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7860A - 安全带锁呈送器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锁呈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7860A
CN107107860A CN201580062248.3A CN201580062248A CN107107860A CN 107107860 A CN107107860 A CN 107107860A CN 201580062248 A CN201580062248 A CN 201580062248A CN 107107860 A CN107107860 A CN 107107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belt
belt lock
space bar
sliding block
coulis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22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7860B (zh
Inventor
J·克拉森
D·莱西
K·科特沙克
K·比尔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RW Automotiv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W Automotive GmbH filed Critical TRW Automotiv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107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7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0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02Semi-passive restraint systems, e.g. systems applied or removed automatically but not both ; Manual restraint systems
    • B60R22/03Means for presenting the belt or part thereof to the wearer, e.g. foot-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1806Anchoring devices for buck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安全带锁呈送器具有静止的可固定装配在车辆中的基体(12)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基体(12)可移动到拉回位置和移出位置中的滑块(14),所述滑块与安全带锁(20)经由设置在安全带锁(20)与滑块(14)之间的间隔板(22)连接。该间隔板(22)与安全带锁(20)固定连接,并且设有强制引导部,通过所述强制引导部使间隔板(22)在向移出位置中移动时相对于滑块(14)以预定的程度摆动,从而除了滑块(14)的移动运动之外,安全带锁(20)沿倾斜方向(N)可逆地从初始位置倾斜到倾斜位置中。

Description

安全带锁呈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锁呈送器。
背景技术
安全带锁呈送器使安全带的系上和解开变得容易,其方式为经由驱动装置使安全带锁从拉回位置可逆地移动到移出位置中,在所述拉回位置中,安全带锁在正常行驶运行中对于车辆乘客来说不是阻碍,在所述移出位置中,安全带锁对于车辆乘客来说是容易够到的。
在此被认为特别舒适的是,安全带锁在移出位置中朝向车辆乘客运动,以便使插舌的插入变得容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实现一种紧凑的、成本有利的并且对于乘客舒适的安全带锁呈送器。
这在如下安全带锁呈送器中得以实现,所述安全带锁呈送器具有静止的可固定装配在车辆中的基体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基体可移动到拉回位置和移出位置中的滑块,该滑块与安全带锁经由设置在安全带锁与滑块之间的间隔板连接。该间隔板与安全带锁固定连接,并且设有强制引导部,通过该强制引导部使间隔板在向移出位置中移动时相对于滑块以预定的程度摆动,从而除了滑块的移动运动之外,安全带锁沿倾斜方向可逆地从初始位置倾斜到倾斜位置中。
通过使用与安全带锁刚性连接的被强制引导的间隔板,能够将用于使安全带锁倾斜的机械装置至少尽可能集成到安全带锁呈送器的滑块和/或基体中,在那儿保护该机械装置免于环境影响。
间隔板例如可以设置在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固定栓上,该固定栓穿过在间隔板中的开口。因此实现一种简单的并且成本有利的以及鲁棒的摆动可能性。固定栓可以构成为具有凸台的阶梯铆钉,该凸台的直径大于在间隔板中的开口的直径。因此能够限制间隔板的倾斜。当牵拉元件将力施加到间隔板上时,所述凸台也可以用作下支承点。
