID或坐标]、wi-fi利用判定、OTT编码参数表格、动画存续期间、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时,输出通过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参照图8)推测出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用户实绩偏差平均。
于是,根据从所述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输出的吞吐量平均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由后述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的制作功能16-1(图20)制作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输出到后述计算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图21)(步骤S161)。
另外,将从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输出的吞吐量偏差平均、用户实绩偏差平均、所述输入的服务ID、设定ID、动画存续期间、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从所述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的制作功能16-1(图20)输出的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作为输入,关于处于所述输入的OTT编码参数表格的所有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的组,通过所述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计算功能16-2计算局部平均QoE(步骤S162)。
此外,在未被输入所述OTT编码参数表格的情况下,从编码参数组表格T16取得编码参数数组列表,将所述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的组输入到所述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计算功能16-2(步骤S163)。
然后,将由所述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计算功能16-2计算出的局部平均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编码比特率、局部平均QoE输出到所述OTT,并且,将该分辨率、帧频、编码比特率作为所述QoE推测功能13(图10)的输入(步骤S163)。
在图20中的制作平均吞吐量概率密度表格的功能16-1中,根据在配置文件F3中所设定的吞吐量层级的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宽度RANGE,对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进行初始化(步骤S16-11)。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中的平均吞吐量层级是从最小值MIN逐次增加宽度RANGE的值。
然后,将在配置文件F5中所设定的用户实绩标帜、由所述吞吐量推测功能11(参照图8)推测出的吞吐量平均平均、用户实绩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用户实绩平均偏差作为输入,根据以下的公式7,计算所述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的各行的概率,将该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输出到所述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计算功能16-2(图21)(步骤16-12)。
[式8]
在公式7中,P是概率,m是吞吐量平均平均或者用户实绩平均平均。S是吞吐量平均偏差方差或者用户实绩平均偏差。T_median是平均吞吐量层级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平均值(=平均吞吐量层级+RANGE/2)。RANGE是从配置文件F3得到的值。
在所述公式7中,在所述用户实绩标帜是OFF“0”的情况下,将所述吞吐量平均平均设为m。在用户实绩标帜是ON“1”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实绩平均平均设为m,但在未被输入该用户实绩平均平均的情况下,将所述吞吐量平均平均设为m。
另外,在所述公式7中,所述用户实绩标帜是OFF“0”的情况下,将所述吞吐量平均偏差设为s。在用户实绩标帜是ON“1”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实绩平均偏差设为s,但在未被输入该用户实绩平均偏差的情况下,将所述吞吐量平均偏差设为s。
此外,在m=0或者m<最小值时,作为错误进行处理。
在图21中的计算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功能16-2中,根据所述输入的服务ID、设计ID、动画存续期间、再生开始阈值、再生再次开始阈值、再生停止阈值、编码比特率,由后述制作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的功能16-3(图22)制作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步骤S16-21)。
于是,将所述输入的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动画存续期间和由所述功能16-3(图22)制作出的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作为输入,由后述制作平均吞吐量-QoE表格的功能16-4(图23)制作平均吞吐量-QoE变换表格T18(步骤S16-22)。
然后,将由所述平均吞吐量概率密度表格的生成功能16-1(图20)制作出的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和由所述平均吞吐量-QoE表格的制作功能16-4制作出的平均吞吐量-QoE变换表格T18作为输入,根据以下的公式8,计算局部平均QoE,输出到所述图19中的步骤S163的处理(步骤S16-23)。
[式9]
在上述公式8中,LAQoE是局部平均QoE。PDn是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T15中的平均吞吐量层级n的概率。QoEn是平均吞吐量-QoE变换表格T18中的平均吞吐量层级n的QoE。MTC[]是平均吞吐量-概率表格的平均吞吐量层级列。
在图22中的制作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的功能16-3中,根据在所述配置文件F3中所设定的吞吐量层级的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宽度RANGE,对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进行初始化(步骤S16-31)。
然后,针对所述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的各行,将对相应的平均吞吐量层级加上其RANGE的二分之一而得到的值(平均吞吐量层级+RANGE/2)作为平均吞吐量,通过所述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参照图9的步骤S121)计算平均再生停止次数SC和平均再生停止时间SL(步骤S16-32)。将由此制作出的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输出到所述平均吞吐量-QoE表格的制作功能16-4(图23)。
在图23中的制作平均吞吐量-QoE表格的功能16-4中,根据在所述配置文件F3中所设定的吞吐量层级的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宽度RANGE,对平均吞吐量-QoE变换表格T18进行初始化(步骤S16-41)。
