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07322A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07322A
CN107107322A CN201580061096.5A CN201580061096A CN107107322A CN 107107322 A CN107107322 A CN 107107322A CN 201580061096 A CN201580061096 A CN 201580061096A CN 107107322 A CN107107322 A CN 107107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element
structure key
agent structure
involved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10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07322B (zh
Inventor
町田吉隆
吉兼圣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99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850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299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124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107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07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07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11/062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comprising a wobbling mechanism, swash p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24Damping the reaction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03Crossed drill and mot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1/00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2211/06Means for driving the impulse member
    • B25D2211/061Swash-plate actuated impulse-driv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17/0073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 B25D2217/0076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 B25D2217/0092Arrangements for damping of the reaction force by use of counterweights being spring-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21Housing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冲击输出的效率化的技术。本发明的冲击工具具有主体部(101)和在规定的长轴方向上驱动顶端工具(119)的冲击结构要素(140),主体部(101)具有设置有冲击结构要素(140)的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通过缓冲机构(300)连接,在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设置振动抑制机构(200)。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作业的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在国际公开公报第2007/039356号中公开有一种电动工作机械,该电动工作机械中将具有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的壳体部分外壳和收装冲击机构的壳体部分外壳彼此分离配置。2个壳体部分外壳形成电动工作机械的外部轮廓,并且通过压缩弹簧来彼此连接。据此,两壳体部分外壳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第2007/039356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该电动工作机械,收装冲击机构的壳体的振动被吸收,因此能够降低传递给使用者的手的振动。另一方面,冲击机构其自身没有被防振,而该冲击机构产生的振动会对冲击输出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期望一种防振结构,其能够使来自冲击机构的振动不容易传递给使用者,并且能够降低对冲击输出的影响。
考虑到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使伴随着冲击作业而产生的振动不容易传递给使用者,且能够实现冲击输出的效率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使顶端工具在规定的长轴方向上被驱动,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击作业。该冲击工具具有主体部和在长轴方向上驱动顶端工具的冲击结构要素。顶端工具被驱动的规定的长轴方向与顶端工具被安装于冲击工具时的顶端工具的长轴方向一致。冲击结构要素不需要包含用于在长轴方向上驱动顶端工具的整个机构,仅包含一部分的机构即可。
主体部具有第1主体结构要素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第1主体结构要素构成为:设置有冲击结构要素,并且相对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能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在第2主体结构要素设置驱动马达、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
另外,第1主体结构要素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通过缓冲机构连接,在第1主体结构要素设置有振动抑制机构。
根据该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冲击结构要素所产生的振动能够通过第1主体结构要素有效降低。因此,能够降低伴随着冲击驱动而产生的振动给冲击力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设置有冲击结构要素的第1主体结构要素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通过缓冲机构连接。即,伴随着冲击驱动而产生的振动不容易传递给第2主体结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后述的把手部被设置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向使用者的手传递的振动。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振动抑制机构可以为配重。在这种情况下,配重能够由设置于第1主体结构要素的重量部构成。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振动抑制机构可以为振动吸收器。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吸收器具有作为弹性部件的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并且构成还包括配置于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之间的重量部,其中,该第1弹性部件设置于第1主体结构要素侧,该第2弹性部件设置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侧。
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重量部通过在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之间往复移动,能够有效抑制伴随着冲击驱动而产生的振动。
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可具有用于驱动冲击机构的驱动马达,并且将驱动马达设置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来自冲击结构要素的振动向驱动马达的传递。
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具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用于使用者把持,并且具有向与沿长轴方向延伸的顶端工具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轴线。也可以在把手部设置由扳机等形成的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供使用者操作,来对驱动马达进行通电。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使重量部的重心位于由中心轴线和延伸轴线规定的平面上。
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振动抑制机构能够将伴随着冲击结构要素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抑制在稳定的状态。
另外,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可以使冲击工具的重心位于上述的平面上。此时,冲击工具的重心和重量部的重心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使用者能够稳定地把持冲击工具。
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冲击工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重量部能够由多个重量结构要素构成。即,重量结构要素考虑到应设计的冲击工具的条件,可选择任意的数量。
