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73873U - 无人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无人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73873U
CN205273873U CN201620031141.4U CN201620031141U CN205273873U CN 205273873 U CN205273873 U CN 205273873U CN 201620031141 U CN201620031141 U CN 201620031141U CN 205273873 U CN205273873 U CN 205273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selage
body element
unmanned flight
cantilever
unf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311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志宏
张景嵩
蔡世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0311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73873U/zh
Priority to TW105204139U priority patent/TWM524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73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738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容置遥控器的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空腔的机身,使得无人飞行器的遥控器可以容置于所述空腔中,由此在携带或者运输无人飞行器等时,可将遥控器直接安放于机身中,这样方便携带,而且无需将遥控器进行分开包装,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无人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费用低、操作灵活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监测、搜救、资源勘查、农业灌溉等领域。
现有技术的无人飞行器通常包括机身和用于控制所述机身的遥控器。然而,现有的机身不具有收纳遥控器的容置空间,因而,在携带或包装运输时,需分开携带或包装遥控器,如此,无人飞行器的便携性差,包装和运输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以解决现有的无人飞行器不便于携带以及包装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容置遥控器的空腔。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机身为可折叠伸展的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机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机身件,至少部分机身件相对于其余的机身件运动至一折叠位置和一展开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多个所述机身件依次活动连接成环状结构;其中,任意一个机身件相对于相邻的机身件运动至一折叠位置和一展开位置,当每一个机身件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当每一个机身件均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机身件通过一个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限制两个相邻的机身件的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机身件中,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沿所述机身件的运动方向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机身件,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机身件中,并与所述另一个机身件卡合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与所述机身件或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每一个机身件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多个所述机身件的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依次连接成环状结构,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设置一个活动部件;每一个活动部件均运动至一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每一个活动部件均运动至一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的支架和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导轨件,所述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件上,并在所述导轨件的带动下运动。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承载臂,多个所述承载臂的一端固连在一起,每个所述承载臂的另一端连接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件,同时每个所述承载臂上活动设置有一个所述导轨件。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承载臂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弹性螺柱,所述导轨件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孔;当所述导轨件运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螺柱插入至所述开孔中。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机身包括机身本体以及悬臂,所述悬臂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身本体上;所述悬臂相对所述机身本体转动至一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所述悬臂相对所述机身本体转动至一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用于安装旋翼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悬臂上。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每个悬臂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机。
优选的,在所述的无人飞行器中,所述悬臂对称分布在所述机身本体的周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的无人飞行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空腔的机身,使得无人飞行器的遥控器可以容置于所述空腔中,由此在携带或者运输无人飞行器等时,可将遥控器直接安放于机身中,这样方便携带,而且无需将遥控器进行分开包装,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伸展的机身,可以缩小和扩大无人飞行器的外形尺寸,缩小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便于无人飞行器的携带和运输;而扩大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且伸展的机身可使其上安装的旋翼之气流避开机身,从而提升飞行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体式结构的机身,且所述机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机身件,至少部分机身件相对于其余的机身件运动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由此实现了机身的可折叠和伸展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飞行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飞行器于展开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飞行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飞行器于展开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连接机构于连接部分机身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去除遥控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