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3169A -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3169A
CN107083169A CN201710401385.6A CN201710401385A CN107083169A CN 107083169 A CN107083169 A CN 107083169A CN 201710401385 A CN201710401385 A CN 201710401385A CN 107083169 A CN107083169 A CN 1070831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film forming
radiating
component
forming ma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13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3169B (zh
Inventor
邢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13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831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831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31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3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31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4Methyl esters, e.g. m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09D7/62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modified by treatment with othe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4C4-(meth)acrylate, e.g. butyl (meth)acrylate, isobutyl (meth)acrylate or tert-but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28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防尘、疏水,并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所述涂料包括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成膜物质和散热粒子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本发明实施例用于防尘疏水涂料的生产与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集成电路的密集化及微型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元件或者电器变得更小且以更高的速度运行,使其对散热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静电、潮湿以及有机污染物的作用,电子元件或者电器内部容易积灰,尤其是电子元件或者电器中的散热部分由于展开面积大、结构紧凑、翅片比较密集,长期使用后非常容易积灰。而通常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散热部分采用散热系数较大的铝合金或者铜制成,积灰后,由于灰尘的热传导系数远远小于铝合金或者铜,根据热量传递原理,当灰尘累积在散热表面后,热传导系数K值降低(铜的热传导系数通常为380W/m·k,铝合金的热传导系数通常为150-180W/m·k,而灰尘的热传导系数为10W/m·k),因此,换热系数会大幅度衰减,使得散热部分的散热量大大降低,并且在积灰后表面容易吸潮,长期的潮湿环境下铝合金或者铜会与大气污染物中的硫化物等发生化学腐蚀反应,从而会缩短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产生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防尘、疏水,并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所述涂料包括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成膜物质和所述散热粒子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物质为75-110重量份,所述散热粒子为1-3重量份,所述分散介质为400-800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聚合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粒径为50-800nm。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获得包含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分散介质的涂料;其中,所述成膜物质的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进一步地,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具体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散热粒子、溶剂以及乳化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升温至90-95℃,并在3-5h内将引发剂溶液滴加入混合体系中,滴加完成后保温1-2h。
进一步地,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偶联剂对所述散热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可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那、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的,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单体。
可选的,所述含氟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组份涂料,包括:
如上所述的涂料和固化剂。
可选的,当所述涂料中含有-OH时,所述固化剂为含-NCO基团的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双组份涂料中-NCO与-OH的摩尔比为1-1.05。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覆盖有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通过将如上所述的涂料或者将如上所述的双组份涂料涂覆在所述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后干燥形成。
可选的,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为5-20μm。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由于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因此,该成膜物质具有一定的疏水作用,附着性较小,再通过在该涂料中加入散热粒子,由于该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因此,在将该涂料形成涂层时,一方面、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的收缩作用会将一部分四氮化三钛微粒露出涂层表面,形成具有疏水作用的微结构,能够增大涂层的表面积,同时,由于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表面较为润滑,能够进一步增强所述涂料的疏水和防尘性能,另外,由于四氮化三钛微粒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和较高的法向发射率,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热和散热作用,因此,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尘、疏水和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散热部分表面容易积灰而使得散热效果较差以及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较差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滴在固体表面形成接触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的散热部分和发热部分表面涂覆散热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所述涂料包括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成膜物质和散热粒子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三相交界点的合力为0,参见图1,液滴在固体表面上的接触角θ等于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两切线把液相夹在其中时所成的角,所述接触角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能以及固体和液体的界面能,对于同一种液滴,固体表面的表面能越低,所述接触角θ越大,由于水是表面张力最大的液体,因此,当水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度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疏水效果,也可以用表面达因值来表征这个效果,表面达因值测量的是表面上水滴的侧面角度,如果水滴在表面形成小水珠,则表面的表面达因值低。