另外,作为本发明所涉及冲击工具的其他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引导部将第1本体要素和第2本体要素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使重量部和弹性部件同引导部同轴配置,且能够相对于引导部往复滑动。
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由于重量部能够在引导部上顺利地滑动,因此能够提高振动抑制机构的制振效果。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情况下,能够使引导部的延伸方向与长轴方向平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重量部在长轴方向上往复移动,因此作为振动抑制机构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振动的抑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该冲击工具中,使伴随着冲击作业而产生的振动不容易传递给使用者,且能够实现冲击输出的效率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外观图。
图3是该锤钻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该锤钻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锤钻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Ⅰ-Ⅰ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Ⅱ-Ⅱ剖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Ⅲ-Ⅲ剖视图。
图9是表示该锤钻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的概要
根据图1,对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进行概要说明。冲击工具100构成为:使顶端工具119在规定的长轴方向驱动,而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击作业,并且具有:主体部101,顶端工具119被自如拆装于该主体部101;冲击结构要素140,其用于呈直线状驱动顶端工具119;电动马达110,其用于驱动冲击结构要素140;把手部109,其供使用者把持;和扳机109a,其被使用者操作。另外,顶端工具119被驱动的规定的长轴方向与将顶端工具119安装于冲击工具100时的顶端工具119的长轴方向一致。冲击结构要素140基于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而对顶端工具119进行冲击动作,但不包括进行顶端工具119的冲击动作所需要的全部的机构。即,冲击结构要素140只要是用于使顶端工具119进行冲击动作的一部分的机构即可。
主体部101具有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构成为:被设置有冲击结构要素140且相对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能够移动。在使用者没有将冲击工具100按压在被加工件上的状态(非按压状态)下,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冲击结构要素140被向顶端侧(前侧)施力。在使用者把持把手部109将顶端工具119的顶端按压在被加工件上时,顶端工具119向箭头119d所示的方向移动。随着该顶端工具119沿着箭头方向119d的移动,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冲击结构要素140向箭头101ad所示的方向移动。该箭头119d和箭头101ad的方向为与顶端侧(前侧)相向的方向,称为相反侧(后侧)。在此意义上,顶端工具119、冲击结构要素140和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被一体化,而相对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能够同时移动。
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移动。也就是说,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能够相对移动。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表示相对于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能够相对移动的主体部101的规定区域。在此情况下,例如能够将与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连接的部件作为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在将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作为主体部101的规定区域的情况下,能够在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上安装电动马达110并且配置把手部109。在此意义上,可以讲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电动马达110能够相对移动,或者可以讲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把手部109能够相对移动。
另外,例如作为冲击工具100的主体部101所涉及的方式能够构成为:使配置有电动马达110的区域和配置有把手部109的区域分离,使配置有电动马达110的主体部101的规定区域和配置有把手部109的主体部101的规定区域能够彼此相对移动。在此情况下,主体部101中的该2个规定区域能够通过振动吸收器等防振机构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相对于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进行相对移动的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形成有多个,在本发明中,也包含这样的结构。
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通过缓冲机构300连接。作为该缓冲机构300可使用螺旋弹簧、橡胶等弹性件。缓冲机构300将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向前侧施力。
另外,在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上设定有振动抑制机构200。如图1所示,作为振动抑制机构200构成有配重,该配重是通过在设置于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上的长轴状的引导部230上设置重量部220而形成。另外,振动抑制机构200也可以作为由重量部220和弹性部件形成的振动吸收器。另外,振动抑制机构200和缓冲机构300分别具有延伸轴。另外,冲击结构要素140具有在顶端工具119的长轴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轴。优选,振动抑制机构200的延伸轴比缓冲机构300的延伸轴更靠近冲击结构要素140的延伸轴。另外,优选,振动抑制机构200的延伸轴与冲击结构要素140的延伸轴相互平行。另外,进一步优选,振动抑制机构20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缓冲机构300的延伸轴彼此平行。
在上述结构的冲击工具100中,伴随着冲击结构要素140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通过振动抑制机构200被抑制。据此,冲击结构要素140被稳定地驱动。另外,被振动抑制机构200抑制的振动经由缓冲机构300而传递给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因此,能够降低使用者所承受的振动。此时,由于电动马达110设置于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因此能够降低振动给电动马达110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图9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存在对与图1中所说明的冲击工具100所涉及的结构发挥相同作用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部件名称和附图标记的情况。另外,为了方便,将图2、3、4、5、7、8以及9中的左侧称为冲击工具的前侧或顶端侧,将右侧称为冲击工具的后侧或者后端侧。另外,将图2、3、4、5中的上侧称为冲击工具的上侧,将下侧称为冲击工具的下侧。
(外观所涉及的基本结构)
首先,根据图2所示的外观图,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工具100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使用手持式锤钻100进行说明。该锤钻1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
如图2所示,锤钻100是具有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109的手持式冲击工具,其构成为用于进行冲击动作或旋转动作,其中,该冲击动作是使锤头119沿着该锤头119的长轴方向驱动而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等的动作,该旋转动作是使锤头119绕着其长轴方向的轴线被旋转驱动而对被加工件等进行钻孔作业的动作。
将锤钻100驱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规定为锤钻100的长轴方向。该长轴方向与将锤头119安装在锤钻100上时的、锤头119的长轴方向一致。另外,锤头119被安装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顶端区域,对于此,根据图3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因此,锤头119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顶端部伸出。该锤头119是本发明的“顶端工具”的一个例子。另外,在把手部109的前侧设置有由使用者操作的扳机109a,并且在下侧设置有用于向锤钻100供给电流的电源线109b。把手部109形成于构成锤钻100的外部轮廓的主体壳体101。该主体壳体101是本发明的“主体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把手部109具有延伸轴线100b,该延伸轴线100b在与沿长轴方向延伸的锤头119的中心轴线100a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另外,中心轴线100a和延伸轴线100b规定中央平面100c。根据图6如后所述,中央平面100c为重量部220的重心所处位置。
