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46814A - 电缆组件和电缆组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缆组件和电缆组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46814A
CN107046814A CN201580067040.0A CN201580067040A CN107046814A CN 107046814 A CN107046814 A CN 107046814A CN 201580067040 A CN201580067040 A CN 201580067040A CN 107046814 A CN107046814 A CN 107046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rotuberance
cable assembly
conductiv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7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46814B (zh
Inventor
近藤快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46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6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46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468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8Shielding materials for shielding electric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02Pair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01B11/06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disturbances, e.g.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22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 H01B13/26Sheathing; Armouring; Screening; Applying other protective layers by winding, braiding or longitudinal la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37High frequency adap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组件,其在允许来自电缆的第一线的突出端部中的特性阻抗减小的同时能够容易制造,并且提供一种电缆组件生产方法。[构造]电缆组件A1包括端子400a、电缆100以及导电构件200。电缆100包括外绝缘体100、布置在外绝缘体110内的屏蔽导体120、以及是屏蔽导体120内的信号线的至少一个第一线130。第一线130a具有突出部Pa,该突出部Pa从屏蔽导体120和外绝缘体110在Y‑Y’方向上突出。导电构件200是导电板或导电带,其被缠绕在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

Description

电缆组件和电缆组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组件和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复合电缆具有管状外绝缘体、在外绝缘体内的屏蔽导体以及屏蔽导体内的多个信号线。在复合电缆的信号线的芯线连接到连接器或其他装置的各端子之前,切掉复合电缆的外绝缘体的端部和屏蔽导体的端部,使得信号线的端部从外绝缘体和屏蔽导体突出。各信号线的突出端部具有比信号线的位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内的部分(下文中被称为内部)的阻抗更高的阻抗。换言之,各信号线在其端部与内部之间存在阻抗不匹配。
下面所标识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可以解决如上所述的信号线中的阻抗不匹配的第一电缆组件。下面所标识的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可以解决如上所述的信号线中的阻抗不匹配的第二电缆组件。第一电缆组件包括复合电缆、电路板、作为绝缘体的热收缩管。复合电缆包括用于差动传输的两个信号线、排流线以及屏蔽导体。信号线和排流线被布置在管状屏蔽导体内。切掉屏蔽导体的纵长端部,以便使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端部从屏蔽导体突出。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突出端部分别连接到电路板上的电极。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突出端部(排除端部的尖端部)被收纳在热收缩管中,且用热收缩管覆盖。
第二电缆组件包括复合电缆、连接器以及双层热收缩管。复合电缆包括用于差动传输的两个信号线、排流线、屏蔽导体以及外绝缘体。管状屏蔽导体被布置在管状外绝缘体内。信号线和排流线被布置在屏蔽导体内。切掉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的纵长端部,以便使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端部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突出。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突出端部分别连接到连接器的端子。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端部被收纳在管状双层热收缩管中,且用该双层热收缩管覆盖。双层热收缩管的内层是导电层,并且外层是绝缘体。
现有技术文档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第2002-1359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第2005-386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信号线和排流线(drain wire)的突出端部用热收缩管覆盖,这抑制信号线和排流线端部处的阻抗增大,以在端部与其他部之间匹配。然而,将热收缩管固定在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端部上方花费时间和努力。这是因为在将信号线和排流线的端部插入到热收缩管之后需要加热并用热量收缩热收缩管。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被设计为提供一种电缆组件,其电缆第一线的突出端部处的特性阻抗减小,且被配置为容易制造,并且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该电缆组件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缆组件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第一连接构件、电缆以及导电构件。电缆包括外绝缘体、被布置在外绝缘体内的屏蔽导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线。第一线为被布置在屏蔽导体内的信号线。第一线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大致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第一方向为电缆的纵向。导电构件是被缠绕在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的导电板或导电带。
该方面的电缆组件提供以下技术特征和效果。首先,因为导电构件被缠绕在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所以降低第一线的突出部中的阻抗。这有助于第一线的突出部与第一线位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第二,电缆组件容易制造。这是因为,被提供为导电板或导电带的导电构件被简单地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从而非常促进导电构件附接到突出部。
可以提供一对第一连接构件。电缆可以包括一对第一线,导电构件可以被缠绕在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该方面的电缆组件更容易制造。即使第一线的突出部彼此隔开,也可以在使突出部更靠近彼此的同时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
第一连接构件可以沿第二方向彼此隔开,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第一线可以被配置为传输差动信号。导电构件可以被缠绕在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这些部分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
在该方面的电缆组件中,因为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这些部分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所以进一步降低突出部中的阻抗。这有助于第一线的突出部与第一线位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
导电构件可以包括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导电构件可以被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导电构件接触。在该方面的电缆组件中,容易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突出部上。这是因为期望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导电构件接触。
另选地,导电构件可以被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在该方面的电缆组件中,容易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突出部上。这是因为期望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
导电构件可以电气浮动。该方面的电缆组件更容易制造。这是因为不需要将导电构件电连接到其他部件。
导电构件可以电连接到电缆的屏蔽导体。在该方面的电缆组件中,导电构件可以借助屏蔽导体容易地接地。
上述任意方面的电缆组件还可以包括屏蔽箱,该屏蔽箱至少覆盖第一线的突出部、导电构件以及如下连接点,在该连接点处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
