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4956B - 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4956B
CN107004956B CN201580068815.6A CN201580068815A CN107004956B CN 107004956 B CN107004956 B CN 107004956B CN 201580068815 A CN201580068815 A CN 201580068815A CN 107004956 B CN107004956 B CN 107004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ain body
wiring
lead
wir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88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4956A (zh
Inventor
八代有史
小川裕之
杉田靖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04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4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4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0Radiating elements coated with or embedded in prote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透明天线17,具备:天线本体部18,其形成环状且使磁场产生于其中心侧;引出配线部19,其自天线本体部18被引出,于至少一部分具有广宽部23,广宽部23的线宽被设为比天线本体部18的线宽更宽。

Description

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先前,作为安装于显示器的荧屏而用于与外部机器等进行通信的透明天线的一例,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者。此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显示器用透明天线:具备具有绝缘性的片状的透明基体与于此透明基体的表面形成为片状的天线图案,上述天线图案的导电部由网眼结构的导电性薄膜构成,各网眼的轮廓是以大致相等宽度的极细带构成,上述天线图案形成部的光线透射率被设为70%以上。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14223号公报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构成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明天线的天线图案,被设为由网眼结构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然而,近年来有要求更高的天线性能的倾向,对于满足此种高天线性能而言,难言由上述网眼结构的导电性薄膜构成的天线图案中,配线电阻变得充分地低。而且,除了要求将透明天线配置于显示器的荧屏中央附近之外,近年来还发展显示器的荧屏尺寸的大型化,因此透明天线的配线电阻有变得更高的倾向。若透明天线的配线电阻变高,则有透明天线的天线性能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情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升天线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透明天线具备:天线本体部,其形成环状且使磁场产生于其中心侧;引出配线部,其自所述天线本体部被引出,于至少一部分具有广宽部,所述广宽部的线宽被设为比所述天线本体部的线宽更宽。
如果设为如此,若通过于引出配线部通电,电流流动于形成环状的天线本体部,则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于天线本体部的中心侧产生磁场。此引出配线部于至少一部分具有广宽部,所述广宽部的线宽被设为比所述天线本体部的线宽更宽,因此能够使该透明天线的配线电阻降低。由此,该透明天线的Q值升高,因此谋求天线性能的提升。
作为本发明的透明天线的实施方式,优选为如下构成。
(1)所述天线本体部形成环状,所述环状以包围位于其中心侧且产生所述磁场的磁场产生区域的方式而封闭。如果设为如此,若假如与设为开放天线本体部的形状的环状的情形相比,则可获得高感应电势。由此,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
(2)于所述广宽部含有线宽可变广宽部,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随着远离所述天线本体部而线宽逐渐地变宽。如果设为如此,则由于在构成从形成封闭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被引出的引出配线部的广宽部,含有随着远离所述天线本体部而线宽逐渐地变宽的线宽可变广宽部,因此假如与将广宽部的线宽设为一定的情形相比,则能够一面保持天线本体部的高感应电势,一面适当地减低配线电阻。
(3)所述天线本体部具有四个边部,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相对于此,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连接于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的一个所述边部,于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含有倾斜状广宽部,所述倾斜状广宽部相对于沿着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的所述边部的方向而形成倾斜状。引出配线部的线宽可变广宽部以及天线本体部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边部被设为可构成附加线圈,通过该附加线圈而产生的磁场(将此称为逆向磁场)由于与产生于天线本体部的中心侧的磁场产生区域的磁场为逆向,故有由其引起天线性能劣化之虞。关于此点,由于线宽可变广宽部含有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的边部的方向而形成倾斜状的倾斜状广宽部,因此假如与设为沿着相对于线宽可变广宽部所连接的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延伸的构成的情形相比,产生逆向磁场的区域变狭窄,故逆向磁场的比例相对变低。由此,能够抑制由逆向磁场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
(4)排列配置有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中,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者所具有的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构成为相对于与所述天线本体部中连接于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的所述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形成14度以上的角度。假如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所具有的线宽可变广宽部的相对于与天线本体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形成的角度被设为小于14度,则由于逆向磁场的的比例变得过高,有天线性能的劣化变得无法忽视之虞。关于此点,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所具有的线宽可变广宽部,通过将相对于与天线本体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形成的角度设为14度以上,逆向磁场产生的区域变得相当小而逆向磁场的比例变得相当低,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由逆向磁场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
(5)所述引出配线部的整个区域是通过所述广宽部而构成。如果设为如此,假如与将引出配线的一部分的线宽设为与天线本体部的线宽相同的情形相比,由于更大幅地确保引出配线部的面积,故该透明天线的配线电阻更为降低,因此谋求天线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6)所述引出配线部至少具有第一配线部与第二配线部,所述第一配线部连接于所述天线本体部,所述第二配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配线部而被配置于所述天线本体部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配线部,所述第一配线部的线宽被设为与所述天线本体部相同,相对于此,所述第二配线部被设为所述广宽部。如果设为如此,由于引出配线部中,连接于形成封闭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的第一配线部的线宽与天线本体部的线宽相同,假如与将第一配线部设为广宽部的情形相比,则产生于天线本体部的磁场产生区域的磁场变强,由此,获得更高的感应电势。相对于此,由于相对于第一配线部而被配置于天线本体部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第一配线部的第二配线部被设为广宽部,故能够一面确保通过第一配线部而获得的高感应电势,一面适当地减低配线电阻。通过以上情形,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
(7)所述天线本体部具有四个边部,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所述第一配线部构成为连接于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的一个所述边部,并且沿着相对于该连接的所述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延伸,进一步其长度尺寸成为21mm以下。引出配线部的第一配线部以及天线本体部中与第一配线部连接的边部被设为可构成附加线圈,通过该附加线圈而产生的磁场(将此称为逆向磁场)由于与产生于天线本体部的中心侧的磁场产生区域的磁场成为逆向,故有由其引起天线性能劣化之虞。尤其由于第一配线部连接于构成具有四个边部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的一个边部,并且沿着相对于其连接的所述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延伸,假如与设为相对于第一配线部所连接的边部形成倾斜状的构成的情形相比,有逆向磁场变强的倾向,若将第一配线部的长度尺寸设为大于21mm,则有无法忽视逆向磁场所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之虞。关于此点,由于通过将第一配线部的长度尺寸设为21mm以下,产生逆向磁场的区域变得相当狭窄而逆向磁场的比例变得相当低,故能够充分地抑制逆向磁场所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
(8)于所述广宽部含有其线宽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如果设为如此,则通过含有线宽一定广宽部,于构成第二配线部的广宽部线宽被设为一定,能够使该透明天线的配置空间小型化。由此,适合如排列配置多个该透明天线的情形。
(9)所述引出配线部构成为排列配置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并且这些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的最大外宽尺寸与所述天线本体部的最大外宽尺寸相同或更小。如果设为如此,则能够使该透明天线的配置空间小型化。由此,适合如排列配置多个该透明天线的情形。
(10)所述天线本体部及所述引出配线部是由形成网眼状的金属膜构成,并且通过在所述金属膜被图案化的狭缝标定其平面形状。如果设为如此,则能够一面确保该透明天线的透光性,一面谋求配线电阻的低电阻化。
接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透明天线、透明天线基板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天线基板设置有所述透明天线,所述显示面板以层压于所述透明天线基板的方式配置,具有可显示影像的显示区域与包围其周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透明天线被配置于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
如果设为如此,则通过利用配置于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的透明天线,例如能够进行与外部机器等的通信。由于能够进行根据显示区域所显示的影像而使外部机器接近透明天线等操作,因此便利性等优异。而且,由于透明天线的天线性能被设为相当高,能够良好地进行与外部机器等的通信。
作为本发明的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优选为如下构成。
(1)于所述透明天线基板设置有天线连接配线部,所述天线连接配线部被配置于与所述非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并且连接于所述引出配线部。如果设为如此,由于设为将配置于与非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的天线连接配线部连接于引出配线部,因此例如能够将天线连接配线部设为由具有遮光性的金属膜组成的构成。由此,能够更为降低透明天线的配线电阻。
(2)所述透明天线被设为如下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具有多条天线单线,并且以对所述天线单线的各端部的每一个个别地连接的方式具备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于所述天线连接配线部含有短路配线部,所述短路配线部使连接于相互不同的所述天线单线的端部的两条所述引出配线部之间短路。如果设为如此,通过利用短路配线部而使连接于相互不同的天线单线的端部的两条引出配线部之间短路,能够使电流流动于相对于短路的两条引出配线部而各自连接的天线单线。由此,能够使磁场产生于天线本体部的中心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天线性能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构成的截面图。
