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5232A - 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5232A
CN107075232A CN201580050647.8A CN201580050647A CN107075232A CN 107075232 A CN107075232 A CN 107075232A CN 201580050647 A CN201580050647 A CN 201580050647A CN 107075232 A CN107075232 A CN 107075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alkyl
carbon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0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滨宅磨
小高利
小高一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75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52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0Carboxylic acid 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16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being biodegradable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是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酯树脂100质量份、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0.01~10质量份、以及脂肪族羧酸酰胺0.01~10质量份。(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其中,R5、R6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Description

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酯树脂在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力学特性、电特性等方面优异,成本/性能方面优异,因此,作为纤维、膜而被广泛用于工业。另外,近年来,从自然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关于自然环境中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的研究在积极地进行着。其中,例如聚乳酸树脂由于熔点高达160~180℃、透明性优异,因此,其作为容器、膜等包装材料,衣料、地板垫、汽车用内装材料等纤维材料,以及电气·电子制品的壳体、部件等成型材料而受到期待。
然而,以聚乳酸树脂为代表,聚酯树脂虽然为结晶性树脂,但通常其结晶化速度极慢,因此,特别是在通过不进行拉伸的注射成型等进行制造的情况下,存在成型物结晶度容易变低,如果超过60℃前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则变得容易软化的缺点。为了提高结晶度,尝试了提高注射成型时的模具温度、延长模具内的冷却时间的方法,但该方法成型周期变长,因此生产性方面有问题。为了以高生产性制造聚酯树脂成型物,在广泛的用途中加以利用,进行了提高结晶化速度和结晶度、改善成型加工性、耐热性的尝试。
一般而言,作为提高聚酯树脂的结晶化速度的方法,已知有添加结晶成核剂的方法。所谓结晶成核剂,成为结晶性高分子的一次晶核来促进结晶成长,发挥将结晶尺寸微细化,并且提高结晶化速度的作用。例如作为聚酯树脂的结晶成核剂,自以往提出了苯甲酸钾、硬脂酸镁等有机酸的金属盐、滑石、二氧化硅、硫酸钙等无机系化合物。此外,作为特定的聚乳酸树脂的结晶成核剂,到目前为止公开了包含特定的粒径以下的滑石或氮化硼的无机粒子(专利文献1)、特定式表示的酰胺化合物(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特定式表示的山梨糖醇系衍生物(专利文献4)、和特定式表示的磷酸酯金属盐(专利文献5)等。此外,公开了特定的膦酸化合物金属盐,具体地说,苯基膦酸锌显示出优异的性能(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879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66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15836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192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2005/097894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前所述,为了提高聚酯树脂的结晶化速度和结晶度,提出了各种结晶成核剂,近年来,期望开发可实现聚酯树脂更高的成型加工性、耐热性的更有效的结晶成核剂。
特别是,对于配合了以往提出的结晶成核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如果使其结晶化,则会引起聚酯树脂的透明性受到损害的情况,因此,期望提供即使结晶化后透明性也高的树脂成型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结晶成核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能够促进聚酯树脂结晶化并且以高生产性制造结晶化后也保持高透明性的聚酯树脂成型物,并且所述组合物可用于广泛的用途。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特定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与脂肪族羧酸酰胺的并用能够提高聚酯树脂的结晶化速度,并且能够实现特别是结晶化后的透明性优异的成型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作为第1观点,涉及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
聚酯树脂100质量份,
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0.01~10质量份,以及
