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9610A - 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9610A
CN107109610A CN201580071227.8A CN201580071227A CN107109610A CN 107109610 A CN107109610 A CN 107109610A CN 201580071227 A CN201580071227 A CN 201580071227A CN 107109610 A CN107109610 A CN 107109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mersion
silica frost
scum silica
plated pot
wiping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12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9610B (zh
Inventor
权容焄
张泰仁
郑然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co Holdings Co ltd
Posc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s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co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5/01401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6105047A1/ko
Publication of CN107109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9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9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003Apparatus
    • C23C2/0034Details related to elements immersed in bath
    • C23C2/00342Moving elements, e.g. pumps or mix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04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2/06Zinc or cadm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14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 C23C2/16Removing excess of molten coatings;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coating thickness using fluids under pressure, e.g. air kn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325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cleaning the ba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34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material to be treated
    • C23C2/36Elongated material
    • C23C2/40Plates; Stri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作为具有配置在浸镀锅的前端区域与后端区域之间的突出部(snout)以及气刀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包括:第一擦拭装置,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气刀之间向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可移动的方式配置;第二擦拭装置,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在所述气刀与所述第一擦拭装置之间可枢转的方式配置,从而将通过所述第一擦拭装置移送的上部浮渣移送至所述后端区域;以及第三擦拭装置,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在所述气刀与所述前端区域之间可枢转的方式配置,从而将上部浮渣移送至所述前端区域。本发明具有有效去除浮渣的有利的效果。

Description

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连续热浸镀锌工艺中,自动去除漂浮在浸镀锅液面(break surface)的浮渣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加热炉中对钢板进行连续的热处理以去除钢板的残余应力并保持适当的温度的状态下,通过浸镀锅的熔融锌进行镀覆。钢板通过设置在浸镀锅的沉没辊和稳定辊之后,经过配置在浸镀锅的上部的气刀。钢板的镀覆量可通过气刀调节为用户所需的镀覆量。
钢板通过气刀时,由于从气刀喷射的高压气体和附着在钢板表面的热浸镀锌层的氧化作用,不仅导致锌飞溅,还在浸镀锅的液面生成作为锌氧化物的上部浮渣。当这种上部浮渣附着在移送中的钢板的表面时,引发刺渣(stabbed dross)等的表面缺陷,因此,有效去除上部浮渣非常重要。
