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7723B - 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7723B
CN107107723B CN201580073679.XA CN201580073679A CN107107723B CN 107107723 B CN107107723 B CN 107107723B CN 201580073679 A CN201580073679 A CN 201580073679A CN 107107723 B CN107107723 B CN 107107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open
strips
fastening
wind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36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7723A (zh
Inventor
R·福尔斯蒂奇
H·格鲁斯
S·波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B&C OUTSERT CENT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B&C OUTSERT CENT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B&C OUTSERT CENTER GmbH filed Critical TB&C OUTSERT CENT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107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7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7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2Wind deflectors for open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风板的偏转元件,该偏转元件具有柔韧的平幅结构(2),该平幅结构借助于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12)能够转移到一个相对于原始位置提升的或者撑开的使用位置中,并且该平幅结构沿着至少一条上面的或者下面的侧面边缘(8、9)具有固定机构(20)以便固定在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12)上、固定在所述导风板的基座元件(10)上或者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其中所述固定机构(20)具有至少一根第一夹条(22)和至少一根第二夹条(24),所述第一夹条(22)和所述第二夹条(24)借助于彼此相对应的并且穿过所述平幅结构(2)的连接元件(26、36)彼此相连接并且在此将所述平幅结构(2)的侧面边缘(8、9)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这样的偏转元件来装备的导风板、一种与此相应的机动车以及一种用于这样的偏转元件或者导风板的制造方法。
发明背景
很长时间以来,导风板结合机动车的活动车顶系统来使用。在活动车顶打开时,所述导风板履行以下功能:抑制可能的、尤其是通过周期性的空气压力变化引起的声学上的干扰噪声或者阻止其产生,所述干扰噪声在车辆内部尤其作为轰鸣声而能够感觉到。
常见的导风板一般来说布置在机动车车顶上的活动车顶开口的、沿着行驶方向处于前面的边缘的区域中。所述导风板的、以能够相对于车身移动的方式安装的展开元件(Ausstellelement)在活动车顶打开时转移到相对于原始位置被提升或者被撑开的使用位置中。由此,与可以被称为展开器(Aussteller)的展开元件相连接的偏转元件被撑开,所述偏转元件典型地呈柔韧的平幅结构的形式、尤其是呈网的形式。透气的平幅结构在机动车运动时引起有针对性的局部的空气旋涡,从而抑制可能的声学上的干扰噪声或者尽可能地完全阻止其产生。
关于构造和制造,存在着极为不同的导风板方案。因此,比如DE 10 2009 041 291A1说明了一种具有能够撑开的偏转元件的导风板,所述偏转元件的上面的边缘区域通过边条被固定至能够偏转的展开卡箍(Ausstellbügel),所述展开卡箍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卡箍本体。所述偏转元件的边条在此通过焊接方法被固定在所述卡箍本体上。
而另一种导风板方案则在WO 2012/052247 A1中得到了说明。在那里规定,将能够撑开的并且柔韧的偏转元件通过上面的边条固定在能够偏转的展开卡箍上。所述上面的边条以及下面的边条在此是所述偏转元件的环绕的塑料边缘挤压包封件(Kunststoffrandumspritzung)的组成部分。此外,这里所设置的边缘挤压包封件包括卡锁元件,借助于卡锁元件能够实现所述偏转元件的到所述偏向卡箍(Abweisebügel)的形状配合的、比如卡锁的接合。
此外,由DE 10 2005 054 186 B4已知一种用在机动车领域的导风板。为了将偏转元件与展开器连接起来,在那里说明了一种具有双构件的基座区域的接合机构,所述基座区域由两个单件所构成。第一单件具有多根插入销,并且第二单件具有与所述插入销互补地构成的插入开口。所述偏转元件在此被夹紧在所述两个单件之间,其中所述插入销用于相应的夹紧作用。所述插入销也能够构造为沿着纵向方向连续地伸展的插入板条。
但是,将典型地作为柔韧的网构成的偏转元件夹紧在插入销与插入开口之间的做法无可避免地在所述插入销的区域中导致褶皱形成。而沿着纵向方向连续地伸展的插入板条则在安装技术的方面证实是不利的,因为所述板条在其整个纵向方向范围内可能应该与一个与此互补地构成的插入轮廓相连接。证实极其困难的是,将所述柔韧的偏转元件无褶皱地夹紧在所述两个单件之间。
如果尤其仅仅设置了单个的比如沿着所述单件的纵向方向彼此隔开的插入开口和与其互补的插入销,那么在实际上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所述偏转元件有效地仅仅被保持和固定在彼此处于接合的插入销和插入开口的区域中,但是在相邻的插入销和插入开口之间的区域中仅仅得到较小的夹紧作用,这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尤其在导风板的长期运行中导致所述偏转元件的、不受欢迎的褶皱形成或者波纹形成。
在实际上,因此典型地在边缘侧对柔韧的偏转元件进行挤压包封。
机动车制造中的多样化的增加使得尤其也用于小批量生产的、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导风板的设计方案成为必需。主要基于注塑的、用于导风板的制造方法比如仅仅用于在边缘侧对所述偏转元件或者网进行挤压包封,所述制造方法在生产技术上尤其由注塑模具的较高的采购成本及投资成本看来证实是不利的。
此外,为了将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值得追求的是,在不同的生产基地来制造导风板的各个组件并且将制好的或者预制的导风板以尽可能少的运输成本和尽可能小的运输体积来运送到相关的机动车的生产基地。
就此而言,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得到改进的接合方案,该接合方案用于将偏转元件固定至导风板,所述偏转元件不仅能够实现成本低廉的并且高效的制造,而且也能够尽可能普遍地与导风板的、不同的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此外,本发明还旨在有助于明显地降低不仅用于导风板生产而且用于导风板或者导风板组件的运输的制造成本及投资成本。
发明内容
该任务用按下述1所述的偏转元件、按下述15所述的导风板、按下述18所述的机动车并且用按下述19所述的、用于制造偏转元件、因此导风板的方法得到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在此相应地是下述2-14、16-17以及20要求的主题。
1.用于导风板的偏转元件,具有柔韧的平幅结构,该平幅结构借助于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能够转移到一个相对于原始位置提升的或者撑开的使用位置中,并且该平幅结构沿着至少一条上面的或者下面的侧面边缘具有固定机构,以用来固定到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固定到所述导风板的基座元件或者固定到机动车车身,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具有至少一根第一夹条和至少一根第二夹条,所述第一夹条和所述第二夹条借助于彼此相对应的并且穿过所述平幅结构的连接元件彼此相连接并且将所述平幅结构的侧面边缘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之间。
2.根据前述1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平幅结构沿着其侧面边缘具有通孔的布置结构,所述通孔在其形状和位置方面与所述连接元件的形状和位置相一致。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在第一与第二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平幅结构的内侧面上设置了与所述平幅结构一起到达夹紧位置中的固定结构。
4.根据前述3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具有沿着所述侧面边缘延伸的梳条或者齿条。
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在第一与第二夹条的朝向彼此的内侧面上具有在几何形状和位置上彼此相对应的销和接纳部。
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夹条的内侧面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地构成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只能沿着第一与第二夹条的、相对于彼此的多个定向之一和与其相对应的连接元件相连接。
