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7331A -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 Google Patents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7331A
CN107207331A CN201680007895.9A CN201680007895A CN107207331A CN 107207331 A CN107207331 A CN 107207331A CN 201680007895 A CN201680007895 A CN 201680007895A CN 107207331 A CN107207331 A CN 107207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stacked film
metal level
glass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8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尾板和也
片山佳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7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7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34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 C03C17/3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at least two coatings having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t least one coating being a met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在制成多层玻璃时能够兼具高遮热性能和从户外观察时的良好外观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一种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具有:进行了增强的玻璃板;和设置在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层叠膜具有下述特性;在以如下方式制作的多层玻璃中,即,在板厚5mm的第1透明玻璃板上形成层叠膜,制成试验用玻璃板,将该试验用玻璃板与板厚6mm的第2透明玻璃板以夹着间隔件且使试验用玻璃板的层叠膜面为内侧地隔开配置,试验用玻璃板与第2透明玻璃板之间具有厚度12mm的空气层,从而制作的多层玻璃中,在第2透明玻璃板侧的、对来自试验用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透射光的b*为1以下,试验用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Description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尤其涉及适于增强玻璃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背景技术
考虑到建筑用窗玻璃的节能性能的情况下,为了达成高遮热性能,使用例如被称为Low-E玻璃的带低辐射率层叠膜的平板玻璃。此处,高遮热性可通过减少玻璃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而达成,但为了减少太阳辐射热获取率,需要降低可见光透射率。
通常来说,Low-E玻璃中,若为了减少太阳辐射热获取率而降低可见光透射率,则反射率变得过高。另一方面,若将反射率降低到某种程度,则特别是从平板玻璃侧、即从建筑物的外侧观察时的反射色调容易发红、外观性受损。另外,商业建筑中,大多在室内设置有百叶窗,若玻璃的透过色调发黄,则从建筑物的外侧观察时的外观性依然受损。
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尝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调整构成低辐射率层叠膜的以银为主成分的金属层和电介质层的膜厚的技术。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难以说是能够充分满足高遮热性能和从平板玻璃侧观察时的外观性的水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69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成多层玻璃时能够兼具高遮热性能和从户外观察时的良好的外观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使用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多层玻璃。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为如下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具有: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玻璃板;和设置在前述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前述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前述层叠膜具有在使用了该层叠膜的下述多层玻璃中的下述特性。
所述多层玻璃是以如下方式制作的:在板厚为5mm的第1透明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前述层叠膜,制成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将该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板厚为6mm的第2透明玻璃板以夹着在其周缘配设的间隔件且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面与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的一个主面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之间具有厚度12mm的空气层,
对于该多层玻璃,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侧的、对来自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
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为如下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具有: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玻璃板;和设置在前述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前述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前述层叠膜具有: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n层(n为2以上的整数)的金属层、和以分别夹持前述金属层的方式层叠的n+1层的电介质层,前述金属层中最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其中,前述比例低于9质量%的情况下,前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前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00nm以下,或者,前述第1金属层及除了前述第1金属层以外的前述金属层的至少1层分别独立地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1.5质量%以上,并且以1.5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前述金属的金属层中的前述金属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并且前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前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95nm以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多层玻璃为如下所述的多层玻璃,其具备: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以及与前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夹着间隔件间隔配置的主面为矩形的第2玻璃板,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具有: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第1玻璃板、和设置在前述第1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前述第1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所述多层玻璃具有下述特性。
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前述第2玻璃板侧的、对来自前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
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制成多层玻璃时能够兼具高遮热性能和从户外观察时的良好外观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意性示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主视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X-X线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多层玻璃的一例的截面图。
图3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4为示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解释不限定于下述说明。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
图1A、图1B为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主视图及其X-X线的截面图。图1A、图1B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具有:进行了增强的玻璃板1;和设置在玻璃板1的一个主面1s上的层叠膜2。玻璃板1的主面1s为矩形,具有4个端面1t。层叠膜2未设置在玻璃板1的端面1t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4个端面中最多有2个端面可以具有层叠膜。层叠膜2是在使用其制作以下特定构成的多层玻璃时能够对该多层玻璃赋予下述(1-a)~(3-a)的特性的低辐射率层叠膜。
用于评价上述层叠膜的多层玻璃如下制作:在板厚为5mm的第1透明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前述层叠膜,制成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将该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板厚为6mm的第2透明玻璃板以夹着在其周缘配设的间隔件且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面与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的一个主面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之间具有厚度12mm的空气层。如此制作的多层玻璃具有下述(1-a)、(2-a)及(3-a)的特性。
(1-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侧的、对来自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
(2-a)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3-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以下,针对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具有的玻璃板1及层叠膜2进行说明。
(玻璃板)
