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674B - 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674B
CN107002674B CN201580067122.5A CN201580067122A CN107002674B CN 107002674 B CN107002674 B CN 107002674B CN 201580067122 A CN201580067122 A CN 201580067122A CN 107002674 B CN107002674 B CN 107002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hambe
whirlpool disk
depressed part
affixed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71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674A (zh
Inventor
水岛康夫
村上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2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53Details concerning the b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69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69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 F04C18/0276Different wall heigh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7/00Sealing arrangements in 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7/005Axial sealings for work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8Means for improving or restricting lubricant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30/00Manufacture
    • F04C2230/60Assembly methods
    • F04C2230/602Gap; Clear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提供对A室和B室均能够有效地抑制过压缩损失的涡旋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40),其具有固定侧端板(41)和固定侧涡盘(42);和可动涡旋件(50),其具有可动侧端板(51)和可动侧涡盘(52)。两涡盘形成:第一压缩室(80),其由可动侧涡盘外周面(52a)和固定侧涡盘内周面(42b)围成;和第二压缩室(90),其由可动侧涡盘内周面(52b)和固定侧涡盘外周面(42a)围成。在固定侧端板形成有:排出口(41c);和溢流孔(47),其与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分别在规定期间连通,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共用该溢流孔。在可动侧端板的前表面(51a)形成有凹陷部(56),该凹陷部使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连通。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在经由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前,经由固定侧涡盘的末端(42c)与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Description

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被用于冷冻装置等的涡旋压缩机要求能够利用一台在高速、高压力比条件到低速、低压力比条件的广泛的条件下高效率地运转。
特别是,为了改善低速、低压缩比条件下的涡旋压缩机的运转效率,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937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在固定涡旋件的齿底(固定侧端板)形成压缩室的A室和B室共用的溢流孔,并抑制过压缩损失。另外,A室是指由可动涡旋件的涡盘的外周面和固定涡旋件的涡盘的内周面围绕而形成的压缩室。B室是指由可动涡旋件的涡盘的内周面和固定涡旋件的涡盘的外周面围绕而形成的压缩室。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9376号公报)中,通过在A室和B室设置共用的溢流孔而非分别单独设置溢流孔,从而能够抑制由死容积的增大导致的效率变差并抑制过压缩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9376号公报)中所述,在A室和B室形成共用的溢流孔的情况下,在对A室的过压缩损失和B室的过压缩损失均可高效率地抑制的位置配置溢流孔在设计上有困难。因此,以往,特别是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运转涡旋压缩机时,即使可利用溢流孔来充分地抑制A室的过压缩损失,也会发生无法充分地抑制B室的过压缩损失的状态,可能发生很难高效率地运转的情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对A室和B室均有效地抑制过压缩损失的涡旋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具备固定涡旋件和可动涡旋件。固定涡旋件具有固定侧端板和固定侧涡盘,该固定侧涡盘从固定侧端板的前表面延伸。可动涡旋件具有可动侧端板和可动侧涡盘,该可动侧涡盘从可动侧端板的前表面延伸。固定侧涡盘和可动侧涡盘以固定侧端板的前表面与可动侧端板的前表面对置的状态被组合起来,并形成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作为压缩室,所述第一压缩室由可动侧涡盘的外周面和固定侧涡盘的内周面围成,所述第二压缩室由可动侧涡盘的内周面和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围成。在固定侧端板上形成有分别从前表面贯通到背面的排出口和溢流孔。溢流孔与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分别在规定期间连通。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共用溢流孔。在可动侧端板的前表面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使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连通。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在通过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通过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在涡旋压缩机设置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共用的溢流孔的情况下,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很难仅使用该溢流孔而对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均充分地抑制。具体而言,为了充分地抑制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若在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通过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使第二压缩室与溢流孔连通,则需要将溢流孔的位置向前段侧挪动。若这样配置溢流孔,则相反地无法充分地抑制第一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
相对于此,根据第一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在可动侧端板形成有凹陷部,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在通过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通过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可动侧端板的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因此,能够利用溢流孔最大限度地抑制第一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并且能够使用凹陷部和溢流孔来抑制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能够有效地抑制两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
