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776B -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776B
CN107031776B CN201611036701.6A CN201611036701A CN107031776B CN 107031776 B CN107031776 B CN 107031776B CN 201611036701 A CN201611036701 A CN 201611036701A CN 107031776 B CN107031776 B CN 1070317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bicycle
cable
operating member
b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67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776A (zh
Inventor
原宣功
渡会悦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31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8Frames for saddles; Connections between saddle frames and seat pillars; Seat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8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electrical or fluid transmit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8Frames for saddles; Connections between saddle frames and seat pillars; Seat pillars
    • B62J2001/085Seat pillars having mechanisms to vary seat height, independently of the cycle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制动操作构件和第一操作构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分、第二端部分和抓握部分。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机械控制缆线。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Description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5年12月2日递交的第14/956,738号专利申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在此通过引用的方式将第14/956,738号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和交通方式。而且,对于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骑自行车均已成为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竞技体育。不论自行车用于娱乐、交通或是竞技,自行车产业正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电自行车部件是一种被广泛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部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制动操作构件和第一操作构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分、第二端部分和抓握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所述第二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分相反。所述抓握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之间。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对于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除了制动装置之外,使用第一操作构件经由机械控制缆线容易地操作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所述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的折弯部分。
对于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在下拉手把使用自行车操作装置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制动操作构件绕制动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绕不平行于所述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对于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将第一操作构件的操作与制动操作构件的操作容易地区分开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以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对于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将第一操作构件布置在靠近制动操作构件的位置处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制动操作构件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整体地形成为整块单一构件。
对于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对于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使用者的手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在所述安装状态中,所述第一侧表面面向所述自行车的横向中心平面。
对于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使用者的拇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根据构造为使得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包括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比所述制动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
对于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将第一操作构件布置在比制动操作构件更靠近手把的位置处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所述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的左部。
对于根据第九方面,第一端部分的此布置允许使用者使用使用者的左手操作自行车操作装置。由此,有效地利用比右手具有更低使用频率的左手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中心平面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对于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使用者的手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没有操作换挡装置的换挡操作结构。
对于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提供第一操作构件来代替换挡操作结构是可能的。这可以防止增加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构造为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中的一个。
对于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必要时将第一操作构件接附至基座构件和制动操作构件中的一个或从基座构件和制动操作构件中的一个将第一操作构件分离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二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缆线接附结构,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中的一个,以将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移动传递至机械控制缆线,而不将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对于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将第一操作构件的移动经由缆线接附结构传递至机械控制缆线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第一操作构件的布置的设计自由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缆线接附结构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中的所述一个。
对于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必要时将第一操作构件接附至基座构件和制动操作构件中的一个或从基座构件和制动操作构件中的一个将第一操作构件分离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四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和缆线操作结构。第二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缆线操作结构包括缆线控制本体和定位结构。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在牵拉方向和与所述牵拉方向相反的释放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定位结构构造为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
对于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第二操作构件操作具有对应于多个控制位置的多个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
对于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五方面的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对于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即使第二操作构件与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将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与制动操作构件的移动区分开也是可能的。这允许使用者容易地识别制动操作构件的移动和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的每个,同时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十七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对于根据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使用者的拇指操作第一操作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十八方面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当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移动时牵拉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当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释放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
对于根据第十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通过第二操作构件的简单的操作来牵拉和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以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十九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所述牵拉方向和所述释放方向交替地移动。
对于根据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通过第二操作构件的简单的操作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牵拉方向和释放方向交替地移动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和不同于所述第一移动的第一附加移动。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所述释放方向移动。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附加移动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所述牵拉方向移动。
对于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通过第二操作构件的简单的操作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牵拉方向和释放方向移动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第一控制位置和第二控制位置的每个处。
对于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操作具有分别对应于第一控制位置和第二控制位置的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每个处。
对于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操作具有分别对应于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至少三个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三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并且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二方向可移动,以提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移动的第二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在第一控制方向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从所述控制位置中的一个移动至所述控制位置的另一个,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被牵拉。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二移动在第二控制方向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从所述控制位置中的一个移动至所述控制位置的另一个,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被释放。所述第二控制方向与所述第一控制方向相反。
对于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通过第二操作构件的简单的操作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牵拉方向和释放方向移动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对于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容易地识别第二操作构件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每个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五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从所述第一平衡位置至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在第一方向是可移。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从第二平衡位置至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对于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通过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的简单的操作来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六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附加缆线操作结构,其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仅一个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使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移动。所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位置维持在所述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
对于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执行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不同操作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一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二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长度。
对于根据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基于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容易地识别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方面,根据第二十七或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所述一个比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
对于根据第二十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基于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的布置容易地识别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方面,根据第十五至第二十九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附加缆线操作结构,其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仅一个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所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使处于所述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移动。
对于根据第三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执行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不同操作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一方面,根据第三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一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二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长度。
对于根据第三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基于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容易地识别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二方面,根据第三十或第三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所述一个比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
对于根据第三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基于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的布置容易地识别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三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十二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和缆线操作结构。第二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缆线操作结构包括缆线控制本体,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在牵拉方向和与所述牵拉方向相反的释放方向中的一个上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联接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中的一个,以响应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中的所述一个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牵拉方向和所述释放方向中的另一个上移动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
对于根据第三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容易地识别方向(牵拉方向和释放方向)和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和制动操作构件或第一操作构件)之间的关系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面,根据第三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对于根据第三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使用者的拇指操作第一操作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操作电换挡装置的电开关。
对于根据第三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除了制动装置和机械自行车部件之外,操作电换挡装置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六方面,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和操作构件。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和附加自行车部件。所述操作构件在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经由机械控制缆线操作所述附加自行车部件,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不将所述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机械地定位。
对于根据第三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操作构件操作制动装置和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七方面,根据第三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操作构件为单独的操作构件。
对于根据第三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八方面,根据第三十六或第三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操作构件绕制动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所述制动装置。所述操作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所述附加自行车部件。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
对于根据第三十八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将操作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的操作与操作构件绕制动枢转轴线的操作区分开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九方面,根据第三十六至第三十八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在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第一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操作所述制动装置。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在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不同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第二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操作所述附加自行车部件。
对于根据第三十九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方面,根据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九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分、第二端部分和抓握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所述第二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分相反。所述抓握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之间。
对于根据第四十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在下拉手把上使用自行车操作装置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一方面,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制动操作构件和第一操作构件。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从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向所述操作位置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而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
对于根据第四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增加可以使用第一操作构件操作的附加自行车部件的类型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二方面,根据第四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制动操作构件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整体地形成为整块单一构件。
对于根据第四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三方面,一种自行车座杆设备包括可调节座杆组件和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具有可调节的总长度。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第一端部分、第二端部分和抓握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所述第二端部分与所述第一端部分相反。所述抓握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之间。
对于根据第四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具有公路类型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是可能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四方面,根据第四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座杆操作构件,座杆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经由机械控制缆线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
对于根据第四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座杆操作构件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五方面,根据第四十三或第四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产生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的控制信号的电开关。
对于根据第四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电开关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是可能的。这可以使自行车操作装置适于包括诸如电致动器的电部件的可调节座杆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六方面,根据第四十三至第四十五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自行车操作装置构造为使得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液压操作单元,以将液压压力供应至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
对于根据第四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液压操作单元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是可能的。这可以使自行车操作装置适于包括诸如液压阀单元的液压部件的可调节座杆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七方面,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制动操作构件、第一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和缆线操作结构。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第二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缆线操作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
对于根据第四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使用制动操作构件、第一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操作制动装置、自行车部件和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结合附图所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更完整意图及其许多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此时变得更加容易被理解。
图1为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以及手把的平面图。
图4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可调节座杆组件以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沿图5中的线VII-VII所截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9示出了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
图10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13为图1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14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16为图1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以及手把的平面图。
图17为图1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18示出了图1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
图19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20为图19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放大的局部视图。
图21为图19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以及手把的平面图。
图22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24为图22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可调节座杆组件以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5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27为图2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可调节座杆组件以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8为根据第七实施方式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29为图28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30为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31为图3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32为图3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其中省略了第一座杆操作构件。
图33为图3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34为图30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可调节座杆组件以及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5为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36为图3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37为图3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38为图3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其中省略了制动操作构件。
图39为图3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40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
图41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支撑结构(第一控制位置)。
图42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
图43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
图44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第二控制位置)。
图45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第二控制位置)。
图46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和缆线控制本体。
图47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和缆线控制本体。
图48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和释放构件。
图49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和释放构件。
