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6985B -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6985B
CN107006985B CN201610936626.2A CN201610936626A CN107006985B CN 107006985 B CN107006985 B CN 107006985B CN 201610936626 A CN201610936626 A CN 201610936626A CN 107006985 B CN107006985 B CN 107006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ayer
section
antelabium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66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6985A (zh
Inventor
S·G·史密斯
S·K·巴拉吉
J·A·撒蒂
A·钱
P·J·慕勒辛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4/258,95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9485338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006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10Watch cases or guards, with or without wind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5/00Rigid or semi-rigid luggage
    • A45C5/02Materia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ol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 B32B37/18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one or more of the layers being p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30Partial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4Cutting, tearing or severing, e.g. bursting; Cutter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08Electrical discharge treatment, e.g. corona, plasma treatment;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36Heat treatme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2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linear movement, e.g. push butt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2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3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e.g. laptop, tablet, netbook, game boy, navigation system, calcula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10Fibres of continuous length
    • B32B2305/18Fabrics, text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30Fillers, e.g. particles, powders, beads, flakes, spheres, ch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75/00Polyureas;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98/00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公开一种包括前翻盖和后盖的附件单元。后盖包括限定腔室的凹入部分和围绕腔室的开口延伸的唇缘。腔室被配置为接收消费电子设备,并且唇缘被配置为将消费电子设备保持在腔室中。后盖可包括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形成的壳体和由热塑性塑料形成的唇缘。前翻盖可包括由面板形成的区段,该区段在两者间具有折叠区域,该折叠区域允许前翻盖折叠。另外,前翻盖的端部区域将该前翻盖以铰接方式耦接至后盖,使得该前翻盖可在打开构型和闭合构型之间移动。本发明还公开制造附件单元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02251.1、申请日为2014年8月27日、发明名称为“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描述的实施例整体涉及电子设备的附件。具体地,当前实施例涉及附件单元的特征和用于制作附件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已在消费电子设备领域中取得的进展,也已经进行了相关附件单元的开发。就这一点而言,一些附件单元诸如护套被设计为用来保护消费电子设备。其它附件单元被配置成为消费电子设备提供增强的功能。
虽然现有的附件单元对于其预期目的可适当地发挥作用,但可能期望进一步的改进。例如,可能期望相关消费电子设备的功能增强或对该相关消费电子设备的保护增强。
另外,随着在消费电子设备领域中取得的进展,也进行了相关附件单元的开发。就这一点而言,一些附件单元诸如护套被设计用来保护消费电子设备。其它附件单元被配置为为消费电子设备提供增强的功能。虽然现有的附件单元对于其预期目的可能适当地发挥作用,但可能期望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描述了附件单元。附件单元可包括前翻盖,该前翻盖包括若干区段、设置在若干区段的任一侧上的内层和外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和外层允许前翻盖在若干区段之间的区域中折叠。附件单元还可包括端部区域。附件单元还可包括耦接至前翻盖的后盖。后盖可包括形成凹入区域的壳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和外层粘结在壳体的任一侧上。后盖还可包括沿壳体的周边机械地耦接的唇缘,其中唇缘由比壳体更加刚性的材料形成,并且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保持在壳体的凹入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翻盖的端部区域以铰接方式将前翻盖耦接至后盖,并且前翻盖能够在闭合构型和打开构型之间进行配置,在闭合构型中,前翻盖至少部分地覆盖通往凹入区域的开口,在打开构型中,通往凹入区域的开口至少部分地未被覆盖。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用于形成附件单元的后盖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由复合材料来成形凹腔。该方法还可包括沿凹腔的周边模制唇缘,其中唇缘由能够与凹腔中使用的树脂共固化的材料形成。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单向纤维放置在唇缘中,其中单向纤维围绕唇缘的周边延伸。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用于形成附件单元上的按钮组件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附件单元包括结构壳体、内部装饰层和外部装饰层。该方法可包括在结构壳体中形成倒角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倒角开口与电子设备上的被配置为置于附件单元内的按钮对准。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刚性填料放置在倒角开口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填料具有与结构壳体中的倒角开口对应的倒角边缘。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内部装饰层和外部装饰层粘结在结构壳体的任一侧上,其中不允许粘合剂接触刚性填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刚性填料被配置为将施加在外层上的力传递至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用于通过附件来按压电子设备上的按钮的按钮组件,附件具有结构壳体、粘结至结构壳体的内部装饰层、粘结至结构壳体的外部装饰层。按钮组件可包括位于结构壳体中的开口。按钮组件还可包括结构壳体中的具有减小厚度的区域,该区域围绕结构壳体中的开口。按钮组件还可包括外部按钮,该外部按钮被重叠注塑到结构壳体中的具有减小厚度的区域上并且突起穿过壳体中的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按钮设置在内部装饰层和外部装饰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按钮被配置为将施加在外部装饰层上的力传递至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用于具有外壳和由该外壳承载的显示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护套。护套可包括凹入部分和唇缘部分。凹入部分可包括侧壁。唇缘部分可与凹入部分一体形成。凹入部分与唇缘部分可配合以限定腔室。唇缘部分还可包含弹性材料,并且被配置为将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持在腔室内。唇缘部分还可包括边缘,该边缘所具有的形状限定适用于接收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开口。在将便携式电子设备接收到腔室中时,边缘可直接接合外壳。侧壁与唇缘部分可配合以提供肯定反馈,该肯定反馈指示便携式电子设备完全固定在腔室内。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用于形成被配置为接收电子设备的后盖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粘合剂施加至壳体的内部部分和壳体的外部部分。壳体可包括唇缘部分,并且壳体可被配置为接收电子设备。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层施加至设置在壳体的内部部分上的中心部分。第一层可被配置为接合内部部分和唇缘部分。第一层还可包括外周边区域。该方法还包括使内层朝向壳体的内表面展开。内表面围绕壳体的周边延伸。该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二层施加至壳体的外部部分。第二层可包括外周边区域,并且可被配置为接合唇缘部分和外部部分。第二层的外周边区域可被配置为接合内部部分的外周边区域。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粘合剂固化。
在另一方面,描述了形成用于电子设备的前盖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织物层,该织物层具有顶表面和与该顶表面相背对的底表面。织物层还可包括从顶表面和底表面之间的竖直距离测量的第一厚度。该方法还可包括定位织物层,使得织物层包括第一隆起部分和第二隆起部分。织物层的非隆起部分可在第一隆起部分和第二隆起部分之间延伸。该方法还可包括在顶表面上的第一隆起部分处施加第一切割,从而形成第一切割部分。该方法还可包括移除第一隆起部分。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检查以下附图和详细描述时,这些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将会或将变得显而易见。所有此类另外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内容内、在这些实施例的范围之内,并且受以下权利要求书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易于理解本公开,其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A示出包括前翻盖和后盖的附件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前翻盖位于打开构型中;
图1B示出位于打开构型中的图1A所示的附件单元的剖视图;
图2A示出图1A的附件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前翻盖位于闭合构型中;
图2B示出图2A的附件单元的剖视图,其中前翻盖位于闭合构型中;
图3示出位于打开构型中的图1A的附件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A示出后盖的壳体和唇缘的剖视图;
图4B示出壳体与独立唇缘部件的剖视图;
图4C示出后盖的壳体和唇缘的剖视图,其中唇缘部分中具有添加的纤维增强材料;
图5示出用于在固化过程期间将纤维放置在唇缘部分中的装置;
图6示出描绘用于将唇缘模制到壳体上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示出用于将唇缘模制到壳体上的过程的流程图,其中唇缘内保持有纤维;
图8A示出带有用于开口的若干盲孔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8B示出图8A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8C示出图8A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9示出描绘用于穿过附件单元形成洞同时显示最少量的壳体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A示出用于从附件单元修剪掉多余量的覆盖材料的过程;
图10B示出壳体的剖视图,其中内层和外层已被粘结并修剪;
图11A示出用于使用塞子固化粘合剂的过程;
图11B示出用于使用滚动加热器固化粘合剂的过程;
图11C示出用于使用可变形塞子固化粘合剂的过程;
图12A示出利用两个刚性加强件的铰链机构的剖视图;
图12B示出利用磁体的铰链机构的剖视图;