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在所述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布置了固定元件,所述偏转元件借助于所述固定元件能够与展开元件、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相连接或者与机动车车身相连接。
8.根据前述7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固定元件具有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能够形状配合地与展开元件、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相连接或者与机动车车身相连接。
9.根据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具有第一和第二弧形区段,所述弧形区段在关于其弧形弯曲度沿着径向方向彼此贴靠的情况下彼此连接。
10.根据前述1-9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第一与第二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一体地构成并且在所述平幅结构的整个上面的和/或下面的侧面边缘的范围内延伸。
11.根据前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第一与第二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构造为多构件的结构,并具有至少两个弯曲的侧壁区段和至少一个处于之间的基本上直线状的中间区段。
12.根据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平幅结构部分地设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具有第一加固条和第二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借助于彼此相对应的并且穿过所述平幅结构的连接元件彼此相连接并且将所述平幅结构的一部分夹紧在之间。
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加固结构能够灵活地变形并且能够克服预应力从折拢的原始位置变形或者折叠到分开的、将所述平幅结构撑开的使用位置中。
14.根据前述12或者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加固结构包围着所述平幅结构的左边的和/或右边的侧面边缘。
15.用于布置在机动车的车顶开口上的导风板:具有至少一个展开元件和可选的基座元件,其中所述展开元件能够以在原始位置与相对于所述原始位置提升的或者撑开的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机动车的车身上;并且具有偏转元件,该偏转元件借助于固定机构布置在展开元件、基座元件或者机动车车身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16.根据前述15所述的导风板,其中展开元件和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具有用于接纳所述偏转元件的固定机构的插入开口。
17.根据前述16所述的导风板,其中在展开元件与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上布置了至少部分地将所述插入开口封闭的加固元件。
18.具有根据前述15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的机动车。
19.用于制造根据前述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和第二夹条,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条具有彼此相对应的连接元件;
-对平幅结构进行裁剪;
-将所述平幅结构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之间并且将第一和第二夹条相互连接起来。
20.根据前述19所述的方法,其中为了制造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偏转元件而提供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夹条或者从对夹条或夹条件的选择中选择多个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或外形的夹条件。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导风板的偏转元件。所述偏转元件具有柔韧的平幅结构,该平幅结构典型地以透气的网或者针织物的形式构成,所述偏转元件能够借助于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转移到相对于原始位置被提升的或者被撑开的使用位置中。所述偏转元件为了接合到比如所述展开元件上而沿着至少一条上面的侧面边缘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展开元件上的固定机构。
作为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所述偏转元件能够沿着所述平幅结构的下面的侧面边缘典型地在车顶空隙的区域中具有固定机构,以用于固定到所述导风板的基座元件或者作为替代方案用于固定到机动车车身。所述布置在平幅结构上的固定机构具有至少一根第一夹条和至少一根第二夹条。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条能够借助于彼此相对应的并且穿过所述平幅结构的连接元件彼此连接。第一和第二夹条的、彼此互补地或者相对应地构成的连接元件能够在将所述平幅结构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之间的情况下彼此连接。
通过所述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穿过所述平幅结构这种方式,所述平幅结构尤其在所述连接元件的区域中并没有经受夹紧作用。所述平幅结构更确切地说是被夹紧在所述夹条的、基本上平坦的并且朝向彼此的内侧面之间。所述平幅结构由此在第一与第二夹条之间经受极其均匀的表面压力,从而远比使用所熟知的、按照现有技术的固定机构的情况不容易形成皱褶。
所述夹条的连接元件典型地是所述夹条的集成的组成部分,从而为了进行第一与第二夹条的相互间的连接而不需要对于为此设置的连接元件的单独的操纵。尤其规定,第一与第二夹条的、彼此接合的连接元件中的仅一部分连接元件穿过所述平幅结构。这些连接元件能够比如构造为相关的夹条的内侧面上的凸起或者销(Zapfen)。穿过所述平幅结构的连接元件随后能够在所述平幅结构的对置的一侧上与相应另一根夹条的、与此相对应的或者互补地构成的连接元件接合并且由此将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牢固地相对于彼此挤压。
根据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平幅结构沿着其侧面边缘具有由通孔构成的布置结构,所述通孔在其形状和位置方面与所述连接元件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通过沿着所述平幅结构的侧面边缘、也就是在所述平幅结构的侧面边缘区域中设置多个通孔的方式,所述平幅结构具有一种连接模板,借助于该连接模板所述平幅结构能够预固定在所述夹条中的仅仅一根夹条上。
借助于所述通孔和由其形成的连接模板,能够将所述平幅结构固定在下述夹条上,所述夹条具有至少两个穿过所述平幅结构的连接元件。这一点在安装技术的方面特别有利。相应的夹条比如能够在装配平台或者装配台上来提供。在能够将所述第二夹条放置到由第一夹条和平幅结构构成的布置结构上并且最后能够将所述平幅结构夹紧地与所述第一夹条连接起来之前,所述平幅结构连同其在其中所设置的通孔能够借助于通孔布置在所述夹条的相关的连接元件上。
此外,借助于多个连接元件以及所述平幅结构中的与所述连接元件相对应的通孔,能够提供较高的装配精密度和装配可靠性。一方面通过通孔和连接元件的匹配精确的结构能够提供平幅结构与相关的夹条的、精确的相互间的布置结构。另一方面,不仅通过连接元件和通孔的具体的几何形状而且通过连接元件和通孔的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能够以一种唯一的配置或者定向实现夹条与平幅结构的相互间的固定和布置。由此,能够防止第一与第二夹条的、相对于彼此或者由所述平幅结构看来错误的、比如扭转的布置。
不过,通过在所述连接元件的区域中在所述平幅结构中设置通孔的方法能够实现这一点:所述两根夹条彼此间的连接的形成对所述平幅结构上的可能的皱褶形成或者波纹形成几乎没有影响或者没有任何影响,并且所述平幅结构的、在所述夹条之间的夹紧仅仅在第一与第二夹条的、彼此处于接合之中的连接元件之外进行。尤其规定,相关的侧面边缘的、在所述平幅结构的表面的范围内或者在所述平幅结构的侧面边缘的范围内尽可能均匀的表面压力或者表面夹紧在第一与第二夹条之间产生。
根据一种改进方案,在第一与第二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平幅结构的内侧面上设置了与所述平幅结构一起到达夹紧位置中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尤其能够至少细微地从第一和/或第二夹条的、基本上平坦地构成的内侧面上伸出。
