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6087A - 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6087A
CN107196087A CN201710093869.9A CN201710093869A CN107196087A CN 107196087 A CN107196087 A CN 107196087A CN 201710093869 A CN201710093869 A CN 201710093869A CN 107196087 A CN107196087 A CN 107196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kato
terminal
housing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938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珠荣
金东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J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J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J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JU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196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6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5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by stamped-out resilient contact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所述连接器装置在将插入于壳体的卡托向外部脱离的过程中,使容纳在卡托中的卡的接触部不被壳体上的端子卡住,即使倾斜地移动卡托,容纳在卡托中的卡的接触部也不会被壳体上的接线端子卡住,接线端子的形状不发生改变,从而具有不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将插入于壳体的卡托向外脱离的过程中,使容纳于卡托中的卡的接触部不被壳体上的端子卡住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普及的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MP3播放器等便携式终端中,普遍将包含用于识别用户的信息的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或者用于存储额外数据的各种小型存储卡等插入终端来使用。
所述各种卡以多种方式插入到终端并可拆卸,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陆续出现具有新的规格和形状的多种卡。例如,SIM卡的大小逐渐变得多样化,如一般型SIM卡、纳米SIM卡、微型SIM卡等,存储卡也以多种形态上市,如SD卡、微型SD卡等。
为了使所述卡插入到终端并能够与内部端子接触的同时进行通信,在终端内设有插座,用于牢固地安放并固定插入的卡以防止被随意引出,但实际上在一个插座上不可能通用地安放多种形状的卡。但是,若在终端上按卡的形状分别设置不同的插座,则存在不仅提高产品成本,而且整体大小也会变大的缺点。因此,使用如下方式:具备能够被插座支撑的单独的卡托,从而能够将多种形状的卡安放在一个插座上。卡托具有可容纳多种卡的空间,其外周面以能够与插座结合的方式形成。因此,只需更换或变更卡托,就可以将多种种类的卡安放在一个终端的插座上。
图1是示意示出现有卡托从插座倾斜脱离的状态的图,图2是示意示出容纳在现有卡托的第一卡与插座的第一端子碰撞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设置在现有插座中的第二端子变形的状态的照片。
参照图1至图3,现有的插座10安装在如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终端内部。在卡托20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安放有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在这种状态下,卡托20插入插座10时,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分别与设置在插座10的第一端子12、第二端子14接触。
另外,在将卡托20从插座10向外脱离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的不注意等,可能发生卡托20非正常地倾斜脱离的情况。此时,从插座10外部引出的卡托20的长度变得越长,卡托20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容纳于卡托20中的第一卡c1上凸出形成的接触部C1a沿着卡托20以倾斜的角度向第二端子14方向移动,最终,第一卡c1的接触部C1a的外缘即边缘(Edge)部分与第二端子14碰撞。
下面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二端子14包括:连接部14a,与外部电连接;一对端子,即第一连接端子14b和第二连接端子14c,其凸出形成在连接部14a一侧。其中,第一连接端子14b具有向卡托20的上部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出部14b-1和从第一凸出部14b-1的上端向其下部倾斜而形成的第一滑动部14b-2。第二连接端子14c包括:第二凸出部14c-1,以与第一凸出部14b-1相对的方式向卡托20的上部方向凸出,且与第一凸出部14b-1相比位于上部;第二滑动部14c-2,以从第二凸出部14c-1的上端向其下部倾斜的方式形成,且以使第二凸出部的端部14c-3位于第一凸出部14b-1的端部14b-3的内侧的方式相互隔开一定距离dl而形成。