图13A示出使用刚性填料来按压按钮的按钮组件的剖视图;
图13B示出使用重叠注塑的外部按钮来按压按钮的按钮组件的剖视图;
图13C示出描绘用于形成按钮组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3D示出描绘用于形成按钮组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4示出位于打开构型中的图1A所示的附件单元的剖视图;
图15示出图14的附件单元的透视图,其中前翻盖位于闭合构型中;
图16示出图15的附件单元的剖视图,其中前翻盖位于闭合构型中;
图17A-17C示出壳体的各个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图17D-17G示出侧剖视图,该侧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形成附件单元的后盖部分的方法;
图18A-18D示出侧剖视图,该侧剖视图示出与附件单元的侧壁相关的各种特征部;
图19A-19E示出剖视图,该剖视图示出用于刮削一片织物的方法;
图20示出表示用于组装附件单元的方法的框图;
图21A-21D示出适合用作附件单元内的壳体的混合壳体的各个实施例;
图22为便携式媒体设备所利用的功能模块的布置的框图;以及
图23为适合与所述实施例一起使用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和理解,根据惯例,下面讨论的附图的各种特征未必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的各种特征和元件的尺寸可扩大或缩小以更清楚地示出本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所示的代表性实施例。应当理解,以下描述并非旨在将实施例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例。相反,以下描述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述实施例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另选的替代方案、修改和等同物。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在该附图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例。尽管足够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所述实施例,但应当理解,这些实例不是限制性的,使得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脱离所述实施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修改。
附件单元常常与消费电子设备一起使用。一些附件单元被配置为保护消费电子设备。例如,可使用护套以部分地或完全地围绕消费电子设备,使得消费电子设备受到保护而免于损坏。以另一个实例的方式,消费电子设备的支座可被配置为支撑消费电子设备,使得它们可便利地定位以用于与其进行交互。另一种附件单元可采用能够以可拆卸地连接至例如平板电脑的可折叠盖的形式。一些附件单元可被配置为在多种构型之间移动,多种构型包括:其中附件单元用作盖子的一种构型以及其中附件单元用作支座的另一种构型。
以下参考图1-23对这些和其它实施例进行讨论。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的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并且不应理解为限制性的。对于本讨论的其余部分,将描述适合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单元。具体地,为了简明和清晰起见,对于本讨论的其余部分,电子设备采用手持式电子设备诸如平板电脑的形式。
就这一点而言,图1A和图1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附件单元100的实施例。如图所示,附件单元100可包括前翻盖200和后盖300。前翻盖200可包括多个区段202和定位在区段中的每个区段之间的折叠区域204。折叠区域204可被配置为允许区段202相对于彼此折叠。前翻盖200还可包括端部区域206。端部区域206可以铰接方式将前翻盖200耦接至后盖300。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区段202中的每个区段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设置在其中的插入件。以举例的方式,区段202可包括插入件被放置在其中的凹坑区域,或插入件可嵌入在区段内(例如,通过嵌入模制)。如果使用凹坑,则凹坑区域可具有容纳对应的插入件的尺寸和形状。插入件可具有各种形状,但最通常被成形为与前翻盖200的整体外观(如,矩形)相符。插入件可用于为前翻盖200提供结构支撑。即,插入件可向盖组件提供硬度。在一些情况下,插入件可被称为加强件。插入件可由将回弹力添加至前翻盖200的刚性或半刚性材料形成。可使用的材料的示例包括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物、金属等等。插入件中的一些可由弹性材料诸如塑料形成,但也被布置为容纳其它部件,诸如下文所述的磁性元件。磁性元件中的一些磁性元件可采用磁体的形式,这些磁体中的至少一个磁体可与设置在与附件单元100相关联的电子设备内的磁性传感器进行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磁体中的一些磁体也可被布置为与设置在至少一个插入件中的可被吸引的磁性元件形成磁性吸引。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被吸引的磁性元件可由钢或其它铁磁材料形成,并且采用结合到插入件内的薄片的形状。
除了沿着较薄的折叠区域204以外,前翻盖200可为相对硬的并且不包括插入件(如,允许折叠),使得前翻盖200更加稳固并更易于抓握。此外,折叠区域204之间的间距可被配置为允许区段202被布置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三角形支撑结构可将电子设备支撑成一角度,从而允许用户操作设备而无需用双手支撑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将一个或多个磁体放置在区段202中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一个或多个磁体被配置为以期望的形状将这些区段保持在一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可能足以维持三角形结构而无需磁体。
后盖300可包括凹入部分302和唇缘304。凹入部分302可包括限定腔室310的多个侧壁306a-d(统称“306”)和底壁308。凹入部分3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孔312a-e(统称“312”)和/或一个或多个压花部分314a-b(统称“314”)。唇缘304可耦接至凹入部分302并且围绕腔室310的开口316延伸。如下文将进一步详述,后盖300的凹入部分302可由复合材料形成。另外,唇缘304可由比凹入部分302的复合材料更具刚性的材料形成。就这一点而言,后盖300的唇缘304可被配置为将消费电子设备保持在腔室310中,如下面详细讨论。另外,可采用孔312来允许使用消费电子设备的各种部件诸如音频端口、电源端口和数据端口。另外,孔312c中的一个孔可被配置为与消费电子设备(未示出)的相机镜头对准。就这一点而言,孔312c的尺寸可被设计为相对于相机镜头的尺寸过大,以便确保甚至当消费电子设备在后盖300中未完全对准时相机镜头也不被阻挡。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孔312冲孔至为附件单元100提供结构的热塑性壳体中。可围绕孔312添加液晶聚合物纤维以增强孔312。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利用70微米厚的液晶聚合物纤维层为孔312提供耐久性。可用于这种目的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液晶聚合物纤维是纤维。
包括如图1A所示的唇缘部分304a-d的唇缘部分304可与凹入部分302一体形成,并且围绕腔室310的开口316延伸。应当指出的是,在另选的实施例中,唇缘部分304可以为与凹入部分302接触的独立的刚性框架构件。如下文将进一步详述,后盖300的凹入部分302可由柔性材料形成。另外,唇缘部分304可由比凹入部分302的柔性材料更为刚性的材料形成。就这一点而言,后盖300的唇缘部分304可被配置为将消费电子设备保持在腔室310中,如下面详细讨论。在一些实施例中,唇缘部分304的刚性可基本上归因于唇缘部分304相对于凹入部分302的厚度。
前翻盖200可在打开构型(参见如,图1A)和闭合构型(参见如,图2A)之间进行配置。在打开构型中,前翻盖200相对于后盖300移位,使得通往腔室310的开口316至少部分地未被覆盖。例如,图1A示出完全打开构型,其中前翻盖200不接触唇缘304并且前翻盖限定基本上平坦的构型。此外,如上面所描述,当在打开位置时,前翻盖200还可被放置成三角形构型,以形成用于电子设备的支座。
如图2A所示,当前翻盖200位于闭合构型中时,前翻盖200的边缘210可接触唇缘304。因此,当被移动到闭合构型时,前翻盖200可限定基本上平坦的构型。就这一点而言,当前翻盖位于折叠构型中时,端部区段208可与前翻盖的其它区段202和折叠区域204基本上共面。然而,端部区域206的邻近端部区段208的一部分可弯曲,以使得端部区域206能够用作铰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唇缘304可向外延伸超过前翻盖200的边缘210。就这一点而言,唇缘304可用以当被接收在后盖300中的腔室310中的消费电子设备在掉落或以其它方式经受冲击时保护该设备的边缘不被损坏。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前翻盖200的边缘210以及唇缘304可延伸至相同尺寸,或前翻盖的边缘可延伸超过唇缘304。
限定附件单元100的材料可以改变。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整个附件单元100可由单种材料形成。然而,如上所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能期望的是由多种材料形成附件单元100以便利用不同的材料特性。
就这一点而言,图3示出了位于打开构型中的附件单元100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图。如图所示,附件单元100可包括单个材料片,该单个材料片限定前翻盖200的内层102和后盖300的凹入部分302。另外,附件单元100可包括单个材料片,该单个材料片限定前翻盖200的外层104和后盖300的凹入部分302。就这一点而言,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盖300的凹入部分302以及前翻盖200可至少部分地一体形成,从而为附件单元100的可见表面提供合意的连续外观。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后盖300和前翻盖200可由独立材料形成。
限定内层102和外层104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内层102和外层104二者可由微纤维材料、类似皮革的材料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材料形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层102可包含微纤维材料,并且外层104可包含聚氨酯类型材料诸如PUK。就这一点而言,内层102和外层104可包括被配置为提供耐久性、提供柔性、保护消费电子设备和/或提供合意的审美外观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102还可被配置为被动地清洁消费电子设备,该消费电子设备可在固定于内层中时与内层发生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件单元100还可包括位于内层102与外层104之间的一种或多种另外的材料。例如,附件单元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面板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含玻璃纤维、钢、碳纤维、塑料或其它相对刚性的材料的面板106可被配置为限定前翻盖200的区段202的结构。继而,面板106之间的区域可限定前翻盖200的折叠区域204,其中内层102和外层104为折叠区域提供柔性。
附件单元100还可包括前翻盖200中的一个或多个磁性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磁性元件108可被配置为与接收在后盖300中的消费电子设备的附接特征部进行交互。例如,当附件单元100位于闭合构型中时,磁性元件108可以磁性方式与消费电子设备的附接特征部吸引,使得前翻盖200可释放地保持在该构型中。前翻盖200还可包括磁性元件110,该磁性元件被配置为与磁敏传感器进行交互,磁敏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磁性元件的存在、不存在、或从存在到不存在或从不存在到存在的变化。例如,磁敏电路可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
例如,霍尔效应传感器可通过生成信号来对磁场的存在(或不存在)进行响应。信号可用于改变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因此,磁性元件110可定位在前翻盖200上的某个位置,在该位置处在将盖放置在消费电子设备的表面上或该消费电子设备的表面附近时触发霍尔效应传感器以生成信号。信号可指示前翻盖200在相对于消费电子设备的预定位置,这可导致消费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在前翻盖200的具有磁性元件110的一部分在霍尔效应传感器附近的情况下,来自磁性元件110的磁场可能引起霍尔效应传感器生成信号。继而,该信号可用于将工作状态改变为与被完全覆盖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功能相符的一种工作状态。
例如,在其中消费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的那些情况下,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能够以使得显示器被阻止显示视觉内容的方式改变。另一方面,当移除具有磁性元件110的前翻盖200的部分直至霍尔效应传感器不再对磁性元件110的磁场进行响应时,霍尔效应传感器可生成另一个信号。所述另一个信号可导致消费电子设备进入与未被覆盖的并且可视的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一致的另一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正如具有显示器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示例一样,当霍尔效应传感器不再检测到来自磁性元件110的磁场时,平板电脑的功能可能被改变,使得显示器被启用以呈现视觉内容。