尤其,在进行160mpm以上的高速作业时,上部浮渣的生成量急剧增加,作业者需要在手动去除上部浮渣的作业上集中整个作业的60%至70%以上,因此,作业性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去除浸镀锅的上部浮渣而无需作业者手工去除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尤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浮渣去除用机器人够不到的浸镀锅区域中有效去除浮渣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下面的记载明确理解在此未提及到的其他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作为具有配置在浸镀锅的前端区域与后端区域之间的突出部(snout)以及气刀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包括:第一擦拭装置,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可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气刀之间向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第二擦拭装置,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可以在所述气刀与所述第一擦拭装置之间枢转的方式配置,从而将通过所述第一擦拭装置移送的上部浮渣移送至所述后端区域;以及第三擦拭装置,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可以在所述气刀与所述前端区域之间枢转的方式配置,从而将上部浮渣移送至所述前端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擦拭装置可以包括磁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擦拭装置可以包括:主体,支撑所述磁轮以使其可以旋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主体结合而使所述磁轮旋转;导轨,向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配置,所述主体可以移动地与其结合;第二驱动部,向所述主体提供驱动力;升降部,与所述主体结合并使所述主体升降。
优选地,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可以以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中心为基准配置在某一侧,所述第三擦拭装置可以以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中心为基准配置在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可以配置在所述浸镀锅的角落。
优选地,所述第三擦拭装置可以配置在所述浸镀锅的角落。
优选地,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和第三擦拭装置可以包括磁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和第三擦拭装置可以包括:第一主体部,支撑所述磁轮以使其可以旋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结合而使所述磁轮旋转;以及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结合而使所述第一主体旋转,以使所述磁轮枢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和第三擦拭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主体,包括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及升降部,使所述第二主体升降。
优选地,所述磁轮的轴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一主体的轴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的旋转轴的轴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旋转轴的轴方向垂直。
优选地,所述磁轮可以包括轴和结合在所述轴的外周面的磁铁。
优选地,可以包括覆盖所述磁轮的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包括:主体,其以围绕所述磁轮的框架形状形成,所述磁轮可旋转地与其结合,且与所述第一主体结合;上部盖,与所述主体的开放的上面结合;以及下部盖,与所述主体的开放的下面结合。
优选地,所述下部盖可以包括与所述磁轮的表面相对应的圆筒面。
优选地,所述上部盖和所述下部盖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形成,从而所述磁轮的浮力和阻力可以穿透。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可以分别包括与外部连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还可以包括:供给管,与所述流入口连接;以及冷却流体供给部,与所述供给管连接并向所述供给管供给冷却流体。
优选地,所述供给管由柔性材料形成,所述供给管的内部可以包括用于引发冷却流体的涡流的涡流引发装置。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一种在浮渣去除用机器人够不到的浸镀锅区域中推动上部浮渣的擦拭装置,以向浮渣去除用机器人能够够到的区域移送上部浮渣,从而提供有效去除浮渣的有利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具备被配置在浸镀锅的角落且以可枢转的方式构成的第二擦拭装置和第三擦拭装置,从而提供在去除用机器人够不到的浸镀锅区域中有效地去除上部浮渣的有利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利用产生浮力或阻力的磁轮,提供有效地推送上部浮渣的有利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覆盖磁轮但使浮力和阻力穿透的壳体,提供防止浸镀锅的锌附着在磁轮表面的有利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设置冷却装置以向内部包括马达的主体的内部供给冷却流体,使得驱动部的内部温度保持均匀,提供防止马达的热损伤的有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浸镀锅内部的上部浮渣的分布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的图,