导电构件可以电连接到屏蔽箱。在该方面的电缆组件中,导电构件可以借助屏蔽箱容易地接地。
上述任意方面的电缆组件还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第二连接构件。电缆还可以包括屏蔽导体内的第二线。第二线可以不同于第一线且包括突出部。第二线的突出部可以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第二线的突出部的芯线可以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导电构件可以仅被缠绕在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
第二连接构件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布置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第二线的突出部相对于第一线的突出部布置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该方面的电缆组件出于以下原因而更容易制造。因为第二连接构件和第二线的突出部相对于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一线的突出部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上,所以第二线不太可能妨碍导电构件在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的缠绕。
上述任意方面的电缆组件还可以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保持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可以是端子。主体可以用电路板替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可以不是端子,而是电路板上的电极。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切掉电缆的外绝缘体的端部和在外绝缘体内的屏蔽导体的端部,以便使第一线的端部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第一线为信号线,第一方向为电缆的纵向;将第一线的端部的芯线连接到端子或电路板的电极;以及在连接第一线的芯线之后,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应注意,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缠绕可以在第一线的芯线的连接之前执行。
该方面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提供以下技术特征和效果。首先,可以简单地通过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上,来降低第一线的突出部中的阻抗。这有助于第一线的端部与第一线位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第二,该方法有助于电缆组件的容易制造。这是因为导电板或导电带被简单地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上,从而非常促进导电板或导电带附接到第一线的端部。
可以提供一对第一线。可以提供一对端子或电路板的一对电极。第一线的芯线的连接可以包括:将第一线的端部的芯线分别连接到端子或电路板的电极。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缠绕可以包括: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上。
该方面的制造方法进一步有助于电缆组件的容易制造。即使第一线的突出部彼此隔开,也可以在使突出部更靠近彼此的同时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
端子或电路板的电极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缠绕可以包括: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线的端部的这些部分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端子或电极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
在该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因为第一线的端部的这些部分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端子或电极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所以进一步降低第一线的端部中的阻抗。这进一步有助于第一线的端部与第一线位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
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包括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缠绕可以包括: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导电板或导电带接触,或者另选地使得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
这些方面的制造方法促进导电板或导电带在突出部上的缠绕。这是因为期望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与导电板或导电带接触,或者另选地使得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
上述任意方面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使导电板或导电带与电缆的屏蔽导体电连接。在该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借助屏蔽导体容易地接地。
上述任意方面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放置屏蔽箱,以便至少覆盖第一线的端部、导电板或导电带以及如下连接点,在该连接点处,第一线的端部的芯线连接到端子或连接到电路板的电极。
该制造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使屏蔽箱开始与导电板或导电带电连接。在该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借助屏蔽箱容易地接地。
电缆还可以包括在屏蔽导体内的第二线,第二线不是信号线且包括突出部。电缆的外绝缘体和屏蔽导体的切割可以包括:使第一线的端部和第二线的端部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在电缆的第一方向上突出。第一线的芯线的连接可以包括:将第二线的端部的芯线连接到另一个端子或电路板的另一个电极。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缠绕可以包括:将导电板或导电带仅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的至少部分上。
在该方面的制造方法中,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被简单地仅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上,从而非常促进导电板或导电带附接到第一线的端部。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1B是电缆组件的示意侧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2A是沿着图1A中的线2A-2A截取的、包括导电构件的一个方面的电缆组件的端视图。
图2B是沿着图1A中的线2A-2A截取的、包括导电构件的另一个方面的电缆组件的端视图。
图3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验示例的电缆组件(不包括导电构件)的一对第一线的特性阻抗的曲线图。
图3B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验示例的电缆组件(包括导电构件)的一对第一线的特性阻抗的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5A是沿着图4中的线5A-5A截取的、包括导电构件的一个方面的电缆组件的端视图。
图5B是沿着图4A中的线5A-5A截取的、包括导电构件的另一个方面的电缆组件的端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6B是电缆组件的示意侧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7是沿着图6A中的线7-7截取的、包括导电构件的一个方面的电缆组件的端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例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修改例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10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修改例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修改例的电缆组件的示意平面图,屏蔽箱被示出为透明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图1A至图3B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缆组件A1。电缆组件A1包括:电缆100、导电构件200、主体300、一对端子400a(第一连接构件)、一对端子400b(第二连接构件)以及屏蔽箱500。将详细描述电缆组件A1的这些部件。应注意,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Y-Y’方向对应于电缆100的纵向,而且还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方向。图1A中所示的X-X’方向对应于端子400a、400b的阵列方向,而且还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方向。X-X’方向与Y-Y’方向正交交叉。图1B中所示的Z-Z’方向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三方向。Z-Z’方向与Y-Y’和X-X’方向正交交叉。
如图1A和图1B所示,电缆100包括外绝缘体110、屏蔽导体120、一对第一线130a和一对第二线130b。图1A和图1B仅示出电缆100的一部分。
外绝缘体110是管状护套。屏蔽导体120是管状编织导线或螺旋状缠绕的由金属膜制成的带,并且屏蔽导体120被布置在外绝缘体110内。第一线130a和第二线130b被布置在屏蔽导体120内。外绝缘体110和屏蔽导体120在其Y方向端部处被切掉。因此,第一线130a的Y方向端部(下文中被称为突出部Pa)和第二线130b的Y方向端部(下文中被称为突出部Pb)从外绝缘体110和屏蔽导体120沿Y方向突出。