附件单元100还可包括位于内层102和外层104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端部面板112,该端部面板可被配置为限定端部区域206的在端部区段208处的一部分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部面板112可包含玻璃纤维、钢、碳纤维、塑料或其它相对刚性的材料。因此,限定内层102和外层104的材料(例如,微纤维、皮革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可包括柔性材料,该柔性材料允许前翻盖200在折叠区域204处和端部区域206处弯曲,而限定面板106的材料可提供刚度和硬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前翻盖200还可包括增强杆114。增强杆114可被配置为增强前翻盖200的外边缘210c以及位于前翻盖200的外边缘和侧边缘210a和210b之间的拐角。因此,增强杆114可由相对刚性的材料诸如塑料、钢、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形成。
附件单元100还可包括壳体118。壳体118可在后盖300的区域中定位在内层102和外层104之间,并且可为后盖300提供硬度。壳体118可由包括热塑性塑料、复合物等的多种材料形成。在所述实施例中,壳体118可主要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形成,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也更简单地称为玻璃纤维。GFRP是由通过玻璃的细纤维增强的塑料基质制成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应当指出的是,用于形成许多GFRP结构的塑料基质可以为热固性塑料(最常见的为环氧树脂、聚酯或乙烯基酯)或热塑性塑料。此外,GFRP是轻质、极其结实且稳固的材料并且具有块体强度和重量特性,该块体强度和重量特性与金属相比更加有利,但是与金属不同,该材料是射频可穿透的。这样,GFRP具有使得其成为结实、有回弹力但是也为射频可穿透的结构元件的良好候选物的特性。当附件单元100与使用射频通信电路的消费电子产品一起使用时,特别期望这种组合。
此外,壳体118可包括被配置为允许使用各个按钮、相机孔、扬声器端口等的多种开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盖116可被包括在壳体118和内层102或外层104之间,包括允许声音从包括在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逸出的穿孔。壳体118可使用多种粘合剂附接至内层102和外层104。在一个实施例中,热活化粘合剂可用于将内层102和外层104二者附接至壳体118。然而,任何技术上可行的粘合剂都可用于形成可靠的连接。唇缘304 可围绕壳体118的周边设置,以为后盖300提供结构硬度并且提供用于保持电子设备的悬伸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唇缘304可结合到壳体118中。在其它实施例中,唇缘304可形成为独立部件并且在组装过程期间附接至壳体118。下面描述关于唇缘304以及唇缘304和壳体118之间的接合的更多细节。
前翻盖200可包括将限定前翻盖的材料层粘结在一起的内粘合剂层120和外粘合剂层122。具体地,外粘合剂层120可将外层104粘结至增强杆114以及面板106和端部面板108。另外,内粘合剂层120可将内层102粘结至增强杆114、面板106以及端部面板112。因此,粘合剂层120和122可将构成前翻盖200的层和部件层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剂层120和122可包含热塑性粘合剂,诸如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粘合剂或热塑性尼龙粘合剂。此类热塑性粘合剂可用于形成结构元件,从而为将无法自己保持固体形状的内层102和外层104提供形状。就这一点而言,热塑性粘合剂可被熔化,以将多个材料层(例如,内层102和外层104)胶合在一起。通过改变用于加热热塑性粘合剂的温度、操作发生时的压力、热塑性粘合剂暴露于热的时间长度以及热塑性粘合剂在加热之后被冷却到的温度,可控制由此限定的结构的刚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热塑性粘合剂熔化时,该粘合剂可渗入相邻的多孔材料层中,从而形成粘结的结构。较长的加热周期可导致材料中的注入增加并且可产生更为刚性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使内层102和外层104的区域局部变薄来控制前翻盖200的柔性。这可能在内层102和外层104由相对坚硬的材料诸如皮革形成时尤为重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组装之前,可通过使磨蚀工具诸如水平砂轮沿层102和104的区域204中的不可见表面运行来减小层102和104的局部厚度。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使用激光器或剖层机来实现相同的效果。
此外,附件单元100的一些实施例可包括被配置为保持前翻盖200的端部区域206的柔性的特征部。在图3所示的附件单元100的实施例中,前翻盖200的内粘合剂层120和外粘合剂层122可不完全覆盖端部区域206。相反,如图所示,内粘合剂层120和外粘合剂层122可包括插片122’,该插片邻近前翻盖200的侧边缘210a和210b跨过端部区域206延伸。具体地,插片122’可被配置为跨过前翻盖200的端部区域206延伸至后盖300的边缘。因此,在其中前翻盖200包括多个材料层的实施例中,这些材料层可在端部区域206的第一纵向端部206a和第二纵向端部206b处粘结,并且由于与端部区域的纵向端部粘结的插片122’而在两者间脱离。通过仅粘结端部区域206的一部分,内层102和外层104可保持相对于彼此自由旋转。因此,端部区域206可用作如先前所述的铰链。下面描述前翻盖200和后盖300之间的铰链的其它实施例。
图4A示出壳体118和唇缘304的剖视图,展示了唇缘304如何可将电子设备402保持在附件单元100内。可选择用于形成壳体119和唇缘304的材料以提供以下后盖300,该后盖具有足以将电子设备402牢固地保持在后盖300内的机械性能,同时保持足以允许电子设备402被多次插入和移除而无需终端用户过度用力或不会潜在地损坏附件单元100或电子设备402的柔性。为了插入和移除电子设备402,壳体118和唇缘304二者可在方向404上向外挠曲。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402可包括围绕上表面的周边的斜面412。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壳体118和唇缘304的形状可被配置为在斜面的两个边缘处提供两个接触点。当电子设备402完全接合在后盖300内时,这种两点接合的结果是“卡合”体验。此卡合可提供增强的用户体验,并且有助于警示用户电子设备402已完全保持在后盖30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8和唇缘304可由相同的材料形成。所使用的材料可包括热塑性塑料、纤维增强塑料、聚合物等。然而,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壳体118和唇缘304二者可能存在若干缺点。第一,可能难以找到以下材料:拥有保护电子设备402并将电子设备402固定在适当位置所必须的机械性能,同时具有允许容易地插入和移除电子设备402的柔性。第二,当壳体118和唇缘304被形成为单个部分时,由唇缘304形成的底切可使模制过程复杂化,从而必须在模具中使用滑块或其它移动部分。
上面提及的困难可通过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壳体118和唇缘304来解决。图4B示出另选的实施例,其中壳体118和唇缘304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在组装过程期间接合在一起。例如,壳体118可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形成,而唇缘304可由热塑性材料形成。不同材料的组合可提供机械强度和柔性的满意的组合,以便既保护电子设备402又允许容易插入和移除。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8中使用的树脂可与唇缘304中使用的热塑性塑料密切匹配,使得两种树脂可同时固化并且沿表面408形成粘结。在图6中示出关于此过程的更多细节。
图4C示出壳体118和唇缘304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4B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壳体118和唇缘304可由独立材料形成。例如,壳体118可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形成,而唇缘304可由热塑性塑料形成。然而,唇缘304还可包括沿唇缘304的长度的一个或多个纤维束410。添加的纤维可增大唇缘304的刚度。纤维410可选自许多纤维,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在组装时在壳体118和唇缘304的固化过程期间引入纤维410,从而允许所有三个部件同时固化。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在唇缘304已经固化之后将纤维410添加至唇缘304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纤维410可使用粘合剂、焊料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手段附接至唇缘304。图5中示出用于在固化过程期间将纤维410插入唇缘304中的装置,并且图7中描述用于包括纤维410的过程。
图5示出用于在固化过程期间在唇缘304中包括纤维410的装置500。壳体118可放置在模具中,并且用于形成唇缘304的重叠注塑模具可放置在壳体118上方。拐角引导件502可沿唇缘304的内部拐角放置,并且纤维410可缠绕拐角引导件502的外表面。栓506和508可用于引导纤维410远离装置500,并且绷紧纤维410直至其张紧。拐角引导件502以及栓506和508的组合可在唇缘304固化时将纤维410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因此,纤维410成为唇缘304的整体部分,并且可大大地增大唇缘304的刚度。
图6示出描绘用于同时固化附件单元的壳体和唇缘的过程600的流程图。在步骤602中,可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物模制成壳体的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可由其它材料诸如热塑性塑料模制而成。模制过程中使用的树脂可在此时被添加或预先浸渍在纤维中。在其它实施例中,玻璃之外的纤维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等可用于复合材料框架中。接着,在步骤604中,可开始壳体的固化过程。这可包括热固化、随时间固化、UV固化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固化手段。在步骤606中,虽然壳体的固化过程仍在进行,但是可将唇缘模制在壳体的边缘上方。唇缘可使用与壳体中使用的树脂具有类似性能的树脂或热塑性塑料形成。这可确保壳体和唇缘之间形成强效粘结。最后,在步骤608中,可允许壳体和唇缘固化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个部分。
图7示出描绘用于在后盖的唇缘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纤维束的过程700的流程图。在步骤702中,可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物模制成壳体的形状。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可由其它材料诸如热塑性塑料模制而成。模制过程中使用的树脂可在此时添加或预先浸渍在纤维中。在其它实施例中,玻璃之外的纤维包括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等可用于复合材料框架中。接着,在步骤704中,可将用于形成唇缘的重叠注塑模具定位在壳体的边缘上方。然后,在步骤706中,使一个或多个纤维束穿过用于唇缘的模具并且绷紧。在一些实施例中,具有拐角引导件和绷紧栓的装置诸如图5中描绘的装置可用于使纤维在模具中正确地对准。接着,在步骤708中,可将唇缘材料注入至唇缘模具中。唇缘材料可包括与壳体中使用的树脂具有类似性能的树脂或热塑性塑料。最后,在步骤710中,可允许壳体、唇缘和纤维束固化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个一元化部分。
图8A示出壳体组件800,展示了用于在附件单元100中形成通孔同时使用户能看见壳体的程度最小化的方法。附件单元100可包括允许电子设备在限定区域中暴露于外部环境的多种贯通开口。这些贯通开口可包括用于相机、耳机接口、扬声器、麦克风等的开口。如果这些开口穿过内层102、壳体118和外层104形成,那么用户可围绕开口的内部看见壳体118的显著部分。通常,壳体118的颜色可能与内层102和外层104不同,从而产生并不美观的开口。图8A-8C展示可如何最小化或消除这种不连续性。区域802可表示其中需要用于相机、耳机接口的通孔或其它类型的开口的区域。壳体118可被钻孔或机加工,以在这些区域中形成盲孔。例如,如果壳体118的总厚度为约0.4mm,那么区域802可被机加工至0.2mm的厚度。应当指出的是,这些数字是代表性的,并且此过程期间可移除壳体110的任何百分比的厚度。
参考图8B,示出了已经附连内层102和外层104并且已经切出通孔之后的区域802的剖视图。在厚度从正常厚度减小至盲孔的厚度时,内层102可沿循壳体118的轮廓。这样,壳体118的可见部分从距离d1减小至距离d2。通常,这种减小可将壳体118的厚度减小到在随机检查附件单元100时人眼不可见的程度。图8C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区域802中使用通孔取代盲孔。在这种情况下,内层102和外层104在围绕最终通孔的区域中直接粘结至彼此。这种方法可确保壳体118对于用户完全不可见,但围绕开口提供较少的结构支撑。因此,当围绕附件单元100的较高应力区域中的开口使用时,图8B所示的技术是优选的。
图9示出描绘用于使穿过附件单元的开口中的可见壳体的量最小化的过程900的流程图。在步骤902中,在期望开口的区域中钻孔或机加工出盲孔。盲孔应大于期望的开口。优选地,盲孔应设置在附件单元的不可见的一侧上。然而,孔可设置在任一侧上,如果需要如此的话。孔的深度可以为约壳体厚度的一半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深度。接着,在步骤904和906中,将内层和外层粘结在壳体的两个表面上。最后,在步骤908中,在盲孔的中心处,穿过内层、壳体和外层切出期望的开口。壳体的围绕开口的周边的减小厚度可使得开口的外观对用户来说更美观。
