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29345A - 夹子及夹子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子及夹子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29345A CN107029345A CN201610860456.4A CN201610860456A CN107029345A CN 107029345 A CN107029345 A CN 107029345A CN 201610860456 A CN201610860456 A CN 201610860456A CN 107029345 A CN107029345 A CN 1070293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p
- holding section
- conduit
- blood
- j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89—Containers or vials which are to be joined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mix their cont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09—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 A61M1/0218—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with fil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8—Clamping means for squeezing flexible tubes, e.g. roller clamps
- A61M39/284—Lever clam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02—Blood transfusion apparatus
- A61M1/0209—Multiple bag systems for separating or storing blood compon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子及夹子操作装置。所述夹子(64)包括:突起部(144),其按压第一导管(56);锁定部(140),其具有第一卡合部(150)及第二卡合部(152),在第一卡合部(150)及第二卡合部(152)之间形成能够插入并卡合突起部(144)的卡合槽(154);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其解除第一卡合部(150)与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以及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其解除第二卡合部(152)与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所述血液袋系统(10)具有夹子(64)。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80032737.6、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2年12月28日,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5月23日、PCT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61768、发明名称为“夹子及血液袋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导管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及供该夹子安装并对该关闭及开放进行操作的夹子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主流是输血由献血得到的血液的全部成分的全血输血,但是,近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进行如下的成分输血:将得到的血液分为红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等成分,只输血患者需要的成分。通过成分输血,对于患者能够减轻对循环系统的负担或副作用,并且可以谋求被献血的血液的有效利用。
由献血得到的血液(全血)或由全血制备得到的血液成分通过离心分离而分离成多层。例如,在离心分离全血的情况下,分为较轻的上清液PPP(少血小板血浆)组分、较重的沉降CRC(浓红细胞)组分、及形成在两者之间的血沉棕黄色层。在离心分离血沉棕黄色层的情况下,分为包含血小板及白细胞的上清液成分、及包含红细胞的沉降成分。在离心分离从全血除去白细胞和血小板后的残余成分的情况下,分为作为上清液成分的血浆层和作为沉降成分的红细胞层。
为了将全血分离成多种血液成分并将各血液成分收容、保存于多个保存用袋中,或者,为了将由全血制备得到的血液成分进一步分离成多种血液成分并将各血液成分收容、保存于多个保存用袋中,以往,使用由多根导管连接多个袋子的结构的血液袋系统(例如,参见美国专利第6910998号说明书)。此外,在这种血液袋系统中,为了切换袋子之间的连通状态来进行规定的血液处理,设置将导管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例如,参见日本特公平5-23792号公报)。
这种以往的夹子由整体形成为扁平的C字状的构件构成,具有:按压导管侧面的一对按压部、及能够卡合C字状的端部相互之间且能够解除卡合地构成的卡合部,并且以通过卡合端部相互之间并由一对按压部按压导管来关闭导管的流路的方式构成。
发明内容
在上述血液处理中,需要在将离心分离血液成分而得到的成分从某个袋子移送到其他袋子时开放导管的流路,在该移送时以外可靠地关闭导管的流路。但是,以往的夹子中卡合部只有一个,并且卡合部能够通过操作夹子的人的手指容易地进行操作,因此存在即使在手指轻轻地接触的情况下导管也打开的隐患,有可能对血液处理的实行的顺利性产生影响。
本发明是考虑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及稳定地维持导管的关闭状态的能够开闭的夹子及供该夹子安装并对导管的关闭及开放进行操作的夹子操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将导管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突起部,其按压所述导管;锁定部,其具有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在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之间形成能够卡合所述突起部的卡合槽;第一卡合解除部,其解除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突起部的卡合状态;以及第二卡合解除部,其解除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突起部的卡合状态,若解除所述突起部与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的卡合状态,则所述导管的流路开放。
根据上述结构,只要不解除第一卡合解除部与第二卡合解除部两者的卡合,基于锁定部的对突起部的锁定便不会解除,因此能够可靠且稳定地维持导管的关闭状态。
所述夹子是竖立设置有所述锁定部的底座部、竖立设置有所述突起部的开闭部、及以所述底座部和所述开闭部相对的方式连结所述底座部和所述开闭部的弯曲部一体地形成的,从所述底座部的前端朝向所述弯曲部侧,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按该顺序配置,所述第二卡合解除部优选在所述突起部和所述锁定部的卡合状态下位于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弯曲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第二卡合解除部位于不易被操作夹子的人的手指操作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维持导管的关闭状态。
