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589A - 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589A
CN107002589A CN201580041122.8A CN201580041122A CN107002589A CN 107002589 A CN107002589 A CN 107002589A CN 201580041122 A CN201580041122 A CN 201580041122A CN 107002589 A CN107002589 A CN 107002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plate
notch
framework
next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11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589B (zh
Inventor
植月康之
饭间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motor Limited by Share Ltd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2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本发明的导向板(28),其下端部接合于底板(32)的上表面且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其中,通过在上下方向的下部设置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61),抑制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过大的应力集中。

Description

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柴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等内燃机中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的导向板、具有该导向板的隔壁单元、具有该隔壁单元的构架及应用了该构架的十字头式内燃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缸体内使燃料燃烧来产生动力的柴油发动机或燃气发动机等内燃机中,在多个缸体的下方沿缸体排列方向配置有曲轴,该曲轴经由轴承旋转自如地被曲轴箱支承。
该柴油发动机构成为在底座(base plate)的上部配置有构架且在该构架的上部设置有燃烧装置。作为现有构架,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架。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构架具有隔壁、连结于该隔壁的上部的顶板、连结于隔壁的下部的底板及连结于隔壁的侧部的侧板。并且,隔壁具有形成中央部分的中央板、形成凸轮轴侧部分或排气侧部分的中间板及配置于中央板与中间板之间的导向板。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074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昭63-263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上述构架通过十字头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承受内燃机的宽度方向的负载。该负载呈左右非对称。因此,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往复移动内燃机的主体结构中,在构架上左右非对称地设置水平加强筋等。但是,由于十字头通过构架的导向板在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被支承,因此,导向板通过十字头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承受侧向力。该导向板焊接于隔壁、顶板及底板,因此通过该侧向力而在焊接部产生应力。该焊接部的强度低于导向板的强度,有可能产生以焊接部为起点的疲劳损伤。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在导向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的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导向板,其下端部接合于底板的上表面且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应力集中缓和部。
因此,十字头被导向板支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侧向力作用于导向板。此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但在导向板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应力集中缓和部,因此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分散于该应力集中缓和部而得到缓和。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集中缓和部设置于所述十字头的下止点位置上的所述十字头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下端部之间。
因此,由于应力集中缓和部设置于十字头的下止点位置与下端部之间,通过十字头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侧向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应力集中缓和部。因此,可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缓和部,能够抑制以应力集中缓和部为起点的导向板的疲劳损伤。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集中缓和部具备切口部。
因此,通过将应力集中缓和部设为切口部,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适当地分散集中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的应力并进行缓和,从而减少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由与移动自如地支承所述十字头的支承面交叉的端面被切除而形成。
因此,并非在支承十字头的支承面,而是在其端面设置切口部,能够在确保导向板的充分的刚性的基础上,减少作用于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的应力。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具备:规定宽度的第1矩形部、宽度比所述第1矩形部小的第2矩形部及使所述第1矩形部与所述第2矩形部连续的缩颈部,所述切口部形成于所述第2矩形部的端面。
因此,通过在宽度较小的第2矩形部的端面形成切口部,作用于切口部的侧向力下降,能够在确保导向板的充分的刚性的基础上,减少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呈圆弧形状。