图50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释放构件和第一输入构件。
图51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释放构件和第一输入构件。
图52至54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牵拉和释放操作。
图55至59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牵拉操作。
图60至64为图3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释放操作。
图65为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66为图6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67为图6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68为图6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省略了制动操作构件。
图69为图65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70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
图71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第一控制位置)。
图72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
图73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
图74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第二控制位置)。
图75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第二控制位置)。
图76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和缆线控制本体。
图77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和缆线控制本体。
图78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和释放构件。
图79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和释放构件。
图80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释放构件和第一致动构件。
图81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释放构件和第一致动构件。
图82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另一个立体图,省略了支撑结构、缆线控制本体、释放构件和第一致动构件。
图83至87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牵拉和释放操作。
图88至89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牵拉操作。
图90至93为图6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释放操作。
图94为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95为图94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示出了第二操作构件沿换挡路径致动。
图96为图94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97为图9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制动操作构件沿制动路径致动。
图98为图9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第二操作构件沿换挡路径致动。
图99为图96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00至105为在缆线释放操作的不同阶段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剖视图。
图106至113为在缆线牵拉操作的不同阶段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剖视图。
图114为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115为图114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示出了第二操作构件沿换挡路径致动。
图116为图114中图示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117为根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118为图117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119为图117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
图120为图117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省略了制动操作构件。
图121为图117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122为图119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和制动操作构件的前视图。
图123为图119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和第二操作构件的前视图。
图124为图119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制动操作构件和第二操作构件的侧视图。
图125为图119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
图126为根据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127为图126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128为图126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图129为图126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前视图,省略了制动操作构件。
图130为图128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分解的立体图。
图131为图128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分解的立体图。
图132至135为图128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牵拉操作。
图136至143为图128中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缆线操作结构的前视图,示出了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释放操作。
图144为根据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示意图。
图145为图144中图示的自行车座杆设备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自行车10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自行车座杆设备12包括可调节座杆组件14和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可调节座杆组件14具有可调节的总长度。
自行车10进一步包括自行车车架B1、手把B2、车座B3、前轮B4、后轮B5、制动装置B6、制动装置B7和驱动系B8。可调节座杆组件14可分离地安装至自行车车架B1的座管B11。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车座B3接附至可调节座杆组件14。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制动装置B6包括前制动件,并且制动装置B7包括后制动件。可调节座杆组件14还可以被称为附加自行车部件14。
驱动系B8构造为将骑车者的踩踏力转换为驱动力。驱动系B8包括前牙盘B81、自行车后链轮B82、自行车链条B83和后拨链器B84。前牙盘B81可旋转地安装在自行车车架B1的中轴上。虽然在此实施方式中前牙盘B81包括单个前链轮,但是前牙盘B81可以包括多个前链轮。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自行车10包括前拨链器。
自行车后链轮B82安装至后轮B5的后轴并且包括限定自行车10的多个速度级的多个链轮元件。自行车链条B83将前牙盘B81联接至自行车后链轮B82,以将踩踏力从前牙盘B81传递至自行车后链轮B82。后拨链器B84使自行车链条B83在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上切换,以使速度级在多个速度级之中改变。
在此实施方式中,以下方向性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横向”、“向上”和“向下”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是针对例如坐在自行车10的车座B3上且面向手把B2的骑车者的基础上确定的那些方向而言的。因此,用来描述包括自行车座杆设备12的自行车10的这些术语应该相对于在如图1中所示的水平面上处于直立骑乘位置的自行车10来解释。用来描述自行车座杆设备12的这些术语应该相对于安装在在如图1中所示的水平面上处于直立骑乘位置的自行车10上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来解释。
如图2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可操作地连接至可调节座杆组件14。自行车操作装置16经由机械控制缆线C2可操作地连接至制动装置B7。自行车10包括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8。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8经由机械控制缆线C3可操作地连接至后拨链器B84。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8经由机械控制缆线C4可操作地连接至制动装置B6。机械控制缆线C1至C4的示例可以包括博登(Bowden)缆线。
如图3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为左侧操作装置。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左部B21。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8为右侧操作装置。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8安装至手把B2的右部B22。在手把B2的横向中心设置在横向中心平面CP1上的安装状态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6设置在自行车的横向中心平面CP1的左侧。在手把B2的横向中心设置在横向中心平面CP1上的安装状态中,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8设置在自行车10的横向中心平面CP1的右侧。横向中心平面CP1限定在自行车车架B1在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D1上的中心处。
如图4中可见,可调节座杆组件14包括第一管20、第二管22、浮动活塞24、杆26、引导构件28、流量控制部30和阀单元32以及致动结构33。流量控制部30经由致动结构33可操作地联接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阀单元32将第一管20的内部孔分隔为第一流体腔34和第二流体腔36。流量控制部30设置在引导构件28中,以相对于阀单元32在关闭位置P31和打开位置P32之间移动。流量控制部30由偏置元件(未示出)朝向关闭位置P31偏置。当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关闭位置P31处时,阀单元32关闭。当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打开位置P32时,阀单元32打开。致动结构33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牵拉移动转变为流量控制部30从关闭位置P31至打开位置P32的向上移动。第一管20和第二管22伸缩地布置,且第一管20插入进入第二管22的量是可调节的。第二管22由设置在座管B11的上端的常规的夹紧装置(未示出)固定至座管B11(图1)。
阀单元32经由引导构件28联接至第二管22,以相对于第一管20一起移动。第一流体腔34设置在阀单元32和浮动活塞24之间。第二流体腔36设置在阀单元32和第一管20的下端之间。流量控制部30与引导构件28和阀单元32配合,以控制在第一流体腔34和第二流体腔36之间的流体的流量,来改变第一管20相对于第二管22的位置。当阀单元32关闭时,第一管20在伸缩方向D2相对于第二管22定位。当阀单元32打开时,第一管20在伸缩方向D2相对于第二管22可移动。浮动活塞24设置在第一管20的内部孔中并且形成设置在浮动活塞24和第一管20的上端之间的气腔38。可调节座杆组件14较短的总长度增加了气腔38的内部压力。因为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结构在自行车领域中已为公知,此处为了简洁将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他们。
如图5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44。第一操作构件44还可以被称为座杆操作构件44。基座构件40包括第一端部分46、第二端部分48和抓握部分50。第一端部分46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手把B2。第二端部分48与第一端部分46相反。抓握部分50设置在第一端部分46和第二端部分48之间。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分46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手把B2的折弯部分B23。然而,第一端部分46可以联接至其他类型的手把。如图3中可见,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构造为在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手把B2的左部B21。
如图5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安装结构52。基座构件40经由安装结构52安装至手把B2。当安装至手把B2时,基座构件40为静止构件。安装结构52优选地包括环形夹具或者相似的结构,其用于将公路换挡器(road shifter)安装至下拉手把B2。基座构件40被由诸如橡胶的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抓握覆盖件54覆盖。在骑车期间,骑车者有时经由抓握覆盖件54抓握基座构件40并且经由抓握覆盖件54倚靠在基座构件40上。抓握覆盖件54可以从自行车操作装置16省略。
如图6中可见,制动操作构件42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制动操作构件42绕制动枢转轴线A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包括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55。第一操作构件44比制动操作构件42的第一端55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制动操作构件42在制动平衡位置P11和制动操作位置P12之间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包括与第一端55相反的第二端56,并且制动操作构件42在第一端55和第二端56之间延长。制动平衡位置P11和制动操作位置P12基于制动枢转轴线A1和制动操作构件42的第二端56限定。
在本申请中,本文使用的术语“平衡位置”指的是在诸如制动操作构件42或第一操作构件44的可移动部未由使用者操作的状态中,该可移动部保持静止的位置。本文使用的术语“操作位置”指的是可移动部已经被使用者操作以执行诸如制动装置B6、制动装置B7、可调节座杆组件14或后拨链器B84的自行车部件的操作的位置。
机械控制缆线C2包括外壳C21和设置在外壳C21中的内线C22。内线C22的一端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的第一端55。外壳C21接附至基座构件40。当制动操作构件4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制动枢转轴线A1从制动平衡位置P11枢转至制动操作位置P12时,内线C22相对于外壳C21和基座构件40被牵拉。当制动操作构件4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制动枢转轴线A1从制动操作位置P12返回至制动平衡位置P11时,内线C22相对于外壳C21和基座构件40返回。
如图7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第一轴58和第一偏置构件60。第一轴58限定制动枢转轴线A1并且接附至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通过第一轴58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一偏置构件60使制动操作构件42朝向制动平衡位置P11偏置。第一偏置构件60安装至第一轴58。
如图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也就是,座杆操作构件44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44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一枢转轴线A2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44枢转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以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然而,第一操作构件44可以绕第一枢转轴线A2直接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
如图3中可见,制动枢转轴线A1和第一枢转轴线A2设置为当从垂直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预定方向(例如,从在安装状态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上方)观看时彼此交叉。具体地,制动枢转轴线A1设置为当从预定方向观看时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A2。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制动枢转轴线A1沿垂直于横向中心平面CP1的方向延伸。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第一枢转轴线A2沿平行于横向中心平面CP1的方向延伸。制动枢转轴线A1和第一枢转轴线A2的布置不限于此实施方式。
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机械地定位。具体地,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在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在本申请中,本文使用的术语“机械地定位”指的是在第一操作构件44未被使用者操作的状态中,将诸如机械控制缆线的内线的可移动元件相对于诸如基座构件40的静止元件定位在预定位置处。
在第一操作构件44未被使用者操作的状态中,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处。除第一平衡位置P21之外,第一操作构件44没有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在任何位置处。
第一操作构件44包括第一端61和与第一端61相反的第二端62。第一端61绕第一枢转轴线A2枢转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基于第一枢转轴线A2和第一操作构件44的第二端62限定。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端61和第二端62之间延长。
如图7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第二轴64和第二偏置构件65。第二轴64限定第一枢转轴线A2并且接附至制动操作构件42。第一操作构件44通过第二轴64枢转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偏置构件65朝向第一平衡位置P21(图8)偏置第一操作构件44。第二偏置构件65安装至第二轴64。如果需求和/或期望,可以省略第二偏置构件65。
自行车操作装置16没有操作换挡装置的换挡操作结构。而是,如图9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进一步包括缆线接附结构66,其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缆线接附结构66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然而,缆线接附结构66可以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缆线接附结构66包括接收构件68和接附构件70。接附构件70固定至接收构件68以整体地旋转。
如图7中可见,接收构件68绕枢转轴线A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在制动操作构件42定位在制动平衡位置P11处的状态中,枢转轴线A3与第一枢转轴线A2一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第三轴72。第三轴72限定枢转轴线A3并且接附至基座构件40。接收构件68和接附构件70通过第三轴72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
如图9中可见,接收构件68接收第一操作构件44朝向第一操作位置P22的枢转移动,而不管制动操作构件42的位置如何。
如图6中可见,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包括外壳C11和设置在外壳C11中的内线C12。如图8中可见,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的一端联接至接附构件70。第一操作构件44和缆线接附结构66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一起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当第一操作构件44和缆线接附结构6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枢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22时,内线C12相对于外壳C11和基座构件40被牵拉。当第一操作构件44和缆线接附结构6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从第一操作位置P22返回第一平衡位置P21时,内线相对于外壳C11和基座构件40返回。
第一操作构件44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L1(图6),而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当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旋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22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缆线位移量L1。然而,缆线位移量L1可以等于或小于12mm。
如图4中可见,当第一操作构件44定位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处时,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阀单元32关闭。当阀单元32关闭时,第一管20相对于第二管22固定地定位。
当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枢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22时,阀单元32打开。当第一操作构件44由使用者定位在第一操作位置P22处时,阀单元32处于打开状态。当阀单元32打开时,第一缸相对于第二缸可移动。这允许使用者使用可调节座杆组件14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在伸缩方向D1调节车座B3(图1)的位置。
当由使用者施加的操作力从第一操作构件44释放时,第一操作构件44从第一操作位置P22返回第一平衡位置P21。这允许使用者将车座B3固定地定位在调节位置处。
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在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因此,除了制动装置B7之外,使用第一操作构件44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容易地操作诸如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2)如图5中可见,第一端部分46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手把B2的折弯部分B23。因此,对于诸如手把B2的下拉手把使用自行车操作装置16是可能的。
(3)如图6和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一枢转轴线A2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因此,容易地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操作与制动操作构件42的操作区分开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可操作性。
(4)如图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枢转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以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因此,将第一操作构件44设置在靠近制动操作构件42的位置处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可操作性。
(5)如图6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比制动操作构件42的第一端55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因此,将第一操作构件44设置在比制动操作构件42更靠近手把B2的位置处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可操作性。
(6)如图3中可见,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构造为在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手把B2的左部B21。第一端部分46的此布置允许使用者使用使用者的左手操作自行车操作装置16。由此,有效地利用具有比右手的使用频率低的使用频率的左手是可能的。
(7)如图7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6没有操作换挡装置的换挡操作结构。因此,提供代替换挡操作结构的第一操作构件44是可能的。这可以防止增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尺寸。
(8)如图9中可见,缆线接附结构66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因此,经由缆线接附结构66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第一操作构件44的布置的设计自由度。
(9)如图6和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从第一平衡位置P21至第一操作位置P22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L1,而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因此,增加可以使用第一操作构件44操作的附加自行车部件的类型是可能的。
(10)如图6中可见,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基座构件40。基座构件40包括第一端部分46、第二端部分48和抓握部分50。第一端部分46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16安装至手把B2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手把B2。第二端部分48与第一端部分46相反。抓握部分50设置在第一端部分46和第二端部分48之间。因此,使用具有公路类型(roadtype)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是可能的。
(11)如图8中可见,座杆操作构件44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因此,使用座杆操作构件44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16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可操作性。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0至13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2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212。除了制动操作构件和第一操作构件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2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0中可见,在自行车座杆设备212中,自行车操作装置2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242和第一操作构件244。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44,制动操作构件242与第一操作构件244整体地形成为整块单一构件。
具体地,自行车操作装置216包括操作构件245。操作构件245包括制动操作构件242和第一操作构件244。操作构件245为自行车操作装置216中的单独的操作构件。操作构件245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和附加自行车部件14。
如图11中可见,操作构件245绕制动枢转轴线A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操作构件245在制动平衡位置P11和制动操作位置P12之间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
如图12中可见,操作构件245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操作构件2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机械地定位。具体地,操作构件2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在操作构件245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第一操作构件244(即,操作构件245)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L1(图11),而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当第一操作构件2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旋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22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缆线位移量L1。操作构件245还可以被称为座杆操作构件245。座杆操作构件245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
如图13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216包括联接构件274。联接构件274通过第一轴58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操作构件245通过第二轴64枢转地联接至联接构件274。如图11中可见,操作构件2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制动枢转轴线A1在制动平衡位置P11和制动操作位置P12之间可枢转。如图12中可见,操作构件2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枢转。
如图13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216包括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偏置构件65的第二偏置构件265。第二偏置构件265使操作构件245朝向第一平衡位置P21(图12)偏置。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2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2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2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2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11中可见,制动操作构件242与第一操作构件244整体地形成为整块单一构件。因此,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216的结构是可能的。
(2)如图12中可见,操作构件2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在操作构件245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因此,使用操作构件245操作制动装置B7和附加自行车部件14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可操作性。
(3)如图11中可见,因为操作构件245为单独的操作构件,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216的结构是可能的。
(4)如图11和12中可见,操作构件245绕制动枢转轴线A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操作构件245绕第一枢转轴线A2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制动枢转轴线A1不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A2。因此,将操作构件245绕第一枢转轴线A2的操作与操作构件245绕制动枢转轴线A1的操作区分开是可能的。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4至18描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312。除了第一操作构件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3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4中可见,在自行车座杆设备312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中,第一操作构件44不枢转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
如图15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316包括第一操作构件344。第一操作构件344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第一操作构件344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换句话说,自行车操作装置16包括座杆操作构件344,其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14。第一操作构件3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可移动,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机械地定位。具体地,第一操作构件3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可移动,而在第一操作构件344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第一操作构件344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然而,第一操作构件344可以联接至基座构件40,使得第一操作构件3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可滑动地移动。
如图16中可见,基座构件40包括在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D1的第一侧表面40A。第一操作构件3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在安装状态中,第一侧表面40A面向自行车10的横向中心平面CP1。然而,第一操作构件344可以设置在与第一侧表面40A相反的第二侧表面40B上。
如图17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344比制动操作构件的第一端55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第一操作构件344从第一平衡位置P321向第一操作位置P322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L1,而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和第一操作位置P322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当第一操作构件3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321旋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322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缆线位移量L1。