图3是示出通过第一擦拭装置移送上部浮渣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通过第二擦拭装置移送上部浮渣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通过第三擦拭装置移送上部浮渣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磁轮的图,
图7是图6中示出的磁轮的分解图,
图8是示出层叠排列的磁铁的图,
图9是示出第一擦拭装置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擦拭装置和第三擦拭装置的图,
图11是示出磁轮的壳体的图,
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壳体的分解图,
图13是示出冷却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特定的优点以及新颖的特征将通过与附图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和优选实施例变得更明确。并且,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限定地解释成一般的含义或词典上的含义,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本发明,发明人应立足于能够恰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以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并且,在说明本发明时,省略能够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主旨的相关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
如第二、第一,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种组件,但是,所述组件并不限定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仅用于从其他组件区分一个组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二组件可以命名为第一组件,类似地,第一组件也可以命名为第二组件。和/或术语包括多个关联记载的项目的组合或多个关联记载的项目中的某项。
图1是示出浸镀锅内部的上部浮渣的分布的图。
参照图1,分布在浸镀锅10的上部浮渣中,位于气刀20的前方的A区域的上部浮渣或位于突出部30的后方的区域的上部浮渣可以通过浮渣去除用机器人进行去除作业。但是,在图1中的B、C、D区域无法进行用于去除浮渣的机器人作业。这是因为,由于气刀、沉没辊刮刀、泵、定位器以及管道等周围设备的干涉,无法在图1中的B、C、D区域设置机器。
因此,对图1中的B、C、D区域,由作业者手动去除上部浮渣。浸镀锅周围是460℃的高热环境,因此,作业者暴露在非常危险的作业环境中,实际上,也处于可能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的状况。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使位于浮渣去除用机器人够不到的区域的上部浮渣移动到浮渣去除用机器人能够够到的区域而发明的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的图,图3是示出通过第一擦拭装置移送上部浮渣的状态的图。为了明确理解本发明的概念,所述图2和图3只明确示出了主要特征部分,其结果,图解可发生多种变形,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中示出的特定形状。
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擦拭装置100、第二擦拭装置200和第三擦拭装置300。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之前,将图2中记载的x轴方向定义为浸镀锅10的宽度方向,将图2在记载的y轴方向定义为浸镀锅10的长度方向。以浸镀锅10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将位于前方的浸镀锅10的前方侧壁附近定义为浸镀锅10的前端区域R1,并以浸镀锅10的长度方向为基准,将位于前方的浸镀锅10的后方侧壁附近定义为浸镀锅10的后端区域R2。
第一擦拭装置100可以以y轴方向为基准在气刀20与突出部30之间,向浸镀锅10的x轴方向长长地配置。这种第一擦拭装置100向x轴方向做直线往返移动,从而起到将位于突出部30前的上部浮渣移送至浸镀锅10的两侧的作用。
第二擦拭装置200可以以y轴方向为基准,配置在第一擦拭装置100与气刀20之间。并且,可以以经过浸镀锅1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中心的虚拟的垂直基准线C为基准,配置在图的左侧。尤其,第二擦拭装置200可以以y轴方向为基准,以相比气刀20更接近于第一擦拭装置100的方式配置,并可以以x轴方向为基准,以接近于第一擦拭装置100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并且,第二擦拭装置200以旋转的方式组成,并起到将通过第一擦拭装置移送的上部浮渣引导至浸镀锅10的后端区域R2的作用。
浸镀锅10的后端区域R2是浮渣去除用机器人的作业半径所及的区域,因此,能够由机器人自动去除上部浮渣。
第三擦拭装置300可以以y轴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气刀20与浸镀锅10的前端区域R1之间。并且,可以以垂直基准线C为基准,配置在图的右侧。尤其,第三擦拭装置200可以以y轴方向为基准,以相比前端区域R1更接近于气刀20的方式配置,并可以配置在浸镀锅10的右侧角落附近。
这种第一擦拭装置100、第二擦拭装置200和第三擦拭装置300是将浸镀锅10的上部浮渣移送至浮渣去除用机器人的作业半径所及的前端区域R1和后端区域R2的装置,其具体运转状态如下。
参照图3,第一擦拭装置100向浸镀锅10的宽度方向做直线移动,从而向浸镀锅10的侧面,即向设有第二擦拭装置200的位置推送位于突出部30与气刀20之间的上部浮渣。第一擦拭装置100可以反复进行直线运动来持续向第二擦拭装置200侧推送上部浮渣的作业。
图4是示出通过第二擦拭装置移送上部浮渣的状态的图。
之后,例如,如图4所示,当第二擦拭装置200向顺时针枢转时,可以向后端区域R2推送通过第一擦拭装置100移送的上部浮渣。通过第二擦拭装置200向后端区域R2推送的上部浮渣可以被浮渣去除用机器人自动去除。
图5是示出通过第三擦拭装置移送上部浮渣的状态的图。
一方面,例如,如图5所示,当第三擦拭装置300向顺时针枢转时,可以向前端区域R1推送气刀20周围的上部浮渣。通过第三擦拭装置300向前端区域R1推送的上部浮渣可以被浮渣去除用机器自动去除。