在上述夹子中,优选所述第二卡合解除部从所述第二卡合部向所述弯曲部侧突出,且在所述第二卡合解除部的前端设置能够与使所述第二卡合解除部为解除状态的解除销卡合的钩挂片。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钩挂片与解除销卡合,第二卡合解除部变为解除状态。因此,借助钩挂片的作用能够顺利地使第二卡合解除部成为解除状态。
在上述夹子中,优选所述第一卡合解除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卡合部突出,并且在所述突起部和所述锁定部的卡合状态下位于所述底座部和所述开闭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卡合解除部位于不易被操作夹子的人的手指操作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维持导管的关闭状态。
在上述夹子中,优选在所述开闭部设置有为了能够从所述开闭部的外侧按压所述第一卡合解除部而使所述第一卡合解除部局部地露出的开放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穿过开放部,从开闭部的外侧按压第一卡合解除部。因此,即使在第一卡合解除部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操作第一卡合解除部的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使第一卡合解除部成为解除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血液袋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构成为收容全血或血液成分的多个袋子、将所述多个袋子相互连接的至少一根导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管上的所述夹子。
此外,本发明的血液袋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袋子,其构成为收容血液成分;第二袋子,其构成为收容离心分离所述血液成分而得到的上清液成分;第三袋子,其构成为收容用于保存离心分离所述血液成分而得到的沉降成分的保存液;移送管路,其在中途位置具有分支部,连接所述第一袋子和所述第二袋子,并且连接所述第一袋子和所述第三袋子;以及所述夹子,其安装在所述移送管路中的、所述第一袋子和所述分支部之间的导管上。
根据上述血液袋系统,将能够稳定地维持锁定状态并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打开的夹子安装在导管上,因此通过对连接袋子相互之间的导管的流路开闭,能够切换袋子间的连通状态,由此,能够适宜地进行希望的血液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离心分离移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离心分离移送装置中的离心转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插入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由离心分离移送装置的导管保持架保持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中的导管的状态的简要说明图。
图6是说明离心分离移送装置的作用的图。
图7A是变为预锁定状态的夹子的立体图,图7B是表示借助夹子关闭了导管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夹子开闭机构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夹子关闭从而关闭了导管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解除了第一卡合部的卡合的状态的图,图9C是表示通过第一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从而夹子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0A是表示第一卡合部回到了原来位置的状态的图,图10B是按压开闭部从而使第一卡合部卡合于突起部的状态的图,图10C是通过突起部的按压而关闭了导管的状态的图。
图11是夹子释放工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夹子及血液袋系统。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10的俯视图。该血液袋系统10用于将含有多种成分的血液离心分离成比重不同的多种成分(例如,低比重成分、中比重成分及高比重成分三种成分,或者,低比重成分及高比重成分两种成分),并将各成分分开收容、保存于不同的袋子中。本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10采用如下结构:将从全血除去白细胞及血小板后的残余的血液成分离心分离成血浆及浓红细胞两种成分,并将血浆及浓红细胞分开收容、保存于不同的袋子中。
血液袋系统10包括:从供血者采取血液(全血)的血液采取部12、从全血中除去规定的血液成分的前处理部14、以及离心分离除去规定成分后的残余的血液成分从而分为多种血液成分并且将各成分收容(储存)于不同的袋子中的分离处理部16。
首先,说明血液采取部12。血液采取部12包括:采血袋18、第一及第二采血导管20、22、采血针24、分支连接器26、及初始血流血袋28。
采血袋18是用于收容(存储)从供血者采取的血液(全血)的袋子。优选在采血袋18内预先放入抗凝剂。该抗凝剂通常是液体,例如可以举出ACD-A液、CPD液、CPDA-1液、肝素钠液等。这些抗凝剂的量是与预定采血量相应的适当的量。。
采血袋18采用如下结构:重合例如聚氯乙烯、聚烯烃那样的软质树脂制的具有挠性的片材,并在其周缘的密封部熔接(热熔接、高频熔接)或粘接而构成袋状。此外,初始血流血袋28也同样地构成袋状。
在采血袋18的上部连接有第一采血导管20(基端侧采血导管)的一端。在第一采血导管20的中途部位设置有将第一采血导管20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30。该夹子30是整体形成为扁平的C字状的树脂制的构件,具有按压第一采血导管20侧面的一对按压部、及能够卡合C字状的端部相互之间并且能够解除卡合地构成的卡合部,以通过使端部相互之间卡合并由所述一对按压部按压第一采血导管20来关闭第一采血导管20的流路的方式构成。
在第一采血导管20的另一端连接有能够断裂的密封构件(断裂连通构件)32的一端。密封构件32采用如下结构:在初始状态下流路关闭,但通过进行断裂操作从而流路开通。。
这样的密封构件32包括:导管,其由例如氯乙烯那样的具有挠性的树脂构成;以及筒体,其液密地连接在该导管内,一端闭塞并且在长度方向的一部分具有脆弱部。要使密封构件32成为开通状态,则用手指等从所述导管的外侧弯折所述筒体从而使所述脆弱部断裂。由此,处于被筒体关闭的状态的所述导管内的流路开通,密封构件32变为开通状态。
在密封构件32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支连接器26的第一端口26a。在分支连接器26的第二端口26b连接有第二采血导管(前端侧采血导管)22的一端,在第二采血导管22的另一端连接有采血针24。在采血针24上,在使用前安装有帽24a,在使用后安装针套24b。针套24b配置成能够在第二采血导管22上沿长度方向移动。
在分支连接器26的第三端口26c连接有分支导管34的一端。在分支导管34的中途部位设置有将分支导管34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36。该夹子36构成为一旦关闭就不能打开。作为这样的夹子36,例如能够使用与日本特公平5-23792号公报中公开的夹子相同的夹子。
在分支导管34的另一端连接有初始血流血袋28。在从供血者采取血液时,在于采血袋18中收容血液之前,首先在该初始血流血袋28内以规定量收容采血到的血液的初始血流(采血初始血流)。在该情况下,在保持密封构件32为关闭状态(初期状态)下使夹子36成为开放状态,由此能够阻止采血初始血流向第一采血导管20侧、即采血袋18侧流入,另一方面能够经由第二采血导管22、分支连接器26及分支导管34将采血初始血流导入至初始血流血袋28。