因此,通过将切口部形成为圆弧形状,能够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并抑制以切口部为起点的导向板的疲劳损伤。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呈U字形状。
因此,通过将切口部形成为U字形状,能够将切口部的宽度设为比深度大,能够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为起点的导向板的疲劳损伤。
本发明的导向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为由圆弧及弦构成的形状,所述圆弧所在的圆的直径设定成比所述弦的长度长。
因此,通过将切口部形成为由圆弧及弦构成的形状,并将圆弧的圆的直径设定成比弦的长度长,能够将切口部的宽度设为比深度大,能够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为起点的导向板的疲劳损伤。
并且,本发明的隔壁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中央部分的中央板、形成两端部分的中间板及配置于所述中央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的所述导向板。
因此,十字头被导向板支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侧向力作用于导向板。此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但在导向板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应力集中缓和部,因此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分散于该应力集中缓和部而得到缓和。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能够提高隔壁单元的耐久性。
本发明的隔壁单元的特征在于,支撑筋以与所述导向板正交的方式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而与所述中间板及所述导向板连接。
因此,十字头被导向板支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导向板所承受的负载分散于支撑筋。因此,作用于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应力减少,能够进一步缓和集中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的应力。并且,通过设置支撑筋,能够减少施加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的负载,能够减小应力集中缓和部的曲轴方向的深度。
并且,本发明的构架的特征在于,具备:顶板,配置于顶部且连接于燃烧装置;底板,配置于底部且连接于底座;侧板,配置于侧部且上端部连接于所述顶板并且下端部连接于所述底板;及所述隔壁单元,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侧板连接。
因此,十字头被导向板支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侧向力作用于导向板。此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但在导向板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应力集中缓和部,因此集中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的应力分散于该应力集中缓和部而得到缓和。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能够确保底板与接合部的可靠性的同时提供制作效率高的构架。
并且,本发明的十字头式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构架及设置于所述构架上的燃烧装置。
因此,能够提供强度可靠性高的内燃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在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的导向板的下部设置应力集中缓和部,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与底板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柴油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构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构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隔壁单元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导向板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导向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1是表示导向板的切口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7-2是表示导向板的切口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构架的隔壁单元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构架的隔壁单元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并且,有多个实施方式时,组合各实施方式而构成的方式也包含在内。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柴油发动机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中,柴油发动机10例如作为船舶推进用主机使用,为二冲程一个循环的单流扫气方式的十字头式内燃机。该柴油发动机10具有位于下方的底座11、设置于底座11上的构架12及设置于构架12上的燃烧装置13。该底座11、构架12及燃烧装置13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拉紧螺栓(系紧螺栓)14、15一体紧固而固定。
燃烧装置13上设有气缸套16,该气缸套16的上端设有气缸盖17。气缸套16与气缸盖17划分空间部18,在该间部18内上下往复移动自如地设有活塞19,由此形成燃烧室20。并且,气缸盖17上设有排气阀21。该排气阀21用于开闭燃烧室20和排气管22。另外,排气阀21具有开闭燃烧室20和排气管22的功能即可,并非一定要设置于气缸盖17的中央部。
因此,通过向燃烧室20供给从未图示的燃料喷射泵供给的燃料(例如,低质燃油、天然气或其混合燃料)及由未图示的压缩机压缩后的燃烧用气体(例如,空气、EGR气体或其混合气体)来进行燃烧。并且,活塞19通过该燃烧产生的能量而上下移动。并且,此时,若通过排气阀21打开燃烧室20,则通过燃烧产生的排气被压出至排气管22,热燃烧用气体从未图示的扫气口导入燃烧室20。
在活塞19的下端部,可转动的连结有活塞杆23的上端部。底座11设为曲轴箱,设有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24的轴承25。并且,曲轴24经由曲柄26而转动自如地连结有连杆27的下端部。构架12上隔着规定间隔固定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滑动板28,在一对滑动板28之间,上下移动自如地支承有十字头29。十字头29上分别转动自如地连结有活塞杆23的下端部及连杆27的上端部。