此外,这里,与在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设置单独的溢流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压缩室的死容积的增大。
第二方面的涡旋压缩机根据第一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中,凹陷部具有台阶。凹陷部被台阶划分成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深度比第一凹陷部的凹陷深度深。在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后段,固定侧涡盘的末端的、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侧的缘部与第一凹陷部对置后与第二凹陷部对置。
这里,凹陷部具有台阶,形成有与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之间的间隙被抑制得较小的第一凹陷部。并且,固定侧涡盘的末端的、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侧的缘部与凹陷深度深的第二凹陷部对置前与第一凹陷部对置。因此,在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通过凹陷部开始连通时,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之间的间隙被保持得较小,在制冷剂循环量多的高速、高压力比运转时能够将通路阻力保持得较大。因此,在高速、高压力比运转时,能够抑制由压缩不足导致的逆流损失的增大。
第三方面的涡旋压缩机根据第二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中,在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后段,在固定侧涡盘的末端的、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侧的缘部与第二凹陷部对置后,第二压缩室与溢流孔连通。
这里,在溢流孔与第二压缩室连通之前,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通过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制冷剂通过这些间隙从第二压缩室流到排出口。因此,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运转涡旋压缩机时,容易抑制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
第四方面的涡旋压缩机根据第二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中,在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后段,在固定侧涡盘的末端的、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侧的缘部与第一凹陷部对置后、且与第二凹陷部对置前,第二压缩室与溢流孔连通。
这里,在溢流孔与第二压缩室连通前,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通过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第一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制冷剂通过该间隙从第二压缩室流到排出口。因此,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运转涡旋压缩机时,容易抑制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
第五方面的涡旋压缩机根据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中,形成于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第一凹陷部之间的间隙处的开口面积与排出口的开口面积之比和该涡旋压缩机的最低转速与最高转速之比相等。
这里,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第一凹陷部之间的间隙的开口面积与压缩机是最高转速的情况下可抑制通路阻力的排出口的开口面积之比和涡旋压缩机的最低转速与最高转速之比相等。因此,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可抑制过压缩损失,并且在高速、高压力比条件下可将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第一凹陷部之间的间隙的通路阻力保持得较大,并能够抑制由压缩不足导致的逆流损失的增大。
发明效果
在涡旋压缩机设置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共用的溢流孔的情况下,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很难仅使用该溢流孔而对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均充分地抑制。具体而言,为了充分地抑制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若在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通过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使第二压缩室与溢流孔连通,则需要将溢流孔的位置向前段侧挪动。若这样配置溢流孔,则相反地无法充分地抑制第一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
相对于此,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在可动侧端板形成有凹陷部,第二压缩室与排出口在通过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通过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可动侧端板的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因此,能够利用溢流孔最大限度地抑制第一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并且能够使用凹陷部和溢流孔来抑制第二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能够有效地抑制两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此外,这里,与在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设置单独的溢流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压缩室的死容积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的平面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将盖体除去的状态下的固定涡旋件的平面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形成于图1的固定涡旋件的溢流孔的配置的图。
图5是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和可动涡旋件的纵截面放大图。图5是固定涡旋件和可动涡旋件的中心侧(排出口附近)的纵截面放大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可动涡旋件的平面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与可动涡旋件被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是从下方透视可动侧端板而观察固定涡旋件与可动涡旋件被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这里,关于可动涡旋件的结构,利用双点划线描绘出。图7描绘了第一压缩室经由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而与排出口即将连通前的状态。
图8是示意地示出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与可动涡旋件被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是从下方透视可动侧端板而观察固定涡旋件与可动涡旋件被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这里,关于可动涡旋件的结构,利用双点划线描绘出。图8描绘了平面观察时先行开口凹陷部的左侧端部与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重叠的状态。