在初始血流血袋28连接有抽样端口38,在该抽样端口38安装未图示的采血管,由此在采血管中采取采血初始血流。采取的采血初始血流被提供为检查用血液。此外,根据用途,可以省略从分支连接器26到抽样端口38的部分。
前处理部14包括:除去规定细胞的过滤器40、一端与采血袋18连接且另一端与过滤器40的入口连接的入口侧导管42、以及一端与过滤器40的出口连接且另一端与分离处理部16连接的出口侧导管4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器40构成为白细胞除去过滤器。作为这样的白细胞除去过滤器,能够使用如下结构的过滤器:在由软质树脂片材形成的袋状的壳体内收容具有通液性的多孔体,其中该多孔体具有从一个面连通到另一个面的多个微小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器40构成为也能够补充血小板。
入口侧导管42是用于将从供血者采取的血液从采血袋18移送至过滤器40的导管,且与采血袋18的上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入口侧导管42的、采血袋18侧的端部设有密封构件46。该密封构件46具有与上述密封构件32相同的结构及功能。
出口侧导管44是用于将由过滤器40除去了规定细胞(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后残余的血液成分移送至分离处理部16(具体而言为后述的母袋50)的导管。在该出口侧导管44的中途部位设有将出口侧导管44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48。该夹子48能够使用与上述夹子30相同的部件。
接着,说明分离处理部16。分离处理部16包括:母袋(第一袋子)50,其收容(储存)由过滤器40除去了规定细胞后的残余的血液成分;子袋(第二袋子)52,其收容及保存离心分离母袋50内的血液成分而得到的上清液成分;药液袋(第三袋子)54,其收容红细胞保存液;以及移送管路55,其连接母袋50、子袋52及药液袋54。
母袋50、子袋52及药液袋54与采血袋18同样地构成,即:重合例如聚氯乙烯、聚烯烃那样的软质树脂制的具有挠性的片材,并在其周缘的密封部熔接(热熔接、高频熔接)或粘接而构成袋状。
母袋50兼作用于收容(储存)由过滤器40除去了规定细胞后的残余的血液成分的袋子,以及用于保存离心分离该血液成分而得到的沉降成分(浓红细胞)的袋子。
移送管路55是在中途位置具有分支连接器(分支部)62,连接母袋50和子袋52,并且连接母袋50和药液袋54的机构,在图示例中,移送管路55包括:与母袋50连接的第一导管56;与子袋52连接的第二导管58;与药液袋54连接的第三导管60;与第一~第三导管56、58、60连接的分支连接器62;以及安装在第一导管56上的能够开闭的夹子64。
在第一导管56的一端部(母袋50侧的端部)设有能够断裂的密封构件66,在进行断裂操作之前,防止母袋50内的血液成分转移到其他的袋子。该密封构件66具有与上述密封构件32相同的结构及功能。
第一导管56的另一端部与分支连接器62的第一端口62a连接。在分支连接器62的第二端口62b连接有第二导管58的一端。在分支连接器62的第三端口62c连接有第三导管60的一端。
夹子64安装于第一导管56的中途部位,具有将第一导管56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功能。此外,关于夹子64的具体结构将后述。
将MAP液、SAGM液、OPTISOL等用于收容于药液袋54内的红细胞保存液。在第三导管60的药液袋54侧的端部设有能够断裂的密封构件68,防止药液袋54内的红细胞保存液转移到其他的袋子。该密封构件68具有与上述密封构件32相同的结构及功能。
此外,血液袋系统10中的各导管是透明且柔软的树脂制的导管。夹子30、36、48可以是以往使用的标准件。此外夹子30、36、48、64可以根据使用部位或使用用途而事先用颜色区分。在血液袋系统10的灭菌时及使用前的保管时,夹子30、36、48、64处于开放状态,各袋子的内部连通从而成为相同的灭菌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10例如能够安装于图2所示的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而使用。该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用于将收容于母袋50内的血液成分离心分离,分为血浆及浓红细胞两层,并将血浆移送至子袋52,将浓红细胞留在母袋50中。
为了容易理解血液袋系统10的使用方法,以下说明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图3中的箭头A方向为径向,箭头B方向为周向。周向严格而言是如箭头B那样沿圆弧的方向,但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在说明位置将与箭头A垂直的方向也称为周向。
如图2所示,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呈箱形状,包括:能够开闭的上表面的盖72;内部的离心转鼓(离心分离机构)74;在该离心转鼓74内等角度(60°)间隔地设置的六个单元插入孔76;插入各单元插入孔76内的六个插入单元78;以及设置在中心部、并能够相对于各插入单元78在旋转径向进退的六个按压件(按压机构)80(参照图3)。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能够基于设置在正面的操作部82的操作而工作,由未图示的微型计算机控制,并在显示器84中显示规定的信息。
如图3所示,离心转鼓74的中心体74a包括:保持柄86、电极88、第一杆90及第二杆92、以及按压件80。第一杆90及第二杆92分别被在径向A进退驱动,并且设有两对第一杆和第二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向B1侧的第一杆90及第二杆92构成进行夹子64(参照图1)的开闭操作的夹子驱动机构94a。图3所示的部分构成一个单元,可以在周向组合六台该单元。
此外,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也能够用于将全血离心分离成血浆、血沉棕黄色层及浓红细胞三层,并将得到的血液成分移送至其他的袋子,在此时的分离及移送中需要对两个夹子进行开闭操作。因此在该情况下,第二周向侧B2的第一杆90及第二杆92作为第二夹子驱动机构94b发挥功能。
图4是从内径侧(内径方向A2)观察到的插入单元78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插入单元78包括单元主体96和罩体98。单元主体96俯视呈宽圆弧形状,是上表面开口的有底的筒,B1方向侧的第一室100及B2方向侧的第二室102被沿A方向延伸存在的壁104隔开。
在单元主体96上部的内径侧设有上部壁106。在上部壁106形成有:连接器安装槽108,其用于安装分支连接器62;第一引导槽110,其用于引导第二导管58的分支连接器62侧的部位;以及第二引导槽112,其引导第三导管60的分支连接器62侧的部位。
在上部壁106的下方设有向A2方向开口的第三室114。第三室114、和第一室100及第二室102被沿B方向延伸存在的壁116隔开。此外,在单元主体96的上部设有向内径侧突出的板状的导管保持架118。上述保持柄86(参照图3)弹性地施力,从而保持该导管保持架118。导管保持架118具有:用于引导第一导管56的导管引导路120、及设置于外径方向A1端部的两个销126、126。导管引导路120呈通过在大致全长范围内在两侧设置壁而形成的槽形状,且上表面开口。
导管引导路120从导管保持架118的外径方向A1的端部中央附近开始向内径方向A2延伸存在,在径向A的中途部位弯曲成倒S字状,在内径方向A2的端部附近弯曲并沿B1方向延伸存在,到达导管保持架118的B1方向的端部。在导管引导路120的形成周向B的槽的部分设有用于保持上述夹子64的夹子保持部122。导管保持架118还具有将夹子64操作为关闭及开放状态的夹子操作部124。
罩体98是相对于单元主体96从外侧面安装的罩,能够覆盖该单元主体96的外侧面、上表面及下表面,能够可靠地保持安装于单元主体96的血液袋系统10。
图5是表示由导管保持架118保持第一导管56及夹子64的状态的简要说明图。此外,在图5中,为了易于理解,上部被导管保持架118的两个销126、126固定的母袋50的一部分由假想线表示,并简略地表示第一导管56和出口侧导管44的一部分、第二导管58、第三导管60、子袋52及药液袋54。