玻璃板1只要是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板状的玻璃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建筑物用的窗玻璃、通常使用的浮法玻璃,或利用辊压(rollout)法制造的碱石灰玻璃等无机质的具有透明性的玻璃板。玻璃板的增强方法有风冷增强、化学增强等,作为玻璃板1,优选进行了风冷增强的玻璃板。可以在将层叠膜2设置于主面上之前进行玻璃板1的增强,也可以如后所述地在制造时通过对在玻璃板的主面上形成有层叠膜的非热处理品进行热处理来制成进行了风冷增强的玻璃板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优选后者。
玻璃板1根据作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所要求的性能而适当选择。使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作为多层玻璃的一部分时,在要求一定以上的可见光透射率的情况下,玻璃板1优选透明玻璃、高透射玻璃等无色玻璃。另外,从得到高演色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无色玻璃。
作为玻璃板1,还可以使用硼硅酸盐玻璃、低膨胀玻璃、零膨胀玻璃、低膨胀结晶化玻璃、零膨胀结晶化玻璃等各种玻璃。玻璃板1的厚度不一定要限定,优选能够将玻璃板1的可见光透射率保持在一定以上且确保充分的机械强度的厚度,例如0.5~20mm是适宜的。
玻璃板1的形状只要为板状且具有矩形状的一对主面的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一对主面为平坦平面的平板状,也可以是一对主面的整面或一部分具有曲率的曲板状。需要说明的是,主面为矩形状是指,主面实质上呈矩形的形状,例如切掉了周边部的角的玻璃板也包含在该范畴内。
(层叠膜)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中,层叠膜2遍及玻璃板1的主面1s上的整面地设置,但未设置在玻璃板1的4个端面1t上。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玻璃板的4个端面中的1个或2个可以具有层叠膜,但优选在4个端面中的任一者上均未设置层叠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单独或与其他构件一起制成玻璃、多层玻璃,通常嵌入窗户来使用。图2示出使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作为构成构件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的一例的截面图。多层玻璃3的构成为:具有第1透明玻璃板1和层叠膜2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与第2透明玻璃板32以夹着在其周缘配设的间隔件33且两者之间具有中间层34的方式隔开配置。多层玻璃3中,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的层叠膜2面与第2透明玻璃板32的一个主面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使用其的多层玻璃,在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优选在全部端面上未设置有层叠膜,因此,在嵌入至建筑物等的窗户时,具有抑制垫块(setting block)或玻璃通道(glazing channel)等含增塑剂的材料使层叠膜劣化的效果、抑制与夹丝玻璃的防锈材料的粘接力下降的效果,故优选。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中,层叠膜2为在制成上述特定构成的评价用的多层玻璃进行评价时满足上述(1-a)~(3-a)的全部的低辐射率层叠膜。
<层叠膜的特性>
层叠膜2例如可通过如下多层玻璃进行评价,所述多层玻璃为与图2所示的构成同样构成的多层玻璃,是中间层34为空气层,第1透明玻璃板1的板厚t1、第2透明玻璃板32的板厚t2、及中间层(空气层)34的厚度t3分别为5mm、6mm、12mm的多层玻璃(以下称为“多层玻璃30”)。另外,该情况下,将设置有要进行评价的层叠膜2的、板厚5mm的透明玻璃板1称为“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
此处,本说明书中,上述评价等中使用的透明玻璃板是指,与厚度无关,依据ISO9050:2003测定的可见光透射率为80%以上、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的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a*及b*的绝对值均为5以下的玻璃。
本说明书中,根据需要,将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可见光透射率表示为“Tv”、将可见光反射率表示为“Rv”。另外,将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简称为“透射光”,同样地,将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反射光也简称为“反射光”。将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及a*也分别简称为“b*”、“a*”。
以下,针对使用上述评价用的多层玻璃例如多层玻璃30进行评价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的层叠膜的特性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作为多层玻璃30的特性而记载,但这些特性全部起因于层叠膜2的特性。另外,使用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多层玻璃中,通常,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以使层叠膜为内侧且与其他玻璃板空出间隙相向的方式制作,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被暴露在户外、相向的玻璃板侧位于室内的方式使用。使用了多层玻璃30的评价是假定如此使用的评价。
使用了层叠膜2的多层玻璃30中,(1-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第2透明玻璃板32侧的、对来自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优选为0.257以下。
此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是表示将从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入射的太阳能设为1时的流入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的热量的比例的值。通过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可以知晓遮热性、即以何种程度阻断由太阳光产生的热(太阳辐射热)。
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直接透过的热(以下也称为“透过热”)和被吸收之后向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释放的热(以下也称为“辐射热”)的总热量相对于从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入射的太阳能的比例。太阳辐射热获取率用0至1间的数字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辐射热获取率具体可以通过测定多层玻璃30的分光特性和辐射率并导入规定的计算式而算出。太阳辐射热获取率越小,多层玻璃30中透过热和辐射热的总热量相对于从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入射的太阳辐射热量的比例变得越少。
使用了层叠膜2的多层玻璃30中,(2-a)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透射光可以为从多层玻璃30的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入射并透过至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的透射光,也可以为从多层玻璃30的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入射并透过至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的透射光,同样地,在测定时可以使用任一种透射光。
多层玻璃30的透射光的b*优选b*≤0。多层玻璃30中,若透射光的b*为上述范围内,则从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入射的太阳光照射到设置于室内侧的百叶窗时,不会呈现浅黄色的色调。
使用层叠膜2的多层玻璃30中,(3-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以下,将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也称为Rvout。Rvout优选为18%以下。多层玻璃30中,若Rvout为上述范围内,则从户外侧观察玻璃时,反射不会过高,成为外观性优异的外观。
使用层叠膜2的多层玻璃30中,优选具有上述(1-a)、(2-a)、及(3-a)的特性,并且进一步具有选自以下(4-a)、(5-a)、(6-a)、(7-a)及(8-a)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特性。更优选具有(4-a)~(8-a)的全部特性。
(4-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5-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与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之差为10%以下。
(6-a)对前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及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侧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各反射光的、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a*及b*均为2以下。
(7-a)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可见光透射率为30%以上。
(8-a)根据JIS Z8726(1990)使用D65光源通过平均演色性评价指数(Ra)而评价的透射光的演色性为85%以上。
与上述Rvout同样地,将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第2透明玻璃板32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也称为Rvin。Rvin如上述(4-a)那样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8%以下,特别优选为16%以下。通过使多层玻璃30具有上述(4-a)的特性,可以抑制向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的反射光导致的室内的反射眩光。
Rvout与Rvin之差如上述(5-a)那样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9%以下,特别优选为8%以下。需要说明的是,Rvout与Rvin之差是指,从Rvout与Rvin中数值较大的一方减去数值较小的一方所得的值。通过使多层玻璃30具有上述(5-a)的特性,变得容易将室外侧、室内侧均调整为外观性优异的色调。
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的反射光及第2透明玻璃板32侧的反射光的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a*及b*如上述(6-a)所述优选均为2以下。通过使多层玻璃30具有上述(6-a)的特性,在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均能抑制反射光的发红和发黄。
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的反射光的a*更优选-20~1,特别优选-15~0。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x侧(户外侧)的反射光的b*更优选-30~1,特别优选-25~0。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的反射光的a*更优选-20~1,特别优选-15~0。第2透明玻璃板32侧(室内侧)的反射光的b*更优选-30~1,特别优选-25~0。
多层玻璃30的Tv如上述(7-a)那样优选为30%以上。通过使多层玻璃30具有上述(7-a)的特性,可以使向建筑物内的采光充分。从防眩性的观点出发,多层玻璃30的Tv优选为60%以下。多层玻璃30的Tv特别优选为35~55%。
多层玻璃30的根据JIS Z8726(1990)使用D65光源通过平均演色性评价指数(Ra)评价的透射光的演色性如上述(8-a)那样为85%以上。通过使基于(8-a)的演色性为85%以上,从建筑物的外侧观察多层玻璃30时的外观变成自然的中间色。演色性优选为87%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