接着,参照附图对第一擦拭装置100、第二擦拭装置200和第三擦拭装置3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6是示出磁轮的图,图7是图6中示出的磁轮的分解图,图8是示出层叠排列的磁铁的图。
第一擦拭装置100、第二擦拭装置200和第三擦拭装置300均可以包括磁轮110、210、310。
参照图6和图7,磁轮110、210、310可以包括轴S和结合在轴S的外周面的磁铁M。磁铁M以具有N极和S极的磁铁M相互交错的方式配置在轴S上,并起到通过在高速旋转时发生的电动力(Repulsive force and Drag force)推送浸镀锅10的上部浮渣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磁轮110、210、310可以包括轮坯11和轴12。轮坯11是由圆筒状的旋转体组成,并可以形成为中空以在中心部插入轴12。轮坯11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向长度方向的长长的凹陷狭槽。可以以轮坯11的圆周方向为基准,以固定间隔配置这种狭槽11。
向这种狭槽插入磁铁21、22。极性不同的磁铁21、22,即,具有N极的磁铁21和具有S极的磁铁22可以沿圆周方向交替配置。在磁铁22上涂布粘合剂,从而能够提高结合性。
为了固定磁铁22,可以设置围绕轮坯11的外周面的罩14。并且,轮坯11的两侧面可以结合盖12以防止磁铁22掉落。一方面,如图7所示,具有不同的磁极的磁铁21、22可以以层叠的方式配置。
当这种磁轮110、210、310旋转时,通过浮力和阻力削剪并推动抗磁体的上部浮渣。其中,浮力垂直作用于浸镀锅10的液面,阻力水平作用于浸镀锅10的液面。
图9是示出第一擦拭装置的图。
参照图9,第一擦拭装置100可以包括:支撑磁轮110的主体120,第一驱动部130,导轨140以及第二驱动部150。
第一驱动部130起到使磁轮110旋转的作用。第一驱动部130可以直接连接于磁轮110的旋转轴或者通过独立的传动构件向磁轮110传递旋转力。第一驱动部130可以由伺服电机组成,并适当地控制磁轮110的旋转速度。
主体120可以以可以滑动的方式结合在导轨140的下侧。导轨140可以沿浸镀锅10的宽度方向长长地配置。并且,导轨140可以结合在浸镀锅10的沉没辊支架上(图2中的40)。导轨140中可以长长地设有齿条。
第二驱动部150提供驱动力以使主体120沿着导轨140移动。第二驱动部150可以设有马达和与马达的旋转轴结合的小齿轮,此时,小齿轮可以与形成在导轨140的齿条啮合。
升降部160使主体120向浸镀锅10的高度方向(图9中的z轴方向)升降,从而起到调节磁轮110的高度的作用。升降部160包括升降用马达和向z轴方向配置的线性电机(LinearMotor,LM)导轨,并可以包括传递马达的动力的齿轮组件等传动构件。
图10是示出第二擦拭装置和第三擦拭装置的图。
参照图10,第二擦拭装置200、第三擦拭装置300可以分别包括:磁轮210、310;第一驱动部230、330,使磁轮210、310旋转;以及第二驱动部240、340,使磁轮210、310枢转。
磁轮210、310分别被第一主体220、320支撑。磁轮210、310以旋转轴(图8中的A1)为中心可以旋转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主体220、320。第一主体220、320内部可以设有第一驱动部230、330。第一驱动部230、330起到以旋转轴(图8中的A1)为中心,使磁轮210、310旋转的作用。第一驱动部230、330由伺服电机组成,并可以适当地调节磁轮110的旋转速度。
第二驱动部240、340包括在第二主体250、350中,并起到使得第一主体220、320以旋转轴(图8中的A2)为中心,使磁轮210、310旋转的作用。此时,磁轮210、310的旋转轴A1和第一主体220、320的旋转轴A2可以以相互垂直的方式形成。并且,第二驱动部240、340的马达的旋转轴可以以与第一主体220、320的旋转轴A2平行的方式形成。
并且,第二驱动部240、340可以通过齿轮组件等的传动构件241、341向第一主体220、320传递旋转力。第二主体250、350中可以设有测定第一主体220、320的旋转角的旋转角传感器242、342。
升降部260、360包括在第三主体260、360中,并使第二主体250、350升降。当使第二主体250、350升降时,可以起到以浸镀锅10的高度方向为基准调节磁轮210、310的作用。
这种升降部260、360可以包括升降马达261、361、导轨262、362、滚珠螺杆262、363、传动构件264、364。
滚珠螺杆263、363连接到第二主体250、350,并与升降马达261、361连接,从而当滚珠螺杆263、363旋转时,第二主体250、350会在导轨262、362升降移动,此时,升降部260、360中可以设有测定第二主体250、350的升降位置的传感器265、365。
这种第二擦拭装置200、第三擦拭装置300可以安装在浸镀锅10的沉没辊支架(图2中的40)上。
图11是示出磁轮的壳体的图,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壳体的分解图。
参照图11和图12,磁轮可以被独立的壳体400保护。壳体400可以包括主体410、上部盖420以及下部盖430。
主体410可以以围绕磁轮100的框架形态形成。并且,可将磁轮100可旋转地固定在主体410。这种主体410可以以固定的方式结合在第一主体220、320。一方面,主体410具有上部和下部被开放的形态。这是用于将磁轮100的浮力和阻力传递至浸镀锅10的上部浮渣的结构。
但是,磁轮210、310被开放在外部,因此,从浸镀锅10的液面飞溅的锌附着在磁轮210、310的表面上的风险很大。当附着在磁轮210、310的表面的锌块凝固时,成为卡在主体410的内侧面的障碍物,从而妨碍磁轮100的旋转。
因此,主体410的开放的上面可以设有上部盖420,开放的下面可以设有下部盖430。上部盖420可以是平坦的板形状,从而可以进行螺栓结合以覆盖主体410的上面。并且,下部盖430可以具有对应磁轮210、310的表面形状的圆筒面,从而能够进行螺栓结合以覆盖主体410的下面。
当以主体410为基准,在上部结合上部盖420,在下部结合下部盖430时,磁轮100整体上被主体410、上部盖420和下部盖430包围,从而能够免受从浸镀锅10的液面飞溅的锌的损害。
此时,上部盖420和下部盖430可以由磁轮100的浮力和阻力能够穿透的不锈钢材料组成。例如,上部盖420和下部盖430可以由包括Ni、Cr、Mo等的诸如SUS316L的不锈钢材料组成。
在本发明的说明中,上部盖420和下部盖430为独立的不同的部分,但是,也可以是相互连接的一个装置。
图13是示出冷却装置的图。
第一擦拭装置100、第二擦拭装置200和第三擦拭装置300包括马达,但是,浸镀锅10内部的温度为460℃,是温度非常高的环境,浸镀锅10周围的温度也为100℃以上,因此,大大降低马达的性能。