如图18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316进一步包括缆线接附结构366,其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缆线接附结构366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将第一操作构件3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然而,接附结构366可以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图17),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缆线接附结构366包括接附构件370和齿轮部371。接附构件37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附构件70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接附构件370通过第三轴72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齿轮部371固定至接附构件370以整体地旋转。
第一操作构件344包括与齿轮部371接合的齿轮部373。第一操作构件344的枢转移动经由齿轮部371和373传递至接附构件370。缆线接附结构366包括偏置元件375。偏置元件375使接附构件370偏置,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旋转方向D3枢转。基座构件40包括停止件377,以将接附构件370定位在初始位置P33处。在接附构件370定位在初始位置P33的状态中,第一操作构件344定位在第一平衡位置P321处。
当第一操作构件3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321枢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322时,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被牵拉。当第一操作构件3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操作位置P322返回第一平衡位置P321时,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返回。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3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3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16中可见,基座构件40包括在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D1的第一侧表面40A。第一操作构件3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因此,使用使用者的手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344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2)如图16中可见,因为第一侧表面40A在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10的横向中心平面CP1,使用使用者的手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344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9至21描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4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412。除了第一操作构件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4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9中可见,在自行车座杆设备412中,自行车操作装置4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444。第一操作构件444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和第一操作位置P4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第一操作构件4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和第一操作位置P422之间可移动,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和第一操作位置P422之间机械地定位。具体地,第一操作构件4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和第一操作位置P422之间可移动,而在第一操作构件444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和第一操作位置P4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第一操作构件444比制动操作构件42的第一端55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
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构件44,第一操作构件444构造为可分离地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444构造为可分离地安装至基座构件40。然而,第一操作构件444可以构造为可分离地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
自行车操作装置416进一步包括缆线接附结构466,其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在此实施方式中,缆线接附结构466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然而,缆线接附结构466可以可移动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以将第一操作构件444的移动传递至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可分离地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可分离地安装至基座构件40。然而,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可以可分离地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
如图20中可见,缆线接附结构466包括接附构件470、支撑件482、接附带484。接附构件470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4。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的一端接附至接附构件470。第一操作构件444和接附构件470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和第一操作位置P422之间可移动地安装至支撑件482。
支撑件482包括引导槽486。接附构件470可移动地设置在引导槽486中。当第一操作构件444不被使用者操作时,支撑件482经由接附构件470将第一操作构件444定位在第一平衡位置P421处。支撑件482使用接附带484可分离地安装至基座构件40。接附带484的示例可以包括橡胶带。在此实施方式中,支撑件482和接附带484设置在抓握覆盖件54上。
如图21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缆线接附结构466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然而,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可以设置在第二侧表面40B上。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4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4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4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4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21中可见,基座构件40包括在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10的横向方向D1的第一侧表面40A。第一操作构件4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因此,使用使用者手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444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2)如图21中可见,因为第一侧表面40A在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10的横向中心平面CP1,因此,使用使用者的手指改善第一操作构件444的可操作性是可能的。
(3)如图19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4构造为可分离地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因此,必要时将第一操作构件44接附至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中的一个或从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中的一个分离第一操作构件444是可能的。
(4)如图19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可分离地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基座构件40中的一个。因此,必要时将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接附至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中的一个或从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中的一个分离第一操作构件444和缆线接附结构466是可能的。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2至24描述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5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512。除了电部件的使用,自行车座杆设备5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2中可见,自行车座杆设备512包括可调节座杆组件514和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514的自行车操作装置516。可调节座杆组件514具有可调节的总长度。可调节座杆组件51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自行车操作装置516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23中可见,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自行车操作装置516包括电开关588,以产生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514的控制信号。在此实施方式中,电开关588安装至制动操作构件42。然而,电开关588可以安装至基座构件40。第一操作构件44从自行车操作装置516省略。然而,电开关588可以经由诸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构件44的其它构件操作。
如图23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516包括构造为将控制信号传递至可调节座杆组件514的信号控制器590。电开关588经由电控制缆线C53可操作地连接至信号控制器590。虽然电开关588经由电控制缆线C53电连接至信号控制器590,电开关588可以经由无线通信路径无线地连接至信号控制器590而不控制缆线C53。在使用者操作电开关588期间,电开关588生成对应于时间阶段的作为控制信号的开(ON)信号。信号控制器590经由电控制缆线C51可操作地连接至可调节座杆组件514。信号控制器590使用例如电力线通信(PLC)技术将ON信号传递至可调节座杆组件514。因为信号控制器590的构造和PLC技术在自行车领域已为公知,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4中可见,可调节座杆组件514包括致动结构533。致动结构533经由电控制缆线C51可操作地连接至信号控制器590。致动结构533包括诸如马达的电致动器535。电致动器535联接至流量控制部30。致动结构533使流量控制部30相对于第二管22在伸缩方向D1在关闭位置P31和打开位置P32之间移动。致动结构533响应于发射自自行车操作装置516的控制信号,将流量控制部30从关闭位置P31移动至打开位置P32。当接收来自自行车操作装置516的控制信号时,致动结构533将流量控制部30保持在打开位置P32处。当致动结构533不接收来自自行车操作装置516的控制信号时,致动结构533将流量控制部30保持在关闭位置P31处。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5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5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5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5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24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516包括电开关588,以产生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514的控制信号。因此,使用电开关588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514是可能的。这可以使自行车操作装置516适于可包括诸如电致动器535的电部件的可调节座杆组件514。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5至27描述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6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612。除了液压部件的使用,自行车座杆设备6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5中可见,自行车座杆设备612包括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和自行车操作装置616。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具有可调节的总长度。自行车操作装置616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调节座杆组件14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自行车操作装置616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26中可见,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自行车操作装置616包括液压操作单元692,以将液压压力供应至可调节座杆组件614。液压操作单元692包括液压缸693、活塞694和蓄存器695。液压缸693设置在基座构件40中并且包括缸膛696。活塞694在初始位置P61和致动位置P62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在缸膛696中。活塞694相对于液压缸693可移动,而不相对于液压缸693旋转。液压缸693和活塞694限定缸腔697。蓄存器695连接至缸腔697。缸腔697经由液压管C61连接至可调节座杆组件614。
自行车操作装置616包括齿轮结构698,其将第一操作构件44的枢转运动转变为活塞694的线性运动。齿轮结构698包括环形齿轮G1、行星齿轮G2、太阳齿轮G3和承载件G4。行星齿轮G2设置在环形齿轮G1和太阳齿轮G3之间。承载件G4联接行星齿轮G2以绕太阳齿轮G3旋转。第一操作构件44的枢转运动传递至承载件G4。与第一操作构件44的输入旋转角度相比,齿轮结构698增加太阳齿轮G3的输出旋转角度。太阳齿轮G3包括螺栓G31。活塞694包括与螺栓G31接合的螺纹孔694a。承载件G4由承载件偏置元件(未示出)偏置,以使太阳齿轮G3旋转,使得活塞694朝向初始位置P61移动。
当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枢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22(图27)时,活塞694从初始位置P61移动至致动位置P62。这将液压压力从液压操作单元692供应至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当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操作位置P22返回第一平衡位置P21(图27)时,活塞694从致动位置P62返回初始位置P61。
如图27中可见,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包括致动结构633。致动结构633经由液压管C61连接至液压操作单元692。致动结构633包括从动缸635、从动活塞637和从动偏置元件639。从动缸635包括缸膛641。从动活塞637可移动地设置在缸膛641中。从动活塞637联接至流量控制部30。从动偏置元件639偏置从动活塞637,使得流量控制部30朝向关闭位置P31移动。从动缸635和从动活塞637限定缸腔643。缸腔643经由液压管C61连接至液压操作单元692的缸腔697。
当第一操作构件44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枢转时,流量控制部30从关闭位置P31至打开位置P32移动。当第一操作构件从第一操作位置P22向第一平衡位置P21枢转时,流量控制部30从打开位置P32返回关闭位置P31。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6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6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6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6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26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616包括液压操作单元692,以将液压压力供应至可调节座杆组件614。因此,使用液压操作单元692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614是可能的。这可以使自行车操作装置616适于包括诸如致动结构633的液压部件的可调节座杆组件614。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8至29描述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7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712。除了操作构件,自行车座杆设备7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28中可见,在自行车座杆设备712中,自行车操作装置716包括基座构件40和操作构件745。操作构件745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构件245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操作构件745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和附加自行车部件14。操作构件745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操作构件7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可移动,而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机械地定位。具体地,操作构件7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可移动,而在操作构件745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如图29中可见,不同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操作构件245,第一枢转轴线A2与制动枢转轴线A1一致。具体地,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和附加自行车部件14。
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在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旋转第一旋转角度RA1的情况下,操作制动装置B7。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在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旋转不同于第一旋转角度RA1的第二旋转角度RA2的情况下,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旋转角度RA2小于第一旋转角度RA1。然而,第二旋转角度RA2可以大于第一旋转角度RA1。
第一旋转角度RA1和第二旋转角度RA2从平衡位置P711限定。第一旋转角度RA1从平衡位置P711限定至操作位置P712。第二旋转角度RA2从平衡位置P711限定至限定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的中间位置P713。对应于第二旋转角度RA2的内线C12移动的量小于对应于第一旋转角度RA1的内线C12移动的量。自行车操作装置716可以包括掣动结构,以将操作构件745的中间位置P713告知使用者。
操作构件745从平衡位置P711向中间位置P713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L1,而在平衡位置P711和操作位置P712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当操作构件745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平衡位置P711旋转至中间位置P713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缆线位移量L1。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7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7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7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716具有以下特征。
(1)如图29中可见,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在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A71旋转第一旋转角度RA1的情况下,操作制动装置B7。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在操作构件745绕枢转轴线A71旋转不同于第一旋转角度RA1的第二旋转角度RA2的情况下,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14。因此,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716的结构是可能的。
第八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30至34描述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8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812。除了座杆操作构件,自行车座杆设备8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30中可见,自行车座杆设备812包括可调节座杆组件814和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自行车操作装置816。可调节座杆组件814具有可调节的总长度。自行车操作装置816包括基座构件40和座杆操作构件845。座杆操作构件845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座杆操作构件845包括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和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杆操作构件245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构件44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31中可见,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在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和第一座杆操作位置P822之间通过第一附加操作位置P823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
如图32中可见,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在第二座杆平衡位置P824和第二座杆操作位置P825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
如图33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816包括第二实施方式的联接构件274。联接构件274通过第一轴58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通过第二轴64枢转地联接至联接构件274。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通过第二轴64枢转地联接至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和联接构件274。
第一偏置构件265(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偏置构件265)朝向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图31)偏置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第二偏置构件65朝向第二座杆平衡位置P824(图32)偏置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通过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处。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通过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定位在第二座杆平衡位置P824处。
如图33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816包括缆线控制结构851。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和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联接至缆线控制结构851。缆线控制结构851经由第三轴72安装至基座构件40。缆线控制结构851包括经由第三轴72可旋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的接附构件853。内线C12的一端联接至接附构件853。
如图34中可见,缆线控制结构851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初始位置P841、第一牵拉位置P842和第二牵拉位置P843中的每个处。因为缆线控制结构851的结构在自行车领域中已为公知,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流量控制部30具有关闭位置P831、第一打开位置P832和第二打开位置P833。第二打开位置P833限定在关闭位置P831和第一打开位置P832之间。当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关闭位置P831处时,阀单元32关闭。当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第一打开位置P832和第二打开位置P833的每个处时,阀单元32打开。
可调节座杆组件814具有最大总长度L0和最小总长度L1。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总长度在第一可调节范围AR1内是可调节的,第一可调节范围AR1限定为最大总长度L0和最小总长度L1之间的差。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可调节座杆组件,可调节座杆组件814具有中间总长度L2。中间总长度L2限定在最大总长度L0和最小总长度L1之间。
在此实施方式中,可调节座杆组件814具有锁定状态、第一可调节状态和第二可调节状态。在锁定状态中,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关闭位置P831处。在锁定状态中,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总长度保持在调节的总长度。
在第一可调节状态中,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第一打开位置P832处。当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通过第一附加操作位置P823(图31)枢转至第一座杆操作位置P822时,内线C12从初始位置P841通过第二牵拉位置P843被牵拉至第一牵拉位置P842。这使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状态从锁定状态切换至第一可调节状态。即使当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返回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图31)时,缆线控制结构851将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一牵拉位置P842处。
在第一可调节状态中,通过将流量控制部30从关闭位置P831移动至第一打开位置P832,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总长度在第一可调节范围AR1内是连续可调节的。当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二座杆平衡位置P824枢转至第二座杆操作位置P825(图32)时,缆线控制结构851从第一牵拉位置P842释放内线C12。这使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状态从第一可调节状态切换至锁定状态。
在第二可调节状态中,流量控制部30定位在第二打开位置P833处。当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枢转至第一附加操作位置P823(图31)时,内线C12从初始位置P841被牵拉至第二牵拉位置P843。这使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状态从锁定状态切换至第二可调节状态。即使当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返回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图31)时,缆线控制结构851也将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二牵拉位置P843处。
在第二可调节状态中,通过将流量控制部30从关闭位置P831移动至第二打开位置P833,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总长度可调节至中间总长度L2。更具体地,在第二可调节状态中,当第二管22相对于第一管20从对应于最大总长度L0的位置向下移动时,第二管22相对于第一管20停止在对应于中间总长度L2的位置处。当第二座杆操作构件849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二座杆平衡位置P824枢转至第二座杆操作位置P825(图32)时,缆线控制结构851从第二牵拉位置P843(图33)释放内线C12。
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从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向第一附加操作位置P823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L1,而在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和第一附加操作位置P823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当第一座杆操作构件847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座杆平衡位置P821旋转至第一附加操作位置P823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缆线位移量L1。也就是,缆线位移量L1从初始位置P841限定至第二牵拉位置P843。
因为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结构在自行车领域已为公知,此处为了简洁将不详细描述和/或图示他们。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8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8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代替和/或除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特征之外,自行车座杆设备8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816具有以下特征。
此外,如图34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816包括座杆操作构件845,座杆操作构件845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因此,使用座杆操作构件845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是可能的。这可以改善自行车操作装置816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814的可操作性。
第九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35至64描述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912。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9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35和36,自行车操作装置916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然而,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6,自行车操作装置916进一步包括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的第二操作构件943。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一个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943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第二操作构件943为与第一操作构件44分开的构件并且相对于第一操作构件44可移动。然而,代替第二操作构件943,第一操作构件44可以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第二操作构件943可以与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44的每个为分开的构件。在此实施方式中,经由第二操作构件943操作前拨链器B9。经由第二操作构件943可以操作其他的自行车部件。
如图37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9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9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枢转轴线A93与第一操作构件44的第一枢转轴线A2一致。然而,第二枢转轴线A93可以偏离于第一枢转轴线A2。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在第二平衡位置P951和第二操作位置P952之间可枢转。
如图3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在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如图37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枢转时,即使未操作第一操作构件44,第一操作构件44也与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一起枢转。具体地,在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二平衡位置P951处的状态中,第一操作构件44的第二端62与第二操作构件943接触。由此,当第二操作构件94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枢转时,第二操作构件943的枢转移动传递至第一操作构件44。这导致当第二操作构件94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枢转时,第一操作构件44与第二操作构件943一起枢转。在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二平衡位置P951处的状态中,第一操作构件44的第二端62可以与第二操作构件943间隔开。如图38中可见,当仅操作第一操作构件44时,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枢转。
