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4937B -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94937B
CN107094937B CN201710443070.8A CN201710443070A CN107094937B CN 107094937 B CN107094937 B CN 107094937B CN 201710443070 A CN201710443070 A CN 201710443070A CN 107094937 B CN107094937 B CN 107094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tea
powder
ultra micro
tea
tea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430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94937A (zh
Inventor
刘忠英
潘科
陈娟
吕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4430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94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94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4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94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94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速溶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超微红茶粉、木糖醇、植物脂粉进行合理的配制,使得超微红茶粉速溶茶的口感、色泽、香味较优,并且使得奶香味与茶香味兼具;茶香纯正、饱满,入口清爽不腻,风味独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速溶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为全发酵茶,是将鲜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备而成,使得制备的茶叶具有红茶特有的汤色、滋味等品质。随着红茶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红茶制备工艺越来越多,而不同的工艺方法以及不同品质的红茶鲜叶,导致制备出来的红茶的品质参差不齐。
红茶作为国内主要饮品之一,其在国内主要采取的是冲泡饮用,但是在国外,对于红茶的饮用主要采取的是向红茶中加入一些奶制品或者甜味剂等添加剂,以实现对红茶的茶汤风味的调节,增进红茶品质,也正是基于此,使得大量的技术文献开始将红茶作为原料制备红茶味的奶茶,如专利号为201410174924的阿萨姆奶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了采用阿萨姆奶茶茶汁为原料,向其中加入奶粉以及植脂末混合物,甜味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食用香精等配制而成,使得制备的奶茶具有茶感纯正、茶香饱满,清爽不腻。
可是,对于红茶的品质不均匀,导致红茶等级分为上、中、下多级,这也使得采用红茶制备的奶茶品质也不均匀;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红茶奶茶的制备,其大多数都是以红茶为原料,并将其浸泡或者提取出茶汁,再向茶汁中加入奶制品或者甜味剂或者与其他添加剂复配成奶茶,但是,该红茶奶茶的口感难以全面保留红茶茶汤颜色、红茶口感以及红茶营养,携带和应用不方便;而且,在向其中添加奶制品或者甜味剂的过程中,使得红茶奶茶的风味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创造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超微红茶粉2-4份、木糖醇0.5-1份、植物脂粉2-4份;其中,超微红茶粉中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5。
优选,所述的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超微红茶粉3份、木糖醇0.8份、植物脂粉3份。
为了能够方便携带,并且确保在饮用时候,其能够快速将红茶粉全部溶解在茶汤中,保证茶汤的色泽,降低茶汤的苦涩感,所述的超微红茶粉为目数≥1500目的红茶粉末。
为了能够使得茶汤汤色,风味较优,口感丰富,营养全面,品质均一,优选,所述的超微红茶粉是将不同等级的红茶进行提香,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1500目筛,取筛底料;并将筛底料进行拼配,使得拼配后的混合红茶粉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5,即得超微红茶粉。
为了能够使得制备的红茶奶茶具有红茶独具的香味,并且不会影响红茶茶汤色,所述的提香,将红茶采用温度为100-105℃,提香2-2.5h,并且使得红茶出现焦糖香味,水分含量为≤4%。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同等级的红茶,分别提香处理,再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处理,分别存放,获得不同等级的红茶粉;
(2)将不同等级的红茶粉过目数≥1500目的筛,取筛底料;
(3)将不同红茶粉筛底料进行拼配,使得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5,得到超微红茶粉;
(4)将超微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复配,分装,即得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