使磁轮110、210、310旋转或枢转的马达和传动构件可以分别容纳在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以及第三主体260、360的内部。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分别在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间,因此,具有能够阻断从外部进来的热的结构。
因此,例如,当在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的内壁设置隔热材料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马达的热损伤。其中,隔热材料可以由玻璃纤维组成,并且,纤维与纤维之间存有空气层,从而能够提高隔热效果。
作为防止马达的热损伤的其他例,可以独立设置冷却装置。
作为冷却装置可以包括流入口500、流出口600、供给管700以及冷却流体供给部800。
流入口500和流出口600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考虑到包括在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的内部空间的马达的位置,流入口500和流出口600可以形成在适当的位置上以使冷却流体与马达充分接触。
流入口500和流出口60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丝锥,从而引导供给管700可拆卸地结合。
供给管700起到将由冷却流体供给部800供给的冷却流体分别供给至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的内部的作用。供给管700可以由柔性材料组成。与冷却流体供给供给部800连接的供给管700分叉并可以分别连接至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的流入口500。
供给管700的内部可以设有引发冷却流体的涡流的涡流引发装置710。涡流引发装置710可以是包括为了改变冷却流体的流动而旋转的多个叶片的结构。这种涡流引发装置710通过引发向流入口500流入的冷却流体的涡流,起到提高冷却效率的作用。
冷却流体供给部800向供给管700根据冷却流体。冷却流体供给部800可以是设置在设备的空气供给装置,此时,冷却流体可以是空气。
这种通过冷却装置供给的冷却流体使得第一主体220、320、第二主体250、350和第三主体260、360内部的温度保持均匀,从而能够防止马达的热损伤。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例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进行了详细说明。
以上的说明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例示的,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征的范围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变更和置换。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例及附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通过所述权利要求进行解释,在与其相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理解为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浸镀锅 20:气刀
30:突出部 100:第一擦拭装置
110、210、310:磁轮 120:主体
130、230、330:第一驱动部 140:导轨
150、240、340:第二驱动部 200:第二擦拭装置
220、320:第一主体 240、340:第二驱动部
250、350:第二主体 160、260、360:升降部
300:第三擦拭装置 400:壳体
410:主体 420:上部盖
430:下部盖 500:流入口
600:流出口 700:供给管
800:冷却流体供给部

Claims (18)

1.一种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作为具有配置在浸镀锅的前端区域与后端区域之间的突出部以及气刀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包括:
第一擦拭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气刀之间向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可移动的方式配置;
第二擦拭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在所述气刀与所述第一擦拭装置之间可枢转的方式配置,从而将通过所述第一擦拭装置移送的上部浮渣移送至所述后端区域;以及
第三擦拭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浸镀锅上,并以在所述气刀与所述前端区域之间可枢转的方式配置,从而将上部浮渣移送至所述前端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擦拭装置包括磁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擦拭装置包括:主体,支撑所述磁轮以使其可以旋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主体结合并使所述磁轮旋转;导轨,向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配置,所述主体可移动地与其结合;第二驱动部,向所述主体提供驱动力;升降部,与所述主体结合并使所述主体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擦拭装置以经过所述浸镀锅的宽度方向中心的虚拟的基准线为基准,配置在某一侧,所述第三擦拭装置配置在所述基准线的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擦拭装置配置在所述浸镀锅的角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擦拭装置配置在所述浸镀锅的角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