因此,得到从燃烧装置13传递的能量后的活塞19与活塞杆23一同压向柴油发动机10的设置面的方向(底座11侧的方向,即铅垂方向的下方)。于是,活塞杆23将十字头29压向相同方向,并经由连杆27及曲柄26使曲轴24旋转。
在此,对构成柴油发动机10的构架12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构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构架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隔壁单元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导向板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导向板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构架12具有顶板31、底板32、侧板33及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7个)隔壁单元34。顶板31配置于顶部且连接于燃烧装置13(参考图1)。底板32配置于底部且连接于底座11(参考图1)。侧板33配置于左右的侧部且活塞动作方向(上下方向)的一端部(下端部)连接于底板32,并且另一端部(上端部)连接于顶板31。多个隔壁单元34沿曲轴方向隔着规定间隔平行配置。
该构架12通过顶板31、底板32、侧板33及各隔壁单元34形成空间部S。该空间部S为十字头29(参考图1)能够被导向板28支承而移动的空间部,十字头29容纳于该空间部S,且能够在活塞动作方向(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
另外,柴油发动机10中,该空间部S的数量(Sn)设置成与燃烧装置13的气缸(燃烧室20)的数量(Cn)一致,因此,隔壁单元34需要Cn+1个数量单元。即,如本实施方式,如果是6个气缸的柴油发动机10,则设有7个隔壁单元34。
顶板31为构成构架12的活塞动作方向的顶部的板材。该顶板31上形成有多个供拉紧螺栓15(参考图1)贯穿的贯穿孔31a,且利用通过该各贯穿孔31a的拉紧螺栓15固定于燃烧装置13。底板32为构成构架12的活塞动作方向的底部的板材。该底板32与顶板31同样地形成有多个供拉紧螺栓14(参考图1)贯穿的贯穿孔32a,且利用通过该各贯穿孔32a的拉紧螺栓14固定于底座11。
侧板33为矩形的平面板,侧板33的活塞动作方向的上端部连接于顶板31,侧板33的活塞动作方向的下端部连接于底板32。并且,侧板33的矩形的平面部连接于隔壁单元34的活塞动作方向及与曲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内燃机宽度方向)这两侧部。
如图4所示,隔壁单元34具有中央板41、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中央板41形成隔壁单元34的内燃机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各中间板42形成隔壁单元34的内燃机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导向板28配置于隔壁单元34的中央板41与各中间板42之间,并通过焊接连接。
中央板41为其一边形成有切口部41a的矩形的平面板,且配置成切口部41a位于隔壁单元34的下部。中央板41的内燃机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焊接连接于导向板28。
各中间板42为梯形的平面板,所述梯形的平面板设定成上边比下边短的尺寸,且具有与上边及下边垂直的一个边,在隔壁单元34设有两个中间板42。该各中间板42的上边侧端部连接于顶板31,且下边侧端部连接于底板32。并且,各中间板42的与上边及下边垂直的一边侧端部连接于导向板28,且另一边侧端部分别连接于侧板33。
如图4及图5所示,导向板28为能够在活塞动作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左右一对的平面板,其分别具有第1矩形部51、第2矩形部52及缩颈部53。第1矩形部51具有曲轴方向上的规定宽度H1,第2矩形部52具有比第1矩形部51的宽度H1小的曲轴方向上的规定宽度H2。缩颈部53位于第1矩形部51与第2矩形部52之间,且成为使宽度H1与宽度H2连续的弯曲形状。该情况下,第1矩形部51、第2矩形部52及缩颈部53相对于中央板41(中间板42)成为左右对称形状。
并且,导向板28中,具有第1矩形部51、第2矩形部52及缩颈部53的平面部中,相对置的一侧的平面部连接于中央板41的内燃机宽度方向的端部,未对置的另一侧的平面部连接于中间板42的一边侧端部。并且,第1矩形部51的上端部连接于顶板31,第2矩形部52的下端部连接于底板32。
一对导向板28中,连接有中央板41的内燃机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一面形成有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滑动面28a,通过该相对置的一对滑动面28a,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在此,十字头29沿一对导向板28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将从顶板31的下表面至第2矩形部52的上部侧之间设定为移动行程St。另外,图4中,双点划线表示的十字头29示出下止点位置(十字头29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的最下点位置)。
如图4至图6所示,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导向板28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61。该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61设置于构成隔壁单元34的两个导向板28中的至少一个导向板28。本实施方式中,切口部61在图4中设置于右侧导向板28的第2矩形部52,且形成于导向板28的与曲轴垂直的面(隔壁面)。
该切口部61由与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滑动面(支承面)28a交叉的端面被切除而形成。即,切口部61由导向板28的第2矩形部52的端面的一部分以宽度方向的深度被切除而形成。并且,从内燃机宽度方向观察时,切口部61的形状呈圆弧形状,具体而言,呈半圆形状。即,切口部61设定成深度D1为宽度W1的一半(D1=W1/2),成为宽度W1为直径、深度D1为半径的尺寸。
并且,切口部61设置于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的十字头29的中心位置0与导向板28的下端部(与底板32的接合部)之间。并且,切口部61分别设置于导向板28的宽度方向的左右端面。
因此,十字头29相对于一对导向板28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侧向力作用于该导向板28。此时,容易使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焊接部)。但是,由于导向板28的下部设有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61,因此作用于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一部分应力分散于该切口部61。于是,作用于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应力减少。
并且,切口部61设置于导向板28的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与底板32之间的区域,因此,通过十字头29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侧向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切口部61。因此,可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61。