优选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将力沿倾斜方向施加到间隔板上。在此,通过弹簧力能够将安全带锁加载到倾斜位置中。备选地,弹簧可以作为回位元件起作用并且将力朝向初始位置施加到安全带锁上。
弹性元件有利地固定在滑块上,以便引起足够的力作用到间隔板上。
最大倾斜角度例如在5与15°之间、特别是在7与12°之间,安全带锁以所述最大倾斜角度从初始位置倾斜到倾斜位置。
倾斜方向优选选择成平行于固定栓。
安全带锁可以在初始位置中直立,从而安全带锁的纵轴线与滑块的纵轴线一致,或者安全带锁可以已经相对于滑块的纵轴线倾斜。
在该实施方式中有利的是,当安全带锁重新向拉回位置中移动并且到间隔板上的牵引力减少时,弹性元件将间隔板加载到初始位置中、亦即用作回位元件。通过这种方式也使安全带锁在滑块的拉回位置中保持在初始位置中。安全带锁的倾斜仅仅在移动运动的结束范围内在移出位置附近发生。按照优选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强制引导部包括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的刚性的滑槽板,该滑槽板构成使得间隔板在向滑块的移出位置移动运动期间运动到间隔板的倾斜位置中。为此,弹性元件具有挤压区段,该挤压区段作用在间隔板上并且将该间隔板加载到倾斜位置中。
间隔板优选以其滑块侧的下端部贴靠在滑槽板上。在向移出位置移动运动期间,通过滑槽板施加到间隔板上的力减少,从而间隔板连同安全带锁在弹性元件的力作用下摆动到倾斜位置中。在滑块向拉回位置中移回时,经由滑槽板将回位力施加到间隔板上,该回位力平衡弹性力并且将间隔板重新加载到其初始位置中。
为了实现所述运动,滑槽板例如朝向安全带锁从间隔板远离地倾斜,并且间隔板的滑块侧的端部沿移动方向沿着滑槽板滑动。
滑槽板沿移动方向的倾斜度可以是恒定的,从而安全带锁在移动运动期间均匀地朝向车辆乘客倾斜。然而,滑槽板也可以构成为阶梯式的或者构成为具有不同的倾斜度,以便引起安全带锁的不连续的倾斜运动。
通过使用均匀倾斜的滑槽板可以简单地实现使安全带锁的倾斜运动已经随着所述移动运动的开始而开始。但同样也可能的是,通过滑槽板的相应形状,在向移出位置中的移动运动的结束范围内才引起倾斜运动。
滑槽板可以具有两个平行的臂,所述两个平行的臂在滑块的拉回位置中包围固定栓,从而实现在移动运动期间对间隔板的对称加载并且因此实现安全带锁的均匀倾斜。
滑槽板优选是可简单地并成本有利地制造的板材成型件。
在优选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强制引导部包括作用在间隔板上的牵引元件。
牵引元件可以构成使得该牵引元件在滑块向移出位置中的移动运动的结束范围内与在基体上的作用元件接触并且由该作用元件保持,其中,对牵引元件产生提高的牵引力。作用元件刚性地、固定地并且不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上、例如以突出部的形式,牵引元件从一个确定的位置起在移动路程中贴靠到该突出部上。在这种构造中,当达到移动运动的结束范围并且对牵引元件进行加载时,安全带锁才开始从其初始位置中倾斜出来。而在这之前进行的移动运动期间,安全带锁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中。所述结束范围例如可以在达到最大移出位置之前的约5至15毫米开始。
牵引元件优选是柔性的并且特别是金属丝或绳索。然而为了准确地传输牵引力,牵引元件应该是基本上不可延展的。在构成为例如金属丝环的情况下,也可简单地实现牵引元件的非直线走向,而无需制造复杂三维成型的构件。
牵引元件有利地沿倾斜方向与间隔板的重心错开地作用在所述间隔板上,从而作用在牵引元件上的牵引力对所述间隔板产生扭矩。
为此,在间隔板上可以设置两个在对置的纵向侧边上设置的沿倾斜方向突出的固定接片,牵引元件作用在所述固定接片上。如果牵引元件是例如金属丝环,那么金属丝的自由端部与固定接片连接。此外可以设有开口或凹槽,牵引元件延伸通过所述开口或凹槽。
固定接片优选在开口的安全带锁侧设置在间隔板中,以便实现尽可能大的杠杆路程。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两个实施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按照本发明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示意透视图;
图2以主视图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
图3以透视的示意的后视图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
图4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间隔板的示意透视图;
图5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示意侧视图;
图6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示意透视细节图;
图7以示意侧视图示出图1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细节;
图8以主视图示出图1中的在完全移出的位置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
图9以示意侧视图示出图8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
