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6955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6955A
CN107206955A CN201580074400.XA CN201580074400A CN107206955A CN 107206955 A CN107206955 A CN 107206955A CN 201580074400 A CN201580074400 A CN 201580074400A CN 107206955 A CN107206955 A CN 1072069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egoing
sewing
shield
unit
decorati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44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6955B (zh
Inventor
吉开有佳利
宫崎诚郎
宫崎诚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chi 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chi 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chi 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chi 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069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69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69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69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5816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 B60N2/5883Seat coverings attachments thereof by sewing, stitching or threa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002/5808Seat coverings comprising opening zones for air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60R2021/2076Removable covers with tear s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所述车辆用座椅可以降低作用到加固垫布缝合部的缝制线上的拉伸力,在紧急时能够进行侧气囊的所希望的膨胀动作。在配备有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侧部且通过膨胀将装饰罩的展开部裂开而膨胀到座椅靠背的外侧的气囊袋体的车辆用座椅中,在被缝制到装饰罩上的一个端部配备有末端折回的折回缝制部(60),折回缝制部(60)具有加固垫布重合的重复部(68)和在沿着被缝制到装饰罩上的缝制线条的方向上设置在重复部(68)的端部的非重复部(69),折回缝制部(60)相对于装饰罩跨越重复部(68)和非重复部(69)被缝制。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座椅靠背的侧部内置有侧气囊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特开平10-310017号公报(专利文献)。在该公报中,记载了谋求使侧气囊从座椅靠背膨胀方向的确定化的车辆用座椅(参照摘要)。在该车辆用座椅中,侧气囊经由气囊托架固定到座椅靠背框架的侧托架上,并且,被相对于侧托架隔有间隙地配置的衬布(加固垫布)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包围。并且,衬布的两个末端被单独地缝合(连接)到装饰罩的内衬部的前端和主体部的侧端,并且,衬布的各个末端的缝合端之间,作为由于侧气囊的膨胀而能够裂开的缝合部分,被相互缝合(连接)起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10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中,在紧急时,由于侧气囊的膨胀而能够裂开的缝合部分(下面称为裂开部或展开部)能够可靠地裂开,并且衬布(下面称为加固垫布)的末端和装饰罩的缝制部必须能够保持被缝合的状态。
当在展开部裂开之前或者在裂开动作中,加固垫布的缝制部的缝制状态被解除时,存在着侧气囊的膨胀方向变化的可能性。为了可靠地进行裂开部的裂开,并且为了使侧气囊的膨胀方向确定化,通常,使裂开部的缝制强度比加固垫布和装饰罩的缝制部(下面,称为加固垫布缝制部)的缝制强度弱。可以通过改变使用的缝制线的强度来改变缝制强度。