另外,上述说明中,将切口部61形成为半圆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图7-1及图7-2是表示导向板的切口部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如图7-1所示,导向板28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62。该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62呈U字形状。该切口部62由与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滑动面(支承面)28a交叉的端面被切除而形成。即,切口部62由导向板28的第2矩形部52的端面的一部分以宽度方向的深度被切除而形成,从内燃机宽度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U字形状。即,切口部62构成为在一对圆弧部62a之间形成直线部62b。在此,切口部62设定成深度D2为宽度W2的一半以下(D2<W2/2)。因此,切口部62通过具有直线部62b,从而向各圆弧部62a的应力集中得到缓和。
并且,如图7-2所示,导向板28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63。该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63为由圆弧及弦构成的形状,且该圆弧所在的圆的直径设定成比弦的长度长。该切口部63由与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滑动面(支承面)28a交叉的端面被切除而形成。即,切口部63由导向板28的第2矩形部52的端面的一部分以宽度方向的深度被切除而形成,从内燃机宽度方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圆弧形状。即,切口部63可设定成圆弧所在的圆的直径2R比弦的长度(宽度W3)长的形状。结果,设定成深度D3为宽度W3的一半以下(D3<W3/2)。因此,切口部63中,圆弧所在的圆的直径2R比较大,因此应力集中得到缓和。
如此,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是下端部接合于底板32的上表面且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导向板28,其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61。
因此,十字头29被导向板28支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侧向力作用于导向板28。此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但由于导向板28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切口部61,因此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集中的应力分散于该切口部61并得到缓和。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该情况下,通过将应力集中缓和部设为切口部61,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适当地将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集中的应力分散并缓和,能够减少在该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将切口部61设置于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上的十字头29的中心位置0与和底板32的接合部下端部之间。因此,通过十字头29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而产生的侧向力不会直接作用于切口部61。因此,可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61,且能够抑制以切口部61为起点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
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切口部61由与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29的支承面28a交叉的端面被切除而形成。因此,并非在支承十字头29的支承面28a,而是在其端面设置切口部61,能够在确保导向板28的充分的刚性的基础上,减少作用于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应力。
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设置具有规定宽度的第1矩形部51、具有比第1矩形部51小的宽度的第2矩形部52及使第1矩形部51与第2矩形部52连续的缩颈部53,且将切口部61形成于第2矩形部52的端面。因此,通过将切口部61形成于宽度较小的第2矩形部52的端面,作用于切口部61的侧向力降低,能够在确保导向板28的充分的刚性的基础上,减少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
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将切口部61形成为圆弧形状。因此,可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61,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61为起点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
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切口部62形成为U字形状。因此,能够将切口部62的宽度W2设为比深度D2大,能够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62,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62为起点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
第1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将切口部63形成为由圆弧及弦构成的形状,并将圆弧的圆的直径设定成比弦的长度长。因此,能够将切口部63的宽度W3设为比深度D3大,能够抑制过大的应力集中在切口部63,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63为起点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隔壁单元中,设有形成中央部分的中央板41、形成两端部分的中间板42、配置于中央板41与中间板42之间的导向板28。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能够提高隔壁单元34的耐久性。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构架中设有:顶板31,配置于顶部且连接于燃烧装置13;底板32,配置于底部且连接于底座11;侧板33,配置于侧部且上端部连接于顶板31并且下端部连接于底板32;及隔壁单元34,与顶板31、底板32及侧板33连接。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能够确保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可靠性的同时提供制作效率高的构架12。