如果水珠变平了,则该表面的表面达因值较高,表面达因值越高,表面能越高,越容易被润湿,表面达因值越低,表面能越低,液滴越不容易铺展开来。一般情况下,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疏水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料,由于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因此,该成膜物质具有一定的疏水作用,吸附性较小,再通过在该涂料中加入散热粒子,由于该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因此,在将该涂料形成涂层时,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的收缩作用会将一部分四氮化三钛微粒露出涂层表面,形成具有疏水作用的微结构,能够增大涂层的表面积,同时,由于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表面较为润滑,能够进一步增强所述涂料的疏水和防尘性能,另外,由于四氮化三钛微粒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和较高的法向发射率,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热和散热作用,因此,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尘、疏水和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散热部分表面容易积灰而使得散热效果较差以及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较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膜物质为75-110重量份,所述散热粒子为1-3重量份,所述分散介质为400-800重量份。
其中,份表示一个单位,1份可以为1kg,也可以为1g,在这里仅表示两种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将涂料中各组分按照以上比例进行混合,所获得的涂料既具有一定的成膜性能,又能够在形成涂层时将部分四氮化三钛微粒露出涂层表面形成具有疏水作用的微结构,提高所述涂层的疏水、防尘和散热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通常为低表面能聚合物,主要有氟碳树脂、有机硅树脂和氟硅树脂三种。这些聚合物的表面能较低,附着力较小,与液体的接触角较大。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聚合物。通过将氟原子引入聚合物链中,C-F键的键能大于C-H键的键能,且氟原子电子云对C-C键的屏蔽比氢原子强,C-F键中电子被仅仅束缚在原子核的周围,使得含氟共聚物难以与油污、水发生作用,具有较低的表面能。示例性的,所述含氟聚合物可以为聚四氟乙烯。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抗老化性能,同时,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还具有丙烯酸酯良好的成膜性和物理机械性质,又具有有机氟类良好的防水、防油、防污和耐候性。
优选的,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粒径为50-800nm。由于所述成膜物质成膜时会产生收缩作用,能够使一部分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露出涂层表面,形成凸起的微结构,因此,将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粒径控制在以上范围内,能够增大涂层的表面积,进一步降低表面能,增强疏水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获得包含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分散介质的涂料;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涂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能够直接获得包含有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分散介质的涂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易于连续化,生产成本低。并且在采用该方法制备涂料时,能够使散热粒子均匀分散于所述聚合物中。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具体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散热粒子、溶剂以及乳化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升温至90-95℃,并在3-5h内将引发剂溶液滴加入混合体系中,滴加完成后保温1-2h。
通过将引发剂溶液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滴加入混合体系中,能够对反应速率进行调节,同时还能够降低放热速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此反应过程通常在密封容器中进行,因此,在这里,溶剂量可以认为基本不变,而所获得的分散介质即为所加入的所有溶剂。另外,通过本体聚合反应,所获得的成膜物质包括除了溶剂和散热粒子以外的物质总和,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成膜物质指聚合物单体在乳化剂和引发剂的存在下所生成的聚合物,该成膜物质包括了乳化剂和引发剂。
因此,在进行上述反应时,可以将聚合物单体、散热粒子、溶剂、引发剂溶液和乳化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混合,以使得所获得的涂料中成膜物质为75-110重量份,所述散热粒子为1-3重量份,所述分散介质为400-800重量份。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偶联剂对所述散热粒子进行表面处理。偶联剂是一类具有两不同性质官能团的物质,其分子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分子中含有化学性质不同的两个基团,一个是亲无机物的基团,易与无机物表面起化学反应;另一个是亲有机物的基团,能与合成树脂或其它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或生成氢键溶于其中,用以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偶联剂对所述散热粒子进行表面处理,能够使散热粒子与聚合物以氢键或者化学键的形式连接起来,从而能够提高散热粒子与聚合物的界面结合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涂料与被涂覆基体的结合力。
优选的,所述偶联剂选自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增加乳化剂,能够缩短混合体系的分散时间,提高反应速率。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发展最快、用量最大的品种;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碱和硬水不敏感,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是一种无毒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途十分广泛,便于获取;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易溶于水,耐硬水、耐酸、耐碱、耐氧化剂、耐还原剂。采用这些乳化剂,均能够起到很好的乳化效果,便于各组分分散,提高反应速率。
其中,所述聚合物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
这里,可以根据所选用的聚合物的种类对聚合物单体进行选择。示例性的,当所述聚合物为有机硅聚合物时,所述聚合物单体可以为有机硅单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单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选用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单体作为聚合物单体,能够合成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该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既具有丙烯酸酯良好的成膜性和物理机械性质,又具有有机氟类良好的防水、防油、防污和耐候性。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单体可以包括质量分数为25-35%的丙烯酸丁酯、质量分数为30-4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质量分数为10-15%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质量分数为10-25%的含氟单体。
其中,所述含氟单体可以为全氟锌酸,也可以为氟碳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为含氟丙烯酸酯单体。
优选的,所述含氟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主要用于涂料,改善其耐用性、抗水性等功能;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具有高耐候和抗污自洁性能;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能够提高涂料的抗污自洁性能。
