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2902B -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2902B
CN107012902B CN201710352259.6A CN201710352259A CN107012902B CN 107012902 B CN107012902 B CN 107012902B CN 201710352259 A CN201710352259 A CN 201710352259A CN 107012902 B CN107012902 B CN 107012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board
plate
inner panel
lower plate
gus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22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2902A (zh
Inventor
苏召斌
林森
姜曦
杨建华
刘俸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ianjin Port and Shipp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ianjin Port and Shipp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ianjin Port and Shipp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ianjin Port and Shipp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22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0129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012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2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2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2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8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acting by a sucking or forcing effect, e.g. suction dredgers
    • E02F3/90Component parts, e.g.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本发明属于绞刀定位技术领域。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主板和内板通过合页连接,主板和下板通过合页连接;展开时,主板和内板通过固定板连接,主板和下板通过固定板连接;折叠时,内板通过合页连接并贴合于主板,下板通过合页连接并贴合于主板;内板的内板下缘具有弧形边界,设有校核板,校核板和内板下缘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内板的边界有筋板;主板具有弧形定位边界,设有校核板,校核板和弧形定位边界保持间距,主板的边界有筋板;下板的下板内缘具有弧形边界,设有校核板,校核板和下板内缘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下板的边界有筋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现场施工,拆装方便,运输便利,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绞刀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船舶机械的施工过程中,其中绞吸挖泥船的施工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绞刀等机械设备与土石方接触时,刀齿等部件磨损严重,更换频繁。这些磨损部件均是按照设计的空间位置安装在机械设备上,其安装定位精度对施工机械施工平稳性和工作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生产效率有明显的影响。这些易磨损部件不仅受到土石方的磨损,而且还要承受强烈的冲击载荷,磨损严重者需要返厂维修甚至直接报废,其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现有的对磨损部件定位的技术往往停留在陆地上的车间和厂房,施工现场往往靠作业人员的焊接经验进行定位。其中工程机械的恶劣施工环境是主要原因,具有稳定性差、湿度大和温度变化大等特点。有的机械厂家提供了定位修复板,一般因笨重很难满足施工现场的修复需求。经过作业人员的反复修补,绞刀等工程机械逐渐丧失了其原来的结构形式,甚至面目全非,无功磨损大大增加,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浪费了磨损部件,而且还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修复已经磨损的机械设备需要精确定位易磨损部件在磨损之前的空间位置。