在此,由于第二滑动部14c-2向下部倾斜的角度仅为85℃左右,当第二端子14的第二滑动部14c-2与第一卡c1的接触部C1a碰撞时,第二滑动部14c-2卡住在第一卡c1的接触部C1a,在这种状态下,若强行脱离卡托20,如图3所示,第二端子14的形状严重变形,成为导致连接不良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美国授权专利US 8734188 B2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插入于壳体的卡托向外脱离的过程中,使容纳于卡托中的卡的接触部不被壳体上的端子卡住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内部设有空间部;卡托,以容纳卡的方式形成,且通过所述壳体的开放部滑动插入所述空间部;以及端子板,具有从所述壳体内部向接触部方向形成的一个以上的接线端子,以在所述卡托插入至所述壳体时,与所述卡的接触部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分别具有向所述接触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且倾斜形成,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侧方,当所述卡托从所述壳体向外部脱离时,所述卡的所述接触部按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同时滑行移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连接部,与外部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其具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从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触部方向凸出且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滑动部以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端部向所述接触部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其具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以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并排的方式向所述接触部的方向凸出,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凸出部短的长度,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比位于上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以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部向所述接触部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且其端部以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方位于同一线上的方式倾斜,当所述卡托以倾斜的状态向所述壳体的外部脱离时,沿着所述卡托移动的所述卡的所述接触部的外缘按压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同时滑行移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沿着插入所述壳体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容纳部,以容纳多个卡,所述接线端子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多个,以与多个卡电连接。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沿着插入所述壳体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容纳部,以从其前方到后方容纳多个卡,所述壳体内部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接线端子,以与位于所述卡托后方的卡电接触,所述壳体内部的前方设置有普通端子,以与位于所述卡托前方的卡电接触。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假设的第一线,沿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平行形成;假设的第二线,以与所述第一线呈45°的方式倾斜形成在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的外缘,在沿所述卡托移动的所述卡的所述接触部的外缘卡住在所述接线端子时,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倾斜形成,以位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容纳部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其设置在所述卡托,以容纳第一卡和第二卡,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端子暴露部和第二端子暴露部,以使第一卡和第二卡向所述端子板方向暴露。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还包括一对凹陷部,所述一对凹陷部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周面两侧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凹陷形成,且在一对所述凹陷部之间的相互面对的空间设置有第三容纳部,以容纳第三卡,在所述第三容纳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端子暴露部,以使第三卡向所述端子板方向暴露,选择所述第二卡和所述第三卡中的一个,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部或者所述第三容纳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装置,将插入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卡托,向所述壳体外部引出,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推动杆,沿着插入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卡托的一侧,在所述空间部内部向前后方向移动;以及凸轮部,可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部,其一端部与插入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卡托接触,另一端部与位于所述空间部内部的所述推动杆连接。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的两侧部形成有卡止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空间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基座和盖体,且还包括固位件,其在所述基座或者所述盖体上向所述卡止部的方向形成,限制所述卡托的移动,所述固位件包括:一对弯曲部,从所述基座或者所述盖体向所述卡止部方向凸出;弹性材质的支撑部,两端部与一对所述弯曲部连接,且在所述支撑部的与卡止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结合部,以卡住在卡止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将插入于壳体的卡托向外脱离的过程中,即使倾斜地移动卡托,容纳在卡托中的卡的接触部也不会被壳体上的接线端子卡住,接线端子的形状不变形,从而具有不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效果。