图9是示意地示出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固定涡旋件与可动涡旋件被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是从下方透视可动侧端板而观察固定涡旋件与可动涡旋件被组合起来的状态的图。这里,关于可动涡旋件的结构,利用双点划线描绘出。图9描绘了平面观察时先行开口凹陷部的右侧端部(排出锪孔部的左侧端部)与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重叠的状态。此外,图9描绘了第二压缩室经由固定侧涡盘与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而与排出口即将连通前的状态。
图10是示出了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与腔室的连通的时机的时序图。图10是描绘出以第一压缩室的完全关闭为基准的(第一压缩室的完全关闭时的旋转角为0度(deg)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将图1的涡旋压缩机的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与腔室连通的通路的面积(连通面积)的变化的图表。关于与将第一压缩室与腔室连通的通路的面积相关的图表,以第一压缩室的完全关闭时为旋转角的基准(第一压缩室的完全关闭时的旋转角为0度(deg))。此外,关于与将第二压缩室与腔室连通的通路的面积相关的图表,以第二压缩室的完全关闭时为旋转角的基准(第二压缩室的完全关闭时的旋转角为0度(deg))。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进行说明。另外,下面的实施方式只是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1)整体结构
对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进行说明。涡旋压缩机10例如被搭载于空调装置的室外机,构成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的概略纵剖视图。
如图1所示,涡旋压缩机10主要具有外壳20、压缩机构30、驱动马达60、曲轴70和下部轴承75。压缩机构30包括固定涡旋件40和可动涡旋件50(参照图1)。
(2)详细结构
下面,对涡旋压缩机10的外壳20、压缩机构30、驱动马达60、曲轴70和下部轴承75详细地进行说明。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说明方向及配置,有时使用“上”、“下”等表述,但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图1中的箭头U的方向为上。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有时使用平行、垂直等表述,但这其中包括实质上平行或垂直的情况、即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的情况。
(2-1)外壳
涡旋压缩机10具有纵长圆筒状的外壳20。外壳20具有:上下开口的圆筒状的圆筒部件21;以及分别被设置于圆筒部件2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盖22a和下盖22b。圆筒部件21与上盖22a和下盖22b通过焊接被固定成保持气密。
在外壳20中容纳有包括压缩机构30、驱动马达60、曲轴70和下部轴承75在内的涡旋压缩机10的构成设备。
在外壳20的下部形成有存油空间25。在存油空间25中存积用于对压缩机构30等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O。
在外壳20的上部以贯通上盖22a的方式设置有吸入管23,该吸入管23将作为压缩机构30的压缩对象的制冷剂吸入(参照图1)。吸入管23的下端被连接于后述的压缩机构30的固定涡旋件40。吸入管23与后述的压缩机构30的压缩室Sc连通。压缩前的低压的制冷剂(冷冻循环中的低压的制冷剂)流向吸入管23。
在外壳20的圆筒部件21的中间部设置有排出管24,该排出管供被排出于外壳20外的制冷剂通过(参照图1)。排出管24被配置成:排出管24的外壳20内侧的端部向后述的压缩机构30的壳体31的下方突出。被压缩机构30压缩后的高压的制冷剂(冷冻循环中的高压的制冷剂)流向排出管24。
(2-2)压缩机构
如图1所示,压缩机构30主要具有壳体31、被配置在壳体31的上方的固定涡旋件40和与固定涡旋件40组合起来而形成压缩室Sc的可动涡旋件50。压缩机构30是非对称涡卷结构(非对称涡盘型)的涡旋压缩机。
(2-2-1)固定涡旋件
固定涡旋件40具有圆板状的固定侧端板41、从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涡卷状(渐开线形状)的固定侧涡盘42、和围绕固定侧涡盘42的周缘部43。
在固定侧端板41的大致中心,以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固定侧端板41的方式形成有与后述的压缩室Sc连通的非圆形形状的排出口41c。换言之,排出口41c以贯通固定侧端板41的方式从前表面41a延伸到背面41b(上表面)。排出口的开口面积A1被设计成如下的值:涡旋压缩机10的驱动马达60以后述的最高转速N1运转,即使在制冷剂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抑制通路阻力的上升。
在固定侧端板41的上表面,以向下方凹陷的方式形成有扩大凹部41d(参照图1)。扩大凹部41d是平面观察时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凹部(参照图3)。扩大凹部41d与排出口41c连通(参照图1)。在固定涡旋件40的上表面,通过螺栓44a固定有盖体44以将扩大凹部41d堵塞(参照图1)。在扩大凹部41d与盖体44之间形成有腔室45(参照图1)。另外,在盖体44与固定侧端板41之间配置有密封垫46(参照图3),盖体44与固定侧端板41之间被密封。腔室45作为减低制冷剂的通过声音的消音空间而发挥作用。另外,腔室45与跨越固定涡旋件40和壳体31而形成的制冷剂通路32连通(参照图3)。制冷剂通路32是将腔室45和壳体31的下方的高压空间连通的通路。
在固定侧端板41,以沿厚度方向(上下方向)贯通固定侧端板41的方式形成有溢流孔47(参照图5)。换言之,溢流孔47以贯通固定侧端板41的方式从前表面41a延伸到背面41b。在固定侧端板41的四处形成有溢流孔47(第一溢流孔47a、第二溢流孔47b、第三溢流孔47c、第四溢流孔47d)(参照图2)。压缩室Sc、更具体而言是后述的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参照图5、图7至图9)共用四组溢流孔47。换言之,四组溢流孔47被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共用。四组溢流孔47被配置成: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在压缩行程的一个循环(从抽吸行程到排出行程)中与全部溢流孔47在规定期间连通。另外,如图2所示,从下表面侧观察固定侧端板41时,各溢流孔47被配置在离开固定侧涡盘42的位置、具体而言是相邻的固定侧涡盘42的中间位置。这里,将形成于固定侧端板41的溢流孔47沿着固定侧涡盘42而从固定侧涡盘42的固定侧端板41的外周侧开始顺次地称为第一溢流孔47a、第二溢流孔47b、第三溢流孔47c和第四溢流孔47d。换言之,第一溢流孔47a是被配置在固定侧端板41的最外周侧的溢流孔47,第四溢流孔47d是被配置在固定侧端板41的最中心侧的溢流孔。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分别在一个循环中按第一溢流孔47a、第二溢流孔47b、第三溢流孔47c和第四溢流孔47d的顺序与溢流孔47在规定期间连通。
可将例如日本特开2011-149376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的结构应用于溢流孔47。
例如,各溢流孔47包括:形成于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侧的一对圆孔147a和形成于固定侧端板41的背面41b侧并与一对圆孔147a双方连通的锪孔147b(参照图5)。溢流孔47利用圆孔147a和锪孔147b以贯通固定侧端板41的方式从前表面41a延伸到背面41b。
各一对圆孔147a被配置在当后述的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进行公转运动时,成为相对于圆孔147a往返通过时的最大重叠位置的区域(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的轨迹的重叠部分、即大致菱形形状的区域48)的内部(参照图4)。在图4中,将往返的可动侧涡盘52的、去往方向的可动侧涡盘52示为152a、将返回方向的可动侧涡盘52示为152b。通过这样地配置一对圆孔147a,从而容易充分地确保圆孔147a的开口面积。此外,容易可靠地防止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通过溢流孔47而连通的不良情况。关于圆孔147a的位置,至少各圆孔147a的中心被配置在区域48的内侧即可。圆孔147a沿着将区域48看作菱形的情况下的较长一方的对角线而配置两个以上(参照图4)。一对圆孔147a以沿着固定侧涡盘42排列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另外,各个圆孔147a的直径被设定为,大于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的被倒角的末端(未图示)的齿厚、并且小于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的中央部的齿厚。