以上,针对通过使用了上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多层玻璃来评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的特性的情况进行说明。上述所使用的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使用其的多层玻璃的构成均为用于评价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的构成,本发明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构成。另外,本发明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使用并不限定于多层玻璃,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评价用的多层玻璃的构成。
为了确保透明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雾度值优选为2%以下。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雾度值更优选为1%以下。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玻璃板的雾度值通常为0.0~0.1%左右,带层叠膜的玻璃板整体的雾度值主要取决于层叠膜的雾度值。即,层叠膜必须具有满足上述评价中(1-a)、(2-a)及(3-a)的特性,优选具有选自(4-a)~(8-a)中的1个以上特性,进而优选使制成带层叠膜的玻璃板时的雾度值为2%以下的层叠膜。
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的层叠膜的构成及制造方法如下所述。玻璃板为风冷增强玻璃板、曲板状玻璃板的情况下,有时对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例如在600℃以上进行热处理来得到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即,通过例如在600℃以上对玻璃板进行热处理,作为风冷增强玻璃板、曲板状玻璃板,并不是在其一个主面上形成层叠膜而得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而是有时在实施上述热处理之前的玻璃板上形成层叠膜的前体,对其进行热处理,得到玻璃板为风冷增强玻璃板、曲板状玻璃板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曲板状玻璃板为通过热处理进行了增强的曲板状的玻璃板。这种情况下,作为进行了热处理的层叠膜,如后述那样选择层叠膜的构成材料,以使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雾度值为2%以下。
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优选的是,将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在50℃、90%RH的条件下保存2周的耐湿试验后,在前述层叠膜表面的100mm×100mm的范围内观察到的直径0.5mm以上的白点的个数为5个以内。若上述耐湿试验后的层叠膜表面满足上述条件,则例如在使用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制造多层玻璃时,可以说在保存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情况下具有充分的耐湿性。
<层叠膜的构成>
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的层叠膜只要具有满足上述评价中(1-a)、(2-a)及(3-a)的特性,则其构成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能够满足上述评价中(1-a)、(2-a)及(3-a)的特性的层叠膜,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构成的层叠膜(X)或层叠膜(Y)。
层叠膜(X)具有: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n层(n为2以上的整数)的金属层、和以夹持前述金属层的方式层叠的n+1层的电介质层,前述金属层中最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其中,前述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且低于9质量%的情况下,前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前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00nm以下。前述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的比例为9质量%以上的情况下,前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前述电介质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构成层叠膜的金属层、电介质层及其他层的厚度表示几何学厚度。
层叠膜(Y)具有: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n层(n为2以上的整数)的金属层、和以夹持前述金属层的方式层叠的n+1层的电介质层。层叠膜(Y)中,前述金属层中最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前述金属的比例为1.5质量%以上,并且前述金属层中除了前述第1金属层以外的前述金属层的至少1层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前述金属的比例为1.5质量%以上。进而,层叠膜(Y)中,以1.5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前述金属的金属层中的前述金属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对于层叠膜(Y),n层的金属层的构成满足上述条件,并且前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前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前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95nm以下。
层叠膜(X)及层叠膜(Y)具有的、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n层(n为2以上的整数)的金属层为担负对层叠膜赋予低辐射性的作用的金属层。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含有某种成分作为主成分是指,作为主成分而含有的成分相对于全部构成成分的比例超过50质量%。层叠膜(X)及层叠膜(Y)中,n层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中的特定的金属层以上述含量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通过在层叠体(X)中根据需要使最靠近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电介质层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在层叠体(Y)中作为必须的要件而使最靠近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电介质层的厚度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达成上述评价中(1-a)、(2-a)及(3-a)的全部特性。
层叠膜(X)中,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数只要为2以上即可,优选为2~4,更优选为2或3,特别优选为2。图3为具有上述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数为2的层叠膜作为层叠膜(X)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在玻璃板1的一个主面1s上具有层叠膜2A。
层叠膜2A从玻璃板1侧依次具有第1电介质层21、第1金属层22、第2电介质层23、第2金属层24、第3电介质层25。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均为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另外,第1金属层22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前述金属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第1金属层22中,前述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且低于9质量%的情况下,第1金属层22与第2金属层24之间的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为100nm以下。第1金属层22中,前述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的比例为9质量%以上时,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各层中,将靠近玻璃板1的一侧称为“玻璃板侧”,将其相反侧称为“表面侧”。
以下,针对构成层叠膜2A的各层进行说明。
第1金属层22含有银作为主成分,除了作为主成分的银以外,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前述金属的总量,前述金属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以下,将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也称为金属M。另外,将金属M相对于银和金属M的总量的比例(质量%)称为金属M的含量。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更优选为7.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质量%以上。从效果和经济性的平衡出发,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30质量%左右。
作为上述金属M,可以单独使用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作为金属M,优选钯、金,特别优选钯。需要说明的是,金属M为容易与第1金属层22的主材料即银形成固溶体的金属。通过使用金属M,即便在玻璃板的增强处理、弯曲处理中实施了热处理的情况下,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层叠膜2A的雾度值也不会大幅上升。
第1金属层22可以含有除了银及金属M以外的添加元素。作为添加元素,例如可以举出铜、钛等金属元素。含有添加元素时,添加元素的总含量在构成第1金属层22的全部成分中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
第2金属层24只要为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就没有特别限制。第2金属层24可以根据需要含有与第1金属层22同样的金属M。优选的金属M的形态与上述第1金属层22的情况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2金属层24含有金属M的情况的金属M的含量,取决于层叠膜所要求的性能。
对于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的厚度,第2金属层24的厚度相对于第1金属层22的厚度之比优选处于0.8~1.6的范围。这两个金属层的比值更优选为0.85~1.5,特别优选为0.9~1.4。第1金属层22的厚度具体而言优选为8~25nm,更优选为10~20nm。第2金属层24的厚度在满足上述比值的基础上,优选为10~30nm,更优选为12~25nm。
作为层叠膜2A中的第1电介质层21、第2电介质层23及第3电介质层25,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在具有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叠膜中以夹持该金属层的方式通常使用的电介质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包含能够在玻璃板1上、第1金属层22上、第2金属层24上成膜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等的电介质层。作为上述金属、元素,可以举出锌、锡、钛、硅、铝、铬、镍、铌及它们的合金等。另外,构成电介质层的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等中例如除了上述金属、元素以外还可以以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的形式掺杂选自锡、铝、铬、钛、硅、硼、镁、钾等的元素。