并且,接线端子分别具备有以倾斜方式形成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其中,第二连接端子的端部以位于第一连接端子的侧方的方式倾斜地形成,从而具有卡的接触部按压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同时滑行移动的效果。
并且,在卡托上能够安放多个卡,因此具有用户无需另外携带除了插入便携式终端中的卡之外的卡的效果,并且能够将多个卡安全地保管在便携式终端中,从而具有不会发生丢失事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示出现有卡托从插座倾斜脱离的状态的图。
图2是示意示出容纳在现有卡托中的第一卡碰撞插座的第一端子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意表示设置在现有插座中的第二端子变形的状态的照片。
图4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壳体的分解图。
图6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卡托中容纳有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卡托中容纳有第一卡和第三卡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截面的图。
图9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接线端子的图。
图10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接线端子的侧面的图。
图11是示意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接线端子与容纳在卡托中的第一卡的第一接触部碰撞的状态的图。
图12是示意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接线端子与容纳在卡托中的第一卡的第一接触部碰撞的状态的图。
附图说明标记
100:壳体 110:基座
110a:第一端子暴露部 110b:第二端子暴露部
110c:第三端子暴露部 112:前侧部
112a:旋转轴 114:开放部
120:盖体 130:空间部
140:固位件 142:弯曲部
144:支撑部 146:结合部
150:端子板 152、152′:第一接线端子
152a′:连接部 152b′:第一连接端子
152b-1′:第一凸出部 152b-2′:第一滑动部
152c′:第二连接端子 152c-1′:第二凸出部
152c-2′:第二滑动部 152c-3′:第二端部
154:第二接线端子 156:第三接线端子
156a:连接部 156b:第一连接端子
156b-1:第一凸出部 156b-2:第一滑动部
156c:第二连接端子 156c-1:第二凸出部
156c-2:第二滑动部 156c-3:第二端部
158:连通部 200:卡托
202:插入部 203:卡止部
204:暴露部 204a:引出孔
210:卡容纳部 212:第一容纳部
213:第一开放部 214:第二容纳部
215:第二开放部 216:凹陷部
217:卡止面部 218:第三容纳部
219:第三开放部 300:推动装置
310:推动杆 320:凸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4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图。
参照图4,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包括壳体100和卡托200,还可以包括推动装置300。壳体100安装在便携式终端的内部,且与便携式终端内部的基板等电连接。卡托200将各种卡安放在壳体100的空间部130,以使卡与壳体100电结合。所述卡包括多个卡,例如,第一卡C1、第二卡C2(图6所示)以及第三卡C3,第一卡C1至第三卡C3由SIM卡、SD卡、Micro SD卡等构成,以具有多种形状及功能。推动装置300以通过外部加压向外部引出插入于壳体100中的卡托200的方式构成。下面,将对壳体100、卡托200以及推动装置300的具体结构以及结合关系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壳体的分解图。
参照图4和图5,壳体100包括:基座110,结合在便携式终端内部;盖体120,覆盖基座110上部,其中,基座110与盖体120之间具有空间部130,以容纳卡托200。并且,壳体100还可以设置有端子板150、固位件140以及推动装置300。
基座110与盖体120根据情况可形成为一体,也可以分别单独形成后再相互结合。并且,壳体100的空间部130的前方封闭并设置有前侧部112,壳体100的空间部130的后方开放形成并设置有开放部114。并且,后述的卡托200通过开放部114插入壳体100的空间部130,接着向前侧部112方向滑动插入。以下,在没有特别的说明的情况下,前方是指靠近前侧部112的方向,后方是指靠近开放部114的方向。
基座110具有能够覆盖卡托200的插入部202的下部的大小,且在其前方形成有所述前侧部112。盖体120覆盖基座110的上部,其具有能够覆盖卡托200的插入部202的大小。并且,卡托200插入基座110与盖体120之间的空间,即,空间部130。
端子板150与便携式终端电连接,可位于基座110的下面,且包括:弹性材质的第一接线端子152,与容纳在卡托200中的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电接触;弹性材质的第二接线端子154,与容纳在卡托200中的第二卡C2的第二接触部C2a电接触;弹性材质的第三接线端子156,与容纳在卡托200中的第三卡C3的第三接触部C3a电接触;以及多个连通部158,将第一接线端子152、第二接线端子154、第三接线端子156连接在便携式终端。此时,基座110上形成:第一端子暴露部110a,以使第一接线端子152向容纳在卡托200中的第一卡C1的方向暴露的方式形成;第二端子暴露部110b,以使第二接线端子154向容纳在卡托200中的第二卡C2的方向暴露的方式形成;第三端子暴露部110c,以使第三接线端子156向容纳在卡托200中的第三卡C3的方向暴露的方式形成。另外,根据情况,端子板150可位于基座110的上面,也可嵌件注塑成型在基座110内部。
固位件140向卡托200的后述的卡止部203方向形成在基座110或者盖体120上,限制卡托200的移动。这种固位件140包括:一对弯曲部142,从基座110或者盖体120向卡止部203方向凸出;弹性材质的支撑部144,两端部连接在一对弯曲部142上。并且,在支撑部144的与卡止部203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结合部146,所述结合部146以卡住在卡止部203的方式设置。