该中心轴线100a为本发明所涉及的“中心轴线”的一个例子,延伸轴线100b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延伸轴线”的一个例子,中央平面100c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规定的平面”的一个例子。
锤钻100具有规定的驱动模式。即,具有锤模式、钻模式和锤钻模式,其中,锤模式为使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上进行冲击动作,钻模式为使锤头119绕着长轴方向的轴线进行旋转动作,锤钻模式为使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上进行冲击动作的同时,绕着长轴方向的轴线进行旋转动作。该操作模式通过切换盘165进行切换。另外,对于将该锤头109向规定位置施力的结构、或通过切换盘165切换操作模式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除了与本发明相关联的结构外,有时为了方便而省略对其的说明。
(主体壳体所涉及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主体壳体101的顶端区域设置有筒状的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该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用于能够拆装锤头119。锤头119被插入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锤头插入孔159a中,相对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能够在长轴方向上进行相对往复移动,并且以在绕着长轴方向轴线的圆周方向上的相对转动受到限制状态被保持。另外,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长轴轴线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一致。
主体壳体101主要具有: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马达壳体103配置于主体壳体101的后侧,齿轮壳体105配置于主体壳体101的前侧。另外,把手部109配置于马达壳体103的下侧。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通过螺钉等固定机构连接固定。通过将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以不能相对移动方式连接固定,来形成单个主体壳体101。即,为了组装内部机构,将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作为单独的壳体而分别构成,并且通过固定机构使其一体化来形成单个主体壳体101。
(马达壳体所涉及的结构)
如图3所示,在马达壳体103上安装有电动马达110。更具体而言,电动马达110利用螺钉103a等固定机构,通过隔板103b安装于马达壳体103。电动马达110以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的延伸线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平行的方式被收装于马达壳体103。输出轴111穿过隔板103b向前侧伸出,在该输出轴111的前侧安装有与输出轴111一体旋转的马达冷却用风扇112。在输出轴111的风扇112的前侧设置有小齿轮113。在小齿轮113和风扇112之间设置有前侧轴承114。另外,在输出轴111的后端部设置有后侧轴承115。据此,输出轴11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承114和轴承115支承。另外,前侧轴承114被保持在作为齿轮壳体105的一部分的轴承支承部107,后侧轴承115被保持在马达壳体103。因此,小齿轮113以向齿轮壳体105内伸出的方式被保持于电动马达110。另外,小齿轮113典型的结构是,被形成为斜齿轮。该电动马达1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马达”的一个例子。
轴承支承部107被固定于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即,轴承支承部107成为相对于马达壳体103和齿轮壳体105不能够相对移动的状态。
另外,如后所述,被安装冲击结构要素140的保持部件130以能够相对于轴承支承部107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轴承支承部107。该保持部件130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主体结构要素(图1所涉及的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的一个例子,轴承支承部107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主体结构要素(图1所涉及的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的一个例子。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构成为,与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能够相对移动。因此,马达壳体103也可以为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的一个例子,并且,构成锤钻100的外部轮廓的主体壳体101也可以为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的一个例子。
(齿轮壳体所涉及的结构)
如图3所示,齿轮壳体105主要由壳体部106、轴承支承部107和引导支承部108构成。齿轮壳体105形成锤钻100(主体壳体101)的前方侧的外部轮廓。在壳体部106的顶端侧设置有用于安装辅助把手部的筒状的管筒部106a。另外,为了方便而省略对辅助把手部的图示。
轴承支承部107和引导支承部108安装固定在壳体部106的内周面。轴承支承部107支承轴承114和轴承118b,其中,轴承114用于保持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轴承118b用于保持中间轴116。引导支承部108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齿轮壳体105的大致中间区域,支承用于引导冲击机构部的第1引导轴170a和第2引导轴170b(参照图7和图8)的前端部。另外,第1引导轴170a和第2引导轴170b的后端部被轴承支承部107所支承。
如图3所示,齿轮壳体105收装有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旋转传递机构150、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离合器机构180。电动马达110的旋转输出经由离合器机构180通过运动转换机构120被转换成直线动作之后被传递至冲击结构要素140,经由该冲击结构要素140使被保持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上直线状被驱动。通过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上被驱动,进行锤头119冲击被加工件的冲击作业(也称为锤击作业)。另外,电动马达110的旋转输出被旋转传递机构150减速之后传递至锤头119,使该锤头119在以绕着长轴方向轴线的圆周方向上被旋转驱动。通过锤头119被旋转驱动,锤头119对被加工件进行打孔作业(也称为钻孔作业)。该冲击结构要素14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冲击结构要素14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结构要素”的一个例子。
在齿轮壳体105安装有中间轴116,该中间轴116通过电动马达110被旋转驱动。该中间轴116通过被安装于齿轮壳体105的前侧轴承118a和被安装于轴承支承部107的后侧轴承118b而相对于齿轮壳体105能够旋转。另外,中间轴116以相对于齿轮壳体105不能够在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在中间轴116的后端部设置有离合器机构180。在离合器机构180上安装有与电动马达110的小齿轮113啮合的从动齿轮117。从动齿轮117也与小齿轮113一样形成为斜齿轮。据此,中间轴116通过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被旋转驱动。从动齿轮117和小齿轮113由斜齿轮构成,因此,能够抑制小齿轮113和从动齿轮117之间的旋转传递时的噪音。
(冲击机构部所涉及的结构)
如图4所示,为了使锤头119进行冲击作业而驱动锤头119的冲击机构部由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构成。运动转换机构120主要具有:旋转体123,其配置于中间轴116的外周部;摆动轴125,其被安装于旋转体123;接合销126,其被连接于摆动轴125的顶端部;活塞127,其通过连接件126a连接于接合销126;气缸129,其构成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后部区域且用于收装活塞127;和保持部件130,其用于保持旋转体123和气缸129。保持部件130在下侧形成有旋转体保持部131且在上侧形成有气缸保持部132。
如图4所示,旋转体123被设置于离合器机构180的离合器套筒190的外周部。旋转体123构成为:与离合器套筒190花键接合,且与离合器套筒190一体旋转,并且相对于离合器套筒190在离合器套筒190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滑动。即,旋转体123能够相对于离合器套筒190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移动。在旋转体123和离合器套筒190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124,该螺旋弹簧124与离合器套筒190同轴配置。螺旋弹簧124的前端部与安装在旋转体123的内侧的金属制的环形弹簧抵接,螺旋弹簧124的后端部与离合器套筒190的台阶部(肩部)抵接。据此,螺旋弹簧124将旋转体123向前方施力的同时,将离合器套筒190向后方施力。
如图4所示,旋转体123经由轴承123a被保持部件130中的旋转体保持部131支承。旋转体保持部131以保持旋转体123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中间轴116以与旋转体123和离合器套筒190非抵接的状态穿过旋转体123和离合器套筒190。因此,旋转体123与离合器套筒190一起以从中间轴116的外周面沿径向离开中间轴116的方式被保持于旋转体保持部131。该旋转体123能够与旋转体保持部131一起相对于中间轴116,在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