可选的,所述引发剂可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的质量为所述聚合物单体总质量的0.4-1.2%。
其中,所述溶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为了提高溶剂对各聚合物单体的溶解效果,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引发剂溶液所采用的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为了在滴加所述引发剂溶液的过程中便于控制反应速度,优选的,所述引发剂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组份涂料,包括:
如上所述的涂料和固化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组份涂料,所述双组份涂料可以由涂料和固化剂混合而成,由于所述涂料具有良好的防尘、疏水和散热效果,因此,该涂料与固化剂混合之后所形成的双组份涂料也具有良好的防尘、疏水和散热效果,并且,在使用时,所述固化剂能够加速涂料的成膜速度,在将该双组份涂料在基体表面形成涂层时,能够加速涂层的干燥和成型。
其中,所述固化剂可以与所采用的涂料进行配合使用,示例性的,当所述涂料中含有-OH时,所述固化剂可以为含有-NCO基团的物质。所述涂料中的-OH和固化剂中的-NCO发生交联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空间网状结构,能够增强固化后所述双组份涂料与基体的结合能力。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组份涂料中-NCO与-OH的摩尔比为1-1.05。由于空气中的水份会消耗掉一部分-NCO基团,因此,将-NCO稍过量一些,能够避免-NCO不足所引起的成膜性能变差以及双组份涂料与基体的结合能力变差的现象发生。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覆盖有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通过将如上所述的涂料或者将如上所述的双组份涂料涂覆在所述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后干燥形成。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为在投影仪的发热部位1和散热部位2表面覆盖散热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光机铸铝表面11、光源壳体表面12以及反射镜、镜头盖壳体表面13为所述发热部分1,驱动板散热器表面21和热管散热器翅片表面22均为所述散热部分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元器件,通过在所述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涂覆所述涂料或者所述双组份涂料,由于所述涂料和所述双组份涂料中成膜物质具有一定的疏水作用,附着性较小,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因此,在该涂料或者该双组份涂料形成涂层时,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的收缩作用会将一部分四氮化三钛微粒露出涂层表面,形成具有疏水作用的微结构,能够增大涂层的表面积,同时,由于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表面较为润滑,能够进一步增强涂料或者双组份涂料的疏水和防尘性能,另外,由于四氮化三钛微粒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和较高的法向发射率,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热和散热作用,因此,采用该涂料或者该双组份涂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尘、疏水和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散热部分表面容易积灰而使得散热效果较差以及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较差的缺陷。
进一步地,在散热部分2通常设置有风扇以加快散热,因此,通过形成涂层,由于该涂层表面具有防尘、疏水作用,可以降低风阻,减小因空气流动产生的噪声。
可选的,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为5-20μm。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过小时,对散热效果的作用不大,当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过大时,传热路径较长,也不利于传热和散热。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60-80℃,干燥的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过高会使得涂料固化太快,缺陷多,不利于在涂料的表面形成微结构,温度过低使得固化速度过慢,干燥效率较低,且使得涂层表面趋于平滑,同样不利于微结构的形成。
其中,对所述元器件的种类不做限定。
所述元器件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装置、发光二极管、投影仪等。
所述元器件的发热部位表面可以为处理器外壳表面、背光单元的外壳表面等,散热部位表面可以为散热器的表面。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元器件的其他构成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这些实施例仅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而提出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在反应器中加入约400.03g乙酸乙酯、357.4g乙酸丁酯、2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g50nm四氮化三钛微粒以及约26.9g丙烯酸丁酯、43.0g甲基丙烯酸甲酯、10.8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6.9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0℃,在3h内滴加含有0.43g偶氮二异丁腈和42.57g乙酸乙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质量分数为1%),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2h,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激光散热器物质表面,60℃烘30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20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FIN片表面达因值为33dyn/cm,水与其表面的接触角为98°,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2.5℃。
实施例2
在反应器中加入382.9g乙酸乙酯、1.6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g800nm四氮化三钛微粒以及25.375g丙烯酸丁酯、21.75g甲基丙烯酸甲酯、10.87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7.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7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1℃,在3h内滴加含有0.3g偶氮二异丁腈、0.6g过氧化苯甲酰和17.1g乙酸乙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质量分数为5%),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1h,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05的比例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激光投影光机壳体表面,65℃烘干25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5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2dyn/cm,接触角为101°,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2℃。
实施例3
在反应器中加入800g乙酸丁酯、2g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5g500nm四氮化三钛以及约14.258g丙烯酸丁酯、16.634g甲基丙烯酸甲酯、7.129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9.504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2℃,在5h内滴加含有0.475g偶氮二异丁腈23.275g乙酸丁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质量分数为2%),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1.5h,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02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DMD散热器表面,70℃烘干30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15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4dyn/cm,接触角为96°,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3℃。