然后,将由所述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的制作功能16-3(参照图22)制作出的平均吞吐量-再生停止状态表格T17的所有平均吞吐量层级中的平均再生停止次数、平均再生停止时间依次作为输入,通过后述QoE的推测功能16-5计算各对应的QoE,作为所述平均吞吐量-QoE变换表格T18的对应的平均吞吐量层级的QoE代入(步骤S16-42)。将由此制作出的平均吞吐量-QoE变换表格T18输出到所述局部平均QoE以及QoE的计算功能16-2(图21)的步骤S16-23。
在图24中的QoE的推测功能16-5中,将与所述输入的服务ID、设计ID、平均再生停止次数SC、平均再生停止时间SL、动画存续期间duration、由配置文件F6所设定的常数H1、H2、H3、duration_min、duration_max、该服务ID、设计ID对应地从系数表格6、7取得的系数数组6(g1、g2)、系数数组7(h1、h2)作为输入,根据以下的公式9,计算QoE(步骤S16-51)。
[式10]
上述公式中的Min(A、B)是返回A和B中的小的值的函数。SC是平均再生停止次数,SL是平均再生停止时间。g1、g2、h1、h2是常数,duration是动画存续期间。duration_min、duration_max、H1~H3是在配置文件中定义的常数。
此外,将与所述输入的服务ID、设计ID、编码比特率Bitrate、分辨率RS、帧频FR、该服务ID、设计ID对应地从系数表格8取得的系数数组8(i1~i7)作为输入,根据以下的公式10计算在所述公式9中所使用的中间参数QoE_C2(步骤S16-52)。
[式11]
在上述公式中,Bitrate是编码比特率,RS是分辨率,FR是帧频。i1~i7是常数。
关于公式9、公式10,也如上所述,是通过实验等得到的模型式,在公式10中,通过输入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计算QoE(QoE_C2),在公式9中,还加入再生停止次数和再生停止时间来计算QoE。
由此,通过所述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得到的局部平均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编码比特率、局部平均QoE被输出到所述OTT。
(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
图25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执行的处理的图。
以例如每1分~每5分执行1次程度的自动起动,被输入在从所述OTT的内容配送服务器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输入的各种输入数据中的更新对象指定用信息(日历信息、和利用服务器、NW名、基站ID中的任意一个)时,判定该更新对象的输入数据是利用服务器、还是NW名或者基站ID(步骤S211)。
在判定为所述更新对象的输入数据是日历信息和利用服务器时,依照该日历信息和利用服务器,使用从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收看日志R取得的最新(21_log)件的日志,更新包括实测吞吐量平均的(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速度变换表格T6的日志(步骤S212)。
另外,在判定为所述更新对象的输入数据是日历信息和NW名、或者日历信息和基站ID时,依照该日历信息和NW名(或者基站ID),使用从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收看日志R取得的最新(21_log)件的日志,更新包括实测吞吐量平均的(日历信息、NW名)-速度变换表格T5(或者(日历信息、基站ID)-速度变换表格T4)的日志(步骤S213)。
于是,针对在所述步骤S212或者S213中取得的对象日志,执行吞吐量的计算(吞吐量平均平均=实测吞吐量平均的平均值、吞吐量平均偏差=实测吞吐量平均的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实测吞吐量偏差的平均值)(步骤S214)。
然后,关于在所述步骤S214中计算出的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吞吐量偏差平均,更新所述对应的速度变换表格T4/T5/T6的对象行(步骤S215)。
此外,该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每当由于所述自动起动而调出时,关于所述(日历信息、基站ID)-速度变换表格T4、(日历信息、NW名)-速度变换表格T5、(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速度变换表格T6的各个,对积攒到所述收看日志R的组合执行从上次的更新起成为计算条件的件数(21_threshold个)以上的包括实测吞吐量平均的信息的日志。
但是,根据系统工作时的时刻,计算与当前的日历信息以及其一小时后的日历信息对应的部位。
由此,能够将所述(日历信息、基站ID)-速度变换表格T4、(日历信息、NW名)-速度变换表格T5、(日历信息、利用服务器)-速度变换表格T6始终更新为最新的状态,执行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中的各功能的计算。
(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
图26A、图26B是说明由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执行的处理的图。图26A表示处理的步骤,图26B表示收看日志。
判定作为来自所述OTT的输入数据,是否包括(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步骤S221)。
在判定为作为所述输入数据包括(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时,在包括日期时间的情况下,参照所述(星期、时刻)-日历信息表格T1来附加与该日期时间对应的日历信息,并且,在包括IP地址的情况下,参照所述IP地址-ISP变换表格T2来附加与该IP地址对应的NW名,并且,在包括载波名的情况下,参照所述载波名-载波标识符变换表格T3来附加与该载波名对应的载波标识符(步骤S222)。
于是,判定所述输入的(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的组合一致的记录项是否存在于所述收看日志R(步骤S223)。
然后,在所述输入的(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的组合一致的记录项存在于所述收看日志R的情况下,针对该(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的组合一致的记录项,更新作为该组合的备选输入的纵列的内容(步骤S224)。
此外,在所述输入的(日期时间、用户ID、服务ID、设计ID)的组合一致的记录项不存在于所述收看日志R的情况下,投入所输入的所有纵列,新制作该收看日志R的记录项(步骤S225)。
由此,能够将所述收看日志R的记录项始终更新为最新的状态,执行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10中的各功能的计算。
因此,根据所述结构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从OTT的建议请求装置40针对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经由参数输入输出部30被输入用于使内容配送服务的QoE最佳化的建议请求、各种配送参数。于是,依据所输入的配送参数(包括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和该配送参数以及来自系统管理者的输入数据,根据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各种设定值(包括系数数组),利用吞吐量推测功能11,推测吞吐量平均平均、吞吐量平均偏差等。然后,利用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计算局部平均QoE为最大的情况的编码参数(包括与各编码比特率对应的分辨率、帧频),将其作为建议值,经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30输出到所述内容配送系统OTT。