图3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图。
图4为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5为透明天线的放大图。
图6为表示相对于透明天线,机器侧天线的平面配置偏离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第一比较实验中,比较例与第一实施例的透明天线的Q值与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的关系的图表。
图8为表示第二比较实验中,广宽部的倾斜角度与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的关系的图表。
图9为表示第三比较实验中,将机器侧天线设为不同的三种平面配置时的第一实施例的透明天线的Q值与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的关系的图表。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11为表示第四比较实验中,比较例及第一、第二实施例的透明天线的Q值与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的关系的图表。
图12为表示第五比较实验中,第一配线部的长度与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的关系的图表。
图13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14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前视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大致构成的截面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18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19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22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23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针对附透明天线的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例示,所述附透明天线的液晶显示装置10被设为能够进行与外部机器(未图示)的通信,所述通信是利用透明天线17达成。此外,各附图的一部分表示有X轴、Y轴以及Z轴,以各轴成为各附图所示的方向的方式描绘。
首先,针对液晶显示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1所示,具备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透明天线基板12与背光装置(照明装置)13,所述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显示影像,所述透明天线基板12相对于液晶面板11对向状地被配置于外侧(表侧)并且设置有透明天线17,所述背光装置(照明装置)13是朝液晶面板11照射光的外部光源。其中,以互为对向的状态层压的液晶面板11以及透明天线基板12是通过在其之间隔着几乎透明的黏着层(未图示),互相固着而被一体化。作为此黏着层,例如优选使用OCA(OpticalClear Adhesive)胶带等。另外,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壳体(chassis)14、框架(frame)15与边框(bezel)16,所述壳体14收容背光装置13,所述框架15与壳体14之间保持背光装置13,所述边框16与框架15之间保持液晶面板11及透明天线基板12。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被使用于信息显示器、电子白板、电视信号接收装置等各种电子机器(未图示)。因此,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被设为30多英吋至50多英吋左右,一般而言被设为分类成中型至大型的大小。另外,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0与外部机器的通信方式,优选设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等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者。作为与液晶显示装置10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外部机器的具体例,列举各自内设了机器侧天线DA的IC卡或智能手机等。使用者能够依据液晶显示装置10的显示,使IC卡或智能手机等外部机器接近透明天线17,由此于外部机器的机器侧天线DA与透明天线17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此外,图4中,通过单点链线表示机器侧天线DA的外形。
液晶面板11如图2及图3所示,于俯视时为横长的方形(长方形),被设为透光性优异的一对玻璃制基板以隔着规定的间隙的状态贴合,并且于两基板间封入液晶的构成。液晶面板11各自以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厚度方向与Z轴方向一致的形态组入液晶显示装置10。一对基板中,于一基板(阵列基板)设置连接于互相正交的源极配线与栅极配线的开关元件(例如TFT)与连接于该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甚至配向膜等,于另一基板(CF基板)设置有R(红色)、G(绿色)、B(蓝色)等各着色部以规定的排列配置的彩色滤光片或对向电极,甚至配向膜等。该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被区分为显示区域(active area)AA与非显示区域(non-active area)NAA,该显示区域AA位于荧屏中央侧而可显示影像,该非显示区域NAA位于荧屏外围端侧而形成包围显示区域AA的周围的框状(框缘状)。显示区域AA形成横长的长方形,相对于此,非显示区域NAA形成横长的框状。图3中由单点链线包围的范围被设为显示区域AA,其外侧被设为非显示区域NAA。此外,于一对基板的外面侧,各自贴附有内外一对的偏光板。供给光至此种构成的液晶面板11的背光装置13被设为至少具备光源(例如冷阴极管、LED、有机EL等)与光学部件而成,所述光学部件具有转换成发自光源的面状等光学功能。
接着,针对透明天线基板12以及设置于该处的透明天线17进行说明。透明天线基板12被设为例如由PET(polyethylene terepht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具有优异透光性而几乎透明。透明天线基板12如图2及图3所示,形成片状,其俯视时的大小以及外形与液晶面板11几乎相同。此外,图3中,由虚线表示透明天线17。因此,透明天线基板12如图4所示,具有显示重叠区域OAA与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所述显示重叠区域OAA于俯视时与液晶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重叠,所述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于俯视时与液晶面板11的非显示区域NAA重叠。透明天线基板12中,于内侧,也就是液晶面板11侧的板面成膜形成网眼状(筛目状)的网眼状金属膜,并且通过将相同的网眼状金属膜图案化而形成透明天线17。网眼状金属膜以多个细微的网眼(筛目)被规则地平面配置于具有遮光性的金属膜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经由通过该网眼的光而一定程度地确保透明天线基板12的光透射率。于网眼状金属膜被图案化的多个网眼其一个个的平面形状形成菱形,其对角间距例如被设为0.5mm左右。于透明天线基板12的板面中的显示重叠区域OAA中,几乎遍及整个区域而形成此网眼状金属膜,由此,于形成有透明天线17的天线形成区域与未形成透明天线17的非天线形成区域,透明天线基板12的光的透射率(透明度)不易产生差异。也就是说,显示重叠区域OAA被设为网眼状金属膜形成区域。相对于此,于透明天线基板12的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的内侧的板面,遮光膜(未图示)遍及几乎整个区域而成膜,并且成膜有非网眼状金属膜(扁平状金属膜),该非网眼状金属膜构成后述的天线连接配线部20。网眼状金属膜及非网眼状金属膜被设为例如由铜等导电性优异的金属材料构成。
透明天线17如图4所示,通过于形成在透明天线基板12的网眼状金属膜设置狭缝SL,标定其平面形状及配线图案。此外,图4中,将狭缝SL反白而图示。透明天线17具备天线本体部18与引出配线部19,该天线本体部18形成环状且使磁场(magnetic field)产生于其中心侧,该引出配线部19从天线本体部18被引出。该透明天线17成为如下构成:天线本体部18被配置在自透明天线基板12的显示重叠区域OAA与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的边界位置于Y轴方向远离液晶面板11的荧屏中央侧规定距离的位置,并且于上述边界位置与天线本体部18之间配置引出配线部19。具体而言,透明天线17是以如下方式配置:天线本体部18于液晶面板11的Y轴方向大致被配置于中央位置。因此,有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越大,引出配线部19的延面距离越长的倾向。若如此将透明天线17配置于液晶面板11的荧屏中央附近,则使用者直观地使作为透明天线17的通信对象的外部机器接近透明天线17等情形变得可能,便利性优异。关于此透明天线17,其整个区域被配置于透明天线基板12的显示重叠区域OAA。相对于此,于透明天线基板12的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设置有天线连接配线部20,该天线连接配线部20连接于透明天线17的引出配线部19。该天线连接配线部20连接于未图示的天线电力供给电路,由此将电力,也就是用于使磁场发生的电流供给至透明天线17。
天线本体部18如图4所示形成环状,所述环状以包围位于其中心侧且产生磁场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方式封闭,其平面形状被设为纵长的方形。天线本体部18于其长边方向的内部尺寸例如被设为85.6mm左右,于短边方向的内部尺寸例如被设为54mm左右。另外,外部机器的机器侧天线DA也具有与天线本体部18几乎相同的外型尺寸。因此,若机器侧天线DA相对于天线本体部一面被置于适当的平面位置一面接近,则机器侧天线DA相对于磁场产生区域MA的整个区域被重叠配置,并且能够通过机器侧天线DA捕捉几乎所有产生于磁场产生区域MA的磁场。天线本体部18各自以长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具有延着Y轴方向延伸的一对长边部18L与延着X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短边部18S。天线本体部18具有四个边部18L、18S,经由流动于这四个边部18L、18S的电流造成的电磁感应作用,能够使磁场发生于磁场产生区域MA,因此假如与设为天线本体部由三个边部组成的构成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感应电势。天线本体部18被设为如下而成者:将多条形成方形的环状的天线单线21(图4中为三条)一面于其间空出狭缝SL宽的间隔,一面于放射方向排列。多条天线单线21的平面形状形成与天线本体部18相似的形状,有如下倾向:越接近磁场产生区域MA者外形变得越小且延面距离(各边部的长度尺寸)变得越短,相反地越远离磁场产生区域MA者外形变得越大且延面距离变得越长。也就是说,接近磁场产生区域MA的天线单线21与相对于其而于自磁场产生区域MA远离侧相邻的天线单线21相比,具有更小一圈的外形,整个外围被该相邻的天线单线21包围。各天线单线21的两端部被配置于图4所示的下侧(引出配线部19侧)的短边部18S,并且各自连接于不同的引出配线部19。延面距离最短的最内圈的天线单线21于两端部间仅存在一条狭缝SL宽的间隙,但中间的天线单线21于两端部间除了三条狭缝SL宽的间隙外,还隔着两条引出配线部19(连接于最内圈的天线单线21的引出配线部19),进一步延面距离最长的的最外圈的天线单线21于两端部间除了五条狭缝SL宽的间隙外,还隔着四条引出配线部19(各自连接于最内圈的天线单线21以及中间的天线单线21的引出配线部19)。另外,各天线单线21延着Y轴方向相对于中心线形成线对称形状。
如图4所示,引出配线部19于自透明天线基板12的显示重叠区域OAA与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的边界位置至天线本体部18之间,以延伸的方式布线。沿着与引出配线部19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X轴方向)而排列有多条(图4中为六条)引出配线部19,其设置条数设为天线单线21的设置条数的两倍。引出配线部19的天线本体部18侧(引出来源侧)的端部连接于天线单线21的端部,相对于此,其相反侧(引出目的地侧,边界位置侧)的端部连接于天线连接配线部20。引出配线部19有其延面距离越长则配线电阻变得越大的倾向。因此,有如下倾向: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越大型化,引出配线部19的配线电阻变得越高。
天线连接配线部20如图4所示,被设为由形成于透明天线基板12的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的非网眼状金属膜构成。因此,天线连接配线部20与构成由网眼状金属膜组成的透明天线17的天线本体部18及引出配线部19相比,每单位长度或每单位面积的配线电阻被设为相对较低。于天线连接配线部20含有多条(图4中为两条)短路配线部22,该短路配线部22使两条引出配线部19之间短路。短路配线部22的设置数为自引出配线部19的设置数减去2的值。通过短路配线部22而被短路的两条引出配线部19连接于相互不同的天线单线21。具体而言,连接于最外圈的天线单线21的一个(图4的左侧)端部的引出配线部19相对于连接于中间的天线单线21的一个(图4的右侧)端部的引出配线部19,通过短路配线部22而被短路。连接于中间的天线单线21的另一个(图4的左侧)端部的引出配线部19相对于连接于最内圈的天线单线21的一个(图4的右侧)端部的引出配线部19,通过短路配线部22而连接。而且,于天线连接配线部20含有输入配线部(未图示)与输出配线部(未图示),该输入配线部连接于连接最外圈的天线单线21的另一个(图4的右侧)端部的引出配线部19,该输出配线部连接于连接最内圈的天线单线21的一个(图4的左侧)端部的引出配线部19。通过上述,自输入配线部流动的电流透过引出配线部19,在最外圈的天线单线21于图4的逆时针方向流动后,透过引出配线部19及短路配线部22在中间的天线单线21,进一步透过引出配线部19及短路配线部22在最内圈的天线单线21,各自于图4的逆时针方向流动后,往输出配线部流动。电流若如此在天线本体部18中于图4的逆时针方向流动,则于天线本体部18的磁场产生区域MA,产生朝向图4的纸面的前侧的磁场。