厂家往往提供定位修复板用于修复磨损部件,但是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定位修复板因笨重和面积庞大且不规则,难以运输;第二,在拆装和运输过程中,定位修复板因气温等外界因素而产生变形,其定位精度受到影响;第三,定位修复板因面积大占用更多的空间,在工程船舶上,横放竖放都不理想,因放置不当而使定位修复板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其定位精度下降,甚至定位功能逐渐丧失;第四,这种定位修复板难以维护,经过较长时间使用后,定位修复板锈迹斑斑,腐蚀非常严重,其定位精度也逐渐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现场施工,折叠功能,拆装方便,占有空间小,运输和储存便利,成本低廉,定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本发明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包括:内板、主板、下板、合页、固定板以及校核板;所述主板和内板通过合页连接,并且所述主板和下板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展开时,所述主板和内板还通过固定板连接,并且主板和下板还通过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折叠时,所述内板通过合页连接并贴合于主板后部,所述下板通过合页连接并贴合于定位主板后部;所述内板具有一段弧形边界,其前部具有一系列校核板,所述校核板内边和所述弧形边界保持一个固定间距,所述内板的边界具有平行于板法向的筋板;所述主板具有一段弧形边界,其前部具有一系列校核板,所述校核板内边和所述弧形边界保持一个固定间距,所述主板的边界具有平行于板法向的筋板;所述下板具有一段弧形边界,其前部具有一系列校核板,所述校核板内边和所述弧形边界保持一个固定间距,所述下板的边界具有平行于板法向的筋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一个或多个开槽。
主板和内板的合页分别固定于主板的内缘和内板的外缘。主板和下板的合页分别固定于主板的下缘和下板的上缘。
主板和内板的固定板具有开孔,同时所述主板在相应位置具有开孔,所述内板在相应位置具有开孔,用螺栓穿过所述开孔并予以固定。
主板和下板的固定板具有开孔,同时所述主板在相应位置具有开孔,所述下板在相应位置具有开孔,用螺栓穿过开孔并予以固定。
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折叠时,所述主板和内板的开孔还可以通过螺栓固定。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折叠时,所述主板和下板的开孔还可以通过螺栓固定。
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折叠时,所述固定板还可以通过螺栓与主板固定,并且固定板的一端和主板的上筋板内侧对齐,另一固定板的一端和主板的外筋板内侧对齐。
主板的前部具有标识性文字或数字的区域,用于指示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型号。
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包括内板、主板、下板、合页、固定板和校核板;主板和内板通过合页连接,主板和下板通过合页连接;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展开时,主板和内板通过固定板连接,主板和下板通过固定板连接;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折叠时,内板通过合页连接并贴合于主板,下板通过合页连接并贴合于主板;内板的内板下缘具有弧形边界,设有校核板,校核板和内板下缘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内板的边界有筋板;主板具有弧形定位边界,设有校核板,校核板和弧形定位边界保持间距,主板的边界有筋板;下板的下板内缘具有弧形边界,设有校核板,校核板和下板内缘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下板的边界有筋板。
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内板的筋板分为内板上筋板和内板外筋板,主板的筋板分为主板内筋板、主板外筋板、主板上筋板、主板下筋板,下板的筋板分为下板外筋板、下板上筋板;固定板设有开槽,开槽能够卡置内板外筋板和主板内筋板,开槽也能够卡置下板上筋板和主板下筋板。
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主板和内板的合页分别固定于主板的主板内缘和内板的内板外缘;合页的数量为1-3副。
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主板和下板的合页分别固定于主板的主板下缘和下板的下板上缘,合页的数量为1-3副。
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主板和内板的固定板有固定板开孔,同时主板在相应位置具有主板内定位孔和主板上定位孔,内板在相应位置有内板内定位孔和内板外定位孔,可用螺栓穿过开孔固定。
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主板和下板的固定板具有固定板开孔,同时主板在相应位置具有主板外定位孔和主板下定位孔,下板在相应位置具有下板上定位孔和下板下定位孔,用螺栓穿过开孔固定。
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点是:主板设有标识性文字或数字的凹凸形的主板显示区域。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全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不仅在绞刀修复厂房或车间里方便使用,而且在施工现场也可以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具有折叠功能,折叠后占有空间大大缩小,而且折叠后非常利于运输和储存。降低了运输机械设备的空间需求,甚至单人即可搬运;
本发明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重量明显降低,不仅运输方便,而且减少了制作成本和人工成本。
本发明维护方便,减少了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腐蚀磨损,折叠后的形状规则而减少不必要的碰撞磨损。
