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0160B - 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10160B
CN107210160B CN201580073781.XA CN201580073781A CN107210160B CN 107210160 B CN107210160 B CN 107210160B CN 201580073781 A CN201580073781 A CN 201580073781A CN 107210160 B CN107210160 B CN 1072101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 chip
chip
component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7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0160A (zh
Inventor
早田和也
山本信也
新开哲夫
冈崎大甫
村上和也
池本和宏
帆足晴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1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0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0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0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01H50/643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intermediate part performing a rotating or pivoting mov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4Parts rotatable or rockable outside coil
    • H01H50/26Parts movable about a knife ed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8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miniaturised rel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48Means for preventing discharge to non-current-carrying parts, e.g. using corona 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reakers (AREA)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按压部件以按压第一接触片中的第一端子与第一触点之间的部分的方式设置。按压部件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并将第一接触片向朝着第二接触片的方向按压,从而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在按压部件的按压停止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因第一接触片的弹力而成为非接触,并且按压部件被第一接触片推回而从接通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在按压部件从接通位置到达断开位置之前,第一接触片的移动因限制部件而被限制。

Description

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中具有如下的构成,即,通过电磁铁等驱动部使按压部件动作,从而对触点进行开关。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电磁继电器中,通过对电磁铁励磁,按压部件将可动接触片向固定接触片按压。由此,设于可动接触片的可动触点与设于固定接触片的固定触点接触。另外,通过对电磁铁消磁,按压部件因可动接触片的弹力而被推回。由此,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3593号
为了尽可能减小按压部件的移动量并同时增大触点的移动量,按压部件对接触片中的在可动部分设置的触点与在固定部分设置的端子之间的部分进行按压为好。
另一方面,在上述的继电器中,在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分离时,电弧在触点间流过,从而温度有时会瞬间上升。该情况下,与可动接触片接触的按压部件受到热的影响。特别是,在接触片中的成为通电区域的触点与端子之间的部分容易形成高温。因此,当按压部件对接触片中的触点与端子之间的部分进行按压时,按压部件有可能在电弧产生时因高温遭受熔融等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增大触点的移动量的同时,抑制因电弧在触点间流过而对按压部件造成的热损伤的继电器。
本发明一方面的继电器具备第一触点部、第二触点部、按压部件、驱动部及限制部件。第一触点部具有第一接触片、与第一接触片连接的第一端子、安装于第一接触片上的第一触点。第二触点部具有第二接触片、与第二接触片连接的第二端子、安装于第二接触片上的第二触点。按压部件设为能够向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移动。接通位置是按压部件按压第一接触片而使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的位置。断开位置是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非接触且还向使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分开的方向移动的位置。驱动部使按压部件动作。限制部件限制第一接触片的移动。
按压部件以对第一接触片中的第一端子与第一触点之间的部分进行按压的方式设置。按压部件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将第一接触片向朝着第二接触片的方向按压,从而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在按压部件的按压停止时,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因第一接触片的弹力而成为非接触,并且按压部件被第一接触片推回而从接通位置向断开位置移动。在按压部件从接通位置到达断开位置之前,第一接触片的移动因限制部件而被限制。
在本发明的继电器中,按压部件因第一接触片的弹力被推回,从而从接通位置向断开位置返回。此时,在按压部件从接通位置到达断开位置之前,第一接触片的移动因限制部件而被限制。由此,仅按压部件朝向断开位置进一步移动,从而按压部件从第一接触片分离。因此,可使按压部件从第一接触片迅速地分离。由此,可缩短按压部件与第一接触片接触的时间。因此,即使电弧在触点间流过,也能够抑制按压部件的热损伤。