图10示出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按照本发明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示意细节图;
图11以示意透视图示出图10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间隔板;
图12以示意透视图示出图10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的细节;以及
图13至16示出图10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在从完全拉回位置向完全移出位置运动期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安全带锁呈送器10,该安全带锁呈送器具有(仅简示的)基体12和沿轴向方向A可移动地沿安全带锁呈送器10的移动方向V支承在基体12上的滑块14。基体12固定在车辆中。
部分包围基体12的横截面为U形或盒状的滑块14具有齿条结构16,该齿条结构构成在滑块14的平行的窄侧18上。
在滑块14上经由刚性的间隔板22固定有安全带锁20,该间隔板借助于两个固定开口24与安全带锁20刚性连接(参见图3和4)。
经由在基体12上的(未示出的)直线驱动装置可以使滑块14并因此使安全带锁20借助于齿条结构16从在图1和2中示出的完全拉回位置运动到在图8和9中示出的完全移出位置中。
间隔板22(参见图4)具有开口26,固定栓28穿过该开口并且与滑块14位置固定地连接。固定栓28在此以阶梯式栓的形式构成(例如参见图5),所述阶梯式栓具有第一区段28a和第二区段28b,所述第一区段具有比间隔板22中的开口26小的直径,而所述第二区段具有比开口26大的直径。
区段28a沿固定栓28延伸超过间隔板22的宽度、例如在间隔板的两倍至三倍宽度上延伸,从而间隔板22能够沿区段28a相对于固定栓28倾斜。
这允许安全带锁20相对于滑块14沿倾斜方向N以预定角度倾斜,从而安全带锁20能够占据初始位置和倾斜位置。
安全带锁20在该例子中在初始位置中直立(例如参见图1和2),安全带锁20在安全带锁呈送器10的拉回位置中占据该初始位置。而倾斜位置由安全带锁20在安全带锁呈送器10的完全移出位置中占据(例如参见图8和9)。最大倾斜角α例如位于5°与15°之间并且特别是在7°与12°之间。
滑块14在拉回位置与移出位置之间的运动可逆地实现,并且该运动有利于使安全带的系上和解开设计得对于车辆乘客更舒适。舒适性通过如下方式提高,即,安全带锁20在移出位置中同时摆动到倾斜位置中,从而安全带锁对于车辆乘客是可容易接近的。对于正常的行驶运行使滑块14运动到拉回位置中,其中,安全带锁20重新占据其初始位置、在此为直立的位置。
摆动运动在没有单独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实现,更确切地说,通过机械装置从竖直移动运动中导出摆动运动。
在图1至9中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对间隔板22进行强制引导而设有牵引元件30,以便将安全带锁20从初始位置沿倾斜方向N运动到倾斜位置。
牵引元件30在此以金属丝弯形物的形式实现,该金属丝弯形物以其自由端部32固定在间隔板22上并且以环34伸入到滑块14中(参见图1)。
在间隔板22上构成有两个固定接片36,所述两个固定接片位于间隔板22的两个对置的纵向侧上,并且所述两个固定接片沿倾斜方向N从间隔板22突出,其中,每个固定接片36具有一个固定开口38,牵引元件30的端部32穿过所述固定开口。固定开口38如此程度地远离间隔板22的主体,使得牵引元件30作用在间隔板22的重心之外,并且对固定接片36的牵引力Fz导致间隔板22在固定栓28上的倾斜。
固定接片36在间隔板22的安全带锁侧的端部上大约设置在固定开口24的高度上,而开口26构成在间隔板22的滑块侧的端部上,从而产生用于使间隔板22倾斜的良好的杠杆作用。
基体12具有(未详细示出的)例如以突出部或钩的形式的作用元件40,牵引元件30在向移出位置中的移动运动的结束范围内与该作用元件接触,使得牵引元件在作用元件上被拉住。以这种方式在朝向移出位置继续移动时将牵引力施加到牵引元件30上,该牵引力经由固定接片36传递到间隔板22上并且因此传递到牢固地固定在该间隔板上的安全带锁20上。因此,安全带锁20沿倾斜方向N倾斜直至其倾斜位置中。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牵引元件30在大部分移动运动上自由地在滑块14中延伸,而不与作用元件40接触。仅仅对于移动运动的最后部分、例如最后5至15毫米,牵引元件30贴靠在作用元件40上并且被该作用元件拉住,从而安全带锁20倾斜。
在向拉回位置往回移动时,牵引元件30重新从作用元件40脱开。
图2示出在其完全拉回位置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10,在该完全拉回位置中还未发生滑块14沿移动方向V的运动(ΔV0)。
而图8和9示出在最大移出位置中的安全带锁呈送器10,在该最大移出位置中走过最大移动路程ΔVmax
弹性元件42提供回位力,该回位力将安全带锁20加载到初始位置中。弹性元件42在此由金属丝弯曲成并且以多个螺旋绕圈在区段42a中围绕固定栓28的区段28b缠绕。弹性元件42的第一自由端部42b与滑块14固定连接,而第二自由端部42c在固定接片36的区域中作用在间隔板22上。以这种方式,弹性元件42的端部42c将安全带锁20朝向固定栓28的区段28b牵引到其初始位置中并且因此引起相对经由牵引元件30施加的牵引力的反作用力。通过弹性元件42施加的力选择成小于能通过牵引元件30施加的力,从而安全带锁20能够沿倾斜方向倾斜。然而在牵引力取消时,弹性元件42引起回位力F,该回位力将间隔板22并且因此将安全带锁20拉回到初始位置中。