需要说明的是,氮化物层、氮氧化物层由热处理引起的应力变化大,由于热处理而在膜内部蓄积的应力会使金属层的稳定性丧失,因此,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的层叠膜优选在上述金属层中最靠近层叠膜表面的金属层与玻璃板之间不具有氮化物层或氮氧化物层的构成。层叠膜2A中,从成膜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第1电介质层21及第2电介质层23既不是氮化物层、也不是氮氧化物层。更优选的是,第1电介质层21、第2电介质层23及第3电介质层25全部为氧化物层。
氧化物层中,作为第1电介质层21、第2电介质层23及第3电介质层25,从夹持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第1金属层22、第2金属层24的方面出发,优选能够使这些金属层22、24均质且致密、以及能够提高与金属层22、24的密合性的电介质层、例如含有锌的氧化物的电介质层。
电介质层21、23、25为含有锌的氧化物的电介质层时,可以含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作为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例如可以举出锡、铝、铬、钛、硅、硼、镁、钾,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这些元素。通过含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能够提高与该层接触的层的密合性,并且提高可见光透射率。
对于作为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的锡、铝、铬、钛、硅、硼、镁、钾,电介质层21、23、25中例如以氧化锡(SnO2)、氧化铝(Al2O3)、氧化铬(Cr2O3)、氧化钛(TiO2)、氧化硅(SiO2)、氧化硼(B2O3)、氧化镁(MgO)、氧化钾(Ga2O3)的形式、或它们的复合氧化物的形式含有。作为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铝、锡廉价,故优选。铝为廉价的材料且能够提高成膜速度,故优选。对于锡,由于为比较廉价的材料,故优选。
含有锌的氧化物的电介质层中含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时,优选锌和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不包括氧)的总量中(100质量%中),使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为1~50质量%。通过使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的比例为1质量%以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可见光透射率。另外,通过使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下,能够确保在电介质层21、23、25之间形成的金属层22、24的稳定性。
层叠膜2A中,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时,第1~第3电介质层21、23、25的厚度不一定要限定。对于第1、第3电介质层21、25的厚度,优选各自独立为10~50nm、更优选为20~45nm。另外,被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夹持的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比上述第1、第3电介质层21、25的厚度厚,优选为60~120nm,更优选为70~110nm。层叠膜(X)中,通过使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使电介质层21、23、25的厚度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可见光反射率,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反射色调。
另一方面,层叠膜2A中,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6质量%以上且低于9质量%时,被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夹持的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为100nm以下。对于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优选为60~100nm,更优选70~100nm。第1电介质层21及第3电介质层25的厚度不一定要限定,优选均比上述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薄。第1电介质层21及第3电介质层25的厚度具体而言,可以与上述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的情况的第1电介质层21及第3电介质层25的厚度同样。层叠膜(X)中,通过使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6质量%以上且低于9质量%,使电介质层21、23、25的厚度为上述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可见光反射率,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反射色调。
与上述层叠膜(X)同样,对于层叠膜(Y),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数也只要为2以上即可,优选为2~4,更优选为2或3,特别优选为2。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数为2时,任意金属层中金属M的含量均为1.5质量%以上,并且各层的金属M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数为3以上时,最靠近玻璃板的金属层与剩余的金属层中的至少1层以1.5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金属M,并且各层的金属M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金属M的含量可以是各金属层相同,也可以不同。
各金属层中的金属M的含量的更优选含量在最靠近玻璃板的金属层中为4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7质量%以上。进而,含有1.5质量%以上的金属M的其他金属层中,金属M的含量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2.5质量%以上。在对金属M的含量没有规定的金属层中,可以含有金属M,也可以不含M。含有金属M的情况下,含量优选为1.5质量%以上。各金属层中的金属M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20质量%左右。
作为层叠膜(Y)中的层叠构成,例如可以举出:与图3所示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的层叠膜2A同样的层叠构成,即,从玻璃板侧起依次具有第1电介质层、第1金属层、第2电介质层、第2金属层、第3电介质层的构成。对于层叠膜(Y),在这样的层叠膜中,金属层优选除了第1金属层及第2金属层中的金属M的含量不同之外与层叠膜(X)全部同样的构成。
另外,制成这种具有与层叠膜2A同样的层叠构成的层叠膜(Y)时,电介质层优选除了第2电介质层的厚度不同以外与层叠膜(X)全部同样的构成。层叠膜(Y)中,被第1金属层及第2金属层夹持的第2电介质层的厚度为95nm以下。对于第2电介质层的厚度,优选60~95nm,更优选70~95nm。第1电介质层及第3电介质层的厚度不一定要限定,优选均比上述第2电介质层的厚度薄。第1电介质层及第3电介质层的厚度具体而言可以与上述层叠膜(X)中的第1电介质层及第3电介质层的厚度相同。层叠膜(Y)中,通过使金属层为上述构成、电介质层的厚度为上述范围,能够进一步降低可见光反射率,并且实现良好的反射色调。
层叠膜中,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的层数为2时,不论是最靠近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6质量%以上的上述层叠膜(X),还是靠近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及远离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中的金属M的含量均为1.5质量%以上,并且各层的金属M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的上述层叠膜(Y),层叠膜都优选图4中示出截面的层构成。
图4为示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截面图。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B在玻璃板1的一个主面1s上具有层叠膜2B。层叠膜2B从玻璃板1侧起依次具有第1电介质层21、第1金属层22、第1阻隔层26、第2电介质层23、第2金属层24、第2阻隔层27、第3电介质层25、及保护层28。
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均可以与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中的层叠膜2A的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同样。
第1电介质层21从玻璃板侧起由第1非晶电介质层211、第1结晶性电介质层212构成。第2电介质层23从玻璃板侧起由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第2非晶电介质层232、第3结晶性电介质层233构成。进而,第3电介质层25从玻璃板侧起由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及第3非晶电介质层252构成。
层叠膜2B中,第1、第2、第3电介质层21、23、25分别具有上述结晶性电介质层及非晶电介质层,层叠膜2B的构成如下:第1结晶性电介质层212和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以夹持第1金属层22的方式配置,第3结晶性电介质层233和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以夹持第2金属层24的方式配置,进而在其两侧配置第1、第2、第3非晶电介质层211、232、252。
层叠膜2B中,对于层叠膜(X)、层叠膜(Y)的任意情况,构成第1电介质层21的各层的总厚度、即第1电介质层21的厚度可以与层叠膜2A中的层叠膜(X)、层叠膜(Y)的情况的厚度同样。对于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第3电介质层25的厚度也同样。
另外,层叠膜2B的构成如下:在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各自的表面侧以与各金属层接触的方式具有第1阻隔层26及第2阻隔层27,在最表面侧的第3电介质层25的表面侧具有保护层28。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的层叠膜优选上述金属层中最靠近层叠膜表面的金属层与玻璃板之间不具有氮化物层或氮氧化物层的构成。层叠膜2B中,从成膜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至少第1电介质层21、第1阻隔层26及第2电介质层23既不是氮化物层,也不是氮氧化物层。更优选的是,第1电介质层21、第1阻隔层26、第2电介质层23、第2阻隔层27及第3电介质层25均为氧化物层。
第1~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为如上述那样以夹持第1、第2金属层22、24的方式配置的、结晶性高的电介质层。结晶性电介质层通过其结晶化等,可以使在其之间形成的第1金属层22、第2金属层24均质且致密。
作为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的构成材料,可以从作为在层叠膜2A中构成电介质层21、23、25等的材料的上述电介质材料中适当选择结晶性高的电介质材料来使用。以上说明的电介质材料中,作为结晶性高的电介质材料,具体而言,优选锌的氧化物、或含有铝、钛、锡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的锌的氧化物。
这些之中,从结晶性、成膜速度、经济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含有铝的锌的氧化物。锌的氧化物中含有铝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以氧化铝(Al2O3)或锌与铝的复合氧化物的形式含有。对于含有铝的锌的氧化物中的铝的含量,锌与铝的总量中(100质量%中),优选将铝设为1~10质量%,更优选设为1~5质量%。