锪孔147b(参照图5)被配置在固定侧端板41的背面41b侧,并与一对圆孔147a双方连通。在锪孔147b的固定侧端板41的背面41b侧的开口处配置有溢流阀147c。溢流阀147c配置在扩大凹部41d。溢流阀147c是止回阀。在溢流阀147c设置有溢流阀按压件147d,该溢流阀按压件147d限制该溢流阀147c打开的范围。
固定侧涡盘42形成为涡卷状(渐开线形状),并从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向下方突出。固定侧涡盘42和后述的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以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下表面)与可动侧端板51的前表面51a(上表面)对置的状态被组合起来,从而在相邻的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形成压缩室Sc(参照图1)。压缩室Sc中包括:A室,其由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的外周面52a和固定涡旋件40的固定侧涡盘42的内周面42b围绕而形成;和B室,其由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涡盘52的内周面52b和固定涡旋件40的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围绕而形成(参照图5)。这里,将A室称为第一压缩室80,将B室称为第二压缩室90。
周缘部43形成为厚壁的环状,其以围绕固定侧涡盘42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
(2-2-2)可动涡旋件
可动涡旋件50具有:大致圆板状的可动侧端板51;涡卷状(渐开线形状)的可动侧涡盘52,其从可动侧端板51的前表面51a(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和形成为圆筒状的凸台部53,其从可动侧端板51的背面51b(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参照图1)。
在可动侧端板51的前表面51a的中心附近形成有凹陷部56(参照图5、图6)。凹陷部56形成为:相对于供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固定侧涡盘42的齿尖)滑动接触的面而向下方凹陷(参照图5)。在凹陷部56通过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下方时,可动侧端板51与固定侧涡盘42之间不被密封(参照图5)。
为使第二压缩室90(B室)与排出口41c连通而形成有凹陷部56。特别是,凹陷部56形成为:压缩后段(压缩行程的后半)的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在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凹陷部56之间的间隙而连通。此外,凹陷部56形成为:压缩后段(压缩行程的后半)的第二压缩室90在与固定侧端板41的最中心侧的溢流孔47(即,第四溢流孔47d)连通之前,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凹陷部56之间的间隙而与排出口41c连通。
凹陷部56具有台阶56a(参照图5、图6)。凹陷部56被台阶56a划分成先行开口凹陷部54和凹陷深度比先行开口凹陷部54深(比先行开口凹陷部54向下方凹陷)的排出锪孔部55。先行开口凹陷部54是第一凹陷部的一个示例。排出锪孔部55是第二凹陷部的一个示例。
先行开口凹陷部54形成与固定侧涡盘42的形状相吻合的形状。因此,先行开口凹陷部54与固定侧涡盘42的配置如下变化。
平面观察时,在压缩机构30的一个循环中的某时机,如图8所示,先行开口凹陷部54的一端(在图8中是左端)的整体与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的一部分互相重叠。在先行开口凹陷部54与固定侧涡盘42成为这样的配置的时刻,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先行开口凹陷部54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之间的间隙而开始连通。另外,在该时刻,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未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即,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在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之前,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若从图8的状态起曲轴70进一步旋转,则在某时机如图9所示地先行开口凹陷部54的另一端(在图9中是右端)的整体与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的一部分互相重叠。换言之,在某时机,排出锪孔部55的一端(在图9中是左端)的整体与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的一部分如图9所示地互相重叠。其结果是,从该时刻开始,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排出锪孔部55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之间的间隙而开始连通。
如这里所示,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而连通,然后,在经过规定期间后,(在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不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对置的状态下)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排出锪孔部55之间的间隙而连通。换言之,在第二压缩室90的压缩后段,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侧的缘部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对置后与排出锪孔部55对置。即,在第二压缩室90的压缩后段,在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外周面42a侧的缘部的下方,在先行开口凹陷部54通过后,排出锪孔部55通过。这样,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首先经由高度低的开口(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在经过规定期间后,(不通过高度低的开口)而经由高度高的开口(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排出锪孔部55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因此,即使设置凹陷部56,在高速运转/高压力比条件下也能够将通路阻力保持得较大,能够抑制由压缩不足导致的逆流损失的增大。
先行开口凹陷部54的目的在于,防止过压缩并提高低速、低压力比条件的效率。因此,形成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处的开口面积A2与排出口41c的开口面积A1之比被设计成,与后述的涡旋压缩机10的最低转速N2与最高转速N1之比相等(A1:A2=N1:N2)。因此,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能够抑制过压缩损失,在高速、高压力比条件下能够将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的通路阻力保持得较大,能够抑制由压缩不足导致的逆流损失的增大。