推动装置300作为将已插入壳体100的空间部130的卡托200引出到壳体100外部的装置,包括推动杆310和凸轮部320。推动杆310以插入壳体100的空间部130内部的状态沿基座1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移动,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且其前方与凸轮部320接触,其后方以暴露在壳体100的空间部130外部的方式设置。凸轮部320可旋转地配置在形成在壳体100的前侧部112的旋转轴112a上,且其一端部与向壳体100的空间部130的前方插入的卡托200接触,其另一端部与位于空间部130前方的推动杆310连接。并且,向推动杆310施加外部压力时,推动杆310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使凸轮部320旋转,凸轮部320将插入于壳体100的卡托200引出至壳体100外侧。
图6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卡托中容纳有第一卡和第二卡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5和图6,卡托200包括:插入部202,滑动插入壳体100的空间部130;暴露部204,形成在插入部202的外侧,以便当卡托200的插入部202插入壳体100的空间部130时,位于便携式终端的外侧。并且,在与推动杆310相对的一侧贯穿形成引出孔204a。并且,卡托200的插入部202设置有卡容纳部210,以容纳各种卡。卡由多个卡,例如,第一卡C1、第二卡C2以及第三卡C3(图7所示)构成。
卡容纳部210包括并排设置在卡托200的插入部202的底面的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以容纳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且还可以包括后述的第三容纳部218。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分别凹陷形成在插入部202的前方和后方,以容纳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在第一容纳部212的底面和第二容纳部214的底面分别以开放的形式形成有第一开放部213和第二开放部215。并且,设置在端子板150(图5所示)上的第一接线端子152和第二接线端子154通过第一开放部213和第二开放部215与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电接触。
图7是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卡托中容纳有第一卡和第三卡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5和图7,卡托200的卡容纳部210中还可设置第三容纳部218,为此还包括一对凹陷部216,其在第二容纳部214的内周面两侧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凹陷形成。并且,在一对凹陷部216之间相互面对的空间设置有第三容纳部218,以容纳第三卡C3。即,凹陷部216的下侧凸出形成有相当于凹陷部216深度的卡止面部217,且第三容纳部218形成在卡止面部217上。并且,当第三卡C3容纳在第三容纳部218时,所述第三卡C3卡止设置在所述卡止面部217上。
并且,第三容纳部218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开放部219,第三开放部219以堆叠的方式位于第二开放部215的一侧。并且,设置在壳体100中的第三接线端子156通过第三开放部219与第三卡C3电接触。
如此,本发明设置有多种卡,例如第一卡C1至第三卡C3,且可将第一卡C1和第二卡C2安放在卡托200的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二容纳部214,或者将第一卡C1和第三卡C3安放在卡托200的第一容纳部212和第三容纳部218,因此,能够将多个卡安放在卡托200上,从而用户不必携带除了插入便携式终端的卡以外的其他的卡,且能够在便携式终端中安全地保管多个卡,不会发生丢失事故。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容纳部218以堆叠在第二容纳部214的方式构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是理所当然的,根据情况,第三容纳部218也可以以堆叠在第一容纳部212的方式构成。
图8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截面的图。
参照图6至图8,将在第一卡C1至第三卡C3中选择的卡以容纳于卡托200的方式设置后,卡托200插入壳体100时,设置在壳体100的端子板150上的第一接线端子152、第二接线端子154以及第三接线端子156中与所述卡对应的接线端子与所述卡电接触。第一接线端子152至第三接线端子156的形状根据与其对应的第一卡C1至第三卡C3的种类,可形成多种。例如,第一卡C1和第三卡C3可由SIM卡构成,第一接线端子152和第三接线端子156以与SIM卡接触的方式形成。并且,第二卡C2可由micro SD卡构成,第二接线端子154以与microSD卡接触的方式形成。
另外,将卡托200从壳体100向外脱离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的不注意等,会发生卡托200非正常地倾斜脱离的情况。此时,向壳体100外部引出的卡托200的长度变得越长,卡托200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大,因此容纳在卡托200前侧的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沿着卡托200以倾斜的角度向第三接线端子156方向移动,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即,边缘部分与第三接线端子156碰撞。
下面,对第三接线端子156的形状以及卡托200脱离时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按压第三接线端子156的同时滑行移动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9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接线端子的图,图10是示意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接线端子的侧面的图。
参照图8至图10,当容纳第一卡C1和第三卡C3的卡托200插入于壳体100时,第三接线端子156在壳体100的内部向第三卡C3的第三接触部C3a的方向形成。更详细地,第三接线端子156包括连接部156a、第一连接端子156b以及第二连接端子156c。连接部156a以与第三接触部C3a相对的方式位于壳体100内部,且与外部电连接。第一连接端子156b向上部凹陷形成,且包括:第一凸出部156b-1,从连接部156a向第三接触部C3a方向凸出,且具有弹性;第一滑动部156b-2,以从所述第一凸出部156b-1的端部向第三接触部C3a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与第一连接端子156b相同,第二连接端子156c也向上部凹陷形成,且包括:第二凸出部156c-1,从连接部156a以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56b-1并排的方式向第三接触部C3a的方向凸出,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凸出部156b-1短的长度,且其端部即第二端部156c-3与所述第一凸出部156b-1相比位于上部;第二滑动部156c-2,以从所述第二凸出部156c-1的端部向第三接触部C3a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且其端部以与所述第一滑动部156b-2的侧方位于同一线上的方式倾斜。