图10A和图10B示出将内层102和外层104施加于壳体118和唇缘304时的附件单元100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102和外层104可构成一体的材料,该一体的材料包裹在整个附件单元100周围并且沿一个接缝汇合。内层102和外层104可由多种不同织物和材料形成。优选地,层102和层104可由低恢复性或“高定形”织物形成,这些织物在它们被拉伸以围绕对象诸如附件单元100的轮廓成形时趋于保持处于变形状态。此外,可能优选的是使用利用粘合剂可很好粘结的织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壳体118或内层102和外层104上放置底漆,以增加二者之间的粘结的粘滞。
内层102和外层104可使用任何合适的粘合剂来粘结。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热塑性粘合剂。然而,由于固化热塑性粘合剂所需的高热量,使用热塑性粘合剂对于一些材料可能是有问题的。例如,固化热塑性粘合剂所需的温度可能损坏一些形式的皮革和聚氨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热固胶可用来取代热塑性粘合剂。热固胶可在低至80华氏度的温度下固化,并且因此可更适合与温敏材料一起使用。如图10A所示,内层102和外层104粘结至壳体118和唇缘304之后可能留下多余量的材料。可使用模切刀1002移除多余材料,以留下图10B所示的无缝修饰1004。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切刀1002可由机加工的单面刀片构成,刀片具有足以确保进行精确切割的容差。然而,用于切割材料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可用于将多余材料从内层102和外层104修剪掉。
图11A-11C展示了用于使热固胶固化在后盖300的边缘区域周围的方法。当将内层102粘结至壳体118和唇缘304时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在粘合剂固化时在由唇缘304形成的悬伸部分下方维持足够的压力和热量。图11A展示了在固化过程期间使用受热的塞子1102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塞子1102可与电子设备的塞子具有类似的形状,并且由导热材料诸如钢、金属或黄铜形成,附件单元100被设计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塞子。唇缘304下方的热量和压力的组合可允许内层102牢固地附着至壳体118和唇缘304。
图11B示出使用旋转夹具1104提供热量和压力的另选的方法。夹具1104具有被配置为与壳体118和唇缘304的内部相符的形状。此外,夹具1104可绕轴线1106旋转,并且围绕壳体118的周边平移,从而在固化过程期间提供间歇压力和热量。最后,图11C展示在唇缘304下方产生压力的另一种方法。可将可变形材料1108放置在由壳体118形成的腔内。可变形材料1108可以是能够响应于压力而变形的任何材料,诸如硅。一旦处于适当的位置,就可沿可变形材料1108的顶表面施加压力,从而引起壳体118内的可变形材料1108的部分向外展开并且填充任何裂缝。在固化过程期间,此向外压力可抵靠壳体118和唇缘304将内层102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如上面所指出,前翻盖200可以铰接方式耦接至后盖300。图12A和图12B示出用于形成合格的铰链机构的装置的各个实施例。内层102和外层104是由柔性材料形成并且可在前翻盖200和后盖300之间跨越,从而提供用于前翻盖200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旋转的装置。然而,当成为前翻盖200和后盖300之间的唯一连接时,内层102和外层104趋于在不期望的方向上弯曲,从而导致当在闭合位置时前翻盖200不与后盖300对准。此外,如果内层102和外层104过度坚硬,那么当在闭合位置时前翻盖200可能不能抵靠后盖300平放。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两个刚性加强件112可被包括在内层102和外层104之间,使得当被置于闭合位置时附件单元100在两个刚性加强件112之间折叠。刚性加强件112可由任何合适的刚性材料包括钢、铝、塑料、织物稀松布等形成。可由在刚性加强件112之间将内层102和外层104粘结在一起的相同粘合剂或任何其它合适的粘合剂将刚性加强件112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在两个刚性加强件112之间的区域1202中在内层102和外层104上执行热压来为铰链系统添加另外的柔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在组装之前使用磨蚀工具、激光器或剖层机减小内层102和外层104的区域1202中的厚度来进一步增加柔性。图12B示出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由磁体1204取代刚性加强件112。磁体1204可被放置成使极性反向,使得当如由箭头所示旋转到闭合位置时磁体1204彼此吸引。磁体1204的添加可进一步确保当被置于闭合位置时前翻盖200抵靠电子设备平放。
图13A和13B展示用于允许用户在无需通孔的情况下通过附件单元100使用电子设备上的按钮的多个实施例。在图13A中,电子设备1302包括按钮1304,用户可使用按钮1304而无需移除电子设备1302。后盖300的示出部分包括内层102、外层104和壳体118。倒角开口1308可形成于壳体118中与按钮1304对准,并且在组装过程期间,由倒角开口1308形成的空间可用刚性填料1306来填充。刚性填料1306可由任何合适的刚性材料包括铝、钢和塑料形成。当用户按压按钮1304上方的外层104时,力通过外层104传递至刚性填料1306。刚性填料1306然后通过内层102传递力并且按压按钮1304。
图13B展示允许使用电子设备1302上的按钮1304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13A类似,后盖300的示出部分包括内层102、外层104和壳体118。然而,壳体118包括由盲孔1312围绕的通孔1314,其中盲孔1312大于通孔1314。壳体118的由盲孔1312造成的薄化部分可用作用于重叠注塑外部按钮1310的粘结区域。外部按钮1310可由能够形成按钮形状的任何压缩可模制材料诸如硅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在重叠注塑的材料中嵌入硬填料,这与图13A中描述的实施例类似。当用户按压在外层104上时,力通过外部按钮1310和内层102传递以按压按钮1304。
图13C示出描绘用于按照图13A形成按钮组件的过程1300的流程图。在步骤1302中,在壳体中形成倒角开口。开口可以为圆形或任何其它可行的形状。优选地,开口所具有的形状可粗略等于电子设备上的按钮的形状,按钮组件被配置为按压按钮。在步骤1304中,将刚性填料放置在倒角开口中。刚性填料也可具有倒角边缘,其中侧边对准以与壳体中的倒角开口互锁。在步骤1306和步骤1308中,将内层和外层粘结至壳体。然而,不应将粘合剂放置在内层和外层与刚性填料之间,从而允许刚性填料在壳体中的倒角开口内自由地移动。最后,在步骤1310中,可使刚性填料与对应电子设备上的按钮对准。当对外层施加力时,力可通过刚性填料传递,并且按压电子设备上的按钮。
图13D示出描绘用于按照图13B形成按钮组件的过程1350的流程图。在步骤1352中,在壳体中形成开口。开口可以为圆形或任何其它可行的形状。优选地,开口所具有的形状可粗略等于电子设备上的按钮的形状,按钮组件被配置为按压按钮。在步骤1354中,可减小壳体的围绕开口的区域中的厚度。厚度可通过钻孔、机加工或任何其它技术上可行的手段来减小。此外,可从壳体的向内面向电子设备的表面移除材料。接着,在步骤1356中,可将外部按钮重叠注塑到在步骤1354中形成的具有减小厚度的区域上。外部按钮可包括突起部分,该突起部分可突起穿过壳体中的开口并且从电子设备向外突出。最后,在步骤1358和1360中,可将内层和外层粘结至壳体。当用户按压外部壳体的适当区域时,外部按钮通过内层传递合力,并且按压电子设备上的对应按钮。
图14-1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附件单元1400的实施例。如图所示,附件单元1400可包括前翻盖1500和后盖1600。前翻盖1500可包括多个区段1501a、1501b、1501c以及定位在这些区段中的每个之间的折叠区域1504。折叠区域1504可被配置为允许区段1502相对于彼此折叠。前翻盖1500还可包括端部区域1506。端部区域1506将前翻盖1500枢转地耦接至后盖1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段1501a、1501b、1501c中的每个区段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插入件。例如,区段1501a、1501b、1501c均可包括插入件被放置在其中的凹坑区域,或插入件可嵌入在区段1501a、1501b、1501c内(例如,通过嵌入模制)。在使用凹坑的实施例中,凹坑区域具有用于容纳对应插入件的尺寸和形状。插入件可具有各种形状,但通常被成形为对应于前翻盖1500的整体外观(例如,矩形)。插入件可为前翻盖1500提供结构支撑。即,插入件可向盖组件提供硬度。因此,插入件可被称为加强件。插入件可由向前翻盖1500添加回弹力的刚性或半刚性材料形成。可使用的材料的示例包括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物、金属等等。一些插入件可由弹性材料形成,弹性材料进一步容纳其它部件诸如磁性元件。磁性元件可与设置在与附件单元1400相关联的电子设备(未示出)内的磁性传感器进行交互。磁性元件也被布置为与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入件的可被吸引的磁性元件形成磁性吸引。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被吸引的磁性元件可由钢或其它铁磁材料形成,并且采用结合到插入件内的薄片的形状。
前翻盖1500还包括折叠区域1504,该折叠区域比区段1501a、201b、201c薄并且不包括插入件,从而允许前翻盖1500折叠并且使得前翻盖1500更易于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区段1501b和1501c的尺寸可基本上比区段1501a宽。以这种方式,可通过以在具有专利申请序列号12/971,536、现为美国专利8,344,836并由Lauder等人于2010年12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消费电子产品)”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述的方式定位区段1501a、1501b、1501c而形成具有适当角度的三角形支撑结构,所述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形成至少一个三角形支撑结构的一种方法可包括:区段201a具有多个磁体并且以一种方式被布置为相对于区段1501b和1501c进行折叠,该方式使得区段1501a内的至少一个磁性元件以磁性方式被吸引至区段1501c内的磁活性元件。以这种方式,区段1501a和区段1501c可以磁性方式约束在一起,从而形成第一三角形支撑结构。三角形支撑结构可用作附件单元100的支撑结构。因此,还可支撑由附件单元1400支撑的任何电子部件。例如,当用作支架时,具有显示器并且由附件单元1400支撑的电子设备能够以一种方式来放置,该方式使得视觉内容可相对于附件单元1400下方的水平表面以约75度来显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前翻盖1500可被折叠以形成第二三角形支撑结构,该第二三角形支撑结构可用于将电子设备定位在适用于将电子设备用作键盘的取向上。然而,应当指出的是,这些仅为可由前翻盖1500形成的许多其它支撑结构的代表性示例。
虽然端部区域1506的柔性材料允许它将前翻盖200枢转地耦接至后盖1600,但是这还可致使在闭合构型中前翻盖1500和后盖1600之间不对准。如图16所示,闭合构型指的是前翻盖1500基本上与后盖1600接触。为了确保在闭合构型中前翻盖1500和后盖1600之间的正确对准,一些实施例在端部区域1506中包括端部面板1508。端部面板1508可被配置为强化端部区域206,使得端部区域1506维持前翻盖1500的外边缘1510a-c(统称“1510”)相对于后盖1600的唇缘部分1604的对准。端部面板1508可由玻璃纤维、钢、碳纤维、塑料或它们的组合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部区段1508可具有防止它们通过附件单元1400的装饰表面显露出来的厚度。以这种方式,端部面板208可在不影响附件单元1400的外表外观的情况下为前翻盖1500和后盖1600之间的枢转耦接提供刚度。
在图15中,端部区域1506可包含一种材料,该材料是柔性的,从而允许端部区域1506弯曲。然而,因为在端部区域1506中采用柔性材料,所以如果不具有端部区段1608,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前翻盖1600可趋于在不期望的方向上而不是围绕穿过端部区域1506的长轴1512在端部区域1506处相对于后盖1600弯曲。就这一点而言,端部区段208可被配置为当附件单元在垂直于穿过端部区域1506的长轴1512之外的方向上经受力时,防止前翻盖1500的外边缘1510相对于唇缘部分1604的不对准。
参考图15,当前翻盖1500位于闭合构型中时,前翻盖1500的外边缘1510可接触唇缘部分1604。因此,当移动至闭合构型时,前翻盖1500可限定基本线型的构型。就这一点而言,当前翻盖1500位于闭合(或折叠)构型中时,端部区段1508可与前翻盖1500的其它区段1501a、1501b、1501c以及折叠区域1504基本上共面。然而,端部区域1506的邻近端部区段1508的一部分弯曲,以允许端部区域1506用作铰链,如以上所指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唇缘部分1604可向外延伸超过前翻盖1500的外边缘1510。就这一点而言,唇缘部分1604可起作用,以当掉落或以其它方式经受冲击时保护被接收在后盖1600中的腔室1610(图16中提及)中的消费电子设备的边缘免受损坏。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前翻盖1500的外边缘1510以及唇缘部分1604可延伸至相同尺寸,或前翻盖1500的外边缘1510可延伸超过唇缘部分1604。当用作结构元件时,唇缘部分1604所包含的材料具有足以将消费电子设备保持在后盖1600的腔室1610中的机械性能。此外,除了将消费电子产品保持在腔室1610内的能力之外,唇缘部分1604还保持,该柔性足以允许消费电子设备多次插入腔室1610和从腔室1610移除而无需终端用户过度用力、不会潜在地损坏附件单元1400或消费电子产品。