本发明拆装方便,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均只需要简单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展开后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折叠后并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折叠后未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折叠90°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折叠90°时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5、定位板,51、内板,52、主板,53、下板,54、合页,55、固定板,56、校核板,57、螺栓,58、螺丝,61、内板内缘,62、内板外缘,63、内板上缘,64、内板下缘,65、内板外开口,66、内板上筋板,67、内板外筋板,68、内板内定位孔,69、内板外定位孔,70、主板内缘,71、主板外缘,72、主板上缘,73、主板下缘,74、主板内开口,75、主板下开口,76、主板内筋板,77、主板外筋板,78、主板上筋板,79、主板下筋板,81、下板内缘,82、下板外缘,83、下板上缘,84、下板下缘,85、下板上开口,86、下板外筋板,87、下板上筋板,88、下板上定位孔,89、下板下定位孔,90、固定板开孔,91、固定板开槽,92、主板显示区,93、主板内定位孔,94、主板上定位孔,95、主板外定位孔,96、主板下定位孔,97、主板定位边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阅附图1至图7。
实施例1
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有展开和折叠两种状态。为了便于描述,有时以例如内、外、上、下、前和后等相对术语来描述组件,尽管这些术语不应该被认为是必要的。所述内侧是指更接近于绞刀轴线的一侧,同理,所述外侧是指远离绞刀轴线的一侧。除非另有说明,这些相对术语应当结合图1所示的组件的取向加以理解。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包括内板51、主板52、下板53、合页54、固定板55和校核板56;主板52和内板51通过合页54连接,主板52和下板53通过合页54连接;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展开时,主板52和内板51通过固定板55连接,主板52和下板53通过固定板55连接;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折叠时,内板51通过合页54连接并贴合于主板52,下板53通过合页54连接并贴合于主板52;内板51的内板下缘64具有弧形边界,设有校核板56,校核板56和内板下缘64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内板51的边界有筋板;主板52具有弧形定位边界97,设有校核板56,校核板56和弧形定位边界97保持间距,主板52的边界有筋板;下板53的下板内缘81具有弧形边界,设有校核板56,校核板56和下板内缘81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下板53的边界有筋板。
本实施例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的具体结构及实施过程:
如图1所示。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包括:内板51,主板52,下板53,合页54,固定板55以及校核板56;所述主板52和内板51通过合页54连接,并且所述主板52和下板53通过合页54连接;在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展开时,所述主板52和内板51还通过固定板55连接,并且主板52还和下板53还通过固定板55连接;在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折叠时,所述内板51通过合页54连接并贴合于主板52后部,所述下板53通过合页54连接并贴合于定位主板52后部;所述内板51的内板下缘64具有一段弧形边界,其前部具有一系列校核板56,所述校核板56内边和所述内板下缘64弧形边界保持一个固定间距,所述内板51的边界,包括内板内缘61、内板外缘62、内板上缘63、内板下缘64,具有平行于板法向的内板上筋板66、内板外筋板67;所述主板52具有一段弧形定位边界97,其前部具有一系列校核板56,所述校核板56内边和所述弧形定位边界97保持一个固定间距,所述主板52的边界,包括主板内缘70、主板外缘71、主板上缘72、主板下缘73具有平行于板法向的主板内筋板76、主板外筋板77;所述下板53的下板内缘81具有一段弧形边界,其前部具有一系列校核板56,所述校核板56内边和所述下板内缘81弧形边界保持一个固定间距,所述下板53的边界包括下板内缘81、下板外缘82、下板上缘83、下板下缘84具有平行于板法向的下板外筋板86和下板上筋板87。
在优选的实例中,所述固定板55均具有一个开槽91,所述固定板55具有两个及以上开槽91,所述开槽91能够卡置所述内板51的内板外筋板67和所述主板52的主板内筋板76,所述开槽91也能够卡置所述下板53的下板上筋板87和所述主板52的主板下筋板79。当然,固定板55也可以具有两个及以上的开槽91。
连接所述主板52和内板51的合页54分别固定于主板52和内板51的侧缘,具体地,合页54的一端固定于主板52的主板内缘70,合页54的另一端固定于内板51的内板外缘62,所以主板52和内板51可以通过合页54相互旋转,然后分别实现定位板5的展开图1和图2和折叠图3和图4所示状态。
如图1或图2所示,在定位板5展开时,主板52的主板内缘70的边界和内板51的内板外缘62的边界应保证平行,并且保持固定的尽量小的间距。主板52和内板51应连接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合页54,合页54的两侧应分别固定于主板52主板内缘70和内板51内板外缘62。
同样地,连接所述主板52和下板53的合页54分别固定于主板52和下板51侧缘,具体地,合页54的一端固定于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合页54的另一端固定于下板53的上缘83。主板52和下板53可以通过合页54相互旋转。如图1所示,在定位板5展开时,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的边界和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的边界应保持平行,并且保持固定的尽量小的间距。主板52和下板53应该连接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合页54,合页54的两侧应分别固定于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和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