脂肪族羧酸酰胺0.01~10质量份。
(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其中,R5、R6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作为第2观点,涉及第1观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R3和R4表示氢原子。
作为第3观点,涉及第1观点或第2观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R1和R2均表示-C(=O)R5(R5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作为第4观点,涉及第3观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R5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作为第5观点,涉及第4观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R5表示乙基或丙基。
作为第6观点,涉及第1观点~第5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脂肪族羧酸酰胺为脂肪族双羧酸酰胺。
作为第7观点,涉及第6观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脂肪族羧酸酰胺是选自亚乙基双癸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和N,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第8观点,涉及第1观点~第7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前述聚酯树脂为聚乳酸树脂。
作为第9观点,涉及一种聚酯树脂成型体,由第1观点~第8观点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的结晶化物形成。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通过使用特定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和脂肪族羧酸酰胺作为结晶成核剂,从而能够促进聚酯树脂的结晶化促进效果,进而,能够提供耐热性、成型加工性优异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特别是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与配合了以往的结晶成核剂的树脂组合物相比,能够提供结晶化后的透明性飞跃性地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制造例1获得的DPM的1H NMR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是包含聚酯树脂、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以下也称为式[1]的衍生物)和脂肪族羧酸酰胺的组合物。
[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具有下述式[1]所示的结构。
该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优选作为结晶成核剂使用。
上述式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
此外,R5、R6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上述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中的任一种。
作为直链状的烷基,可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正十一烷基、正十二烷基、正十三烷基、正十四烷基、正十五烷基、正十六烷基、正十七烷基、正十八烷基、正十九烷基、正二十烷基等。
作为支链状的烷基,可举出异丙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等。
作为环状的烷基,可举出具有环戊基环、环己基环结构的基团等。
此外,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可举出上述已经举出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中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此外,作为上述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可举出苯基、对甲苯基、4-异丙基苯基、4-丁基苯基、莱基等。
在上述的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中,优选R3和R4为氢原子。
此外,上述式[1]中,优选R1和R2为-C(=O)R5(R5与前述R5的含义相同),其中R5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R5特别优选为乙基或丙基。
其中,作为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举出式[2]所示的N,N’-(6-氨基-1,3,5-三嗪-2,4-二基)二丙酰胺。
在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中,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则可以包含下述式[3]所示的1,3,5-三嗪衍生物。
上述式中,R1~R4分别与式[1]中定义的R1~R4的含义相同。
R10表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R1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需要说明的是,R5~R9分别与式[1]中定义的R5~R9的含义相同。
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的制造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如下容易地获得:按照现有公知的方法,使三聚氰胺类与羧酸或其活性化体(酰卤化物、酸酐、酰基叠氮化物、活性酯等)、卤代甲酸酯、异氰酸酯、或者磺酸或其活性化体(磺酰卤化物、磺酸酐等)等进行酰胺化反应、氨酯化反应、脲化反应或磺酰胺化反应。