限定附件单元1500的材料可以改变。在一个实施例中,整个附件单元1500可由单种材料形成。然而,如上所述,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能期望的是由多种材料形成附件单元1500以便利用不同的材料特性。
如图15所示,附件单元1400还可包括前翻盖1600中的一个或多个磁性元件1408。例如,设置在区段201a中的磁性元件1408可被配置为与定位在后盖1600内的消费电子设备的附接特征部进行交互。当附件单元1400位于闭合构型中时,磁性元件1408可被以磁性方式吸引到消费电子设备的附接特征部,使得前翻盖1500可释放地保持在该构型中。前翻盖1500还可包括磁性元件1410,该磁性元件被配置为与嵌入在消费电子设备中的磁敏电路进行交互,磁敏电路被配置为检测磁性元件1410的存在、不存在、或从存在到不存在或从不存在到存在的变化。例如,磁敏电路可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
附件单元1400的磁性元件1408和1410可被配置为提供各种其它类型的功能性。例如,霍尔效应传感器可通过生成信号来对磁场的存在(或不存在)进行响应。信号可用于改变消费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磁性元件1410可定位在前翻盖200上的某个位置,在该位置处在将盖放置在消费电子设备的表面上或该消费电子设备的表面附近时触发霍尔效应传感器以生成信号。信号可指示前翻盖200在相对于消费电子设备的预定位置,这可导致消费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信号还可用于将工作状态改变成具有适用于被完全覆盖的消费电子设备的功能性的状态。
在其中消费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的情况下,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能够以使得显示器被阻止显示视觉内容的方式改变。另一方面,当移除具有磁性元件1410的前翻盖1500的部分直至霍尔效应传感器不再感测到磁性元件1410的磁场时,霍尔效应传感器可生成另一个信号。此另一个信号可导致消费电子设备进入与显示器的未被覆盖且可视的至少一部分相符的另一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在此状态中,平板电脑的功能性可改变,使得显示器被启用以呈现视觉内容。应当指出的是,上述附接特征部和磁敏电路在具有专利申请序列号12/971,536、现为美国专利8,344,836并由Lauder等人于2010年12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CONSUMER ELECTRONIC PRODUCT”的美国专利申请中进行了讨论,该专利申请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
图16示出位于闭合构型中的附件单元1400。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后盖1600可由以粘接方式形成的基体材料制成,或后盖可只是以粘接方式附接至外层的内层。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后盖1600包括壳体118。壳体1418可通过使用塑料的热成形工艺、压塑、注塑或它们的组合来形成。壳体1418可由本领域中已知的用于为电子外壳设备制造护套的任何刚性材料制成。除了壳体1418之外,后盖1600包括附接至壳体1418的内表面的内层1402以及同样附接至壳体1418的外层1404。如图16所示,内层1402和外层1404大体终止于后盖的唇缘部分1604附近的一端处。内层1402和外层1404延伸穿过后盖1600,以限定前翻盖1600的外周边。内层1402和外层1404大体终止于加强元件1416附近的另一端处。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元件116可由相对刚性的材料诸如塑料、钢、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形成。在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加强元件1416包括设置在内层1402和外层1404之间的粘合剂。
图17A-17G示出用于形成附件单元的后盖部分的过程。为了简单起见,这组图省略了前翻盖1500。图17A-17C示出壳体1700的各个实施例。在图17A中,描绘了由单种材料制成的热成形塑料壳体1700。壳体1700的凹入部分1702可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厚度,而唇缘部分1704可与凹入部分1702一体形成。唇缘部分1704可注塑到凹入部分1702上,从而不需要后续的粘结操作。在图17B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塑料凹入部分1702被压塑至唇缘部分1706。在一些实施例中,唇缘部分1706由强化玻璃纤维制成。唇缘部分1706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构造:使许多单向玻璃纤维以连续循环方式重叠并且随后根据唇缘部分1706的几何形状使这些玻璃纤维成形。在图17C中,唇缘部分1706还包括侧壁的主要部分,并且因此形成壳体1700的凹入部分的主要部分。壳体1700的包含强化材料(诸如强化玻璃纤维)的部分可基本上增加壳体1700的总体硬度。
图17D示出第一组装步骤,该步骤描绘如图17A中描绘的壳体1700以及第一层1710(还可被称为内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700可以为热成形塑料壳体、压塑壳体、注塑壳体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1710为微纤维层;微纤维层还可以为预成形的微纤维层。应当理解,图17B和17C所示的实施例也可在图17D-17G所示的组装步骤中使用。第一层1710可以为预成形的微纤维层。第一层1710可以粘接方式耦接至凹入部分1802的中心部分170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层1710可由热塑性粘合剂以粘接方式耦接至壳体1700,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利用热固性粘合剂。在两种情况下,壳体1700和第一层1710可被加热以活化热粘合剂。图17E示出第二步骤,其中使用展开设备来围绕壳体1700的唇缘部分1704来按压第一层1710的周边部分1711,从而围绕唇缘部分1704并且沿壳体1700的侧壁以粘接方式接合第一层1710的周边部分。因为第一层1710被预成形为与壳体1700的内表面相符,所以可控制并且避免第一层1710的过度拉伸。以这种方式,可防止在第一层1710中形成针孔,从而防止粘合剂和/或壳体1700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层1710显露出来。
在图17F中,一旦第一层1710与壳体1700以粘合剂接触并且当展开设备(未示出)保持第一层1710处于张力下时,可以受控的速率来冷却壳体1700的暴露部分,以建立第一层1710和壳体1700之间的粘合剂耦接的期望的特征。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改变冷却以跨凹入部分1702和/或唇缘部分1704提供变化的硬度。在图17G中,第二层1712(也称为外层)可以粘接方式耦接至壳体1700的暴露部分。第二层1712可由皮革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粘合剂耦接可使用凹面夹具抵靠壳体1700按压第二层1712来完成。第二层1712的第一端1713和第二端1714可分别耦接至第一层1710的第一端1716和第二端1717。第一层1710和第二层1712可一起形成基本零凸缘设计。短语“零凸缘设计”指的是第一层1710和第二层1712的粘结区,该粘结区不含第一层1710或第二层1712的向外突起(相对于壳体1700)。换句话讲,第一层1710粘结至第二层1712的区域从壳体1700延伸约与第一层1710或第二层1712的厚度(宽度)类似的距离。零凸缘设计还维持第一层1710和第二层1712之间的粘结关系。零凸缘设计的示例在第二层1712的第二端1714与第一层1710粘结的位置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形成轻微凸缘以增大两个层之间的表面积,从而改善粘附性。应当指出的是,附件单元的理想配合和修饰通过调谐第一层1710和第二层1712二者中的拉伸量来实现。另外,可通过例如足以使粘合剂将第一层1710和第二层1712粘结至壳体1700的辐射(来自光源诸如紫外(UV)灯)和/或时间推移来固化粘合剂。下面进一步讨论其它冷却装置。
图18A示出其中设置有电子设备1800的后盖1600的侧壁的剖视图。此视图示出唇缘部分1604如何可通过过盈配合作用以将消费电子设备1800 保持在腔室1610中。当电子设备1900被插入后盖1600中时,唇缘部分304在远离电子设备1900的方向上向外延伸,然后一旦电子设备1900被后盖1600完全接收就回缩至初始(静止)位置。由于唇缘部分1604的几何形状不与消费电子设备1800的外表面精确相符,过盈配合可使得电子设备1900在附件单元内卡合到位。换句话讲,后盖1600的曲率可不完全对应于电子设备1900的曲率。图18A还示出特写图,其示出了唇缘部分1604和电子设备1800的倒角部分1804之间的关系。这里,内层1402的接合区域1815接触电子设备1800。然而,唇缘部分1604的边缘1605成角度,使得内层1402不接触电子设备1800。该区域被示出为脱离区域1816。这种构型促成将电子设备1800插入和从附件单元拔出期间的卡合效果。应当理解,唇缘部分1604和电子设备1900之间的这种关系围绕唇缘部分1604和电子设备1900的周边延伸。
此特征部允许用户具有肯定确定(例如,通过听到“咔哒”):消费电子设备1800被固定在附件单元内,或电子设备1800从附件单元释放/移除。另外,唇缘部分1604可避免接触显示器覆盖玻璃1802。这允许显示器覆盖玻璃1802全部保持可见,这在其中电子设备1800包括延伸到电子设备1800的顶表面的边缘附近的显示器的实施例中可能是期望的。
具体地,后盖1600的曲率可不完全对应于电子设备的曲率。例如,图18A示出唇缘部分304和电子设备1800的倒角部分1804之间的关系的特写图。这里,内层1402的接合区域1915接触电子设备1800。然而,唇缘部分1604的下部部分成角度,使得内层1402不接触电子设备1800。该区域被示出为脱离区域1816。这种构型促成将电子设备1800插入和从附件单元拔出的卡合效果。应当理解,唇缘部分304和电子设备1800之间的这种关系围绕唇缘部分304和电子设备1800的周边延伸。
图18B示出包括压花部分1714b的后盖1600的侧壁的剖视图。可通过添加悬浮在内层1402与外层1404之间的填充构件1806来增强压花部分1714b的触感。填充构件1806可包括塑性构件或更为柔性的构件诸如硅氧烷。在图18B所示的实施例中,压花部分1714b可对应于电子设备的音量控件。壳体1418的一部分已经被移除以允许用户与音量控件进行交互。以这种方式,填充构件1806可向操纵音量控件的用户提供强烈触感。内层1402和外层1404可使得填充构件1806在适当的位置悬停,并且响应于用户致动提供阻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构件1806可在嵌入模制操作期间由低硬度橡胶围绕,以提供另外的弹性/柔性以便致动音量控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进行另外的触感增强。例如,外层104的与填充构件1806接合的一部分可被制得较薄,使得当用户致动音量控件时存在较少的可压缩材料(例如,较少的外层1404)。可对皮革层施加处理,以调整填充构件1806上方的皮革层的硬度。刮削法(下面讨论)也可用于移除外层1404的一部分。
图18C示出包括孔1612f的侧壁或后盖1600的侧剖视图,孔1612f用于将数据缆线耦接至设置在附件单元内的电子设备1800的数据端口1808。根据电子设备,孔1612f可接收本领域中已知的其它构件,这些其它构件用于通过附件单元的孔耦接至电子设备。孔1612f可具有垂直于电子设备1800的外表面延伸的侧壁1810。当与在基本上平行于电子设备1800的顶表面的方向上切出的孔相比时,孔1612f避免伸出并具有磨损或甚至干扰数据端口1808的使用的较高可能性的锐角。相反,如图18C所示,孔1812f被切出以使得圆形壁垂直于电子设备1800的表面。这种设计使得孔1612f的边缘不太容易受到来自外部对象接触的损坏。虽然这种开口通常将需要追踪三维切割路径,但是可利用锥形切割器来切出所示出的孔1612f而不具有与三维切割路径相关联的复杂性。图18D示出孔1612f的另一个构型。在该实施例中示出凹陷孔1612f。这里,壳体1418被制成在孔1612f附近较薄,以提供具有较窄宽度的附件单元的外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418可在孔1612f之前结束,使得仅内层和外层保持在孔1612f的边缘处。在其它实施例中,内层1402可被制得较薄和/或在孔1612f之前结束。
应当理解,所示出的技术可应用于如图1A中所示出的孔312中的任一个孔。相比之下,孔312e(被配置为供来自电子设备的音频穿过附件单元100)可使用不同的过程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孔312e可通过主轴头在80,000rpm下旋转以穿过后盖300形成基本上干净的孔来钻出。在其它实施例中,螺旋形切割器可用于形成孔312e。螺旋形切割器可将碎屑朝向孔312e的中心部分推动,从而形成精确切割。
图19A-19E示出描述刮削方法的一系列图解。可通过刮削机来施加刮削,以改变织物层的特征,并且更具体地改变织物的材料厚度。对于某些应用,前翻盖200的皮革部分沿折叠区域204(图1A-2A所示)可能是太过刚性的。此过度的刚性可能阻止前翻盖200容易地折叠以形成支撑结构。刮削法提供用于从前翻盖200移除材料以形成例如折叠区域204的可靠方法。
图19A示出被配置为形成刮削图案的模板1902。在一些实施例中,模板1902可由塑料制成并且可包括确定将在何处移除材料的突起1904、1906。虽然突起1904、1906被描绘成是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和形状,但是其它尺寸和形状是可能的并且可用于于不同的目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能存在至少三个突起。在图19B中,皮革层1908跨模板1902铺设,其中装饰侧1909接触模板1902。通过抵靠模板1902铺设装饰侧1909,后续的切割操作基本上不会影响皮革层1908的外部修饰。在图19C中,切割操作沿切割线1910执行。切割操作可由薄片刀片执行,薄片刀片平行于模板1902的顶表面进行切割。图19D示出切割操作之后的皮革层1908。因为突起1904、1906使得皮革层逐渐弯曲,所得的皮革层1908的厚度也逐渐变化(对应于突起1904、1906)以提供平滑的厚度过渡。最后,图19E示出从模板1902移除的皮革层1908。应当指出的是,除了增加折叠区域204的柔性之外,这种刮削法还可用于提供用以将各种物品嵌入皮革层1908下方的空间。例如,通过这种技术可部分或完全隐藏柔性电路、接线和甚至磁性元件。