如图39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916包括第二实施方式的联接构件274。联接构件274经由第一轴58绕制动枢转轴线A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经由第二轴64绕第二枢转轴线A93枢转地联接至联接构件274。第一操作构件44经由第二轴64绕第一枢转轴线A2枢转地联接至联接构件274。第二偏置构件265安装在第二轴64上,以朝向第二平衡位置P951(图37)偏置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第二偏置构件65安装在第二轴64上,以朝向第一平衡位置P21(图38)偏置第一操作构件44。在制动操作构件42在平衡位置P11处的状态中,第二轴64与第三轴72同轴。
如图39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916进一步包括缆线操作结构974。缆线操作结构974安装在第三轴72上。如图40和41中可见,缆线操作结构974包括缆线控制本体976和定位结构978。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4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定位结构978构造为将缆线控制本体976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限定。
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示例包括博登缆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包括外壳C71和设置在外壳C71中的内线C72。内线C72的一端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976。外壳C71接附至基座构件40(图36)。
如图42和43中可见,定位结构9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9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第一控制位置P941和第二控制位置P942的每个处。在此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9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9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仅两个控制位置(第一控制位置P941和第二控制位置P942)的每个处。然而,控制位置的总数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并且其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
当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从第一控制位置P941向第二控制位置P942枢转时,内线C72相对于外壳C71和基座构件40被牵拉。当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从第二控制位置P942返回第一控制位置P941时,内线C72相对于外壳C71和基座构件40被释放(返回)。缆线控制本体976经由第三轴72绕旋转轴线A9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三轴72限定旋转轴线A97。如图39中可见,在制动操作构件42处于平衡位置P11的状态时,旋转轴线A97与第二枢转轴线A93一致。
如图37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第二操作构件94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如图3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
如图43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换句话说,第二操作构件943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操作构件943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移动方向相同。然而,第二操作构件943牵拉和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移动方向可以不同于彼此。例如,第二操作构件943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移动方向可以为第一方向D51,而第二操作构件943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移动方向可以为第二方向D52。
具体地,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M1。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M1是第二操作构件943的枢转移动。定位结构9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而移动缆线控制本体976,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交替地移动。
如图40至43中可见,定位结构978包括定位构件980和第一偏置元件981。定位构件980经由枢转销980A绕定位枢转轴线A94枢转地联接至支撑结构982(图40)。定位构件980包括定位爪。第一偏置元件981安装至支撑结构982,以偏置定位构件980,以与缆线控制本体976保持接触。控制偏置元件986安装至支撑结构982,以使缆线控制本体976在第二方向D52朝向第一控制位置P941偏置。在此实施方式中,控制偏置元件986安装至支撑结构982。
缆线控制本体976包括缆线接附部983、第一定位邻接部984、第二定位邻接部985和控制偏置元件986。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的一端接附至缆线接附部983。第一定位邻接部984与第二定位邻接部985周向地间隔开。
如图39中可见,支撑结构982固定至基座构件40。如图40中可见,支撑结构982包括第一支撑板982A、第二支撑板982B和第三支撑板982C。第二支撑板982B联接至第一支撑板982A和第三支撑板982C。定位构件980枢转地联接至第一支撑板982A和第二支撑板982B。
如图41和43中可见,在定位构件980与第一定位邻接部984接触的状态中,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第一控制位置P941处。如图44和45中可见,在定位构件980与第二定位邻接部985接触的状态中,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
如图41和43中可见,定位结构978包括第一输入构件987、第一致动构件988和第一致动偏置元件989。第一输入构件987绕旋转轴线A9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一输入构件987枢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图39)上。第一输入构件987包括第一传递部987A。第一传递部987A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接触部943A(图41)可接触。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987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第一致动构件988经由枢转销988A绕第一致动枢转轴线A95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输入构件987。第一致动构件988包括第一致动爪。第一致动偏置元件989安装至枢转销988A,以偏置第一致动构件988。第一致动偏置元件989包括扭力螺旋弹簧。
第一输入构件987包括延长孔987B。延长孔987B在绕旋转轴线A97限定的圆周方向具有曲线形状。定位结构978包括固定至支撑结构982(图42)的停止销987C。停止销987C延伸穿过延长孔987B以限定第一输入构件987的枢转角度。
缆线控制本体976包括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第一接触表面976B和第二接触表面976C。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邻近第一接触表面976B。第一接触表面976B比第二接触表面976C更靠近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第一致动偏置元件989使第一致动构件988朝向缆线控制本体976偏置。
如图41和43中可见,在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第一控制位置P941处的状态中,因为第一致动偏置元件989的偏置力,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接触表面976B保持接触。在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接触表面976B接触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定位在第一接合位置P961处。在第一致动构件988定位在第一接合位置P961处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是可接触的。在此状态中,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经由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一致动构件988传递至缆线控制本体976。
如图44和45中可见,在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的状态中,因为第一致动偏置元件989的偏置力,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缆线控制本体976的第二接触表面976C保持接触。在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二接触表面976C接触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962处。在第一致动构件988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962处的状态中,因为在第一致动构件988和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之间的足够的距离,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是不可接触的。在此状态中,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不经由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一致动构件988传递至缆线控制本体976。
如图46和47中可见,定位结构978包括释放构件990。释放构件990绕旋转轴线A9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释放构件990包括释放邻接部990A和释放爪990B。在第一致动构件988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962处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与释放邻接部990A是可接触的。在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定位邻接部984和第二定位邻接部985中的一个接合的状态中,释放爪990B与定位构件980是可接触的。在此状态中,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经由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一致动构件988传递至释放构件990。这使定位构件980绕定位枢转轴线A94抵抗第一偏置元件981的偏置力枢转,以移动远离缆线控制本体976。在释放爪990B将定位构件980移动远离缆线控制本体976的状态中,定位构件980与第二定位邻接部985是不可接触的。然而,在释放爪990B将定位构件980移动远离缆线控制本体976的状态中,定位构件980与第一定位邻接部984是可接触的。
在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间隔开。在第一致动构件988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处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是不可接触的。在此状态中,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不经由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一致动构件988传递至缆线控制本体976。
释放爪990B与定位构件980是可接触的。当释放构件990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绕旋转轴线A97枢转时,释放爪990B绕定位枢转轴线A94枢转定位构件980,以移动远离缆线控制本体976。
如图47中可见,释放构件990包括第一突出部990C和第二突出部990D。第一突出部990C与第二突出部990D间隔开。支撑结构982的停止销987C与第一突出部990C和第二突出部990D是可接触的。停止销987C限定释放构件990的枢转角度。第一偏置元件981经由定位构件980偏置释放构件990,使得第一突出部990C与停止销982D接触。
如图48至51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916进一步包括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仅一个的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移动。在此实施方式中,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仅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移动。具体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仅第一操作构件44的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移动。然而,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可以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仅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移动。
如图36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一个比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另一个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44比第二操作构件943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然而,第二操作构件943可以比第一操作构件44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
如图37和3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44包括第一纵向轴线LA2和沿第一纵向轴线LA2限定的第一长度L92。第二操作构件943包括第二纵向轴线LA3和沿第二纵向轴线LA3限定的第二长度L93。第一长度L92不同于第二长度L93。虽然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长度L92短于第二长度L93,但第一长度L92可以等于或长于第二长度L93。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纵向轴线LA2和第二纵向轴线LA3的每个与第二枢转轴线A93交叉。第一长度L92和第二长度L93的每个从第二枢转轴线A93限定。
如图48至51中可见,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包括第二输入构件992、第二致动构件993、第二致动偏置元件994和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第二输入构件992绕旋转轴线A9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输入构件992枢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图39)上。第二输入构件992包括第二传递部992A。第二传递部992A与第一操作构件44是可接触的。当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第二枢转轴线A93)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枢转时,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
第二致动构件993经由枢转销996绕第二致动枢转轴线A96枢转地联接至第二输入构件992。第二致动构件993包括第二致动爪。第二致动偏置元件994安装至第二输入构件992以偏置第二致动构件993,以与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保持接触。
如图50和51中可见,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包括第二致动邻接部995A和第三接触表面995B。第二致动邻接部995A邻近第三接触表面995B。在第二致动构件993与第三接触表面995B接触的状态中,第二致动构件993与第二致动邻接部995A是可接触的。第二致动偏置元件994安装至第二输入构件992以偏置第二致动构件993,以与第三接触表面995B保持接触。在此状态中,第一操作构件44的枢转移动经由第二输入构件992和第二致动构件993传递至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
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包括停止件995C和接收部分995D。停止件995C与停止销987C可接触。接收部分995D与第二致动构件993可接触。在停止件995C与停止销987C接触的状态中,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在附加平衡位置P991处。在接收部分995D与第二致动构件993接触的状态中,第二输入构件992在平衡位置处。在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在附加平衡位置P991处的状态中,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
如图51中可见,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具体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两者的同步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两者的同步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
如图48和49中可见,第一输入构件987包括释放部987D。释放部987D与第二致动构件993是可接触的。当第一输入构件987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992绕旋转轴线A97枢转时,释放部987D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992绕第二致动枢转轴线A96枢转第二致动构件993。当第一输入构件987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992枢转枢转角度AG1时,释放部987D将第二致动构件993保持在解除接合位置P981处。枢转角度AG1由在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一传递部987A之间的空隙CL1限定。在第二致动构件993通过释放部987D定位在第三解除接合位置P981处的状态中,即使当第二输入构件992绕旋转轴线A97枢转时,第二致动构件993与第二致动邻接部995A也不可接触。
也就是,当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一起枢转时,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相对于基座构件40是静止的。由此,当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一起枢转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不被牵拉。当仅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第二枢转轴线A93)枢转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被牵拉。
下面将参考图52至54描述用于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牵拉和释放操作。图52示出了在非操作状态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在该状态中,图示的部分在他们的平衡位置中。图52至54示出了当第一操作构件44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枢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22以执行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牵拉操作时,按顺序移动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多个部分。
如图52和53中可见,当第一操作构件44通过使用者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从第一平衡位置P21朝向第一操作位置P22枢转时,第二输入构件992的第二传递部992A被第一操作构件44按压。由此,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而第二操作构件943和第一输入构件987相对于基座构件40静止。这使得第二致动构件993接合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的第二致动邻接部995A。
如图53和54中可见,当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进一步枢转时,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由此,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44的枢转移动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被牵拉。
如图54中可见,当第一操作构件44到达第一操作位置P22时,第二输入构件992的接触部992B(图40和54)与支撑结构982的接收部982C1(图40和54)接触。第二输入构件992仅在第二输入构件992的旋转角度两端处机械地定位。然而,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97枢转,而在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在旋转角度的两端之间的移动期间,不使其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由此,当第二操作构件943通过移除或减小由使用者施加至第二操作构件943的操作力而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951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被释放(返回)至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
下面将参考图42和图55至60描述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牵拉操作。图42示出了在非操作状态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在该状态中,图示的部分在他们的平衡位置中。图55至60示出了当第二操作构件94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向第一操作位置P952枢转并随后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951以执行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牵拉操作时,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按顺序移动的多个部分。
具体地,如图55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943通过使用者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987的第一传递部987A被第二操作构件943的接触部943A朝向第一操作构件44按压。此时第一输入构件987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992绕旋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枢转角度AG1(图56)。这防止第二致动构件993与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的第二致动邻接部995A接合,即使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附加缆线控制本体995在第一方向D51枢转。
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56中可见,第二致动构件993响应于在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二输入构件992之间具有枢转角度AG1的相对枢转移动通过释放部987D绕第二致动枢转轴线A96枢转至解除接合位置P981。
如图57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7在第一方向D51进一步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987、第二输入构件992和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与第二操作构件943一起整体地枢转。这使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控制位置P941朝向第二控制位置P942枢转。
如图58中可见,响应于缆线控制本体976的枢转移动,第二定位邻接部985使定位构件980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定位枢转轴线P94枢转。
如图59中可见,当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上进一步枢转超过第二控制位置P942时,定位构件980通过第一偏置元件981的偏置力返回接合位置。在此状态中,定位构件980设置在第二定位邻接部985和释放邻接部990A之间。
如图60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9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951时,第一输入构件987、第二输入构件992和第一操作构件44返回他们的平衡位置。此时,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枢转,使得定位构件980与第二定位邻接部985接合。由此,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将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定位在缆线操作位置处。
下面将参考图60至63描述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释放操作。如图60和61中可见,在缆线控制本体976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通过第二接触表面976C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962处。这允许当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时,第一致动构件988与释放构件990的释放邻接部990A接触。
如图62中可见,当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时,释放构件990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此时,第一致动构件988不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合。
如图63中可见,当第一输入构件987和第二输入构件9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进一步枢转时,定位构件980相对于基座构件40枢转,以移动远离第二定位邻接部985。这允许缆线控制本体976通过控制偏置元件986的偏置力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枢转。由此,缆线控制本体976的引导表面976D响应于缆线控制本体976的枢转移动将第一致动构件988引导至第一接合位置P961。这使得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合,以停止缆线控制本体976的枢转移动。
如图64中可见,当第一致动构件988至第一接合位置P961枢转时,定位构件980与释放邻接部990A解除接合。这允许释放构件990经由定位构件980通过第一偏置元件981的偏置力返回平衡位置。释放构件990通过第一突出部990C和停止销982D停止在平衡位置处。
如图42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9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951时,第一输入构件987、第二输入构件992和第一操作构件44返回他们的平衡位置。此时,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枢转,使得定位构件980与第一定位邻接部984接合。由此,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一控制位置P941处,将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定位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9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9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自行车座杆设备9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916进一步包括以下特征。
(1)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4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移动。定位结构978构造为将缆线控制本体976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因此,使用第二操作构件943操作具有对应于多个控制位置的多个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2)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一个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因此,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结构是可能的。
(3)第二操作构件943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第二操作构件9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9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因此,即使第二操作构件943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将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与制动操作构件42的移动区分开也是可能的。这允许使用者容易地识别制动操作构件42的移动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的每个,并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结构。
(4)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因此,通过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简单的操作牵拉并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以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5)定位结构9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使缆线控制本体976移动,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交替地移动。因此,通过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简单的操作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交替地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是可能的。
(6)定位结构9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9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第一控制位置P941和第二控制位置P942的每个处。因此,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操作具有分别地对应于第一控制位置P941和第二控制位置P942的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7)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21向第一操作位置P2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第二操作构件943从第二平衡位置P951向第二操作位置P95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因此,使用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简单的操作来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8)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仅一个的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移动。附加缆线操作结构9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因此,当操作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两者时,防止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误操作是可能的。
(9)因为第一长度L92不同于第二长度L93,基于第一长度L92和第二长度L93容易地识别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是可能的。
(10)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的一个比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的另一个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因此,基于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的布置容易地识别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是可能的。
(11)第一操作构件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可移动,而在第一操作构件44在第一平衡位置P21和第一操作位置P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第二操作构件943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中的一个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缆线操作结构974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9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移动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因此,使用制动操作构件42、第一操作构件44和第二操作构件943操作制动装置、自行车部件和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第十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65至94描述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012。除了第一操作构件44和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10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9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65至67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进一步包括第一操作构件1044。第一操作构件1044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可移动,在第一操作构件1044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第一操作构件104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构件44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然而,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构件44,第一操作构件1044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可枢转。