和所述第三擦拭装置包括磁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和所述第三擦拭装置包括:第一主体部,支撑所述磁轮以使其可以旋转;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结合并使所述磁轮旋转;以及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主体结合而使所述第一主体旋转,以使所述磁轮枢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擦拭装置和所述第三擦拭装置还包括:第二主体,包括所述第二驱动部;以及升降部,使所述第二主体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磁轮的轴方向与所述第一主体的轴方向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的旋转轴的轴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旋转轴的轴方向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磁轮包括轴和结合在所述轴的外周面的磁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包括覆盖所述磁轮的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其以围绕所述磁轮的框架形状形成,所述磁轮可旋转地与其结合,且与所述第一主体结合;上部盖,与所述主体的开放的上面结合;以及下部盖,与所述主体的开放的下面结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下部盖包括与所述磁轮的表面相对应的圆筒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上部盖和所述下部盖由使所述磁轮的浮力和阻力穿透的不锈钢材料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分别包括与外部连通的流入口和流出口,
还包括:供给管,与所述流入口连接;以及冷却流体供给部,与所述供给管连接并向所述供给管供给冷却流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其中,所述供给管由柔性材料组成,所述供给管的内部包括有引发冷却流体的涡流的涡流引发装置。
CN201580071227.8A 2014-12-26 2015-12-21 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Active CN1071096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40190171 2014-12-26
KR10-2014-0190171 2014-12-26
KR1020150092927A KR101650462B1 (ko) 2014-12-26 2015-06-30 도금포트의 상부 드로스 제거장치
KR10-2015-0092927 2015-06-30
PCT/KR2015/014018 WO2016105047A1 (ko) 2014-12-26 2015-12-21 도금포트의 상부 드로스 제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9610A true CN107109610A (zh) 2017-08-29
CN107109610B CN107109610B (zh) 2019-06-14

Family

ID=56502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1227.8A Active CN107109610B (zh) 2014-12-26 2015-12-21 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5205B2 (zh)
EP (1) EP3239345B1 (zh)
JP (1) JP6442612B2 (zh)
KR (1) KR101650462B1 (zh)
CN (1) CN107109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8750B (zh) 2017-06-06 2020-04-2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镀锌锌锅内锌液的流动控制方法与装置
KR102452449B1 (ko) * 2020-11-18 2022-10-1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드로스 제거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0914A1 (de) * 2006-06-29 2008-01-03 Salzgitter Flachstah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Feuerverzinken von Stahlband
KR101172065B1 (ko) * 2005-09-09 2012-08-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냉각성능 개선을 위한 복합구조 인터쿨러
KR20130013791A (ko) * 2011-07-29 2013-02-06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아연도금조의 드로스 제거장치
KR20140084778A (ko) * 2012-12-27 2014-07-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도금포트의 상부 드로스 제거장치 및 상부 드로스 재활용방법
CN104126024A (zh) * 2011-12-26 2014-10-29 Posco公司 电磁擦拭设备、包括其的电镀钢板擦拭设备以及电镀钢板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3234A (en) * 1977-08-18 1979-03-10 Nisshin Stee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top dross in molten metal plating
JPH01142447U (zh) * 1988-03-23 1989-09-29