第1~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的厚度优选各自独立地为3~15nm。通过使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的厚度为3nm以上,能够促进结晶化,可以使在其之间形成的第1、第2金属层22、24为均质且致密的层。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的厚度若有15nm,则对于结晶化的促进充分,通过为这以下的厚度,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的表面变粗糙,从而可以抑制第1、第2金属层22、24的特性下降。从使第1、第2金属层22、24为更加均质且致密的层且特性优异的观点出发,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的厚度更优选为5~11nm。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1、第2金属层22、24的表面侧以与各金属层接触的方式分别配置有第1阻隔层26、第2阻隔层27。因此,上述第1~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中,配设在第1、第2金属层22、24的表面侧的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及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夹着第1阻隔层26及第2阻隔层27配置在第1、第2金属层22、24的表面侧。但是,通过与配置在第1、第2金属层22、24的玻璃板侧的第1结晶性电介质层212及第3结晶性电介质层233一同使用,从而能够充分地发挥使上述第1、第2金属层22、24为均质且致密的层的功能。
第1、第2、第3非晶电介质层211、232、252是在以将第1、第2金属层22、24夹入的方式设置的第1~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之间配置、或在上下配置的非结晶性的电介质层。非晶电介质层由于晶粒不会生长,因此通过将其设置在结晶性电介质层之间、或上下设置,从而能够确保作为层叠膜2B整体的平坦性。
作为非晶电介质层211、232、252的构成材料,可以从作为层叠膜2A中构成电介质层21、23、25等的材料的上述电介质材料中适当选择非结晶性的电介质材料来使用。上述说明的电介质材料中,作为非结晶性的电介质材料,具体而言,优选含有10质量%以上的锡、铝、钛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的锌的氧化物等。
这些之中,在非结晶性、经济性的方面,特别优选含有锡的锌的氧化物。使锌的氧化物中含有锡时,如上述那样,以氧化锡(SnO2)或锌与锡的复合氧化物的形式含有。对于含有锡的锌的氧化物中的锡的含量,为了得到充分的非结晶性,在锌和锡的总量中(100质量%中),优选使锡为20~80质量%,更优选为30~70质量%。
第1、第2、第3非晶电介质层211、232、252的厚度中,对于第1、第3非晶电介质层211、252的厚度,优选各自独立为5~45nm、更优选为10~35nm。另外,关于被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及第3结晶性电介质层233夹持的第2非晶电介质层232的厚度,考虑到层叠膜2B属于层叠膜(X)、层叠膜(Y)的任一种,第2电介质层23的厚度以成为上述各情况的厚度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设定。
层叠膜2B为层叠膜(X)、且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9质量%以上的情况下,第2非晶电介质层232的厚度优选为30~100nm、更优选为40~80nm。层叠膜2B为层叠膜(X)、且第1金属层22中的金属M的含量为6质量%以上且低于9质量%的情况下,第2非晶电介质层232的厚度优选为50~90nm、更优选为60~90nm。层叠膜2B为层叠膜(Y)的情况下,第2非晶电介质层232的厚度优选为50~85nm、更优选为60~85nm。
通过使第1、第2、第3非晶电介质层211、232、252的厚度分别为上述范围,能够确保作为层叠膜2B整体的平坦性、并且提高可见光透射率,同时能够适度缩短成膜时间、使生产率良好。
第1阻隔层26及第2阻隔层27分别是为了抑制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及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的成膜时的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的氧化而设置的。
第1阻隔层26及第2阻隔层27的构成材料只要能够抑制上述氧化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第1、第2阻隔层26、27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含有钛、锌铝合金、镍铬合金、或它们的氧化物且由金属、或相对于化学计量组成缺乏氧的氧化物形成的材料。通过采用由金属、或相对于化学计量组成缺乏氧的氧化物形成的材料,可以分别抑制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的成膜时的第1金属层22的氧化、及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的成膜时的第2金属层24的氧化。
第1、第2阻隔层26、27优选以钛、或钛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以钛的氧化物作为主成分是指,钛和除钛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不包括氧)的总量(100原子%)中,含有50原子%以上的钛。
第1、第2阻隔层26、27中可以含有除钛以外的构成元素。作为除钛以外的构成元素,例如可以举出铌、钽、锆、硅、钨、钼,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这些元素。钛、铌、钽、钨、钼在抗氧化阻隔层中例如以TiOx(x<2)、Nb2Ox(x<5)、Ta2Ox(x<5)、ZrOx(x<2)、SiOx(x<2)、WOx(x<3)、MoOx(x<3)、或它们的复合物的形式含有。
在第1、第2阻隔层26、27中含有除钛以外的构成元素的情况下,从使材料费便宜的观点出发,钛和除钛以外的构成元素的总量(100原子%)中,优选使除钛以外的构成元素为30原子%以下、更优选为20原子%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原子%以下。第1、第2阻隔层26、27优选仅由钛或钛的氧化物形成,特别优选仅由相对于化学计量组成缺乏氧的氧化物即TiOx(1<x<2)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第1、第2阻隔层26、27分别在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及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的成膜时被部分或全部氧化。因此,第2结晶性电介质层231及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51的成膜后,未必需要由相对于化学计量组成缺乏氧的氧化物形成,例如,可以由通过氧化形成的具有化学计量组成的氧化层和未经氧化而残留的未氧化层构成,也可以仅由通过氧化形成的具有化学计量组成的氧化层构成。
第1、第2阻隔层26、27的厚度优选各自独立为1nm以上。通过使第1、第2阻隔层26、27的厚度为1nm以上,能够有效地抑制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的氧化。第1、第2阻隔层26、27的厚度只要为1nm以上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为了抑制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的氧化,为10nm即充分,通过为该值以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可见光透射率。
保护层28具有:提高层叠膜2B的耐久性、尤其是表面的耐擦伤性的功能;和作为对水分、热处理中的氧的阻隔层的功能。作为保护层28,只要使上述功能提高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以钛、硅、铝等的氮氧化物作为主成分的保护层28。进而,也可以在保护层28的最表层设置进行热处理时会消失、但能够提高从成膜至热处理的耐擦伤性的含有碳作为主成分的碳层。另一方面,热处理前的非热处理品中,保护层28优选事先制成以氧化钛作为主成分的层。
保护层28的厚度优选为1nm以上。保护层28的厚度为1nm以上时,耐久性有效地提高。保护层28的厚度若为15nm则耐久性的确保充分,通过为该值以下,保护层28的生产率提高。保护层28的厚度更优选为1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nm以下。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制造)
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制造具有如下工序:在主面比要制造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大的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利用常规方法将构成层叠膜的各层依次成膜的成膜工序:以及,将成膜工序后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切断成主面为矩形的期望大小的切断工序。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的玻璃板的增强通常通过风冷增强进行,具体而言,通过将上述各层层叠后实施热处理(热处理工序)来进行。作为各工序的顺序,必须在成膜工序后进行切断工序。热处理工序的顺序无要求,优选在切断工序后进行热处理。
在层叠膜的成膜时,对玻璃板的层叠膜所形成的主面进行洁净化处理,在该主面上将层叠膜的各层依次成膜。成膜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应用物理蒸镀法(真空蒸镀法、离子镀法、溅射法)、化学蒸镀法(热CVD法、等离子体CVD法、光CVD法)、离子束溅射法等。透明基板11的面积大时,从易于控制厚度的均匀性、生产率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直流或交流双重溅射法。
以下,以图3所示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图4所示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B为例,针对各层的成膜方法具体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4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10B以已经被切断的状态示出,实际上,各层的成膜是在主面比要制造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大的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成膜。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A的层叠膜2A中的第1、第2、第3电介质层21、23、25的成膜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与构成材料相应的溅射靶和气氛气体并利用常规方法进行溅射从而成膜。将这些电介质层例如以金属的氧化物层的形式设置时,可以如下成膜:使用金属靶作为溅射靶,在使氧化性气体浓度充分高的溅射气体中进行反应性溅射,从而成膜。作为金属靶,例如可以适宜使用含有锌的金属靶。
含有锌的金属靶中可以含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作为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例如可以举出锡、铝、铬、钛、硅、硼、镁、钾,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这些元素。含有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时,锌和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的总量(100质量%)中,优选使除锌以外的氧化物构成元素为1~50质量%。
在将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B的层叠膜2B中的第1~第4结晶性电介质层212、231、233、251例如以含有铝的锌的氧化物层的形式进行成膜的情况下,可以如下成膜:在上述中使用以期望的比例含有锌和铝、例如锌和铝的总量中(100质量%中)含有1~10质量%的铝的金属靶进行反应性溅射,由此成膜。
同样地,在将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B的层叠膜2B中的第1、第2、第3非晶电介质层211、232、252例如以含有锡的锌的氧化物层的形式进行成膜的情况下,可以如下成膜:在上述中使用以期望的比例含有锌和锡、例如锌和锡的总量中(100质量%中)含有30~70质量%的锡的金属靶进行反应性溅射,由此成膜。
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的成膜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例如可以如下成膜:作为溅射靶,使用含有银作为主成分、且相对于银和金属M的总量以规定的比例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M的靶,在仅含有氩气等非活性气体的气氛下进行溅射,由此成膜。