具体而言,例如,可以按照式[4]~式[7]所示的流程制造。
式[4]~式[7]中,R5~R7和R9表示分别与前述R5~R7和R9相同的含义,R5’与R5、R6’与R6、R7’与R7、R9’与R9分别表示相同的含义,它们分别可以是相同的基团,也可以是不同的基团。此外,作为X,只要是能够生成期望的键(酰胺键、磺酰胺键)的基团就不特别限制,可举出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等。需要说明的是,在R5与R5’、R6与R6’、R7与R7’、R9与R9’为不同的基团的情况下,可以使一方先进行反应然后使另一方进行反应,也可以使双方同时反应。
[脂肪族羧酸酰胺]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脂肪族羧酸酰胺,只要是具有通常被称为酰胺键的键的脂肪族羧酸和/或脂肪族胺的衍生物就不特别限制。
作为这样的脂肪族羧酸酰胺,可举出例如,月桂酰胺、棕榈酰胺、硬脂酰胺、12-羟基硬脂酰胺、蓖麻醇酸酰胺、油酰胺、山萮酰胺、芥酸酰胺等脂肪族单羧酸酰胺;N-硬脂基硬脂酰胺、N-硬脂基油酰胺、N-硬脂基芥酸酰胺、N-油基棕榈酰胺、N-油基硬脂酰胺、N-油基油酰胺、羟甲基硬脂酰胺、羟甲基山萮酰胺等N-取代脂肪族单羧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癸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异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亚乙基双山萮酰胺、亚乙基双芥酸酰胺、N,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四亚甲基双硬脂酰胺、六亚甲基双硬脂酰胺、N,N’-六亚甲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六亚甲基双油酰胺、间苯二甲基双硬脂酰胺、N,N’-(间苯二甲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等脂肪族双羧酸酰胺;N,N’-二硬脂基己二酸酰胺、N,N’-二硬脂基癸二酸酰胺、N,N’-二油基己二酸酰胺、N,N’-二油基癸二酸酰胺、N,N’-二硬脂基间苯二甲酸酰胺、N,N’-二硬脂基对苯二甲酸酰胺等N-取代脂肪族羧酸双酰胺类;N-丁基-N’-硬脂基脲、N-丙基-N’-硬脂基脲、N,N’-双硬脂基脲、N-苯基-N’-硬脂基脲、六亚甲基双硬脂基脲、苯二甲基双硬脂基脲(XylylenebisStearyl urea)、甲基苯撑双硬脂基脲(toluylene bis-stearyl urea)、二苯基甲烷双月桂基脲、二苯基甲烷双硬脂基脲等N-取代脲等。
其中,例如在后述的聚酯树脂为聚乳酸树脂的情况下,优选脂肪族双羧酸酰胺,更优选亚乙基双癸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N,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
这些脂肪族羧酸酰胺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聚酯树脂]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树脂,可举出例如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PHB)、3-羟基丁酸酯与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3-羟基丁酸酯与3-羟基己酸酯的共聚物(PHBH)、3-羟基丁酸酯与4-羟基丁酸酯的共聚物(P3/4HB)等聚羟基烷酸酯(PHA,polyhydroxyalkanoic acid)类;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碳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二醇与二羧酸的缩聚物;聚己内酯等。这些聚酯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其中,优选为聚乳酸树脂。
<聚乳酸树脂>
上述聚乳酸树脂可以包含聚乳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在聚乳酸树脂为共聚物的情况下,共聚物的排列方式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
此外,也可以是以聚乳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为主体的与其他树脂的共混物。所谓其他树脂,可举出后述的聚乳酸树脂以外的生物降解性树脂、通用的热塑性树脂、通用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等。
作为聚乳酸,不特别限定,可举出例如使丙交酯开环聚合而得的聚乳酸、使乳酸的D体、L体、消旋体等直接缩聚而得的聚乳酸,可举出聚-L-乳酸(PLLA)、聚-D-乳酸(PDLA)、它们的立体络合物等。聚乳酸的数均分子量一般为10,000~500,000左右。此外,也可以使用利用热、光、放射线等通过交联剂使聚乳酸树脂交联而得的物质。
可作为上述共混物使用的聚乳酸树脂以外的生物降解性树脂的例子,可举出聚乙醇酸(PGA)、聚(3-羟基丁酸酯)(PHB)、3-羟基丁酸酯与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3-羟基丁酸酯与3-羟基己酸酯的共聚物(PHBH)、3-羟基丁酸酯与4-羟基丁酸酯的共聚物(P3/4HB)等聚羟基烷酸酯(PHA)类;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碳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己二酸乙二醇酯等二醇与脂肪族二羧酸的缩聚物;聚己内酯;聚乙烯醇;改性淀粉;乙酸纤维素;壳多糖、壳聚糖;木质素等。
此外,可作为上述共混聚合物使用的通用的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可举出聚乙烯(PE)、聚乙烯共聚物、聚丙烯(PP)、聚丙烯共聚物、聚丁烯(PB)、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聚(4-甲基-1-戊烯)等的聚烯烃树脂;聚苯乙烯(PS)、高冲击性聚苯乙烯(HIP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聚苯乙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丙烯酸系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酚树脂;环氧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