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由于所使用的加固垫布的材质或缝制部的缝制方法的原因,在加固垫布的缝制部使加固垫布和装饰罩裂开的力变大,变得比加固垫布缝制部的缝制线的强度大。特别是,在加固垫布的末端部制成双重的加固垫布并且进行了将该形成为双重的部分缝合到装饰罩上的缝制加工的情况下,有时大的拉伸力会作用到加固垫布缝制部的缝制线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作用到加固垫布缝制部的缝制线上的拉伸力、在紧急时能够进行侧气囊的所希望的膨胀动作的车辆用座椅。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在进行将使加固垫布形成为至少双重的重复部缝合到装饰罩上的缝制加工的情况下,在缝制部的缝制方向上,在加固垫布的重复部的端部设置相对于前述重复部减少了加固垫布的重叠的部分,跨越该减少了加固垫布的重叠的部分和加固垫布的重复部进行缝制加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相对于重复部减少了加固垫布的重叠的部分容易追随与裂开部的裂开状态相应的装饰罩的形状变化。并且,通过相对于重复部减少了加固垫布的重叠的部分引导重复部,可以降低作用到加固垫布缝制部的缝制线上的拉伸力。借此,在紧急时,能够进行侧气囊的所希望的膨胀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透视地表示收纳侧气囊的状态的座椅靠背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加固垫布的端部固定住的加固垫布线材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侧气囊的收纳部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在图4所示的横截面中将装饰罩的展开部(裂开部)的附近放大表示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装饰罩和加固垫布的缝制状态的平面图。
图7是将被缝制到装饰罩的展开部侧上的加固垫布的端部展开地表示的平面图。
图8是对于被缝制到装饰罩的展开部侧的加固垫布的端部,表示向装饰罩上缝制前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加固垫布被缝制到装饰罩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图9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图1~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图。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用座椅1的结构的立体图。
车辆用座椅1配备有:人就座的座椅座垫2、竖立设置在座椅座垫2的后端的座椅靠背3和设置在座椅靠背3的上端部的头枕4。座椅座垫2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调节位置的状态安装到车辆的地板上。座椅靠背3以能够以下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的状态被连接到座椅座垫2上。头枕4以能够调节高度位置的状态被安装到座椅靠背3上。
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及头枕4在内部设置有成为骨架构件的座椅框架和由发泡树脂构成的缓冲垫(缓冲材料),为利用装饰罩(表皮)覆盖缓冲垫的表面的结构。在图1中,表示座椅框架及缓冲垫被装饰罩覆盖的状态,图中未示出座椅框架及缓冲垫。
在下面的说明中,以搭载车辆用座椅1的车辆为基础,定义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各个方向。即,前后方向意味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意味着车辆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意味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在车辆用座椅1的座椅靠背3基本上直立的状态下,车辆用座椅1(座椅座垫2、座椅靠背3、头枕4)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分别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相一致。下面,作为在座椅靠背3基本上直立的状态下的方向,说明对于车辆用座椅1使用的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另外,以车辆被置于水平面上的状态为基础,定义水平方向及铅直方向。
图2是透视表示收容侧气囊100的状态的座椅靠背3的立体图。
采用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形态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形态,可以使用各种形态的车辆座椅。图2的座椅靠背3的形态与图1的座椅靠背3的形态不同,而任一种形态均可以。除此之外,作为座椅靠背3可以使用各种形态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3可以收容侧气囊,侧气囊只要是能够将装饰罩的展开部裂开并膨胀的形态即可。