在优选的实例中,连接所述主板52和内板51的固定板55具有固定板开孔90,同时所述主板52在相应位置具有主板内定位孔93和主板上定位孔94,所述内板51在相应位置具有内板内定位孔68和内板外定位孔69,用螺栓57穿过开孔并予以固定。主板52开孔和内板51开孔之间的距离与固定板55两个固定板开孔90之间的距离一致。固定板55先至于内板51的内板外筋板67的内板外开口65处,此时固定板55也处于主板52的主板内筋板76的主板内开口74处,同时将主板52的主板外筋板77和内板51的内板外筋板67置于固定板55的开槽91中,接着将螺栓57穿过固定板55一个开孔并固定,将另外一个螺栓57穿过固定板55另外一个开孔并固定。这时内板51和主板52保持平面状态,并且各自的校核板56朝前。
同样地,连接所述主板52和下板53的固定板55具有固定板开孔90,同时所述主板52在相应位置具有主板外定位孔95和主板下定位孔96,所述下板51在相应位置具有下板上定位孔88和下板下定位孔89,用螺栓57穿过开孔并予以固定。主板52开孔和下板53开孔之间的距离与固定板55两开孔之间的距离一致。固定板55先至于下板53的下板上筋板87的开口85处,此时固定板55也处于主板52的主板下筋板79的开口75处,同时将主板52的主板下筋板79和下板53的下板上筋板87置于固定板55的开槽91中,接着将螺栓57穿过固定板55一个开孔并固定,将另外一个螺栓57穿过固定板55另外一个开孔并固定。这时下板53和主板52保持平面状态,其各自的校核板56朝前。当主板52、内板51和下板53保持平面状态时,如图1所示,各自的校核板56均朝前。
如图1所示,当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展开时,主板52位于内板51和下板53中间,并且主板52位于下板53上部,内板51位于主板52内部,即更靠近绞刀轴线的一侧。当内板51绕着以合页54为轴从折叠状态展开时,内板51外边界与主板52内边界处于重合状态,然后将固定板55的螺栓57拆卸,然后固定板55的卡槽91卡入内板51与主板52联合部,并且此时固定板55的上部分别与主板52、内板51相贴合,对准固定板55的孔和内板51的孔,以及固定板55的孔和主板52的孔,将螺栓57穿过固定板55的孔,两侧螺丝58呈反向旋转,直到固定板55分别同内板51和主板52紧密贴合。当下板53绕着以合页54的轴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图1或图2所示时,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的边界与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的边界处于重合状态,然后将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中的螺栓57拆卸,然后固定板55的卡槽91卡入下板53与主板52结合部,并且此时固定板55的上部分别与主板52、下板53相贴合,对准固定板55的孔和下板53的孔,以及固定板55的孔和主板52的孔,将螺栓57穿过固定板55的孔,两侧螺丝58呈反向旋转,直到固定板55分别与下板53和主板52贴合紧密。
如图3所示,当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折叠时,内板51和下板53均位于主板52后侧,内板51的内板外缘62和主板52的主板内缘70通过合页54连接,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和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通过合页54连接。在优选的实例中,主板52和内板51连接的合页54数目为二,主板52和下板53连接的合页54数目同样为二,当然合页54数目可以为一,也可以为三及以上。
诸如图3或图4所示的折叠状态,内板51、主板52和固定板55还通过螺栓57互相连接,下板53、主板52和固定板55也通过螺栓57互相连接,在螺栓57的两侧分别布置反向旋转的螺丝58。
当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折叠以后,其面积大大减少,其横向尺寸和竖向尺寸均大大减小,从图1和图3的对比就可以看出。该处所指的面积指内板51、主板52或下板53的板间面积。图1所示的绞刀定位板5横向尺寸指内板51的内板上缘63的长度和主板52的主板上缘72长度之和,绞刀定位板5竖向尺寸是指主板52的主板外缘71的长度和下板53的下板外缘82的长度之和。图3所示的绞刀定位板5的横向尺寸仅仅是主板52的主板上缘72的长度,定位板5的竖向尺寸只是主板52的主板外缘71的长度,因此折叠以后,绞刀定位板5的尺寸和面积都大大减小。
当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从图3所示折叠状态到图1所示展开状态时,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1,展开内板51和主板52。具体做法是:拆掉内板51和主板52之间固定板55上的螺栓57,将固定板55向前移动,然后内板51绕着以合页54的轴逐渐旋转,直到内板51与主板52前表面近乎一致,此时合页54呈展开状态。将固定板55置于主板52的主板内缘70的主板内开口74和内板51的内板外缘62的内板外开口65处,并且让固定板55的开槽91与主板52的内缘筋板76贴合,如图5所示,同时也与内板51的外缘筋板67贴合,与此同时,内板51的内板外定位孔69和固定板开孔90重合,主板内定位孔93和固定板55的另一开孔90重合。
步骤2,展开下板53和主板52。具体做法是:拆掉下板53和主板52之间固定板55上的螺栓57,将固定板55向前移动,然后下板53绕着以合页54的轴逐渐旋转,直到下板53与主板52前表面近乎一致,此时合页54呈展开状态。将固定板55置于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的主板下开口75和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的下板上开口85处,并且让固定板55的开槽91与主板52的主板下筋板79贴合,同时也与下板53的下板上筋板87贴合,与此同时,下板53的下板上定位孔88和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重合,主板52的主板下定位孔96和固定板55的另一开孔90重合。