于展开的装配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的固定部件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300、400-无人飞行器;210-机身本体;220-悬臂;230、330、420-旋翼组;240、320、430-遥控器;231、232、233、234、331、332、333、334、421、422、423、424-旋翼;250、340、440-电机;310、410-机身;311-机身件;312、413-空腔;350-连接机构;411-固定部件;412-活动部件;450-支架;451-支撑臂;460-导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飞行器,其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具有容置遥控器的空腔,这样,在携带或者运输无人飞行器等时,可将遥控器直接安放在所述空腔中,如此既方便携带遥控器,而且无需将遥控器进行分开包装,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无人飞行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飞行器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的装配示意图,图3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无人飞行器于展开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所述无人飞行器200包括一机身,所述机身为可折叠伸展的结构。具体的,所述机身包括机身本体210和悬臂220,所述悬臂220可转动设置在机身本体210上,并用于安装旋翼组230。其中,所述悬臂220可相对机身本体210转动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当所述悬臂220转动至所述折叠位置(示出于图2)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此时,所述无人飞行器200的外形尺寸小;当所述悬臂220转动至所述展开位置(示出于图3)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相比于折叠结构,所述无人飞行器200的外形尺寸大,此时,所述悬臂220的本体远离机身本体210,由此飞行时,可使其上安装的旋翼组230之气流避开所述机身。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悬臂220,使得无人飞行器200的机身具备折叠和伸展功能,由此可以缩小和扩大无人飞行器200的外形尺寸,缩小时,所述机身为一折叠结构,便于无人飞行器200的携带和运输,而扩大时,所述机身为一伸展结构,伸展的悬臂220可降低其上安装的旋翼组230周围(尤其是下方)的风阻,提升飞行效率。
当然,为了收纳遥控器240,所述机身本体210具有一个空腔211,所述遥控器240可直接放置在空腔211中。本实用新型并不具体限定上述空腔211的形状和尺寸,主要根据遥控器240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遥控器240为矩形体,那么对应所述空腔211优选具有与遥控器240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大体矩形的内壁。当然,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遥控器240的外形多种多样,因此,对应空腔211的形状也不相同,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本实用新型对机身本体210的外形同样不作限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本体210大体成矩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机身本体210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设置于下壳体上,并与所述下壳体形成一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翼组230包括四个旋翼231、232、233、234,每个旋翼231、232、233、234安装于一个电机250上,且每个电机250固定安装于一个悬臂220上。
可选,所述悬臂220的数量为四个,且对称分布在机身本体210的周围。可选,每个悬臂220上安装一个旋翼231、232、233、23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悬臂220上也可安装多个间隔分布的旋翼,也就是设置有多个电机250,具体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进一步,每个悬臂220均铰接于机身本体210上,以实现转动连接。例如:图1和图3示出的机身本体210,其为一矩形结构,其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铰接两个直线状的悬臂220,每一个悬臂220的一端均与设置于机身本体210周围的转动支座(图中未标示)铰接,另一端均通过一个电机250安装一个旋翼231、232、233、234。同一侧壁上的悬臂220分开布置且间隔一定距离,以防发生干涉。并且,同一侧壁上的悬臂220反向转动至所述折叠位置。
更进一步,所述机身本体210上还设置限位结构(未图示),以限定每个悬臂220的转动角度,例如当所述悬臂220转动至顶着所述限位结构时,即为所述悬臂220的最大转动角度。
本实施例中,每个旋翼231、232、233、234可包括两个叶片,所述两个叶片共线设置,如此邻近的悬臂220折叠时,采用两个叶片的旋翼利于进一步缩小无人飞行器200的外形尺寸。
此外,所述悬臂220的数量可选为偶数个,例如2个、4个、6个等,图1和图2示出的悬臂220的数量为四个。对应的,所述电机250的数量与悬臂220的数量一致。
可选,所述遥控器240包括设置于其本体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操作按钮,用于智能操控无人飞行器200。
进一步,所述无人飞行器200还包括与遥控器240通讯的控制部件(未图示),所述控制部件优选设置于机身本体210中,以确保美观性。更进一步,所述无人飞行器200还可包括供应电流和传送信号等的导线,这些导线均也可设置于机身本体210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机身通过分体式结构实现可折叠伸展。
图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飞行器的爆炸示意图,图5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的装配示意图,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无人飞行器于展开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4~6所示,所述无人飞行器300包括机身310,所述机身310包括多个依次活动连接成环状结构的机身件311,其中,任意一个机身件311可运动至折叠位置(示出于图5)和展开位置(示出于图6),当每一个机身件211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310为折叠结构,当每一个机身件311均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310为伸展结构。
明显地,多个机身件311活动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具有一空腔312,用于容置遥控器320。其中,至少一部分机身件311用于安装旋翼组330。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分体式结构的机身310,且任意一个机身件可运动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由此使得机身310具备折叠和伸展功能,从而可以缩小和扩大无人飞行器300的外形尺寸。
具体的,所述机身310折叠(示出于图5)时,其所有的机身件311相互靠近,以缩小无人飞行器300的外形尺寸,便于无人飞行器300的携带和运输;所述机身310展开(示出于图6)时,所有的机身件311相互远离,飞行时,伸展的机身310可降低其上安装的旋翼组330周围(尤其下方)的风阻,提升飞行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翼组330同样包括四个旋翼331、332、333、334,每个旋翼331、332、333、334通过一个电机340安装于一个机身件311上。优选每相邻两个机身件311之间设置一个用于安装旋翼的机身件311,此时,结构简单,折叠时无人飞行器300的外形尺寸较小。
较佳方案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机身件311通过一个连接机构350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350用于限制两个相邻的机身件311的运动位置,例如所述连接机构350可限定所述机身件311运动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当所有的机身件311运动至所述折叠位置时,相邻的机身件311相互贴合;而当所有的机身件311运动至所述展开位置时,相邻的机身件311之间的距离最远,此时所述机身310完全伸展。
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机身件311中,所述连接机构350的一端沿机身件311的运动方向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机身311,另一端插入另一相邻的机身件311中,并与所述另一相邻的机身件311卡合连接。采用卡接方式,实现机身件311之间的限位,操作简单,设置方便。