另外,图4表示旋转体123位于前方且旋转体123没有被驱动的状态(也称为非驱动状态)。旋转体123位于前侧时的位置通过形成于保持部件130的上侧的壁面部130a与引导支承部108抵接,来被规定。
如图4所示,摆动轴125被配置于旋转体123的外周部,并且从旋转体123朝向上方延伸。在摆动轴125的顶端部(上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有接合销126。接合销126通过连接件126a被连接于有底筒状的活塞127。接合销126能够在摆动轴125的轴向上相对移动。因此,中间轴116的旋转被传递而旋转体123被旋转驱动,由此,安装于旋转体123的摆动轴125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图2的前后方向)摆动,据此,活塞127在气缸129内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以直线状往复移动。
如图4所示,气缸129的后端部经由轴承129a被保持部件130中的气缸保持部132支承。
即,保持部件130将旋转体123和气缸129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因此,旋转体123、摆动轴125、接合销126、连接件126a和活塞127相对于中间轴116在中间轴116的轴向(锤钻100的前后方向)上移动时,气缸129也在中间轴116的轴向上移动。即,形成为运动转换机构120的各结构要素通过保持部件130以一体状被保持(连接)的组装件(也称为运动转换机构组装件)。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结构要素”是以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冲击结构要素140”来进行的说明,但是,也可将对冲击结构要素140增加了旋转体123、摆动轴125、接合销126、连接件126a和活塞127的结构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结构要素”。
如图4所示,冲击结构要素140主要具有:撞锤143,其作为冲击构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设置在活塞127内;和撞栓145,其设置在撞锤143的前方,与撞锤143碰撞。另外,撞锤143后方的活塞127的内部空间被规定为:作为空气弹簧发挥作用的空气室127a。
若通过摆动轴125的摆动而使活塞127在前后方向移动,则空气室127a的空气压力变动,通过空气弹簧的作用而撞锤143在活塞127内沿锤钻100的前后方向滑动。通过使撞锤143移动至前方,撞锤143撞击撞栓145,撞栓145撞击到被保持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锤头119。据此,锤头119被向前方移动,而对被加工件进行锤击作业。
如图4所示,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为大致圆筒状部件,并且与气缸129以同轴方式一体连接。在与气缸129连接的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后端区域,于气缸129的外侧配置有轴承129b。轴承129b被保持于圆筒状的轴承外壳129c。轴承外壳129c被固定于齿轮壳体105的管筒部106a。因此,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通过轴承129b和轴承外壳129c以相对于管筒部106a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且能够绕着轴向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该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被保持于保持部件130的气缸保持部132。因此,通过保持部件130,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被连接成一体状而构成为组装件(也称为冲击机构组件)。
(冲击机构部、振动抑制机构和缓冲机构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5~图8对冲击机构部、振动抑制机构200和缓冲机构300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锤钻100中除去壳体部106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图3中Ⅰ-Ⅰ剖视图。图7是图6中Ⅱ-Ⅱ剖视图。图8是图6中Ⅲ-Ⅲ剖视图。
上述的冲击机构组件以相对于齿轮壳体105能够在锤钻100的前后方向(锤头119的长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具体而言,如图6~图8所示,在轴承支承部107和引导支承部108安装有4根引导轴。4根引导轴由配置于上侧的一对第1引导轴170a和配置于下侧的一对第2引导轴170b形成。如图7和图8所示,该第1引导轴170a和第2引导轴170b以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平行延伸的方式配置。另外,虽然第1引导轴170a和第2引导轴170b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的长条状部件,但也可形成为具有多边形截面的长条状部件。
如图7所示,第1引导轴170a跨设于引导支承部108的引导承接孔部108a和轴承支承部107的引导承接孔部107a。引导承接孔部108a和引导承接孔部107a均不是贯通孔,第1引导轴170a被夹持在该引导承接孔部108a和引导承接孔部107a中的各自的底部。根据该结构,第1引导轴170a在长轴方向上无法移动,而被固定在引导支承部108和轴承支承部107之间。
另外,第1引导轴170a穿过在保持部件130的气缸保持部132上所形成的引导穿插孔部132a。在气缸保持部132和轴承支承部107之间配置有振动抑制机构200。
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的振动抑制机构200作为振动吸收器由重量部220和弹性部件210构成。具体而言,弹性部件210具有第1弹性部件210a和第2弹性部件210b,其中,第1弹性部件210a设置于气缸保持部132侧,第2弹性部件210b设置于轴承支承部107侧。重量部220配置在第1弹性部件210a和第2弹性部件210b之间。即,弹性部件210(第1弹性部件210a、第2弹性部件210b)和重量部220构成为:与第1引导轴170a同轴配置且相对于第1引导轴170a进行往复滑动。该振动抑制机构200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振动抑制机构”的一个例子,第1引导轴170a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导部”的一个例子,第1弹性部件210a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第2弹性部件210b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重量部220为本发明所涉及的“重量部”的一个例子。
重量部220由具有规定的重量和形状的重量结构要素构成。作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抑制机构200,针对一对第1引导轴170a分别配置重量结构要素。即,通过配置2个重量结构要素,来构成重量部220。另外,重量结构要素的数量由想要达成的锤钻100的结构来确定。即,重量结构要素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尤其是,在设置多个重量结构要素时,能够针对单个的第1引导轴170a设置多个重量结构要素。另外,第1引导轴170a的数量设置为2个以上的同时,能够针对各自的第1引导轴170a配置重量结构要素和弹性部件210。
另外,在相对于中央平面100c从正面观察锤钻100的情况下,冲击结构要素140的延伸轴和振动抑制机构200的延伸轴具有彼此重叠的区域。另外,相对于中央平面100c从正面观察锤钻100的情况是表示,例如如图3所示,从与锤钻100的长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锤钻100的情况。根据上述结构,因冲击结构要素140所产生的振动而能够使重量部220有效地被往复驱动。
另外,图6表示图3中的I-I剖视图中的、锤钻100的把手部109侧。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用点表示中心轴线100a,用直线表示中央平面100c。一对重量部220中的重心位于中央平面100c上。通过这样的结构的振动抑制机构200,能够将伴随着冲击结构要素140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抑制在稳定的状态。
另外,能够使锤钻100的重心位于上述的中央平面100c上。在这种情况下,锤钻100的重心和重量部220的重心位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使用者能够稳定地把持锤钻100,伴随与此,振动抑制机构200能够进一步发挥振动抑制效果。
如图8所示,第2引导轴170b跨设于引导支承部108的引导承接孔部108b和轴承支承部107的引导承接孔部107b。引导承接孔部108b和引导承接孔部107b均不是贯通孔,第2引导轴170b被夹持在该引导承接孔部108b和引导承接孔部107b中的各自的底部。根据该结构,第2引导轴170b在长轴方向无法移动,而被固定在引导支承部108和轴承支承部107之间。
另外,第2引导轴170b穿过并且支承旋转体保持部131。具体而言,旋转体保持部131具有:前侧部131a、后侧部131c、和中间部131b,其中,中间部131b延伸设置于前侧部131a和后侧部131c之间。在前侧部131a,第2引导轴170b通过轴承170b1被配置于引导穿插孔部131a1内。另外,在后侧部131c,第2引导轴170b通过轴承170b2被配置于引导穿插孔部131c1内。
在后侧部131c和轴承支承部107之间以与第2引导轴170b同轴的方式配置有第2缓冲弹性部件302。另外,在固定于活塞127的连接件126a和轴承支承部107之间配置有第1缓冲弹性部件301。该第1缓冲弹性部件301和第2缓冲弹性部件302均由螺旋弹簧构成。第1缓冲弹性部件301和第2缓冲弹性部件302构成在图1中说明的缓冲机构300。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保持部件130通过缓冲机构300(第1缓冲弹性部件301、第2缓冲弹性部件302)被向前侧施力。该缓冲机构3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冲机构”的一个例子。