借助于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将所述平幅结构与相关的夹条之间的附着摩擦或者滑动摩擦提升到有效地防止所述平幅结构相对于所述固定结构滑动的程度。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在与所述连接元件隔开一距离的情况下布置在所述夹条的内侧面上。所述固定结构尤其能够处于沿着所述夹条的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彼此隔开的连接元件之间的间隙中。尤其能够考虑,相邻的连接元件之间的沿着纵向方向和/或横向方向的间隙至少部分地或者基本上整体地在夹条的内侧上设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的具体的设计方案尤其与所述平幅结构的机械特性相匹配。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具有沿着所述侧面边缘延伸的梳条或者齿条,所述梳条或者齿条是具有由齿元件或者是梳状元件构成的有规律的布置结构、因此具有单个的相对小的锯齿状的或者钩状的凸起,所述凸起在较大的面积范围内贴靠在所述平幅结构上并且由此很大程度上防止所述平幅结构在相邻的连接元件之间的区域中滑动。
借助于这样的固定结构,可以实现所述平幅结构到所述夹条的的特别稳定的、经久的并且形状美观的、尤其是无皱褶的接合。为此,第一与第二夹条上的较小数目的、彼此接合的连接元件已经足够。尽可能少的连接元件的设置在制造技术和装配技术的方面特别有利。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来规定,所述连接元件在第一和第二夹条的朝向彼此的内侧面上具有在几何形状与位置方面彼此相对应的销和接纳部。因此,比如能够在所述第一夹条的内侧面上布置多根沿着所述夹条的纵向方向或者也沿着所述夹条的横向方向彼此隔开的销,所述销能够插入在所述第二夹条的内侧面上的、与此相对应的或者互补地构成的接纳部中。所述销和接纳部能够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不仅能够将所述夹条相对于彼此不可松开地进行固定而且能够将其不可松开地固定在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上。不可松开的连接在此是指一种只能通过连接组件的毁坏来松开的连接。
此外,在偏转元件的改进方案中规定,至少在一根夹条的内侧面上或者至少在所述夹条的内侧面上设置了至少两个不同地构成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只能以第一与第二夹条的、相对于彼此的多种定向之一与和其相对应的连接元件相连接。这比如能够通过不同地构成的、由连接元件构成的配对来实现,所述连接元件在所述夹条上布置在为此设置的位置、典型地偏心的位置上。如果所述两根夹条之一比如在扭转的配置中无意地与另一根夹条相连接,那么所述相应的连接元件就彼此不匹配并且由此阻止所述两根夹条的连接。
此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能够考虑,如此选择彼此相对应的或者互补地构成的连接元件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条只能以预先给定的相对于彼此的定向彼此相连接。类似的安排也能够为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的、在一根或者两根夹条上的布置而设置。尤其是通过连接元件和与其互补地构成的通孔的、在所述平幅结构上的不对称的或者不规则的布置能够实现:所述夹条只能以为此设置的定向和方位彼此相连接而且与所述平幅结构相连接。误装配的风险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用于生产人员的培训开销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得到降低。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此外规定,在所述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至少一个外侧面上布置了固定元件,借助于该固定元件所述偏转元件能够与展开元件、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或者与机动车车身相连接。能够考虑,所述两根夹条在其背向彼此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固定元件。为了与所述展开元件、所述基座元件或者可选与所述机动车车身相连接,在所述展开元件上、在所述基座元件上或者在所述机动车车身上设置了与所述固定元件相对应的配对固定元件或者相对应的固定结构。
在至少一根夹条上设置的固定元件尤其被设置用于形成夹条与展元件、基座元件或者机动车车身中的其中一个部件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所述夹条与展开元件或者基座元件中的一个元件的、借助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元件能够得到的形状配合的连接能够在不取决于展开元件或者基座元件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偏转元件的单独的预先制造。只有在导风板的最终装配或者机动车的最终装配的过程中才能将所述夹条以及由此所述偏转元件与所述展开元件、所述基座元件或者与所述机动车车身连接起来。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明显得到降低,如果也就是说所述平幅结构在与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和/或基座元件分开的情况下包装和运输。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所述在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外侧面上所设置的固定元件具有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能够形状配合地与展开元件、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或者与机动车车身相连接。在此也规定,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能够不可松开地与所述相关的展开元件、所述基座元件或者与所述机动车车身相连接。通常不设置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的、从所述展开元件、所述基座元件或者从所述机动车车身上的松开。
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能够与此相应地构造得结实而坚固,并且不必具有松开器件或者松开结构。因此,它能够仅仅通过所述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外侧面上的材料增厚(Materialaufdickung)来成本特别低廉地得以实现。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弧形区段(Bogenstück),所述弧形区段相对于其弧形弯曲部在沿着径向方向彼此贴靠的情况下彼此相连接。至少部分地弯曲的夹条的设计方案也能够在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的弯曲区域中实现所述平幅结构的表面夹紧或者表面压紧。
借助于部分地弯曲的夹条,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也能够在基座元件或者展开元件的弯曲区段中无皱褶地被固定在所述展开元件上或者被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或者被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导风板典型地具有沿着车辆横向方向y延伸的中间区段,该中间区段在其处于外面的端部上、比如经过90°的弧形来转变为侧面的侧壁区段。通过所述第一夹条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弧形区段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夹条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弧形区段叠合的第二弧形区段这种方式,所述平幅结构也能够可靠地并且无皱褶地被固定在那个弧形区段中。在此尤其能够考虑,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分别在对置的端部区段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弧形区段,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条基本上适配(nachempfinden)所述展开元件和/或基座元件的轮廓。
就此而言,根据一种改进方案,第一和第二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能够一体地构成并且在所述平幅结构的整个上面的侧面边缘的范围内和/或在其整个下面的侧面边缘的范围内延伸。此外,能够考虑,第一和第二夹条各自一体地构成,并且第一和第二夹条与此相应地沿着所述平幅结构的整个上面的侧面边缘并且沿着其整个下面的侧面边缘延伸。第一和第二夹条尤其能够构造为注塑构件。它们优选相对扁平并且平坦地构成并且依从所述平幅结构的上面的和下面的侧面边缘的轮廓。由第一与第二夹条与被夹紧在其之间的平幅结构构成的布置结构的厚度典型地小于1cm、小于8mm、小于6mm或者小于5mm。
尤其能够考虑,所述固定机构连同其第一和第二夹条作为一种用于所述平幅结构的边缘侧的防水条来起作用,所述防水条在所述边缘区域中赋予所述平幅结构以所要求的机械硬度并且能够比如为了运输和装配用途实现对于平幅结构的单独的操纵。与无固定机构的设计方案相比,对于所述本身柔韧的平幅结构的操纵能够借助于第一和第二夹条的接合明显地得到简化。
根据另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第一和第二夹条中的至少一根夹条构造为多构件的结构。多构件的夹条具有至少两个弯曲的侧壁区段(Wangenstücke)和至少一个处于其之间的基本上直线状的中间区段。尤其能够考虑,将所述夹条之一构造为单体的结构并且将另一根夹条构造为多构件的结构。所述单构件的夹条在所述平幅结构的整个上面的侧面边缘或者下面的侧面边缘的范围内延伸,所述单构件的夹条在此能够作为一种装配条(Montageleiste)起作用,首先能够将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放到所述装配条上并且而后在所述装配条上能够布置所述多构件的夹条的各个区段。