在座椅靠背3的侧部,形成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3D,在形成有突出部3D的侧部的内部,构成收容侧气囊100的气囊收容部3E。侧气囊100通常在座椅靠背3中设置于位于车室内的侧壁侧(门侧或者窗侧)的侧部。
侧气囊100配备有气囊5、加固垫布(衬布)6(6A、6B)和加固垫布线材7A、7B,被组装到座椅靠背3的侧部。气囊5平时以收缩的状态被收容在气囊收容部3E中。加固垫布6A、6B与加固线材7A、7B一起被设置成在水平方向上包围气囊5的周围。加固垫布线材7A、7B是将加固垫布6A、6B的一个端部固定的构件。
下面,利用图3~图6对于气囊5、加固垫布6以及加固垫布线材7A、7B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将加固垫布6的端部固定的加固垫布线材7(7A、7B)的形状的立体图。
图2所示的加固垫布线材7A、7B为图3所示的形状。对于加固垫布线材7A和加固垫布线材7B,加固垫布线材7A的两端部7A2、7A3分别与加固垫布线材7B的两个端部7B3、7B4连接起来并被一体化。在加固垫布线材7被组装到座椅靠背3上的状态下,加固垫布线材7A和加固垫布线材7B的连接端部7A2、7A3、7B3、7B4在座椅靠背3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气囊5位于中央侧(内侧)的侧方。
如图2及图3所示,加固垫布线材7A从连接端部7A2、7A3起相对于气囊5穿过座椅靠背3的内侧的侧方,向座椅靠背3的前侧延伸设置。在加固垫布线材7A的延伸设置的前端部,沿着座椅靠背3的高度方向配置有卡定部(固定部)7A1。加固垫布6A的一个端部被卡定于卡定部7A1。
如图2及图3所示,加固垫布线材7B从连接端部7B3、7B4起相对于气囊5穿过座椅靠背3的内侧的侧方,绕到座椅靠背3的后侧地延伸设置。在加固垫布线材7B的延伸设置的前端部,沿着座椅靠背3的高度方向配置卡定部(固定部)7B1、7B2。卡定部7B1相对于卡定部7B2位于上侧。加固垫布6B1的一个端部被卡定于卡定部7B1。加固垫布6B2的一个端部被卡定于卡定部7B2。
加固垫布线材7被连接到设置在座椅靠背3的内部的座椅框架3B(参照图4)上。从而,在气囊袋体5A(参照图4)从气囊收容部3E膨胀出来时,加固垫布线材7固定于气囊收容部3E,与加固垫布6A、6B一起支持气囊袋体5A的膨胀。
图4是表示侧气囊100的收容部3E的横截面(图2所示的IV-IV截面)的剖视图。
在座椅靠背3上,在人就座的一侧(前侧)设置有缓冲垫(缓冲材料)3C。在座椅靠背3的内部(装饰罩3A的内侧)设置有座椅框架3B。
在座椅靠背3的宽度方向上,在气囊5(侧气囊100)的中央侧配置有缓冲垫3C。在气囊5与缓冲垫3C之间夹有加固垫布线材7。
另外,在气囊5(侧气囊100)的前侧配置有形成突出部3D的缓冲垫3C。在气囊5与缓冲垫3C之间夹有加固垫布6A。配置在气囊5的前侧的缓冲垫3C的表面被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1覆盖。主体部3A1是覆盖座椅靠背3的前面侧的装饰罩构件。
气囊5处的座椅靠背3的侧面侧,被装饰罩3A的内衬部3A2覆盖。内衬部3A2作为覆盖座椅靠背3的侧面(厚度部分)的装饰罩构件,是添加到装饰罩3A上的部分。在气囊5与内衬部3A2之间夹有加固垫布6B1、6B2。
气囊5(侧气囊100)的后侧配置有加固垫布线材7B和加固垫布6B1、6B2。加固垫布线材7B相对于气囊5从座椅靠背3的中央侧的侧方绕到后侧地配置。另外,加固垫布6B1、6B2相对于气囊5从座椅靠背3的侧面侧的侧方绕到后侧地配置。
气囊5由紧急时膨胀到座椅靠背3的外部的气囊袋体5A和连接到感知碰撞时的冲击的冲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上的充气机5B构成。气囊袋体5A平时以收缩的状态被折叠成规定的形状。充气机5B被包裹于气囊袋体5A的内侧。另外,有时也将气囊袋体5A简单地称作气囊。
当冲击传感器感知冲击时,通过由充气机5B产生的气体和点火,气囊袋体5A瞬间膨胀。膨胀的气囊袋体5A将由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1与内衬部3A2的缝制部构成的展开部(裂开部)3A3裂开,向座椅靠背3的外侧飞出。
如上所述,气囊5借助加固垫布线材7A、7B和加固垫布6A、6B将水平方向的周围包围起来。特别是,相对于气囊5在后侧和座椅靠背3的中央侧配置有加固垫布线材7A、7B。因此,气囊袋体5A在膨胀时向配置有加固垫布线材7A、7B的后侧和中央侧的膨胀被阻止。从而,气囊袋体5A向前方和被内衬部3A2覆盖的侧方膨胀。
配置在气囊袋体5A的前方的缓冲衬垫3C和覆盖侧方的内衬部3A2(装饰罩3A)可以是容易变形或者伸展的材料。因此,只在缓冲衬垫3C及内衬部3A2,由于气囊袋体5A的膨胀而产生的力在缓冲垫3C及内衬部3A2的变形或者伸展中被消耗。在这样的结构中,不能提高由气囊袋体5A产生的展开部3A3的裂开力,或者需要花费时间来提高裂开力。
因此,在气囊袋体5A的前方设置加固垫布6A,在气囊袋体5A的内衬部3A2侧的侧方设置有加固垫布6B1、6B2。加固垫布6A及加固垫布6B1、6B2与装饰罩3A(内衬部3A2)及缓冲衬垫3C相比,利用伸展性低的材质制成。因此,在气囊袋体5A膨胀时,加固垫布6A及加固垫布6B1、6B2基本上不伸长,将气囊袋体5A的膨胀方向向展开部3A3引导。从而,可在短时间内提高展开部3A3的裂开力。
