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74353A - 无人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74353A
CN107074353A CN201680002443.1A CN201680002443A CN107074353A CN 107074353 A CN107074353 A CN 107074353A CN 201680002443 A CN201680002443 A CN 201680002443A CN 107074353 A CN107074353 A CN 107074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remote control
plane body
receiving space
u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24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74353B (zh
Inventor
周岱俊
廖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jiang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66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9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74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74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743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22Other structures integral with fuselages to facilitate loading, e.g. cargo bays,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64U10/14Flying platforms with four distinct rotor axes, e.g. quad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7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UAV body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201/00UAV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light controls
    • B64U2201/20Remote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30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power
    • B64U50/37Charging when not in f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系统(1),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上设有收容空间(110),所述第二装置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110)内;所述无人机系统(1)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装置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110)内的保持结构。本发明无人机系统将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进行机电耦合,将第二装置收容并通过所述保持结构而保持在第一装置内,实现了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Description

无人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器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垂直起降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从应用领域定义可以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然而,参见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通常的无人机一般包括无人机本体90(天空端)和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90的遥控器91(地面端),但是这两个部分由于体积较大而且在结构上相对独立,因此携带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上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装置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无人机系统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装置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保持结构。
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将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进行机电耦合,将第二装置收容并通过所述保持结构而保持在第一装置内,实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7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上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装置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无人机系统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装置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保持结构。
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将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进行机电耦合,将第二装置收容并通过所述保持结构而保持在第一装置内,实现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一体化便于携带的效果。
在一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遥控器放在无人机本体内。可选地,所述遥控器可以为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可以将移动通信设备作为遥控器收容于无人机本体内。
在另一种情况下,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可选地,所述遥控器可以为移动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可以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作为遥控器的移动通信设备内。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实施例1~7以将遥控器放在无人机本体内为例,对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进行介绍。
实施例1: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为收容槽,遥控器20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111端部(即图2和图3中所示为槽壁111的顶部)的卡扣部112以及设于遥控器20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卡槽210,该卡槽210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卡扣部112相适配。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111的端部分别设有两个卡扣部112,相应地,遥控器20的相对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两个卡槽210。
结合图3所示,遥控器20可以通过所述卡槽210卡设固定在所述卡扣部112上,进而收容并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取出遥控器20时,将卡槽210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卡扣部112脱离即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实施例2:
参见图4和图5所示,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为收容槽,遥控器20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111的内壁上的第一滑槽113以及设于遥控器20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一滑块220,该第一滑块220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第一滑槽113相适配。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111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沿槽壁1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13,相应地,遥控器20的相对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一个沿遥控器2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块220。
结合图5所示,遥控器20可以通过第一滑块220滑进或滑出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第一滑槽113,进而收容并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取出遥控器20时,将第一滑块220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第一滑槽113脱离即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实施例3:
参见图6和图7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所述收容空间110为收容槽,遥控器20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与无人机本体10活动连接的盖板30,该盖板30封盖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设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111的端部的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盖板30的相对两侧的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111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沿槽壁1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滑槽,相应地,盖板30的相对两侧也分别设有一个沿盖板3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
结合图6所示,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后,可以通过盖板30的所述第二滑块滑进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所述第二滑槽,封盖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而将遥控器20保持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取出遥控器20时,将盖板30的所述第二滑块滑出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上的所述第二滑槽,打开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露出遥控器20,进而将遥控器20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实施例4:
参见图8和图9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化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所述收容空间110为收容槽,遥控器20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与无人机本体10活动连接的盖板30,该盖板30封盖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设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一端部的枢转轴;盖板30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转轴上。可选地,所述枢转轴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上靠近无人机本体10的中部的一端。
结合图8所示,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后,可以将盖板30向下翻至关闭状态以封盖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而将遥控器20保持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取出遥控器20时,可以将盖板30向上翻起从而打开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露出遥控器20,进而将遥控器20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收容槽内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实施例5:
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所述保持结构包括容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的抽屉盒结构40,所述收容空间110设于该抽屉盒结构40内,无人机本体10的一侧(图10中所示为无人机本体10的尾端)设有一开口160,抽屉盒结构40通过所述开口160从无人机本体10抽出或推进无人机本体10内。
结合图10所示,遥控器20收容于抽屉盒结构40的收容空间110内后,可以将抽屉盒结构40通过所述开口160推进无人机本体10内,进而将遥控器20保持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取出遥控器20时,将抽屉盒结构40通过所述开口160从无人机本体10抽出,进而将遥控器20从无人机本体10内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实施例6:
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6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所述收容空间110形成于无人机本体10的内部,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无人机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的第三滑槽以及设于遥控器20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三滑块,该第三滑块与无人机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的所述第三滑槽相适配。无人机本体10的一侧(图10中所示为无人机本体10的尾端)还设有一开口160,遥控器20通过所述开口160从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抽出或推进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0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分别沿无人机本体10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所述第三滑槽,相应地,遥控器20的相对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一个沿遥控器20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三滑块。
结合图13所示,将遥控器20通过所述开口160推进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进而将遥控器20保持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取出遥控器20时,将遥控器20通过所述开口160从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抽出,进而将遥控器20从无人机本体10内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实施例7:
参见图14至图16所示,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7示出的一种无人机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14所示的无人机系统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无人机系统1的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10,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10的遥控器20,即将遥控器20放在无人机本体10内。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保持无线通信连接。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110,遥控器20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机身120和与机身120连接的螺旋桨组件130,收容空间110设置于机身120上。
其中,结合图14至图16所示,无人机本体10可以局部变形或整体变形,无人机本体10通过变形后腾出收容空间110,进而将遥控器20收容并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进一步地,无人机本体10的侧部设有相配合的滑块140和滑槽150,通过滑块140和滑槽150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无人机本体10进行拉伸,腾出收容空间110,如图15所示,进而将遥控器20收容并保持在无人机本体10内,如图14所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20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20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20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20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20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遥控器20收容于无人机本体10内时,把遥控器20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与无人机本体10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10和遥控器20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10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20上,遥控器20(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遥控器20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与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遥控器20的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遥控器20的遥控器组件包括遥控器本体和遥控器天线;而无人机本体10的收容空间110包括位于无人机本体10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遥控器本体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遥控器天线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系统1的遥控器20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又不会额外增加无人机本体10的体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10包括电池或云台,遥控器20上设有用以收纳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将无人机系统进行拆装携带时,可以先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收纳在遥控器20内后,再将遥控器20收容在无人机本体10内。在该例子中,不但可以将遥控器20收纳于无人机本体10内,而且还可将无人机本体10的电池或云台先安装在遥控器20内,而后将遥控器20收纳在无人机本体10内。这样设置,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收纳的效率。
特别地,在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遥控器放在无人机本体内的这一情况下,除了上述实施例1~7所述的实施方式外,还可以在无人机本体上设置魔术贴,在遥控器上设置对应的魔术贴,将遥控器粘接在无人机本体上。或是在无人机本体表面设置绑带,将遥控器捆绑在无人机本体上。或是在无人机本体上设置磁铁,在遥控器上设置对应的磁铁,将遥控器吸附在无人机本体上。
以下实施例8~14以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为例,对本发明的无人机系统进行介绍。
实施例8: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遥控器的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无人机本体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端部的卡扣部以及设于无人机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卡槽,该卡槽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上的卡扣部相适配。进一步地,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端部分别设有两个卡扣部,相应地,无人机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两个卡槽。
无人机本体可以通过卡槽卡设固定在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上的卡扣部上,进而收容并保持在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内。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实施例9: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遥控器的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无人机本体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内壁上的第一滑槽以及设于无人机本体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上的第一滑槽相适配。进一步地,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沿槽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相应地,无人机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一个沿无人机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块。
无人机本体可以通过第一滑块滑进或滑出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上的第一滑槽,进而收容并保持在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内。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实施例10: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所述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无人机本体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与遥控器活动连接的盖板,该盖板封盖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设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端部的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的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上的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可选地,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沿槽壁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滑槽,相应地,盖板的相对两侧也分别设有一个沿盖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滑块。