第一和/或第二夹条尤其能够作为注塑构件来制造。此外能够考虑,所述两根夹条、也就是第一和第二夹条各自都构造为多构件的结构,并且第一和第二夹条中的每根夹条都具有两个弯曲的侧壁区段并且各自具有处于其之间的中间区段,其中不仅第一和第二夹条的、彼此贴靠的侧壁区段而且第一和第二夹条的各自的中间区段都能够相应地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锁合地彼此连接。
借助于所述夹条的区段,能够在几个标准化的分块(Teilstücke)的基础上构造不一样长的并且不一样地尺寸设计的夹条。尤其能够考虑,在总是保持相同的侧壁区段、不过不一样长的中间区段的基础上或者借助于多个中间区段来实现沿着车辆横向方向(y)不一样宽的或者不一样长的偏转元件。能够考虑,不仅为所述边缘侧的侧壁区段而且为处于其之间的中间区段设置标准化的标准尺寸。通过用较长的中间区段来替换较短的中间区段这种方式或者通过设置多个彼此并排的中间区段这种方式,能够几乎任意地对所述偏转元件的、沿着车辆横向方向(y)的总长或者延伸度进行调整,而不必为此采购或者提供单独的注塑模具。
此外,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所述平幅结构部分地设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具有第一加固条和第二加固条。所述加固条在此借助于彼此相对应地并且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平幅结构的连接元件彼此连接。所述加固条在此将所述平幅结构的一部分夹紧在其之间。所述加固条的、在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上的相互间的固定能够与所述夹条的、在所述平幅结构上的接合大体相同地或者类似地来设置并且与此相应地构成。
所述加固结构尤其能够被设置在所述平幅结构的弧形区域或者弯曲区域中。所述加固结构比如能够平行于第一和/或第二夹条的弧形区段伸展、但是以所述平幅结构的预先给定的间距来伸展。此外能够考虑,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的左边的或者右边的侧面边缘至少部分地设有这样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的左边的或者右边的侧面边缘在所述平幅结构的上面的与下面的侧面边缘之间延伸。
所述加固结构具有比所述平幅结构小的弹性或者柔性,但是具有比所述夹条明显高的柔性或者弹性。尤其规定,所述加固条由与所述夹条不同的材料制成。能够为所述夹条典型地设置热塑性塑料、比如聚丙烯(PP)、聚酰胺(PA)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者由其构成的材料混合物构成,所述热塑性塑料可选地具有0到50%的纤维量,而所述加固条则典型地由热塑性弹性体(TPE)制成。作为用于所述加固条的材料,尤其也考虑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硅酮或者类似材料混合物。所述加固条典型地具有处于50与80之间的肖氏硬度。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由所述第一和第二加固条构成的加固结构能够灵活地变形,并且能够克服预应力从折拢的原始位置变形或者折叠到彼此分开的、将所述平幅结构撑开的使用位置中。通过所述加固结构具有竖立的或者铺开的预应力这种方式,所述加固结构不仅能够辅助所述展开元件的运动,而且更确切地说也能够在所述展开元件的展开运动和折入运动的过程中辅助或者预先给定所述平幅结构的、有序的并且限定的折拢和彼此分开。
所述加固结构就像所述固定机构一样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在所述平幅结构的两侧布置的并且直接彼此接合的加固条的设置与所述平幅结构相连接,通过前述方式对于所述加固结构的设置来说迄今为止常见的注塑过程也变得多余。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用于制造的制造成本和投资成本。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所述加固结构包围着所述平幅结构的左边的和/或右边的侧面边缘。尤其通过借助于所述加固结构来实现左边的和右边的侧面边缘包围这种方式,能够不仅仅抵制所述平幅结构的散线。更确切地说,通过所述加固结构的侧面边缘接合,能够引起所述平幅结构的所要求的折叠特性。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布置在机动车的车顶开口上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具有至少一个展开元件并且可选具有基座元件。所述展开元件在机动车的车身上的最终装配位置中能够以能够在原始位置与相对于所述原始位置被提升的并且被撑开的使用位置运动的方式布置在机动车的车身上、尤其是布置在机动车的车顶结构上。
所述导风板除了所述能够以可运动的方式接合在所述机动车车身上的展开元件之外还具有至少一个前面所描述的偏转元件,所述偏转元件借助于其固定机构能够布置在展开元件、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或者机动车车身上或者能够固定在其上面。只要所述导风板设有基座元件,那么所述偏转元件就能够借助于其固定机构布置在所述基座元件上。如果所述导风板无基座元件地构成,那就规定,所述偏转元件借助于其固定机构直接被固定在所述机动车车身上。原则上能够考虑,所述平幅结构的上面的和下面的侧面边缘中仅仅一条侧面边缘设有所述按本发明的固定机构。但是,有利的是,所述两条侧面边缘、也就是上面的和下面的侧面边缘分别都设有这里所描述的、比如能够夹上的并且防水条状地构成的固定机构。
根据所述导风板的一种改进方案,展开元件和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具有插入开口,所述插入开口用于接纳所述偏转元件的固定机构。在展开元件和基座元件的接纳部的里面或者上面设置了配对固定元件或者配对固定结构,所述配对固定元件或者配对固定结构与所述偏转元件的固定机构的固定元件相互作用,所述固定元件被设置在至少一根夹条的外侧面上。
尤其能够考虑,所述偏转元件借助于其边缘侧的固定机构只能插入所述展开元件或者基座元件上的、为此设置的插入开口中并且能够借助于合适的彼此互补地构成的固定元件和配对固定元件卡锁地或者形状配合地彼此连接。为在所述夹条的外侧面上设置的固定元件构造了卡锁元件、夹紧元件、撑开元件或者楔形元件,这一点尤其能够将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无需工具地最终安装并且固定在所述展开元件或者所述基座元件上、如有必要也同样地最终安装并且固定在所述机动车车身上。
根据另一种设计方案,在展开元件和基座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上布置了加固元件,该加固元件至少部分地将所述插入开口封闭。所述展开元件和所述基座元件就本身看来相应地能够构造为塑料注塑组件。在此设置加固元件、比如金属的加固元件或者由塑料制成的加固元件,通过这种方式所述展开元件或者所述基座元件能够得到结构上的加固。尤其能够考虑,也无需工具地将所述加固元件与所述展开元件或者所述基座元件连接起来。此外,所述加固元件能够构造为金属-塑料复合构件。
就此而言,能够在所述加固元件上并且在所述展开元件或者基座元件上看到彼此相对应的或者彼此互补地构成的固定元件或者连接元件。此外能够考虑,所述加固元件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展开元件或者基座元件上的插入开口,在所述插入开口中布置了所述平幅结构的固定机构。借助于所述加固元件额外的接合,比如接合在所述展开元件上,平幅结构与展开元件的相互间的连接能够得到加固和改进。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最后涉及一种机动车,该机动车设有前面所描述的导风板。
此外,提供了一种按本发明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制造偏转元件、因此用于制造如前所述的导风板。所述方法在此包括提供第一和第二夹条的步骤,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条具有彼此相对应的或者互补的连接元件。在另一个步骤中,对平幅结构进行裁剪,所述平幅结构在侧面边缘区域中优选设有通孔。所述平幅结构而后被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之间并且借助于第一与第二夹条的相互间的连接被夹紧,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的相互间的连接是借助于在其上面所设置的连接元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些连接元件穿过所述平幅结构。
通常,不仅仅在边缘侧对所述平幅结构进行裁剪,而且在相同的过程中也将通孔在侧面边缘区域中引入到所述平幅结构中。所述边缘侧的裁剪以及所述通孔的引入能够借助于一种且同一种加工工具、比如借助于冲压机或者借助于激光切割来进行。被引入到所述平幅结构中的通孔同样能够用于定位在所述两根所提供的夹条之一上、尤其是定位在其连接元件上。另一根夹条而后能够在构成所述平幅结构的侧面边缘区域的、尽可能均匀的表面压紧结构或者表面夹紧结构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夹条相连接。