图5是放大表示在图4所示的横截面中装饰罩3A的展开部(裂开部)3A3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装饰罩3A和加固垫布6A、6B的缝制状态的平面图。另外,图6表示将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1和内衬部3A2展开的状态。
通过气囊袋体5A膨胀,展开部3A3被裂开。从裂开的展开部3A3膨胀出来的气囊袋体5A介于搭乘者与车室内的侧壁之间,保护搭乘者。
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1和内衬部3A2被缝制线8L缝合,构成展开部3A3。即,展开部3A3由主体部3A1和内衬部3A2的缝制线8L所形成的缝制部构成。
在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1的末端3A1a的附近(下面称为端部),加固垫布6A的缝制部6A-1及缝制部6A-2被缝制线8B及缝制线8F缝制起来。缝制部6A-1、6A-2将各自的端部折回而形成双重的,通过利用缝制线8A、8E将形成双重的部分(重复部)缝制起来,进行折回缝制。折回缝制部6A-1、6A-2形成为将折叠隆起部6Aa(参照图5)与主体部3A1的末端3A1a对齐,由缝制线8B、8F缝制到主体部3A1上。
在加固垫布6A中,在与设置有缝制部6A-1、6A-2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由缝制线8I缝制的折回缝制部6A-3。折回缝制部6A-3形成为袋状,将加固垫布线材7A的卡定部7A1插入贯通于折回缝制部6A-3的内侧。借此,加固垫布6A在其一个端部被钩挂于加固垫布线材7A上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气囊收容部3E中。
如上所述,加固垫布6A设置有两个折回缝制部6A-1、6A-2,两个折回缝制部6A-1、6A-2被缝制到主体部3A1上。另外,折回缝制部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另外,折回的重复数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利用缝制线8D及8H分别将加固垫布6B1及加固垫布6B2缝制到装饰罩3A的内衬部3A2的末端3A2a的附近(下面称为端部)。在加固垫布6B1中设置有缝制部6B1-1。在加固垫布6B2中设置有缝制部6B2-1。缝制部6B1-1、6B2A-1分别将端部折回形成双重的,利用缝制线8A、8E将形成双重的部分(重复部)缝制起来,由此,进行折回缝制。折回缝制部6B1-1、6B2-1形成为将折叠隆起部6Ba(参照图5)与内衬部3A2的末端3A2a对齐,由缝制线8B、8F缝制到主体部3A1上。
在加固垫布6B1中,在与设置有缝制部6B1-1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由缝制线8J缝制的折回缝制部6B1-2。折回缝制部6B1-2形成为袋状,加固垫布线材7B的卡定部7B1被插入贯通于折回缝制部6B1-2的内侧。借此,加固垫布6B1在其一个端部被钩挂到加固垫布线材7B上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气囊收容部3E中。
在加固垫布6B2中,在与设置有缝制部6B2-1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由缝制线8K缝制的折回缝制部6B2-2。折回缝制部6B2-2形成为袋状,加固垫布线材7A的卡定部7B2插入贯通于折回缝制部6B2-2的内侧。借此,加固垫布6B2在其一个端部被钩挂到加固垫布线材7B上的状态下被保持在气囊收容部3E中。
本实施例是将两个加固垫布6B1、6B2缝制到装饰罩3A的内衬部3A2上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制成与加固垫布6A同样的结构。或者,也可以由与加固垫布6A不同形态的一个加固垫布构成。还可以是设置三个以上加固垫布的结构。
如图5所示,缝制有加固垫布6A的主体部3A1和缝制有加固垫布6B1、6B2的内衬部6A被缝制线8L缝合起来。被缝制线8L缝合的缝制位置(展开部3A3)在缝制部6A-1处位于由缝制线8A形成缝制线条与由缝制线8B形成的缝制线条之间,在缝制部6A-2处位于由缝制线8E形成的缝制线条与由缝制线8F形成的缝制线条之间,在缝制部6B1-1处位于由缝制线8C形成的缝制线条与由缝制线8D形成的缝制线条之间,在缝制部6B2-1处位于由缝制线8G形成的缝制线条与由缝制线8H形成的缝制线条之间。即,对于在展开部3A3由缝制线8L形成的缝制线条而言,缝制线条8B、8F位于装饰罩3A的末端3A1a侧,缝制线条8D、8H位于装饰罩3A的末端3A2a侧。
缝制线8L的强度比缝制装饰罩3A的其它缝制线的强度低。特别是,缝制线8L的强度比将加固垫布6A、6B1、6B2缝制到装饰罩3A上的缝制线8B、8F、8D、8H的强度低。从而,缝制线8L被气囊袋体5A的膨胀拉断,展开部3A3裂开。这时,加固垫布6A、6B1、6B2必须保持被缝制在装饰罩3A上的状态。
其次,对于加固垫布6A、6B的折回缝制部6A-1、6A-2、6B1-1、6B2-1进行说明。另外,由于缝制部6A-1、6A-2、6B1-1、6B2-1的形状是通用的,所以,对于缝制部6A-1、6A-2、6B1-1、6B2-1不加区别地进行说明。
图7是将被缝制到装饰罩3A的展开部3A3侧的加固垫布6A、6B的端部(缝制部6A-1、6A-2、6B1-1、6B2-1)展开表示的平面图。