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机构350可为管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沿机身件311的运动方向连接其中一个机身件311的侧壁,而另一端同样沿运动方向插入相邻的一个机身件311(图7中未图示)中。此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相邻的一个机身件311中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件的腔体,以便于连接件沿运动方向在所述腔体中运动。并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合部(未图示),所述腔体中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配合的卡合配合部,所述卡合配合部沿运动方向至少设置两个,当所述卡合部与其中一个卡合配合部卡接时,两个相邻的机身件311相互贴合在一起,从而折叠机身310,当所述卡合部与另一个卡合部配合部卡接时,则相互远离至展开位置,使机身310展开为最大尺寸。本实用新型对卡合部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相应功能便可。
可选,通过手动或者自动方式实现所述连接件与机身件311之间的卡合。若为自动方式,可通过驱动机构(例如电机)驱动机身件311或者所述连接件运动,从而实现机身件311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卡合或者解除卡合,也可通过类似“磁铁效应”,使机身件311和所述连接件之间相互卡合或解除卡合。当然,还有能够实现机身件311和所述连接件自动卡合的其它方式,不应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特别,安装旋翼的机身件311的外形尺寸,相比于未安装旋翼的机身件311,其尺寸小,由此所述旋翼下方的风阻更小,飞行效率更高。更特别,安装旋翼的机身件311,其沿旋翼叶片的延伸方向的尺寸相对较小,以进一步降低旋翼下方的风阻,提升飞行效率。
此外,若所述连接件的本体为一空心管材,其内可设置相应的导线,以进行信号或者电流的传输。另外,每个旋翼包括三个叶片,所述三个叶片相交于一端并呈均匀分布。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旋翼叶片的数量并不作特别的限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所不同的是:在多个相互连接的机身件中,一部分机身件均保持静止,另一部分机身件可相对于所述一部分机身件运动,且各个机身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图8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的爆炸示意图,图9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的装配示意图,图10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于折叠时去除遥控器的装配示意图,图1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无人飞行器于展开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8~11所示,所述无人飞行器400包括机身410,所述机身410同样为分体式结构,且所述机身410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机身件,其中一部分机身件活动连接另一部分机身件;换而言之,所述一部分机身件可运动,而所述另一部分机身件保持静止;且所述一部分机身件运动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当所述一部分机身件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当所述一部分机身件均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410为伸展结构。
其中,所述一部分机身件用于安装旋翼组420,由此飞行时,所述旋翼组420可在活动的机身件带动下远离机身410,从而使旋翼组420产生的气流避开机身410,提升飞行效率。
具体地说,每一个机身件均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件411和活动部件412,在此,所述固定部件411保持静止,所述活动部件412可运动。
如图12所示,并结合参阅图8,多个所述机身件的固定部件411和活动部件412依次连接成环状结构(例如圆环状),由此自然在机身410的中央部分形成空腔413,用于容置遥控器430。
继续参阅图11,每相邻两个固定部件411之间设置一个活动部件412,每个活动部件412可在相邻的两个固定部件411之间运动,例如径向运动,以折叠和展开机身410;当每一个活动部件412均运动至折叠位置(示出于图10)时,所述机身410为折叠结构,此时,每一个活动部件412均贴合在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件411之间,从而缩小无人飞行器400的外形尺寸,便于携带和运输;当每一个活动部件412均运动至展开位置(示出于图11)时,所述机身410为伸展结构,也就是每一个活动部件412均远离固定部件411,这样,便使得安装于活动部件412上的旋翼组420远离机身410,从而降低旋翼组420周围(尤其下方)的风阻,提升飞行效率。
与上述实施例一样,所述旋翼组420包括四个旋翼421、422、423、424,每个旋翼421、422、423、424通过一个电机440安装在一个活动部件412上。
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部件411可通过一个支架450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架450设置于机身410的空腔413中,优选容置于空腔413的底部,以避免遥控器430的容置受到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450包括多个支撑臂451,这些支撑臂451的一端均固连在一起,同时每一个承载臂451的另一端均固连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件411。图12中示出的支撑臂451的数量为四个,这四个支撑臂451连接形成十字型支架450。当然,所述支撑臂451的数量为更多个时,多个支撑臂451可形成中心辐射式的支架450。
继续参阅图10和图11,优选每个支撑臂451上活动设置一个导轨件460,所述导轨件460可沿支撑臂451的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以带动其上的活动部件412运动。且每个导轨件460上设置一个活动部件412。本实施例通过导轨件460驱动所述机身件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所述导轨件460在电机的驱动下运动,以实现智能控制,提高操作效率。每个导轨件460可同步或单独运动。
更优选,每个支撑臂45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弹性螺柱(未图示),所述导轨件460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孔(未图示);当所述导轨件460运动至预定位置(折叠或展开位置)时,所述弹性螺柱插入至所述开孔中,这样可以限定导轨件460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能够实现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可折叠伸展的方式有很多,在上述实施例中,只是举例说明了其中一些实现方式,凡是能够实现机身可折叠伸展的其它结构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空腔的机身,使得无人飞行器的遥控器可以容置于所述空腔中,由此在携带或者运输无人飞行器等时,可将遥控器直接安放在机身中,这样方便携带,而且无需将遥控器进行单独包装,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折叠伸展的机身,可以缩小和扩大无人飞行器的外形尺寸,缩小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便于无人飞行器的携带和包装运输,而扩大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且伸展的机身可使其上安装的旋翼之气流避开机身,从而提升飞行效率。