具体而言,使层叠膜为层叠膜(X)的构成的情况下,作为第1金属层22的成膜所使用的溅射靶,使用含有银作为主成分且相对于银和金属M的总量以6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金属M的靶,第2金属层24使用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靶作为溅射靶。采用层叠膜(Y)的构成的情况下,作为第1金属层22的成膜所使用的溅射靶及第2金属层24的溅射靶,分别独立地使用含有银作为主成分且相对于银和金属M的总量以1.5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金属M、并且相对于第1金属层22中的银和金属M的总量的金属M的含量(质量%)以及相对于第2金属层24中的银和金属M的总量的金属M的含量(质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的靶。
第1阻隔层26及第2阻隔层27优选如下成膜:使用钛等金属靶或还原性氧化物靶,使用非活性气体作为溅射气体,进行溅射而成膜。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B的层叠膜2B例如具有钛氮氧化物层作为保护层28的情况下,对于该钛氮氧化物层,例如通过对如下形成的钛氮化物层如下述那样进行热处理而得到。钛氮化物层可以通过使用钛靶在包含氩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溅射气体的气氛下进行溅射而成膜。另外,作为保护层28,例如在具有含有碳作为主成分的碳层的情况下,该碳层使用碳靶在仅包含氩气等非活性气体的气氛下进行溅射而成膜即可。
将层叠膜成膜后,以成为期望的制品形状的方式切断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由于是将形成有层叠膜的玻璃板切断,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在2个以上的端面未设置层叠膜。切断成制品形状后进行成膜的方法中,层叠膜也会在玻璃板端面成膜。
如以上那样可以得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非热处理品。对如此得到的非热处理品实施热处理而得到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情况下,将以其作为前体对待,并进行热处理而得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
以热处理品的形式得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时,用加热炉将上述中得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在根据目的例如为了增强的加热温度、为了弯曲加工的加热温度下加热规定的时间。例如,对于使用浮法玻璃基板作为玻璃板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进行该玻璃基板的风冷增强时,对于加热处理,优选作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的表面温度在500~700℃下进行1~30分钟。
另外,作为上述第1金属层22及第2金属层24的成膜方法,例如已知以下方法。
以金属M的含量不同的方式制备2种含有银及金属M的金属靶。使用得到的2种靶,以作为最终得到的金属层,膜厚和金属M的含量成为期望的值的方式,得到使金属M的含量不同的金属膜层叠而成的金属层的前体。通过对该前体进行焙烧,从而以1层的均匀组成的层的形式得到含有规定量的金属M的将银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层。
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中,对于构成层叠膜的其他层,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成膜,用这种方法将金属层成膜的情况下,在成膜后,切断成期望大小的矩形,得到至少金属层没有成为最终形态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作为对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进行焙烧使得金属层成为1层均匀的组成的层的条件,作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的表面温度,优选500~700℃的焙烧条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在如此制造的过程中,例如在实施了基于600℃以上的温度条件的热处理的情况下,雾度值也优选为2%以下。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用途没有限定。例如,可以作为低辐射性的夹层玻璃、多层玻璃的构成构件而使用。优选作为多层玻璃的构成构件使用。
作为夹层玻璃,例如可以举出相向配置的2张透明基板夹持中间膜并通过该中间膜粘接而成的构成的夹层玻璃。这样的夹层玻璃的透明基板的一张可以使用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该情况下,层叠膜配置于中间膜侧来使用。另一张透明基板优选透明玻璃板。使用这种夹层玻璃作为窗玻璃时,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成为户外侧的方式进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夹层玻璃,可以具有3张以上的透明基板。
作为多层玻璃,例如可以举出在将相向配置的2张透明基板在其周缘部夹着间隔件进行密封并在相向的透明基板间形成有中间层的构成的多层玻璃。这种多层玻璃的透明基板的一张可以使用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该情况下,层叠膜配置在中间层侧。另一张透明基板优选透明玻璃板。另外,中间层优选空气层、氩气等非活性气体。使用这样的多层玻璃作为窗玻璃的情况下,以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成为户外侧的方式进行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多层玻璃,可以具有3张以上的透明基板。
[多层玻璃]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这种多层玻璃的透明基板的一个使用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作为另一个透明基板使用第2透明玻璃板而构成。图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的一例的截面图。多层玻璃3为使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作为构成构件的例子,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的层叠膜2面以与第2透明玻璃板32的一个主面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另外,多层玻璃3由于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和第2透明玻璃板32的周缘配设的间隔件33而在两者之间具有中间层34。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具有以下(1-b)、(2-b)及(3-b)的特性。
(1-b)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前述第2玻璃板侧的、对来自前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
(2-b)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3-b)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前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1-b)~(3-b)的特性分别为相当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评价中的(1-a)~(3-a)的特性。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中的(1-b)~(3-b),优选的范围与(1-a)~(3-a)中的优选范围相同。进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多层玻璃优选具有相当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评价中的(4-a)~(8-a)的特性,特别是更优选这些特性中的优选范围。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例如,带层叠膜的透明基板适于建筑物用,但未必限定于建筑物用,在能够使用的限度也可以用于汽车等车辆用。
[实施例]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参照实施例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例1、2、8为实施例,例3~7为比较例。
(例1~8)
作为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制造表1所示构成的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即,使用钠钙玻璃板(旭硝子株式会社制(FL5、FL6)、100mm×180mm×5mmt、100mm×180mm×6mmt)作为玻璃板,在其一个主面上利用以下方法、通过DC溅射法将层叠膜的前体成膜后切断,进行焙烧,由此以成为表1所示的膜构成和厚度的方式将各膜成膜,制造在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具有层叠膜、在4个端面不具有层叠膜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
表1中,玻璃板、层叠膜的各膜从左开始以层叠顺序记载。各膜用构成材料和括弧内的数字所示的厚度(单位均为“nm”)表示。另外,表1所示的例1~8涉及的构成材料的缩写为以下的含义,对于没有厚度表示的层的厚度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为与图4中显示截面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0B为同样构成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
FL5;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钠钙玻璃板、FL5(5mmt)
FL6;旭硝子株式会社制、钠钙玻璃板、FL6(6mmt)
SZO;锌及锡的氧化物层(SnZn氧化物层)
AZO;锌及铝的氧化物层(AlZn氧化物层),没有记载厚度的情况为10nm的层厚。
AgPd;银中掺杂有钯的层,表1中AgPd后面的数字表示钯相对于钯和银的总量的比例(质量%)。
TiOx;由化学计量组成比或非化学计量组成比的钛氧化物形成的层,没有记载厚度的情况为4nm的层厚。
TiOxNy;由化学计量组成比或非化学计量组成比的钛氮氧化物形成的层,没有记载厚度的情况为3.5nm的层厚。
(1)层叠膜前体的成膜
例1~8中,采用以下方法,在上述玻璃板上依次形成第1锌及锡的氧化物层(SnZn氧化物层)、第1锌及铝的氧化物层(AlZn氧化物层)、第1银钯1层(AgPd1层=相对于Ag和Pd的总量含有1质量%Pd的层)或第1银钯1层(AgPd1层)及银钯30层(AgPd30层=相对于Ag和Pd的总量含有30质量%Pd的层)、第1钛层(Ti阻隔层)、第2锌及铝的氧化物层、第2锌及锡的氧化物层、第3锌及铝的氧化物层、第2银钯1层(AgPd1层)或第2银钯1层(AgPd1层)及银钯30层(AgPd30层)、第2钛层、第4锌及铝的氧化物层、第3锌及锡的氧化物层、钛氮化物层(TiNx层),由此以薄膜层叠部的形式将层叠膜的前体成膜。
溅射所使用的在线型溅射装置中,在成膜室内,在阴极上设置钛靶(Ti靶)、由含有50质量%锡的锌合金形成的靶(SnZn合金靶)、由含有2质量%铝的锌合金形成的靶(AlZn合金靶)、含有1质量%钯的银靶(AgPd1靶)、含有30质量%钯的银靶(AgPd30靶)。然后,将清洗后的玻璃板导入加载互锁真空室(load lock chamber),并且将真空槽内整体真空排气至2.0×10-4Pa,如下述所示那样形成各层。
<SnZn氧化物层>
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氩气和氧气以30:70sccm导入真空槽内,使用上述SnZn合金靶、通过反应性DC磁控溅射形成。溅射靶为70×200mm2,作为溅射电力施加500W。此时,真空槽内的压力为0.4Pa。
<AlZn氧化物层>
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氧气导入真空槽内100sccm,使用上述AlZn合金靶、通过DC磁控溅射形成。溅射靶为70×200mm2,作为溅射电力施加500W。此时,真空槽内的压力为0.4Pa。AlZn氧化物层的厚度均设为10.0nm。
<AgPd1层>
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氩气导入真空槽内50sccm,使用上述AgPd1靶、通过DC磁控溅射形成。溅射靶为70×200mm2,作为溅射电力施加100W。
<AgPd层>