限制部件也可以在第一接触片返回到自然位置之前对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限制部件也可以通过在设有第一触点的位置与第一触点部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限制部件也可以通过在比设有第一触点的位置靠第一端子的相反侧的位置与第一触点部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限制部件也可以通过在第一触点与第一端子之间的位置与第一触点部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限制部件也可以具有以不通电的方式构成的虚拟端子。
继电器也可以还具备对第一触点部进行支承的基座。限制部件也可以设置在基座上。
继电器也可以还具备对第一触点部进行支承的基座、和覆盖在基座上的壳体。限制部件也可以设置在壳体上。
按压部件也可以为树脂制。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在增大触点的移动量的同时,抑制因电弧在触点间流过而对按压部件造成的热损伤的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3是继电器的分解图;
图4是继电器的侧面图;
图5是按压部件及各端子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6是按压部件及各端子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7是按压部件及各端子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8是表示第一接触片的自然位置的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继电器的剖面图。
标记说明
21:第一接触片
22:第一端子
23:第一触点
2:第一触点部
31:第二接触片
32:第二端子
33:第二触点
3:第二触点部
5:按压部件
4:驱动部
7:限制部件
6:基座
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继电器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而使用上下左右各方向,上述各方向表示在某一状态下观察继电器时的方向,不对继电器的安装方向等构成限定。
图1及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图3是继电器1的分解图。图4是继电器1的侧面图。继电器1具备第一触点部2、第二触点部3、驱动部4、按压部件5、基座6及限制部件7。
第一触点部2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触点部2具有第一接触片21、第一端子22、第一触点23及第一固定部24。第一接触片21被基座6支承。第一接触片21从基座6向上方延伸。第一接触片2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细长形状。第一接触片21由弹性材料形成。第一端子22经由第一固定部24与第一接触片21连接。
第一端子22、第一固定部24和第一接触片21可以一体形成。或者,第一端子22、第一固定部24和第一接触片21也可以彼此独立。第一固定部24固定在基座6上。第一端子22从基座6突出。第一触点23安装在第一接触片21。
第二触点部3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第二触点部3具有第二接触片31、第二端子32、第二触点33及第二固定部34。第二接触片31被基座6支承。第二接触片31从基座6向上方延伸。第二接触片31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细长形状。第二接触片31与第一接触片21相对配置。第二接触片31由弹性材料形成。
第二端子32经由第二固定部34与第二接触片31连接。第二端子32、第二固定部34和第二接触片31可以一体形成。或者,第二端子32、第二固定部34和第二接触片31也可以彼此独立。第二固定部34固定在基座6上。第二端子32从基座6突出。第二触点33安装在第二接触片31。第二触点33与第一触点23相对配置。
驱动部4产生用于使按压部件5动作的驱动力。具体来说,驱动部4为电磁铁,产生使按压部件5动作的电磁力。驱动部4具有线圈41、滑阀42、铁芯43、磁轭44及可动铁片45。线圈41卷绕在滑阀42上。线圈41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线圈端子47与线圈41连接。在滑阀42插入铁芯43。
磁轭44具有弯折成L形的形状,与铁芯43的下端部连结。详细来说,磁轭44具有磁轭底部441和磁轭侧部442。磁轭底部441配置在线圈41的下方。磁轭底部441与铁芯43的下端部连结。磁轭侧部442配置在线圈41的侧方。磁轭侧部442沿上下方向延伸。
可动铁片45可转动地支承在磁轭44的上端部。详细来说,可动铁片45可转动地支承在磁轭44的上端部。可动铁片45配置在铁芯43的上方。可动铁片45的端部具有向下方弯折的形状。可动铁片45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前端部451。在可动铁片45和磁轭44安装有弹性部件46。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46为板簧。弹性部件46向可动铁片45的前端部451从按压部件5分离的方向对可动铁片45施力。
按压部件5被驱动部4驱动。按压部件5可转动地支承在基座6上。按压部件5通过被驱动部4驱动而按压第一接触片21。按压部件5为树脂制。但是,按压部件5也可以由树脂之外的材料形成。
图5~图7是按压部件5及第一触点部2、第二触点3附近的放大图。按压部件5设为可向图5所示的断开位置和图7所示的接通位置移动。如图5所示,断开位置是第一触点23和第二触点33非接触且还向使第一触点23与第二触点33分开的方向移动的位置。在断开位置,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分离。如图7所示,在接通位置,按压部件5按压第一接触片21而使第一触点23与第二触点33接触。
如图3所示,按压部件5具有主体部51、旋转轴部52、承力部53及按压部54。主体部51具有板状的形状。主体部51从基座6向上方延伸。旋转轴部52设置在主体部51的底部。旋转轴部52可转动地被基座6支承。承力部53从主体部51向朝着可动铁片45的方向突出。承力部53的前端与可动铁片45的前端部451相对。
按压部54从主体部51向朝着第一接触片21的方向突出。按压部54位于比主体部51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按压部54的前端与第一接触片21相对。如后述,按压部54以对第一接触片21中的第一端子22与第一触点23之间的部分进行按压的方式设置。详细来说,按压部54以对第一接触片21中的第一触点23与第一固定部24之间的部分进行按压的方式设置。
基座6支承驱动部4、按压部件5、第一触点部2、第二触点部3及限制部件7。在基座6上覆盖有壳体8(参照图12)。基座6及壳体8例如为树脂制,但也可以由树脂之外的材料形成。