图20示出框图,示出了用于组装附件单元的方法。在第一步骤2002中,提供壳体和前翻盖区段插入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可以为有薄壁的热成形塑料壳体,并且区段插入件可以为玻璃纤维。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可通过压塑、或热成形和压塑的组合而形成。在步骤2004中,可将壳体和前翻盖区段插入件定位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区段插入件可包括磁性元件、填充元件(诸如塑料件或硅氧烷)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元件形成在区段插入件内,并因此结合区段插入件而被设置在内层和外层之间。
在步骤2006中,围绕壳体和前翻盖区段二者以粘接方式将外层和内层耦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利用复压机,复压机在单个粘结(或层合)操作中围绕壳体和前翻盖密封外层和内层。在其它实施例中,首先将微纤维层以粘接方式粘结至壳体的内表面。粘结可由热塑性粘合剂或热固性粘合剂形成。热固性粘合剂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使用较低的硬化温度并且可利用涂覆器以变化的厚度来铺展粘合剂,从而产生具有较大或较小刚度的区域。此外,皮革层不经受活化其它粘合剂所需的较高热量。
在将微纤维层粘结至壳体的底部部分之后,可利用铺展元件使周边部分粘着至壳体的侧壁,包括壳体的唇缘部分的顶侧以及壳体的侧壁。在抵靠壳体按压微纤维之后,可冷却壳体以使得粘合剂适当地硬化。冷却手段可包括:使冷却剂流动通过工具(铺展元件);使工具冷却(从微纤维/壳体构型提取热量);在工具中使用空气流来将空气推动到微纤维/壳体构型上;用冷却的工具将受热的工具换出,或它们的组合。接着,将皮革层粘着至壳体的相对侧。随后,皮革层和微纤维围绕附件单元的前翻盖区段插入件和各种其它内部部件进行密封。在步骤2008中,可施加机加工操作以沿附件单元的表面形成孔和压花,从而允许容易地使用兼容的消费电子产品上的控件。
图21A-21D示出各种另选的混合壳体实施例。混合壳体实施例各自包括通过将至少两种不同材料压塑在一起形成的壳体。以这种方式,可向壳体的不同部分提供不同特征部。以下实施例中的每个实施例可在单个压塑操作期间形成。在图21A中,壳体2100由基本上坚硬的材料诸如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编织物制成。部分2102和2104可对应于可以为高应变区域的输入/输出开口。以这种方式,可改善盖上的潜在应变。在图21B中,壳体2110是由基本上柔性的材料诸如热塑性塑料制成。区域2112和2114可对应于用于使附件单元的边缘部分的感觉变结实的边缘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这可防止附件单元具有松软的边缘感觉。换句话讲,当由用户握持时,附件单元感觉起来是刚性且稳健的。在图21C中,壳体2120由基本上柔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嵌入吸力板2122,该嵌入吸力板由可被磁性吸引的材料诸如钢制成。通过将吸力板2122嵌入在壳体2120内,前翻盖内的磁性元件可被吸引至吸力板2122,使得在例如使用电子设备期间前翻盖固定至壳体2120。图21D示出具有可由例如玻璃纤维形成的坚硬外周边2132的壳体2130。外周边2132可包括壳体830的唇缘部分和壳体830的至少侧壁二者,使得受保护的电子设备牢固地置于附件单元内。图21A-D中描述的壳体可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外层(诸如皮革)。应当理解,外层足够薄和/或磁性吸引足够强大,使得前翻盖被吸引至壳体。
标记诸如徽标或符号可设置在前翻盖和/或后盖上。标记可通过移除皮革层的表面的对应于徽标的形状的一部分来形成。遗憾的是,皮革的下面层的一致性或均匀性可根据皮革的粒面或其它各个特征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行补偿,可用水或蒸汽处理下面层以为标记提供特定颜色。温度、时间和/或操作压力的变化可影响所获得的一种或多种颜色。为了进一步形成具有更一致外观的标记,可将染料或墨涂覆至标记。
图22为电子设备所利用的功能模块的布置2200的框图。电子设备可例如为平板电脑。布置2200包括电子设备2202,该电子设备2202能够为便携式媒体设备的用户输出媒体,还相对于数据装置2204存储并检索数据。布置2200还包括图形用户界面(GUI)管理器2206。GUI管理器2206操作以控制提供给显示设备并显示于显示设备上的信息。布置2200还包括通信模块2208,该通信模块2208有利于便携式媒体设备和附件设备之间的通信。更进一步地,布置2200包括附件管理器2210,该附件管理器2210操作以验证和采集来自可耦接至便携式媒体设备的附件设备的数据。
图23为适合与所述实施例一起使用的电子设备2350的框图。电子设备2350示出了代表性计算设备的电路。电子设备2350包括处理器2352,该处理器2352涉及用于控制电子设备2350的总体操作的微处理器或控制器。电子设备2350在文件系统2354和高速缓存2356中存储有关媒体项的媒体数据。文件系统2354通常为存储磁盘或多个磁盘。文件系统2354通常为电子设备2350提供高容量存储能力。然而,因为对文件系统2354的存取时间相对较慢,电子设备2350还可包括高速缓存2356。高速缓存2356为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提供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对高速缓存2356的相对存取时间比文件系统2354的存取时间要短得多。然而,高速缓存2356不具有文件系统2354的较大存储容量。另外,文件系统2354在处于活动状态时比高速缓存2356消耗更多电力。当电子设备2350为由电池2374供电的便携式媒体设备时,电力消耗通常是关心的问题。电子设备2350还可包括RAM 2370和只读存储器(ROM)2372。ROM 2372可以非易失性方式存储待执行的程序、实用程序或进程。RAM 2370诸如为高速缓存2356提供易失性数据存储装置。
电子设备2350还包括用户输入设备2358,该用户输入设备2358允许电子设备1350的用户与电子设备2350进行交互。例如,用户输入设备1558可采取多种形式,诸如按钮、小键盘、拨号盘、触摸屏、音频输入接口、视觉/图像捕获输入接口、传感器数据形式的输入等。更进一步地,电子设备2350包括可由处理器2352控制以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器2360(屏幕显示器)。数据总线2366可有利于在至少文件系统2354、高速缓存2356、处理器2352和CODEC 2363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350用于将多个媒体项(如,歌曲、播客等)存储在文件系统2354中。当用户期望电子设备播放特定的媒体项时,可用媒体项的列表得以显示在显示器1560上。然后,使用用户输入设备2358,用户可选择可用媒体项中的一个可用媒体项。一旦接收到对特定媒体项的选择,处理器2352就将特定媒体项的媒体数据(例如,音频文件)提供给编码器/解码器(CODEC)2363。CODEC 1563然后产生用于扬声器2364的模拟输出信号。扬声器2364可以为电子设备2350内部或电子设备2350外部的扬声器。例如,连接至电子设备2350的头戴式耳机或耳机将被认为是外部扬声器。
电子设备2350还包括耦接至数据链路2362的网络/总线接口2361。数据链路2362允许电子设备2350耦接至主计算机或附件设备。数据链路2362可通过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来提供。在无线连接的情况下,网络/总线接口2361可包括无线收发器。媒体项(媒体资产)可以涉及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内容。在一个实施例中,媒体项为音频轨段(如,歌曲、有声读物和播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媒体项为图像(如,照片)。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媒体项可为音频、图形或视觉内容的任何组合。传感器2376可采用用于检测任何数量的刺激的电路的形式。例如,传感器2376可包括响应于外部磁场的霍尔效应传感器、音频传感器、光传感器诸如光度计,等等。
可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来使用所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实施例、具体实施或特征。可由软件、硬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所述实施例的各方面。所述实施例还可体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用于控制生产操作的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体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用于控制生产线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为可存储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所述数据其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实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HDD、DVD、磁带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分散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式方式来存储和执行。
在上述描述中,为了进行解释,使用了特定的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例的彻底地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实践所述实施例并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因此,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具体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它们并非意在穷举或将实施例限制到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根据上述教导内容可作出许多修改和变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附件设备,所述附件设备包括:
包括底壁和从底壁延伸的侧壁的壳体,所述底壁和侧壁限定腔室,所述腔室具有根据电子设备的尺寸和形状;
沿所述侧壁连续形成限定平坦表面的唇缘,所述唇缘能够将所述电子设备保持在所述腔室内;
嵌入在所述唇缘中并沿所述唇缘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纤维束;以及
连接到所述壳体的前翻盖,所述前翻盖具有能够折叠到所述平坦表面上的尺寸和形状,所述前翻盖包括:
承载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区段,
承载第二磁性元件的第二区段,和
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i)通过第一折叠区域连接到第一区段并且ii)通过第二折叠区域连接到第二区段,其中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能够分别沿着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折叠,使得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磁性地耦接并且基于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其中,所述前翻盖直接从所述唇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材料,并且其中,所述唇缘包括不同于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用于电子设备的按钮的开口,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厚度,并且
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开口周围的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覆盖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第一层;
覆盖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二层;
在所述开口中的刚性填料,所述刚性填料被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覆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件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层是缩进的,使得所述第二层部分地在所述开口中并与所述刚性填料接合。
7.一种用于组装适合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包括底壁和从底壁延伸的侧壁的壳体,所述底壁和侧壁限定腔室,所述腔室具有根据电子设备的尺寸和形状;
沿所述侧壁连续形成限定平坦表面的唇缘,所述唇缘能够保持所述电子设备;
将一个或多个纤维束嵌入所述唇缘中;以及
将前翻盖连接到所述壳体,所述前翻盖具有能够折叠到所述平坦表面上的尺寸和形状,所述前翻盖包括:
承载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区段,
承载第二磁性元件的第二区段,和
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i)通过第一折叠区域连接到第一区段并且ii)通过第二折叠区域连接到第二区段,其中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能够分别沿着第一折叠区域和第二折叠区域折叠,使得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磁性地耦接并且基于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壳体包括模制第一材料,并且其中,沿所述侧壁连续形成所述唇缘包括模制不同于所述第一材料的第二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壳体包括:
形成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按钮的开口,
形成具有第一厚度的壳体,以及
在所述开口周围形成第二厚度的壳体,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用第一层覆盖所述壳体的外部;
用第二层覆盖所述壳体的内部;以及