加固垫布6(6A、6B1、6B2)是用与装饰罩3A相比伸缩率小的布料制作的。另外,加固垫布6是用与装饰罩3A相比拉伸强度高的布料制作的。
如图7所示,加固垫布6在宽度方向W的一个端部(缘)62L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第一突状部63,在另一端部(缘)62R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第二突状部64。将第一突状部63的顶点63A和第二突状部64的顶点64A连接起来的线65成为将加固垫布6折回的折回线。第一突状部63相对于折回线65形成对称形状。另一方面,第二突状部64相对于折回线65非对称地形成。
第二突状部64相对于折回线65在一侧(缝制部6A-3、6B1-2、6B2-2侧)形成三角形形状部,相对于折回线65在相反侧不形成三角形形状部。因此,构成第二突状部64的三角形形状的一边存在于折回线65上。即,成为突状部64的三角形形状的一边与折回线65相一致。
图8是对于将被缝制到装饰罩3A的展开部3A3侧的加固垫布6A、6B的端部(缝制部6A-1、6A-2、6B1-1、6B2-1)表示向装饰罩3A上缝制之前的状态的平面图。另外,图8所示的双点划线是将端部61折回之前的状态。
通过以折回线65将加固垫布6的端部61折回,并利用缝制线66(8A、8E、8C、8G)进行缝制,形成缝制部60。在缝制部60,通过折回缝制,构成布料重叠成双重的重复部68,并且,构成布料不重叠的非重复部69。非重复部69由第二突状部64构成。另外,在缝制部60的端部65A,形成图5所示的折叠隆起部6Aa、6Ba。
加固垫布6在缝制到装饰罩3A(3A1、3A2)上时,通过将由折叠隆起部6Aa、6Ba形成的端部65A与装饰罩3A(3A1、3A2)的末端(3A1a、3A2a)对齐,相对于装饰罩3A(3A1、3A2)进行定位。即,端部65A成为相对于装饰罩3A(3A1、3A2)进行定位用的标记。
图9是表示加固垫布6被缝制到装饰罩3A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通过用缝制线67(8B、8F、8D、8H)将缝制部60缝制到装饰罩3A(3A1、3A2)上,加固垫布6被缝制到装饰罩3A上。加固垫布6以缝制线67在宽度方向W上完全横切缝制部60的方式形成,被缝制到装饰罩3A上。即,缝制线67在宽度方向W上横切重复部68和非重复部69(第二突状部64)。
另外,只要是将加固垫布6缝制到装饰罩3A,缝制线67不必在宽度方向W上完全横切缝制部60,只需跨越重复部68和非重复部69即可。
如上所述,加固垫布6由伸长率小、拉伸强度强的布料制作。一般地,加固垫布6与装饰罩3A相比,柔软性低。在重复部68,通过布料重叠,柔软性进一步变差。
装饰罩3A是用与加固垫布6相比伸缩性及柔软性高的布料制作的。因此,在气囊袋体5A膨胀时,装饰罩3A向座椅靠背3的外方伸展并且变形。特别是,在展开部3A3裂开时,由于将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1与内衬部3A2裂开并膨胀出来的气囊袋体5A,装饰罩3A向座椅靠背3的外方进一步变大,并且进行复杂的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加固垫布6不是覆盖整个气囊袋体5A的形态,而是由带状的加固垫布6包围气囊袋体5A的一部分的形态。装饰罩3A的没有缝制加固垫布6的部分被膨胀的气囊袋体5A向座椅靠背3的外方拉伸而大幅度地变形。另一方面,加固垫布6与装饰罩6相比,没有伸张性及柔软性。
特别是,由于重复部68的布料重叠成多层,并且被缝制到装饰罩3A上,所以,柔软性显著降低。因此,重复部68不能追随装饰罩3A的变形。在不能追随变形的装饰罩3A的加固垫布6的重复部68与装饰罩3A之间,作用有要将两者拉开的力。因此,存在着大的拉伸力作用到将加固垫布6缝制到装饰罩3A上的缝制线67上的可能性。
通过大的拉伸力作用到缝制线67上,缝制线67变得容易被切断。当在气囊袋体5A完全膨胀之前缝制线67被断裂时,加固垫布6从装饰罩3A分离,加固垫布6变得难以将气囊袋体5A的膨胀向合适的方向引导。
在本实施例中,在缝制线67的缝制方向上,在加固垫布6的端部62R设置有非重复部69。非重复部69与重复部68相比柔软性高。因此,在气囊袋体5A的膨胀时能够追随装饰罩3A的变形。进而,追随装饰罩3A的变形的非重复部69将重复部68向装饰罩3A的变形方向引导。从而,与没有非重复部69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重复部的端部作用到缝制线67上的拉伸力。并且,侧气囊100就气囊袋体5A的膨胀方向及膨胀速度而言可以执行所希望的动作。
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突状部64(非重复部69)相对于重复部68构成容易追随装饰罩的变形的柔软部。从而,降低作用到缝制线67上的拉伸力,不容易将缝制线67切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降低在气囊袋体5A的膨胀时作用到缝制线67上的拉伸力,所以,没有必要特别地提高缝制线67的强度。因此,可以用与缝制装饰罩3A的其它部分的缝制线相同的缝制线将加固垫布6缝制到装饰罩3A上。从而,可以提高装饰罩3A的缝制作业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重复部68将布料重叠成双重的,但是,也可以将布料重叠成更多重的。另外,非重复部69相对于重复部68而言减少了重叠布料的数量,只要比重复部68具有柔软性即可。为了降低成本及提高作业性,如上所述,优选地,重复部68将布料折回而形成双重的,非重复部69形成不重叠布料的结构。