第一线130a是形成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差动信号)的差动对的信号线。第一线130a各包括内绝缘体131a和芯线132a。各芯线132a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被布置在各管状内绝缘体131a内。如图1A和图1B所示,各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被配置为使得切掉内绝缘体131a的Y方向端部,以使芯线132a的Y方向端部突出。
第二线130b可以各是除了信号线之外的线(例如,电源线、接地线和/或排流(drain)线)和/或低速信号线(例如,用于传输比前面提及的高频信号更低速度的信号的信号线)。各第二线130b包括内绝缘体131b和芯线132b。如图2A和图2B所示,芯线132b被布置在管状内绝缘体131b内。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被配置为使得切掉内绝缘体131b的Y方向端部,以使芯线132b的Y方向端部突出。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主体300是绝缘树脂的块。主体300沿X-X’方向在其间有间隔的情况下,以如下顺序保持端子400b、400a、400a、400b。端子400a和400b可以在主体300中插入成型,或者牢固地压嵌在主体300中的孔或槽中。
一对端子400a形成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差动信号)的差动对。各端子400a包括触点部410a和尾部420a。触点部410a是端子400a的Y方向端部,且沿Y方向从主体300突出。触点部410a可与用于与电缆组件A1连接的诸如配套连接器这样的连接目标(未示出)的信号传输端子接触。各尾部420a是端子400a的Y’方向端部,且沿Y’方向从主体300突出。各尾部420a通过焊接或其他手段而连接到关联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芯线132a的端部。
端子400b各是除了信号端子之外的端子(例如,电源端子、接地端子和/或排流端子(drain terminal))和/或低速信号端子(例如,用于传输比前面提及的高频信号更低速度的信号的信号端子)。各端子400b包括触点部410b和尾部420b。触点部410b是端子400b的Y方向端部,且沿Y方向从主体300突出。触点部410b可与连接目标的其他端子接触。各尾部420b是端子400b的Y’方向端部,且沿Y’方向从主体300突出。各尾部420b通过焊接或其他手段连接到对应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芯线132b的端部。
导电构件200是导电板(例如,金属板或压制金属板)或导电带(例如,铜膜带)。平坦状态(未缠绕状态)的导电构件200具有小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Y-Y’方向尺寸的Y-Y’方向尺寸。导电构件200具有这种X-X’方向尺寸,以致包围并覆盖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优选的是,导电构件200具有这种Y-Y’方向尺寸、X-X’方向尺寸以及厚度,以致实现各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与各第一线130a位于屏蔽导体120和外绝缘体110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
导电构件200包括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第二端部220被设置在与第一端部210相反的侧处。导电构件200被缠绕并包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例如,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中间部)上。例如,图2A示出了导电构件200的一个方面,该导电构件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图2B示出了导电构件200的另一个方面,该导电构件200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210从内部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并且第二端部220从外部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在这些方面二者之一中,导电构件200被固定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一部分。通过缠绕导电构件200、通过扣压导电构件200、使用结合剂和/或使用粘合剂来实现导电构件200的固定。应注意,导电构件200不被缠绕在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上。
导电构件200可以被配置为(1)电气浮动或(2)电连接到屏蔽导体120和/或屏蔽箱500。构造(1)中的导电构件200不与电缆100的屏蔽导体120和/或屏蔽箱接触或电连接。构造(2)中的导电构件200可以(2a)与屏蔽导体120和/或屏蔽箱500直接接触和电连接,或者(2b)由连接手段(未示出)(诸如销、焊料、导电结合剂以及导线)与屏蔽导体120和/或屏蔽箱500电连接。在构造(2a)和构造(2b)二者之一中,导电构件200借助屏蔽导体120和/或屏蔽箱500接地。
如图1A和图1B所示,屏蔽箱500是金属管,且具有分别沿Y和Y’方向打开的开口。屏蔽箱500容纳(覆盖)至少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导电构件200、多个第一连接点以及多个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是如下的点,在该点处端子400a的尾部420a连接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芯线132a。第二连接点是如下的点,在该点处端子400b的尾部420b连接到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芯线132b。主体300位于屏蔽箱500外部,具体位于屏蔽箱500的Y方向侧开口的侧上。电缆100借助屏蔽箱500的Y’方向侧开口引出到屏蔽箱500的外部。为了方便说明,图1A和图1B用虚线示出屏蔽箱500。
屏蔽箱500能够由可以沿X-X’或Z-Z’方向可去除地组装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个零件组成。屏蔽箱500优选地可以由直接接触或经由其他连接手段(未示出,诸如销、焊料、导电结合剂以及导线)电连接到电缆100的屏蔽导体120,但不限于此。屏蔽箱500可以通过接触前面提及的连接目标的屏蔽箱来接地。
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电缆组件A1的方法。准备电缆100。切除电缆100的外绝缘体110的Y方向端部和屏蔽导体120的端部,以便使第一线130a的Y方向端部和第二线130b的Y方向端部从外绝缘体110和屏蔽导体120突出。第一线130a的Y方向端部形成突出部Pa,并且第二线130b的Y方向端部形成突出部Pb。切除突出部Pa的内绝缘体131a的Y方向端部,以便使芯线132a的Y方向端部从内绝缘体131a突出。切除突出部Pb的内绝缘体131b的Y方向端部,以便使芯线132b的Y方向端部从内绝缘体131b突出。
准备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主体已经沿X-X’方向在其间有间隔的情况下以如下顺序保持端子400b、400a、400a、400b。通过焊接或其他手段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突出芯线132a连接到各端子400a,并且这些连接点形成第一连接点。通过焊接或其他手段将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突出芯线132b连接到关联的端子400b,并且这些连接点形成第二连接点。
然后准备导电构件200。导电构件200缠绕且固定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具体地,采用以下过程1)或2)中的一个。1)折弯或弯曲是导电板的导电构件200,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并且仅将导电构件200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2)把是导电带的导电构件仅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与彼此交叠。在过程2)中,从内部使第一端部210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并且从外部使第二端部220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在过程1)或2)二者之一中,将导电构件200仅固定到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代替缠绕,该固定可以借助以下过程来执行。3)在缠绕之后或在缠绕期间,扣压(swaged)导电构件200,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向内延伸,使得导电构件200仅被固定到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4)在被缠绕的导电构件200和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应用结合剂或粘合剂,使得导电构件200仅被固定到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可以在将第一线130a连接到端子400a和将第二线130b连接到端子400b的步骤之前,执行缠绕导电构件200的过程1)或2)。
为了将导电构件200构造为电气浮动,导电构件200被放置为使得不与屏蔽导体120接触。为了将导电构件200构造为电连接到屏蔽导体120,在将导电构件200固定到突出部Pa时使得导电构件200与屏蔽导体120直接接触,或者另选地,将导电构件200固定到屏蔽导体120,然后由前面提及的连接手段电连接到屏蔽导体120。
然后准备屏蔽箱500。组装屏蔽箱500的零件,使得所组装的屏蔽箱500容纳至少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导电构件200、第一连接点以及第二连接点。
为了将导电构件200构造为电气浮动,导电构件200被布置在屏蔽箱500内的半空中。为了将导电构件200构造为电连接到屏蔽导体120,屏蔽箱500的零件在导电构件200与屏蔽箱500接触的情况下组装,或者另选地,屏蔽箱500的零件在导电构件200由前面提及的连接手段与零件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的情况下组装。
下文描述了在导电构件200不附接到电缆组件A1的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部分的情况(下文中被称为第一实验示例)下,以及在导电构件200被附接到电缆组件A1的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部分的情况(下文中被称为第二实验示例)下进行的第一线130a的阻抗的测量。这些测量被进行为通过第一线130a传递上升时间为200ps的差动步骤脉冲信号。