保持部件130和冲击机构部(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通过缓冲机构300被向前侧施力。此时,如图4所示,形成于保持部件130的上侧的壁面部130a与引导支承部108抵接,据此,限制保持部件130和冲击机构部向前侧的移动。
(离合器机构的结构)
上述的冲击机构部经由离合器机构180被电动马达110驱动。离合器机构180以在动力传递状态和动力非传递状态之间切换的方式构成。因此,在离合器机构180为动力传递状态的情况下,运动转换机构120被驱动,冲击结构要素140冲击锤头119而进行锤击作业。另外,为了方便本发明所涉及的说明,省略对离合器机构180所涉及的说明。
(旋转传递机构的结构)
如图4所示,旋转传递机构150主要由第1齿轮151和齿轮减速机构构成,其中,第1齿轮151与中间轴116同轴配置,齿轮减速机构由与第1齿轮151啮合的第2齿轮153等多个齿轮构成。第2齿轮153安装在气缸129上,并将第1齿轮151的旋转传递给气缸129。通过气缸129旋转,与气缸129连接为一体的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被旋转。据此,被保持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锤头119被旋转驱动。该旋转传递机构150是对应于本发明的“旋转驱动机构”的实施构成例。
如图4所示,第1齿轮151为大致圆筒状部件,并以松动式嵌合的方式配置于中间轴116。第1齿轮151具有花键卡合部152,能够与形成于中间轴116的花键槽卡合。因此,第1齿轮151构成为,能够与中间轴116一体旋转,并且能够相对于中间轴116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即,在第1齿轮151被配置于前方(前方位置)的状态下,第1齿轮151的花键卡合部152不与中间轴116卡合,中间轴116的旋转不会传递给第1齿轮151,从而第1齿轮151不会旋转。另一方面,在第1齿轮151被配置于后方(后方位置)的状态下,第1齿轮151的花键卡合部152与中间轴116卡合,中间轴116的旋转传递至第1齿轮151,从而第1齿轮151与中间轴116一体旋转。另外,在图4中,表示第1齿轮151位于前方位置的状态。
第2齿轮153构成为:通过气缸129(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在前后方向的移动,相对于第1齿轮151在第1齿轮151的轴向上移动,但第2齿轮153始终与第1齿轮151啮合。
通过第1齿轮151被旋转驱动,与第1齿轮151啮合的第2齿轮153旋转。据此,被连接于气缸129的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被旋转驱动,被保持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锤头119以其轴线为中心被旋转驱动。通过该锤头119的旋转动作,使锤头119对被加工件进行钻孔作业。
(关于锤钻的动作)
作业者通过操作图5所示的切换盘165,将第1齿轮151在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之间进行切换。另外,通过操作切换盘165,许可或限制保持部件130向后方的移动。
即,切换盘165能够选择使第1齿轮151位于后方且许可保持部件130向后方移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锤钻模式而作为驱动模式,能够驱动旋转传递机构150和冲击机构部。
另外,切换盘165能够选择使第1齿轮151位于前方且许可保持部件130向后方移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锤模式而作为驱动模式,能够驱动冲击机构部,而不会驱动旋转传递机构150。
另外,切换盘165能够选择使第1齿轮151位于后方且限制保持部件130向后方移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钻模式而作为驱动模式,能够驱动旋转传递机构150,而不会驱动冲击机构部。
根据图9对选择锤钻模式或者锤模式的情况下的状态进行说明。图9表示振动抑制机构200的重量部220移动至前侧的状态。
当使用者将锤头119抵压在被加工件时,通过保持部件130被连接成一体状的、运动转换机构120、冲击结构要素140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冲击机构组件),抵抗缓冲机构300中的、第1缓冲弹性部件301和第2缓冲弹性部件302的施力而向后方移动。在该状态下,通过使用者操作扳机109a,锤头119被冲击驱动。
在该状态下,冲击结构要素140所产生的振动被振动抑制机构200和缓冲机构300吸收。尤其是,振动抑制机构200由振动吸收器构成,重量部220在第1弹性部件210a和第2弹性部件210b之间往复运动,据此,能够有效降低由冲击结构要素140的驱动而产生的振动。其结果,由于降低了冲击结构要素140所承受的振动,因此,能够抑制冲击结构要素140所发挥的冲击力的下降。另外,经由轴承支承部107向把手部109传递的振动也通过振动抑制机构200和缓冲机构300被降低。因此,能够抑制被传递给使用者的振动。
(第2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0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进行说明。另外,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比,缓冲机构300的结构不同。具体而言,重量部220由圆筒部221和连接部222构成,其中,圆筒部221分别配置于一对第1引导轴170a,连接部222连接该一对圆筒部221。
根据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由于重量部220由单个的重量结构要素构成,因此,能够实现容易在第1引导轴170a上进行组装的目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把手部109形成为从马达壳体103向下方延伸的悬臂梁状,但不局限于此。例如,把手部109也可以把手部109的顶端部再与马达壳体103连接的方式形成为环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平行配置,但不局限于此。例如,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也可以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交叉的方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输出轴111和中间轴116通过锥齿轮啮合。另外,优选将输出轴111以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垂直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小齿轮113和从动齿轮117被形成为斜齿轮,但不局限于此。即,例如,作为齿轮也可使用正齿轮或锥齿轮等。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另外,各方式不仅可以单独、或者相互组合使用,而且还可以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发明组合使用。
(方式1)
振动抑制机构的延伸轴构成为,比缓冲机构的延伸轴更接近冲击结构要素的延伸轴。
(方式2)
振动抑制机构的延伸轴和冲击结构要素的延伸轴彼此平行配置。
(第3实施方式)
基于图11,来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3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的概要。冲击工具100构成为,在规定的长轴方向上驱动顶端工具119而对被加工件进行规定的冲击作业,并且具有用于保持顶端工具119的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冲击机构。顶端工具119被驱动的长轴方向与顶端工具119安装于冲击工具100的状态下的顶端工具119的长轴方向一致。冲击机构具有:收装气缸129,其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一体化;活塞127,其被收装于收装气缸129;冲击构件145;和空气室127a,其由活塞127和冲击构件145形成。根据上述的结构,伴随着活塞127的动作,空气室127a的压力变动,这样,冲击构件145被驱动,通过冲击构件145的冲击力,顶端工具119在长轴方向上被驱动。
在长轴方向上,规定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顶端侧为前侧,规定与该前侧相向侧为后侧。将该方向在图中定义时,在图11的情况下,图11中的左侧为前侧、右侧为后侧。收装气缸129为圆筒状的中空结构,并且具有前侧开口端部1291、后侧开口端部1292和内周部1293。另外,收装气缸129按照其内径的大小而具有小径部1294和大径部1295。活塞127被收装在大径部1295内,并且在前侧和后侧之间作直线状往复移动。
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为圆筒状的中空结构,并且具有前侧开口端部1591、后侧开口端部1592和内周部1593。顶端工具119穿过前侧开口端部1591而自如拆装于内周部1593。
前端工具保持件159通过从收装气缸129的后侧开口端部1292朝向前侧开口端部1291压入,来配置于收装气缸129的规定位置。此时,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从收装气缸129的后侧开口端部1292插入,仅通过向收装气缸129的前侧开口端部1291的移动动作,就能够压入于收装气缸129的规定位置。其结果,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收装气缸129被一体化。另外,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收装气缸129被一体化是指,即使冲击工具100进行冲击作业的情况下,也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收装气缸129之间的位置关系固定,而不会给冲击作业带来妨碍。另外,在不会对冲击作业产生妨碍的范围内,即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收装气缸129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体化”的概念中。
通过被压入而重叠的收装气缸129的内周面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外周面的区域中,没有形成像成为压入动作的阻力这样的其他的结构。即,在该区域中,没有设置从收装气缸129的内周面突出的结构以及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外周面突出结构。在此意义上,可称为该区域中的收装气缸129的内周面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外周面均构成为平滑区域。另外,平滑区域也可称为障碍物非形成区域。