安全带锁呈送器10此外具有电气的连接电缆44(参见图1),该连接电缆朝安全带锁20延伸并且例如与用于识别插舌插入的传感器连接。
图10至16示出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的安全带锁呈送器100。
已经由第一实施方式已知的以相同或仅稍微改变的形式存在的构件保留其至今填加的附图标记。
强制引导部——通过该强制引导部使间隔板122倾斜——在该情况下不是由牵引元件、而是由刚性的并且与基体12固定连接的滑槽板130(参见图13)形成。因此,间隔板122没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接片也足够(参见图11)。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安全带锁20经由间隔板122中的固定开口24固定并刚性地与间隔板122连接,而该间隔板可以沿固定栓28倾斜,该固定栓延伸通过间隔板122中的开口26。开口26和固定栓28可以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构造。
滑槽板130是板材成型件并且具有固定区段148,滑槽板以该固定区段与基体12固定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对间隔板122进行引导的引导区段150从固定区段148开始延伸,直至远离基体12的自由端部152。间隔板122的滑块侧的下端部154完全贴靠在引导区段150上。
引导区段150与向倾斜位置中的倾斜运动的方向反向倾斜地布置,从而当间隔板直立并且平行于轴向方向A定向时,自由端部152与间隔板122间隔开距离。在该例子中,引导区段150构成为具有单一的倾斜度。
引导区段150被划分为两个平行的臂156,所述两个平行的臂形成U形的缺口并且所述两个平行的臂在完全拉回位置中包围固定栓28,如这例如在图12中可见的那样。在移动运动期间,间隔板122的下端部154总是以相同程度贴靠在两个臂156上。
如果滑块14沿移动方向V朝向移出位置运动,那么间隔板122的下端部154沿滑槽板130滑动,其中,产生间隔板122沿固定栓28的区段28a的越来越大的运动间隙。
弹性元件142——该弹性元件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弹性元件42那样在区段142a中具有多个螺旋形的绕圈,所述螺旋形的绕圈包围固定栓28的区段28b——在此具有作为压力弹簧起作用的自由端部142c,该自由端部沿倾斜方向N作用到间隔板122上并且施加向倾斜位置中的力。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弹性元件142的自由端部142c在固定开口24的高度上包围间隔板122。
弹性元件142的另一自由端部142b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固定地在滑块14上锚定。
图13至16示出:在滑块14与基体12之间没有相对移动(V0)的情况下从完全拉回位置经由两个在图14和15中示出的中间步骤(V1、V2)直至最大移出位置(Vmax)中的移动运动期间,间隔板122和安全带锁20的运动,在该最大移出位置中,安全带锁20以最大移动角α倾斜。
基于滑槽板130的引导区段150的均匀倾斜度实现安全带锁20均匀地在整个移动路程上的倾斜运动。当引导区段150构成为在其走向中具有不同的倾斜度时,也能够获得安全带锁20在移动路程上匹配的倾斜运动。

Claims (13)

1.安全带锁呈送器,所述安全带锁呈送器具有静止的可固定装配在车辆中的基体(12)并且具有相对于所述基体(12)可移动到拉回位置和移出位置中的滑块(14),所述滑块与安全带锁(20)经由设置在安全带锁(20)与滑块(14)之间的间隔板(22;122)连接,其中,所述间隔板(22;122)与安全带锁(20)固定连接,并且设有强制引导部,通过所述强制引导部使间隔板(22;122)在向移出位置中移动时相对于滑块(14)以预定的程度摆动,从而除了滑块(14)的移动运动之外,安全带锁(20)沿倾斜方向(N)可逆地从初始位置倾斜到倾斜位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22;122)设置在与所述滑块(14)固定连接的固定栓(28)上,所述固定栓穿过在所述间隔板(22;122)中的开口(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栓(28)构成为具有凸台的阶梯铆钉,所述凸台的直径大于在间隔板(22)中的开口(26)的直径。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弹性元件(42;142),所述弹性元件将力(F)沿倾斜方向(N)施加到间隔板(22;122)上。
5.在引用权利要求4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2)将间隔板(22)加载到初始位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142)具有挤压区段(142c),所述挤压区段作用在间隔板(122)上并且将该间隔板加载到倾斜位置中,并且所述强制引导部包括在基体(12)上固定设置的刚性的滑槽板(130),所述滑槽板构成使得间隔板(122)在向滑块(14)的移出位置移动运动期间运动到该间隔板的倾斜位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30)朝向安全带锁(20)从间隔板(122)远离地倾斜,并且间隔板(122)的滑块侧的端部(154)沿移动方向(V)沿着滑槽板(130)滑动。