图3A示出了第一实验示例的测量结果。在第一实验示例中,突出部Pa的一部分(中间部分)展示大约110.8Ω的阻抗,如由虚线指示。图3B示出了第二实验示例的测量结果。在第二实验示例中,突出部Pa的一部分(中间部分)展示大约104.0Ω的阻抗,如由虚线指示。由此发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第二实验示例(包括导电构件200)中比在第一实验示例(不包括导电构件200)中更低。
上述电缆组件A1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以下技术特征和效果。首先,因为导电构件200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一部分上,所以减小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中的阻抗。这有助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与第一线130a位于屏蔽导体120和外绝缘体110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
第二,电缆组件A1出于以下原因而容易制造。1)导电构件200被简单地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一部分上,这促进导电构件200附接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即使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彼此隔开,也可以在使突出部Pa更靠近彼此的同时将导电构件200缠绕在突出部Pa的一部分上。2)导电构件200能够在将第一线130a连接到端子400a且将第二线130b连接到端子400b之后,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一部分上。换言之,突出部Pa的突出芯线132a能够容易地连接到端子400a(因为该连接在捆绑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与导电构件200之前进行)。3)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与导电构件200捆绑,这促进在制造电缆组件A1时第一线130a的被捆绑的突出部Pa的处理。4)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导电构件200、以及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被简便地容纳在屏蔽箱500中。5)如果导电构件200被配置为电气浮动,则可以省略电连接导电构件200的步骤。
第三,电缆组件A1具有提高的电磁兼容(EMC)特性。这是因为,屏蔽箱500容纳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导电构件200、以及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
第二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图4至图5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缆组件A2。电缆组件A2除了以下不同之外具有与电缆组件A1相同的构造。其不同在于:导电构件200’具有与导电构件200的构造不同的构造。将仅详细描述不同,不重复与电缆组件A1的描述重叠的关于电缆组件A2的描述。图4以与组件A1类似的方式示出了Y-Y’和X-X’方向。图4仅示出了电缆100的一部分且以虚线示出了屏蔽箱500。
导电构件200’是导电板(例如,金属板或压制金属板)或导电带(例如,铜膜带)。导电构件200’具有小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Y-Y’方向尺寸的Y-Y’方向尺寸。在平坦状态(未缠绕状态)下的导电构件200’具有这种X-X’方向尺寸,以致包围并覆盖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优选的是,导电构件200’具有这种Y-Y’方向尺寸、X-X’方向尺寸以及厚度,以致实现各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与各第一线130a位于屏蔽导体120和外绝缘体110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
如图4最佳例示的,导电构件200’被缠绕并包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例如,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中间部)上,使得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包括在突出部Pa的Y-Y’方向上的部分)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端子400a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这里,突出部Pa的远端部是:相对于周围缠绕导电构件200’的、突出部Pa的部分在Y方向侧上的部分。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可以与彼此接触,或者可以被布置为在其间有间隔。图5A和图5B中示出了这些布置的一些示例。图5A示出了导电构件200’的一个方面,该导电构件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使得导电构件200’的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图5B示出了导电构件200’的另一个方面,该导电构件200’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210’从内部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并且第二端部220’从外部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在这些方面二者之一中,导电构件200’被固定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部分。通过缠绕导电构件200’、通过扣压导电构件200’、使用结合剂和/或使用粘合剂来实现导电构件200’的固定。应注意,导电构件200’不被缠绕在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上。
如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描述的,导电构件200’可以被配置为电气浮动或电连接到屏蔽导体120和/或屏蔽箱500。
用于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电缆组件A2的方法与用于制造电缆组件A1的方法大致相同。其不同在于:导电构件200’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构件200的步骤不同的步骤中缠绕。下文中仅描述仅缠绕导电构件200’的步骤。
在将第一线130a连接到端子400a和将第二线130b连接到端子400b的步骤之前或之后,执行以下缠绕导电构件200’的步骤。折弯或弯曲是导电板的导电构件200’,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并且仅将导电构件200’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该缠绕导致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在X-X’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端子之间400a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把是导电带的导电构件200’仅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与彼此接触。该缠绕导致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与彼此交叠,第一端部210’从内部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并且第二端部220’从外部与导电构件200’接触,并且该缠绕导致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在X-X’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端子之间400a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由此缠绕的导电构件200’被仅固定到的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代替缠绕,该固定可以借助以下过程来执行。1)在缠绕之后或在缠绕期间,扣压导电构件200,使得第一端部210和第二端部220向内延伸,使得导电构件200仅被固定到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2)在被缠绕的导电构件200和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上应用结合剂或粘合剂,使得导电构件200仅被固定到突出部Pa在Y-Y’方向上的部分。
上述电缆组件A2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与电缆组件A1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特征和效果类似的技术特征和效果。电缆组件A2及其制造方法还提供以下技术特征和效果。因为导电构件200’的缠绕导致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在X-X’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端子之间400a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所以进一步降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阻抗。这进一步有助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与第一线130a位于屏蔽导体120和外绝缘体110内的部分之间的匹配阻抗。进一步地,如果导电构件200’不仅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上,而且被缠绕在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上,则可能难以以比端子400a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更小的、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来布置该部分。这与导电构件200’仅被缠绕在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部分上的电缆组件A2相反。因此容易以比端子400a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更小的、除了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远端部之外的部分之间在X-X’方向上的距离,来布置该部分。