所述偏转元件能够完全在不取决于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或者基座元件并且与其分开的情况下制造。具体地,所述设有夹条和由夹条构成的固定机构的平幅结构能够以堆叠在一起的并且节省位置空间的方式来运送到其它地方,以进行最终装配。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方案,此外规定,为了制造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偏转元件而提供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夹条或者从对于夹条件(Klemmleistenstücke)的选择中选择多个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或不同的外形的夹条件。通过提供对于不同地构成的夹条件的选择这种方式,能够借助于合适的夹条以较小的模具开销和制造开销在不同地批量生产的并且在其尺寸方面不同地设计而成的平幅结构的边缘区域中来包封所述平幅结构,并且借助于由所述夹条相应地构成的固定机构在接下来的装配步骤中与导风板的另外提供的展开元件和/或基座元件或者直接与机动车的相应的车身区段连接起来。
另外的、用于制造偏转元件的方法步骤必然地从所述偏转元件及导风板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配置和相互影响中产生。就此而言所有关于所述偏转元件以及关于所述导风板所描述的特征以及由此能够获得的作用和效应也同样适用于用于制造所述偏转元件及导风板的方法;并且反之亦可。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所作的描述中对所述偏转元件的、导风板的而且对所属的制造方法的、另外的目标、特征和有利的设计方案进行解释。在此:
图1示出了导风板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在预装配配置中偏转元件的上面的侧面边缘的、示意性的并且简化的横截面图示;
图3示出了按照图2的偏转元件连同被固定在其上面的、由两根夹条构成的固定机构;
图4示出了按照图2的预装配配置的、示意性的并且透视的图示;并且
图5示出了所述偏转元件的与图3相对应的透视图;
图6示出了在最终装配期间偏转元件及导风板的布置的示意性的横截面;
图7示出了在将偏转元件与展开元件及基座元件连接起来之后按照图6的横截面;
图8示出了按照图7的图示,但是该图示具有布置在所述展开元件上的加固元件;
图9示出了在预装配配置中从上方朝所述偏转元件的侧面的弧形区段看的示意性视图;
图10示出了按照图9的偏转元件连同彼此连接的夹条的、另一部分的图示;
图11示出了在预装配位置中使加固结构接合在所述平幅结构的左边的侧面边缘上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按照图11的侧面边缘的、但是在最终装配位置中的图示;
图13示出了较窄的偏转元件的一种设计方案连同被划分为三个分段的固定机构;
图14示出了所述偏转元件的、一种与图13相比更宽的设计方案;并且
图15示出了按照图14的偏转元件的一种作为替代方案的设计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透视图示出了一种导风板1,该导风板用于布置在机动车车身16的活动车顶开口上。所述导风板1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具有大约处于车身16的车顶结构的平面中的基座元件10以及可枢转地安装的展开元件12。所述基座元件10以及所述展开元件12从上方看具有U形的基本几何形状,其中两条外面的支臂10a、10c大致沿着车辆纵轴线(x)延伸。同样地,所述展开元件12的两条外面的支臂12a、12c从上方看大致与所述基座元件10的支臂10a、10c重叠地布置。所述支臂10a、12a或者10c、12c的自由的端部相应地通过关节11以可枢转的方式彼此连接。
在对置的侧面的支臂10a、10c、12a、12c之间,不仅所述基座元件10而且所述展开元件12都具有基本上直线地构成的中间区段10b、12b,所述中间区段在最终装配配置中在这里未明确地示出的机动车上基本上沿着机动车横向方向(y)延伸。
所述展开元件12典型地能够克服复位力、比如克服弹力转移到原始位置中,在所述原始位置中所述展开元件差不多完全贴靠在所述基座元件10上。在所述基座元件10与所述展开元件12之间有偏转元件14,该偏转元件具有柔韧的、典型地透气的平幅结构2,该平幅结构则具有边缘侧的固定机构20。所述平幅结构2尤其构造为柔韧的网,该网比如以织物或者针织物的形式构成。
借助于所述典型地受到弹簧加载的展开元件12,所述平幅结构2能够转移到在图1中示出的被提升的或者被撑开的使用位置中,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它至少部分地从机动车车顶的轮廓中伸出来并且由此在处于运动之中的机动车中在活动车顶的区域中引起有针对性的空气旋涡。所述平幅结构2具有与所述展开元件12相连接的上面的侧面边缘8。此外,所述平幅结构2具有与所述基座元件10相连接的下面的侧面边缘9。侧向的侧面边缘、比如所述平幅结构2的在图1中在左边示出的左边的侧面边缘6而且所述平幅结构2的右边的侧面边缘7都与所述关节11隔开。所述平幅结构2在其在左边的与右边的侧面边缘6、7之间的延伸部中一体地构成。它具有比如平坦的中间区段4,该中间区段在相对于展开元件12和基座元件10的支臂12a、12c、10a、10c的过渡段中转变为左边的侧壁区段3并且转变为对置的右边的侧壁区段5。尤其在那些侧壁区段3、5的区域中,在制造技术上相当困难的是,实现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2的、在所述展开元件12上或者在所述基座元件10上的无皱褶的接合。
尽管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所述导风板1的这样的无基座元件的设计方案也能够得到考虑并且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在这样的设计方案中,所述基座元件10的功能、也就是对于所述平幅结构2的下面的侧面边缘9的夹持直接由车辆车身16来提供。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2的下面的侧面边缘9在此借助于沿着所述下面的侧面边缘9延伸的固定机构20直接与所述车身16相连接。
为了固定所述偏转元件14而且为了提高其机械稳定性并且为了对其进行结构加固,所述偏转元件14在边缘侧、也就是说至少沿着上面的侧面边缘8或者沿着下面的侧面边缘9如在图4和5中并且详细地在图2和3中所示出的那样设有固定机构20。所述固定机构20在此由第一夹条22和第二夹条24所构成。所述两根夹条22、24具有彼此相对应的或者彼此互补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6、28。在图4和5中沿着车辆竖向方向(z)相应地仅仅示出了一个连接元件26,而按照图2和3的稍许更大的图示则公开了一种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具有两个沿着车辆竖向方向(z)或者竖向地彼此隔开的连接元件26、28。
借助于所述连接元件26、28,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能够如从按照图3的接合位置中得知的那样彼此相连接。所述连接元件26、28被设置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朝向彼此的内侧面25、27上。所述第一夹条22的连接元件26在此构造为卡锁凸起、尤其是构造为卡锁销或者一般来说构造为连接销,所述连接销能够插入或者能够装入到所述第二夹条24的、相应地作为接纳部来构成的连接元件28中。
所述连接元件26、28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26a、28a,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随着到达在图3中示出的夹紧位置或装配位置这个情况而卡锁地彼此进行接合。比如所述作为销来构成的连接元件26具有向外撑开的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26a,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在形成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形状配合的连接的情况下放到所述互补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8的、与此相对应的、比如作为侧凹(Hinterschneidung)来构成的卡锁元件或者卡锁结构28a中。
在图3所示的装配位置中,所述连接元件26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穿过所述柔韧的平幅结构2。所述平幅结构2有利地具有一个或者多个通孔40,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元件26的位置和几何形状相匹配。通过这种方式,所述平幅结构2在彼此处于接合之中的连接元件2、28的区域中没有任何变形。就这一点而言,皱褶形成能够有效地得到抑制。
此外,通过像比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所述平幅结构2的边缘区域中设置多个比如形成连接模板的通孔40、42这种方式,能够提供所述第一夹条22与所述平幅结构2的特别容易的预装配的方案。因此,在装配技术的方面能够规定,将所述平幅结构2以其预配制的通孔40、42如此放置到所述第一夹条22上,使得伸出的连接元件26、36穿过所述通孔40、42,以便所述平幅结构2在所述连接元件26、36之间的区域中尽可能完全地并且平坦地抵靠相关的夹条22。
通过借助于互补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6、28、36、38来建立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连接这种方式,能够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内侧面25、27之间实现极其均匀的表面压力,使得极其均匀的并且经久的夹紧作用能够施加到所述平幅结构2的相关的侧面边缘8、9上。
为了改进夹紧作用,此外能够规定,在所述内侧面25、27中的至少一个内侧面上在所述连接元件26、28、36、38之间或者外部设置固定结构30。所述固定结构30尤其能够以梳条或者齿条31的形式构成并且具有各个较少地形成的或者较小地构成的齿或者钩,借助于所述齿或者钩能够引起所述平幅结构2的、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内侧面25、27之间的再次得到改进的附着。