如所叙述般,若将透明天线17的天线本体部18配置于液晶面板11的荧屏中央侧,则有引出配线部19的延面距离变长的倾向,该倾向于荧屏尺寸被大型化的情形时变得明显。例如,假如于将天线本体部于长边方向的内部尺寸设为85.6mm,将于短边方向的内部尺寸设为54mm,且设为将透明天线配置于液晶面板11的荧屏的端部,几乎不设置引出配线部的构成的情形时,透明天线的Q值成为19.765左右之相当高的值,但于将引出配线部设为20cm长的情形时,透明天线的Q值为一半以下的8.757左右之值,成为低于10,也就是低于成为获得充分的感应电势的基准的Q值的结果。此外,表示透明天线的天线性能的Q值是以式「2πfL/R」表示。该式中,「L」设为电感(inductance)(感应电势),「R」设为配线电阻,「f」设为共振频率。也就是说,Q值有如下倾向:与电感成正比,与配线电阻成反比。
此处,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17设为如下构成:引出配线部19具有线宽比天线本体部18更宽的广宽部23。如此,通过设为引出配线部19具有广宽部23的构成,能够使透明天线17的配线电阻降低,因此透明天线17的Q值变高,故谋求天线性能(信号接收灵敏度等)的提升。
如图4所示,广宽部23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18,并且接近透明天线基板12的显示重叠区域OAA与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的边界位置(天线连接配线部20),其线宽被设为逐渐地变宽。反过来说,广宽部23随着接近天线本体部18,并且远离透明天线基板12的显示重叠区域OAA与非显示重叠区域NOAA的边界位置,其线宽被设为逐渐地变窄。因此,广宽部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
如图4所示,广宽部23被设为其线宽与自天线本体部18的距离成正比而连续地逐渐增加,其外形被设为相对于沿着天线本体部18的各边部18L、18S的方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而形成直线地倾斜的倾斜状。因此,广宽部23为外缘一边形成倾斜状一边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广宽部23被设为构成引出配线部19的整个区域,相对于天线本体部18的天线单线21的连接处(天线本体部18侧的端部)的线宽被设为最狭窄,相对于天线连接配线部20的连接处(与天线本体部18侧为相反侧的端部)的线宽被设为最宽。多条引出配线部19的最小线宽及最大线宽各自被设为几乎相同,线宽的变化率也被设为几乎相同。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引出配线部19群的最大外宽尺寸被设为大于天线本体部18的最大外宽尺寸。
多个引出配线部19中,于X轴方向被配置在最外面的位置的两条引出配线部19所具有的广宽部23如图4及图5所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18中成为连接对象的短边部18S正交的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形成的倾斜角度θ为14度以上,具体而言构成为14度~15度左右。多个引出配线部19中,构成为于X轴方向越外侧者上述倾斜角度θ变得越大,于X轴方向越中央侧者上述倾斜角度θ变得越小。此外,省略网眼状金属膜的网眼的图示,仅图示天线单线21及引出配线部19的外形。
然而,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与天线本体部18中连接于广宽部23的短边部18S被设为可构成附加线圈。也就是说,于透明天线17通电时,由于电流自引出配线部19朝连接于其的短边部18S流动,故这些构成附加线圈,并且于这些之间所夹的区域(以下称为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产生逆向磁场,该逆向磁场与产生于天线本体部18的中心侧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磁场(以下称为正规磁场)成为逆向。因此,例如若一面被设为外部机器的机器侧天线DA相对于天线本体部18而自正规位置偏离的平面配置,具体而言为跨及磁场产生区域MA以及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的平面配置,一面接近透明天线17(参照图6的粗单点链线),则有如下之虞:通过机器侧天线DA仅能部分地捕捉到产生于磁场产生区域MA的正规磁场,而且正规磁场因产生于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的逆向磁场而减弱,结果感应电势大幅降低,天线性能大幅劣化。
关于此点,如图4所示,由于广宽部23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8的各边部18L、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故假如与沿着相对于广宽部所连接的短边部18S而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构成相比,由于产生逆向磁场的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变狭窄,因此相对于正规磁场的强度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相对变低。由此,即便于设为机器侧天线DA相对于天线本体部18而自正规位置偏离的平面配置的情形,也能够抑制逆向磁场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而且广宽部23被设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18中连接于广宽部边部的边部正交的方向形成的角度为14度以上,由此产生逆向磁场的区域变得相当狭窄而相对于正规磁场的强度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变得相当低,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逆向磁场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
接着,为了观察得知上述构成的透明天线17的Q值对应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会如何改变,进行以下的第一比较实验。第一比较实验中,将引出配线部沿着相对于天线本体部的短边部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笔直延伸并且设为一定的线宽的构成的透明天线作为比较例,将通过本段落之前所说明的具有广宽部23的透明天线17作为第一实施例,将这些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的各透明天线用于具备被设为各种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11的液晶显示装置10,测量此情形的Q值,将结果示于图7。图7中横轴表示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单位为「英吋」),纵轴表示透明天线的Q值(无单位)。图7中,实线的图形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虚线的图形表示比较例的实验结果。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的各透明天线皆被设为于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11中,在该液晶面板11的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天线本体部的构成,被设为荧屏尺寸变得越大,引出配线部的延面距离变得越长。
针对第一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根据图7,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皆有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越变大,透明天线的Q值越降低的倾向。而且,比较例中,透明天线的Q值的降低率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变大。具体而言,若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超过32英吋,则由于透明天线的Q值低于作为获得充分感应电势的基准的10,因此难以应用于具备大于32英吋的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11的液晶显示装置10。比较例的透明天线的Q值会成为如上所述的降低率的原因在于随着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大型化的引出配线部的延面距离增加而引起配线电阻变高。相对于此,第一实施例被设为成为始终高于比较例的Q值的图形,并且透明天线的Q值的降低率被设为与比较例相比较小。具体而言,第一实施例中,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即便超过32英吋,Q值也会成为10以上,至超过55英吋为止,Q值为10以上。因此,第一实施例被设为能够应用于具备至55英吋为止的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11的液晶显示装置10。第一实施例的透明天线的Q值会成为上述般的降低率的原因在于,随着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大型化而引出配线部19的延面距离增加,但通过引出配线部19的整个区域由广宽部23构成,充分大幅地确保其配线面积,由此充分地抑制配线电阻。若如此根据第一实施例,即便将液晶显示装置10大荧屏化,也能够一面将透明天线17配置于荧屏的中央位置附近,一面获得充分的感应电势以及天线性能。
接着,为了观察得知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与由附加线圈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的关系,进行以下的第二比较实验。第二比较实验中,于上述的第一比较实验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广宽部23的透明天线17中,使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相对于Y轴方向而形成的角度θ于0度~60度的范围变化,并且测量附加线圈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占正规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将结果示于图8。图8中,横轴表示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单位为「度」),纵轴表示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单位为「%」)。
针对第二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根据图8,得知有如下倾向: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越大,附加线圈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越降低。而且,得知有如下倾向: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若小于14度,则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高于5%,相对于此,若相同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成为14度以上,则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成为5%以下。
接着,为了观察得知关于外部机器的机器侧天线DA的平面位置相对于透明天线17而自正规位置偏离时的逆向磁场的影响,进行以下的第三比较实验。第三比较实验中,对于上述第一比较实验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广宽部23的透明天线17,于将机器侧天线DA设为正规位置的情形、将机器侧天线DA设为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的相反侧错开约15mm(成为天线本体部18的长边尺寸的约17.5%的长度)的平面配置的情形(参照图6的细单点链线)与将机器侧天线DA设为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约15mm(成为天线本体部18的长边尺寸的约17.5%的长度)的平面配置的情形(参照图6的粗单点链线),各自一边与第一比较实验相同地改变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一边测量透明天线17的Q值,将结果示于图9。图9中横轴表示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单位为「英吋」),纵轴表示透明天线17的Q值(无单位)。图9中,实线的图形表示正规位置的情形的实验结果,细单点链线的图形表示于引出配线部19侧的相反侧偏离的情形的实验结果,粗单点链线的图形表示于引出配线部19侧偏离的情形的实验结果。另外,于图9以虚线的图表记载第一比较实验的比较例的实验结果以用于参考。
针对第三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根据图9,得知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设为正规位置的情形的Q值最高,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的相反侧错开的情形的Q值次高,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的情形的Q值最低。以下,针对成为此种情形的理由进行说明。首先,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的相反侧错开的情形,如图6的细单点链线所示,机器侧天线DA仅能部分地捕捉到产生在磁场产生区域MA的正规磁场,但由于未与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重叠,因此并未捕捉逆向磁场。也就是说,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的相反侧错开的情形与设为正规位置的情形相比,Q值降低了产生于磁场产生区域MA中机器侧天线DA未重叠的部分的正规磁场的量。相对于此,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的情形,如图6的粗单点链线所示,机器侧天线DA除了仅能部分地捕捉到产生在磁场产生区域MA的正规磁场,为了与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重叠,还捕捉逆向磁场。也就是说,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的情形,Q值除了降低产生于磁场产生区域MA中机器侧天线DA未重叠的部分的正规磁场的量,还降低了通过逆向磁场而消除的正规磁场的量。