在所述开口中插入刚性填料,所述刚性填料被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覆盖。
CN201610936626.2A 2013-09-04 2014-08-27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Active CN107006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3748P 2013-09-04 2013-09-04
US61/873,748 2013-09-04
US201361893667P 2013-10-21 2013-10-21
US61/893,667 2013-10-21
US14/258,951 US9485338B2 (en) 2013-09-04 2014-04-22 Fea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a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4/258,951 2014-04-22
CN201480002251.1A CN104619210B (zh) 2013-09-04 2014-08-27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251.1A Division CN104619210B (zh) 2013-09-04 2014-08-27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985A CN107006985A (zh) 2017-08-04
CN107006985B true CN107006985B (zh) 2019-09-03

Family

ID=5262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6626.2A Active CN107006985B (zh) 2013-09-04 2014-08-27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CN201480002251.1A Active CN104619210B (zh) 2013-09-04 2014-08-27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251.1A Active CN104619210B (zh) 2013-09-04 2014-08-27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9419669B2 (zh)
EP (2) EP3326486A1 (zh)
JP (1) JP6216068B2 (zh)
KR (1) KR101536891B1 (zh)
CN (2) CN107006985B (zh)
AU (1) AU2014315541B2 (zh)
WO (1) WO20150347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713402S1 (en) * 2012-03-06 2014-09-16 Apple Inc.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with case
US9485338B2 (en) 2013-09-04 2016-11-01 Apple Inc. Fea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a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419669B2 (en) * 2013-09-04 2016-08-16 Apple Inc.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making a case
US10104792B2 (en) * 2013-10-31 2018-10-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i-slip substrates
GB2535138A (en) * 2014-12-24 2016-08-17 Diaz De La Pena Federico Mobile device protective case
KR102303664B1 (ko) * 2015-02-27 2021-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외장 커버
US9760128B2 (en) * 2015-03-30 2017-09-12 Cyber Acoustics, Llc Protective enclosure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160123113A (ko) * 2015-04-15 2016-10-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D779485S1 (en) * 2015-09-04 2017-02-21 Apple Inc. Cover
US9778705B2 (en) * 2015-09-04 2017-10-0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oveable contacts at an exterior surface
US10010145B2 (en) * 2015-09-18 2018-07-03 Apple Inc. Enhanced sidewalls of an accessory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31043B2 (en) * 2015-12-18 2019-03-12 Zagg Amplified, Inc. Protective cover for portable wireless speaker and protective cover system
US11101836B2 (en) * 2016-05-16 2021-08-24 Nvidia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over with fully encapsulated stiffeners
KR20190019901A (ko) * 2016-06-23 2019-02-27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케이스 및 케이스의 제조 방법
US10248158B2 (en) * 2016-10-21 2019-04-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closure assembly and monitor device including same
FR3066076B1 (fr) * 2017-05-09 2021-07-09 Toptex Cube Sac en complexe textile multicouche
KR200488356Y1 (ko) * 2017-06-22 2019-01-16 김재성 휴대 전자기기 케이스
US10705577B2 (en) * 2017-07-11 2020-07-07 Asustek Comput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ver adapted to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01034A (zh) * 2018-01-05 2019-07-12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可折叠的机构件产品及其成型方法
USD947855S1 (en) * 2018-07-13 2022-04-05 Apple Inc. Cover
USD883986S1 (en) 2018-07-13 2020-05-12 Apple Inc. Cover
WO2020050880A1 (en) * 2018-09-07 2020-03-12 Apple Inc. Accessory cove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513556B2 (en) 2018-09-07 2022-11-29 Apple Inc. Accessory cove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671121B2 (en) * 2018-09-14 2020-06-02 Apple Inc. Magnetic layout in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10716376B2 (en) * 2018-10-19 2020-07-21 Rakuten Kobo, Inc. Folding protective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D875735S1 (en) * 2018-10-19 2020-02-18 Rakuten Kobo Inc.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EP3900149A1 (en) 2018-12-18 2021-10-27 Snap Inc. Rf transparent structural support member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KR20200094950A (ko) * 2019-01-31 2020-08-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금속 물질을 포함하는 하우징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713825B (zh) * 2019-03-20 2021-10-01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套
US20200307145A1 (en) * 2019-04-01 2020-10-01 Apple Inc. Functional composite enclosur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595604B1 (en) * 2019-05-23 2020-03-24 Google Llc Folio including magnetic hinge for computing device
CN110421948A (zh) * 2019-07-09 2019-11-08 温州宏欣非织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织造布复合定型穿孔装置
CN112558689B (zh) * 2019-09-26 2022-07-29 苹果公司 滑动输入设备覆盖件
US11092997B2 (en) 2019-09-26 2021-08-17 Apple Inc. Sliding input device cover
US20230120059A1 (en) * 2019-10-17 2023-04-20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Smoking device with main unit having a removable cover element
US11520942B2 (en) * 2019-10-25 2022-12-06 Connor CRONK Mobile device case for secured access and improvements
US20220312611A1 (en) * 2019-12-24 2022-09-29 Eae Elektrik Aydinlatma Endustrisi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A mounting apparatus for profiles with cover
USD960154S1 (en) 2020-03-17 2022-08-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
USD981406S1 (en) 2020-03-18 2023-03-2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ver
USD924244S1 (en) 2020-03-17 2021-07-06 Apple Inc. Cover
CN111343805B (zh) * 2020-04-08 2021-12-2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以及外壳结构物
US11672096B2 (en) * 2020-04-24 2023-06-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eamless textile covered enclosure
EP4153001A1 (en) * 2020-05-18 2023-03-29 Droks Healthcare, L.L.C. Clam-shell mobile device protect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714A (zh) * 2010-01-06 2011-10-12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套
CN202774742U (zh) * 2012-08-30 2013-03-13 翁金柱 电子设备保护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9568A (en) * 1979-10-12 1981-03-31 Henning Dynesen A/S Combined casing and operational support for a pocket calculator
JP2002142835A (ja) 2000-11-13 2002-05-21 Life Guard Kogyo Kk 防水用携帯電話ケース
US9172134B2 (en) * 2008-11-06 2015-10-27 Antenna79, Inc. Protective cover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8167126B2 (en) * 2009-09-29 2012-05-01 Apple Inc. Button mechanisms for electronic device cases
USD623638S1 (en) 2010-04-07 2010-09-14 Otter Products, Llc Case
TWM390689U (en) 2010-05-27 2010-10-21 Xiu-Ping Han Improved protection cover