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具有与第九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然而,不同于第九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916,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进一步包括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的第二操作构件1043。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中的一个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构件1044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第二操作构件1043是与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分开的构件,并且相对于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可移动。然而,第二操作构件1043可以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在此实施方式中,经由第二操作构件1043操作前拨链器B9。可以经由第二操作构件1043操作其他的自行车部件。
如图67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10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10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枢转轴线A103与第一操作构件1044的第一枢转轴线A2一致。然而,第二枢转轴线A103可以偏离第一枢转轴线A2。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93在第二平衡位置P1051和第二操作位置P1052之间可枢转。
如图6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1044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可移动,在第一操作构件1044在第一平衡位置P1021和第一操作位置P1022之间移动期间,不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机械地定位。
如图67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二平衡位置P1051向第二操作位置P1052枢转时,即使不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044,第一操作构件1044也与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向第一操作位置P1022一起枢转。如图38中可见,当仅操作第一操作构件1044时,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向第一操作位置P1022枢转。
如图69中可见,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经由第二轴64绕第一枢转轴线A2枢转地联接至联接构件274。第二操作构件1043经由第二轴64绕第二枢转轴线A93枢转地联接至联接构件274。第二偏置构件265安装在第二轴64上,以朝向第一平衡位置P1021(图37)偏置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第二偏置构件65安装在第二轴64上,以朝向第二平衡位置P1051(图38)偏置第二操作构件1043。
如图69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进一步包括缆线操作结构1074。缆线操作结构1074安装在第三轴72上。第三轴72限定旋转轴线A107。如图70和71中可见,缆线操作结构1074包括缆线控制本体976和定位结构1078。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043的移动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4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移动。定位结构1078构造为将缆线控制本体976选择性地维持多个控制位置处。
如图72和73中可见,定位结构10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9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第一控制位置P941和第二控制位置P942的每个处。当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107从第一控制位置P941向第二控制位置P942枢转时,内线C72相对于外壳C71和基座构件40被牵拉。当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从第二控制位置P942返回至第一控制位置P941时,内线C72相对于外壳C71和基座构件40被释放(返回)。缆线控制本体976经由第三轴72绕旋转轴线A10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三轴72限定旋转轴线A107。如图69中可见,在制动操作构件42在平衡位置P11处的状态中,旋转轴线A107与第二枢转轴线A103一致。
如图67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第二操作构件10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051向第二操作位置P105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如图6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向第一操作位置P102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
如图73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缆线控制本体976构造为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
具体地,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M101。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M101是第二操作构件1043的枢转移动。定位结构10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043的第一移动M101使缆线控制本体976移动,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交替地移动。
如图70至73中可见,定位结构1078包括定位构件980、枢转销980A和第一偏置元件981和释放构件990。由此,为了简洁此处将不详细描述他们。
如图71和73中可见,定位结构1078包括第一输入构件1092、第一致动构件1088和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第一输入构件1092绕旋转轴线A10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一输入构件1092枢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上。第一输入构件1092包括第一传递部1092A。第一传递部1092A与第二操作构件1043是可接触的。当第二操作构件9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从第二平衡位置P1051向第二操作位置P1052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107枢转。第一致动构件1088经由枢转销1088A绕第一致动枢转轴线A105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输入构件1092。第一致动构件1088包括第一致动爪。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安装至第一输入构件1092,以朝向缆线控制本体976偏置第一致动构件1088。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包括扭力螺旋弹簧。第一输入构件1092包括延长孔987B。
如图78至81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进一步包括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1044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具体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两者的同步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两者的同步移动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移动。
如图66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中的一个比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中的另一个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1043比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然而,第一操作构件1044可以比第二操作构件1043更靠近基座构件40的第一端部分46。
如图67和68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1044包括第一纵向轴线LA102和沿第一纵向轴线LA102限定的第一长度L102。第二操作构件1043包括第二纵向轴线LA103和沿第二纵向轴线LA103限定的第二长度L103。第一长度L102不同于第二长度L103。虽然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长度L103短于第一长度L102,但第二长度L103可以等于或长于第一长度L102。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纵向轴线LA102和第二纵向轴线LA103的每个与第二枢转轴线A103交叉。第一长度L102和第二长度L103的每个从第二枢转轴线A103限定。
如图78至81中可见,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包括第二输入构件1087、第二致动构件1093和附加缆线控制本体1095。第二输入构件1087绕旋转轴线A10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输入构件1087枢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上。第二输入构件1087包括第二传递部1087A。第二传递部1087A与第一操作构件1044是可接触的。当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向第一操作位置P1022枢转时,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枢转。当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向第一操作位置P1022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1092和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10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
如图78中可见,第二致动构件1093经由枢转销1088A绕第一致动枢转轴线A105枢转地联接至第一输入构件1092。第二致动构件1093包括第二致动爪。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安装至枢转销1088A,以偏置第一致动构件1088和第二致动构件1093。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偏置第一致动构件1088和第二致动构件1093以在不同于彼此的方向绕第一致动枢转轴线A105分别地枢转。
如图79中可见,第二输入构件1087包括释放部1087B。在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分别地定位在平衡位置P1021和P1051处的状态中,释放部1087B与第一致动构件1088接触。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偏置第一致动构件1088,以与释放部1087B保持接触。在此状态中,释放部1087B将第一致动构件1088定位在接合位置P1061处。
如图80和81中可见,第一输入构件1092包括停止件1092B。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偏置第二致动构件1093,以与停止件1092B保持接触。在此状态中,停止件1092B将第二致动构件1093定位在解除接合位置P1081处。
附加缆线控制本体1095包括第二致动邻接部1095A。在第二致动构件1093在解除接合位置P1081处的状态中,第二致动构件1093沿径向设置在第二致动邻接部1095A的外部。由此,在第二致动构件1093在解除接合位置P1081处的状态中,即使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第二致动构件1093与第二致动邻接部1095A也是不可接触的。由此,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枢转,第一操作构件1044没有枢转移动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被牵拉。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051时,第一控制缆线C1被释放(返回)。
如图81和82中可见,第二输入构件1087包括致动部1087C。第二致动构件1093包括致动部1093A。在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分别地定位在平衡位置P1021和P1051处的状态中,致动部1087C与致动部1093A间隔开。当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枢转枢转角度AG2时,致动部1087C推动致动部1093A。这使得第二致动构件1093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绕第一致动枢转轴线A105从解除接合位置P1081向接合位置P1082(图81)枢转。枢转角度AG2由第二操作构件1043和第二传递部1087A之间的空隙CL2限定。在第二致动构件1093在接合位置P1082处的状态中,第二致动构件1093与第二致动邻接部1095A是可接触的。
如图79中可见,当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枢转枢转角度AG2时,释放部1087B使第一致动构件1088远离缆线控制本体976移动。这使得第一致动构件1088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绕第一致动枢转轴线A105从接合位置P1061向解除接合位置P1062枢转。第一致动构件1088沿径向设置在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的外部。由此,当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枢转枢转角度AG2时,第一致动构件10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是不可接触的。
由此,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中的仅一个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在此实施方式中,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仅第二操作构件10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具体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仅第二操作构件10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然而,附加缆线操作结构1091可以联接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以响应于仅第一操作构件1044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处。
如图75中可见,在缆线控制本体976定位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的状态中,当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108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枢转角度AG3时,因为第一致动偏置元件1089的偏置力,第一致动构件1088与第二接触表面976C接触。在此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1088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1062处。例如,枢转角度AG3大于枢转角度AG2(图73)。
如图76和77,在第一致动构件1088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1062(图75)处的状态中,在第一致动构件10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触之前,第一致动构件1088与释放邻接部990A是可接触的。在此状态中,第二操作构件943的第一移动M101经由第一输入构件1092和第一致动构件1088传递至释放构件990。这使定位构件980抵抗第一偏置元件981的偏置力绕定位枢转轴线A104枢转,以远离缆线控制本体976移动。
下面将参考图83至88描述用于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的牵拉和释放操作。图83示出了在非操作状态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在该状态中,图示的部分在他们的平衡位置中。图83至88示出了当第一操作构件1044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枢转至第一操作位置P1022以执行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牵拉操作时,按顺序移动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各部分。
具体地,如图83和84中可见,当使用者使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一枢转轴线A2从第一平衡位置P1021朝向第一操作位置P1022枢转时,第二输入构件1087的第二传递部1087A被第一操作构件1044的接触部1044A朝向第二操作构件1043按压。此时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绕旋转轴线A10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枢转角度AG2(图73)。这使第一致动构件1088从接合位置P1061向解除接合位置P1062枢转。这防止第一致动构件1088与缆线控制本体976的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合,即使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缆线控制本体976在第一方向D51枢转。
此外,如图85中可见,当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第一输入构件1092绕旋转轴线A10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枢转角度AG2(图73)时,致动部1087C移动致动部1093A,以枢转第二致动构件1093。这允许当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时,第二致动构件1093与第二致动邻接部1095A接合。
如图86和87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在第一方向D51进一步枢转时,第二输入构件1087、第一输入构件1092和第一操作构件1044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与第二操作构件1043一起整体地枢转。这使附加缆线控制本体1095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附加平衡位置P991在第一方向D51枢转,而缆线控制本体976在第一控制位置P941处。由此,当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一起枢转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被牵拉。当通过移除或减小由使用者施加至第一操作构件1044的操作力而使第一操作构件1044返回至第一平衡位置P1021时,第一机械控制缆线C1的内线C12被释放(返回)至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
下面将参考图73和图88至90详细描述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的牵拉操作。图73示出了在非操作状态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在该状态中,图示的部分在他们的平衡位置中。图88至93示出了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051向第二操作位置P1052枢转并随后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051以执行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牵拉操作时,按顺序移动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的各部分。
如图73和88中可见,当使用者使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03从第二平衡位置P105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052枢转时,第一输入构件1092的第一传递部1092A被第二操作构件1043按压。由此,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10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而第一操作构件1044和第二输入构件1087相对于基座构件40静止。这使第一致动构件1088与缆线控制本体976的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合。
如图89和90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107在第一方向D51进一步枢转时,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旋转轴线A107在第一方向D51枢转。由此,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043的枢转移动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P971被牵拉。缆线控制本体976通过定位构件980和第二定位邻接部985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这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定位在缆线操作位置处。
下面将参考图90至93描述用于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的释放操作。如图90中可见,在缆线控制本体976在第二控制位置P942处的状态中,第一致动构件988通过第二接触表面976C定位在第二接合位置P962处。这允许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和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时,第一致动构件988与释放构件990的释放邻接部990A接触。
如图91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和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时,释放构件990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枢转。此时第一致动构件988不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合。
如图91和92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和第一输入构件1092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进一步枢转时,定位构件980相对于基座构件40枢转,以远离第二定位邻接部985移动。这允许缆线控制本体976通过控制偏置元件986(图72)的偏置力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枢转。由此,缆线控制本体976的引导表面976D响应于缆线控制本体976的枢转移动将第一致动构件988引导至第一接合位置P961。这使第一致动构件988与第一致动邻接部976A接合,以停止缆线控制本体976的枢转移动。
如图93中可见,当第一致动构件988枢转至第一接合位置P961时,定位构件980与释放邻接部990A解除接合。这允许释放构件990通过第一偏置元件981的偏置力经由定位构件980返回平衡位置。释放构件990通过第一突出部990C和停止销982D停止在平衡位置处。
如图83和93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0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051处时,第二操作构件1043和第一输入构件1092返回他们的平衡位置。此时,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枢转,使得定位构件980与第一定位邻接部984接合。由此,缆线控制本体9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定位在第一控制位置P941处,将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定位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10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016,获得与第九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9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9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第十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94至113描述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112。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11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3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94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包括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如图95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包括第一操作构件344。第一操作构件3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然而,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进一步包括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的第二操作构件1143。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具体地,第二操作构件11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150至第二操作位置P1151或P115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操作位置P1151还可以被称为第一第二操作位置P1151。操作位置P1152还可以被称为第二操作位置P1152。
如图95和96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344和第二操作构件1143中的一个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1143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然而,第二操作构件1143可以为与制动操作构件分开的构件。
如图95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11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11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95至97中可见,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制动枢转轴线A1和第二枢转轴线A3中的每个是一起可枢转的。
如图96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进一步包括缆线操作结构1174。缆线操作结构1174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1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操作结构1174包括缆线控制本体1176和定位结构1178。
如图95和96中可见,缆线控制本体11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1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4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定位结构1178构造为将缆线控制本体1176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1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11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中的每个处。在此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1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11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三个控制位置的每个处。前拨链器B9具有三个换挡位置(例如,顶部,中部,和底部换挡位置)。定位结构1178的控制位置分别地对应于前拨链器B9的换挡位置。
缆线控制本体1176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控制本体1176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
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M111和不同于第一移动M111的第一附加移动M112。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附加移动M112的移动距离(例如,枢转角度)不同于第一移动M111的移动距离(例如,枢转角度)。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1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第一移动M11移动缆线控制本体1176,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释放方向D42移动。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1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第一附加移动M112移动缆线控制本体1176,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牵拉方向D41移动。
如图95至98中可见,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可移动地联接。制动操作构件42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在沿制动路径B(图96)移动时执行制动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143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在沿不同于制动路径B的换挡路径S(图95)移动时执行换挡操作。
如图96和97中可见,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操作构件1143)可旋转地或枢转地接附至缆线操作结构1174的杆支撑件1138,以绕制动枢转轴线A1枢转,以在沿制动路径B移动时执行制动操作。杆支撑件1138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由此,第二操作构件1143(制动操作构件42)接附至杆支撑件1138,其进一步枢转地安装至缆线操作结构1174,以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枢转,以在沿不同于制动路径B的换挡路径S移动时执行换挡操作。在此实施方式中,制动枢转轴线A1大致垂直于第二枢转轴线A113。
制动操作构件42包括用于接收内线C22的一端的接收部分1141,其延伸穿过缆线操作结构1174的缆线通道1142。如上所述,内线C22的另一端接附至制动装置(未示出)。内线C22可滑动地接收在外壳C21中。缆线操作结构1174的缆线通道1142构造为接收机械控制缆线C2的外壳C21。
如图99中可见,外壳C21延伸穿过中空的缆线接收轴1144。换句话说,缆线通道1142形成在该中空的缆线接收轴1144中。中空的缆线接收轴1144接附至基座构件40。复位弹簧1145绕中空的缆线接收轴1144设置。复位弹簧1145使杆支撑件1138偏置,以将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换挡路径S(图95和98)定位在第二平衡位置P1150(图95)处。进一步,制动操作构件42被复位弹簧(未示出)偏置以将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制动路径B定位在平衡位置P11(图96)处。
如图97中可见,当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操作构件1143)绕制动枢转轴线A1沿制动路径B朝向手把B2枢转时,机械控制缆线C2内线C22被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操作构件1143)牵拉。
如图96和99中可见,缆线操作结构1174联接至基座构件40,并且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沿换挡路径S(图95和98)的移动而致动。如图95、96和98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沿换挡路径S枢转时,此移动致动缆线操作结构1174以牵拉或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部缆线C52,以改变前拨链器B9的齿轮速度。
如图99中可见,在此实施方式中,缆线通道1142延伸穿过缆线控制本体1176。进一步,在此实施方式中,杆支撑件1138绕旋转轴线R枢转地安装在中空的缆线接收轴1144上。在此实施方式中,缆线操作结构1174的可移动部1148进一步包括棘轮1152,棘轮1152固定至缆线控制本体1176以便与缆线控制本体1176一起绕旋转轴线R旋转。缆线操作结构1174进一步包括保持机构1154和驱动机构1156。缆线控制本体1176包括沿其外周的槽1176A,用于卷绕地接收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部缆线C52。缆线控制本体1176被内部缆线C52中的张力以及复位弹簧1158在第一或缆线释放方向D1(图102)被偏置。复位弹簧1158可操作地将缆线控制本体1176连接至基座构件40。
如图100至105中可见,棘轮1152包括外周以及绕外周设置的多个棘轮齿1160。保持机构1154包括定位构件1162,定位构件1162与棘轮齿1160可接合,以防止缆线控制本体1176的旋转或展开。定位构件1162包括定位爪。棘轮1152可旋转地安装至中空的缆线接收轴1144并且与缆线控制本体1176一起旋转。棘轮齿1160分别地对应于缆线操作结构1174的多个齿轮位置。可替换地,棘轮1152和缆线控制本体1176可形成为单个的块。定位构件1162绕固定至基座构件40的第一枢转件1164是可旋转的,并且通过扣环1166轴向地定位。定位构件1162包括本体1168和从本体1168延伸的第一突起1170。第一突起1170被同轴地安装至第一枢转件1164的预载弹簧1172(图99)偏置以接合棘轮齿1160中的一个。
缆线操作结构1174包括绕安装至杆支撑件1138的第二枢转件1177可旋转地安装的卷绕爪1175。卷绕爪1175通过扣环1175A轴向地定位。卷绕爪1175包括本体1180、从本体1180延伸的第二突起1182和尾部1184。预载弹簧1186(图99)偏置卷绕爪1175,使得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150沿换挡路径S操作时,第二突起1182朝向棘轮齿1160移动。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在第二平衡位置P1150中时,卷绕爪1175的尾部1184抵靠基座构件40的止动元件(例如,在此实施方式中为止动壁1124A)。