第一突状部63及第二突状部64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三角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四角形。第一突状部63没有必要相对于折回线63A对称,例如,也可以是第二突状部64那样的形状。第二突状部64没有必要使三角形的一边与折回线65相一致,也可以越过折回线65而露出到相反侧。但是,第二突状部64不能是一直到达缝制线67的缝制线路上都不形成非重复部69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突状部64(非重复部69)在缝制线67的缝制方向(加固垫布6的宽度方向W)上设置于加固垫布6的一侧62R。第二突状部64(非重复部69)只要设置在当展开部3A3裂开时对于缝制线67作用强的拉伸力的一侧(部分)即可。从而,也可以设置在加固垫布6的两侧62R、62L。或者,也可以对于加固垫布6A、6B的缝制部6A-1、6A-2、6B1-1、6B2-1中的每一个都改变设置第二突状部64(非重复部69)的侧面62R、62L。另外,对于缝制部6A-1、6A-2、6B1-1、6B2-1每一个,可以将第二突状部64(非重复部69)设置在加固垫布6的两侧62R、62L,也可以设置其中一侧。
附图说明
1···车辆用座椅,2···座椅座垫,3···座椅靠背,3A···装饰罩,3A1···装饰罩3A的主体部,3A2···装饰罩3A的内衬部,3A3···装饰罩3A的展开部(裂开部)、3B···座椅框架,3C···缓冲垫(缓冲材料),3E···气囊收容部,5···气囊,5A···气囊袋体,5B···充气机,6、6A、6B···加固垫布(衬布),6A-1、6A-2、6A-3、6B1-1、6B2-1、6B1-2、6B2-2···折回缝制部,6Aa、6Ba···折回隆起部,7、7A、7B···加固垫布线材,8A~8L···缝制线,60···折回缝制部,61···加固垫布6的端部,63···第一突状部,63A···第一突状部63的顶点,64···第二突状部,64A···第二突状部64的顶点,65···折回线,66···缝制线(8A、8E、8C、8G),67···缝制线(8B、8F、8D、8H),68···布料的重复部,69···布料的非重复部,100···侧气囊。

Claims (4)

1.一种车辆用座椅,配备有人就座的座椅座垫、竖立设置在前述座椅座垫的后端的座椅靠背和覆盖前述座椅靠背的表面的装饰罩,具有气囊袋体和加固垫布的侧气囊设置在前述座椅靠背的侧部,前述加固垫布设置在前述气囊袋体的周围且一个端部被缝制到前述装饰罩的展开部上,前述气囊袋体通过膨胀将前述展开部裂开,膨胀到座椅靠背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前述加固垫布在被缝制到前述装饰罩上的一个端部配备有末端折回的折回缝制部,
前述折回缝制部具有前述加固垫布折回并重叠的重复部、以及在沿着被缝制到前述装饰罩上的缝制线条的方向上设置于前述重复部的端部的非重复部,
前述折回缝制部相对于前述装饰罩跨越前述重复部和非重复部而被缝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装饰罩具有配置在前述座椅靠背的前面侧的主体部和配置在前述座椅靠背的侧面侧的内衬部,
前述展开部是通过前述主体部和前述内衬部被缝制线缝制起来而构成的,
前述加固垫布具有被缝制到前述主体部上的第一加固垫布和被缝制到前述内衬部上的第二加固垫布,
前述第一加固垫布和前述主体部的缝制部相对于缝制前述展开部的缝制线位于设置在前述第一加固垫布上的折回缝制部的折回隆起部侧,
前述第二加固垫布和前述内衬部的缝制部相对于缝制前述展开部的缝制线位于设置在前述第二加固垫布上的折回缝制部的折回隆起部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前述非重复部由设置在前述加固垫布的一个边缘上的三角形形状部构成,
前述折回缝制部的前述折回隆起部与前述三角形形状的一个边相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加固垫布的另一个边缘具有三角形形状的突状部,
前述折回隆起部通过形成前述突状部的三角形的顶点。
CN201580074400.XA 2015-01-26 2015-11-16 车辆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69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2253A JP6383297B2 (ja) 2015-01-26 2015-01-26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012253 2015-01-26
PCT/JP2015/082111 WO2016121195A1 (ja) 2015-01-26 2015-11-16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6955A true CN107206955A (zh) 2017-09-26
CN107206955B CN107206955B (zh) 2019-05-14

Family

ID=56542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440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6955B (zh) 2015-01-26 2015-11-16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9533B2 (zh)