另外,根据所述结构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依据所输入的配送参数(包括编码比特率、分辨率、帧频)和该配送参数以及来自系统管理者的输入数据,根据在存储部24中存储的各种设定值(包括系数数组),利用QoE推测功能13推测QoE。然后,利用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计算所推测出的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利用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计算内容配送对象用户整体的平均QoE为最大的情况下的编码参数(包括与各编码比特率对应的分辨率、帧频),将其作为建议值经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30输出到所述内容配送系统OTT。
由此,在OTT中,能够根据作为所述建议值取得的局部平均QoE、内容配送对象用户整体的平均QoE为最大的编码参数,设定内容配送服务的配送速率等配送参数。因此,能够选择使利用者的QoE最大化的内容配送方法,能够期待配送速率固定且几乎不发生再缓冲等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根据所述结构的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根据经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30新输入的配送参数以及来自系统管理者的输入数据,利用设定值更新部20更新在所述存储部24中存储的各种设定值(包括各种表格Tn、各种系数(常数)),所以能够将该设定值始终更新为最新的状态,执行所述QoE的推测、所述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的计算、所述整体平均QoE为最大的编码参数的计算。
利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技术,能够解决在所述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的(1)~(3)中提示的课题。具体而言,能够选择使利用者的QoE最大化的内容配送方法,能够期待配送速率固定且几乎不发生再缓冲等质量提高的效果。
此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通过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实施的各处理的手法、即通过图1的建议请求装置40实施的伴随从OTT输出配送参数的建议请求处理和从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1接收推测值/建议值的接收处理、图8所示的吞吐量推测功能11的处理、图9所示的再生停止状态推测功能12的处理、图10所示的QoE推测功能13的处理、图11所示的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14的处理、图12~图18所示的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5的处理、图19~图24所示的实时编码参数建议功能16的处理、图25所示的吞吐量表格信息更新功能21的处理、图26所示的收看日志更新功能22的处理等各手法都能够作为能够使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储存到存储卡(ROM卡、RAM卡等)、磁盘(软(注册商标)盘、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外部记录装置的介质而分发。另外,电子设备的计算机(控制装置:CPU)通过将在该外部存储装置的介质中存储的程序读入到存储装置,并依照该读入的程序控制动作,能够实现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建议请求功能、推测值/建议值计算功能、设定值更新功能,利用上述手法执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能够将用于实现所述各手法的程序的数据作为程序代码的方式而在NW上传送,还能够从与该NW连接的计算机装置将所述程序的数据取入到电子设备并存储到存储装置,实现上述建议请求功能、推测值/建议值计算功能、设定值更新功能。
本申请发明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进而,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包括各种阶段的发明,能够通过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中的适宜的组合抽出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各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删除几个构成要件、或者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几个构成要件,也能够解决在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的栏中叙述的课题,在得到在发明的效果的栏中叙述的效果的情况下,能够将删除或者组合该构成要件的结构作为发明抽出。
本专利申请根据在2015年2月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20500号主张其优先权,在本申请中引用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20500号的全部内容。

Claims (9)

1.一种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用户所感受的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最佳化,该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具备:
建议请求装置,为了使内容配送的QoE最佳化,输出该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接收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以及
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根据从所述建议请求装置接收到的所述配送参数候补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输出该建议值。
2.一种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用户所感受的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最佳化,该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具备:
参数输入输出部,输入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输出使QoE最佳化的建议值;以及
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根据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输入的配送参数候补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所述建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其中,
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具有:
QoE推测功能部,根据与所述配送参数候补的编码有关的信息计算QoE;
分辨率/帧频建议功能部,计算由所述QoE推测功能部计算出的QoE为最大的分辨率、帧频;以及