8.根据引用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6和7之一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30)具有两个平行的臂(156),所述两个平行的臂在滑块(14)的拉回位置中包围固定栓(28)。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130)是板材成型件。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引导部包括作用在间隔板(22)上的牵引元件(30),特别是,所述牵引元件(30)在滑块(14)向移出位置中的移动运动的结束范围内与在基体(12)上的作用元件(40)接触并且由该作用元件保持,其中,对牵引元件(30)产生牵引力(Fz)。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元件(30)是柔性的并且特别是金属丝或绳索。
12.根据权利要求10和11之一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元件(30)沿倾斜方向(N)与间隔板(22)的重心错开地作用在间隔板(22)上,从而作用在牵引元件(30)上的牵引力(Fz)对间隔板(22)产生扭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带锁呈送器,其特征在于,在间隔板(22)上设有两个在对置的纵向侧上设置的沿倾斜方向(N)突出的固定接片(36),牵引元件(30)作用在所述固定接片上。
CN201580062248.3A 2014-10-17 2015-09-29 安全带锁呈送器 Active CN1071078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15344.4A DE102014015344B4 (de) 2014-10-17 2014-10-17 Gurtschlossbringer
DE102014015344.4 2014-10-17
PCT/EP2015/002080 WO2016058708A1 (de) 2014-10-17 2015-09-29 Gurtschlossbrin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860A true CN107107860A (zh) 2017-08-29
CN107107860B CN107107860B (zh) 2020-05-19

Family

ID=5436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2248.3A Active CN107107860B (zh) 2014-10-17 2015-09-29 安全带锁呈送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7247B2 (zh)
CN (1) CN107107860B (zh)
DE (1) DE102014015344B4 (zh)
WO (1) WO20160587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4415B2 (ja) * 2016-08-29 2018-03-1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バックル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6220A (en) * 1992-04-30 1993-08-17 Allied Signal Inc. Stowable telescoping seat belt mechanism
JP2000095062A (ja) * 1998-09-28 2000-04-04 Suzuki Motor Corp シートベルト取付構造
US20090094807A1 (en) * 2007-10-16 2009-04-16 Takata Corporation Seatbelt buckle apparatus
US20110057432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t belt device for vehicle
DE102009052581A1 (de) * 2009-11-04 2011-05-05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CN102105336A (zh) * 2008-07-25 2011-06-22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带扣
JP2011245895A (ja) * 2010-05-24 2011-12-08 Takata Corp 可動バックル装置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2642514A (zh) * 2011-02-18 2012-08-22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77300D1 (de) * 1984-11-02 1990-05-31 Honda Motor Co Ltd Sicherheitsgurtfuehrungsvorrichtung.