JP (1) JP6383297B2 (zh)
CN (1) CN107206955B (zh)
WO (1) WO201612119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500A (zh) * 2020-10-22 2022-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3297B2 (ja) * 2015-01-26 2018-08-2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9093002A1 (ja) 2017-11-09 2019-05-1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9093001A1 (ja) * 2017-11-09 2019-05-1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158982B2 (ja) * 2018-10-04 2022-10-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8217629A1 (de) 2018-10-15 2020-04-16 Lear Corporation Bezug für einen sitz mit airbagmodul
JP7115411B2 (ja) * 2019-04-23 2022-08-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2172732B (zh) * 2019-07-01 2023-07-14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气囊组件
JP7124810B2 (ja) * 2019-08-26 2022-08-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9221A (ja) * 1997-05-12 1998-11-24 T S Tec Kk エアバック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用の後付けシートカバー
JPH10310017A (ja) * 1997-05-12 1998-11-24 Tachi S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内蔵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H11129854A (ja) * 1997-10-30 1999-05-18 Ts Tec Kk サイドエアー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る車輌用シート
JP2003127815A (ja) * 2001-10-22 2003-05-08 T S Tec Kk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
EP1527964A1 (fr) * 2003-10-28 2005-05-04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 CERA) Elément pourvue d'une couture déchirable permettant le déploiement d'un coussin gonflable, notamment pour sièg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03223917A (zh) * 2012-01-25 2013-07-31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和边带缝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27749A (en) * 1996-11-12 1999-07-27 Magna Lomason Corporation Side air bag directional guide system
JP2002166815A (ja) * 2000-11-30 2002-06-11 T S Tec Kk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
US7134685B2 (en) * 2004-01-16 2006-11-14 Lear Corporation Air bag deployment arrangement
CN101309820B (zh) * 2005-10-12 2013-12-04 爱诺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系统、具有一种安全气囊系统的运输工具座椅以及安全气囊系统打开方法
EP3466771B1 (en) * 2012-12-28 2020-10-14 TS Tech Co., Ltd. Airbag module-equipped seat