第三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图6A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缆组件A3。电缆组件A3除了以下不同之外具有与电缆组件A1相同的构造。其不同在于:主体300’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主体300的构造不同的构造。第二不同在于,端子400b和第二线130b的布局在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之间不同。第三不同在于,导电构件200用导电构件200’替换。第四不同在于,屏蔽箱5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屏蔽箱500的形状不同的形状。将仅详细描述不同,不重复与电缆组件A1的描述重叠的关于电缆组件A3的描述。图6A以与组件A1类似的方式示出了Y-Y’和X-X’方向。图6B以与组件A1类似的方式示出了Y-Y’和Z-Z’方向。
如图6A和图6B所示,主体300’是绝缘树脂的块。主体300’在X-X’方向上比主体300更小。主体300’在Z-Z’方向上比主体300更大。换言之,主体300’在Y-Y’方向上伸长。主体300’沿X-X’方向在其间有间隔的情况下保持端子400a。主体300’相对于端子400a在Z’方向侧(第三方向上的一侧)沿X-X’方向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保持端子400b。端子400a和400b可以在主体300’中插入成型,或者牢固地压嵌在主体300’中的孔或槽中。
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芯线132b的端部通过焊接或其他手段而连接到端子440b。因此,如图6B和图7所示,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相对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位于Z’方向侧(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图6A和图6B仅示出电缆100的一部分。
导电构件200’如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描述地来配置。屏蔽箱500’除了屏蔽箱500’为金属矩形管之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屏蔽箱500相同的构造。为了方便说明,图6A和图6B用虚线示出屏蔽箱500’。
用于制造如上所述构造的电缆组件A3的方法与用于制造电缆组件A1的方法大致相同。不同在于,连接第二线130b的步骤在第一与第三实施方式之间不同,并且其不同在于,缠绕导电构件200’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电构件200的步骤不同。下文中仅描述连接第二线130b和缠绕导电构件200’的步骤。
在将第二线130b连接到端子400b的步骤中,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突出芯线132b通过焊接或其他手段连接到各端子400b。由此,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相对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位于Z’方向侧上。
在将第一线130a连接到端子400a和将第二线130b连接到端子400b的步骤之前或之后,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来执行缠绕导电构件200’的步骤(包含固定步骤)。在缠绕步骤中,相对于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位于Z’方向侧上的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不太可能妨碍导电构件200’的缠绕。
上述电缆组件A3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与电缆组件A2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特征和效果类似的技术特征和效果。
上述电缆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但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以任意方式修改。下文中将详细描述修改例。
只要本发明的第一连接构件导电且可连接到上述实施方式或下面描述的修改例的第一线的芯线,则该第一连接构件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修改。只要本发明的第二连接构件导电且可连接到上述实施方式或下面描述的修改例的第二线的芯线,则该第二连接构件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修改。
例如,如在如图8所示,在电缆组件A1’中,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可以用电路板600来替换。除了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用电路板600替换之外,电缆组件A1’具有与电缆组件A1相同的构造。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在其间有间隔的情况下沿X-X’方向以该顺序设置电极610b、610a、610a、610b。电极610a分别连接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突出芯线132a。电极610b分别连接到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突出芯线132b。各电极610a对应于上述第一连接构件,并且各电极610b对应于上述第二连接构件。同样在电缆组件A2中,可以代替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设置电路板600。在图8中,电极620a被布置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且可与如上所述的连接目标的信号传输端子接触,并且电极620b被布置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且可与连接目标的其他端子接触。电极610a经由电路板600中的导电线(未示出)连接到电极620a。电极610b经由电路板600中的导电线(未示出)连接到电极620b。
同样,如如图9所示,在电缆组件A3’中,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可以用电路板600’替换。除了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用电路板600’替换之外,电缆组件A3’具有与电缆组件A3相同的构造。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在其间有间隔的情况下沿X-X’方向布置电极610a’。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在其间有间隔的情况下沿X-X’方向布置电极610b’。电极610a’分别连接到第一线130a的突出部Pa的突出芯线132a。电极610b’分别连接到第二线130b的突出部Pb的突出芯线132b。各电极610a’对应于上述第一连接构件,并且各电极610b’对应于上述第二连接构件。在图9中,电极620a’被布置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且可与如上所述的连接目标的信号传输端子接触,并且电极620b’被布置在电路板600的Z’方向侧面上,且可与连接目标的其他端子接触。电极610a’经由电路板600’中的导电线(未示出)连接到电极620a’。电极610b’经由电路板600’中的导电线(未示出)连接到电极620b’。
上述任意方面的各端子的触点部可以不从主体突出,而是可以被容纳在主体中的槽或孔中。在这种情况下,各端子的触点部要被使得与在主体的槽或孔中收纳的配套连接器的各端子接触。应注意,提供了上述任意方面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构件和上述任意方面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构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构件可以被省略。
本发明的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线,只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线是在电缆的外绝缘体和屏蔽导体内的信号线,且包括从外绝缘体和屏蔽导体大致沿第一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就可以在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一连接构件的情况下,以任意方式来修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线。第一方向为所述电缆的纵向。本发明的电缆的第一线可以被配置为传输除了差动信号之外的信号。
本发明的电缆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线,只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是除了信号线之外的线、被布置在电缆的外绝缘体和屏蔽导体内且包括从外绝缘体和屏蔽导体大致沿第一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就可以在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二连接构件的情况下,以任意方式来修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线。本发明的电缆的至少一个第二线可以被省略。例如,至少一个第二线和连接到该第二线的端子如在图10中所示的电缆组件A1’中可以被省略。除了该省略之外,电缆组件A1”具有与电缆组件A1相同的构造。电缆组件A2和A3也可以被修改为,省略第二线和连接到该第二线的端子。第二线和连接到该第二线的电极在如图11所示的电缆组件A1”’中也被省略。第二线和连接到该第二线的电极在代替主体300、端子400a以及端子400b包括电路板600的电缆组件A2中被省略,且在电缆组件A3’中也可以被省略。