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内后,可以通过盖板的所述第二滑块滑进或滑出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上的所述第二滑槽,封盖或打开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而将无人机本体保持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内或将无人机本体露出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便于将无人机本体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实施例11: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所述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无人机本体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与遥控器活动连接的盖板,该盖板封盖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设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一端部的枢转轴;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转轴上。可选地,所述枢转轴设置于所述收容槽上靠近遥控器的中部的一端。
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内后,可以通过盖板的翻起或关闭实现打开或封盖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的开口,进而将无人机本体保持于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内或将无人机本体露出遥控器的所述收容槽便于将无人机本体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实施例12: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所述保持结构包括容纳于遥控器内的抽屉盒结构,所述收容空间设于该抽屉盒结构内,遥控器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抽屉盒结构通过所述开口从遥控器抽出或推进遥控器内。
无人机本体收容于抽屉盒结构的收容空间内后,可以将抽屉盒结构通过所述开口从遥控器抽出或推进遥控器内,进而将无人机本体保持于遥控器内或将无人机本体从遥控器内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实施例13: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所述收容空间形成于遥控器的内部,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遥控器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的第三滑槽以及设于无人机本体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三滑块,该第三滑块与遥控器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的所述第三滑槽相适配。遥控器的一侧还设有一开口,无人机本体通过所述开口从遥控器的收容空间抽出或推进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进一步地,遥控器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分别沿遥控器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所述第三滑槽,相应地,无人机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上也分别设有一个沿无人机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第三滑块。
无人机本体通过所述开口推进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即可以将无人机本体保持于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通过所述开口从遥控器的收容空间抽出,即可以将无人机本体从遥控器内取出。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实施例14: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保持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上设有所述收容空间,无人机本体收容并通过保持结构而保持在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一体收纳,具有便于携带的效果。
其中,遥控器可以局部变形或整体变形,遥控器通过变形后腾出收容空间,进而将无人机本体收容并保持在遥控器内。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充电接口连接,当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遥控器的耗电量较小,可以实现遥控器的电池就可以给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充电。或者,当遥控器的电池电量不足时,由于无人机本体的电池的容量较大,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的电池可以给遥控器的电池充电。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遥控器上设有与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将无人机本体收容于遥控器内时,把无人机本体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遥控器的所述第二数据接口连接,就可以实现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无人机本体和遥控器里特定设备的数据可以同步(比如黑匣子)。或者,无人机本体把数据(比如飞行数据、拍摄的照片、摄像等)传到遥控器上,遥控器(通过移动设备或单独联网)再和云端同步,将这些数据传到云端。
可选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与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无人机本体的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在一具体的例子中,无人机本体的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以及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这些无人机组件均可以拆分后装到对应的遥控器的收容子空间内。例如,所述遥控器的收容空间包括位于遥控器中间位置的第一收容子空间及位于该第一收容子空间两侧的第二收容子空间。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螺旋桨组件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或者,所述无人机本体的机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子空间内,而无人机本体的电池或云台从机身上拆分后分别收容于第二收容子空间内。在该例子中,所述无人机本体可以很便捷地收纳于遥控器内,又不会额外增加遥控器的体积。
特别地,在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即将无人机本体放在遥控器内的这一情况下,除了上述实施例8~14所述的实施方式外,还可以在遥控器上设置魔术贴,在无人机本体上设置对应的魔术贴,将无人机本体粘接在遥控器上。或是在遥控器表面设置绑带,将无人机本体捆绑在遥控器上。或是在遥控器上设置磁铁,在无人机本体上设置对应的磁铁,将无人机本体吸附在遥控器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专利文件披露的内容包含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该版权为版权所有人所有。版权所有人不反对任何人复制专利与商标局的官方记录和档案中所存在的该专利文件或者该专利披露。

Claims (23)

1.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上设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二装置收容并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无人机系统还包括使得所述第二装置保持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保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二装置为用以控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为无人机本体,所述第一装置为用以控制所述无人机本体的遥控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所述第二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端部的卡扣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装置的相对两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部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所述第二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内壁上的第一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装置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槽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为收容槽,所述第二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保持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装置活动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封盖所述收容槽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相对两槽壁的端部的第二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槽壁的长度方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槽的一端部的枢转轴;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枢转轴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结构还包括容纳于所述第一装置内的抽屉盒结构;所述收容空间设于该抽屉盒结构内;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抽屉盒结构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装置抽出或推进所述第一装置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装置内部;所述保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装置的相对两侧壁的内壁的第三滑槽以及设于所述第二装置的相对两侧壁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适配;所述第一装置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第二装置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收容空间抽出或推进所述收容空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第一装置的长度方向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上设有第一充电接口,所述第二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接口对接的第二充电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上设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二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对接的第二数据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遥控器组件,所述收容空间包括与所述多个遥控器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所述多个遥控器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子空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机身和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所述收容空间设置于所述机身上。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电池或云台,所述遥控器上设有用以收纳所述电池或云台的收纳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为移动通信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多个可相互拆装的无人机组件,所述收容空间包括与所述多个无人机组件相对应的多个收容子空间,所述多个无人机组件分别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子空间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组件包括机身和与所述机身连接的螺旋桨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机身连接的电池或云台。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为移动通信设备。