JP6383297B2 (ja) * 2015-01-26 2018-08-2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9221A (ja) * 1997-05-12 1998-11-24 T S Tec Kk エアバック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用の後付けシートカバー
JPH10310017A (ja) * 1997-05-12 1998-11-24 Tachi S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内蔵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H11129854A (ja) * 1997-10-30 1999-05-18 Ts Tec Kk サイドエアー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る車輌用シート
JP2003127815A (ja) * 2001-10-22 2003-05-08 T S Tec Kk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
EP1527964A1 (fr) * 2003-10-28 2005-05-04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 CERA) Elément pourvue d'une couture déchirable permettant le déploiement d'un coussin gonflable, notamment pour sièg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03223917A (zh) * 2012-01-25 2013-07-31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辆座椅和边带缝合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500A (zh) * 2020-10-22 2022-04-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乘员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6955B (zh) 2019-05-14
WO2016121195A1 (ja) 2016-08-04
JP2016137743A (ja) 2016-08-04
US20180022304A1 (en) 2018-01-25
US10399533B2 (en) 2019-09-03
JP6383297B2 (ja) 2018-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6955B (zh) 车辆用座椅
US8820780B2 (en) Seat with side airbag guide chute
US6045151A (en) Seat mounted side air bag with deployment force concentrator
CN103661230B (zh) 车辆安全装置
US5967603A (en) Seat mounted airbag with deployment force concentrator
CN107531206A (zh) 乘员保护装置
US7134685B2 (en) Air bag deployment arrangement
CN101857004B (zh) 车辆座椅侧气囊
US8974004B2 (en) Vehicle seat
CN106394477A (zh) 用于车辆的乘员保护装置
US7731226B2 (en) Vehicle seat side air bag assembly
US20060131848A1 (en) Seat with a side airbag
US20070158930A1 (en) Vehicle seat component having air bag guide and trim cover with release seam
CN106687339A (zh) 驾乘人员约束装置
CN107848483A (zh) 驾乘人员保护装置
JP2003529492A (ja) 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製作する方法
CN106314350A (zh) 气囊组件及装有该气囊组件的车辆座椅
CN110475692A (zh) 车辆座椅
JP5292970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3345279B2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シート構造
JP6334185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装備シート
CN114954176B (zh) 车辆座椅
JP7411807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EP1820702A1 (en) Deployment force concentrating system for a car seat mounted airbag
CN109795440A (zh)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