步骤3,固定内板51和主板52,然后固定下板53和主板52。将第一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和内板51的内板外定位孔69,将第二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和主板52的主板内定位孔93,在螺栓57的两侧,用螺丝58反向旋转,直到固定板55分别与内板51和主板52贴合紧密;将第三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和下板53的下板上定位孔88,将第四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和主板52的主板下定位孔96,在螺栓57的两侧,用螺丝58反向旋转,直到固定板55分别与下板53和主板52贴合紧密。
当所述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从图1所示展开状态到图3所示折叠状态时,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1,折叠内板51和主板52。具体做法是:拆掉内板51和主板52之间固定板55上的螺栓57,将固定板55向前移动,此时固定板55的开槽91与主板52的主板内筋板76脱离,同时也与内板51的内板外筋板67脱离,而且固定板55也脱离主板52的主板内开口74和内板51的内板外开口65。内板51绕着以合页54的轴逐渐旋转,直到内板51与主板52贴合在一起,此时合页54呈闭合状态,并且内板51的内板内定位孔68和主板52的主板内定位孔93重合,内板51的内板外定位孔69和主板52的主板上定位孔94重合。
步骤2,折叠下板53和主板52。具体做法是:拆掉下板53和主板52之间固定板55上的螺栓57,将固定板55向前移动,此时固定板55的开槽91与主板52的主板下筋板79脱离,同时也与下板53的下板上筋板87脱离,而且固定板55也脱离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的主板内开口74和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的下板上开口85。下板53绕着以合页54的轴逐渐旋转,直到下板53与主板52贴合在一起,此时合页54呈闭合状态,并且下板53的下板上定位孔88和主板52的主板下定位孔96重合,如图5所示,下板53的下板下定位孔89和主板52的主板外定位孔95重合。
步骤3,固定内板51和主板52,然后固定下板53和主板52。将第一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内板51的内板内定位孔68和主板52的主板内定位孔93,将第二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55的固定板开孔90、内板外定位孔69,在螺栓57的两侧,用螺丝58反向旋转,直到固定板55分别与内板51和主板52贴合紧密;将第三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开孔90、下板上定位孔88和主板下定位孔96,将第四颗螺栓57依次穿过固定板开孔90、下板下定位孔89和主板外定位孔95,在螺栓57的两侧,用螺丝58反向旋转,直到固定板55分别与下板53和主板52贴合紧密。
在优选的实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区域92能够堆焊或者镂刻文字,也可以为数字,表示了不同型号的绞刀定位板5。可将不同型号的绞刀定位板5放置在一起,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绞刀对应的绞刀定位板5。
在优选的实例中,定位板5具有空间占有小的特点。定位板5折叠以后的包装尺寸更小,也更加稳定,非常利于运输。与此同时,本发明的定位板5能够在同样空间放置更多的定位板,当不同型号的定位板5放置在一起时,可以通过定位板5的显示区域92的标识予以区分。
将整张定位板5折叠以后,定位板5占有空间更小,在起重机械的使用过程中,较小的体积尺寸大大增强了使用的灵活性。本发明的定位板5具有更小的体积,方便起重机械寻找重心,同时也让定位板5的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6或图7所示的优选实例所示,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不仅折叠方便,而且展开操作简单,因此在绞刀修复厂房或车间里能够灵活的使用。在施工现场,一般环境比较恶劣,定位板5易于腐蚀,不利于长期使用,但是本发明由于其体积小而维护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具有所述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现场施工,折叠功能,拆装方便,占有空间小,运输和储存便利,成本低廉,定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积极效果。

Claims (7)

1.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包括内板(51)、主板(52)、下板(53)、合页(54)、固定板(55)和校核板(56);主板(52)和内板(51)通过合页(54)连接,主板(52)和下板(53)通过合页(54)连接;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展开时,主板(52)和内板(51)通过固定板(55)连接,主板(52)和下板(53)通过固定板(55)连接;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5)折叠时,内板(51)通过合页(54)连接并贴合于主板(52),下板(53)通过合页(54)连接并贴合于主板(52);内板(51)的内板下缘(64)具有弧形边界,内板(51)与校核板(56)连接,校核板(56)和内板下缘(64)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内板(51)的边界有筋板;主板(52)具有弧形定位边界(97),主板(52)与校核板(56)连接,校核板(56)和弧形定位边界(97)保持间距,主板(52)的边界有筋板;下板(53)的下板内缘(81)具有弧形边界,下板(53)与校核