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设为正规位置的情形,如图9所示,至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超过55英吋为止,Q值为10以上,相对于此,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的相反侧错开的情形,若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超过38英吋,则Q值低于10,进一步而言,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的情形,若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超过33英吋,则Q值低于10。也就是说,于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的情形,得到仅高于比较例的实验结果的Q值。
然后,根据上述第二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参照图8),有如下倾向: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设为越小,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变得越大,相对于此,反之相同的倾斜角度θ设为越大,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变得越小。由此情形,于第三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的第一实施例中将机器侧天线DA自正规位置在Y轴方向于引出配线部19侧错开的情形(设为机器侧天线DA捕捉逆向磁场的配置的情形)的图形成为如下情形: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越小,Q值越往变低的方向移动,反之相同倾斜角度θ越大,Q值越往变高的方向移动。关于第一实施例的透明天线17,构成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被设为14度~15度左右,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被设为5%左右(参照图8),因此假如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低于14度并且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超过5%,则有Q值降得比比较例更低,即便于液晶面板11的荧屏尺寸小于32英吋的情形,亦无法确保Q值为10以上之虞。由以上探讨,通过将广宽部23的倾斜角度θ设为14度以上,将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设为5%以下,由此能够充分地抑制机器侧天线DA被设为捕捉逆向磁场的配置的情形时Q值的降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17具备:天线本体部18,其形成环状且使磁场产生于其中心侧;引出配线部19,其自所述天线本体部18被引出,于至少一部分具有广宽部23,所述广宽部23的线宽被设为比所述天线本体部18的线宽更宽。
若设为如此,如果通过于引出配线部19通电,于形成环状的天线本体部18流动电流,则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于天线本体部18的中心侧产生磁场。由于此引出配线部19于至少一部份具有线宽被设为比天线本体部18的线宽更宽的广宽部23,因此能够使该透明天线17的配线电阻降低。由此,该透明天线17的Q值升高,因此谋求天线性能的提升。
另外,本体天线部18形成环状,所述环状以包围位于其中心侧且产生磁场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方式封闭。若如此设定,假如与将天线本体部设为开放的形状的环状的情形相比,则能够获得高感应电势。由此,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于广宽部23含有线宽可变广宽部,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随着远离所述天线本体部18而线宽逐渐地变宽。若如此设定,则于构成自形成封闭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18引出的引出配线部19的广宽部23,含有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18而线宽逐渐地变宽的线宽可变广宽部,因此假如与将广宽部的线宽设为一定的情形相比,能够一面保持天线本体部18的高感应电势,一面适当地减低配线电阻。
另外,天线本体部18具有四个边部18L、18S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相对于此,线宽可变广宽部连接于构成天线本体部18的一个短边部(边部)18S,于线宽可变广宽部含有倾斜状广宽部,所述倾斜状广宽部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8的边部18L、18S的方向而形成倾斜状。引出配线部19的线宽可变广宽部与天线本体部18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短边部18S被设为可构成附加线圈,通过该附加线圈产生的磁场(将其称为逆向磁场)由于与产生于天线本体部18的中心侧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磁场成为逆向,因此有由其引起天线性能劣化之虞。关于此点,由于线宽可变广宽部含有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8的边部18L、18S的方向而形成倾斜状的倾斜状广宽部,因此假如与设为沿着相对于倾斜状广宽部所连接的短边部18S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构成的情形相比,产生逆向磁场的区域变狭窄,故逆向磁场的比例变得相对较低。由此,能够抑制逆向磁场所引起的天线性能劣化。
另外,排列配置有多个引出配线部19,多个引出配线部19中,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者所具有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构成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18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短边部18S正交的方向而形成14度以上的角度。如果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所具有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构成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短边部18S正交的方向而形成的角度被设为小于14度,则由于逆向磁场的比例变得过高,有天线性能的劣化变得无法忽视之虞。关于此点,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的引出配线部19所具有的线宽可变广宽部,通过将相对于与天线本体中连接于线宽可变广宽部的短边部18S正交的方向而形成的角度设为14度以上,逆向磁场产生的区域变得相当狭窄而逆向磁场的比例变得相当低,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由逆向磁场引起的天线性能劣化。
另外,引出配线部19的整个区域是通过广宽部23而构成。如果设为如此,假如与将引出配线的一部分的线宽设为与天线本体部18的线宽相同的情形相比,由于更大幅地确保引出配线部19的面积,故该透明天线17的配线电阻更为降低,因此谋求天线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另外,天线本体部18及引出配线部19是由形成网眼状的金属膜构成,并且通过在金属膜被图案化的狭缝标定其平面形状。如果设为如此,则能够一面确保该透明天线17的透光性,一面谋求配线电阻的低电阻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10具备上述透明天线17、透明天线基板12与显示面板11,所述透明天线基板12设置有透明天线17,所述显示面板11以层压于所述透明天线基板12的方式配置,具有可显示影像的显示区域AA与包围其周围的非显示区域NAA,透明天线17被配置于与显示区域AA重叠的位置。
如果设为如此,则通过利用配置于与显示面板11的显示区域AA重叠的位置的透明天线17,例如能够进行与外部机器等的通信。由于能够进行根据显示区域AA所显示的影像而使外部机器接近透明天线17等操作,因此便利性等优异。而且,由于透明天线17的天线性能被设为相当高,能够良好地进行与外部机器等的通信。
另外,于透明天线基板12设置有天线连接配线部20,该天线连接配线部20被配置于与非显示区域NAA重叠的位置,并且连接于引出配线部19。如果设为如此,则由于将配置于与非显示区域NAA重叠的位置的天线连接配线部20连接于引出配线部19,故例如能够将天线连接配线部20设为由具有遮光性的金属膜(非网眼状金属膜)构成。由此,能够使透明天线17的配线电阻更为降低。
另外,透明天线17被设为天线本体部18具有多条天线单线21并且以对天线单线21的各端部的每一个个别地连接的方式具备多个引出配线部19的构成,于天线连接配线部20含有短路配线部22,所述短路配线部22使连接于相互不同的天线单线21的端部的两条引出配线部19之间短路。如果设为如此,通过利用短路配线部22而使连接于相互不同的天线单线21的端部的两条引出配线部19之间短路,能够使电流流动于相对于短路的两条引出配线部19而各自连接的天线单线21。由此,能够使磁场产生于天线本体部18的中心侧。
<第二实施方式>
通过图10至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此第二实施方式中,表示改变了引出配线部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117的引出配线部119如图10所示,设为如下构成:由第一配线部24与第二配线部25组成,该第一配线部24连接于天线本体部118,该第二配线部25相对于第一配线部24而被配置于天线本体部118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4。其中,第一配线部24的线宽被设为与构成天线本体部118的天线单线121相同。第一配线部24由于其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因此称为「线宽一定部」。第一配线部24中,连接于天线本体部118的部分沿着Y轴方向而直线地延伸,其延伸方向相对于构成天线本体部118且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4的短边部118S正交。相对于此,各自构成引出配线部119中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者与被配置于中间位置者的各第一配线部24,以连接于第二配线部25的侧的部分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成几乎直角,俯视整体时形成L字型。因此,第一配线部24与连接于其的短边部118S之间所夹的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于俯视时形成角部几乎成为直角的方形。而且,第一配线部24被设为其长度尺寸成为21mm以下的构成。由此,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中于Y轴方向的尺寸被设为21mm以下。也就是说,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中于Y轴方向的尺寸被设为与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几乎相同。
相对于此,第二配线部25被设为线宽比天线单线121及第一配线部24的线宽更宽的广宽部123。也就是说,此引出配线部119被设为部分地具有广宽部123的构成。构成此第二配线部25的广宽部123由于沿着Y轴方向直线地延伸,并且其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因此称为「线宽一定广宽部」。构成第二配线部25的广宽部123的线宽优选设为天线单线121及第一配线部24的线宽的约4倍~5倍左右的大小。另外,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配线部25其线宽被设为几乎相同。由于多个第二配线部25的线宽被设为几乎相同且一定,因此多个引出配线部119的最大外宽尺寸与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配线部25群的宽度一致,且不受限于其延面距离(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而始终设为一定。
接着,为了观察得知上述构成的透明天线117的Q值对应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会如何改变,进行以下的第四比较实验。第四比较实验中,将通过本段落之前所说明的具有广宽部123及引出配线部119的透明天线117作为第二实施例,将第二实施例的透明天线117用于具备被设为各种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测量此情形的Q值,将结果示于图11。图11中横轴表示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单位为「英吋」),纵轴表示透明天线的Q值(无单位)。于图11一并记载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比较实验的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的图形。图11中,实线的图形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实验结果,虚线的图形表示比较例的实验结果,双点链线的图形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实验结果。比较例及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各透明天线皆被设为于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中,在该液晶面板的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天线本体部的构成,被设为荧屏尺寸变得越大,引出配线部的延面距离变得越长。