JP5879337B2 (ja) 2010-06-07 2016-03-08 ターガス・グループ・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携帯電子機器用のケースアクセサリ並びにそれに関連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10297581A1 (en) 2010-06-08 2011-12-08 Timothy Charles Angel Portable, adjustable protectiv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20120008269A1 (en) 2010-07-08 2012-01-12 David Gengler Protective cover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systems including protective cover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328008B2 (en) * 2010-08-10 2012-12-11 Incase Designs Corp. Case for electronic tablet
SG187621A1 (en) 2010-08-23 2013-03-28 Speculative Product Design Llc A case for enclosing and remaining attached to a tablet-computing device
US8143982B1 (en) 2010-09-17 2012-03-27 Apple Inc. Foldable accessory device
US8253518B2 (en) * 2010-09-17 2012-08-28 Apple Inc. Foldabl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344836B2 (en) 2010-09-17 2013-01-01 Apple Inc. Protective cover for a tablet computer
US8644893B2 (en) * 2010-10-06 2014-02-04 Hui-Hu Liang Ipad and keypad cover structure
KR101729781B1 (ko) 2010-10-06 2017-04-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보호 커버
FR2968900A1 (fr) * 2010-12-17 2012-06-22 Modelabs Coque de telephone portable et procede de montage de la coque associe
US8704647B2 (en) 2010-12-21 2014-04-2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aptic feedback cas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US9335793B2 (en) * 2011-01-31 2016-05-10 Apple Inc. Cover attachment with flexible display
US20120205277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Ming-Che Chang Tablet personal computer cover structure
US20120217174A1 (en) * 2011-02-25 2012-08-30 Shao-Chieh Ting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flat video product
ITMI20110127U1 (it) 2011-04-14 2012-10-15 Tucano S R L Custodia per un dispositivo elettronico di tipo tablet, in particolare un tablet computer
US8929057B2 (en) * 2011-05-25 2015-01-06 Polar Electro Oy Cover mechanism for casing
TWM415545U (en) * 2011-06-24 2011-11-01 kun-di Huang Hand-held buckling Plate computer screen Cover Pivot cap of
US20130020214A1 (en) * 2011-07-20 2013-01-24 Chiou Shih-Hsun Cover for packaging and supporting flat computer
US8616422B2 (en) * 2011-08-02 2013-12-31 Greg Adelman Cantilevered snap fit case
WO2013025349A1 (en) 2011-08-17 2013-02-21 Case-Mate, Inc. Snap-on protectiv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WO2013043465A1 (en) * 2011-09-20 2013-03-28 Speculative Product Design, Llc One-piece case for enclosing a tablet-computing device
US8504127B2 (en) * 2011-10-16 2013-08-06 Matthew Timothy Altschul Pocket cas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s combined with carrying compartment for credit card sized items
US20130137327A1 (en) * 2011-11-25 2013-05-30 Kai-Hsi Tseng Anti-interference cover made of a compound material for an electronic product
WO2013089880A1 (en) * 2011-12-12 2013-06-20 Apple Inc. Methods for forming fiber-reinforced structures with segments formed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fiber
US8695798B2 (en) * 2012-01-09 2014-04-15 Case-Mate, Inc.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3174584U (ja) * 2012-01-16 2012-03-29 黄楓惇 タブレット型コンピュータの折り畳み可能なカバー
USD688251S1 (en) * 2012-03-06 2013-08-20 Apple Inc. Case
US9315004B2 (en) 2012-03-06 2016-04-19 Apple Inc. Accessory units for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8774446B2 (en) * 2012-03-30 2014-07-08 Hybrid Skillz Inc. Retractable storage system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887909B2 (en) * 2012-04-18 2014-11-18 Kevin McCarthy Protective encasing for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KR101188978B1 (ko) 2012-04-19 2012-10-09 고돈호 듀얼 모니터 기능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모바일 단말기 커버
US8714351B2 (en) 2012-04-19 2014-05-06 Graphique de France, Ltd. Cover for tablet computer
US9226559B1 (en) * 2012-05-17 2016-01-05 Incase Designs Corp. Case for electronic tablet
US8878637B2 (en) * 2012-08-08 2014-11-04 Jared A. Sartee Accessory device
US20140076753A1 (en) 2012-09-17 2014-03-20 Jamie Limber Case for wireless devices
US8474609B1 (en) * 2012-09-18 2013-07-02 Uncommon Llc Electronic device case and stand
US9008738B1 (en) 2012-12-24 2015-04-14 Valor Communication, Inc. Facilitating a painting or a drawing on an insert card retained within or on a rear surface of a cell phone protector case
GB2512839A (en) * 2013-04-08 2014-10-15 C6 Life Ltd Tablet case
US9419669B2 (en) 2013-09-04 2016-08-16 Apple Inc.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making a case
US9485338B2 (en) 2013-09-04 2016-11-01 Apple Inc. Fea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a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263776A1 (en) * 2014-03-11 2015-09-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otective cover for a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714A (zh) * 2010-01-06 2011-10-12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套
CN202774742U (zh) * 2012-08-30 2013-03-13 翁金柱 电子设备保护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36891B1 (ko) 2015-07-14
CN104619210A (zh) 2015-05-13
EP3326486A1 (en) 2018-05-30
JP6216068B2 (ja) 2017-10-18
US20170005689A1 (en) 2017-01-05
US10063269B2 (en) 2018-08-28
US10110268B2 (en) 2018-10-23
EP2882311A1 (en) 2015-06-17
WO2015034719A1 (en) 2015-03-12
EP2882311B1 (en) 2017-08-09
AU2014315541A1 (en) 2016-03-10
US9419669B2 (en) 2016-08-16
EP2882311A4 (en) 2016-06-08
JP2016541070A (ja) 2016-12-28
US20150295615A1 (en) 2015-10-15
CN107006985A (zh) 2017-08-04
US20160336988A1 (en) 2016-11-17
KR20150040978A (ko) 2015-04-15
AU2014315541B2 (en) 2017-08-24
CN104619210B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6985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护套
US10044395B2 (en) Featu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a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883924A (zh) 具有嵌插织物的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对折式壳体
CN106341500A (zh) 移动终端
US20130033806A1 (en) Cas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10105459A1 (zh) 设备壳体、设备壳体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壳体的设备
WO2010099686A1 (zh) 个性化箱包及其真空成型方法
JP2009149061A (ja) 成形品
US20220382332A1 (en)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557686A (zh) 显示器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TWM542975U (zh) 行李箱殼體之浮凸標記形成模具
JP2009143222A (ja) レザークロス付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288047U (zh) 平板型电子产品组件及平板型电子产品保护盖
CN204288048U (zh) 平板型电子产品组件及平板型电子产品保护盖
CN209517268U (zh) 一种不影响无线充电的磁吸手机保护壳组件
KR101374740B1 (ko) 입체패턴 및 코팅층이 형성된 휴대폰 케이스의 제조 방법
JP2007282702A (ja) 着脱自在な皮革製カバーで覆われたキャビネットを有する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76106A (ja) 電子機器のキャビネットをインサート成形する方法及び布製カバーによって覆われたキャビネット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KR20150069822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4260041U (zh) 改良型手机保护套
KR101256478B1 (ko) 휴대폰용 후면커버
JP2006035709A (ja) 貼付方法
KR20150144222A (ko) 휴대단말기용 커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10002619U (ko) 휴대 기기용 케이스
TW200927430A (en) Method for making molded art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