如示意性地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各个固定结构30能够不仅沿着横向方向(z)以不同的间距而且能够以不同的长度(y)构造在相关的夹条22上。此外,能够考虑,在两个朝向彼此的内侧面25、27上也设置了彼此接合的或者相对于彼此偏移地布置的固定结构30,借助于所述固定结构能够再次改进所述夹条22、24之间的夹紧作用。所述固定结构30能够与相应的夹条22、24一体地连接或者作为其集成的组成部分来构成。如果所述夹条22、24比如构造为塑料注塑构件,那么所述固定结构30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无需增加费用地得到实现。
如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能够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上设置连接元件26、28和36、38的不同的配对。在此,连接元件26、28和36、38的配对通过其几何上的外形和几何上的造型来区分。所述连接元件26构造为柱筒状的或者较圆配置的销,而所述连接元件36则具有基本上有棱角的横截面轮廓。
相应地构造了所述第二夹条24的相应与此互补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8、38。所述平幅结构2的边缘区域中的通孔40、42具有与相应地销状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6、28相对应的轮廓。借助于如此不同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6、36、28、38,能够强求实现这一点:只能以一种唯一的定向、也就是以预先给定的定向来相互地布置并且固定平幅结构2和第一及第二夹条22、24。
不同的通孔40、42的、在所述平幅结构的边缘区域中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种连接模板,该连接模板只能以正确的定向与一块与其互补地构成的连接模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模板由所述连接元件26、28、36、38构成。也能够作为在几何方面不同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6、28、36、38和通孔40、42的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来规定,也能够以不规则的方式来构造相邻的连接元件26、36或者28、38之间的间距,使得相互间的布置相应地要求所述夹条22、24与平幅结构2相对于彼此的、明确的定位。
根据当前的实施例,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背向彼此的外侧面21、23上,相应地设置了伸向外面的固定元件32、34,借助于所述固定元件由所述夹条22、24构成的固定机构20能够与展开元件12和基座元件10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相连接。为此,在所述展开元件12上而且在所述基座元件10上分别设置了伸长的插入开口52、50,所述插入开口根据所述固定机构20的形状和轮廓能够尽可能完全地接纳所述固定机构20。
尤其在所述插入开口50、52的内侧面上设置了比如以侧凹的形式构成的配对固定元件54,所述配对固定元件随着到达在图7中示出的最终装配位置这个情况而比如形状配合地或者摩擦锁合地与所述夹条22、24的固定元件32、34相互作用。所述固定元件32、34在此构造为设有起动斜面
Figure GDA0002312837010000201
的卡锁元件,所述卡锁元件以固定夹子(Befestigungsclip)的方式实现为图7中示出的最终装配配置时与所述配对固定元件54、也就是与在所述插入开口50、52的内侧面上构成的侧凹卡锁在一起。原则上足够的是,所述夹条22、24中的仅仅一根夹条具有伸向外面的固定元件32、34。也能够考虑,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对置的外侧面21、23上构成的固定元件32、34沿着所述夹条22、24的纵向方向彼此隔开。
为了将所述偏转元件14比如最终安装在所述展开元件12上,能够如在图7中所示出的那样设置另一个加固元件60的接合。所述加固元件60比如能够以金属卡箍或者塑料卡箍的方式来构造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沿着所述展开元件12来延伸。所述加固元件60也能够借助于分开的连接元件62与所述展开元件12相连接。所述典型地由塑料注塑构件制成的展开元件12具有一个比如以插入开口的形式构成的连接元件64,该连接元件接纳所述加固元件的、构造为插入销的连接元件62。
在图8所示出的最终装配配置中,所述布置在展开元件12上的加固元件60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插入开口52,使得所述加固元件60不仅仅有助于所述展开元件12的结构上的加固,而且同样也有助于所述偏转元件14的相关的固定机构20到所述展开元件12的特别可靠并且经久的固定。
在图9和10中示出了所述固定机构20的、与图4和5相对应的、在所述平幅结构2的弯曲区域中接合的情况。所述夹条22、24能够沿着整个横向延伸部、也就是沿着所述平幅结构2的整个上面的或者下面的侧面边缘8、9延伸,并且尤其也提供使所述平幅结构2接合在所述平幅结构2的弯曲区域中、比如接合在中间区段4与侧面的侧壁区段3、5之间的过渡段中的方案。就此而言,所述夹条22、24也能够在其对置的端部上具有弯曲的侧壁区段22a、22c、24a、24c,所述侧壁区段通过基本上直线地构成的中间区段22b、24b彼此连接。
在图9和10中分别仅仅示出了左边的外面的弧形或者侧壁区段22a、24a。在图9和图10所示出的设计方案中,所述侧壁区段24a、22a具有彼此相对应的连接元件26、28,所述连接元件能够从所述平幅结构2的侧壁区段3中的为此设置的通孔40中穿过,并且借助于所述连接元件所述侧壁区段22a、24a能够夹紧地彼此连接。在所述夹条22、24的弯曲的侧壁区段22a、24a中,至少一个固定结构30被设置在所述夹条22、24的内侧面之一上。关于所述固定结构的弯曲半径在按照图9和10的图示中从上面观察,所述侧壁区段24a、22a沿着径向方向(r)夹紧地彼此贴靠,使得所述平幅结构、尤其其侧壁区段3尽可能无皱褶地并且可靠地被保持在所述弯曲的区域中。
在图11和12中,在另一张从上方看的俯视图中示出了将加固结构120安装在所述平幅结构2的左边的侧面边缘6上的情况。所述加固结构120能够向上与上面的固定机构20邻接并且向下与下面的固定机构20邻接、因此与所述与相关的固定机构20处于接合之中的展开元件12和基座元件10邻接。
与所述夹条22、24的接合和相互间的连接相类似,所述加固结构120也具有彼此相对应的加固条、也就是第一加固条122和第二加固条124,所述加固条设有彼此相对应地构成的连接元件126、128、能够彼此连接并且在此将所述平幅结构2的一个区段、也就是所述侧面边缘6夹紧在其之间。
此外,由所述两根加固条122、124构成的加固结构120除了所述平幅结构2的侧面边缘6、7的结构上的加固之外,在提升并且降低所述展开元件12时还用于以限定的方式将所述平幅结构2折叠。尤其能够规定,所述加固条122、124中的至少一根加固条设有预应力,该预应力比如力求将所述加固结构120转移到其被撑开的并且在图1中示出的使用位置中。
所述固定机构20尤其能够沿着整个上面的侧面边缘8并且沿着整个下面的侧面边缘9来布置,该固定机构要么能够一体地构成,其中被设置用于形成所述固定机构的夹条22、24在其对置的端部区段上具有相应地弯曲的侧壁区段22a、22c、24a、24c。作为替代方案,也能够如从图13到15中在没有相关联的平幅结构2的情况下以示意图所草绘的那样设置夹条22、24的多重分段的结构。
按照图13的固定机构20总共具有三个分段、也就是左边的侧壁区段20a、中间区段20b和右边的侧壁区段20c。这些侧壁区段20a、20b、20c中的每个侧壁区段都分别由两个相对应地构成的夹条件22a、22c、24a、24c所构成。所述左边的侧壁区段20a相应地由左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区段22a、24a所构成。所述中间区段20b由第一和第二中间区段22b、24b所构成,而所述右边的侧壁区段20c则由右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区段22c、24c所构成。
所述固定机构20、尤其是特此构成的偏转元件14沿着车辆横向方向(y)相对较窄。为了加宽并且形成更宽的、用于相应地更宽地配置的导风板1的偏转元件14,应该如在图14中所勾画的那样提供一个沿着车辆横向方向稍许更长地延伸的偏转元件,该偏转元件具有相应地更长的固定机构20’。所述侧壁区段20a、20c在此与按照图13的设计方案相比能够不变地得到保持。
所述固定机构20的、因此所述偏转元件14及导风板1的延长能够仅仅通过用相应更长的中间区段20b’来取代所述中间区段20b来实现。所述固定机构20’的、就此而言并且与图13相比稍许更长地构成的中间区段20b’具有第一和第二夹条22、24的中间区段22b’、24b’,所述中间区段22b’、24b’与图13的中间区段22b、24b相比相应地构造得更长。作为替代方案,也能够取代通过更长的中间区段20b’替换所述中间区段20b这种做法,而是按照图15来规定,将两个相同的或者不一样长的中间区段20b组合起来,用于如在图15中所示出的那样在总体上达到替代的固定机构20”的所要求的长度。
为了形成相应的偏转元件14,相应地配置的或者裁剪的平幅结构2当然也属于所述固定机构20、20’、20”的不同的设计方案。对于大量在几何形状上不同地构成的平幅结构和偏转元件来说,能够通过夹条22、24的各个分段的灵巧的组合来相应地提供用于所述固定机构20、20’、20”的不同的长度和几何轮廓。
为了形成各个侧壁区段和中间区段,原则上足够的是,提供较小数目的不同长度的或者在几何形状上不同地构成的、用于夹条22、24的标准构件,从而用较少的模具成本和投资成本也能够制造合理地并且成本低廉地生产较少件数的导风板。
附图标记列表:
1 导风板
2 平幅结构
3 侧壁区段
4 中间区段
5 侧壁区段
6 侧面边缘
7 侧面边缘
8 侧面边缘
9 侧面边缘
10 基座元件
10a 支臂
10b 中间区段
10c 支臂
11 关节
12 展开元件
12a 支臂
12b 中间区段
12c 支臂
14 偏转元件
16 车身
20 固定机构
20a 侧壁区段