作为通用的工程塑料的例子,可举出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醚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砜树脂;聚苯硫醚树脂等。
[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聚酯树脂100质量份为0.01~10质量份的量的前述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通过使添加量为0.01质量份以上,能够获得充分的结晶化速度。此外,即使添加量超过10质量份,结晶化速度也不会进一步变快,因此以10质量份以下使用在经济方面是有利的。
相对于上述聚酯树脂100质量份,包含优选为0.1~5质量份的量、进一步优选为0.1~2质量份的量的前述式[1]的衍生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上述式[3]所示的1,3,5-三嗪衍生物的情况下,优选以相对于聚酯树脂100质量份约为0.5质量份以下的比例包含。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聚酯树脂100质量份为0.01~10质量份的量的前述脂肪族羧酸酰胺。通过使添加量为0.01质量份以上,能够获得充分的结晶化速度。此外,即使添加量超过10质量份,结晶化速度也不会进一步变快,因此以10质量份以下使用在经济方面是有利的。
相对于上述聚酯树脂100质量份,包含优选为0.1~5质量份的量、进一步优选为0.1~2质量份的量的前述脂肪族羧酸酰胺。
在本发明中,向聚酯树脂中配合式[1]的衍生物和脂肪族羧酸酰胺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
例如,只要分别利用各种混合机将聚酯树脂、式[1]的衍生物、脂肪族羧酸酰胺以及后述的各种添加剂进行混合,利用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等进行混炼即可。混炼通常在150~22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此外,也可以采用生成以高浓度含有各成分的母粒,将其添加到聚酯树脂中的方法。此外,也可以在聚酯树脂的聚合阶段添加式[1]的衍生物和脂肪族羧酸酰胺。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无机填充剂。作为无机填充剂,可举出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滑石、云母、二氧化硅、高岭土、粘土、硅灰石、玻璃珠、玻璃薄片、钛酸钾、碳酸钙、硫酸镁、氧化钛等。这些无机填充剂的形状可以为纤维状、粒状、板状、针状、球状、粉末中的任一种。这些无机填充剂可以以相对于聚酯树脂100质量份为300质量份以内的量使用。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使用公知的阻燃剂。作为阻燃剂,可举出例如,溴系、氯系等卤素系阻燃剂;三氧化锑、五氧化锑等锑系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有机硅系化合物等无机系阻燃剂;红磷、磷酸酯类、多磷酸铵、磷腈等磷系阻燃剂;三聚氰胺、蜜白胺、蜜勒胺、蜜弄(mellon)、三聚氰胺氰脲酸酯、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多磷酸三聚氰胺·蜜白胺·蜜勒胺复盐、烷基膦酸三聚氰胺、苯基膦酸三聚氰胺、硫酸三聚氰胺、甲磺酸蜜白胺等三聚氰胺系阻燃剂;聚四氟乙烯(PTFE)等氟树脂等。这些阻燃剂可以以相对于聚酯树脂100质量份为200质量份以内的量使用。
此外,除了上述成分以外,也可以并用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冲击改良剂、防静电剂、颜料、着色剂、脱模剂、润滑剂、增塑剂、相容剂、发泡剂、香料、抗菌抗霉剂、硅烷系、钛系、铝系偶联剂等各种偶联剂、其他的各种填充剂、其他的结晶成核剂等在制造一般的合成树脂时通常使用的各种添加剂。
[树脂成型体]
本发明也将由上述聚酯树脂组合物的结晶化物形成的聚酯树脂成型体作为对象。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通过应用一般的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真空成型、压缩成型、挤出成型等惯用的成型法,能够容易地制造各种成型体。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成型体含有结晶化了的前述聚酯树脂、包含前述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和脂肪族羧酸酰胺的结晶成核剂而被构成。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成型体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使其中包含的聚酯树脂结晶化而得到。作为使聚酯树脂结晶化的方法无特别限制,例如只要在将聚酯树脂组合物成型为特定形状的过程中将聚酯树脂组合物加热至能够结晶化的温度以上即可。此外,在上述过程中,可以以熔点以上的温度将前述聚酯树脂组合物加热成型,然后进行骤冷,保持非晶质状态形成成型体,通过对其进行加热(退火)而使其结晶化。
通常,使聚酯树脂结晶化时的温度从该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且小于熔点的温度范围适当选择。例如,在使用聚乳酸树脂作为聚酯树脂的情况下,作为加热(退火)温度,可举出60~170℃。其中,优选70~130℃,更优选80~120℃。通过使温度达到60℃以上,结晶化以更实用的时间进行。此外,通过使温度为170℃以下,结晶直径小的球晶更多地存在,即,成为透明性更优异的成型体。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成型体由于其球晶直径小且均匀,因此,可成为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成型体。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来更具体地记载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的说明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用于试样的调制和物性分析的装置和条件如下。
(1)1H NMR光谱
装置:日本电子(株)制JNM-ECX300
溶剂:DMSO-d6((CD3)2SO))
基准峰:DMSO-d6(2.49ppm)