实施例4
在反应器中加入500g乙酸乙酯、2g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g50nm四氮化三钛微粒、51.541g丙烯酸丁酯、58.904g甲基丙烯酸甲酯、22.089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7.706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5.02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2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3℃,在3h内滴加含有0.74g过氧化苯甲酰和17.76g乙酸乙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1小时,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04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光机机壳表面,80℃烘干15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10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2dyn/cm,接触角为98°,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2℃。
实施例5
在反应器中加入577.96g乙酸丁酯、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g100nm四氮化三钛微粒以及24.21g丙烯酸丁酯、38.736g甲基丙烯酸甲酯、11.62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2.274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0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4℃,在3.5h内滴加含有1.16g偶氮二异丁腈和22.04g乙酸丁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质量分数为5%),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1小时,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03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激光散热器表面,80℃烘干15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13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1dyn/cm,接触角为103°,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2.5℃。
实施例6
在反应器中加入634.368g乙酸乙酯、2g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3g800nm四氮化三钛微粒以及29.208g丙烯酸丁酯、35.05g甲基丙烯酸甲酯、17.52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054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20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5℃,在3h内滴加含有1.168g偶氮二异丁腈和115.632g乙酸乙酯置成的引发剂溶液(质量分数为1%),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2h,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出风口防尘网罩表面,75℃烘干20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15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0dyn/cm,接触角为107°,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2℃。
实施例7
在反应器中加入876.36g乙酸丁酯、2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g600nm四氮化三钛微粒以及57.215g丙烯酸丁酯、69g甲基丙烯酸甲酯、24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7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3℃,在4h内滴加含有0.785g偶氮二异丁腈、0.2g过氧化苯甲酰和23.64g乙酸丁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2h,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03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驱动板散热器表面,60℃烘干25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20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1dyn/cm,接触角为103°,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5℃。
实施例8
在反应器中加入757.37g乙酸丁酯、2.5g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g200nm四氮化三钛微粒以及65g丙烯酸丁酯、86g甲基丙烯酸甲酯、26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24.63g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搅拌均匀后升温到95℃,在5h内滴加含有0.87g偶氮二异丁腈、42.63g乙酸丁酯配置成的引发剂溶液(质量分数为2%),滴加完成后继续保持温度1.5h,冷却到常温,得到A涂料。
将A涂料与含有NCO基团的固化剂B按照-NCO/-OH=1.05的摩尔比混合后,将涂料喷涂在电源板散热器表面,80℃烘干20分钟,在被喷涂的物质表面就形成厚度为10μm的涂层。
测试喷涂后的表面达因值为32dyn/cm,接触角为101°,温度较没喷涂的表面温度降低4.5℃。
综上所述,由于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因此,该成膜物质具有一定的疏水作用,吸附性较小,再通过在该涂料中加入散热粒子,由于该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因此,在将该涂料形成涂层时,聚合物在成膜过程中的收缩作用会将一部分四氮化三钛微粒露出涂层表面,形成具有疏水作用的微结构,能够增大涂层的表面积,同时,由于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表面较为润滑,能够进一步增强所述涂料的疏水和防尘性能,另外,由于四氮化三钛微粒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率和较高的法向发射率,能够起到很好的导热和散热作用,因此,采用该涂料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尘、疏水和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散热部分表面容易积灰而使得散热效果较差以及电子元件或者电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较差的缺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料包括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用于分散所述成膜物质与所述散热粒子的分散介质;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物质为75-110重量份,所述散热粒子为1-3重量份,所述分散介质为400-80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物质为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氮化三钛微粒的粒径为50-800n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获得包含成膜物质、散热粒子以及分散介质的涂料;其中,所述成膜物质为表面达因值小于等于36dyn/cm的聚合物,所述散热粒子包括四氮化三钛微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具体包括:
将聚合物单体、散热粒子、溶剂以及乳化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升温至90-95℃,并在3-5h内将引发剂溶液滴加入混合体系中,滴加完成后保温1-2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聚合物单体和散热粒子在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发生本体聚合反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偶联剂对所述散热粒子进行表面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那、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物单体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含氟单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氟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12.一种双组份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和固化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组份涂料,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涂料中含有-OH时,所述固化剂为含-NCO基团的物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组份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组份涂料中-NCO与-OH的摩尔比为1-1.05。
15.一种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的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覆盖有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通过将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涂料或者将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双组份涂料涂覆在所述发热部位或/和散热部位表面后干燥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元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涂层的厚度为5-20μm。
CN201710401385.6A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Active CN107083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1385.6A CN107083169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1385.6A CN107083169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3169A true CN107083169A (zh) 2017-08-22
CN107083169B CN107083169B (zh) 2020-03-17

Family

ID=59607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1385.6A Active CN107083169B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8316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900A (zh) * 2010-11-11 2011-05-04 常州大学 一种含氟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182A (zh) * 2012-03-07 2012-09-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超疏水、低粘附纳米复合防覆冰涂料
CN103571201A (zh) * 2012-07-22 2014-02-12 上海利隆化工化纤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210A (zh) * 2014-11-11 2015-03-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与SiO2改性含氟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846A (zh) * 2016-10-17 2017-03-29 铜陵市肆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用可自修复的改性水基氟碳绝热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416A (zh) * 2015-11-05 2017-05-17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合成方法、应用
CN106978036A (zh) * 2017-05-22 2017-07-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0900A (zh) * 2010-11-11 2011-05-04 常州大学 一种含氟涂料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182A (zh) * 2012-03-07 2012-09-1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超疏水、低粘附纳米复合防覆冰涂料
CN103571201A (zh) * 2012-07-22 2014-02-12 上海利隆化工化纤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210A (zh) * 2014-11-11 2015-03-25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与SiO2改性含氟丙烯酸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4416A (zh) * 2015-11-05 2017-05-17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及其合成方法、应用
CN106543846A (zh) * 2016-10-17 2017-03-29 铜陵市肆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底盘用可自修复的改性水基氟碳绝热防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8036A (zh) * 2017-05-22 2017-07-2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黎明等: "《高分子化学(第2版)》", 30 September 2016, 清华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3169B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1637B (zh) 散热涂布剂及利用此散热涂布剂的散热板
CN107099237A (zh)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CN102924646B (zh) 一种内墙乳胶涂料用耐水抗泛白硅丙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0519603C (zh) 交联型含氟丙烯酸树脂
CN101570587A (zh) 氟-硅改性丙烯酸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05837B (zh) 一种光固化含氟防污防指纹树脂涂膜的制备方法
CN103467651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耐刮擦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978036A (zh) 防尘散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
TW201536906A (zh) 熱傳導性複合薄片
CN102162993A (zh) 喷涂用白色阻焊剂组合物
JP2004169034A5 (zh)
CN101845124A (zh) 一种水性疏水型纳米树脂和玻璃隔热涂料及制备方法
WO2020073747A1 (zh) 一种低卤底部填充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64782A (zh) 光学用粘合粘接剂组合物、光学用粘合粘接剂层、光学构件、偏光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4232014B (zh) 一种底部填充胶
CN105431490A (zh) 包含含有选自由聚合性官能团和交联性官能团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基团的含氟聚合物的组成物和涂装物品
JP2006269250A (ja) 導電性膜形成用組成物、導電性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導電性膜
CN105085790A (zh) 一种本体阻燃型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70760B (zh) 一种微凝胶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微凝胶树脂制备的紫外光固化抗沾污涂料
CN107083169A (zh)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涂料的双组份涂料和元器件
CN107043582A (zh) 防尘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激光投影设备
CN102433092B (zh) 一种压敏型丙烯酸导热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102617131B1 (ko) 경화성 조성물
CN108342143A (zh) 含全氟聚醚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66220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改性的防腐涂料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