如图95、96和98中图示的,为了致动缆线操作结构1174,第二操作构件11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沿导致第一移动M111的换挡路径S枢转,这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部缆线C52。当缆线操作结构1174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沿换挡路径S进一步枢转时,导致第一附加移动M112,从而牵拉或卷绕内部缆线C52。第一移动M111和第一附加移动M112在相同的方向并且第一附加移动M112大于第一移动M111。在这些换挡操作中,第二操作构件1143沿换挡路径S移动,而没有大致致动或牵拉机械控制缆线C2的内线C22。
返回参考图100至105,描述了缆线释放操作。在致动第二操作构件1143之前,卷绕爪1175的尾部1184抵靠该止动壁1124A(图100)并且第二操作构件1143定位在第二平衡位置P1150(图95)处。进一步,缆线控制本体1176和棘轮1152被定位构件1162保持在选择的齿轮位置,示出了接合对应的第一棘轮齿1160A。
转至图101,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通过骑车者致动时,第二操作构件1143和杆支撑件1138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图99)枢转,使卷绕爪1175远离止动壁1124A移动,并且使第二突起1182朝向棘轮齿1160枢转。如图112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进一步枢转时,第二突起1182与第一突起1170接合,导致定位构件1162释放棘轮1152的第一棘轮齿1160A。一旦释放,棘轮1152绕旋转轴线R在第一旋转方向D111旋转,直至第一棘轮齿1160A接合第二突起1182。如果期望缆线释放操作,此动作将听觉和触觉回馈提供至骑车者,以指令骑车者释放第二操作构件1143。
转至图103,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被释放,在弹簧1145(图96和98)的偏置力下,第二操作构件1143被朝向第二平衡位置P1150枢转,并且棘轮1152在第一旋转方向D111旋转。进一步,第一突起1170朝向与与棘轮1152的邻近的第二棘轮齿1160B相关联的凹槽的接合移动,并且尾部1184朝向与止动壁1124A的接合移动。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朝向第二平衡位置P1150进一步枢转时,由于在尾部1184抵靠止动壁1124A(图104)时产生的扭矩,第二突起1182远离棘轮齿1160进一步枢转。当卷绕爪1175与棘轮齿1160解除接合时,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部缆线C52和复位弹簧1158的力的作用下,棘轮1152在第一旋转方向D111旋转,直至第一突起1170接合第二棘轮齿60b,这导致齿轮在第一旋转方向D111改变一个齿轮增量。在缆线释放操作的最后,卷绕爪1175抵靠止动壁1124A(图105)移动回至其平衡位置,将第二操作构件1143定位在第二平衡位置P1150。
图106至113图示了缆线牵拉操作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此实施方式中,在致动第二操作构件1143之前,尾部1184抵靠止动壁1124A(图106)并且第二操作构件1143定位在其第二平衡位置P1150(图96)中。进一步,缆线控制本体1176和棘轮1152通过定位构件1162保留在选择的齿轮位置中,示出了接合对应的第一棘轮齿1160A。
转到图107,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被骑车者致动时,第二操作构件1143和杆支撑件1138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图99)枢转,将卷绕爪1175远离止动壁1124A移动并且将第二突起1182朝向棘轮齿1160枢转。如图108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进一步枢转,第二突起1182接合第一突起1170,驱动第一突起1170退出与第一棘轮齿1160A接合。一旦释放,棘轮1152沿第一旋转方向D111旋转,直至第一棘轮齿1160A接合第二突起1182。当制动操作构件42(第二操作构件1143)沿换挡路径S进一步枢转,卷绕爪1175在与第一旋转方向D111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D112(图109)驱动棘轮1152。当定位构件1162脱离离合,棘轮1152相对于卷绕爪1175(图109)自由地旋转。
如图110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进一步枢转,卷绕爪1175在第二旋转方向D112进一步旋转棘轮1152,直至定位构件1162接合在棘轮1152上的下一个第三棘轮齿1160C,导致单个齿轮在第二旋转方向D112移位。通过简单地继续沿换挡路径S移动第二操作构件1143,骑车者在第二旋转方向D112可容易地切换多个齿轮增量,直至到达期望的齿轮位置。经过每个齿轮移位增量时,将听觉和触觉的反馈提供至骑车者。
如图111中可见,在到达期望的齿轮位置后,骑车者释放第二操作构件1143,导致第二操作构件1143和卷绕爪1175在复位弹簧1145的力的作用下朝向它们的平衡位置枢转。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朝向其平衡位置进一步枢转时,尾部1184抵靠止动壁1124A产生将卷绕爪1175远离棘轮齿1160(图112)枢转的扭矩。转至图113,卷绕爪1175抵靠止动壁1124A在平衡位置中,而第二突起1182与棘轮1152解除接合。
换句话说,为了使诸如前拨链器B9的变速装置换挡,如图95和98中示出,第二操作构件1143构造为沿换挡路径S从第二平衡位置P1150移动至第一第二操作位置P1151,以致动缆线操作结构1174,并且构造为沿换挡路径S从第二平衡位置P1150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P1152,以致动缆线操作结构1174。第一第二操作位置P1151比第二操作位置P1152更远离第二平衡位置P1150。即,包括缆线控制本体1176的可移动部1148构造为绕旋转轴线R在第一旋转方向D111(图108)和与第一旋转方向D111相反的第二方向(图109)旋转。缆线操作结构1174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150移动至第一第二操作位置P1151时,在第一旋转方向D111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176,并且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150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P1152时,在第二旋转方向D112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176。
如此处所讨论的,第二操作构件11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沿换挡路径S枢转,以用于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部缆线的第一移动M111,并且在相同方向提供用于牵拉内部缆线C52的第一附加移动M1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附加移动M112大于第一移动M111。然而,第一附加移动M112可以小于第一移动M111。第二操作构件1143沿换挡路径S移动,而不牵拉机械控制缆线C2的内线C22,因为机械控制缆线C2延伸穿过缆线操作结构1174。更具体地,因为机械控制缆线C2在缆线操作结构1174中沿第二枢转轴线A113延伸,并且内线C22的端部和第二枢转轴线A113之间的位置关系或距离不改变,在换挡操作中不牵拉机械控制缆线C2的内线C22。换句话说,根据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可以同时地提供换挡操作和制动操作。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11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自行车座杆设备11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进一步包括以下特征。
(1)第一操作构件344和第二操作构件1143中的一个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因此,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的结构是可能的。
(2)第二操作构件1143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第二操作构件11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11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因此,即使第二操作构件1143与制动操作构件42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将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移动与制动操作构件42的移动区分开也是可能的。这允许使用者容易地识别制动操作构件42的移动和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移动的每个,并简化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的结构。
(3)缆线控制本体1176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控制本体1176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1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移动时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因此,通过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简单的操作牵拉和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以操作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4)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1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第一移动M111移动缆线控制本体1176,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释放方向D42移动。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1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第一附加移动M112移动缆线控制本体1176,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在牵拉方向D41移动。因此,通过第二操作构件的简单的操作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是可能的。
(5)定位结构11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1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将缆线控制本体11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中的每个处。因此,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操作具有分别对应于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至少三个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第十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14至116描述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2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12。除了第二操作构件1143,自行车座杆设备12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14至116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2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第一操作构件344和第二操作构件1243。自行车操作装置1216具有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第二操作构件1243具有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操作构件1143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然而,不同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第二操作构件1243为与制动操作构件42分开的构件。
制动操作构件42绕制动枢转轴线A1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而不经由缆线操作结构1174的杆支撑件1138。第二操作构件1243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操作构件12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13枢转地联接至杆支撑件1138。第二操作构件1243绕不平行于第二枢转轴线A113的第三枢转轴线A124枢转地联接至杆支撑件1138。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12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216,获得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1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116的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第十三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17至图125描述根据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3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312。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316,自行车座杆设备13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3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17和118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3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13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制动操作构件1342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以操作制动装置B7。第一操作构件3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然而,第一操作构件344可以设置在与第一侧表面40A相反的第二侧表面40B上。自行车操作装置1316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
如图119中可见,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除了制动枢转轴线A1,制动操作构件134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1342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在第三平衡位置P1331和第三操作位置P1332之间可枢转。
此外,如图120和图121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316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1343和缆线操作结构1374。第二操作构件1343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具体地,第二操作构件13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
如图120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13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13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13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在第二平衡位置P1341和第二操作位置P1342之间可枢转。
如图119中可见,当制动操作构件1342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三平衡位置P1331朝向第三操作位置P1332枢转时,制动操作构件1342和第二操作构件13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一起枢转。如图120中可见,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枢转时,第二操作构件13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枢转,而不枢转制动操作构件1342。
如图121中可见,缆线操作结构1374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3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操作结构1374包括缆线控制本体1376和定位结构1378。
如图122和123中可见,缆线控制本体13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3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4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中的一个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控制本体1376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中的一个,以响应于制动操作构件13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中的所述一个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中的另一个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
在此实施方式中,缆线控制本体13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3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控制本体1376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343,以响应于制动操作构件1342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
定位结构1378构造为将缆线控制本体1376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定位结构13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3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13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中的每个处。在此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13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3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13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三个控制位置的每个处。控制位置的总数不限于此实施方式。
第一复位弹簧1377(图96)构造为使制动操作构件1342从第三操作位置P1332朝向第三平衡位置P1331偏置。第二复位弹簧1379(图96)构造为使第二操作构件1343从第二操作位置P1342朝向第二平衡位置P1341偏置。
如图123和124中图示,缆线操作结构1374包括第一输入构件1380和第二输入构件1382。缆线控制本体1376绕旋转轴线A137相对于基座构件40可旋转地设置。缆线控制本体1376经由第三轴72绕旋转轴线A137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绕缆线控制本体1376卷绕。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的一端接附至缆线控制本体1376。
如图125中可见,缆线控制本体1376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且包括缆线接附部1376A,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的一端接附至缆线接附部1376A。当缆线控制本体13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枢转方向R1旋转时,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通过缆线控制本体1376收紧。当缆线控制本体1376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枢转方向R2枢转时,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从缆线控制本体1376被释放(展开)。缆线控制本体1376通过收紧复位弹簧(未示出)在第二枢转方向R2被偏置。具体地,收紧复位弹簧将偏置力施加至缆线控制本体13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枢转方向R2枢转。也就是,缆线控制本体1376通过收紧复位弹簧在第二枢转方向R2被偏置以释放(展开)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
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22,123和125中可见,当制动操作构件1342从第三平衡位置P1331朝向第三操作位置P1332操作时,缆线控制本体1376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枢转方向R1旋转,以收紧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操作时,缆线控制本体1376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在第二枢转方向R2旋转,以释放(展开)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
如图122中可见,第一输入构件1380响应于制动操作构件134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的枢转移动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枢转。更具体地,第一输入构件1380的一端构造为接触制动操作构件1342,以被从第三平衡位置P1331至第三操作位置P1332的制动操作构件1342的接触部1342A按压。由此,当制动操作构件134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三平衡位置P1331枢转至第三操作位置P1332时,第一输入构件138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与制动操作构件1342一起枢转。制动操作构件1342的枢转移动经由第一输入构件1380传递至定位结构1378。
如图123中可见,第二输入构件1382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3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的枢转移动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枢转。更具体地,第二输入构件1382的一端构造为接触第二操作构件1343,以被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至第二操作位置P1342的第二操作构件1343按压。由此,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枢转至第二操作位置P1342时,第二输入构件138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与第二操作构件1343一起枢转。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枢转移动经由第二输入构件1382传递至定位结构1378。
此外,第二操作构件1343响应于制动操作构件1342的枢转移动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枢转。更具体地,当制动操作构件134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朝向第三操作位置P1332枢转时,第二操作构件1343、第一输入构件1380和第二输入构件138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与制动操作构件1342一起枢转。
如图125中可见,定位结构1378包括定位板1384、收紧板1385、定位构件1386、收紧爪1387、释放爪1388、释放板1389,和抓捕爪1390。
如图124中可见,定位板1384和收紧板1385接附至缆线控制本体1376,以与缆线控制本体1376一起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旋转。也就是,缆线控制本体1376、定位板1384和收紧板1385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整体地可旋转。
如图125中可见,缆线控制本体1376、定位板1384和收紧板1385被收紧复位弹簧(未示出)在第二枢转方向R2偏置。定位板1384包括定位齿1384A。收紧板1385包括收紧齿1385A。定位构件1386与定位板1384的定位齿1384A的每个接合,以抵抗收紧复位弹簧的偏置力保持定位板1384的旋转位置。定位构件1386包括定位爪。定位构件1386被第一爪偏置构件(未示出)偏置,以与定位板1384的定位齿1384A保持接合。由此,在使用制动操作构件1342的收紧操作或使用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释放操作之后,缆线控制本体1376被保持在预定的换挡位置处。
如图123中可见,收紧爪1387枢转地设置在第一输入构件1380上。当制动操作构件1342从第三平衡位置P1331朝向第三操作位置P1332操作时,收紧爪1387和第一输入构件1380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枢转方向R1枢转。
如图125中可见,收紧爪1387与收紧板1385的收紧齿1385A中的一个接合。收紧爪1387被第二爪偏置构件(未示出)偏置,以与收紧板1385的收紧齿1385A接合。当制动操作构件1342从第三平衡位置P1331朝向第三操作位置P1332操作时,第一输入构件1380和收紧爪1387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枢转方向R1旋转。第一输入构件1380的枢转移动经由收紧爪1387传递至收紧板1385。这导致收紧板1385、缆线控制本体1376和定位板1384抵抗收紧复位弹簧的偏置力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枢转方向R1枢转。此时定位板1384的定位齿1384A中的一个响应于定位板1384的旋转使定位构件1386抵抗第一爪偏置构件的偏置力提升。在定位构件1386从定位齿1384A中的一个恢复之后,定位构件1386与定位齿1384A的另一个接合。这允许收紧板1385、缆线控制本体1376和定位板1384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以定位齿1384A在第一枢转方向R1的齿距逐步地旋转。
如图125中可见,释放板1389通过释放爪1388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在第一枢转方向R1枢转。释放板1389构造为从定位构件1386释放定位板1384,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枢转方向R2旋转定位板1384。
如图123中可见,释放爪1388枢转地设置在第二输入构件1382上。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操作时,释放爪1388和第二输入构件1382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枢转方向R1旋转。释放爪1388构造为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1382设置在解除接合位置处和接合位置处。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响应于制动操作构件1342的枢转移动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枢转时,释放爪1388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1382设置在解除接合位置处。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操作而制动操作构件1342没有枢转移动时,释放爪1388相对于第二输入构件1382设置在接合位置处。
接合位置允许释放爪1388接触释放板1389,以将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枢转移动传递至释放板1389。解除接合位置防止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枢转移动经由释放爪1388传递至释放板1389。也就是,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34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342操作而制动操作构件1342没有枢转移动时,释放板1389通过释放爪1388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在第一枢转方向R1旋转。
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1342枢转时,释放爪1388与释放板1389接合以在第一枢转方向R1旋转释放板1389。释放板1389的旋转导致抓捕爪1390在与定位构件1386不同的位置处插入在定位板1384的定位齿1384A之间。另一方面,释放板1389的旋转导致定位构件1386在与抓捕爪1390接合之后立即与定位板的定位齿1384A解除接合。此外,释放板1389的旋转导致收紧爪1387与收紧板1385的收紧齿1385A解除接合。因此,缆线控制本体1376、定位板1384和收紧板1385通过收紧复位弹簧的偏置力旋转,直至抓捕爪1390接触定位板1384的定位齿1384A中的一个。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341时,释放板1389返回其初始位置,导致定位构件1386和收紧爪1387分别地与定位齿1384A和收紧齿1385A接合。同样,当第二操作构件13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341时,抓捕爪1390返回其初始位置。由此,收紧板1385、缆线控制本体1376和定位板1384可以绕第二枢转轴线A13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以定位齿1384A的齿距在第二枢转方向R2逐步地旋转。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1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316,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3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自行车座杆设备1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316进一步包括以下特征。
(1)定位结构13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3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13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每个处。因此,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操作具有分别对应于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至少三个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2)缆线控制本体13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3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3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4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缆线控制本体1376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中的一个,以响应于制动操作构件13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中的所述一个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中的另一个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因此,容易地识别方向(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和操作构件(第二操作构件1343和制动操作构件1342或第一操作构件344)之间的关系是可能的。
第十四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26至143描述根据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412。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结构,自行车座杆设备14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26至128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第一操作构件344设置在第一侧表面40A上。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具有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然而,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316,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1443和缆线操作结构1474。第二操作构件1443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
如图129中可见,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在第二方向D52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操作构件1443绕不平行于制动枢转轴线A1的第二枢转轴线A142或A14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第二操作构件1443为与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中的每个分开的构件。然而,第二操作构件1443可以与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344中的一个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
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M141,并且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可移动,以提供不同于第一移动M141的第二移动M142。第二方向D52不同于第一方向D51。第一方向D51与第二方向D52相反。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移动M141为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一方向D51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的枢转移动。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移动M142为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方向D52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枢转移动。
如图130中可见,缆线操作结构1474包括缆线控制本体1476和定位结构1478。缆线控制本体1476构造为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移动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牵拉方向D41和与牵拉方向D1相反的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定位结构1478构造为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定位结构14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40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每个处。