针对第四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根据图11,第二实施例被设为成为Q值始终高于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的图形,并且透明天线的Q值的降低率与比较例及第一实施例相比被设为较小。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中,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即便超过55英吋,Q值也为10以上,即便为60英吋,Q值也被设为12左右。因此,第二实施例至少能够应用于具备至60英吋为止的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推测也能够应用于超过60英吋的荧屏尺寸。第二实施例的透明天线117的Q值会成为上述般的降低率的一个原因在于,随着液晶面板的荧屏尺寸大型化而引出配线部119的延面距离增加,但由于引出配线部119中连接于形成封闭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118的第一配线部24的线宽被设为与天线本体部118的天线单线121的线宽相同,因此假如与将第一配线部设为广宽部的情形相比,产生于天线本体部118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磁场变得更强,由此获得更高的感应电势。而且,引出配线部119中,由于相对于第一配线部24而被配置于天线本体部118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4的第二配线部25被设为广宽部123,故能够一面确保经由第一配线部24而获得的高感应电势,一面适当地减低配线电阻,因此透明天线117的Q值被设为高。
接着,为了观察得知构成引出配线部119的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与附加线圈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的关系,进行以下的第五比较实验。第五比较实验中,于上述的第四比较实验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引出配线部119的透明天线117中,使第一配线部24于延伸方向(Y轴方向)的长度于10mm~200mm的范围变化,并且测量附加线圈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占正规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将结果示于图12。图12中,横轴表示第一配线24的长度(单位为「mm」),纵轴表示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单位为「%」)。
针对第五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根据图12,有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从10mm至40mm之间,随着该长度变大,附加线圈所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急遽变高的倾向,若该长度成为约50mm,则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成为峰值(约9.5%左右)。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若超过50mm,则附加线圈所引起的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缓缓地降低,从超过100mm附近开始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为约9%而成为几乎一定(饱和)。也就是说,第一配线部24若长度超过50mm,虽然为了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慢慢拉长而产生的逆向磁场的强度不会变得更强,但于长度为10mm~40mm的范围中,随着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的扩张,所产生的逆向磁场的强度急遽变强。而且,得知有如下倾向:若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大于21mm,则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高于5%,相对于此,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为21mm以下时,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成为5%以下。因此,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比较实验的实验结果,将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设为21mm以下,而将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设为5%以下,由此能够充分地抑制于机器侧天线被设为捕捉逆向磁场的配置的情形的Q值降低。
若如上述说明般,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出配线部119至少具有第一配线部24与第二配线部25,所述第一配线部24连接于天线本体部118,所述第二配线部25相对于第一配线部24而被配置于天线本体部118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4,第一配线部24的线宽被设为与天线本体部118相同,相对于此,第二配线部25被设为广宽部123。若设为如此,由于引出配线部119中,连接于形成封闭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118的第一配线部24的线宽被设为与天线本体部118的线宽相等,故假如与将第一配线部设为广宽部的情形相比,则产生于天线本体部118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磁场变得更强,由此获得更高的感应电势。相对于此,相对于第一配线部24而被配置于天线本体部118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第一配线部24的第二配线部25,由于被设为广宽部123,因此能够一面保持经由第一配线部24获得的高感应电势,一面适当地减低配线电阻。通过上述,获得更高的天线性能。
另外,天线本体部118具有四个边部118L、118S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第一配线部24构成为连接于构成天线本体部118的一个短边部118S,并且沿着相对于该连接的短边部118S正交的方向而延伸,进一步其长度尺寸成为21mm以下。引出配线部119的第一配线部24以及天线本体部118中与第一配线部24连接的短边部118S被设为可构成附加线圈者,通过该附加线圈产生的磁场(将此称为逆向磁场)由于与产生于天线本体部118的中心侧的磁场产生区域MA的磁场成为逆向,故有由其引起天线性能劣化之虞。尤其由于第一配线部24连接于构成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环状的天线本体部118的一个短边部118S,并且沿着相对于该连接的短边部118S正交的方向而延伸,假如与设为相对于第一配线部所连接的短边部118S而形成倾斜状的构成的情形相比,有逆向磁场变强的倾向,若将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尺寸设为大于21mm,则有无法忽视逆向磁场所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之虞。关于此点,由于通过将第一配线部24的长度尺寸设为21mm以下,产生逆向磁场的区域变得相当狭窄而逆向磁场的比例变得相当低,故能够充分地抑制逆向磁场所引起的天线性能的劣化。
另外,广宽部123含有其线宽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如果设为如此,则通过于构成第二配线部25的广宽部123含有线宽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能够使该透明天线117的配置空间小型化。由此,适合如排列配置多个该透明天线117的情形。
<第三实施方式>
通过图13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此第三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219的最大外宽尺寸者。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天线217的引出配线部219如图13所示,设为其最大外宽尺寸W1与天线本体部218的最大外宽尺寸W2几乎相同。如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引出配线部219的线宽于天线连接配线220侧的端部变得最大。因此,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引出配线部219群的最大外宽尺寸W1与天线连接配线220侧的端部的外宽尺寸一致。若设为此种构成,引出配线部219群于X轴方向的配置空间与天线本体部218的相同配置空间相等。由此,例如如图14所示,于在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AA内沿着X轴方向排列多个透明天线217的情形时,能够有效率的配置透明天线217。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引出配线部219为如下构成:排列配置多个引出配线部219,并且这些多个引出配线部219的最大外宽尺寸W1与天线本体部218的最大外宽尺寸W2相同。如果设为如此,能够使该透明天线217的配置空间小型化。由此,适合如排列配置多个该透明天线217的情形。
<第四实施方式>
通过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此第四实施方式中,表示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增加了触控面板26及盖板(cover panel)27。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310如图15所示,具备触控面板26与盖板27,该触控面板26与相对于透明天线基板312的外侧,也就是液晶面板311侧的相反侧重叠而配置,该盖板27相对于触控面板26进一步重叠于外侧而配置。触控面板26其于俯视时的大小及外形被设为与液晶面板311几乎相同,于其板面设置有用于检测使用者所输入的位置讯息的触控面板图案(未图示)。作为设置于触控面板26的触控面板图案,优选设为投影型静电电容方式。盖板27由几乎透明而具有优异透光性的玻璃制板状基材构成,优选由强化玻璃构成。作为用于盖板27的强化玻璃,例如优选使用通过在板状玻璃基材的表面施加化学强化处理,而于表面具备化学强化层的化学强化玻璃。盖板27由于机械强度及抗冲击性能高,能够更确实地防止配置于其内侧的触控面板26、透明天线基板312以及液晶面板311破损或损伤。
<第五实施方式>
通过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此第五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4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419如图16所示,设为如下构成:由线宽可变的第一配线部424与线宽一定的第二配线部425组成。其中,第一配线部424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418而线宽逐渐地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418的各边部418L、4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也就是说,第一配线部424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418的天线单线4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4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外缘一面形成倾斜状一面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第一配线部424构成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418中成为连接对象的短边部418S正交的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而形成的倾斜角度为14度以上,具体而言成为14度~15度左右。第二配线部425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记载者同样地,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418的天线单线4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423」,进一步为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如上所述,该引出配线部419被设为第一配线部424及第二配线部425的各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418的天线单线421的线宽更宽,整个区域为「广宽部423」。如果设为此种构成,除了能够适当地减低引出配线部419的配线电阻,还能够通过第一配线部424而适当地降低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并且能够通过第二配线部425将透明天线417的配置空间小型化。
<第六实施方式>