另外,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的开口面积A2由固定侧涡盘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的上下方向的高度H(参照图5)和平面观察时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重叠的部分的长度(例如,在图8中,用箭头示出的长度L)的积来表示。即,上述的A1:A2=N1:N2这样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A1:(H×L)=N1:N2。另外,实际上,平面观察时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重叠的部分的长度在从图8向图9的状态变化期间稍微发生变化。因此,这里,开口面积A1与高度H和从图8向图9的状态变化期间的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重叠的部分的长度的平均值的积之比被设计成,与涡旋压缩机10的最高转速N与最低转速N2之比相等。
在可动侧端板51的周缘的背面51b形成有键槽51c(参照图6)。在各键槽51c中嵌入有十字接头33(参照图1)。十字接头33是用于防止可动涡旋件50的自转运动的部件。十字接头33还被嵌入于形成在壳体31的十字槽(未图示)中。可动涡旋件50经由十字接头33而被支承于壳体31。
凸台部53是从可动侧端板51的背面51b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部分(参照图1)。凸台部53是上端被堵塞的圆筒状部分。后述的曲轴70的偏心部71被插入到凸台部53中,从而凸台部53和偏心部71被连结。当通过凸台部53而与偏心部71连接起来的曲轴70旋转时,借助于十字接头33的作用,可动涡旋件50相对于固定涡旋件40进行公转而不进行自转,压缩室Sc(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内的制冷剂被压缩。更具体而言,通过可动涡旋件50的公转,压缩室Sc随着向固定侧端板41和可动侧端板51的中心方向移动而容积减少,与此同时地压缩室Sc内的压力上升。即,与周缘侧的压缩室Sc相比,中央侧的压缩室Sc的压力成为高压。另外,在压缩室Sc中被压缩的制冷剂从形成于固定涡旋件40的上部的排出口41c被排出到上方的腔室45中,并通过形成于固定涡旋件40和壳体31的制冷剂通路32而流入到壳体31的下方的空间。
(2-2-3)壳体
壳体31是被配置在可动涡旋件50的可动侧端板51的下方的部件(参照图1)。壳体31被压入到外壳20的圆筒部件21中,壳体31的外周面的整周被固定于圆筒部件21的内周面。在壳体31的上方,以壳体31的上端面与固定涡旋件40的周缘部43的下表面紧贴的方式配置有固定涡旋件40(参照图1)。壳体31与固定涡旋件40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被固定。
在壳体31中,如图1所示,在中央上部形成有第一凹部31a。第一凹部31a形成为平面观察为圆形。在第一凹部31a的内侧容纳有可动涡旋件50的凸台部53,所述凸台部与曲轴70的偏心部71连结。
在壳体31的下部(第一凹部31a的下方)设置有对曲轴70进行枢转支承的上部轴承35(参照图1)。上部轴承35包括:轴承壳体35a,其与壳体31一体形成;和轴衬35b,其被容纳在轴承壳体35a内(参照图1)。上部轴承35将曲轴70的主轴72枢转支承成旋转自如。
在壳体31的上表面,以平面观察时将第一凹部31a围绕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凹部31b。在第二凹部31b配置有十字接头33。
(2-3)驱动马达
驱动马达60是对可动涡旋件50进行驱动的驱动部。驱动马达60具有:环状的定子61,其被固定于圆筒部件21的内壁面;和转子62,其空开微小间隙(气隙)旋转自如地被容纳在定子61的内侧(参照图1)。
转子62是圆筒状的部件,其内部贯穿插入有曲轴70。转子62经曲轴70而与可动涡旋件50连结。通过转子62进行旋转,从而可动涡旋件50被驱动。
驱动马达60以规定的最高转速N1以下、并且规定的最低转速N2以上的范围的转速运转。
(2-4)曲轴
曲轴70将驱动马达60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涡旋件50。曲轴70以沿着圆筒部件21的轴心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并将驱动马达60的转子62和压缩机构30的可动涡旋件50连结起来。
曲轴70具有:主轴72,其中心轴与圆筒部件21的轴心一致;和偏心部71,其相对于圆筒部件21的轴心(主轴72的中心轴)而偏心(参照图1)。在曲轴70的内部形成有油流路73(参照图1)。
偏心部71被配置在主轴72的上端,并与可动涡旋件50的凸台部53连结。
主轴72由设置于壳体31的上部轴承35和后述的下部轴承75枢转支承成旋转自如。此外,主轴72在上部轴承35与下部轴承75之间与驱动马达60的转子62连结。主轴72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铅垂轴旋转。
油流路73是冷冻机油O的流路,其用于将润滑用的冷冻机油O向涡旋压缩机10的滑动部分提供。油流路73沿曲轴70的轴向从曲轴70的下端延伸到上端,并在曲轴70的上下的端部开口。曲轴70的下端被配置在存油空间25内。存油空间25的冷冻机油O从油流路73的下端侧的开口被运到上端侧的开口。在油流路73中流动的冷冻机油O在与油流路73连通的未图示的油通路流动而被提供到涡旋压缩机10的各滑动部分。对各滑动部分进行了润滑的冷冻机油O回到存油空间25中。
(2-5)下部轴承
下部轴承75(参照图1)被配置在驱动马达60的下方,将曲轴70的主轴72的下部侧枢转支承成旋转自如。下部轴承75包括轴衬75a,该轴衬被容纳在下部壳体76中(参照图1)。下部壳体76与圆筒部件21被固定。
(3)涡旋压缩机的动作
对涡旋压缩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
(3-1)压缩动作
当驱动马达60被驱动时,转子62进行旋转,与转子62连结的曲轴70也进行旋转。当曲轴70旋转时,借助于十字接头33的作用,可动涡旋件50相对于固定涡旋件40进行公转而不进行自转。进而,低压的(吸入压的)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3而被抽吸到外壳20内。更具体而言,低压的制冷剂自吸入管23从压缩室Sc的周缘侧被抽吸到压缩室Sc(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中。随着可动涡旋件50进行公转,吸入管23与压缩室Sc不连通,随着压缩室Sc的容积减少,压缩室Sc的压力上升。制冷剂随着从周缘侧的压缩室Sc向中央侧的压缩室Sc移动而压力上升,最终成为高压(排出压)。被压缩机构30压缩的高压的制冷剂从位于固定侧端板41的中央附近的排出口41c被排出。此外,在压缩室Sc的内部产生过压缩气体的情况下(压缩室Sc的压力在溢流阀147c的闭阀压以上的情况下),过压缩气体通过溢流孔47而被排出到腔室45中。腔室45中的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形成于固定涡旋件40和壳体31的制冷剂通路32而流入到壳体31的下方的空间中。
(3-2)关于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与腔室的连通
下面,对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的连通进行说明。另外,这里,特别是关于涡旋压缩机10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运转的情况(例如,涡旋压缩机10以最低转速N2附近运转的情况),使用附图对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的连通进行说明。
另外,在高速、高压力比条件(例如,涡旋压缩机10以最高转速N1附近运转的条件)下,溢流阀147c基本上不打开,第一压缩室80或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不经由溢流阀47而连通。此外,先行开口凹陷部54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开口面积A2被预先确定成能够在高速、高压力比条件下尽可能抑制逆流损失的上升。
图10的时序图的下段示出了第一压缩室80与腔室45经由溢流孔47和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的时机。此外,图10的时序图的上段示出了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溢流孔47、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和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的时机。另外,图10的横轴示出了以第一压缩室80的完全关闭位置为基准(第一压缩室80的完全关闭位置的旋转角为0度(deg))的曲轴70的旋转角。
首先,观察图10的下段的第一压缩室80与腔室45的连通相关的时序图可知,第一压缩室80与腔室45经由第一溢流孔47a、第二溢流孔47b、第三溢流孔47c、第四溢流孔47d和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顺次连通。根据图7和图10可知,第一压缩室80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和排出口41c而与腔室45连通前,第一压缩室80经由第四溢流孔47d而连通,即使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也容易防止第一压缩室80的过压缩。