该方法制备出来的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具有优异的奶茶味,其风味独特,并且制备的速溶茶口感、营养全面,速溶茶茶汤色泽优异,入口不腻,具有红茶独特的红茶香味。所述的分装,采用自动称量包装机包装,按照每包3±0.1g。
为了能够使得速溶茶兼具着奶味和红茶味,并且茶汤飘逸着红茶香味,汤色保留着红茶茶汤汤色,优选,所述的植物脂粉是经过乳化处理的植脂末。
所述的乳化处理是将植物油脂在真空度为0.02-0.08MPa、温度为50-60℃乳化10-17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植物油脂质量0.01-0.5%的酪蛋白酸钠和卵磷脂复配物,复配物为等质量复配;再在温度为40-50℃,真空度为0.02-0.08MPa下进行高速剪切3-8min,剪切头转速为3000-5000r/min,喷雾干燥成粉末,即可。
对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原料以及制备工艺筛选:以下超微粉碎均是在过目数≥1500目的筛后的筛底料。本发明创造中所称的超微红茶粉速溶茶是具有奶味的速溶奶茶,该茶无需向其中加入奶制品,能够使得红茶茶香味与奶茶味均衡,改善了速溶红茶的风味。
对比例1:采用红茶直接在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茶红素与茶黄素质量比为3,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2:将红茶在100℃,提香2h,使得含水率低于4%,并且出现焦糖香味后,茶红素与茶黄素质量比为3,将其直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3:将对比例1中的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按照实施例1中的配比混合均匀,并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4:将对比例2中的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按照实施例1中的配比混合均匀,并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5:采用红茶直接在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茶红素与茶黄素质量比为6,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6:将红茶在100℃,提香2h,使得含水率低于4%,并且出现焦糖香味后,茶红素与茶黄素质量比为6,将其直接超微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7:将对比例5中的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按照实施例1中的配比混合均匀,并包装成3g每包;
对比例8:将对比例6中的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按照实施例1中的配比混合均匀,并包装成3g每包;
将上述对比例1-8和实施例1中得到的速溶茶,采用1包与350mL沸水混合摇匀,并对茶汤进行评分,评分标准为表1:
表1评分标准
并且还对对比例1-8和实施例1中得到的速溶茶,采用1包与350mL沸水混合摇匀,并对茶汤进行茶多酚、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进行检测,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值 茶多酚mg/g 氨基酸mg/g 茶红素mg/g 茶黄素mg/g
对比例1 65 1.3 0.23 1.5 0.1
对比例2 68 1.5 0.21 1.8 0.7
对比例3 78 2.8 0.40 2.2 1.1
对比例4 81 3.4 0.38 2.7 1.5
对比例5 70 1.4 0.26 1.7 0.3
对比例6 69 1.3 0.24 1.6 0.7
对比例7 81 3.1 0.37 2.3 1.5
对比例8 84 3.0 0.42 2.6 2.3
实施例1 96 3.5 0.45 3.3 2.1
由上表2中的数据显示,可以得出,对于本发明创造中的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其茶多酚、氨基酸等的浸出率较高,能够使得茶汤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使得速溶茶的营养丰富,并且兼具着红茶的香味,口感,色泽均较优;尤其是的是浸出在茶汤中的茶多酚能够达到3.5mg每克速溶茶,氨基酸能够达到0.45mg每克速溶茶,使得速溶茶中的极大程度的营养被浸出,而且方便。除此之外,还使得茶红素与茶黄素的浸出均衡,使得超微红茶粉速溶茶色泽较优。
通过将超微红茶粉、木糖醇、植物脂粉进行合理的配制,使得超微红茶粉速溶茶的口感、色泽、香味较优,并且使得奶香味与茶香味兼具;茶香纯正、饱满,入口清爽不腻,风味独特。
经过对红茶的不同等级进行拼配处理,使得红茶作为原料制备超微红茶粉速溶茶的原料品质得到保障,并且能够将不同等级的红茶用于制备品质均匀的超微红茶速溶茶,降低速溶茶制备成本,提高速溶奶茶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原料成分是超微红茶粉2kg、木糖醇0.5kg、植物脂粉2kg;其中,超微红茶粉中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制备过程中,是将超微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混合均匀,均分成1500包,即可。
在饮用过程中,将1包放入瓶装矿泉水瓶中,摇匀,直接饮用,即可。
实施例2
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原料成分是超微红茶粉4kg、木糖醇1kg、植物脂粉4kg;其中,超微红茶粉中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5。制备过程中,是将超微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混合均匀,分装成3g/包,即可;超微红茶粉是采用超微粉碎机直接粉碎而成。
在饮用过程中,将1包与600mL矿泉水混合摇匀,直接饮用,即可。
实施例3