20b 中间区段
20c 侧壁区段
21 外侧面
22 夹条
22a 侧壁区段
22b 中间区段
22c 侧壁区段
23 外侧面
24 夹条
24a 侧壁区段
24b 中间区段
24c 侧壁区段
25 内侧面
26 连接元件
26a 卡锁结构
27 内侧面
28 连接元件
28a 卡锁结构
30 固定结构
31 齿条/梳条
32 固定元件
34 固定元件
36 连接元件
38 连接元件
40 通孔
42 通孔
50 插入开口
52 插入开口
54 配对固定元件
60 加固元件
62 连接元件
64 连接元件
120 加固结构
122 加固条
124 加固条
126 连接元件
128 连接元件

Claims (19)

1.用于导风板的偏转元件,其中该导风板被构造成布置在机动车的车顶开口上,该偏转元件具有柔韧的平幅结构(2),该平幅结构借助于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12)能够转移到一个相对于原始位置提升的或者撑开的使用位置中,并且该平幅结构沿着至少一条上面的或者下面的侧面边缘(8、9)具有固定机构(20),以用来固定到所述导风板的展开元件(12)、固定到所述导风板的基座元件(10)或者固定到机动车车身,其中所述固定机构(20)具有至少一根第一夹条(22)和至少一根第二夹条(24),所述第一夹条(22)和所述第二夹条(24)均具有连接元件(26、28、36、38),且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借助于彼此相对应的并且穿过所述平幅结构(2)的连接元件(26、36)彼此相连接并且将所述平幅结构(2)的侧面边缘(8、9)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之间,其中彼此相对应的连接元件(26、28、36、38)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26、36)延伸穿过该柔韧的平幅结构(2),且其中在所述夹条(22、24)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至少一个外侧面(21、23)上布置了固定元件(32、34),所述偏转元件(14)借助于所述固定元件(32、34)能够与展开元件(12)、基座元件(10)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相连接或者与机动车车身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平幅结构(2)沿着其侧面边缘(8、9)具有通孔(40、42)的布置结构,所述通孔(40、42)在其形状和位置方面与所述连接元件(26、28、36、38)的形状和位置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中的至少一根夹条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平幅结构(2)的内侧面(25、27)上设置了与所述平幅结构(2)一起到达夹紧位置中的固定结构(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固定结构(30)具有沿着所述侧面边缘(8、9)延伸的梳条或者齿条(31)。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连接元件(26、28、36、38)在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朝向彼此的内侧面(25、27)上具有在几何形状和位置上彼此相对应的销和接纳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夹条(22、24)的内侧面(25、27)具有至少两个不同地构成的连接元件(26、36),所述连接元件只能沿着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的、相对于彼此的多个定向之一和与其相对应的连接元件(28 、38)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固定元件(32、34)具有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所述卡锁元件或者卡夹元件能够形状配合地与展开元件(12)、基座元件(10)中的至少一个元件相连接或者与机动车车身相连接。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具有第一和第二弧形区段(122、124),所述弧形区段在关于其弧形弯曲度沿着径向方向(r)彼此贴靠的情况下彼此连接。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中的至少一根夹条一体地构成并且在所述平幅结构(2)的整个上面的和/或下面的侧面边缘(8、9)的范围内延伸。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中的至少一根夹条构造为多构件的结构,并具有至少两个弯曲的侧壁区段(22a、22c、24a、24d)和至少一个处于之间的基本上直线状的中间区段(22b、24b)。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平幅结构(2)部分地设有加固结构(120),所述加固结构具有第一加固条(122)和第二加固条(124),所述加固条(122、124)借助于彼此相对应的并且穿过所述平幅结构(2)的连接元件(126、128)彼此相连接并且将所述平幅结构(2)的一部分夹紧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加固结构(120)能够灵活地变形并且能够克服预应力从折拢的原始位置变形或者折叠到分开的、将所述平幅结构(2)撑开的使用位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转元件,其中所述加固结构(120) 包围着所述平幅结构(2)的左边的和/或右边的侧面边缘(6、7)。
14.用于布置在机动车的车顶开口上的导风板:具有至少一个展开元件(12)和可选的基座元件(10),其中所述展开元件(12)能够以在原始位置与相对于所述原始位置提升的或者撑开的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机动车的车身(16)上;并且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14),该偏转元件借助于固定机构(20)布置在展开元件(12)、基座元件(10)或者机动车车身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风板,其中展开元件(12)和基座元件(10)中的至少一个元件具有用于接纳所述偏转元件(14)的固定机构(20)的插入开口(50、5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风板,其中在展开元件(12)与基座元件(10)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上布置了至少部分地将所述插入开口(50、52)封闭的加固元件(60)。
17.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4或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板的机动车。
18.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转元件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和第二夹条(22、24),所述第一和第二夹条具有彼此相对应的连接元件(26、28、36、38);
-对平幅结构(2)进行裁剪;
-将所述平幅结构(2)夹紧在所述第一与第二夹条(22、24)之间并且将第一和第二夹条(22、24)相互连接起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为了制造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偏转元件(14)而提供不同地尺寸设计的夹条(22、24)或者从对夹条(22、24)或夹条件(22b、22b’、24b、24b’)的选择中选择多个具有不同的尺寸和/或外形的夹条件(22a、22b、22c、24a、24b、24c)。
CN201580073679.XA 2014-11-18 2015-10-15 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07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16953.7A DE102014016953A1 (de) 2014-11-18 2014-11-18 Abweiserelement für einen Windabweiser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4016953.7 2014-11-18
PCT/EP2015/073934 WO2016078839A1 (de) 2014-11-18 2015-10-15 Abweiserelement für einen windabweiser eines kraftfahrzeug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723A CN107107723A (zh) 2017-08-29
CN107107723B true CN107107723B (zh) 2020-04-10

Family

ID=5432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36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07723B (zh) 2014-11-18 2015-10-15 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66850B2 (zh)
EP (1) EP3221169B1 (zh)
CN (1) CN107107723B (zh)
DE (1) DE102014016953A1 (zh)