图11是示意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三接线端子与容纳在卡托中的第一卡的第一接触部碰撞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1,当卡托200以倾斜的状态向壳体100的外部引出时,一般情况下,由于卡托200的侧部与壳体100之间的距离相对窄,卡托200在向壳体100外部引出其长度方向的一半以上之后,卡托200会倾斜。此时,容纳在卡托200的前侧的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沿着卡托200,以倾斜的角度向位于壳体100后侧的第三接线端子156方向移动。
此时,设置在第三接线端子156中的第一连接端子156b的第一凸出部156b-1的前端部,与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相比未向其上部凸出,因此第一连接端子156b的第一滑动部156b-2沿着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滑动。并且,设置在第三接线端子156中的第二连接端子156c的第二凸出部156c-1的前端部,与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相比向其上部凸出,因此第二连接端子156c的第二滑动部156c-2暂且碰撞在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即边缘部分。此时,第二滑动部156c-2以其端部能够位于第一滑动部156b-2的侧方的程度倾斜形成,因此,第二滑动部156c-2受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的压力而被向下方按压,结果,具有第一接触部C1a安全地沿着第二滑动部156c-2滑行移动的效果。
下面,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形成假设的第一线(未图示)和假设的第二线(未图示),所述第一线沿着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平行形成;所述第二线以与所述第一线呈45°的方式倾斜形成在与第二滑动部156c-2相遇的第一接触部C1a下表面的外缘上。并且,当沿着卡托200移动的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卡住在第三接线端子156时,第一滑动部156b-2倾斜形成,以位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第二滑动部156c-2倾斜形成,其相比第一滑动部更倾斜地位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由此,第一滑动部156b-2和第二滑动部156c-2均以小于45°的角度与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碰撞,因此,第一接触部C1a以向下方加压第一滑动部156b-2和第二滑动部156c-2的状态滑行移动。
如此,本发明在将插入于壳体100的卡托200向外部脱离的过程中,即使倾斜移动卡托200,容纳在卡托200中的卡的接触部也不会被壳体100后方的第三接线端子156卡住,因此第三接线端子156的形状不发生改变,从而具有不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卡托200的侧部和壳体100之间的间隔相对窄,在卡托200开始引出时,卡托200不倾斜并沿着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笔直地引出。此时,容纳在卡托200前侧的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不会被位于壳体100的前侧的第一接线端子152卡住,而容易地向第三接线端子156方向移动。在此,第一接线端子152的形成与设置在现有的插座10(图2中所示)中的第二端子14(图2中所示)相似,为了与后述的图12的第一接线端子152′(图12中所示)区分,将这种第一接线端子152定义为普通端子。
图12是示意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接线端子与容纳在卡托中的第一卡的第一接触部碰撞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2,根据情况,卡托200的侧部和壳体100之间的间隔相对宽,当卡托200向壳体100外部引出时,卡托200可从开始引出时以倾斜的状态引出。此时,容纳在卡托200前侧的第一卡C1的第一接触部C1a沿着卡托200以倾斜的角度向位于壳体100前侧的第一接线端子152′方向移动,并与第一接线端子152′碰撞。
此时,第一接线端子152′的形成与第三接线端子156相同,因此省略对第一接线端子152′的形状的详细说明。这种第一接线端子152′在连接部152a′的一侧凸出形成有第一连接端子152b′和第二连接端子152c′,且第一连接端子156b′的第一凸出部152b-1′的前端部与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相比未向其上部凸出,因此第一连接端子152b′的第一滑动部152b-2′沿着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滑动。并且,第二连接端子152c′的第二凸出部152c-1′的前端部与第一接触部C1a的下表面相比向其上部凸出,因此第二连接端子152c′的第二滑动部152c-2′暂且与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即边缘部分碰撞。此时,第二滑动部152c-2′以其端部即第二端部152c-3′位于第一滑动部152b-2′的侧方的程度倾斜形成,因此第二滑动部152c-2′受第一接触部C1a的外缘的压力而被向下方按压,结果,第一接触部C1a安全地沿着第二滑动部156c-2′滑行移动。
本发明虽通过所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进行多种变形及修改,这对于本领域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若这种变形及修改属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则其技术思想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

Claims (9)

1.一种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空间部;
卡托,以容纳卡的方式形成,且通过所述壳体的开放部滑动插入所述空间部;以及