板(56)连接,校核板(56)和下板内缘(81)的弧形边界保持间距,下板(53)的边界有筋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内板(51)的筋板分为内板上筋板(66)和内板外筋板(67),主板(52)的筋板分为主板内筋板(76)、主板外筋板(77)、主板上筋板(78)、主板下筋板(79),下板(53)的筋板分为下板外筋板(86)、下板上筋板(87);固定板(55)设有开槽(91),开槽(91)能够卡置内板外筋板(67)和主板内筋板(76),开槽(91)也能够卡置下板上筋板(87)和主板下筋板(7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主板(52)和内板(51)的合页(54)分别固定于主板(52)的主板内缘(70)和内板(51)的内板外缘(62);合页(54)的数量为1-3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主板(52)和下板(53)的合页(54)分别固定于主板(52)的主板下缘(73)和下板(53)的下板上缘(83),合页(54)的数量为1-3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主板(52)和内板(51)的固定板(55)有固定板开孔(90),同时主板(52)在相应位置具有主板内定位孔(93)和主板上定位孔(94),内板(51)在相应位置有内板内定位孔(68)和内板外定位孔(69),可用螺栓(57)穿过开孔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主板(52)和下板(53)的固定板(55)具有固定板开孔(90),同时主板(52)在相应位置具有主板外定位孔(95)和主板下定位孔(96),下板(53)在相应位置具有下板上定位孔(88)和下板下定位孔(89),用螺栓(57)穿过开孔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其特征是:主板(52)设有标识性文字或数字的凹凸形的主板显示区域(92)。
CN201710352259.6A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Active CN1070129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2259.6A CN107012902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2259.6A CN107012902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2902A CN107012902A (zh) 2017-08-04
CN107012902B true CN107012902B (zh) 2019-06-14

Family

ID=5945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2259.6A Active CN107012902B (zh) 2017-05-18 2017-05-18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0129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T2038486T (pt) * 2006-06-16 2019-06-24 Esco Group Llc Conjunto de uma peça de desgaste e de um trinco para fixar a peça de desgaste a equipamentos de terraplenagem
JP5015983B2 (ja) * 2009-03-17 2012-09-0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CN201635107U (zh) * 2010-01-27 2010-11-17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掘进机用脚踏板
CN202298726U (zh) * 2011-10-31 2012-07-04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挖掘机脚踏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2902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2902B (zh) 一种绞刀用可折叠定位板
CN102224341B (zh) 制造风力涡轮机塔架结构的方法
CN104913901A (zh) 一种飞机副油箱颤振模型
CN101962107B (zh) 一种带有锁定装置的折叠式集装箱及其锁定方法
CN116690043A (zh) 一种海洋工程用金属管道修补装置
CN207372595U (zh) 一种磨粉机磨辊轴承拆卸装置
CN209335572U (zh) 折叠式钣金加工用工作台
CN209007166U (zh) 一种旋转刀库
CN206903651U (zh) 一种可折叠液压钻机操作箱
CN207001375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转运装置的固定底座
CN215476783U (zh) 一种双x型电石囤箱支架
CN207218162U (zh) 一种移动式桥架
CN210218321U (zh) 一种新型配重架安全限位锁
CN207788648U (zh) 夹持装置
CN205817716U (zh) 水环真空泵叶轮拆卸专用工具
CN216401465U (zh) 一种计算机生产用转运装置
CN206230475U (zh) 螺栓转动支架
CN209633012U (zh) 一种气化板检修专用小车
CN219730372U (zh) 臂架支座、臂架及作业机械
CN208605923U (zh) 一种防爆防蚀储气罐
CN206142708U (zh) 配重支架及起重机
CN208721115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探伤机
CN214331842U (zh) 一种矿浆管路
CN114199079B (zh) 一种收放装置的模块化搭载平台
CN208716590U (zh) 卷取机定位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