通过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此第六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5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519如图17所示,设为如下构成:由线宽设为一定的第一配线部524与线宽可变的第二配线部525组成。第一配线部524与第二实施方式所记载者同样地,为线宽被设为与构成天线本体部518的天线单线521的线宽几乎相同,并且为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部」。第二配线部525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518及第一配线部524而其线宽逐渐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518的各边部518L、5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也就是说,第二配线部525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518的天线单线5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5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外缘一面形成倾斜状一面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根据此种构成,能够通过第一配线部524提升天线本体部518的感应电势,并且能够通过第二配线部525适当地减低引出配线部519的配线电阻。
<第七实施方式>
通过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此第七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6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619如图18所示,设为如下构成:由线宽可变的第一配线部624与线宽可变且线宽的变化率小于第一配线部624的第二配线部625组成。第一配线部624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618而线宽逐渐地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618的各边部618L、6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也就是说,第一配线部624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618的天线单线6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6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外缘一面形成倾斜状一面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第一配线部624构成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618中成为连接对象的短边部618S正交的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而形成的倾斜角度例如成为20度左右。第二配线部625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618及第一配线部624而线宽逐渐地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618的各边部618L、6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第二配线部625的线宽的变化率被设为小于第一配线部624的线宽的变化率。因此,第二配线部625相对于Y轴方向而形成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配线部624的相同倾斜角度,具体而言例如构成成为14度~15度左右。第二配线部625与第一配线部624同样地,为「广宽部623」,为「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倾斜状广宽部」。根据此种构成,通过相对于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引出配线部19的第一配线部624,能够适当地降低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并且通过相对于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配线部624的第二配线部625,能够将透明天线617的配置空间小型化。
<第八实施方式>
通过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此第八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7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719的广宽部723如图19所示,其外缘形成弯曲成大致圆弧状的曲线状。广宽部723构成为线宽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718而逐渐变宽,但其变化率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718而逐渐变小。由此,产生逆向磁场的逆向磁场产生区域OMA的面积被适当地减少,因此能够适当地降低逆向磁场的强度的比例。
<第九实施方式>
通过图20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此第九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八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8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八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819的广宽部823如图20所示,构成为其线宽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818而逐渐变宽,但其变化率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818而逐渐变大。
<第十实施方式>
通过图21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此第十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9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919如图21所示,设为如下构成:由第一配线部924、第二配线部925与第三配线部28组成,该第一配线部924连接于天线本体部918,该第二配线部925相对于第一配线部924而被配置在天线本体部918侧的相反侧且连接于第一配线部924,该第三配线部28相对于第二配线部925而被配置于第一配线部924侧的相反侧且连接于第二配线部925。其中,第一配线部924及第三配线部28各自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918其线宽逐渐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918的各边部918L、9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也就是说,第一配线部924及第三配线部28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918的天线单线9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9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外缘一面形成倾斜状一面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第一配线部924构成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918中成为连接对象的短边部918S正交的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而形成的倾斜角度为14度以上,具体而言成为14度~15度左右。第二配线部925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记载者同样地,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918的天线单线9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923」,进一步为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第三配线部28被设为其最小线宽比第一配线部924的最大线宽还宽,且比第二配线部925的线宽还宽。如上所述,此引出配线部919被设为第一配线部924、第二配线部925以及第三配线部28的各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918的天线单线921的线宽还宽,整个区域为「广宽部923」。
<第十一实施方式>
通过图22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此第十一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十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10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十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1019如图22所示,设为如下构成:由线宽被设为一定的第一配线部1024、线宽可变的第二配线部1025与线宽被设为一定的第三配线部1028组成。第一配线部1024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记载者同样地,线宽被设为与构成天线本体部1018的天线单线1021的线宽几乎相同,并且为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部」。第二配线部1025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1018及第一配线部1024,其线宽逐渐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018的各边部1018L、10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也就是说,第二配线部1025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1018的天线单线10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10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外缘一面形成倾斜状一面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第三配线部1028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1018的天线单线10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1023」,更为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
<第十二实施方式>
通过图23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此第十二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十一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11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十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1119如图23所示,虽然第一配线部1124、第二配线部1125以及第三配线部1128的线宽各自不同,但全部被设为一定。第一配线部1124与第二实施方式所记载者同样地,线宽被设为与构成天线本体部1118的天线单线1121的线宽几乎相同,并且为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部」。第二配线部1125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1118的天线单线1121及第一配线部1124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1123」,更为其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第三配线部1128为线宽比第二配线部1125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1123」,更为其线宽于整个长度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也就是说,此引出配线部1119为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1118而线宽阶段性的逐渐变宽的构成。
<第十三实施方式>
通过图24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此第十三实施方式中,表示自上述第十实施方式改变了引出配线部1219的构成。此外,关于与上述第十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引出配线部1219如图24所示,被设为如下构成:第一配线部1224、第二配线部1225及第三配线部1228皆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1218而线宽变宽。第一配线部1224随着远离天线本体部1218,其线宽逐渐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218的各边部1218L、12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也就是说,第一配线部1224为线宽比构成天线本体部1218的天线单线1221的线宽更广宽的「广宽部1223」,为线宽对应于延伸方向的位置而可改变的「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外缘一面形成倾斜状一面延伸的「倾斜状广宽部」。第一配线部1224构成为相对于与天线本体部1218中成为连接对象的短边部1218S正交的方向,也就是Y轴方向而形成的倾斜角度例如成为20度左右。第二配线部1225随着远离第一配线部1224其线宽逐渐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218的各边部1218L、12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第二配线部1225的线宽的变化率被设为小于第一配线部1224的线宽的变化率。因此,第二配线部1225构成为相对于Y轴方向而形成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配线部1224的相同倾斜角度,具体而言例如成为14度~15度左右。第二配线部1225与第一配线部1224同样地,为「广宽部1223」,为「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斜状广宽部」。第三配线部1228随着远离第二配线部1225其线宽逐渐变宽,并且相对于沿着构成天线本体部1218的各边部1218L、1218S的方向形成倾斜状。第三配线部1228的线宽的变化率被设为小于第二配线部1225的线宽的变化率。因此,第三配线部1228构成为相对于Y轴方向形成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配线部1225的相同倾斜角度,具体而言例如成为10度左右。第三配线部1228与第一配线部1224及第二配线部1225同样地,为「广宽部1223」,为「线宽可变广宽部」,更为「倾斜状广宽部」。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未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载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技术性范围例如也含有如下的实施方式。