端子板,具有从所述壳体内部向接触部方向形成的一个以上的接线端子,以在所述卡托插入至所述壳体时,与所述卡的接触部电连接,
所述接线端子分别具有向所述接触部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且倾斜形成,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侧方,
当所述卡托从所述壳体向外部脱离时,所述卡的所述接触部按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同时滑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端子包括:
连接部,与外部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其具有第一凸出部和第一滑动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从所述连接部向所述接触部方向凸出且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滑动部以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端部向所述接触部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其具有第二凸出部和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从所述连接部以与所述第一凸出部并排的方式向所述接触部的方向凸出,且具有比所述第一凸出部短的长度,且其端部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比位于上部,所述第二滑动部以从所述第二凸出部的端部向所述接触部的相反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且其端部以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侧方位于同一线上的方式倾斜,
当所述卡托以倾斜的状态向所述壳体的外部脱离时,沿着所述卡托移动的所述卡的所述接触部的外缘按压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同时滑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托沿着插入所述壳体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容纳部,以容纳多个卡,
所述接线端子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多个,以与多个卡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托沿着插入所述壳体的方向形成有多个卡容纳部,以从其前方到后方容纳多个卡,
所述壳体内部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接线端子,以与位于所述卡托后方的卡电接触,
所述壳体内部的前方设置有普通端子,以与位于所述卡托前方的卡电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设的第一线,沿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平行形成;假设的第二线,以与所述第一线呈45°的方式倾斜形成在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的外缘,
在沿所述卡托移动的所述卡的所述接触部的外缘卡住在所述接线端子时,所述第一滑动部和所述第二滑动部倾斜形成,以位于所述第一线和所述第二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容纳部包括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其设置在所述卡托,以容纳第一卡和第二卡,所述第一容纳部和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底面设置有第一端子暴露部和第二端子暴露部,以使第一卡和第二卡向所述端子板方向暴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托还包括一对凹陷部,所述一对凹陷部在所述第二容纳部的内周面两侧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凹陷形成,且在一对所述凹陷部之间的相互面对的空间设置有第三容纳部,以容纳第三卡,在所述第三容纳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端子暴露部,以使第三卡向所述端子板方向暴露,
选择所述第二卡和所述第三卡中的一个,容纳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容纳部或者所述第三容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推动装置,将插入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卡托,向所述壳体外部引出,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
推动杆,沿着插入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卡托的一侧,在所述空间部内部向前后方向移动;以及
凸轮部,可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前侧部,其一端部与插入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所述卡托接触,另一端部与位于所述空间部内部的所述推动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托的两侧部形成有卡止部,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空间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基座和盖体,且还包括固位件,其在所述基座或者所述盖体上向所述卡止部的方向形成,限制所述卡托的移动,
所述固位件包括:一对弯曲部,从所述基座或者所述盖体向所述卡止部方向凸出;弹性材质的支撑部,两端部与一对所述弯曲部连接,且在所述支撑部的与卡止部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结合部,以卡住在卡止部。
CN201710093869.9A 2016-03-15 2017-02-21 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Pending CN1071960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30810A KR20170107196A (ko) 2016-03-15 2016-03-15 단자 걸림 방지를 위한 커넥터 장치
KR10-2016-0030810 2016-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6087A true CN107196087A (zh) 2017-09-22