初始编码参数建议功能部,计算内容配送对象用户整体的平均QoE为最大的编码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其中,
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部根据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输入的配送参数候补和与来自系统管理者的输入数据对应的设定值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所述建议值,
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还具备设定值更新部,该设定值更新部根据由所述参数输入输出部新输入的配送参数候补或者来自所述系统管理者的新的输入数据,进行所述设定值的更新。
5.一种用于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使QoE最佳化的建议请求装置,具有:
配送参数输出部,为了作为建议值而请求使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将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输出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以及
建议值接收部,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接收所述建议值。
6.一种在内容配送服务中由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执行的用于使QoE最佳化的体感质量最佳化方法,具有:
配送参数输入步骤,输入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
推测值/建议值计算步骤,根据在所述配送参数输入步骤中输入的配送参数候补推测QoE,计算使该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作为建议值;以及
建议值输出步骤,输出在所述推测值/建议值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建议值。
7.一种在内容配送服务中为了使QoE最佳化而建议请求装置执行的建议请求方法,具有:
配送参数输出步骤,为了作为建议值而请求使QoE最佳化的配送参数,将用于内容配送的配送参数候补输出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以及
建议值接收步骤,从所述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接收所述建议值。
8.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中的各部而发挥功能。
9.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议请求装置中的各部而发挥功能。
CN201580075264.6A 2015-02-04 2015-12-24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建议请求装置、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211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0500 2015-02-04
JP2015020500 2015-02-04
PCT/JP2015/086087 WO2016125415A1 (ja) 2015-02-04 2015-12-24 体感品質最適化システム、体感品質最適化装置、レコメンド要求装置、体感品質最適化方法、レコメンド要求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1178A true CN107211178A (zh) 2017-09-26
CN107211178B CN107211178B (zh) 2020-10-09

Family

ID=5656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5264.6A Active CN107211178B (zh) 2015-02-04 2015-12-24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装置、方法以及建议请求装置、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1416B2 (zh)
EP (1) EP3255894B1 (zh)
JP (1) JP6572245B2 (zh)
CN (1) CN107211178B (zh)
WO (1) WO20161254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4409B2 (en) * 2017-06-09 2020-06-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e grained service management using SDN-NFV networks
JP6611271B2 (ja) * 2017-07-07 2019-11-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動画品質制御装置、ビットレート選択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92813B2 (ja) * 2017-08-30 2022-01-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動画再生ビットレート推定装置、動画再生ビットレート推定方法、動画再生ビットレート推定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品質測定装置
JP7082282B2 (ja) * 2018-06-06 2022-06-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解析プログラム、パケット解析方法およびパケット解析装置
US10819760B2 (en) 2018-10-01 2020-10-2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aming video applications in cellular networks
US11128869B1 (en) 2018-10-22 2021-09-21 Bitmovin, Inc. Video encoding based on customized bitrate table
WO2021124387A1 (ja) * 2019-12-16 2021-06-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符号化データ生成方法、符号化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22185534A1 (zh) * 2021-03-05 2022-09-09
EP4307689A1 (en) * 2021-03-10 2024-01-17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alysis method, and program
WO2022190264A1 (ja) * 2021-03-10 2022-09-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01225A1 (ja) * 2021-03-22 2022-09-2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198645A1 (en) * 2021-12-21 2023-06-22 Dish Network Technologies India Private Limite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content in community of over-the-air broadcast content receivers