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氩气导入真空槽内50sccm,依次连续使用上述AgPd1靶和AgPd30靶,通过DC磁控溅射形成。溅射靶均为70×200mm2,作为溅射电力施加100W。连续形成的AgPd1层和AgPd30层在玻璃板上的层叠膜前体的制作后,通过以下的热处理(焙烧)形成1个AgPd层,将各膜厚的合计设为最终的AgPd层膜厚。
<Ti阻隔层>
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氩气导入真空槽内100sccm,使用上述Ti靶、通过DC磁控溅射形成。溅射靶为70×200mm2,作为溅射电力施加50W。此时,真空槽内的压力为0.4Pa。Ti阻隔层的厚度均为4.0nm。需要说明的是,Ti阻隔层是在最终得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中以TiOx层的形式存在的层。
<Ti氮化物层>
将作为放电气体的氩气和氮气以70:30sccm导入真空槽内,使用上述Ti靶、通过DC磁控溅射形成。溅射靶为70×200mm2,作为溅射电力施加500W。此时,真空槽内的压力为0.4Pa。TiNx层的厚度均设为3.5nm。需要说明的是,TiNx层是在最终得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中以TiOxNy层的形式存在的层。
(2)切断
用玻璃刀将上述中得到的带层叠膜的前体的玻璃板以主面的大小成为70mm×100mm的矩形的方式切断,得到在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具有层叠膜的前体且在玻璃板的4个端面上不具有层叠膜的前体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例1~8。
(3)焙烧(热处理)
使用台式电炉,将上述中制作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前体例1~7以设定温度700℃进行5分钟焙烧,另外,将前体例8以设定温度750℃进行4分钟焙烧,得到表1中示出层叠的构成的例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此时的玻璃板表面的最高到达温度为650℃。使用Rigaku Corporation制荧光X射线“ZSX-100e”或Hitachi High-TechnologiesCorporation制ICP-OES“SPS3100”测定焙烧后的AgPd层中的Pd含量(相对于Ag和Pd的总量的Pd的质量%)。
[表1]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构成
1 FL5/SZO(22)/AZO/AgPd10.5(14)/TiOx/AZO/SZO(79)/AZO/AgPd9.7(17)/TiOx/AZO/SZO(17)/TiOxNy
2 FL5/SZO(22)/AZO/AgPd15.5(14)/TiOx/AZO/SZO(B2)/AZO/AgPd1(19)/TiOx/AZO/SZO(21)/TiOxNy
3 FL5/SZO(22)/AZO/AgPd5.7(14)/TiOx/AZO/SZO(79)/AZO/AgPd5.3(17)/TiOx/AZO/SZO(17)/TiOxNy
4 FL5/SZO(22)/AZO/AgPd8.3(14)/TiOx/AZO/SZO(82)/AZO/AgPd1(19)/TiOx/AZO/SZO(21)/TOxNy
5 FL5/SZO(22)/AZO/AgPd1(11)/TiOx/AZO/SZO(89)/AZO/AgPd10.4(22)/TiOx/AZO/SZO(15)/TiOxNy
6 FL5/SZO(22)/AZO/AgPd1(13)/TiOx/AZO/SZO(85)/AZO/AgPd1(24)/TiOx/AZO/SZO(21)/TiOxNy
7 FL5/SZO(32)/AZO/AgPd1(13)/TiOx/AZO/SZO(85)/AZO/AgPd1(18)/TiOx/AZO/SZO(21)/TiOxNy
8 FL6/SZO(29)/AZO/AgPd9(16)/TiOx/AZO/SZO(59)/AZO/AgPd2.5(15)/TiOx/AZO/SZO(18)/TiOxNy
(评价)
如下评价上述中得到的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评价用的多层玻璃中,使用例1、2、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多层玻璃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层玻璃。
使用关于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基于分光光度计的分光测定结果、辐射率测定结果,通过计算求出制成以下构成的多层玻璃、即与图2所示的情况为同样构成的评价用的多层玻璃30时的性能。
多层玻璃设为如下情况:作为与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相向的透明相向基板(多层玻璃30中的第2透明玻璃板32),使用厚度6mm的透明玻璃板,将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透明相向基板之间的中间层的厚度设为12mm,向中间层中填充空气。分光光度计测定使用HITACHI公司制“U4100”进行。对于辐射率,使用预先求出的由红外光谱仪Perkin Elmer公司制FT/IR“Frontier Gold”得到的测定结果与表面电阻值(Rs)的换算式进行。换算式中垂直辐射率小于0.03的情况下,将垂直辐射率设为0.03进行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面的表面电阻值(Rs)的测定使用NAGY公司制的便携式表面电阻测定器“STRATOMETER”进行。
<多层玻璃;光学特性>
对于使用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用的多层玻璃,求出在透明相向基板侧的对来自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可见光透射率(Tv)、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Rvout)、及透明相向基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Rvin)。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可见光透射率(Tv)、可见光反射率(Rv)基于ISO9050:2003求出。
<多层玻璃;光学特性(色调)>
对于使用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用的多层玻璃,针对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反射光、及透明相向基板侧的反射光,求出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a*及b*
<多层玻璃;演色性>
对于使用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评价用的多层玻璃,求出根据JISZ8726(1990)使用D65光源通过平均演色性评价指数(Ra)评价的透射光的演色性。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雾度值>
测定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雾度值(H(%))。雾度测定使用SUGA试验机株式会社制雾度计“HZ-2型”进行测定。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耐湿性>
在将1~8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于50℃、90%RH的条件下保存2周的耐湿试验后,目视观察在层叠膜表面的规定范围观察到的直径0.5mm以上的白点的个数。将平均100mm×100mm的该白点的个数为5个以内的情况设为“○”。
将上述中得到的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2]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层叠膜的玻璃板、1…玻璃板(第1透明玻璃板)、2…层叠膜、3…多层玻璃、10…带层叠膜的玻璃板、32…第2透明玻璃板、33…间隔件、34…中间层、10A、10B…带层叠膜的玻璃板、2A、2B……层叠膜、21…第1电介质层、22…第1金属层、23…第2电介质层、24…第2金属层、25…第3电介质层、26…第1阻隔层、27…第1阻隔层、28…保护层。

Claims (14)

1.一种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具有: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玻璃板;和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所述层叠膜具有在使用了该层叠膜的下述多层玻璃中的下述特性,
所述多层玻璃是以如下方式制作的:在板厚为5mm的第1透明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形成所述层叠膜,制成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将该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板厚为6mm的第2透明玻璃板以夹着在其周缘配设的间隔件且所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层叠膜面与所述第2透明玻璃板的一个主面相向的方式隔开配置,所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与所述第2透明玻璃板之间具有厚度12mm的空气层,
对于该多层玻璃,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所述第2透明玻璃板侧的、对来自所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
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所述试验用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中,所述层叠膜具有: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n层的金属层、和以分别夹持所述金属层的方式层叠的n+1层的电介质层,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金属层中最靠近所述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所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其中,所述比例低于9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所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00nm以下,或者,
所述第1金属层及除了所述第1金属层以外的所述金属层的至少1层分别独立地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所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1.5质量%以上,以1.5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所述金属的金属层中的所述金属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并且所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所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95n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中,所述层叠膜在最靠近所述层叠膜表面的金属层与所述玻璃板之间不具有氮化物层或氮氧化物层。
4.一种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具有:
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玻璃板;和,
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所述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
所述层叠膜具有:
含有银作为主成分的n层的金属层、和以分别夹持所述金属层的方式层叠的n+1层的电介质层,其中,n为2以上的整数,
所述金属层中最靠近所述玻璃板的第1金属层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所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6质量%以上,其中,所述比例低于9质量%的情况下,所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所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100nm以下,或者,