接着,观察图10的上段的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的连通相关的时序图可知,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在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和排出口41c连通前,经由第一溢流孔47a、第二溢流孔47b、第三溢流孔47c顺次连通。但是,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第四溢流孔47d而连通的时机是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和排出口41c而连通后。根据描绘出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和排出口41c而即将连通前的图9也可知:第二压缩室90未经由第四溢流孔47d而与腔室45连通。因此,第四溢流孔47d虽然发挥如下作用:在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后,辅助制冷剂被移送到腔室45中(改善制冷剂的遗漏),但有可能不够有助于防止过压缩。但是,这里,在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而连通前,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先行开口凹陷部54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之间的间隙和排出口41c而连通。因此,在第二压缩室90中容易充分地抑制过压缩。并且,这里,由于在第二压缩室90经由第四溢流孔47d而与腔室45连通前,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排出锪孔部55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之间的间隙和排出口41c而连通,因此,在第二压缩室90中容易抑制过压缩。
图11是示出将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连通的通路的开口面积(假定溢流阀147c全部打开)的、相对于曲轴70的旋转角的变化的图。另外,在图11中,关于将第一压缩室80与腔室45连通的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表,以第一压缩室80的完全关闭时为旋转角的基准(第一压缩室80的完全关闭时的旋转角为0度(deg))。此外,在图11中,关于将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连通的通路的开口面积的图表,以第二压缩室90的完全关闭时为旋转角的基准(第二压缩室90的完全关闭时的旋转角为0度(deg))。
这里,可知的是,由于在可动侧端板51形成有先行开口凹陷部54,因此,在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前,开口面积增大,容易确保足够的开口面积(参照图11)。因此,即使在第二压缩室90中也能够充分地抑制过压缩。
(4)特征
(4-1)
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具备固定涡旋件40和可动涡旋件50。固定涡旋件40具有固定侧端板41和固定侧涡盘42,该固定侧涡盘从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延伸。可动涡旋件50具有可动侧端板51和可动侧涡盘52,该可动侧涡盘从可动侧端板51的前表面51a延伸。固定侧涡盘42和可动侧涡盘52以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与可动侧端板51的前表面51a对置的状态被组合起来,并形成第一压缩室80(A室)和第二压缩室90(B室)作为压缩室Sc,所述第一压缩室由可动侧涡盘52的外周面52a和固定侧涡盘42的内周面42b围成,所述第二压缩室由可动侧涡盘52的内周面52b和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围成。在固定侧端板41上形成有分别从前表面41a贯通到背面41b的排出口41c和溢流孔47。溢流孔47与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分别在规定期间连通。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共用溢流孔47。在可动侧端板51的前表面51a形成有凹陷部56,所述凹陷部使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连通。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在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前,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凹陷部56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在涡旋压缩机设置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共用的溢流孔47(特别是第四溢流孔47d)的情况下,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很难仅使用该第四溢流孔47d而对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的过压缩损失均充分地抑制。具体而言,为了充分地抑制第二压缩室90的过压缩损失,若要在压缩后段的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前使第二压缩室90与第四溢流孔47d连通,则需要将第四溢流孔47d的位置向前段侧挪动。若这样配置第四溢流孔47d,则相反地无法充分地抑制第一压缩室80的过压缩损失。
相对于此,这里,在可动侧端板51形成有凹陷部56,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在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前,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可动侧端板51的凹陷部56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因此,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在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经由固定侧涡盘42与可动侧涡盘52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后,即使经由第四溢流孔47d使第二压缩室90与腔室45连通,由于制冷剂经由凹陷部56而从第二压缩室90流向腔室45,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第二压缩室90的过压缩损失。即,这里,能够利用第四溢流孔47d最大限度地抑制第一压缩室80的过压缩损失,并且能够使用凹陷部56和第四溢流孔47d来抑制第二压缩室90的过压缩损失,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这两个压缩室的过压缩损失。
此外,这里,与在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设置单独的溢流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压缩室Sc的死容积的增大。
(4-2)
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凹陷部56具有台阶56a。凹陷部56被台阶56a划分成作为第一凹陷部的先行开口凹陷部54和作为第二凹陷部的排出锪孔部55,所述排出锪孔部的凹陷深度比先行开口凹陷部54的凹陷深度深。在第二压缩室90的压缩后段(压缩行程的后半)中,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侧的缘部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对置后与排出锪孔部55对置。
这里,凹陷部56具有台阶56a,形成有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之间的间隙可抑制得较小的先行开口凹陷部54。并且,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外周面42a侧的缘部与凹陷深度深的排出锪孔部55对置前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对置。因此,在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凹陷部56开始连通时,凹陷部56(先行开口凹陷部54)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之间的间隙被保持得较小,在制冷剂循环量多的高速、高压力比运转时能够将通路阻力保持得较大。因此,在高速、高压力比运转时,能够抑制由压缩不足导致的逆流损失的增大。
(4-3)