Family

ID=59870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3869.9A Pending CN107196087A (zh) 2016-03-15 2017-02-21 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70107196A (zh)
CN (1) CN107196087A (zh)
TW (1) TWI6160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0713A1 (en) * 2005-04-21 2006-10-26 Ddk Ltd. Card connector
CN203339404U (zh) * 2013-05-27 2013-12-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电子卡的连接器
CN104241904A (zh) * 2013-06-17 2014-12-24 莫列斯公司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TWM512830U (zh) * 2015-06-17 2015-11-2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電子卡連接器
CN105207025A (zh) * 2015-10-14 2015-12-30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更换卡片的手机卡座
KR20160020011A (ko) * 2014-08-12 2016-02-23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듀얼 메모리 카드 트레이용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듀얼 메모리 카드 트레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6078B1 (ko) * 2012-12-07 2014-01-29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나노 심 카드용 소켓
TWI524606B (zh) * 2013-07-26 2016-03-01 Sonetek Technology Corp Micro USB connector with card function
TWI525916B (zh) * 2013-09-23 2016-03-1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抽屜座及具有該抽屜座之電子卡連接器
TWM511139U (zh) * 2015-06-05 2015-10-21 Tai Sol Electronics Co Ltd 具有用來導引托盤的結構之卡片連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0713A1 (en) * 2005-04-21 2006-10-26 Ddk Ltd. Card connector
CN203339404U (zh) * 2013-05-27 2013-12-1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电子卡的连接器
CN104241904A (zh) * 2013-06-17 2014-12-24 莫列斯公司 卡插座用接触端子
KR20160020011A (ko) * 2014-08-12 2016-02-23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듀얼 메모리 카드 트레이용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듀얼 메모리 카드 트레이
TWM512830U (zh) * 2015-06-17 2015-11-2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電子卡連接器
CN105207025A (zh) * 2015-10-14 2015-12-30 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便于更换卡片的手机卡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07196A (ko) 2017-09-25
TW201735468A (zh) 2017-10-01
TWI616035B (zh)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682757B2 (ja) データカードハウジング
US6761575B2 (en) Ergonomic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smart card
CN203014023U (zh)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CN105305164B (zh) 卡保持构件以及卡用连接器
JP5152303B2 (ja) Icカード装着ユニット、カードコネクタ、カードアダプタ
KR101641104B1 (ko) 접촉 불량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KR20030038432A (ko) 에스아이엠 카드 캐리어
CN203013979U (zh) 连接器
CN101019133A (zh) 存储卡连接器
US20050247784A1 (en) Chipcard reader in pc-card format
CN105449437B (zh) 插卡装置及终端
CN107611706B (zh) 能够容纳多个卡的连接器装置
CN107196087A (zh) 具有防止端子卡住功能的连接器装置
KR101823332B1 (ko) 공간 활용이 용이한 커넥터 장치
KR101741436B1 (ko) 카드용 커넥터
US7950586B2 (en) SIM card handle
KR101833722B1 (ko) 적층형 카드수용부를 구비하는 커넥터 장치
WO2007138570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for coupling to a portable card and a portable card integral with such an adapter
CN107919554A (zh) 提高开关接触可靠性的连接器装置
KR101361740B1 (ko) 단말기용 듀얼 카드형 소켓 및 그 조립방법
KR20210008458A (ko) 스마트폰 케이스
KR101806248B1 (ko) 스위치부재를 구비하는 커넥터 장치
CN101154771A (zh) 一种卡接插件
KR102083910B1 (ko) 복수의 카드 수용이 가능한 트레이 및 그 트레이가 삽입되는 소켓
KR101531868B1 (ko) 양방향 입출 제한이 없는 접촉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