所述第1金属层及除了所述第1金属层以外的所述金属层的至少1层分别独立地含有选自钯、金、铬、钴及镍中的至少1种金属,相对于银和所述金属的总量,所述金属的比例为1.5质量%以上,并且以1.5质量%以上的比例含有所述金属的金属层中的所述金属的含量的合计为4质量%以上,并且所述第1金属层与第二靠近所述玻璃板的第2金属层之间的所述电介质层的厚度为95n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中,所述层叠膜在最靠近所述层叠膜表面的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玻璃板之间不具有氮化物层或氮氧化物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中,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的雾度值为2%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中,将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在50℃、90%RH的条件下保存2周后,在所述层叠膜表面的100mm×100mm的范围内观察到的直径0.5mm以上的白点为5个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中,所述金属层的层数为2,另一金属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第1金属层的厚度之比处于0.8~1.6的范围。
9.一种多层玻璃,其具备: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其具有:进行了增强的主面为矩形的第1玻璃板、和设置在所述第1玻璃板的一个主面上且未设置在所述第1玻璃板的2个以上端面上的层叠膜;以及
与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夹着间隔件间隔配置的主面为矩形的第2玻璃板,
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g值)为0.265以下,所述太阳辐射热获取率是在所述第2玻璃板侧的、对来自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太阳辐射的太阳辐射热获取率,
对于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透射光,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b*为1以下,
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层玻璃,其中,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所述第2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为20%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多层玻璃,其中,根据JIS Z8726(1990)使用D65光源并通过平均演色性评价指数(Ra)而评价的透射光的演色性为85%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玻璃,其中,对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及所述第2玻璃板侧照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而得到的各反射光的、基于CIE1976L*a*b*色度坐标的a*及b*均为2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玻璃,其中,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可见光透射率为3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玻璃,其中,根据ISO9050:2003测定的所述带层叠膜的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与所述第2玻璃板侧的可见光反射率之差为10%以下。
CN201680007895.9A 2015-01-28 2016-01-26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Pending CN1072073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4397 2015-01-28
JP2015014397 2015-01-28
PCT/JP2016/052167 WO2016121752A1 (ja) 2015-01-28 2016-01-26 積層膜付きガラス板および複層ガラ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7331A true CN107207331A (zh) 2017-09-26

Family

ID=5654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895.9A Pending CN107207331A (zh) 2015-01-28 2016-01-26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01419B2 (zh)
CN (1) CN107207331A (zh)
AU (1) AU2016213183B2 (zh)
MY (1) MY186067A (zh)
WO (1) WO20161217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45069A (ja) * 2017-03-08 2018-09-2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システム
CN110650841A (zh) * 2017-05-12 2020-01-03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日照遮蔽构件
WO2019176862A1 (ja) * 2018-03-11 2019-09-19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複層ガラスパネル
FR3088636B1 (fr) * 2018-11-16 2022-09-09 Saint Gobain Materiau traite thermiquement a proprietes mecaniques ameliore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065U (zh) * 1990-11-01 1991-07-03 伟光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四层膜结构的镀膜玻璃
CN1399304A (zh) * 2001-07-23 2003-02-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面显示板
CN101218185A (zh) * 2005-05-11 2008-07-09 旭硝子欧洲平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防日光层叠结构
CN102253559A (zh) * 2006-03-03 2011-11-23 金泰克斯公司 包含imi涂层的电光元件
WO2014103301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減圧複層ガラス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7482A (ja) * 2004-10-22 2006-05-11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熱線遮蔽ガラス及び熱線遮蔽複層ガラス
JP2012136405A (ja) * 2010-12-27 2012-07-19 Asahi Glass Co Ltd 積層体、複層ガラス、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US8790783B2 (en) * 2011-03-03 2014-07-29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Barrier layers comprising Ni and/or Ti, coated articles including barrier lay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202448402U (zh) * 2012-01-13 2012-09-26 林嘉宏 具有多层功能层的低辐射镀膜玻璃
KR20140138137A (ko) * 2012-02-28 2014-12-03 아사히 가라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적층체
JP6024369B2 (ja) * 2012-10-11 2016-11-16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窓用ガラス積層体
CN203391418U (zh) * 2013-07-25 2014-01-15 林嘉佑 高透型可钢化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065U (zh) * 1990-11-01 1991-07-03 伟光镀膜玻璃有限公司 四层膜结构的镀膜玻璃
CN1399304A (zh) * 2001-07-23 2003-02-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平面显示板
CN101218185A (zh) * 2005-05-11 2008-07-09 旭硝子欧洲平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防日光层叠结构
CN102253559A (zh) * 2006-03-03 2011-11-23 金泰克斯公司 包含imi涂层的电光元件
WO2014103301A1 (ja) * 2012-12-28 2014-07-0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減圧複層ガラスパネ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01419B2 (ja) 2019-11-06
JPWO2016121752A1 (ja) 2017-11-09
MY186067A (en) 2021-06-18
AU2016213183A1 (en) 2017-07-06
WO2016121752A1 (ja) 2016-08-04
AU2016213183B2 (en)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4891B2 (ja) アンチソーラーグレージング
JP5851495B2 (ja) 太陽光制御板ガラス
KR101677572B1 (ko) 열 특성을 갖는 스택을 구비하고 고 굴절률의 층을 포함하는 기재
CN1747907B (zh) 载有涂层叠层的玻璃板
JP5864555B2 (ja) 低いソーラファクターを有する太陽光制御板ガラス
JP6196980B2 (ja) 太陽光制御板ガラスユニット
US20070188871A1 (en) Transparent substrate comprising an antireflection coating
JP6664377B2 (ja) 装飾用ガラスパネル
RU2747376C2 (ru) Подложка, снабженная набором, обладающим тепловы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и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TWI480349B (zh) 塗敷膜及包含該塗敷膜的建築材料
TWI583807B (zh) 透明基板之層系統以及用於生產層系統的方法
CN107207331A (zh) 带层叠膜的玻璃板及多层玻璃
TW201305078A (zh) 三銀低輻射鍍膜玻璃及其製造方法
JP2020510591A (ja) ドープされた銀ir反射層を有するlow−eコーティングを有するコーティングされた物品
CN111606578A (zh) 一种可钢化低反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6848A (zh) 低辐射涂层及包括低辐射涂层的窗户用功能性建筑材料
KR20170086419A (ko) 저방사 유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WO2018051638A1 (ja) 日射遮蔽部材
JP2018002564A (ja) グレー色調低放射ガラス
WO2011071737A2 (en) Solar control single low-e series with low visible reflectance
WO2010098200A1 (ja) 積層体物品
CN208667497U (zh) 一种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
KR20220108772A (ko) 적층체 및 도어 또는 벽
JP2016079052A (ja) 窓ガラスおよび積層膜付き透明基板
CN218174832U (zh) 一种可钢化离线Low-E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AGC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sahi Glass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