(1)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通过网眼状金属膜构成透明天线的情形,但也可通过使透明电极膜(ITO)层压于网眼状金属膜的复合导电膜而构成透明天线。通过将此种复合导电膜用于透明天线,能够更加减低透明天线的配线电阻。
(2)除上述各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针对倾斜状广宽部的倾斜角度、线宽可变广宽部的线宽的变化率、第一配线部的长度、线宽一定广宽部以及线宽一定部的线宽、网眼状金属膜的网眼的对角间距等具体的数值,适当的进行变更。另外,也能够针对天线本体部的最大外宽尺寸与引出配线部的最大外宽尺寸的大小关系适当的进行变更,例如能够使后者小于前者,或者反之使后者大于前者。
(3)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透明天线被配置于液晶面板在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附近的构成,但也能够适当地变更于液晶面板的面内的透明天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的具体的配置。例如,透明天线也可以在液晶面板的面内在Y轴方向配置于比中央位置附近更上侧或更下侧,或是也可在X轴方向配置于中央位置附近等。
(4)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天线本体部的平面形状被设为纵长的方形的情形,但也能够将天线本体部的平面形状设为横长的方形,或是设为正方形等。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天线本体部的平面形状设为圆形或椭圆形等。
(5)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设为引出配线部自天线本体部朝向在液晶显示装置的Y轴方向的下侧延伸的构成的情形,但也能够设为引出配线部自天线本体部朝向在液晶显示装置的Y轴方向的上侧延伸的构成。进一步,也能够设为引出配线部自天线本体部朝向液晶显示装置的X轴方向的左右任一侧延伸的构成,于该情形时优选使天线本体部的配置旋转90度。
(6)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天线本体部由三条天线单线组成的构成,但能够适当地变更构成天线本体部的天线单线的数量(匝数)。于变更天线单线的数量的情形,也可随该情形适当地变更引出配线部的条数或天线连接配线部的条数。
(7)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透明天线被设为对称形状的情形,但即便透明天线被设为非对称形状亦无妨。
(8)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天线本体部以包围磁场产生区域的方式形成封闭的环状,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形成天线单线的两端部间开口而打开的形状的环状的天线本体部。
(9)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表示液晶面板的平面形状被设为横长的方形的情形,但也能够将液晶面板的平面形状设为纵长的方形,或是设为正方形等。除此之外,也能够将液晶面板的平面形状设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是进一步将液晶面板的外围端部的平面形状设为如混合直线与曲线的形态。
(10)也能够适当地组合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事项。
(11)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具备30多英吋至60英吋的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备30英吋以下的荧屏尺寸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12)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用于信息显示器、电子白板、电视信号接收装置等电子机器的液晶显示装置,但除此之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PC监视器(包含台式(desktop)PC用监视器、笔记本PC用监视器)、平板电脑(tablet)型终端、平板手机(phablet)型终端、智能手机、移动电话、携带型游戏机等电子机器。
(13)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例示具备触控面板与盖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也可采用于盖板设置触控面板图案而省略触控面板的构成。另外,也能够通过将触控面板图案设置于液晶面板而省略触控面板。于此情形,能够进一步省略盖板。
(14)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于阵列基板侧配置像素电极,并且于CF基板侧配置共通电极,并且以像素电极与共通电极于之间隔着液晶层的方式重叠的构成的液晶面板(VA模式的液晶面板),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在阵列基板侧同时配置像素电极与共通电极,并且以像素电极与共通电极于之间隔着绝缘膜的方式重叠的构成的液晶面板(FFS模式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除此之外,本发明也能够被应用于使用所谓IPS模式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15)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液晶面板的彩色滤光片被设为红色、绿色及蓝色的三色构成者,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备在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各着色部加上黄色的着色部而设为四色构成的彩色滤光器者。
(16)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具备做为外部光源的背光装置的透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利用外光而进行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于该情形时,能够省略背光装置。另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半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17)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TFT作为液晶面板的开关元件,但也可应用于具备使用了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具备显示彩色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够应用于具备黑白显示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18)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使用了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其他种类的显示面板(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机EL面板、EPD(电泳显示面板)等)。于这些情形,也能够省略背光装置。另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了MEMS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310 液晶显示装置(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11、311 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12、312 透明天线基板
17、117、217 透明天线
18、118、218、418、518、618、718、818、918、1018、1118、1218 天线本体部
18L、118L、418L、518L、618L、918L、1018L、1218L 长边部(边部)
18S、118S、418S、518S、618S、918S、1018S、1218S 短边部(边部)
19、119、219、419、519、619、719、819、919、1019、1119、1219 引出配线部
20、220 天线连接配线部
21、421、521、621、921、1021、1221 天线单线
22 短路配线部
23、123、523、623、723、823、923、1023、1123、1223 广宽部(线宽可变广宽部、倾斜状广宽部)
24、424、524、624、924、1024、1124、1224 第一配线部
25、425、525、625、925、1025、1125、1225 第二配线部(线宽一定广宽部)
AA 显示区域
NAA 非显示区域
MA 磁场产生区域
SL 狭缝

Claims (13)

1.一种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具备:
天线本体部,其形成环状且使磁场产生于其中心侧;
引出配线部,其自所述天线本体部被引出,于至少一部分具有广宽部,所述广宽部的线宽被设为比所述天线本体部的线宽更宽,且
所述天线本体部及所述引出配线部是由形成网眼状的金属膜构成,并且通过在所述金属膜被图案化的狭缝标定其平面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部形成环状,所述环状以包围位于其中心侧且产生所述磁场的磁场产生区域的方式而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广宽部含有线宽可变广宽部,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随着远离所述天线本体部而线宽逐渐地变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部具有四个边部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相对于此,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连接于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的一个所述边部,
于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含有倾斜状广宽部,所述倾斜状广宽部相对于沿着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的所述边部的方向而形成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排列配置有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
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中,被配置于最外面的位置者所具有的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构成为相对于与所述天线本体部中连接于所述线宽可变广宽部的所述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形成14度以上的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配线部的整个区域是通过所述广宽部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配线部至少具有第一配线部与第二配线部,所述第一配线部连接于所述天线本体部,所述第二配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配线部而被配置于所述天线本体部侧的相反侧并连接于所述第一配线部,
所述第一配线部的线宽被设为与所述天线本体部相同,相对于此,所述第二配线部被设为所述广宽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本体部具有四个边部以使平面形状形成方形的环状,
所述第一配线部构成为连接于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的一个所述边部,并且沿着相对于该连接的所述边部正交的方向而延伸,进一步其长度尺寸成为21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广宽部含有其线宽被设为一定的线宽一定广宽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配线部构成为排列配置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并且这些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的最大外宽尺寸与所述天线本体部的最大外宽尺寸相同或更小。
11.一种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天线、透明天线基板与显示面板,所述透明天线基板设置有所述透明天线,所述显示面板以层压于所述透明天线基板的方式配置,具有可显示影像的显示区域与包围其周围的非显示区域,