另一方面,在该平滑区域(障碍物非形成区域)中,可设置没有成为压入动作的阻力的结构。例如,可在收装气缸129的内周面、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外周面设置凹部。另外,可在这样形成的凹部中配置其他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该“其他的结构”需要为对压入动作不构成实质性的阻力的结构。
在收装气缸129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一体化的状态下,构成限制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向前侧移动的限制机构400。
限制机构400由限制部410和停止部420构成,其中,限制部410设置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停止部420设置于收装气缸129。另外,在收装气缸129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一体化的状态下,限制部410和停止部420抵接,据此,限制收装气缸129进一步向前方移动。即,将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压入收装气缸129时的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移动通过限制机构400被停止。在此意义上,能够将限制机构400作为指标部,该指标部表示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被压入到收装气缸129的规定位置。
另一方面,只要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收装气缸129被“一体化”,则也可以是限制部410和停止部420在规定位置不抵接的结构。
在这样结构的冲击工具100中,当使用者进行冲击作业时,由于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收装气缸129被一体化,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作业。
另一方面,例如,根据修理等需要而将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与收装气缸129分解时,能够解除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与收装气缸129的压入状态。即,通过对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前侧施加以下方向的规定的压力,能够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向收装气缸129的后侧开口端部1292侧移动,即,从收装气缸129的前侧开口端部1291朝向后侧开口端部1292的方向。然后,通过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该移动继续,可将前端工具保持件159从收装气缸129的后侧开口端部1292拆下。被分离的收装气缸129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可分别再利用。即,能够将收装气缸129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再次一体化。
(第4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2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比,限制机构400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气缸129的停止部420由环形弹簧1297构成。具体而言,在接近气缸129的前侧开口端部1291的内周侧区域形成有周向槽,在该周向槽嵌入有环形弹簧1297。该环形弹簧1297在构成限制机构400时,为与气缸129和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分体的部件。因此,可以讲环形弹簧1297为限制机构400中的固定部件420a。该固定部件420a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另外,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限制部410通过在小径部1594设置壁面部1598来形成。
按照上述,限制部410能够通过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局部伸出的方式来构成。即,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可具有第1区域410b和第2区域410c,其中,第1区域410b为外周部的规定区域,第2区域410c为在与锤钻长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从第1区域410b伸出的区域。在这样的构成中,可以由第2区域410c形成限制部410。在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中,在小径部1594形成第1区域410b和第2区域410c,其中,第2区域410c具有比该第1区域410b的外径大的外径。另外,将在第1区域410b和第2区域410c之间的边界形成的、作为第2区域410c的一部分的壁面部1598构成为限制部410。该第1区域410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区域”的一个例子,第2区域410c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区域”的一个例子。
在将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压入于气缸129的情况下,壁面部1598(限制部410)与环形弹簧1297(停止部420)抵接。据此,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被一体化,并且能够限制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进一步向前移动。
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同,能够通过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向后侧移动,来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分离。
(第5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3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进行说明。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比,限制机构400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限制部410由形成于大径部1595的外周的凸缘部1599构成。即,在大径部1595中,形成凸缘部1599的区域为第2区域410c,没有形成凸缘部1599的区域为第1区域410b。
另外,气缸129的停止部420由壁面部1298构成。壁面部1298在小径部1294的内周,能够通过形成具有不同直径的区域来构成。即,壁面部1298由在该具有不同直径的区域的边界产生的台阶构成。另外,在小径部1294中的、该具有不同直径的区域中,前侧区域的直径比后侧区域的直径小。
在将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压入于气缸129的情况下,凸缘部1599与壁面部1298抵接。据此,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被一体化,并且限制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进一步向前移动。
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同,可通过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向后侧移动,来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分离。
(第6实施方式)
根据图14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进行说明。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比,限制机构400的结构不同。
具体而言,前端工具保持件159的限制部410由壁面部15910构成。壁面部15910可在小径部1594的外周,通过形成具有不同直径的区域来构成。即,在小径部1594的前侧形成第1区域410b,在小径部1594的后侧形成第2区域410c。在该第1区域410b和第2区域410c之间的边界,从第1区域410b突出的第2区域410c构成壁面部15910。另外,气缸129的停止部420由突出部1299构成。突出部1299通过使前侧开口端部1291的周缘部向内侧方向突出而构成。
在将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压入于气缸129的情况下,壁面部15910与突出部1299抵接。据此,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被一体化,并且限制前端工具保持件159进一步向前移动。
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锤钻100相同,可通过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向后侧移动,来使前端工具保持件159和气缸129分离。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把手部109形成为从马达壳体103向下方延伸的悬臂梁状,但不局限于此。例如,把手部109也可以把手部109的顶端部再与马达壳体103连接的方式形成为环形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平行配置,但不局限于此。例如,电动马达110的输出轴111也可以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交叉的方式配置。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输出轴111和中间轴116通过锥齿轮啮合。另外,优选将输出轴111以与锤头119的长轴轴线垂直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小齿轮113和从动齿轮117形成为斜齿轮,但不局限于此。即,例如,作为齿轮也可使用正齿轮或锥齿轮等。
鉴于上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在以下的各方式中,不仅可以单独或者相互组合使用,而且可以与各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发明组合使用。
(其他的方式1)