(2)熔点/升华点测定、5%重量减少温度(Td5%)测定
装置:(株)リガク制Thermo plus EVO II TG8120
测定条件:空气气氛下
升温速度:10℃/分钟(30~500℃)
(3)熔融混炼
装置:(株)东洋精机制作所制ラボプラストミルマイクロKF6V
(4)热压
装置:テスター产业(株)制SA-302台式试压机(test press)
(5)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
装置:(株)パーキンエルマージャパン制Diamond DSC
(6)雾度测定
装置:日本电色工业(株)制雾度计NDH 5000
(7)膜厚测定(千分尺)
装置:(株)ミツトヨ制クイックマイクロ(注册商标)MDQ-30M
[制造例1]N,N’-(6-氨基-1,3,5-三嗪-2,4-二基)二丙酰胺(DPM)的制造
向具备搅拌机的反应烧瓶中放入三聚氰胺[日产化学工业(株)制]1.26g(10mmol)和吡啶50g,进行搅拌。向其中添加丙酸酐[关东化学(株)制]2.86g(22mmol),在液体温度为110℃下加热回流4小时。将该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约25℃),然后将沉淀物过滤,用甲醇50g洗涤3次,用丙酮50g洗涤3次。将所得的湿品于80℃进行8小时减压干燥,从而获得1.64g作为白色粉末的目标DPM(收率69%)。将DPM的1H NMR光谱示于图1。
1H NMR(DMSO-d6):δ9.92(s,2H),7.14(s,2H),2.62(q,J=7.4Hz,4H),1.00(t,J=7.4Hz,6H)(ppm)
升华点:272.6℃,Td5%:255.2℃
[实施例1~3,比较例1~4]
相对于聚乳酸(PLA)树脂[NatureWorks LLC制Ingeo Biopolymer 4032D]100质量份,作为结晶成核剂,添加表1记载的量(表中,“-”的记载表示不添加。)的前述DPM和亚乙基双硬脂酰胺(EBS)[东京化成工业(株)制],以185℃、50rpm进行5分钟熔融混炼,从而获得聚乳酸树脂组合物。
将该树脂组合物用130μm厚的聚酰亚胺膜(间隔物)和2片180mm×120mm×2mm厚的黄铜板夹住,以200℃、25kgf/cm2进行1分钟热压。热压后立即将成为膜状的树脂组合物从黄铜板之间取出,用2片室温(约25℃)左右的其他黄铜板(与上述黄铜板同尺寸)夹住来进行骤冷,从而获得包含结晶成核剂的非晶(无定形)状态的聚乳酸树脂膜状成型体。
从该非晶膜状成型体切出约5mg,利用DSC评价结晶化行为。评价如下进行:以500℃/分钟升温至90℃并以90℃保持状态期间,将从达到90℃开始至源自聚乳酸结晶化的放热(结晶化焓ΔHc)达到峰值为止的时间作为半结晶化时间(t1/2)进行测定。t1/2的值越小,表示相同条件下的结晶化速度越快,作为结晶成核剂具有越优异的效果。将结果汇总示于表1。
接着,将上述非晶膜状成型体切出40mm×25mm的矩形。将该膜状成型体在90℃的热板上进行30分钟退火处理,得到结晶化了的聚乳酸树脂膜状成型体(约130μm厚)。
针对所得的结晶化膜状成型体评价透明性。评价如下进行:测定膜状成型体不同的3点的雾度并算出其平均值。此外,利用膜状成型体的膜厚,根据下式将所算出的测定值(平均值)标准化。
标准化值(normalized value)=测定值×130÷膜厚[μm]
将结果汇总示于表1。雾度越小表示透明性越高。
[表1]
如表1所示,配合了作为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的DPM和作为脂肪族羧酸酰胺的EBS的树脂组合物(实施例1~3)得到半结晶化时间(t1/2)短、结晶化后的透明性也优异的结果。
另一方面,不包含任何结晶成核剂的树脂组合物(比较例1)得到半结晶化时间(t1/2)为1分钟以上这样的结晶化速度慢、且结晶化后的透明性差的结果。此外,关于没有配合脂肪族羧酸酰胺的树脂组合物(比较例2~4),也得到结晶化速度慢、以相同的结晶成核剂量结晶化后的透明性差的结果。

Claims (9)

1.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
聚酯树脂100质量份,
式[1]所示的2-氨基-1,3,5-三嗪衍生物0.01~10质量份,以及
脂肪族羧酸酰胺0.01~10质量份,
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C(=O)R5、-C(=O)OR6、-C(=O)NR7R8或-SO2R9,其中,R5、R6和R9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R3和R4表示氢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R1和R2均表示-C(=O)R5,R5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可以被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取代的苯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R5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R5表示乙基或丙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脂肪族羧酸酰胺为脂肪族双羧酸酰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脂肪族羧酸酰胺是选自亚乙基双癸酰胺、亚乙基双油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和N,N’-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所述聚酯树脂为聚乳酸树脂。
9.一种聚酯树脂成型体,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的结晶化物形成。
CN201580050647.8A 2014-09-24 2015-09-18 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070752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3865 2014-09-24
JP2014-193865 2014-09-24
PCT/JP2015/076704 WO2016047602A1 (ja) 2014-09-24 2015-09-18 アミノトリアジン誘導体及びカルボン酸アミドを含む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5232A true CN107075232A (zh) 2017-08-18

Family