US11824766B2 (en) * 2022-04-13 2023-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Adaptive selection of network paths based on long-term predictions of user experien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565A (zh) * 2010-09-13 2012-04-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传送视频流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123467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Vid Scale, Inc. Hierarchical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to handle congestion and/or manage user quality of experience
WO2013152426A1 (en) * 2012-04-12 2013-10-17 Seawell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al-time transmuxing of streaming media content
WO2014022017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quality-aware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2892A (en) * 1995-04-18 1998-04-21 Sun Microsystems, Inc. Decoder for a software-implemented end-to-end scalable video delivery system
FI109072B (fi) * 1999-06-16 2002-05-15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kanavakoodaus- ja lomitusmenettelyn valitsemiseksi eräissä pakettidatayhteyksissä
US7424268B2 (en) * 2002-04-22 2008-09-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US7747255B2 (en) * 2003-03-26 2010-06-29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bandwidth estimation of network links
JP2005354126A (ja) * 2004-06-08 2005-12-22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ATE484142T1 (de) * 2004-07-05 2010-10-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für einen durch push- nachrichten initiierten dienst
WO2006010373A1 (en) * 2004-07-27 2006-02-02 Telecom Italia S.P.A. Video-communication in mobile networks
US7773672B2 (en) * 2006-05-30 2010-08-1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calable rate control system for a video encoder
FR2903259A1 (fr) * 2006-06-29 2008-01-04 Thomson Licensing Sa Procede de gestion de demandes d'acces a distance a des contenus multimedia
EP1879392A3 (en) * 2006-07-11 2011-11-02 Magix 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reating online multimedia slideshows
WO2008137902A2 (en) * 2007-05-07 2008-11-13 Sentinel Ave Llc Video fusion display systems
US8819106B1 (en) * 2008-12-12 2014-08-2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anaging distributed execution of programs
FR2954036B1 (fr) * 2009-12-11 2012-01-13 Thales Sa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la determination de parametres de codage sur des flux a resolution variable
KR20110102135A (ko) * 2010-03-10 2011-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aGP서비스의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US9107197B2 (en) * 2011-04-13 2015-08-1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rminal-based selection of radio parameters among a parameter subset offered by the network
CN103875248B (zh) * 2011-08-30 2018-09-07 帝威视有限公司 用于编码和流处理通过使用多个最大比特率级别编码的视频的系统和方法
US9456387B2 (en) * 2011-10-05 2016-09-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daptive streaming video quality by 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13100968A1 (en) * 2011-12-28 2013-07-04 Intel Corporation Video adaptation for content-aware wireless streaming
US8762563B2 (en) * 2012-04-16 2014-06-24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ive bit rate behavior of a streaming media player
US8792347B2 (en) * 2012-06-01 2014-07-29 Opera Software Ireland Limited Real-time network monitoring and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with an on-demand appliance
US9571827B2 (en) * 2012-06-08 2017-02-14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adaptive video streaming
US9357272B2 (en) 2012-08-03 2016-05-31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orientation capability exchange signaling and server adaptation of multimedia content in response to device orientation