如图5所示,母袋50中,对设置在其上部的两个孔部50a、50a(参照图1)插入设置于导管保持架118的两个销126、126,由此上部被固定于导管保持架118。第一导管56被安装并保持于导管保持架118的导管引导路120。此外,设置在第一导管56上的夹子64被夹子保持部122保持。与第二导管58连接的子袋52被收容于第一室100(参照图4)。与第三导管60连接的药液袋54被收容于第二室102(参照图4)。
此外,在由过滤器40过滤全血,并将残余的血液成分移送并收容于母袋50后,在将血液袋系统10安装于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之前,出口侧导管44由导管封口器等熔接,并在没有泄露地密封后切断。因此,安装于单元主体96的只有血液袋系统10中的分离处理部16、和出口侧导管44的一部分。
夹子64被设置在导管保持架118上的夹子操作部124操作而进行开闭。夹子操作部124具有借助销128、130能够转动地设置的第一按压体132和第二按压体134,并且通过第一按压体132按压夹子64从而夹子64关闭,通过第二按压体134按压夹子64从而夹子64打开。此外,关于基于夹子操作部124的夹子64的开闭操作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如图5所示,导管保持架118还具有在比夹子64更靠上游侧的位置检测通过第一导管56内的液体种类的传感器136。传感器136由投光部136a及接收光线部136b构成,能够基于通过两者之间的液体的透光程度而判定该液体的种类。在导管保持架118的下表面设有传感器136或与其接口电路导通的多个接点(未图示),这些接点与设置在离心转鼓74的中心体74a上的接收侧的电极88(参照图3)接触,由此传感器136的信号能够提供给微型计算机。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10基本上如上所述地构成,接着,说明其作用及效果。
首先,参照图1。如前所述,在从供血者采血时,首先将采血初始血流采取到初始血流血袋28内。在采取采血初始血流结束后,借助夹子36关闭分支导管34,对密封构件32进行上述断裂操作,使第一采血导管20的流路开通。此时,夹子30处于开放状态,密封构件46处于初始状态(关闭状态)。于是,来自供血者的血液经由第二及第一采血导管22、20流入采血袋18。将规定量的血液采取并储存于采血袋18后,为使采血袋18内的血液(全血)不流出而借助夹子30关闭第一采血导管20。然后,在通过导管封口器等熔接及密封第一采血导管20后,在密封好的部分切断第二采血导管22。
接着,使采血袋18在上方位置,使母袋50在下方位置,在两者的中间位置配置过滤器40,之后对设置于入口侧导管42的一端部的密封构件46进行断裂操作,使入口侧导管42的流路开通。由此,采血袋18内的全血经由入口侧导管42流入过滤器40,在通过过滤器40的过程中被除去白细胞及血小板,经由出口侧导管44流入母袋50而被采取。之后,借助导管封口器等,在比夹子48更靠下游侧的位置熔接及密封出口侧导管44,之后在密封好的部分切断出口侧导管44。
接着,为了将采取到母袋50内的血液成分分离成血浆及浓红细胞并分别储存于规定的袋子中,将血液袋系统10的分离处理部16安装于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在该安装时,首先借助夹子64使第一导管56的流路成为关闭状态,之后对密封构件66进行上述断裂操作,使其流路开通。
然后如图5所示,使第一导管56保持在导管保持架118上,并且将母袋50以在导管保持架118上固定其上部的状态收容于单元主体96的第三室114(参照图4)。此外,子袋52收容于第一室100,药液袋54收容于第二室102。此时,为了在离心工序后的分离工序中,使血浆平稳地流入子袋52并被储存,优选子袋52以未弯折的状态收容于第一室100。在将分离处理部16安装并收容于单元主体96之后,将罩体98安装于单元主体96,使插入单元78成为组装状态。
接着,如图2所示,将收容有血液袋系统10的插入单元78插入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的单元插入孔76。由此,保持柄86固定导管保持架118的端部。此外,传感器或其接口电路的接点与电极88(参照图3)接触。基本上在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上安装六个插入单元78,但若能保持平衡则也可以是五个以下(优选等间隔角度地三个或两个)。
接着,在关闭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的盖72之后,通过操作操作部82来自动地进行离心工序及分离工序。在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的自动工作中,首先通过使离心转鼓74旋转来进行离心工序。此时,夹子64预先关闭,但为了进一步可靠,优选使第一杆90进出一次而使夹子64成为关闭状态。
如图6所示,在离心工序中,在第一室100内的母袋50中储存的血液成分受到离心力,由此高比重成分的浓红细胞139向外径方向移动,低比重成分的血浆138向内径方向移动,分离成两层。
离心分离移送装置70在离心工序之后转变为分离工序。在分离工序中,在维持离心转鼓74的旋转的状态下使夹子驱动机构94a的第二杆92工作来使第一导管56的流路成为开放状态。
接着,如图6所示,使按压件80向离心方向A1变位来按压母袋50。母袋50被按压件80和壁挟压从而容积减少,因此内容液从第一导管56吐出。此时,由于第一导管56指向内径侧,因此位于最靠内径侧的位置的血浆138从母袋50流出,经由第一导管56、分支连接器62及第二导管58流入子袋52。
在血浆138从母袋50流出结束之后,接着浓红细胞139开始从母袋50流出。此时,由传感器136(也参照图5)检测出红细胞流入第一导管56中后,停止按压件80,并且使夹子驱动机构94a的第一杆90工作从而借助夹子64关闭第一导管56的流路。由此,阻止红细胞流入子袋52。此外,传感器136能够从流过第一导管56的液体的透明度(换言之,浊度)确认红细胞流入第一导管56中。
以上的分离工序结束后,将分离处理部16从插入单元78取出,通过在熔接及密封第二导管58之后进行切断来切离子袋52。接着,将药液袋54配置在上方位置,并且将母袋50配置在下方位置,之后操作夹子64来开放第一导管56的流路,由此使药液袋54内的红细胞保存液经由第三导管60及第一导管56流入母袋50。在确认到已充分地进行了来自药液袋54内的红细胞保存液的排出之后,通过在熔接及密封第一导管56之后进行切断来切离母袋50。
通过进行以上的处理,能够从全血中除去白细胞及血小板,将残余的血液成分分离成血浆及浓红细胞两种成分,并将血浆及浓红细胞分开收容、保存于不同的袋子(母袋50和子袋52)中。
图7A及图7B是夹子64的立体图。夹子64在图7A中为预锁定状态,在图7B中为关闭且使第一导管56关闭了的状态。如图7A及图7B所示,夹子64包括:设有锁定部140的底座部142、设有突起部144的开闭部146、以及连结底座部142和开闭部146的弯曲部148,底座部142、开闭部146及弯曲部148一体地形成。
此外,在以下关于夹子64的说明中,将底座部142的延伸存在的方向记作X方向,将与X方向垂直的底座部142的宽度方向记作Y方向,将与X方向及Y方向垂直的方向记作Z方向。
夹子64由树脂制的构件构成,在成型时呈底座部142、弯曲部148及开闭部146在直线上并排的形状,但通过使其以在弯曲部148的部位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成为图7A或图7B的形状。
底座部142整体呈板状,在其内表面设有锁定部140。锁定部140具有从底座部142的内表面大致垂直地(向Z方向)突出的第一卡合部150和第二卡合部152,在第一卡合部150和第二卡合部152之间形成有能够供突起部144插入的卡合槽154。在第一卡合部150和第二卡合部152的前端分别形成有向卡合槽154一侧突出并能够与突起部144卡合的卡合爪150a、152a。
在第一卡合部150及第二卡合部152的根部,分别沿底座部142的延伸存在方向(X方向)设置有第一导管56能够穿插的大小的贯穿孔150b、152b。此外,在弯曲部148设置有沿弯曲部148的延伸存在方向延伸存在并贯穿弯曲部148的厚度方向的、第一导管56能够穿插的大小的贯穿孔148a。
在第一卡合部150连结有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根部。图示的一构成例的第一卡合解除部156以从第一卡合部150的前端开始弯曲,并沿远离第二卡合部152的方向延伸存在的方式形成,在突起部144与锁定部140卡合的状态下,第一卡合解除部156位于底座部142和开闭部146之间。在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前端设有向外侧弯曲,并能够与夹子操作部124的第二按压体134卡合的第一钩挂片160。此外,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可以不设置在第一卡合部150的前端,而是设置在延伸存在方向(Z方向)的中途位置。