基座6具有第一壁部61。第一壁部6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壁部61配置在可动铁片45与磁轭44之间。基座6具有第二壁部62。第二壁部62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壁部62配置在按压部件5的主体部51与可动铁片45之间。承力部53超过第二壁部62而向可动铁片45的前端部451延伸。基座6具有第三壁部63。第三壁部6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三壁部63配置在按压部件5和第一接触片21的侧方。
基座6具有轴支承部64。轴支承部64具有圆弧状凹陷的形状。轴支承部64可转动地支承按压部件5的旋转轴部52。基座6具有第一触点支承部65。第一触点支承部65具有槽状的形状。在第一触点支承部65嵌入第一固定部24。由此,第一触点部2固定在基座6上。基座6具有第二触点支承部66。第二触点支承部66具有槽状的形状。在第二触点支承部66嵌入第二固定部34。由此,第二触点部3固定在基座6上。
如图2所示,基座6具有限制部件支承部67。限制部件支承部67具有槽状的形状。在限制部件支承部67嵌入后述的限制部件7的固定部73。由此,限制部件7固定在基座6上。
限制部件7被基座6支承。在第一接触片21将第一接触片21从接通位置推回到断开位置时,限制部件7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7是以不通电的方式构成的虚拟端子。即,限制部件7具有与构成所谓的b触点的触点部相类似的形状。
如图3所示,限制部件7具有支承部71和接触部72。另外,限制部件7具有与支承部71连接的固定部73。支承部71、接触部72和固定部73一体形成。但是,支承部71、接触部72和固定部73也可以彼此独立。
如上述,固定部73固定在基座6上。支承部71具有与接触片同样的形状。接触部72具有与触点同样的形状。即,接触部72具有从支承部71突出的形状。但是,在限制部件7未设有相当于端子的部分。另外,在限制部件7上不安装触点,接触部72通过冲压加工等形成在支承部71上。
支承部71具有弯折成L形的形状。详细来说,支承部71具有第一支承部711和第二支承部712。第一支承部711从基座6向上方延伸。固定部73与第一支承部711连接。第二支承部712从第一支承部711的上端向侧方延伸。第二支承部712从第一支承部711的上端向与第一接触片21相对的位置延伸。在第一支承部711与第一接触片21之间配置有第三壁部63。
第二支承部712从第一支承部711的上端超过第三壁部63的上方而延伸到与第一接触片21相对的位置。第二支承部712配置在按压部54的上方。因此,限制部件7以不与按压部件5的移动范围干涉的方式配置。接触部72设置在第二支承部712。接触部72与第一接触片21中的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相对。如图6所示,接触部72与第一触点部2接触,由此限制部件7限制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
限制部件7通过在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与第一触点部2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在限制部件7与第一触点部2接触的状态下,第一接触片21为与自然位置相比被向第二接触片31按压的状态。在图8中,用虚线表示的第一接触片21'表示第一接触片21的自然位置。
在此,自然位置表示在未设有限制部件7且未被按压部件5按压的状态下的第一接触片21的位置。因此,当卸除按压部件5产生的负载时,若没有限制部件7,第一接触片21返回到自然位置。换句话说,限制部件7在按压部件5的负载被卸除时第一接触片21返回到自然位置之前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未对线圈41通电且驱动部4消磁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按压部件5位于断开位置。在该状态下,按压部件5不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不对第一接触片21进行按压。第一接触片21与限制部件7接触,第一触点23与第二触点33非接触(触点断开状态)。
对线圈41通电且驱动部4成为励磁状态时,可动铁片45被铁芯43吸引而以磁轭44的上端为中心旋转(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由此,可动铁片45的前端部451按压按压部件5的承力部53,从而按压部件5以旋转轴部52为中心旋转(图5中顺时针方向)。通过使按压部件5旋转,如图6所示,按压部54向第一接触片21移动并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当按压部件5进一步旋转时,按压部54将第一接触片21向第二接触片31按压。由此,第一接触片21从限制部件7分离,如图7所示,按压部件5移动到接通位置,第一触点23与第二触点33接触(触点接通状态)。如上所示,按压部件5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移动,将第一接触片21向朝着第二接触片31的方向按压,从而第一触点23与第二触点33接触。
相反地,在图7所示的触点接通状态下,停止对线圈41的通电而使驱动部4成为消磁状态时,按压部件5的按压停止。于是,可动铁片45因弹性部件46的弹力而向可动铁片45的前端部451从按压部件5分离的方向旋转(图7中顺时针方向)。可动铁片45的前端部451从按压部件5分离时,按压部件5因使第一接触片21回到自然位置的弹力被推回,从接通位置向断开位置旋转(图7中逆时针方向)。由此,如图6所示,第一触点23成为与第二触点33非接触。
此时,第一接触片21在与按压部件5接触的状态下将按压部件5推回到与限制部件7接触的位置为止。然后,在按压部件5从接通位置到达断开位置之前,第一接触片21与限制部件7接触从而停止移动。即,在第一接触片21返回到自然位置之前,通过限制部件7来限制向将按压部件5推回的方向的移动。因此,如图5所示,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分离而向断开位置移动。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在从触点接通状态向触点断开状态切换时,在第一接触片21返回到自然位置(图8的第一接触片21')之前,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分离。因此,与在第一接触片21返回到自然位置时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分离的情况相比,可使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迅速地分离。由此,可缩短按压部件5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的时间。因此,即使电弧在触点间流过,也能够抑制按压部件5的热损伤。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限制部件7设置在基座6上。限制部件7与基座6一体形成。或者,限制部件7也可以与基座6分别形成。