一种冲击工具,其在规定的长轴方向驱动顶端工具,被加工件进行冲击作业,
具有前端工具保持件和冲击机构,其中,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保持所述顶端工具且使顶端工具从顶端部伸出,所述冲击机构在所述长轴方向上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规定所述冲击工具在所述长轴方向上的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的所述顶端侧为前侧,并且规定与所述前侧相反侧为后侧,
所述冲击机构构成为:具有收装气缸、活塞、冲击构件和空气室,其中,所述活塞被收装于所述收装气缸,并且能够在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之间在所述长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空气室形成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冲击构件之间,随着所述活塞的往复移动而所述空气室的压力变动,据此所述冲击构件被驱动,通过所述冲击构件的冲击力在所述长轴方向上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收装气缸具有位于所述前侧的前侧开口端部和位于所述后侧的后侧开口端部,
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和所述收装气缸,通过将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从所述后侧开口端部朝向所述前侧开口端部压入至规定位置,而被一体化,
所述冲击工具还具有限制机构,
所述限制机构在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和所述收装气缸一体化的状态下,以限制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向所述前侧移动的方式构成。
(其他的方式2)
在其他的方式1中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所述限制机构通过与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和所述收装气缸分体的固定部件构成。
(其他的方式3)
在其他的方式2中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所述固定部件配置在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的外周部。
(其他的方式4)
在其他的方式1中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的外周部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其中,所述第2区域在所述长轴方向的交叉方向上从所述第1区域突出,
所述限制机构由所述第2区域构成。
(其他的方式5)
在其他的方式1~4中任一项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被所述一体化的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和所述收装气缸,以绕着所述长轴方向的轴线被旋转驱动的方式构成,
所述冲击工具能够对所述被加工件进行旋转作业。
(其他的方式6)
在其他的方式1~5中任一项记载的冲击工具中,
所述冲击构件在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的内周部,以能在所述前侧和所述后侧之间沿所述长轴方向作往复滑动的方式构成,
所述前端工具保持件具有被往复滑动的所述冲击构件的滑动引导部。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要素与本发明的各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如下。另外,本实施方式表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个例子,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结构。
锤钻1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锤头11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顶端工具”的一个例子。主体壳体10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主体部”的一个例子。中心軸線100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中心轴线”的一个例子。延伸轴线100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延伸轴线”的一个例子。中央平面100c是本发明所涉及的“规定的平面”的一个例子。电动马达11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驱动马达”的一个例子。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和保持部件13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主体结构要素”的一个例子,第2主体结构要素101b和轴承支承部107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主体结构要素”的一个例子。冲击结构要素14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冲击结构要素”的一个例子。振动抑制机构2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振动抑制机构”的一个例子。第1引导轴170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导部”的一个例子。第1弹性部件210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1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第2弹性部件210b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第2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重量部22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重量部”的一个例子。缓冲机构300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缓冲机构”的一个例子。
附图标记说明
100锤钻(冲击工具);100a中心轴线;100b延伸轴线;100c中央平面;101主体壳体(主体部);101a第1主体结构要素;101ad箭头;101b第2主体结构要素;103马达壳体;103a螺钉;103b隔板;105齿轮壳体;106壳体部;106a管筒部;107轴承支承部;107a引导承接孔部;107b引导承接孔部;108引导支承部;108a引导承接孔部;108b引导承接孔部;109把手部;109a扳机;109b电源线;110电动马达;111输出轴;112风扇;113小齿轮;114轴承;115轴承;116中间轴;117从动齿轮;118a轴承;118b轴承;119锤头;119d箭头;120运动转换机构;123旋转体;123a轴承;124螺旋弹簧;125摆动轴;126接合销;126a连接件;127活塞;127a空气室;129气缸;129a轴承;129b轴承;129c轴承外壳;130保持部件;130a壁面部;131旋转体保持部;131a前侧部;131a1引导穿插孔部;131b中间部;131c后侧部;131c1引导穿插孔部;132气缸保持部;132a引导穿插孔部;140冲击结构要素;143撞锤;145撞栓;150旋转传递机构;151第1齿轮;152花键卡合部;153第2齿轮;159前端工具保持件;165切换盘;170a第1引导轴;170b第2引导轴;170b1轴承;170b2轴承;180离合器机构;190离合器套筒;200振动抑制机构;210弹性部件;210a第1弹性部件;210b第2弹性部件;220重量部;221圆筒部;222连接部;230引导部;300缓冲机构;301第1缓冲弹性部件;302第2缓冲弹性部件。

Claims (7)

1.一种冲击工具,其在规定的长轴方向上驱动顶端工具,对被加工件进行冲击作业,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部和冲击结构要素,其中,所述冲击结构要素在所述长轴方向上驱动所述顶端工具,
所述主体部具有第1主体结构要素和第2主体结构要素,
所述第1主体结构要素构成为:设置有所述冲击结构要素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主体结构要素移动,
所述第1主体结构要素和所述第2主体结构要素通过缓冲机构连接,
在所述第1主体结构要素设置有振动抑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机构为由设置于所述第1主体结构要素的重量部构成的配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振动抑制机构为振动吸收器,所述振动吸收器具有作为弹性部件的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并且构成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第1弹性部件和所述第2弹性部件之间的重量部,其中,所述第1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1主体结构要素侧,所述第2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2主体结构要素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所述冲击机构的驱动马达,
所述驱动马达设置于所述第2主体结构要素。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用于供使用者把持,并且具有向与沿长轴方向延伸的所述顶端工具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延伸轴线,
所述重量部的重心位于由所述中心轴线和所述延伸轴线规定的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量部由多个重量结构要素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体结构要素和所述第2主体结构要素通过引导部连接,
所述重量部和弹性部件构成为:同所述引导部同轴配置,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引导部往复滑动。
CN201580061096.5A 2014-11-12 2015-11-11 冲击工具 Active CN107107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29931A JP6385003B2 (ja) 2014-11-12 2014-11-12 打撃工具