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方向D51可移动,使得缆线控制本体1476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方向D52可移动,使得缆线控制本体1476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换句话说,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和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每个可移动地设置。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与第二操作位置P1451相对于第二平衡位置P1450相反。然而,如果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第二方向D52不同于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的第一方向D51,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可不与第二操作位置P1451相对于第二平衡位置P1450相反。
定位结构14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移动M141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从控制位置中的一个移动至控制位置中的另一个,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被牵拉。定位结构14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移动M142在第二控制方向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从控制位置的一个移动至控制位置的另一个,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被释放。第二控制方向与第一控制方向R141相反。
如图130和131中可见,定位结构1478包括接收部1446和偏置构件1448。偏置构件1448(例如,扭力弹簧)布置为使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第二平衡位置P1450偏置。
缆线控制本体1476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连接至前拨链器B9。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操作引起的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移动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被牵拉或释放。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被偏置构件1471(例如,扭力弹簧)偏置。
缆线控制本体1476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451的操作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移动。缆线控制本体1476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移动。换句话说,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可移动地设置以改变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当前位置,用于牵拉和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以此方式,缆线控制本体1476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构件40上,用于牵拉和释放联接至前拨链器B9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具体地,缆线控制本体1476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上。
如图130中可见,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旋转,用于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并且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旋转,用于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换句话说,缆线控制本体1476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可移动地设置,用于牵拉联接至前拨链器B9的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并且相对于基座构件40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可移动地设置,用于释放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内线C72。缆线控制本体1476设置在基座构件40中。
如图130和131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的缆线操作结构1474进一步包括牵拉构件1472,用于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牵拉构件1472绕第一轴线A141枢转地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443上。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平衡位置P1450中,牵拉构件1472接触缆线控制本体1476。牵拉构件1472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443上,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451的操作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移动缆线控制本体1476。缆线操作结构1474进一步包括偏置构件1473(例如,扭力弹簧),其布置为用于使牵拉构件1472偏置以接触缆线控制本体1476。
第二操作构件1443构造为使牵拉构件1472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远离缆线控制本体1476移动。以此方式,牵拉构件1472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不与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移动的缆线控制本体1476干涉。
缆线操作结构1474进一步包括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用于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保持在多个预定位置中选定的一个中。具体地,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相对于基座构件40可移动地设置,以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一个中。更具体地,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相对于基座构件40可移动地设置,以在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持位置,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保持在多个预定位置中的一个中。在释放位置,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释放缆线控制本体1476,用于旋转移动。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接合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选择性地建立三个预定位置。当然,从此公开显而易见的是,缆线控制本体1476可以构造为使得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接合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选择性地建立两个或多于三个预定位置。由此,优选地,缆线控制本体1476具有多于或等于三个预定位置。缆线操作结构1474进一步包括偏置构件1475(例如,扭力弹簧),其布置为用于使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朝向与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接合偏置。
缆线操作结构1474进一步包括第二释放构件1477,其用于释放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从预定位置中的选定的一个的旋转移动,使得缆线控制本体1476可以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上移动至下一个预定位置。第二释放构件1477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将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移动至释放位置。当缆线操作结构1474在平衡位置中,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被偏置构件1475偏置抵靠第二释放构件1477,使得第二释放构件1477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被偏置。
现在参考图130至143,现将更详细地讨论缆线操作结构1474。基本上,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移动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和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中的每个来操作缆线操作结构1474。作为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一方向D51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451的操作的结果,牵拉构件1472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执行牵拉操作。作为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方向D52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的结果,牵拉构件1472旋转第二释放构件1477以执行释放操作。
在缆线操作结构1474中,牵拉构件1472绕第一轴线A141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绕第一轴线A141可旋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40。
将更详细地讨论第二操作构件1443。第二操作构件1443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451移动时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旋转。然而,第二操作构件1443构造为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移动时绕第二枢转轴线A143旋转。第二枢转轴线A143由枢转轴1455建立。第二枢转轴线A143不同于第二枢转轴线A142。此外,第一轴线A141不同于第二轴线A142和第三轴线A143。
接收部1446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可旋转地设置。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二枢转轴线A143可旋转地设置。在牵拉操作期间,接收部1446和第二操作构件1443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451的操作绕一起第二枢转轴线A142旋转。在释放操作期间,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接收部1446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旋转并且第二操作构件14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43旋转。第二操作构件1443包括第一轴1488,其将牵拉构件1472绕第一轴线A141枢转地支撑在第二操作构件1443上。
接收部1446为环形构件,其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上。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接收部1446为由诸如刚性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合适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接收部1446包括接触突出部1446A和开口1446B。接收部1446的接触突出部1446A构造为接合第二操作构件1443,使得偏置构件1448的偏置力传递至接收部1446和第二操作构件1443两者,如下所述。偏置构件1448经由开口1446B接附至接收部1446,使得接收部1446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被偏置。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偏置构件1448为围绕第三轴72盘绕的扁平盘绕扭力弹簧。偏置构件1448具有设置在开口1446B中的第一端和钩在第二释放构件1477上的第二端。由此,偏置构件1448还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偏置第二释放构件1477。
第二操作构件1443构成延伸出基座构件40的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使用者操作部。第二操作构件1443相对于基座构件40可移动地安装在枢转轴1455上。牵拉构件1472通过第一轴1488枢转地安装在第二操作构件1443上。第一轴1488限定第一轴线A141。第一轴线A141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绕第二枢转轴线A143旋转。牵拉构件1472被偏置构件1473偏置以接触缆线控制本体1476。偏置构件1473具有安装在第一轴1488上的卷绕部分。偏置构件1473的第一端接触牵拉构件1472并且偏置构件1473的第二端接附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内部部分1443B。以此方式,偏置构件1473将偏置力施加在牵拉构件1472上以使牵拉构件1472朝向缆线控制本体1476偏置。
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操作构件1443包括延长槽1443C,第二枢转轴线A143延伸穿过延长槽1443C。具体地,第二操作构件1443安装在枢转轴1455上,使得枢转轴1455的一端设置在延长槽1443C中。优选地,延长槽1443C为弓形槽。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一方向D51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操作时,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枢转轴1455上滑动。由此,在牵拉操作期间,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朝向第二操作位置P1451操作时,第二枢转轴线A143沿延长槽1443C相对地移动。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平衡位置P1450中时,枢转轴1455邻接延长槽1443C的一端以限定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平衡位置P1450。同样,在牵拉操作期间,枢转轴1455邻接延长槽1443C的另一端,以限制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一方向D51的移动。同样在牵拉操作期间,第二操作构件1443和接收部1446和47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一起枢转。另一方面,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方向D52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操作时,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枢转轴1455上枢转。由此,在释放操作期间,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操作时,第二枢转轴线A143在延长槽1443C内在沿延长槽1443C的方向是保持静止的。同样在释放操作期间,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枢转轴线A143上枢转,并且接收部1446在第二枢转轴线A142上枢转。在释放操作期间,接收部1446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的枢转方向和第二操作构件1443绕第二枢转轴线A143的枢转方向不同于彼此。
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内部部分1443B进一步包括第一接触突出部1443D、第二接触突出部1443E和第三接触突出部1443F。在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平衡位置P1450中,第一接触突出部1443D和第二接触突出部1443E通过偏置构件1448的偏置力与接收部1446的外周边缘保持接触。具体地,偏置构件1448在释放方向D2偏置接收部1446,使得接收部1446的接触突出部1446A接触并且将偏置构件1448的偏置力施加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接触突出部1443D。作为偏置力至第一接触突出部1443D的此传递的结果,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三轴72上被偏置,使得第二接触突出部1443E接触接收部1446的外周边缘。
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操作时,第二接触突出部1443E进一步接合并且移动牵拉构件1472。以此方式,第二接触突出部1443E使牵拉构件1472远离缆线控制本体1476枢转,使得牵拉构件1472将不干涉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的旋转。
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三接触突出部1443F形成释放致动邻接部。换句话说,第三接触突出部1443F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方向D52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操作而旋转第二释放构件1477,以执行释放操作。在释放操作期间,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枢转轴线A143上枢转。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此枢转导致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接触突出部1443D将力施加在接收部1446的接触突出部1446A上,并且使接收部1446沿第一控制方向R141在第二枢转轴线A142上旋转。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枢转轴线A143上枢转时,第三接触突出部1443F接触第二释放构件1477并且使第二释放构件1477在释放方向D2旋转。
缆线控制本体1476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上。由此,缆线控制本体1476构造为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为由诸如硬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合适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缆线控制本体1476包括缆线接附部分1476A、多个牵拉齿或邻接部1476B和多个定位齿或邻接部1476C。虽然缆线控制本体1476形成为单块构件,从本公开显而易见的是缆线控制本体1476可以由多个分开的元件制成,诸如例如缆线控制本体976。在此实施方式中,多个牵拉齿或邻接部1476B和多个定位齿或邻接部1476C与缆线接附部分1476A形成为单块整体构件。然而,如果需求和/或期望,每个牵拉齿或邻接部可形成在棘轮处,其为与缆线接附部分1476A分开的构件并且不可旋转地接附至缆线接附部分1476A。缆线接附部分1476A位于邻近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外周。缆线接附部分1476A为构造为接收固定至内线C72的接头的常规的部。牵拉邻接部1476B布置为被牵拉构件1472的爪接合,用于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绕第三轴72枢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换句话说,在缆线操作结构1474的牵拉操作期间,牵拉构件1472的爪接触牵拉邻接部1476B的一个。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平衡位置P1450中时,牵拉构件1472面向牵拉邻接部1476B的一个。换句话说,牵拉构件1472与牵拉邻接部1476B中的一个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的旋转路线交叉。优选地,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平衡位置P1450中时,或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与牵拉邻接部1476B中的一个稍微地间隔开时,牵拉构件1472可与牵拉邻接部1476B中的一个接触。由此,当缆线操作结构1474的牵拉操作开始时,牵拉构件1472可以快速地邻接并且移动牵拉邻接部1476B中的一个。定位邻接部1476C布置为通过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的爪接合,用于抵抗偏置构件1471的偏置力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保持在预定位置中的一个中。由此,防止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旋转。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牵拉构件1472布置为接合缆线控制本体1476,用于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具体地,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枢转至收紧位置时,牵拉构件1472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牵拉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当从第二操作位置P1451释放第二操作构件943时,第二操作构件943和牵拉构件1472全部自动地回复至他们的平衡位置。
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相对于基座构件40绕第四轴线A144枢转地设置。具体地,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枢转地安装在建立第四轴线A144的枢转销1490上。枢转销1490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452和第二支撑板1453之间。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被偏置构件1475朝向缆线控制本体1476偏置。偏置构件1475具有安装在枢转销1490上的卷绕部分。偏置构件1475的第一端接触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并且偏置构件1475的第二端接附至第一支撑板1452。
第二释放构件1477为由诸如刚性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的合适的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第二释放构件1477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三轴72上。如上所述,第二释放构件1477被偏置构件1448的偏置力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偏置。第二释放构件1477包括致动凸台或邻接部1477A和凸轮表面1477B。致动邻接部1477A构造为并且布置为在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方向D52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操作以执行释放操作时,被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三接触突出部1443F接触。换句话说,当在第二方向D52从第二平衡位置P1450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443以执行释放操作时,第二释放构件1477绕第二枢转轴线A142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旋转。随着第二释放构件1477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旋转,凸轮表面1477B接触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的爪并且使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绕第四轴线A144枢转。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随后与定位邻接部1476C解除接合,该定位邻接部1476C之前与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接合。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被释放,第二释放构件1477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旋转并且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枢转回与定位邻接部1476C中的一个接合。以此方式,第二释放构件1477构造为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朝向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的操作将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移动至释放位置。结果,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和定位邻接部1476C之间的接合被转移,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被释放。
参考图132至137,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中,缆线操作结构1474通过将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静止(非操作)位置P1450枢转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而执行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牵拉操作。图132和133示出了将缆线操作结构1474保留在他们的平衡位置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的多个部分。图134至137示出了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静止(非操作)位置枢转至第二操作位置P1451并随后返回平衡位置时,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按顺序移动的多个部分。图132和133示出了在中间预定位置中的缆线控制本体1476。
基本上,如图134至137中可见,在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143使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牵拉操作期间,牵拉构件1472的爪接合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牵拉邻接部1476B中的一个以旋转缆线控制本体1476。当缆线控制本体1476旋转时,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的爪沿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外周边缘滑动,以接合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定位邻接部1476C中的下一个。由此,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保持在下一个预定位置中。同时,当释放第二操作构件1443,第二操作构件14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450。
参考图138至143,图示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中,缆线操作结构1474通过将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静止(非操作)位置P1450枢转至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而执行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释放操作。图138和139示出了将缆线操作结构1474保留在他们的平衡位置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的多个部分。图140至143示出了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从静止(非操作)位置枢转至相反的操作位置P1452并随后返回平衡位置时,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按顺序移动的多个部分。图142和143示出了在与完全释放位置对应的预定位置中的缆线控制本体1476。
基本上,在通过操作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的释放操作期间,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枢转轴线A143上枢转。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此枢转导致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接触突出部1443D将力施加至接收部1446的接触突出部1446A上,并且使接收部1446在第二枢转轴线A142上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旋转。当第二操作构件1443在第二枢转轴线A143枢转时,第三接触突出部1443F接触第二释放构件1477,并且在释放方向D2旋转第二释放构件1477。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此枢转还导致第二接触突出部1443E使牵拉构件1472远离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牵拉邻接部1476B枢转,使得牵拉构件1472将不与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二控制方向R142的旋转干涉。当第二释放构件1477旋转时,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的爪沿第二释放构件1477的凸轮表面1477B滑动,使得第二位置维持构件1479的爪与缆线控制本体1476的定位邻接部1476C解除接合。同时,当释放第二操作构件1443,第二操作构件1443返回第二平衡位置P1450。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14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获得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3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316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自行车座杆设备14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416进一步包括以下特征。
(1)定位结构1478联接至缆线控制本体1476,以相对于基座构件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定位在相对于基座构件40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中的每个处。因此,经由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操作具有分别对应于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至少三个位置的附加自行车部件是可能的。
(2)定位结构14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移动M141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一控制方向R141从一个控制位置移动至另一个控制位置,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被牵拉。定位结构1478联接至第二操作构件14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二移动M142将缆线控制本体1476在第二控制方向从一个控制位置移动至另一个控制位置,使得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被释放,第二控制方向与第一控制方向R141相反。因此,通过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简单的操作在牵拉方向D41和释放方向D42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C7是可能的。
(3)因为第一方向D51与第二方向D52相反。容易地识别第二操作构件1443的第一方向D51和第二方向D52的每个是可能的。
第十五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44至145描述根据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包括自行车操作装置1516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512。除了自行车操作装置16,自行车座杆设备1512具有与自行车座杆设备12相同的构造。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那些元件具有大致相同功能的元件在本文将编以相同的标号,并且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如图144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516包括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和第一操作构件1544。第一操作构件1544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构件44的结构大致相同的结构。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45中可见,第一操作构件1544绕枢转轴线A152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代替第一操作构件1544,与第一操作构件344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可以适用于本实施方式。
如图145中可见,自行车操作装置1516进一步包括第二操作构件1543和操作电换挡装置B159的电开关SW。电换挡装置B159还可以被称为电前拨链器B159。第二操作构件1543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和制动操作构件42中的一个。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构件1543绕枢转轴线A153枢转地联接至制动操作构件42。然而,第二操作构件1543可以枢转地联接至基座构件40。
电开关SW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543处。然而,电开关SW可以设置在诸如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或第一操作构件1544等其他构件处。电开关SW安装至第二操作构件1543,以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543相对于制动操作构件42的移动提供电信号。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电开关SW为常开开关。当第二操作构件1543相对于制动操作构件42从平衡位置枢转至操作位置时,电开关SW被制动操作构件42的致动部42X按压。
自行车操作构件1516进一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WU和电源PS。无线通信单元WU电连接至电开关SW,以基于电信号发射无线信号。在此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单元WU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543处。然而,无线通信单元WU可以设置在诸如基座构件40、制动操作构件42或第一操作构件1544等其他构件处。无线通信单元WU包括处理器48A、存储器48B、信号生成电路48C、信号发射电路48D和信号接收电路48E。因为无线通信单元WU的构造在自行车领域已为公知,为了简洁本文将不再次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
电源PS电连接至无线通信单元WU,以将电力供应至无线通信单元WU。在此实施方式中,电源PS设置在第二操作构件1543处。然而,电源PS可以设置在诸如制动操作构件42、第一操作构件1544或基座构件40等其他构件处。电源PS包括诸如原电池或蓄电池的电池。