WO (1) WO2016078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2327B2 (ja) * 2019-10-24 2023-09-12 ベバスト 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デフレクタ機構
DE202019105997U1 (de) * 2019-10-29 2021-02-01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Windabweiseranordnung, Offendachkonstruktion und Fahrzeu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7065A (en) * 1931-12-14 1932-09-13 John A Selby Automobile windshield screen
US3960197A (en) * 1974-11-08 1976-06-01 Daniels Phillip D Screen and storm sash construction
NL7811769A (nl) * 1978-11-30 1980-06-03 Vermeulen Hollandia Octrooien Windscherm voor een opendakconstructie.
DE102009041291A1 (de) * 2009-09-11 2011-05-12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mit aufspannbarem Abweiser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74859C (nl) * 1972-05-04 1984-08-16 Hunter Douglas Ind Bv Rolscherm.
US5301737A (en) 1992-05-19 1994-04-12 All Weather Steel Products Co., Inc. Screen insert frame
US5192467A (en) * 1992-07-02 1993-03-09 Parkson Corporation Aeration panel structure
DE9309968U1 (de) * 1993-07-05 1993-10-21 Pickel Norbert Schiene
FR2845038B1 (fr) * 2002-10-01 2004-12-10 Webasto Systemes Carrosserie Deflecteur en toile pour toit ouvr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systeme de deflecteur escamotable associe
US7753101B2 (en) * 2004-04-27 2010-07-13 Gordon Johnson Mounting strip for screens
US7537043B2 (en) * 2004-06-15 2009-05-26 Bradley Mark Veivers Frame assembly
FR2881205B1 (fr) * 2005-01-26 2008-11-21 Abel Lallemand Ensemble d'elements pour l'obtention d'un panneau
DE102005054186B4 (de) * 2005-11-14 2009-11-26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im Kraftfahrzeugbereich
DE102006012644B4 (de) * 2005-12-30 2007-11-29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im Kraftfahrzeugbereich
KR20100032078A (ko) * 2008-09-17 2010-03-25 주식회사 오공 방충망 착설 구조체
DE102010048964B4 (de) 2010-10-20 2015-08-06 Webasto SE Schiebedachwindabweiser und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1110091B4 (de) * 2011-08-12 2015-04-30 M.A.C.'s Holding Gmbh Schutzgitter
US8550565B2 (en) * 2011-09-12 2013-10-08 John W. Caldwell Web-strapped furniture, web-strapping for furniture, and methods for web-strapping furnit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7065A (en) * 1931-12-14 1932-09-13 John A Selby Automobile windshield screen
US3960197A (en) * 1974-11-08 1976-06-01 Daniels Phillip D Screen and storm sash construction
NL7811769A (nl) * 1978-11-30 1980-06-03 Vermeulen Hollandia Octrooien Windscherm voor een opendakconstructie.
DE102009041291A1 (de) * 2009-09-11 2011-05-12 Webasto Ag Windabweiser mit aufspannbarem Abweiser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66850B2 (en) 2019-01-01
EP3221169A1 (de) 2017-09-27
CN107107723A (zh) 2017-08-29
EP3221169B1 (de) 2021-04-07
DE102014016953A1 (de) 2016-05-19
WO2016078839A1 (de) 2016-05-26
US20170326957A1 (en) 2017-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2980B (zh) 天窗导风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89949B (zh) 座椅装饰组件
US8356851B2 (en) Multicomponent decorative screen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the installation thereof
CN107107723B (zh) 用于机动车的导风板的偏转元件
US20080116701A1 (en) Metal And Plastic Composit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For The Front Face Of A Motor Vehicle
CZ293535B6 (cs) Střecha pro motorové vozidlo
CN105359362A (zh) 保护器及附带保护器的线束
JP5618148B2 (ja) 長尺外装部材
US20110277273A1 (en) Hinge part for the hinge of a flap, engine bonnet or boot lid of a motor vehicle, and hinge
US20130055644A1 (en) Thermoplastic Reinforcement for a Profiled Seal or Profiled Molding in a Motor Vehicle, Profile Element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inforcements
US6860548B2 (en) Vehicle roof module
KR102215793B1 (ko) 구조 가스켓 및 트림 요소를 갖는 유리 패널, 트림 요소, 및 유리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US8870130B2 (en) Device for guiding lines, hoses, or the like
JPH02295713A (ja) 非収縮キャリヤ
US116235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hot injection molded roof ditch molding with multiple complex curvature
US11117622B2 (en) Bow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05682959A (zh) 差厚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90484A (zh) 加强型材
CN205422390U (zh) 一种型材以及包括该型材的窗
CN10549225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翼子板的、配备有紧固装置的装饰嵌条
JP2006520293A (ja)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のためのシール条片
DK181340B1 (en) Roof rail for a vehicle
EP1493625B1 (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and roof rail for such a roof construction
KR20160084430A (ko) 시트 부품, 등받이 및 차량 시트
JP2015140092A (ja) 分割補強材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