在第二卡合部152连接有第二卡合解除部158的根部。图示的一构成例的第二卡合解除部158以从第二卡合部152的前端开始弯曲,并向弯曲部148侧延伸存在的方式形成。此外,在第二卡合解除部158的前端设有能够与使第二卡合解除部158成为解除状态的解除销166(参照图8)卡合的第二钩挂片162。图示例的第二钩挂片162形成为在第二卡合解除部158的前端部向Y2方向侧弯曲。此外,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可以不设置在第二卡合部152的前端,而是设置在延伸存在方向(Z方向)的中途位置。
开闭部146整体呈板状,在其内表面大致垂直地设有按压第一导管56的突起部144。此外,在开闭部146设有为了能够从外侧按压第一卡合解除部156而使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局部地露出的开放部164。图示的一构成例的开放部164形成为设置在开闭部146的宽度方向(X方向)一侧的切口,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形成为贯穿开闭部146的厚度方向(Y方向)的开口。
在突起部144的一个侧面设有能够与第一卡合部150的卡合爪150a卡合的爪部144a,在突起部144的另一个侧面设有能够与第二卡合部152的卡合爪152a卡合的两个爪部144b、144c。
爪部144c设置在比爪部144b更靠突起部144的前端侧的位置,如图7A所示,当使第二卡合部152的卡合爪152a与爪部144c卡合时,第一导管56以能够穿插贯穿孔150b、152b的状态被预锁定。因此,在预锁定状态下,第一导管56未被突起部144按压,第一导管56的流路为开放状态。
如图7B所示,若突起部144插入卡合槽154内直至第一卡合部150和第二卡合部152的卡合爪150a、152a与突起部144的爪部144a、144c卡合的位置,则第一导管56被突起部144按压,第一导管56的流路变为关闭状态。
图8是表示设置在导管保持架118上的夹子开闭机构170的结构的局部省略立体图。夹子开闭机构170包括:保持并定位夹子64的夹子保持部122、设置于夹子保持部122的解除销166、以及进行夹子64的开闭操作的夹子操作部124。
解除销166是从夹子保持部122的底面向上方突出,并在其前端部形成有锥面166a的构件,并且具有通过将安装于夹子保持部122上的夹子64的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向横向(B2方向)按压而使第二卡合部152变位到卡合解除位置的功能。
如上所述,夹子操作部124具有第一按压体132和第二按压体134。第一按压体132借助第一杆90的操作而摇动从而压入开闭部146,第二按压体134借助第二杆92的操作而摇动从而使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倾动。第一按压体132和第二按压体134采用如下结构:其分别由销128、130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导管保持架118,并且被未图示的弹簧向A1方向施力,在被第一杆90及第二杆92按压时,反抗所述弹簧的作用力向夹子保持部122侧(A1方向侧)变位。
图9A~图9C是表示借助夹子开闭机构170来打开夹子64的情况的示意工作说明图。如图9A所示,若将夹子64安装于夹子保持部122,则第二卡合解除部158被解除销166按压从而第二卡合部152向B2方向弹性变形并变位。在该情况下,第二卡合解除部158被设置于解除销166上部的锥面166a引导,因此能够顺利地进行夹子64向夹子保持部122的安装。
这样,通过第二卡合部152向B2方向变位,第二卡合部152的卡合爪152a从突起部144的爪部144b脱离,第二卡合部152变为卡合解除状态。因此,在将夹子64安装于夹子保持部122的状态下,夹子64的第二卡合部152始终处于卡合解除状态。
如图9B所示,若使第二杆92进入,则第二按压体134转动,设置在第二按压体134上的解除爪134a卡到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第一钩挂片160上,由此第一卡合部150向B1方向弹性变形并变位。由此,第一卡合部150的卡合爪150a从突起部144的爪部144a脱离,第一卡合部150变为卡合解除状态。
这样,第一卡合部150和第二卡合部152一起变为卡合解除状态,由此对突起部144的基于锁定部140的锁定被解除,因此如图9C所示,突起部144向A2方向变位。由此,夹子64变为打开状态,第一导管56的流路开放。
图10A~图10C是表示借助夹子开闭机构170来关闭夹子64的情况的示意工作说明图。如图10A所示,若使第二杆92后退,则第二按压体134回到原来的位置,第一卡合解除部156也回到原来的位置。从该状态开始,若使第一杆90进入,则第一按压体132转动并将夹子64的开闭部146向A1方向按压。
其结果是,突起部144被插入卡合槽154的较深的位置,第一卡合部150的卡合爪150a与突起部144的爪部144a卡合,变为突起部144被第一卡合部150锁定的状态。由此,如图10C所示,夹子64被关闭且第一导管56被突起部144按压,从而第一导管56的流路关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夹子64,只要不解除第一卡合解除部156与第二卡合解除部158两者的卡合,基于锁定部140的对突起部144的锁定便不会解除,因此能够可靠且稳定地维持第一导管56的关闭状态。
第二卡合解除部158设置在突起部144和弯曲部148之间,因此不易被操作夹子64的人的手指操作。这样,由于第二卡合解除部158位于不易操作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维持第一导管56的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夹子64中,通过第二钩挂片162与解除销166卡合,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变为解除状态。因此,能够借助第二钩挂片162的作用使第二卡合解除部158顺利地变为解除状态。
第一卡合解除部156从第一卡合部150的前端开始弯曲并向远离第二卡合部152的方向延伸存在,并且在突起部144与锁定部140卡合的状态下位于底座部142和开闭部146之间,不易被操作夹子64的人的手指操作。这样,由于第一卡合解除部156位于不易操作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维持第一导管56的关闭状态。
在开闭部146设有能够从外侧按压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开放部164,因此能够穿过开放部164,从开闭部146的外侧按压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因此,即使在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操作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机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使第一卡合解除部156成为解除状态。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血液袋系统10,将能够稳定地维持锁定状态并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打开的夹子64安装于第一导管56,因此通过开闭第一导管56的流路,能够切换母袋50和子袋52之间的连通状态,由此,能够适宜地进行希望的血液处理。
夹子64不仅能够借助上述设置在导管保持架118上的夹子开闭机构170开放,也能够使用图11所示的夹子释放工具180开放。夹子释放工具180包括:基板181、定位并固定夹子64的夹子保持部182、按压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按压体184、以及按压第二卡合解除部158的解除销186。
夹子释放工具180中的夹子保持部182与夹子开闭机构170中的夹子保持部122相同,具有安装并以位置不错位的方式固定夹子64的功能。一构成例的夹子保持部182由从基板181突出的三个壁182a、182b、182c构成,但也可以与夹子保持部122相同地由向上方开口的槽构成。