CN201680002443.1A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74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6626.5A CN109229329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12551 WO2018119720A1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6626.5A Division CN109229329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353A true CN107074353A (zh) 2017-08-18
CN107074353B CN107074353B (zh) 2018-11-06

Family

ID=5962385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24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74353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CN2018110766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229329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66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229329B (zh) 2016-12-28 2016-12-28 无人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37618A1 (zh)
CN (2) CN107074353B (zh)
WO (1) WO20181197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9283A (zh) * 2017-12-26 2018-09-28 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植保机遥控器充电扩展模块
CN108725747A (zh) * 2018-07-19 2018-11-02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释放装置
CN110583103A (zh) * 2017-08-30 2019-12-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14970S1 (en) * 2016-02-22 2018-04-10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Aerial vehicle
KR102323447B1 (ko) * 2017-06-08 2021-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변형 무인비행체
US20200257904A1 (en) * 2019-02-11 2020-08-13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Unmanned Aviation System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302359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mmunication
US20110288696A1 (en) * 2008-11-27 2011-11-24 Parrot Device for piloting a drone
CN102266672A (zh) * 2010-03-11 2011-12-07 鹦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无人驾驶飞机、尤其是旋翼无人驾驶飞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5249A (zh) * 2015-02-23 2016-08-31 金永权 搭载有无人飞行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05692051U (zh) * 2016-06-06 2016-11-16 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遥控器的便携式无人机地面站
CN106163917A (zh) * 2015-05-20 2016-11-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主机结构总成及使用该主机结构总成的遥控移动装置
CN206384150U (zh) * 2016-12-28 2017-08-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21758A1 (en) * 2013-08-31 2015-11-12 II Peter Christopher Sarna UAV deployment and control system
KR101437323B1 (ko) * 2014-04-01 2014-09-02 안정철 화재현장 정찰 및 화재진압용 무인비행기
CN105517903B (zh) * 2014-09-24 2017-06-23 深圳市大疆灵眸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及其使用的成像装置、以及无人机
CN204802080U (zh) * 2015-05-29 2015-11-25 刘琳 一种具有飞行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及其智能飞行系统
CN104914932A (zh) * 2015-06-11 2015-09-16 邓钰朗 一种用于辅助拍摄的便携式终端配件及其拍摄方法
CN205273873U (zh) * 2016-01-13 2016-06-01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飞行器
CN205388685U (zh) * 2016-03-21 2016-07-20 汤超龙 一种无线充电式无人机收纳控制箱
CN205589526U (zh) * 2016-04-27 2016-09-21 深圳市智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机
CN106218909A (zh) * 2016-09-23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器及航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8696A1 (en) * 2008-11-27 2011-11-24 Parrot Device for piloting a drone
US20100302359A1 (en) * 2009-06-01 2010-12-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mmunication
CN102266672A (zh) * 2010-03-11 2011-12-07 鹦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无人驾驶飞机、尤其是旋翼无人驾驶飞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5249A (zh) * 2015-02-23 2016-08-31 金永权 搭载有无人飞行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6163917A (zh) * 2015-05-20 2016-11-23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主机结构总成及使用该主机结构总成的遥控移动装置
CN205692051U (zh) * 2016-06-06 2016-11-16 天津中翔腾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遥控器的便携式无人机地面站
CN206384150U (zh) * 2016-12-28 2017-08-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3103A (zh) * 2017-08-30 2019-12-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遥控器
US11037437B2 (en) 2017-08-30 2021-06-15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Remote controller
CN108599283A (zh) * 2017-12-26 2018-09-28 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植保机遥控器充电扩展模块
CN108725747A (zh) * 2018-07-19 2018-11-02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释放装置
CN108725747B (zh) * 2018-07-19 2024-02-06 广州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释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74353B (zh) 2018-11-06
US20190337618A1 (en) 2019-11-07
CN109229329A (zh) 2019-01-18
WO2018119720A1 (zh) 2018-07-05
CN109229329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4353A (zh) 无人机系统
CN206384150U (zh) 无人机系统
US11851209B2 (en) Pod cover system for a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CN205792543U (zh) 搭载有无人飞行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6103281B (zh) 管理无人飞行器的系统和方法
CN202838027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一体化地面站设备
CN109941427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便于安全着陆的无人机
CN108438216A (zh) 无人机骨架及无人机
CN109533277A (zh)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交互式跟拍飞行器
CN206194832U (zh) 一种随行无人机电池仓结构
CN108791800A (zh) 一种无人机用连接紧固件
CN206885325U (zh) 无人飞行器器件布局结构
CN205405267U (zh) 一种微型六轴飞行器
CN206557391U (zh) 一种便携式电动无人机系统
CN106911860A (zh) 一种无人机与手机结合的系统
CN206278266U (zh) 一种可收拢的四轴飞行器
CN203372390U (zh) 可折叠式无人机
CN205450782U (zh) 无人驾驶飞机的便携式地面站
CN206719547U (zh) 一种多用途无人机
CN205378092U (zh) 一种背包式图像远程接收组合装置
CN207523927U (zh) 便携式太阳能折叠自拍无人机
CN206618980U (zh) 基于地面转发的无人机中短距离遥控遥测系统
CN207168074U (zh) 一种无人机工具包
CN209553496U (zh) 一种四轴飞机
CN108513554B (zh) 无人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