US10187433B2 (en) * 2013-03-15 2019-01-22 Swyme Ip Bv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ssion parameters for effective video collaboration among heterogenous devices
US9172646B2 (en) * 2013-03-15 2015-10-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devices for outage prediction
EP2806633A1 (en) * 2013-05-23 2014-11-2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network optimization for providing video from a plurality of sources to a plurality of clients
US9413806B2 (en) * 2013-05-24 2016-08-09 Broadcom Corporation Adaptive bit rate proxy
US9986580B2 (en) * 2013-10-16 2018-05-29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Dynamic frequency and power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 granular policy management
US10321361B2 (en) * 2014-10-10 2019-06-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questing a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412182B2 (en) * 2014-12-18 2019-09-10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peed estim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peed estim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6172473A1 (en) * 2015-04-24 2016-10-27 Vid Scale, Inc. Detecting man-in-the-middle attacks in adaptive streaming
EP3145201A1 (en) * 2015-09-17 2017-03-22 Harmonic Inc. Video processing with dynamic resolution changes
GB2556925B (en) * 2016-11-25 2020-07-29 Canon Kk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encoding parameters of video sources in large scale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565A (zh) * 2010-09-13 2012-04-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于传送视频流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123467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Vid Scale, Inc. Hierarchical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to handle congestion and/or manage user quality of experience
WO2013152426A1 (en) * 2012-04-12 2013-10-17 Seawell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al-time transmuxing of streaming media content
WO2014022017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quality-aware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27293A1 (en) 2018-01-25
EP3255894A4 (en) 2018-09-26
WO2016125415A1 (ja) 2016-08-11
EP3255894A1 (en) 2017-12-13
US10681416B2 (en) 2020-06-09
EP3255894B1 (en) 2021-01-20
JPWO2016125415A1 (ja) 2017-12-21
JP6572245B2 (ja) 2019-09-04
CN107211178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1178A (zh) 体感质量最佳化系统、体感质量最佳化装置、建议请求装置、体感质量最佳化方法、建议请求方法以及程序
Mahajan et al. Themis: Fair and efficient {GPU} cluster scheduling
CN105469611B (zh) 一种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方法
CN107657486A (zh) 一种广告投放方法及装置
CN103647800A (zh) 推荐应用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684606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92699A (zh) 一种云计算资源预分配实现方法
CN104866699B (zh) 一种网络游戏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法
CN108536652A (zh) 一种基于arma模型的短期车辆使用量预测方法
CN104021430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CN103810201B (zh) 一种音乐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10991789B (zh) 置信区间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629611A (zh) 用于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69776A (zh) 客户满意度评估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59807A (zh) 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模型融合算法对人才表现预测的方法
CN112967091A (zh) 营销服务事件的智能分发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600213A (zh) 一种个人简历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77118B (zh) 生成节点的常用访问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19617B (zh) 票务系统的自动流量产生
CN111505681B (zh) 一种定位轨迹纠正抽稀的方法及系统
CN111686451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384513A (zh) 云边端协同学习系统及方法
CN106454551B (zh) 一种QoE驱动的HTTP自适应流媒体直播服务器集群部署方法
CN106412796A (zh) 一种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11881353B (zh) 一种展示资源的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