解除销186是与夹子开闭机构170中的解除销166相同的结构。按压体184是与夹子开闭机构170中的第二按压体134相同的结构,具有与解除爪134a相同结构的解除爪184a。
若将夹子64安装于这样的夹子释放工具180,则通过第二卡合解除部158被解除销186按压,第二卡合部152变为卡合解除状态。然后,若用手指按压按压体184,则通过第一卡合解除部156被解除爪184a按压,第一卡合部150变为卡合解除状态,从而夹子64开放。即,通过使用夹子释放工具180,即使不安装于导管保持架118也能够开放夹子64。因此,即使在由于某些理由而需要在安装于导管保持架118之前的阶段开放夹子64的情况下,也能够不进行无用的操作地简单并迅速地开放夹子6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包含母袋50、子袋52及药液袋54的多连袋子(分离处理部16)中的导管(第一导管56)上设置了夹子64,但夹子64也可以设置在其他方式的血液袋系统10中的导管上。因此,夹子64可以设置在例如用于将全血分离成血浆、血沉棕黄色层及浓红细胞三种成分的血液袋系统中的导管上。
此外,可以将本发明的夹子64用于夹子30、36及48。此外,在第二导管58及第三导管60上也可以设置夹子64。
在上述中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毫无疑问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夹子(64),所述夹子(64)将导管(56)的流路关闭及开放,并安装于对该关闭及开放进行操作的夹子操作装置而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突起部(144),其按压所述导管(56);
锁定部(140),其具有卡合部(150、152),该卡合部(150、152)形成有能够卡合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槽(154);以及
卡合解除部(156、158),其解除所述卡合部(150、152)与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
当在所述夹子操作装置上安装了所述夹子(64)时,
通过在所述夹子操作装置上设置的夹子保持部(122)中的卡合解除件(166),以使所述卡合解除部成为解除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卡合解除部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64),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150、152)包括第一卡合部(150)及第二卡合部(152),在所述第一卡合部(150)与第二卡合部(152)之间形成所述卡合槽(154),
所述卡合解除部(156、158)包括: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其解除所述第一卡合部(150)与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以及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其解除所述第二卡合部(152)与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
若解除所述突起部(144)与所述第一卡合部(150)及所述突起部(144)与所述第二卡合部(152)的卡合状态,则所述导管(56)的流路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子(64),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向远离所述第二卡合部(152)的方向从所述第一卡合部(150)突出,
所述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向远离所述第一卡合部(150)的方向从所述第二卡合部(152)突出,
在所述第二卡合解除部(158)的前端或延伸存在方向的中途位置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卡合解除件(166)卡合的钩挂片(162)。
4.一种夹子操作装置,其供将导管(56)的流路关闭及开放的夹子(64)安装,并对该关闭及开放进行操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子(64)包括:
突起部(144),其按压所述导管(56);
锁定部(140),其具有卡合部(150、152),该卡合部(150、152)形成有能够卡合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槽(154);以及
卡合解除部(156、158),其解除所述卡合部(150、152)与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
所述夹子操作装置包括:
夹子保持部(122),其保持并定位所述夹子(64);
卡合解除件(166),其设置于所述夹子保持部(122),以使所述卡合解除部成为解除状态的方式对所述卡合解除部施力;以及夹子操作部(124),其进行所述夹子(64)的开闭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子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150、152)包括第一卡合部(150)及第二卡合部(152),在所述第一卡合部(150)与所述第二卡合部(152)之间形成所述卡合槽(154),
所述卡合解除部(156、158)包括: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其解除所述第一卡合部(150)与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以及第二卡合解除部(158),其解除所述第二卡合部(152)与所述突起部(144)的卡合状态,
所述卡合解除件(166)通过将安装于所述夹子保持部(122)的所述夹子(64)的所述第二卡合部解除部(158)向远离所述第一卡合部(150)的方向按压而使所述第二卡合部(152)变位到卡合解除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夹子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解除件(166)从所述夹子保持部(122)的底面向上方突出,在前端部形成有锥面(166a)。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夹子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子操作部(124)具有借助销(128、130)能够转动地设置的第一按压体(132)和第二按压体(134),
所述第一按压体(132)借助设置于所述夹子操作装置的第一杆(90)的操作而摇动从而压入所述夹子(64)的设置有所述突起部(144)的开闭部(146),所述第二按压体(134)借助设置于所述夹子操作装置的第二杆(92)的操作而摇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卡合解除部(156)倾动,
所述第一按压体(132)和所述第二按压体(134)构成为,被弹簧向远离所述夹子保持部(122)的方向施力,且在被所述第一杆(90)和所述第二杆(92)按压时,反抗所述弹簧的作用力向所述夹子保持部(122)侧变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夹子(64)安装于所述夹子保持部(122)的状态下,所述夹子(64)的所述第二卡合部(152)被所述卡合解除件(166)施力而始终处于卡合解除状态,
当将所述夹子(64)安装于所述夹子保持部(122)并使所述第二杆(92)进入而按压所述第二按压体(134)时,所述第二按压体(134)转动,设置在该第二按压体(134)上的解除爪(134a)卡到所述第一卡合解除部(156)的钩挂片(160)上,使所述第一卡合部(150)弹性变形并变位,从而使所述第一卡合部(150)变为卡合解除状态,由此所述夹子(64)变为打开状态,所述导管(56)的流路开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子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使所述第二杆(92)后退并使所述第一杆(90)进入而按压所述第一按压体(132)时,所述第一按压体(132)转动并按压所述夹子(64)的所述开闭部(146),而使所述第一卡合部(150)成为卡合状态,由此所述夹子(64)变为关闭状态,所述导管(56)的流路关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49782 | 2010-06-30 | ||