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在第二压缩室90的压缩后段,在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侧的缘部与排出锪孔部55对置后,第二压缩室90与第四溢流孔47d连通。
这里,在第四溢流孔47d与第二压缩室90连通前,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和排出锪孔部55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制冷剂通过这些间隙从第二压缩室90流到排出口41c。因此,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运转涡旋压缩机10时,容易抑制第二压缩室90的过压缩损失。
(4-4)
在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形成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处的开口面积A2与排出口41c的开口面积A1之比和涡旋压缩机10的最低转速N2与最高转速N1之比相等。
这里,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的开口面积A2与即使涡旋压缩机10按最高转速N1运转的情况下也可抑制通路阻力的排出口41c的开口面积A1之比和涡旋压缩机10的最低转速N2与最高转速N1之比相等。因此,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能够抑制过压缩损失,并且在高速、高压力比条件下能够将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的通路阻力保持得较大,并能够抑制由压缩不足导致的逆流损失的增大。
(5)变形例
下面,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多个变形例。
(5-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各溢流孔47具有一对圆孔147a,但不限于此。例如,各溢流孔47也可以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圆孔147a。此外,溢流孔47中包括的形成于固定侧端板41的前表面41a的孔的形状不限于圆孔,也可以采用各种形状的孔。
(5-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形成于可动侧端板51的凹陷部56具有台阶56a,被划分成凹陷深度不同的先行开口凹陷部54和排出锪孔部55,但不限于此。例如,可动侧端板也可以具有没有台阶的、凹陷深度一样的凹陷部。但是,通过在凹陷部设置台阶而划分成深度不同的先行开口凹陷部54和排出锪孔部55,从而容易实现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的过压缩损失和高速、高压力比条件下的逆流损失的二者兼顾。
(5-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形成于可动侧端板51的凹陷部56具有一处台阶56a,但不限于此。凹陷部56也可以这样:具有两个以上台阶,并被划分成三个以上的深度不同的区域。
(5-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动侧端板51形成有使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连通的凹陷部56,但除此以外,也可以在固定侧端板41还形成凹陷部,该凹陷部使第一压缩室80与排出口41c连通。
(5-5)变形例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溢流孔47形成于四处,但不限于此,溢流孔47既可以是一至三处,也可以是五处以上。例如,也可以在固定侧端板41仅形成第四溢流孔47d作为溢流孔47。
(5-6)变形例F
上述实施方式的图10的时序图是一个示例,但不限于此。
例如,在涡旋压缩机10中,也可以这样:在第二压缩室90的压缩后段中,在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的、固定侧涡盘42的外周面42a侧的缘部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对置后、并且与排出锪孔部55对置前,第二压缩室90与第四溢流孔47d连通。
在该情况下,在第四溢流孔47d与第二压缩室90连通前,第二压缩室90与排出口41c经由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制冷剂通过该间隙而从第二压缩室90流到排出口41c。因此,当在低速、低压力比条件下涡旋压缩机10运转时,容易抑制第二压缩室90的过压缩损失。
(5-7)变形例G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处的开口面积被设计成在连通时(从图8的状态到成为图9的状态期间)大致固定,但不限于此。形成于固定侧涡盘42的末端42c与先行开口凹陷部54之间的间隙处的开口面积也可以被设计成例如从开始连通起逐渐变大。
(5-8)变形例H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0中,形成于可动侧端板51的凹陷部56具有台阶56a,但不限于此。凹陷部56也可以具有深度连续地变化的坡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作为对A室和B室均可有效地抑制过压缩损失的涡旋压缩机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 涡旋压缩机
40 固定涡旋件
41 固定侧端板
41a 固定侧端板的前表面
41b 固定侧端板的背面
41c 排出口
42 固定侧涡盘
42a 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
42b 固定侧涡盘的内周面
42c 固定侧涡盘的末端
47 溢流孔
47d 第四溢流孔(溢流孔)
50 可动涡旋件
51 可动侧端板
51a 可动侧端板的前表面
52 可动侧涡盘
52a 可动侧涡盘的外周面
52b 可动侧涡盘的内周面
54 先行开口凹陷部(第一凹陷部)
55 排出锪孔部(第二凹陷部)
56 凹陷部
56a 台阶
80 第一压缩室
90 第二压缩室
A1 排出口的开口面积
A2 形成于固定侧涡盘的末端与先行开口凹陷部之间的间隙的开口面积
N1 最高转速
N2 最低转速
Sc 压缩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9376号公报

Claims (4)

1.一种涡旋压缩机(10),该涡旋压缩机具备:
固定涡旋件(40),其具有固定侧端板(41)和固定侧涡盘(42),该固定侧涡盘从所述固定侧端板的前表面(41a)延伸;和
可动涡旋件(50),其具有可动侧端板(51)和可动侧涡盘(52),该可动侧涡盘从所述可动侧端板的前表面(51a)延伸,
所述固定侧涡盘和所述可动侧涡盘以所述固定侧端板的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可动侧端板的所述前表面对置的状态被组合起来,并形成第一压缩室(80)和第二压缩室(90)作为压缩室(Sc),所述第一压缩室(80)由所述可动侧涡盘的外周面(52a)和所述固定侧涡盘的内周面(42b)围成,所述第二压缩室(90)由所述可动侧涡盘的内周面(52b)和所述固定侧涡盘的外周面(42a)围成,
在所述固定侧端板上形成有分别从所述前表面贯通到背面(41b)的排出口(41c)和溢流孔(47),所述溢流孔与所述第一压缩室和所述第二压缩室分别在规定期间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压缩室和所述第二压缩室共用该溢流孔,
在所述可动侧端板的所述前表面上形成有凹陷部(56),所述凹陷部使所述第二压缩室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压缩后段的所述第二压缩室与所述排出口在通过所述固定侧涡盘与所述可动侧涡盘之间的侧面间隙连通之前,通过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末端(42c)与所述凹陷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所述凹陷部具有台阶(56a),并被所述台阶划分成第一凹陷部(54)和第二凹陷部(55),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凹陷深度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凹陷深度深,