JP2014-229930 2014-11-12
JP2014-229931 2014-11-12
JP2014229930A JP6612496B2 (ja) 2014-11-12 2014-11-12 打撃工具
PCT/JP2015/081796 WO2016076377A1 (ja) 2014-11-12 2015-11-11 打撃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7322A true CN107107322A (zh) 2017-08-29
CN107107322B CN107107322B (zh) 2020-05-08

Family

ID=5595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1096.5A Active CN107107322B (zh) 2014-11-12 2015-11-11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3022B2 (zh)
EP (1) EP3213876B1 (zh)
CN (1) CN107107322B (zh)
RU (1) RU2702181C2 (zh)
WO (1) WO20160763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08049B1 (en) * 2016-02-19 2018-05-09 Makita Corporation Work tool
US11529727B2 (en) * 2019-10-21 2022-12-20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having hammer mechanism
US11845168B2 (en) * 2019-11-01 2023-12-19 Makita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tool
DE102020216582A1 (de) * 2020-12-29 2022-06-30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US11642769B2 (en) * 2021-02-22 2023-05-09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having a hammer mechanism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9733A (en) * 1982-10-27 1984-05-23 Jean Walton More-vibration-free concrete breakers and percussion drills
JP2006021261A (ja) * 2004-07-06 2006-01-26 Makita Corp 往復作動式工具
CN101130241A (zh) * 2006-08-24 2008-02-27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01282821A (zh) * 2005-10-04 2008-10-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机
CN100439043C (zh) * 2000-05-02 2008-12-03 希尔蒂股份公司 冲击式电动手操纵工具机
CN100464955C (zh) * 2003-07-15 2009-03-04 威克建设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减震手柄的成套工具
WO2011148789A1 (ja) * 2010-05-25 2011-1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CN102421566A (zh) * 2009-05-08 2012-04-18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DE202012012149U1 (de) * 2012-01-16 2013-02-08 Wacker Neuson Produktion GmbH & Co. KG Handgehaltenes Arbeitsgerät mit drei schwingungsentkoppelten Baugruppen
CN104066556A (zh) * 2012-01-26 2014-09-24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24880B2 (ja) * 1995-08-18 2003-07-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ンマードリル
US6651990B2 (en) 2001-08-06 2003-11-25 Ryobi Ltd. Tool holder
DE502004009319D1 (de) 2003-07-15 2009-05-20 Wacke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rbeitsgerät mit handgriffabfederung
JP4647957B2 (ja) * 2004-08-27 2011-03-09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4326452B2 (ja) * 2004-10-26 2009-09-09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衝撃工具
EP1728596B1 (en) * 2005-06-02 2009-02-11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JP4593387B2 (ja) * 2005-07-04 2010-12-08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JP5154812B2 (ja) 2007-03-27 2013-02-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US8485274B2 (en) * 2007-05-14 2013-07-16 Makita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US20090321101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JP5336781B2 (ja) * 2008-07-07 2013-11-06 株式会社マキタ 作業工具
JP5479023B2 (ja) * 2009-10-20 2014-04-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充電式電動工具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29733A (en) * 1982-10-27 1984-05-23 Jean Walton More-vibration-free concrete breakers and percussion drills
CN100439043C (zh) * 2000-05-02 2008-12-03 希尔蒂股份公司 冲击式电动手操纵工具机
CN100464955C (zh) * 2003-07-15 2009-03-04 威克建设设备有限公司 带有减震手柄的成套工具
JP2006021261A (ja) * 2004-07-06 2006-01-26 Makita Corp 往復作動式工具
CN101282821A (zh) * 2005-10-04 2008-10-08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机
CN101130241A (zh) * 2006-08-24 2008-02-27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CN102421566A (zh) * 2009-05-08 2012-04-18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WO2011148789A1 (ja) * 2010-05-25 2011-12-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打撃工具
DE202012012149U1 (de) * 2012-01-16 2013-02-08 Wacker Neuson Produktion GmbH & Co. KG Handgehaltenes Arbeitsgerät mit drei schwingungsentkoppelten Baugruppen
CN104066556A (zh) * 2012-01-26 2014-09-24 株式会社牧田 冲击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13022B2 (en) 2019-12-24
RU2017119226A3 (zh) 2019-04-24
US20170320206A1 (en) 2017-11-09
RU2702181C2 (ru) 2019-10-04
CN107107322B (zh) 2020-05-08
RU2017119226A (ru) 2018-12-13
EP3213876A4 (en) 2018-07-11
EP3213876A1 (en) 2017-09-06
WO2016076377A1 (ja) 2016-05-19
EP3213876B1 (en) 202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07322A (zh) 冲击工具
CN102421566B (zh) 冲击工具
EP2043822B1 (en) Electrical power tool
CN106457544B (zh) 冲击工具
CN104942763B (zh) 冲击工具
JP4195818B2 (ja) 電動ハンマ
JP6441588B2 (ja) 打撃工具
CN104066556B (zh) 冲击工具
JP4793755B2 (ja) 電動工具
CN104275682B (zh) 锤钻
CN106166729A (zh) 作业工具
WO2016121837A1 (ja) 作業工具
JP2009045732A (ja) 作業工具
JP2010240756A (ja) 打撃工具
CN206423136U (zh) 一种割灌机
JP4805288B2 (ja) 電動ハンマ
JP6612496B2 (ja) 打撃工具
JP2008307655A (ja) 打撃工具
JP2007175837A (ja) 打撃工具
JP6385003B2 (ja) 打撃工具
JP2007175838A (ja) 打撃工具
JP2021074796A (ja) 打撃工具
JP2004330377A (ja) 作業工具
WO2013118840A1 (ja) 打撃工具
JP2014024171A (ja) 往復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