JP2010-149782 | 2010-06-30 | ||
CN201180032737.6A CN102971021B (zh) | 2010-06-30 | 2011-05-23 | 夹子及血液袋系统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737.6A Division CN102971021B (zh) | 2010-06-30 | 2011-05-23 | 夹子及血液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29345A true CN107029345A (zh) | 2017-08-11 |
CN107029345B CN107029345B (zh) | 2020-03-06 |
Family
ID=454018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60456.4A Active CN107029345B (zh) | 2010-06-30 | 2011-05-23 | 夹子及夹子操作装置 |
CN201180032737.6A Active CN102971021B (zh) | 2010-06-30 | 2011-05-23 | 夹子及血液袋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737.6A Active CN102971021B (zh) | 2010-06-30 | 2011-05-23 | 夹子及血液袋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60920B2 (zh) |
EP (1) | EP2589395B1 (zh) |
JP (1) | JP5801301B2 (zh) |
CN (2) | CN107029345B (zh) |
WO (1) | WO201200206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6449A (zh) * | 2019-03-04 | 2019-05-28 | 陈金凤 | 一种医用集尿袋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89554B2 (ja) * | 2012-02-07 | 2016-09-07 | 川澄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及び医療用具 |
WO2013177537A1 (en) | 2012-05-25 | 2013-11-28 | Nxstate Medical, Inc. | Clamp devic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
WO2014162376A1 (ja) * | 2013-04-01 | 2014-10-09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クランプ |
EP3662941B1 (en) | 2015-02-20 | 2023-06-28 | Terumo BCT, Inc. | Composite liquid bag system holder |
CN106267461A (zh) * | 2015-05-28 | 2017-01-04 |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止液夹 |
US11040186B2 (en) | 2015-10-28 | 2021-06-22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Pinch clamp device |
US10589082B2 (en) | 2016-02-17 | 2020-03-17 |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 Pinch clamp |
CN110035779B (zh) | 2016-12-02 | 2022-05-13 | 泰尔茂比司特公司 | 复合流体分离 |
US10639417B2 (en) * | 2017-10-25 | 2020-05-05 | Carefusion 303, Inc. | Lever for auto insertion and secure placement of IV tubing for use in intravenous pump systems |
JP7382711B2 (ja) * | 2018-11-01 | 2023-11-17 | テルモ株式会社 | 細胞成分採取システムおよび細胞成分採取方法 |
CN113453735A (zh) * | 2019-03-14 | 2021-09-28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血袋系统 |
EP3932469A4 (en) * | 2019-03-27 | 2022-11-23 |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 BLOOD BAG AND CLAMP SYSTEM |
US11495952B2 (en) * | 2019-09-18 | 2022-11-08 | Eric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Bracket system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boxes |
WO2022125602A1 (en) * | 2020-12-08 | 2022-06-16 | Sartorius Stedim North America Inc. | Pinch clamp for flexible conduits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4384A (ja) * | 1988-06-14 | 1990-01-09 | Terumo Corp | クランプ |
WO1993008851A1 (en) * | 1991-11-04 | 1993-05-13 | Haemocell Plc | Valve device |
JPH05277153A (ja) * | 1991-12-18 | 1993-10-26 | Kawasumi Lab Inc | クランプ付血液バッグ |
WO2004036102A2 (en) * | 2002-10-18 | 2004-04-29 | Twin Bay Medical, Inc. | Conduit clamp |
CN1795937A (zh) * | 2004-10-19 | 2006-07-05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输液装置及夹子 |
CN101035592A (zh) * | 2004-07-16 | 2007-09-12 | 卡迪纳尔健康303公司 | 用于泵装置中静脉输液器的自动夹具 |
CN101111284A (zh) * | 2005-02-02 | 2008-01-23 |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软管夹 |
US7611497B2 (en) * | 2004-01-08 | 2009-11-03 | Wollschlaeger Helmut | Device for handling a cathe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57727A (en) * | 1982-04-23 | 1985-12-10 | Handt Alan E | Spike exchanger for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
US4807622A (en) * | 1985-09-20 | 1989-02-28 | Kato Hatsujo Kaisha, Ltd. | Tube cutting and separating implement for conduit of blood or the like |