DE4026637A1 (de) * 1990-08-09 1992-02-13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motorischen bewegen eines sicherheitsgurt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US5123673A (en) * 1991-02-28 1992-06-23 Hoover Universal, Inc. Seat belt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US5431446A (en) * 1992-08-05 1995-07-11 Ford Motor Company Seat belt presenter
AU2001253664A1 (en) * 2000-04-17 2001-10-30 Joalto Design, Inc. A seat belt buckle receptacle presenter assembly
JP3745217B2 (ja) * 2000-10-31 2006-02-1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バックル装置
US6969088B2 (en) * 2003-04-29 2005-11-2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at belt buckle presenter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
US20060231317A1 (en) * 2004-03-18 2006-10-19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buckle
US7407193B2 (en) * 2004-03-18 2008-08-05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buckle
DE102004017457B4 (de) * 2004-04-08 2015-01-15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chloßbringer
US7866703B2 (en) * 2007-05-23 2011-01-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settable vehicle seat belt buckle pre-tensioner presen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104884311A (zh) * 2012-12-10 2015-09-02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
DE102013011025B4 (de) 2013-07-02 2023-01-19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Gurtschlossbringer
DE102014015340B4 (de) * 2014-10-17 2019-07-18 Trw Automotive Gmbh Gurtschlossbringer
JP6163512B2 (ja) * 2015-04-17 2017-07-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バッ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6220A (en) * 1992-04-30 1993-08-17 Allied Signal Inc. Stowable telescoping seat belt mechanism
JP2000095062A (ja) * 1998-09-28 2000-04-04 Suzuki Motor Corp シートベルト取付構造
US20090094807A1 (en) * 2007-10-16 2009-04-16 Takata Corporation Seatbelt buckle apparatus
CN102105336A (zh) * 2008-07-25 2011-06-22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带扣
US20110057432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t belt device for vehicle
US8157292B2 (en) * 2009-09-04 2012-04-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Seat belt device for vehicle
DE102009052581A1 (de) * 2009-11-04 2011-05-05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JP2011245895A (ja) * 2010-05-24 2011-12-08 Takata Corp 可動バックル装置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2642514A (zh) * 2011-02-18 2012-08-22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带扣提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860B (zh) 2020-05-19
DE102014015344B4 (de) 2020-01-23
WO2016058708A1 (de) 2016-04-21
US20170225646A1 (en) 2017-08-10
DE102014015344A1 (de) 2016-04-21
US10457247B2 (en)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0530B2 (en) Longitudinal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CN102198810B (zh) 车辆用座椅的滑动装置
CN104512283B (zh) 交通工具座椅
CN104884311A (zh) 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
CN106232434B (zh) 用于将气囊模块固定在机动车方向盘上的卡锁销
CN103241139B (zh) 具有可选择的端部止动位置的座椅轨道
CN108475910A (zh) 滑动布线装置
CN10429062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靠
CN101670797A (zh) 儿童安全座椅
CN102050047A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头枕
US11186252B2 (en) Retractor pretensioner assembly
US10377325B2 (en) Slide protector
CN104228630A (zh) 头枕
CN107107860A (zh) 安全带锁呈送器
EP2492158A1 (en) Seat belt assembly
US20150203070A1 (en) Force-Limiting Device for a Seat Belt System
US20170253214A1 (en) Seat belt buckle presenter
CN102300745B (zh) 车辆乘客支承装置
CN101204935A (zh) 碰撞主动式头枕
JP5689863B2 (ja) 車両用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
CN103547469A (zh) 用于安装车顶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滑动单元以及车顶
US10000182B2 (en) Buckle device
CN209573442U (zh) 一种安全带锁舌结构、安全带及车辆
JP6195056B2 (ja) 車両用荷物固定具
CN104709126B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及安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