只要本发明的导电构件是被缠绕在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的导电板或导电带,就可以以任意方式修改本发明的导电构件。例如,导电构件可以完全覆盖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内绝缘体。导电构件可以被缠绕在一对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至少部分上,使得在第一线的突出部的部分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在第二方向上的距离。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上述任意方面的导电带或导电板可以被缠绕在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使得导电带或导电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任意方面的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被缠绕在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使得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与导电板或导电带接触。例如,上述任意方面的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被缠绕在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使得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一个与导电板或导电带接触。上述任意方面的导电板或导电带可以在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缠绕多圈,使得导电板或导电带的第一端部从内部与导电板或导电带接触,并且导电板或导电带与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从外部与导电板或导电带接触。上述任意方面的导电构件可以被缠绕在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一线和第二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上述任意方面的导电构件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地可以被固定到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可以通过使导电构件的至少部分变形到内部,且将该部分固定到上述任意方面的第一线的突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来执行上述任意方面的导电构件的扣压。
只要本发明的屏蔽箱被配置为,至少覆盖第一线的突出部、导电构件以及连接点或各连接点(在其处,突出部的芯线或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或各第一连接构件),该屏蔽箱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修改。例如,本发明的屏蔽箱可以被配置为,除了覆盖第一线的突出部、导电构件以及连接点或各连接点(在其处,突出部的芯线或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或各第一连接构件)之外,还可以覆盖主体的至少部分或电路板的至少部分。上述任意方面的屏蔽箱可以为内表面具有沉积金属膜等的绝缘树脂管。上述任意方面的屏蔽箱可以被成形为大体上像半管,该半管从第三方向的侧中的一个覆盖第一线的突出部、导电构件以及突出部的芯线,或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或各第一连接构件的连接点或各连接点,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本发明的屏蔽箱可以被省略。
在塑性成型中,可以插入成型第一线的突出部、导电构件以及连接点或各连接点(在其处,突出部的芯线或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或各第一连接构件)。塑性成型可以保持主体或电路板。在任意情况下,可以省略屏蔽箱。为了至少覆盖第一线的突出部、导电构件以及连接点或各连接点(在其处,突出部的芯线或各芯线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或各第一连接构件),本发明的屏蔽箱可以被配置为覆盖塑性成型。
只要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修改:切除电缆的外绝缘体的端部和在外绝缘体内的屏蔽导体的端部,以便使第一线的端部从屏蔽导体和外绝缘体在第一方向上突出,其中,第一方向为电缆的纵向;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第一线的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以及在缠绕导电板或导电带之前或之后,将第一线的端部的芯线连接到端子或电路板的电极。
在如上所述主体和端子用电路板替换的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线或各第一线的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电路板的关联电极(例如,电极610a、610a’),并且第二线或各第二线的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电路板的另一个电极(例如,电极610b、610b’)。
上述任意方面的缠绕导电构件的步骤可以包括:将导电构件缠绕在第一和第二线的至少部分上。
应理解,上面仅用示例的方式描述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体的电缆组件的构成部分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结构以及其他构造,并且如果它们可以执行类似的功能,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修改。上述实施方式和变体的构造可以以任意可以的方式组合。只要本发明的第一方向是电缆的纵向,该第一方向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限定。只要本发明的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交叉,该第二方向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限定。只要本发明的第三方向与第一和第二方向交叉且不存在于由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的同一平面中,该第三方向就可以以任意方式来限定。
附图标记列表
A1:电缆组件
100:电缆
110:外绝缘体
120:屏蔽导体
130a:第一线
131a:内绝缘体
132a:芯线
Pa:突出部
130b:第二线
131b:内绝缘体
132b:芯线
Pb:突出部
200:导电构件
210:第一端部
220:第二端部
300:主体
400a:端子(第一连接构件)
410a:触点部
420a:尾部
400b:端子(第二连接构件)
410b:触点部
420b:尾部
500:屏蔽箱
A2:电缆组件
100:电缆
110:外绝缘体
120:屏蔽导体
130a:第一线
131a:内绝缘体
132a:芯线
Pa:突出部
130b:第二线
131b:内绝缘体
132b:芯线
Pb:突出部
200’:导电构件
210’:第一端部
220’:第二端部
300:主体
400a:端子(第一连接构件)
410a:触点部
420a:尾部
400b:端子(第二连接构件)
410b:触点部
420b:尾部
500:屏蔽箱
A3:电缆组件
100:电缆
110:外绝缘体
120:屏蔽导体
130a:第一线
131a:内绝缘体
132a:芯线
Pa:突出部
130b:第二线
131b:内绝缘体
132b:芯线
Pb:突出部
200’:导电构件
210’:第一端部
220’:第二端部
300’:主体
400a:端子(第一连接构件)
410a:触点部
420a:尾部
400b:端子(第二连接构件)
410b:触点部
420b:尾部
500’:屏蔽箱

Claims (23)

1.一种电缆组件,该电缆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构件,该第一连接构件具有导电性;
电缆;以及
导电构件,其中,
所述电缆包括:
外绝缘体,
屏蔽导体,该屏蔽导体被布置在所述外绝缘体内,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线在所述屏蔽导体内,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线为信号线,
所述第一线包括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屏蔽导体和所述外绝缘体大致在第一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缆的纵向,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是被缠绕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的导电板或导电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一对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所述电缆的所述第一线包括一对第一线,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被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所述第一线被配置为传输差动信号,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被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使得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的所述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
所述导电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以及
所述导电构件被缠绕在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导电构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
所述导电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被缠绕在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其间具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导电构件电气浮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电缆的所述屏蔽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屏蔽箱,该屏蔽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所述导电构件以及如下连接点,在该连接点处,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芯线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屏蔽箱,该屏蔽箱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所述导电构件以及如下连接点,在该连接点处,所述突出部的所述芯线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
其中,所述导电构件电连接到所述屏蔽箱。