详细来说,限制部件7具有第一支承部711、第二支承部712和接触部72。第一支承部711从第三壁部63向上方延伸。第二支承部712从第一支承部711的上端向侧方延伸。接触部72与第一接触片21中的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相对。通过使接触部72在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限制部件7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同样地,可使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迅速地分离。由此,能够缩短按压部件5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的时间。因此,即使电弧在触点间流过,也能够抑制按压部件5的热损伤。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限制部件7也可以通过在第一接触片21中比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靠第一端子22的相反侧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也就是说,限制部件7也可以通过在第一接触片21中的比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在触点间产生了电弧的情况下,在第一接触片21中的比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靠前端侧的部分的温度低于设有第一触点23的部分、或第一触点23与第一端子22之间的部分。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能够抑制对限制部件7的热影响。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限制部件7也可以通过在第一触点23与第一端子22之间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的立体图。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限制部件7设置在壳体8上。限制部件7与壳体8一体形成。或者,限制部件7也可以与壳体8分别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限制部件7从壳体8的顶面向下方突出。限制部件7通过在第一接触片21中比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继电器1同样地,能够使按压部件5从第一接触片21迅速地分离。由此,能够缩短按压部件5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的时间。因此,即使电弧在触点间流过,也能够抑制按压部件5的热损伤。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第一触点部2、第二触点3、驱动部4、按压部件5、基座6、或限制部件7的构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虚拟端子的限制部件7也可以通过在第一接触片21中的比设有第一触点23的位置靠前端侧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或者,作为虚拟端子的限制部件7也可以通过在第一触点23与第一端子22之间的位置与第一接触片21接触而对第一接触片21的移动进行限制。如第三实施方式那样地,限制部件7设置在壳体8的情况也同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在增大触点的移动量的同时,抑制因电弧在触点间流过而对按压部件造成的热损伤的继电器。

Claims (9)

1.一种继电器,其中,具备:
第一触点部,其具有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的第一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接触片上的第一触点;
第二触点部,其具有第二接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片连接的第二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接触片上的第二触点;
按压部件,其设为能够向接通位置和断开位置移动,所述接通位置是按压所述第一接触片而使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的位置,所述断开位置是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非接触,进而向使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分开的方向移动的位置;
驱动部,其使所述按压部件动作;
限制部件,其具有支承部和接触部,限制所述第一接触片的移动,
所述按压部件以对所述第一接触片中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触点之间的部分进行按压的方式设置,
所述按压部件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并将所述第一接触片向朝着所述第二接触片的方向按压,从而使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
在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停止时,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因所述第一接触片的弹力而成为非接触,并且所述按压部件被所述第一接触片推回而从所述接通位置向所述断开位置移动,
在所述按压部件从所述接通位置到达所述断开位置之前,所述第一接触片的移动因所述限制部件而被限制,
所述限制部件的所述支承部具有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形成弯折成L形的形状,在所述第一支承部与所述第一接触片之间配置有第三壁部,
所述第二支承部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上端越过所述第三壁部的上方而延伸到与所述第一接触片相对的位置,比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部更靠上方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在所述第一接触片返回到自然位置之前,对所述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通过在设有所述第一触点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触点部接触而对所述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通过在比设有所述第一触点的位置靠所述第一端子的相反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触点部接触而对所述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通过在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一端子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触点部接触而对所述第一接触片的移动进行限制。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以不通电的方式构成的虚拟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还具备支承所述第一触点部的基座,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还具备:
基座,其支承所述第一触点部;
壳体,其覆盖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为树脂制。
CN201580073781.XA 2015-02-11 2015-10-02 继电器 Active CN107210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4830A JP6649680B2 (ja) 2015-02-11 2015-02-11 リレー
JP2015-024830 2015-02-11
PCT/JP2015/078072 WO2016129144A1 (ja) 2015-02-11 2015-10-02 リ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10160A CN107210160A (zh) 2017-09-26
CN107210160B true CN107210160B (zh) 2019-02-15

Family

ID=5661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781.XA Active CN107210160B (zh) 2015-02-11 2015-10-02 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49680B2 (zh)
CN (1) CN107210160B (zh)
DE (1) DE112015006144T5 (zh)
WO (1) WO2016129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0791B2 (ja) * 2019-01-18 2023-12-0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226078B2 (ja) * 2019-05-13 2023-02-2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及び操作装置
JP7287225B2 (ja) * 2019-09-30 2023-06-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8024A (ja) * 1984-01-12 1985-08-05 株式会社ナカヨ通信機 電気開閉ブロツク
EP1600992A1 (en) * 2004-05-28 2005-11-30 Nec Toki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1271799A (zh) * 2007-03-22 2008-09-24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1533738A (zh) * 2008-03-14 2009-09-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20526A (ja) * 1984-04-18 1985-1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623671B2 (ja) * 1988-04-18 1997-06-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滋継電器
JP5494042B2 (ja) * 2010-03-12 2014-05-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接点開閉構造及び電磁リレー
JP5864960B2 (ja) * 2011-09-01 2016-02-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8024A (ja) * 1984-01-12 1985-08-05 株式会社ナカヨ通信機 電気開閉ブロツク
EP1600992A1 (en) * 2004-05-28 2005-11-30 Nec Toki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1271799A (zh) * 2007-03-22 2008-09-24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1533738A (zh) * 2008-03-14 2009-09-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49231A (ja) 2016-08-18
JP6649680B2 (ja) 2020-02-19
DE112015006144T5 (de) 2018-01-04
WO2016129144A1 (ja) 2016-08-18
CN107210160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0228B (zh)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07210160B (zh) 继电器
CN102891040B (zh) 继电器
EP2551868B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including same
CN107924790B (zh) 继电器
JP5618396B2 (ja) リレー
JP4116022B2 (ja) 電磁リレー
EP2599097B1 (en) Slider switch and thermostat controller using the same
CN100370566C (zh) 机电遥控开关
JP2006173125A (ja) 電磁リレー
CN102169781A (zh) 电路断路器
CN103503102B (zh) 电气快动开关
US9202653B2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7408477B (zh) 继电器
US8026782B2 (en) Magnet system for an electrical actuator
JP2018006209A (ja) 電磁継電器
CN110770866B (zh) 继电器
CN107342190B (zh) 一种双稳态的磁保持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N102456507A (zh) 温控器
CN212161655U (zh) 微动开关
CN102568957A (zh) 用于断路器的双金属件组件
CN209591932U (zh) 一种载流能力强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2473535B (zh) 用于电磁开关设备的触点装置
JP5523594B2 (ja) 開閉器
CN205542657U (zh) 热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