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体式结构的机身,且所述机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机身件,至少部分机身件相对于其余的机身件运动至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由此实现了所述机身的折叠和伸展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一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具有容置遥控器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为可折叠伸展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机身件,至少部分机身件相对于其余的机身件运动至一折叠位置和一展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机身件依次活动连接成环状结构;其中,任意一个机身件运动至一折叠位置和一展开位置,当每一个机身件均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当每一个机身件均位于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机身件通过一个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限制两个相邻的机身件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机身件中,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沿所述机身件的运动方向连接其中一个机身件,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机身件中,并与所述另一个机身件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与所述机身件或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机身件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部件和固定部件,多个所述机身件的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依次连接成环状结构,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件之间设置一个活动部件;每一个活动部件均运动至一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每一个活动部件均运动至一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连接所述固定部件的支架和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导轨件,所述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导轨件上,并在所述导轨件的带动下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承载臂,多个所述承载臂的一端固连在一起,每个所述承载臂的另一端连接两个相邻的固定部件,同时每个所述承载臂上活动设置有一个所述导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臂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弹性螺柱,所述导轨件与所述承载面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开孔;当所述导轨件运动至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性螺柱插入至所述开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机身本体以及悬臂,所述悬臂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机身本体上;所述悬臂相对所述机身本体转动至一折叠位置时,所述机身为折叠结构;所述悬臂相对所述机身本体转动至一展开位置时,所述机身为伸展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飞行器还包括用于安装旋翼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悬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悬臂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对称分布在所述机身本体的周围。
CN201620031141.4U 2016-01-13 2016-01-13 无人飞行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3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1141.4U CN205273873U (zh) 2016-01-13 2016-01-13 无人飞行器
TW105204139U TWM524313U (zh) 2016-01-13 2016-03-24 無人飛行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31141.4U CN205273873U (zh) 2016-01-13 2016-01-13 无人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73873U true CN205273873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058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3114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73873U (zh) 2016-01-13 2016-01-13 无人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73873U (zh)
TW (1) TWM52431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839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
CN109229329A (zh) * 2016-12-28 2019-01-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系统
CN110901913A (zh) * 2017-10-13 2020-03-24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装置操控的无人机控制系统
CN112520026A (zh) * 2020-12-23 2021-03-19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新型变体飞行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1839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
CN109229329A (zh) * 2016-12-28 2019-01-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系统
CN110901913A (zh) * 2017-10-13 2020-03-24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装置操控的无人机控制系统
CN110901913B (zh) * 2017-10-13 2021-04-30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装置操控的无人机控制系统
CN112520026A (zh) * 2020-12-23 2021-03-19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新型变体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4313U (zh) 201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3873U (zh) 无人飞行器
CN107635043B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106029502B (zh) 云台及使用该云台的无人飞行器
CN206914628U (zh) 无人机及其起落架
CN207997972U (zh)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
CN109050892A (zh)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CN108513559B (zh) 机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WO2017148923A8 (fr) Aeronef sans pilote telecommande et pliable
CN203601584U (zh) 一种剪叉式空间伸展臂
CN209241288U (zh) 水下滑翔机
WO2015040403A1 (en) Artifical tree having retractable parts
CN202196854U (zh) 便携式天线安装架的天线支架
CN205453604U (zh) 便携式太阳能电源箱的可折叠太阳能板支架
CN110654535A (zh) 一种机臂可自动折叠的多旋翼无人机采集装置
CN203717393U (zh) 一种太阳花装饰灯扇
CN207773428U (zh) 一种便携式无人机
CN110550198A (zh) 岩壁定点式无人机
CN213513380U (zh) 一种植物补光灯
CN209684000U (zh) 一种折叠无人机
CN209683992U (zh) 一种具有折叠天线的无人机
CN204907599U (zh) 鱼竿包
CN201029663Y (zh) 一种遥控型可升降蚊帐
CN208412133U (zh) 具伞状结构的飞行器
CN208946291U (zh) 一种食材自动切割的分条机
CN216610270U (zh) 一种用于酒用包装盒的自动上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1

Termination date: 2019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