10.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构件,该第二连接构件具有导电性,
其中,所述电缆还包括在所述屏蔽导体内的第二线,所述第二线不同于信号线且包括突出部,
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屏蔽导体和所述外绝缘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仅被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
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具有导电性的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布置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上,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电缆还包括在所述屏蔽导体内的第二线,所述第二线不是信号线且包括突出部,
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屏蔽导体和所述外绝缘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并且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突出部的芯线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
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突出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布置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
所述导电构件仅被缠绕在所述一对第一线的所述突出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和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绝缘体,该绝缘体保持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是端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0和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缆组件,所述电缆组件还包括电路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是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极。
14.一种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切除电缆的外绝缘体的端部和在所述外绝缘体内的屏蔽导体的端部,以便使第一线的端部从所述屏蔽导体和所述外绝缘体在第一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一线为信号线,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缆的纵向;
将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芯线连接到端子或连接到电路板的电极;以及
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连接之后,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
15.一种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切除电缆的外绝缘体的端部和在所述外绝缘体内的屏蔽导体的端部,以便使第一线的端部从所述屏蔽导体和所述外绝缘体在第一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一线为信号线,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电缆的纵向;
将导电板或导电带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至少部分上;以及
在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的所述缠绕之后,将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芯线连接到端子或连接到电路板的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4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线包括一对第一线,
所述端子或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电极包括一对所述端子或所述电路板的一对所述电极,
所述第一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芯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端子或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电极,并且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的所述缠绕包括:将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端子或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隔开,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并且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的所述缠绕包括:将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使得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部分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小于所述端子或所述电极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的所述缠绕包括:将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所述电缆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包括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并且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的所述缠绕包括:将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在其间有间隙的情况下面向彼此。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与所述电缆的所述屏蔽导体电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放置屏蔽箱,以便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以及如下连接点,在该连接点处,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芯线连接到所述端子或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电极。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放置屏蔽箱,以便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以及如下连接点,在该连接点处,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所述芯线连接到所述端子或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电极;以及
使所述屏蔽箱与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电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造电缆组件的方法,其中,
所述电缆还包括在所述屏蔽导体内的第二线,所述第二线不是信号线且包括突出部,
所述电缆的所述外绝缘体和所述屏蔽导体的所述切割包括:使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和所述第二线的端部从所述屏蔽导体和所述外绝缘体在所述电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
所述第一线的所述芯线的所述连接包括:将所述第二线的所述端部的芯线连接到另一个端子或连接到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个电极,并且
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的所述缠绕包括:将所述导电板或所述导电带仅缠绕在所述第一线的所述端部的至少所述部分上。
CN201580067040.0A 2014-12-09 2015-11-11 电缆组件和电缆组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0468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9252 2014-12-09
JP2014249252A JP6348829B2 (ja) 2014-12-09 2014-12-09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PCT/JP2015/081744 WO2016093012A1 (ja) 2014-12-09 2015-11-11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46814A true CN107046814A (zh) 2017-08-15
CN107046814B CN107046814B (zh) 2019-08-13

Family

ID=5610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7040.0A Active CN107046814B (zh) 2014-12-09 2015-11-11 电缆组件和电缆组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8020B2 (zh)
EP (1) EP3232447B1 (zh)
JP (1) JP6348829B2 (zh)
CN (1) CN107046814B (zh)
MX (1) MX2017006059A (zh)