US4804363A (en) * | 1986-07-16 | 1989-02-14 | Autologous Blood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oring and processing blood |
JPH0217142U (zh) * | 1989-07-04 | 1990-02-05 | ||
JPH0523792A (ja) | 1991-07-24 | 1993-02-02 | Daikin Ind Ltd | 中空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US6592558B2 (en) * | 2000-12-28 | 2003-07-15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Clamp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a solution |
DE10065283A1 (de) | 2000-12-29 | 2002-07-04 | Hettich Andreas Gmbh & Co Kg | Zentrifuge mit Blutbeutelsystem mit oberem und unterem Abgang |
US8262639B2 (en) * | 2002-01-31 | 2012-09-11 | Fenwal, Inc. | Irreversible flow control clamp |
ATE527004T1 (de) * | 2002-02-01 | 2011-10-15 | Caridianbct Inc | System zur entnahme und aufbereitung von vollblut |
-
2011
- 2011-05-23 JP JP2012522513A patent/JP58013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5-23 CN CN201610860456.4A patent/CN107029345B/zh active Active
- 2011-05-23 WO PCT/JP2011/061768 patent/WO201200206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5-23 CN CN201180032737.6A patent/CN102971021B/zh active Active
- 2011-05-23 EP EP11800536.2A patent/EP2589395B1/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2-20 US US13/722,447 patent/US906092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4384A (ja) * | 1988-06-14 | 1990-01-09 | Terumo Corp | クランプ |
WO1993008851A1 (en) * | 1991-11-04 | 1993-05-13 | Haemocell Plc | Valve device |
JPH05277153A (ja) * | 1991-12-18 | 1993-10-26 | Kawasumi Lab Inc | クランプ付血液バッグ |
WO2004036102A2 (en) * | 2002-10-18 | 2004-04-29 | Twin Bay Medical, Inc. | Conduit clamp |
US7611497B2 (en) * | 2004-01-08 | 2009-11-03 | Wollschlaeger Helmut | Device for handling a catheter |
CN101035592A (zh) * | 2004-07-16 | 2007-09-12 | 卡迪纳尔健康303公司 | 用于泵装置中静脉输液器的自动夹具 |
CN1795937A (zh) * | 2004-10-19 | 2006-07-05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输液装置及夹子 |
CN101111284A (zh) * | 2005-02-02 | 2008-01-23 | 弗雷森纽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软管夹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6449A (zh) * | 2019-03-04 | 2019-05-28 | 陈金凤 | 一种医用集尿袋 |
CN109806449B (zh) * | 2019-03-04 | 2022-01-04 | 郝东方 | 一种医用集尿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060920B2 (en) | 2015-06-23 |
CN102971021A (zh) | 2013-03-13 |
EP2589395A1 (en) | 2013-05-08 |
CN107029345B (zh) | 2020-03-06 |
JPWO2012002067A1 (ja) | 2013-08-22 |
EP2589395A4 (en) | 2018-03-21 |
JP5801301B2 (ja) | 2015-10-28 |
WO2012002067A1 (ja) | 2012-01-05 |
CN102971021B (zh) | 2016-10-12 |
US20130123740A1 (en) | 2013-05-16 |
EP2589395B1 (en) | 2021-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29345A (zh) | 夹子及夹子操作装置 | |
CN103533973B (zh) | 夹子及血液袋系统 | |
US10238781B2 (en) | Blood bag system and blood treatment method | |
US9839730B2 (en) | Blood bag system and cassette | |
US6488860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blood into blood components | |
CN102215885B (zh) | 血袋系统及血液处理方法 | |
CN102215888B (zh) | 血袋系统和固定盒 | |
US20070119508A1 (en) | Fluid Flow Diversion Valve and Blood Collection System Employing Same | |
JPH10510451A (ja) | 血液収集システム及びカップリング | |
US7910008B2 (en) | Sealed steri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biological or medical fluids, in particular whole blood | |
JP5977444B2 (ja) | 血液バッグシステム | |
WO2014033819A1 (ja) | 血液バッグ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血液バッグシステム | |
PT1542741E (pt) | Dispositivo e método para separar o sangue em componentes de sangue desleucocitados | |
CN113557050B (zh) | 血袋系统及夹子 | |
JP2019521754A (ja) | 血液処理システム用y型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含む使い捨てシステム | |
CN104245008B (zh) | 血液流路切换装置及血液袋系统 | |
US20050148033A1 (en) | Blood compatibility test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5485011A (zh) | 血液袋系统,离心分离系统以及夹子 | |
CN104245008A (zh) | 血液流路切换装置及血液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