在所述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后段,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末端的、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外周面侧的缘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置后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后段,在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末端的、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外周面侧的所述缘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对置后,所述第二压缩室与所述溢流孔(47d)连通,所述溢流孔是被配置在所述固定侧端板的最中心侧的溢流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第二压缩室的压缩后段,在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末端的、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外周面侧的所述缘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对置后、且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对置前,所述第二压缩室与所述溢流孔(47d)连通,所述溢流孔是被配置在所述固定侧端板的最中心侧的溢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中,
形成于所述固定侧涡盘的所述末端与所述第一凹陷部之间的间隙处的开口面积(A2)与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积(A1)之比和该涡旋压缩机的最低转速(N2)与最高转速(N1)之比相等。
CN201580067122.5A 2014-12-12 2015-12-03 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107002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2265 2014-12-12
JP2014252265A JP6036797B2 (ja) 2014-12-12 2014-12-12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CT/JP2015/084049 WO2016093151A1 (ja) 2014-12-12 2015-12-03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674A CN107002674A (zh) 2017-08-01
CN107002674B true CN107002674B (zh) 2018-03-13

Family

ID=5610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7122.5A Active CN107002674B (zh) 2014-12-12 2015-12-03 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2140B2 (zh)
EP (1) EP3232062B1 (zh)
JP (1) JP6036797B2 (zh)
CN (1) CN107002674B (zh)
ES (1) ES2729162T3 (zh)
TR (1) TR201907773T4 (zh)
WO (1) WO20160931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8754A4 (en) 2019-05-24 2023-06-1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Suzhou) Co., Ltd. SPIRAL COMPRESSOR
CN110671322B (zh) * 2019-10-24 2021-07-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涡旋压缩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628A (zh) * 2009-05-12 2010-11-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CN201730828U (zh) * 2010-06-17 2011-02-02 青岛东元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涡卷压缩机的背压机构
JP2011149376A (ja) * 2010-01-22 2011-08-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5715B2 (en) * 2003-06-17 2011-03-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fixed scroll part and an orbiting scroll part
JP4493704B2 (ja) * 2008-06-20 2010-06-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金型及び成形体製造方法
FR2969227B1 (fr) * 2010-12-16 2013-01-11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Compresseur frigorifique a spirales
US9377022B2 (en) * 2013-01-08 2016-06-2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adially compliant scroll compress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628A (zh) * 2009-05-12 2010-11-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JP2011149376A (ja) * 2010-01-22 2011-08-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N201730828U (zh) * 2010-06-17 2011-02-02 青岛东元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涡卷压缩机的背压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3151A1 (ja) 2016-06-16
TR201907773T4 (tr) 2019-06-21
JP6036797B2 (ja) 2016-11-30
JP2016113939A (ja) 2016-06-23
ES2729162T3 (es) 2019-10-30
EP3232062B1 (en) 2019-03-06
US10082140B2 (en) 2018-09-25
US20170342981A1 (en) 2017-11-30
CN107002674A (zh) 2017-08-01
EP3232062A4 (en) 2017-10-18
EP3232062A1 (en) 2017-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79489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9243636B2 (en) Scroll compressor with differential pressure hole and communication hole
KR20130034536A (ko) 스크롤 압축기
JP5441982B2 (ja) 回転圧縮機
EP2479436B1 (en) Multistage compressor
KR101208141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KR101484538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동기기
CN107002674B (zh) 涡旋压缩机
KR101958310B1 (ko) 압축기의 흡입머플러
JP2022528681A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5195774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101258090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JP6127722B2 (ja) 回転式圧縮機
CN104121192A (zh) 双级压缩机
CN204327492U (zh) 压缩机
JP5781355B2 (ja) 密閉型ロータリ圧縮機
JP5798937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KR100833378B1 (ko)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전단층 확산 토출포트
KR101649654B1 (ko) 압축기
KR102060470B1 (ko) 2단 압축기
JP2014020209A (ja) 2段圧縮機および2段圧縮システム
JPWO2019043741A1 (ja) 圧縮機
KR101679861B1 (ko) 압축기
JP2021085363A (ja) 内部中圧型多段圧縮コンプレッサ
CN103486036B (zh) 旋转式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