电开关SW构造为操作诸如电前拨链器B159或电后拨链器B1584的换挡装置。电开关SW响应于第二操作构件1543的移动接收输入。当第二操作构件1543相对于制动操作构件42枢转时,电开关SW关闭以提供电信号。无线通信单元WU基于来自电开关SW的电信号无线地发射换挡控制信号。在此实施方式中,例如,无线通信单元WU发射该换挡控制信号,以操作前拨链器B159。然而,无线通信单元WU可以发射作为用于后拨链器B1584的换高速挡信号和换低速挡信号中的一个的换挡控制信号。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同时地操作电开关SW和安装至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518的附加电开关(未示出)而操作电前拨链器B159。附加自行车操作装置1518包括附加无线通信单元(未示出),附加无线通信单元电连接至附加电开关,以基于来自附加电开关的电信号传递附加无线信号。附加无线通信单元无线地发射作为换低速挡信号和换高速挡信号的另一个的附加无线信号。虽然在此实施方式中,经由无线通信单元WU发射电信号,但也可经由电控制缆线发射电信号,以控制电前拨链器B159或后拨链器B1584。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将电力供应至无线通信单元WU的电源PS。
对于自行车座杆设备15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516,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座杆设备12和自行车操作装置16的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是可能的。
此外,因为自行车操作装置1516进一步包括电开关SW,除了制动装置和机械自行车部件之外,也可以操作电换挡装置B159。
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从此公开显而易见的是,上述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操作装置的结构可以使得自行车操作装置应用于用于诸如平手把的其他类型的手把。例如,可以从基座构件40省略第一端部分46、第二端部分48和抓握部分50中的至少一个。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每个中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平手把的状态中,基座构件40不包括抓握部分50。
从本公开对自行车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如果需求和/或期望,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至少部分地与彼此结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性术语,其指明所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记载的特征、元件、部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定义也适应具有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具有”、“包含”及其派生词。
术语“构件”、“区段”、“部分”、“部”、“元件”、“主体”和“结构”当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或者多个部的双重含义。
本申请中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仅仅为标示,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元件”本身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而且术语“第二元件”本身不暗示“第一元件”的存在。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对”除了涵盖元件对具有彼此相同形状或结构的构造之外,还可以涵盖元件对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
最后,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大致”、“大约”和“靠近”的程度术语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量的偏差,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
明显地,根据上述教导,可能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变型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除了在本文具体地描述的以外,也可以实施本发明。

Claims (46)

1.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第一端部分,其构造为在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
第二端部分,其与所述第一端部分相反;以及
抓握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之间;
制动操作构件,其绕制动枢转轴线可移动地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以及
第一操作构件,其绕不平行于所述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上方,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以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以执行除换挡操作之外的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所述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的折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以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操作构件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整体地形成为整块单一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在所述安装状态中,所述第一侧表面面向所述自行车的横向中心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包括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的第一端,并且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比所述制动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端更靠近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构造为在所述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的左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中心平面的第一侧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没有操作换挡装置的换挡操作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构造为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中的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缆线接附结构,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中的一个,以将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移动传递至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而不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缆线接附结构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基座构件中的所述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操作构件,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及
缆线操作结构,其包括
缆线控制本体,其构造为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在牵拉方向和与所述牵拉方向相反的释放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以及
定位结构,其构造为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选择性地维持在多个控制位置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并且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绕不平行于所述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
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当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移动时牵拉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并且
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当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释放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并且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所述牵拉方向和所述释放方向交替地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和不同于所述第一移动的第一附加移动,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所述释放方向移动,并且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附加移动使所述缆线控制本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在所述牵拉方向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第一控制位置和第二控制位置的每个处。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定位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至少三个控制位置的每个处。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一方向可移动,以提供第一移动,并且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第二方向可移动,以提供不同于所述第一移动的第二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一移动在第一控制方向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从所述控制位置中的一个移动至所述控制位置的另一个,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被牵拉,并且
所述定位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所述第二移动在第二控制方向将所述缆线控制本体从所述控制位置中的一个移动至所述控制位置的另一个,使得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被释放,所述第二控制方向与所述第一控制方向相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从所述第一平衡位置至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在第一方向可移动,并且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从第二平衡位置至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附加缆线操作结构,其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仅一个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使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从第一缆线平衡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位置维持在所述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一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一长度,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二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二长度,并且
所述第一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长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所述一个比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附加缆线操作结构,其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仅一个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的位置维持在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其中
所述附加缆线操作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使处于所述第一缆线平衡位置处的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移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包括第一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一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一长度,
所述第二操作构件包括第二纵向轴线和沿所述第二纵向轴线限定的第二长度,并且
所述第一长度不同于所述第二长度。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所述一个比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基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分。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操作构件,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及
缆线操作结构,其包括缆线控制本体,所述缆线控制本体构造为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在牵拉方向和与所述牵拉方向相反的释放方向中的一个上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其中
所述缆线控制本体联接至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中的一个,以响应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中的所述一个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牵拉方向和所述释放方向中的另一个上移动所述第二机械控制缆线。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在所述安装状态中面向自行车的横向方向的第一侧表面,并且
所述第一操作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表面上。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进一步包括:
操作电换挡装置的电开关。
35.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以及
操作构件,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和可调节座杆组件,
所述操作构件在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经由机械控制缆线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所述操作构件绕制动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所述制动装置,
所述操作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以执行除换挡操作之外的操作,并且
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上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构件为单独的操作构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在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第一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操作所述制动装置,并且
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在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不同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第二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构件包括
第一端部分,其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
第二端部分,其与所述第一端部分相反,以及
抓握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之间。
39.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以及
操作构件,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和附加自行车部件,
所述操作构件在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经由机械控制缆线操作所述附加自行车部件,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操作构件在所述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所述操作构件绕制动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所述制动装置,
所述操作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所述附加自行车部件以执行除换挡操作之外的操作,并且
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上方;
所述操作构件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在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第一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操作所述制动装置,并且
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在所述操作构件绕所述枢转轴线旋转不同于所述第一旋转角度的第二旋转角度的情况下操作所述附加自行车部件。
40.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
制动操作构件,其绕制动枢转轴线可移动地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以及
第一操作构件,其绕不平行于所述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上方,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操作可调节座杆组件以执行除换挡操作之外的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构件从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向所述操作位置可旋转大于12mm的缆线位移量,而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没有限定其他操作位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自行车操作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操作构件与所述第一操作构件整体地形成为整块单一构件。
42.一种自行车座杆设备,包括:
可调节座杆组件,其具有可调节的总长度;以及
自行车操作装置,其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基座构件,其包括:
第一端部分,其构造为在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安装至手把的安装状态中联接至所述手把的与所述手把的末端间隔开的部分;
第二端部分,其与所述第一端部分相反;以及
抓握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分和所述第二端部分之间;
其中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制动操作构件,所述制动操作构件绕制动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以及
第一操作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绕不平行于所述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上方,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第一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以使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以执行除换挡操作之外的操作。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自行车座杆设备,其中
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座杆操作构件,所述座杆操作构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经由第一机械控制缆线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自行车座杆设备,其中
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产生操作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的控制信号的电开关。
45.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自行车座杆设备,其中
所述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液压操作单元,以将液压压力供应至所述可调节座杆组件。
46.一种自行车操作装置,包括:
基座构件;
制动操作构件,其绕制动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以操作制动装置;
第一操作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绕不平行于所述制动枢转轴线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其在第一平衡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一机械控制缆线,以执行除换挡操作之外的操作,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设置在所述制动枢转轴线上方,所述第一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移动,而在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在所述第一平衡位置和所述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期间,不将所述第一机械控制缆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机械地定位;
第二操作构件,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操作构件和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中的一个与所述制动操作构件整体地设置为整块单一构件;以及
缆线操作结构,其联接至所述第二操作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构件的移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第二机械控制缆线。
CN201611036701.6A 2015-12-02 2016-11-22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Active CN107031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14956738A 2015-12-02 2015-12-02
US14/956,738 2015-12-02
US15/140,562 2016-04-28
US15/140,562 US10766561B2 (en) 2015-12-02 2016-04-28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and bicycle seatpost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776A CN107031776A (zh) 2017-08-11
CN107031776B true CN107031776B (zh) 2021-06-25

Family

ID=5872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6701.6A Active CN107031776B (zh) 2015-12-02 2016-11-22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6561B2 (zh)
CN (1) CN107031776B (zh)
DE (1) DE102016013608A1 (zh)
IT (1) IT201600122548A1 (zh)
TW (1) TWI6809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23265B2 (en) * 2014-09-02 2018-07-17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10759483B2 (en) * 2015-10-01 2020-09-01 Shimano Inc. Bicycle and electrical seatpost assembly
US10137964B2 (en) 2016-01-15 2018-11-27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operating system, electrical derailleur, and electrical seatpost assembly
US10843757B2 (en) 2017-03-08 2020-11-24 Shimano Inc. Bicycle electric telescopic apparatus, bicycl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bicycle electric component system
US10363986B2 (en) * 2017-07-10 2019-07-30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operating system
JP7037902B2 (ja) * 2017-09-29 2022-03-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操作装置
US10618589B2 (en) * 2017-12-21 2020-04-14 Shimano Inc. Bicycle seatpost assembly
US10807671B2 (en) * 2018-04-16 2020-10-20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operating system
DE102018121728A1 (de) * 2018-09-06 2020-03-12 Shimano Inc.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JP7078500B2 (ja) * 2018-09-10 2022-05-3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人力駆動車用制御装置
US11780519B2 (en) * 2019-03-26 2023-10-10 Shimano Inc. Telescopic apparatus controller, telescopic apparatus operating system, and telescopic apparatus
CH716006A2 (de) 2019-03-28 2020-09-30 Bmc Switzerland Ag Verstellbare Sattelstützenanordnung.
US20240101207A1 (en) * 2022-09-25 2024-03-28 Shimano Inc. Actuator device and rider-posture changing apparatus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7683A (en) * 1991-03-11 1993-11-02 Campagnolo S.R.L. Brake and gear change control unit for a bicycle
CN200977957Y (zh) * 2006-11-24 2007-11-21 金光日 手控液压自行车座椅升降装置
CN102910240A (zh) * 2011-08-01 2013-02-06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部件控制装置
CN104973194A (zh) * 2014-04-09 2015-10-1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操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7856A (en) * 1987-10-08 1989-02-28 Gary Teckenbrock Adjustable bicycle seat post
JP3703780B2 (ja) * 2002-06-11 2005-10-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ハブブレーキ装置
JP3720002B2 (ja) * 2002-06-11 2005-11-24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ハブブレーキ装置
EP1739000B1 (en) * 2005-06-27 2011-08-10 Campagnolo S.R.L.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DE602005012075D1 (de) * 2005-06-27 2009-02-12 Campagnolo Srl Steuerungsapparat für einen Fahrradkettenumwerfer
US20070137389A1 (en) * 2005-09-27 2007-06-21 Wickliffe Christopher A Bicycle grip shifter
US8739648B2 (en) * 2007-06-01 2014-06-03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8695451B2 (en) * 2007-11-07 2014-04-15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8016349B2 (en) * 2009-08-28 2011-09-13 Shimano Inc. Motorized bicycle seatpost assembly
CN202464051U (zh) * 2011-12-24 2012-10-03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管调整装置
US8746106B2 (en) * 2012-03-08 2014-06-10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10053181B2 (en) * 2012-05-30 2018-08-21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ITMI20121057A1 (it) * 2012-06-18 2013-12-19 Campagnolo Srl Guidacavo per un manubrio di bicicletta e manubrio provvisto di guidacavo
US9637195B2 (en) 2014-04-09 2017-05-02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US9937977B2 (en) * 2014-04-09 2018-04-10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system, take-up device, and bicycle operating apparatus
US10351210B2 (en) * 2016-06-01 2019-07-16 Shimano Inc.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7683A (en) * 1991-03-11 1993-11-02 Campagnolo S.R.L. Brake and gear change control unit for a bicycle
CN200977957Y (zh) * 2006-11-24 2007-11-21 金光日 手控液压自行车座椅升降装置
CN102910240A (zh) * 2011-08-01 2013-02-06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部件控制装置
CN104973194A (zh) * 2014-04-09 2015-10-1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操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0700A (zh) 2017-06-16
DE102016013608A1 (de) 2017-06-08
CN107031776A (zh) 2017-08-11
TWI680902B (zh) 2020-01-01
US10766561B2 (en) 2020-09-08
IT201600122548A1 (it) 2018-06-02
US20170158281A1 (en)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776B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EP1840024B1 (en) Bicycle shifter
CN102795312B (zh) 变速定位机构
JP3766353B2 (ja) 流体圧ギヤシフト機構及びシフ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EP2174862B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US9789927B2 (en)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for bicycle assist device and bicycle assist device
EP2574535B1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EP2527241B1 (en)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CN106043573B (zh) 用于操作自行车部件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US20080098848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and related kit of parts
US20160207589A1 (en)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for bicycle assist device and bicycle assist device
US8746106B2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EP1997726A2 (en) Bicycle control device
WO2013117450A1 (en) Bicycle single-acted gear-shifting device and its unidirectional operator mechanism
CN109665060B (zh) 自行车控制设备
EP2535255A1 (en)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EP2535256B1 (en)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US10252774B1 (en)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EP2157011B1 (en) Cable operating mechanism
JP3445852B2 (ja)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TW201604065A (zh) 操作裝置
JP2002166874A (ja) 乗物用部品組立体、その操作方法、乗物用作動装置、乗物用被操作部品
JP2004323013A (ja) 乗物用作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