JPH0585845U (ja) * 1992-04-16 1993-11-19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亜鉛めっき槽のアッシュ掻き寄せ装置
JP2830611B2 (ja) * 1992-04-24 1998-12-02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溶融金属めっき浴中のドロスの除去方法
JP3231740B2 (ja) * 1999-06-11 2001-11-26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トップドロス掻き寄せ装置及びこの掻き寄せ装置を備えた亜鉛分離回収装置
KR100831061B1 (ko) 2007-03-27 2008-05-20 문병원 스나우트 내부의 탕면 이물질제거장치
KR101253894B1 (ko) * 2010-12-27 2013-04-16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스나우트내 오염원 제거장치
CA2852363C (fr) * 2011-10-20 2016-11-08 Arcelormittal Investigacion Y Desarrollo, S.L. Procede de revetement au trempe d'une bande d'acier et installation pour sa mise en oeuvre
KR101461720B1 (ko) * 2012-10-26 2014-11-1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도금조 탕면의 이물 제거장치
KR101461739B1 (ko) 2012-12-21 2014-11-14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도금욕조의 부유 이물질 포집장치
KR101596147B1 (ko) 2014-07-10 2016-02-19 윤종식 용탕의 드로스 및 슬러지 자동 제거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72065B1 (ko) * 2005-09-09 2012-08-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냉각성능 개선을 위한 복합구조 인터쿨러
DE102006030914A1 (de) * 2006-06-29 2008-01-03 Salzgitter Flachstah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Feuerverzinken von Stahlband
KR20130013791A (ko) * 2011-07-29 2013-02-06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아연도금조의 드로스 제거장치
CN104126024A (zh) * 2011-12-26 2014-10-29 Posco公司 电磁擦拭设备、包括其的电镀钢板擦拭设备以及电镀钢板的制造方法
KR20140084778A (ko) * 2012-12-27 2014-07-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도금포트의 상부 드로스 제거장치 및 상부 드로스 재활용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39345B1 (en) 2019-02-20
JP2018506643A (ja) 2018-03-08
CN107109610B (zh) 2019-06-14
EP3239345A4 (en) 2017-11-22
US10655205B2 (en) 2020-05-19
JP6442612B2 (ja) 2018-12-19
US20180010225A1 (en) 2018-01-11
EP3239345A1 (en) 2017-11-01
KR20160079613A (ko) 2016-07-06
KR101650462B1 (ko) 2016-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9610A (zh) 浸镀锅的上部浮渣去除装置
CN106755836A (zh) 不锈钢丝的制备工艺
CN106629252A (zh) 一种漆包机的拉杆式自动换盘装置
CN207862385U (zh) 一种浸渍罩式插入金属液喂丝保护环保装置
CN106757310A (zh) 一种硅芯拉制装置
CN203459655U (zh) 连铸结晶器自动加渣装置
CN204198852U (zh) 激光熔覆设备的机头滑动机构
CN202085061U (zh) 涡流变速器
CN209602604U (zh) 一种具有引导保护作用的金属线热处理加工用卷绕装置
CN217916152U (zh) 一种玉石切割装置
CN207596711U (zh) 一种吊挂式卡脖水包车电动行走装置
CN205641975U (zh) 新型中频炉
CN202482430U (zh) 用于环线旋转室的旋转机构
CN206811350U (zh) 一种用于钢板切割和焊接防飞溅装置
CN206101812U (zh) 用于鞋的烘干定型机
CN205741166U (zh) 一种真空快速出渣系统
CN203613217U (zh) 一种除气装置
CN205043116U (zh) 一种真空感应卧式离心铸管机
CN215431888U (zh) 一种阀门制造用切割装置
CN202188744U (zh) 立式真空烧结炉
CN107858490A (zh) 一种用于钢丝淬火的节约型铅锅
CN208628415U (zh) 一种冶金熔融金属液体传输断流装置
CN211562332U (zh) 一种型钢轧机用轧辊生产熔炼用除尘装置
CN207839611U (zh) 一种银带清洗装置
CN202943348U (zh) 波峰焊喷口阻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OSCO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POS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1

Address after: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POSCO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OSCO Holding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