所述透明天线被配置于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透明天线基板设置有天线连接配线部,所述天线连接配线部被配置于与所述非显示区域重叠的位置并且连接于所述引出配线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天线被设为如下构成:所述天线本体部具有多条天线单线,并且以对所述天线单线的各端部的每一个个别地连接的方式具备多个所述引出配线部,
于所述天线连接配线部含有短路配线部,所述短路配线部使连接于相互不同的所述天线单线的端部的两条所述引出配线部之间短路。
CN201580068815.6A 2014-12-18 2015-12-15 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004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6436 2014-12-18
JP2014-256436 2014-12-18
PCT/JP2015/085042 WO2016098763A1 (ja) 2014-12-18 2015-12-15 透明アンテナ及び透明アンテナ付き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4956A CN107004956A (zh) 2017-08-01
CN107004956B true CN107004956B (zh) 2019-12-27

Family

ID=5612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8815.6A Active CN107004956B (zh) 2014-12-18 2015-12-15 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0718B2 (zh)
CN (1) CN107004956B (zh)
WO (1) WO20160987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06686B1 (ko) * 2015-11-10 2022-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JP6516883B2 (ja) * 2016-01-29 2019-05-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デバイス
US9972271B2 (en) * 2016-05-12 2018-05-1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panel
JP2018057703A (ja) * 2016-10-07 2018-04-12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8057701A (ja) * 2016-10-07 2018-04-12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8057704A (ja) * 2016-10-07 2018-04-12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8057699A (ja) * 2016-10-07 2018-04-12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18057700A (ja) * 2016-10-07 2018-04-12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JP2020127058A (ja) * 2017-06-08 2020-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デバイス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EP3688837A4 (en) * 2017-09-25 2021-06-02 Antwa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mite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ANTENNA PERFORMANCE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10775490B2 (en) * 2017-10-12 2020-09-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displays and methods of formation thereof
US11101555B2 (en) 2018-02-23 2021-08-24 Nihon Dengyo Kosaku Co., Ltd. Structure, antenna structure, radio wave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touch panel including mesh-like transparent conductor
JP2020120262A (ja) 2019-01-23 2020-08-06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およびミリ波センサ
KR102621661B1 (ko) * 2019-02-25 2024-0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1682307A (zh) * 2019-03-11 2020-09-18 夏普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显示装置
TWI708430B (zh) * 2019-10-02 2020-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天線及電子裝置
CN111312064A (zh) * 2019-11-25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
TWI827926B (zh) * 2021-05-06 2024-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射頻液晶天線系統
CN113299184A (zh) * 2021-05-21 2021-08-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TWI814207B (zh) * 2022-01-12 2023-09-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天線模組及顯示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2984A (ja) * 2003-11-10 2005-06-0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透光性アンテナ
JP2008160825A (ja) * 2006-12-01 2008-07-10 Nippon Tungsten Co Ltd 誘電体アンテナ
CN201212991Y (zh) * 2008-06-30 2009-03-25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天线板的电磁式触摸装置
CN101599572A (zh) * 2008-04-14 2009-12-09 江国庆 薄膜式非金属天线与其手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6506004A (zh) 1965-05-12 1966-03-25
US6317099B1 (en) * 2000-01-10 2001-11-13 Andrew Corporation Folded dipole antenna
CA2314449A1 (en) * 2000-07-25 2002-01-25 Superpass Company Inc. High gain printed loop antennas
US6933891B2 (en) * 2002-01-29 2005-08-23 Calamp Corp. High-efficiency transparent microwave antennas
JP2004364199A (ja) * 2003-06-06 2004-12-24 Sony Corp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型通信端末
US7079079B2 (en) * 2004-06-30 2006-07-18 Skycross, Inc. Low profile compact multi-band meanderline loaded antenna
EP1868263A4 (en) 2005-04-01 2009-08-12 Nissha Printing TRANSPARENT ANTENNA FOR DISPLAY, PHOTON-TRANSMITTER MEMBER FOR DISPLAY HAVING AN ANTENNA, AND ELEMENT FOR HOUSING, WITH ANTENNA
EP1868261B1 (en) 2005-04-01 2016-07-20 Nissha Printing Co., Ltd. Transparent antenna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glass with antenna
JP5532678B2 (ja) * 2009-05-26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アンテナ装置、並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5636735B2 (ja) * 2009-09-24 2014-12-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透明アンテナ用エレメント及び透明アンテナ
WO2011101851A1 (en) * 2010-02-17 2011-08-25 Galtronics Corporation Ltd. Antennas with novel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radiation patterns, for enhanced antenna isolation
JP6313744B2 (ja) * 2012-03-23 2018-04-18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無線電力受信機
US10290934B2 (en) * 2014-04-30 2019-05-14 Tdk Corporation Antenna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2984A (ja) * 2003-11-10 2005-06-0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透光性アンテナ
JP2008160825A (ja) * 2006-12-01 2008-07-10 Nippon Tungsten Co Ltd 誘電体アンテナ
CN101599572A (zh) * 2008-04-14 2009-12-09 江国庆 薄膜式非金属天线与其手持装置
CN201212991Y (zh) * 2008-06-30 2009-03-25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天线板的电磁式触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73397A1 (en) 2017-12-28
US10910718B2 (en) 2021-02-02
WO2016098763A1 (ja) 2016-06-23
CN107004956A (zh) 2017-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4956B (zh) 透明天线及附透明天线的显示装置
US9753601B2 (en) Electromagnetic-type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JP6165270B2 (ja) 位置入力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0147998B2 (en) Interfa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411353B2 (en) Transparent antenna and transparent antenna-equipped display device
JP6141748B2 (ja) 表示装置
JP6313471B2 (ja) 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CN109716585B (zh) Nfc天线及显示装置
US1101842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235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or filter as touch pad
US945972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90604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581867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a plurality of pixel electrode bars with different spacing
WO2018062245A1 (ja) アンテナ付きタッチ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US2013005062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9400407B2 (en) Display panel
JP2013231786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10618761A (zh) 位置输入装置和带位置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
JP515418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79174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5076781B2 (ja)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60048062A1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KR20160015140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