ID=5558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0647.8A Pending CN107075232A (zh) 2014-09-24 2015-09-18 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6047602A1 (zh)
KR (1) KR20170054388A (zh)
CN (1) CN107075232A (zh)
TW (1) TW201619263A (zh)
WO (1) WO2016047602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2839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Clariant Gmbh Compression-granulated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CN1922255A (zh) * 2003-12-30 2007-02-28 梅塔博利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成核剂
JP2012067218A (ja) * 2010-09-24 2012-04-05 Fujifilm Corp 高分子フィルム用湿度依存性改良剤、高分子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01335A (en) * 1960-03-01 1963-08-20 Pennsalt Chemicals Corp Diureidotriazine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JPS5381562A (en) * 1976-12-24 1978-07-19 Toyobo Co Ltd Flame-retardant polyamide composition
TW328955B (en) * 1993-05-14 1998-04-01 Cytec Tech Corp Process for preparing bis- or tris-carbamate functional 1,3,5-triazines, substantially halogen contamination free crosslinker compositions and new bis-or tris-carbamate functional 1,3,5-triazines
JPH0920761A (ja) * 1995-07-06 1997-01-21 Nissan Chem Ind Ltd トリアジン誘導体のアシル化方法
US6121446A (en) * 1998-11-10 2000-09-19 Cyte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reparation of tris-substituted alkoxycarbonylamino-1,3,5-triazine compounds
JP4209028B2 (ja) * 1999-03-25 2009-01-14 日華化学株式会社 不透明度向上紙の製造方法
JP2013018912A (ja) * 2011-07-13 2013-01-31 Kao Corp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US9683090B2 (en) * 2013-03-22 2017-06-20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mino-triazine derivativ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255A (zh) * 2003-12-30 2007-02-28 梅塔博利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成核剂
US20050272839A1 (en) * 2004-06-02 2005-12-08 Clariant Gmbh Compression-granulated flame retardant composition
JP2012067218A (ja) * 2010-09-24 2012-04-05 Fujifilm Corp 高分子フィルム用湿度依存性改良剤、高分子フィルム、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9263A (zh) 2016-06-01
JPWO2016047602A1 (ja) 2017-07-06
WO2016047602A1 (ja) 2016-03-31
KR20170054388A (ko)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8713B2 (ja) ポリ(3−ヒドロキシアルカノエート)樹脂組成物
JP4973848B2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5761519B2 (ja) ホスホン酸金属塩の製造方法及びホスホン酸金属塩を含む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4307528A (ja) 射出成形体
US10899720B2 (en)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mino-triazine derivative
CN104194293A (zh) 一种快速结晶的生物基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64566A1 (ja) 耐加水分解性に優れた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6908892B2 (ja) フェニルホスホン酸化合物の金属塩を含む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CN103709385A (zh) 快速结晶的聚乳酸-聚亚烷基二醇共聚物以及含有它的组合物
CN107075232A (zh) 包含氨基三嗪衍生物和羧酸酰胺的聚酯树脂组合物
JP2013018912A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6777889B2 (ja) アミノトリアジン誘導体及び脂肪酸を含む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JP4479888B2 (ja) ポリ乳酸樹脂用結晶核剤及び結晶化ポリ乳酸樹脂の製造方法
JP5477567B2 (ja) ポリ乳酸樹脂組成物
JP2007204656A (ja) 樹脂組成物
JP2004285278A (ja) 飽和ポリエステ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