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原料成分是超微红茶粉3kg、木糖醇0.8kg、植物脂粉3kg;其中,超微红茶粉中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5。制备过程中,是将超微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混合均匀,分装成3.1g/包,即可。超微红茶粉是采用超微粉碎机直接粉碎而成。
在饮用过程中,将1包与300~400mL沸水,混合摇匀,饮用,即可。
实施例4
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夏天精制的红茶上、中、下三个级别作为原料,分别将其采用提香温度为100℃,提香处理2.5h,使得含水率低于4%,并且出现焦糖香味后,将其置于超微粉碎机中分别粉碎,得到上、中、下三个级别的红茶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红茶粉末,分别过目数≥1500目筛,取筛底料,分别存放,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筛底料红茶粉末进行拼配混匀处理,拼配混匀后的混合粉末中,其茶红素与茶黄素质量比为4.5,即可获得超微粉碎红茶粉;
(4)取超微红茶粉2.8kg、植物脂粉2.6kg、木糖醇0.8kg,并且搅拌混合均匀,采用自动称量包装机进行称量包装,按照每包2.9g分包,即得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
在饮用时,采用1包与400mL沸水进行摇匀后,饮用即可。
实施例5
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秋季精制的红茶上、中、下三个级别作为原料,分别将其采用提香温度为105℃,提香处理2h,使得含水率低于4%,并且出现焦糖香味后,将其置于超微粉碎机中分别粉碎,得到上、中、下三个级别的红茶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红茶粉末,分别过目数≥1500目筛,取筛底料,分别存放,备用;
(3)将步骤(2)得到的筛底料红茶粉末进行拼配混匀处理,混合拼配过程中,对于上等红茶粉末为3.5kg,中等红茶粉末为7.2kg,下等红茶粉末为4.8kg,混合均匀,即可获得超微粉碎红茶粉;
(4)取超微红茶粉2.7kg、植物脂粉2.8kg、木糖醇0.9kg,并且搅拌混合均匀,采用自动称量包装机进行称量包装,按照每包3.1g分包,即得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
在饮用时,采用1包与350mL沸水进行摇匀后,饮用即可。
实施例6-10
分别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其他均同相应的实施例1-5,植物脂粉是经过乳化处理后的植脂末。
实施例11-15
分别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其他均同相应实施例1-5,植物脂粉是将植物油脂在真空度为0.02MPa、温度为50℃乳化10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植物油脂质量0.01%的酪蛋白酸钠和卵磷脂复配物,复配物为等质量复配;再在温度为40℃,真空度为0.02MPa下进行高速剪切3min,剪切头转速为3000r/min,喷雾干燥成粉末。
实施例16-20
分别在实施例11-15基础上,其他均同相应实施例11-15,植物脂粉乳化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变化如下表3所示:
表3
本发明创造的研究者,经过对乳化处理的植脂末用于与超微红茶粉、木糖醇进行制备成超微红茶粉速溶奶茶,使得制备的速溶奶茶在冷水条件下也能够快速溶解,并且浸出速溶奶茶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速溶茶的风味,改善口感,并且能够利用红茶的全部养分,降低了红茶的浪费,避免了传统需要将红茶进行茶汁提取后,再将其用于制备奶茶的处理方式,使得获得的速溶茶兼具着奶味与茶味,并且均衡,而且汤色完全呈现出红茶茶汤色,红色和黄色均衡,色泽优异。

Claims (4)

1.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其特征在于,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超微红茶粉2-4份、木糖醇0.5-1份、植物脂粉2-4份;其中,超微红茶粉中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5;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同等级的红茶,分别提香处理,再置于超微粉碎机中粉碎处理,分别存放,获得不同等级的红茶粉;(2)将不同等级的红茶粉过目数≥1500目的筛,取筛底料;(3)将不同红茶粉筛底料进行拼配,使得茶红素与茶黄素的质量比为4~5,得到超微红茶粉;(4)将超微红茶粉与木糖醇、植物脂粉复配,分装,即得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所述的植物脂粉是经过乳化处理的植脂末;
所述的乳化处理是将植物油脂在真空度为0.02-0.08MPa、温度为50-60℃乳化10-17min后,向其中加入占植物油脂质量0.01-0.5%的酪蛋白酸钠和卵磷脂复配物,复配物为等质量复配;再在温度为40-50℃,真空度为0.02-0.08MPa下进行高速剪切3-8min,剪切头转速为3000-5000r/min,喷雾干燥成粉末,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成分以重量份计为超微红茶粉3份、木糖醇0.8份、植物脂粉3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香,将红茶采用温度为100-105℃,提香2-2.5h,并且使得红茶出现焦糖香味,水分含量为≤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装,采用自动称量包装机包装,按照每包3±0.1g。
CN201710443070.8A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094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3070.8A CN107094937B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43070.8A CN107094937B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4937A CN107094937A (zh) 2017-08-29