WO (1) WO201609301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7959A (zh) * 2018-02-26 2019-09-03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13196583A (zh) * 2018-12-28 2021-07-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电线、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4616B1 (fr) * 2017-12-06 2019-11-01 Raydiall Piece d'adaptation d'impedance electrique pour connecteur monte sur cable a fils electriques isol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5938A (ja) * 2000-10-27 2002-05-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ケーブル端部構造および電気ケーブル端部処理方法
JP2004071404A (ja) * 2002-08-07 2004-03-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部分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及びその端末処理構造
US6790051B1 (en) * 2003-12-20 2004-09-14 Lear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00035449A1 (en) * 2007-05-29 2010-02-1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hielded connector
US20110300750A1 (en) * 2010-06-08 2011-12-08 Takashi Nagawatari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wisted pair cable to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3006592A2 (en) * 2011-07-07 2013-01-10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cable with faraday ground sleeve
JP2014045016A (ja) * 2012-08-24 2014-03-13 Panasonic Corp 通信ケーブル
US20140353029A1 (en) * 2011-09-21 2014-12-0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Harn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5905A (ja) * 1998-06-02 1999-12-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
JP2005038617A (ja) 2003-07-15 2005-02-10 Totoku Electric Co Ltd 高速ディファレンシャル信号伝送用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の接続構造
JP2005294174A (ja) 2004-04-02 2005-10-20 Toshiba Corp ケーブル固定処理装置
KR101514565B1 (ko) * 2013-11-14 2015-04-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전자 부품 및 적층 세라믹 전자 부품의 실장 기판
KR101701022B1 (ko) * 2015-01-20 2017-01-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적층 세라믹 전자부품, 그 제조방법 및 전자부품이 실장된 회로기판
JP6405327B2 (ja) * 2016-02-26 2018-10-17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35938A (ja) * 2000-10-27 2002-05-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ケーブル端部構造および電気ケーブル端部処理方法
JP2004071404A (ja) * 2002-08-07 2004-03-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端末部分のインピーダンス調整方法及びその端末処理構造
US6790051B1 (en) * 2003-12-20 2004-09-14 Lear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20100035449A1 (en) * 2007-05-29 2010-02-1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hielded connector
US20110300750A1 (en) * 2010-06-08 2011-12-08 Takashi Nagawatari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twisted pair cable to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3006592A2 (en) * 2011-07-07 2013-01-10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cable with faraday ground sleeve
US20140353029A1 (en) * 2011-09-21 2014-12-0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Harness
JP2014045016A (ja) * 2012-08-24 2014-03-13 Panasonic Corp 通信ケーブ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7959A (zh) * 2018-02-26 2019-09-03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10197959B (zh) * 2018-02-26 2023-01-06 罗森伯格高频技术有限及两合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13196583A (zh) * 2018-12-28 2021-07-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电线、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CN113196583B (zh) * 2018-12-28 2023-05-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电线、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32447A1 (en) 2017-10-18
JP2016110916A (ja) 2016-06-20
EP3232447B1 (en) 2020-09-16
CN107046814B (zh) 2019-08-13
JP6348829B2 (ja) 2018-06-27
MX2017006059A (es) 2017-07-27
WO2016093012A1 (ja) 2016-06-16
US20170332525A1 (en) 2017-11-16
EP3232447A4 (en) 2017-12-13
US10188020B2 (en)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63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figured to electrically couple to a communication cable
CN107887714B (zh) 电缆连接用结构和电缆用连接器
US9608590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signal-control component
US8872028B2 (en) Braided wire processing method and ring members
CN108736186A (zh) 具有端接到电缆排流线的接地总线的电气装置
CN107046814B (zh) 电缆组件和电缆组件制造方法
CN106785772B (zh) 一种极细同轴线实现高频信号传输的加工工艺
JP6551764B1 (ja) 同軸コネクタ
EP1562265A1 (en) Coaxial cable termination system
US11978984B2 (en) Signal cable connection device having a folded wire
US9337590B2 (en) C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nsulative body with a slot
US9887496B2 (en) Contact connecting of shielded data lines to a board and method for contacting a number of shielded data lines with a board
US20100099301A1 (en)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 electrically coupled to a cable shield
US4088385A (en) Shielded connectors for closely spaced terminals
JP2016110916A5 (zh)
US20210065932A1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High-Speed Cable
CN206271925U (zh) Rf线端连接器的内部端子
US7232314B2 (en) End structure of coaxial cable
CN112352295B (zh) 用于传输信号的扁平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65253A (zh) Rf线端连接器与同轴线缆的连接方法及其使用的内部端子
RU9722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проводников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ого коаксиального кабеля и переходного монтажного провода
JP4959488B2 (ja) 多心同軸ケーブルの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US20190140401A1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shield
CN107534229B (zh) 带连接器的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25735A (zh) 一种无地高速线缆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