CN107094937B true CN107094937B (zh) 2018-03-16

Family

ID=5965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43070.8A Active CN107094937B (zh) 2017-06-13 2017-06-13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949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775A (zh) * 2019-01-31 2019-04-26 黄山市柒日原叶生物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3784A (zh) * 2019-10-28 2020-01-10 晴隆县清韵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微纤维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6960B (zh) * 2020-12-07 2023-06-27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一种红茶原饮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462A (zh) * 2002-03-07 2003-09-24 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企业集团公司 枸杞速溶茶
CN101248817A (zh) * 2008-03-28 2008-08-27 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6668A (zh) * 2008-11-17 2009-04-29 江南大学 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6306213A (zh) * 2015-06-22 2017-01-11 毕辉琴 奶味茶饮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462A (zh) * 2002-03-07 2003-09-24 宁夏回族自治区枸杞企业集团公司 枸杞速溶茶
CN101248817A (zh) * 2008-03-28 2008-08-27 新希望乳业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奶茶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6668A (zh) * 2008-11-17 2009-04-29 江南大学 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6306213A (zh) * 2015-06-22 2017-01-11 毕辉琴 奶味茶饮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微茶粉奶茶的研究开发;余利发;《茶业通报》;20141231;第36卷(第2期);第74-7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94937A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5583B (zh) 生产茶产品的方法
CN107094937B (zh) 一种便携式超微红茶粉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1244B (zh) 系列忧遁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088B (zh) 一种新型固体奶茶的加工方法
CN105249415B (zh) 一种酱香鲜酱油的制作工艺方法
JP2007167005A (ja) 茶抽出物の調製方法
CN106490224A (zh) 一种果味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004634A (zh) 普洱金花茶酒及配制法
CN102356807A (zh) 一种加入茶的冰激凌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49133B (zh) 一种支链氨基酸添加剂
CN101366415A (zh) 混合茶和混合茶饮料
CN105248737A (zh) 一种香料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3974A (zh) 一种红茶奶茶粉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42425A (zh) 一种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155A (zh) 一种速溶分子保健茶
CN103652158A (zh) 一种莲叶桑菊茶速溶分子凉茶
CN105368637A (zh) 一种风味绿茶酒
JP3444591B2 (ja) 香気の改良された胡麻加工品及び前記胡麻加工品を使用した食品
CN100553469C (zh) 一种制备加香料的茶浓缩物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12244265A (zh) 一种辣椒酱及其锁鲜制备方法
CN108077486A (zh) 一种奶茶制作方法
CN104970177A (zh) 一种新型含茶冷冻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5672A (zh) 红茶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JP7321140B2 (ja) ティーバッグ、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香味増強方法
CN107087698A (zh) 一种生产紫娟速溶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