并且,第1实施方式的十字头式内燃机中,设有底座11、设置于底座11上的构架12及设置于构架12上的燃烧装置13。因此,能够提供强度可靠性高的内燃机。
[第2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构架的隔壁单元的主视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第2实施方式中,构架70具有顶板31、底板32、侧板33及多个隔壁单元71。隔壁单元71具有中央板41、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并且,隔壁单元71的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上设有多个支撑筋72、73。支撑筋72固定于一侧(图8中为右侧)的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支撑筋73固定于另一侧(图8中为左侧)的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支撑筋72、73以与导向板28正交的方式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
即,支撑筋72、73以长边方向沿着内燃机宽度方向的方式连接于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支撑筋72、73用于防止在十字头29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所产生的侧向力导致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且配置于通过侧向力产生的应力变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在承受更强的侧向力的一侧的导向板28上配置更多的支撑筋72、73。
如此,第2实施方式的隔壁单元中,将支撑筋72、73以与导向板28正交的方式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连接于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
因此,十字头29被导向板28支承而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导向板28承受的应力分散于支撑筋72、73。因此,作用于切口部61的应力减少,能够进一步缓和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集中的应力,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61为起点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并且,通过设置支撑筋72、73,能够减少施加于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应力,且能够减小切口部61的曲轴方向深度。
并且,第2实施方式的构架中,采用了具有支撑筋72、73的隔壁单元71。因此,能够减少作用于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应力,能够确保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的可靠性的同时提供制作效率高的构架70。
并且,第2实施方式的十字头式内燃机中,设有底座11、设置于底座11上的构架70及设置于构架70上的燃烧装置13。因此,能够提供强度可靠性高的内燃机。
[第3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构架的隔壁单元的主视图。另外,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第3实施方式中,构架80具有顶板31、底板32、侧板33及多个隔壁单元81。隔壁单元81具有中央板41、中间板42及导向板28。并且,导向板28的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82。该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82设置于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图9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上的十字头29的中心位置0与和底板32的接合部下端部之间。
如此,第3实施方式的导向板中,在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作为应力集中缓和部的切口部82,该切口部82设置于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上的十字头29的中心位置0与和底板32的接合部下端部之间。
因此,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集中的应力分散于该切口部82并得到缓和,因此能够减少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并且,能够确保导向板28的充分的强度的同时通过切口部82减少在导向板28与底板32的接合部产生的应力,并能够抑制以切口部82为起点的导向板28的疲劳损伤。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一侧的导向板28上设置了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61、62、63、82,但也可以在两侧的导向板28上设置切口部。并且,将切口部61、62、63、82设置于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与底板32之间,但也可以在十字头29的下止点位置的更上方设置切口部。而且,切口部61、62、63、82的形状不限于圆弧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多边形形状。而且,应力集中缓和部不限于切口部61、62、63、82,也可以是开口部或薄壁部。
并且,也可以将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61、62、63、82并用为用于固定未图示的供油管的固定部。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活用由顶板31、底板32、侧板33及隔壁单元34、71、81形成的空间部S。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导向板28设为左右一对平面板,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将导向板形成为其滑动面为矩形的平面板,该情况下,导向板的制造较为容易。
并且,导向板28与各构成部件的连接优选焊接等冶金接合,但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等机械接合连接。该情况下,不需要考虑焊接缺陷等伴随冶金接合产生的缺陷导致的接合部的强度不足,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设计应力集中缓和部。
符号说明
10-柴油发动机(十字头式内燃机),11-底座,12、70、80-构架,13-燃烧装置,14、15-拉紧螺栓,16-气缸套,17-气缸盖,18-空间部,19-活塞,20-燃烧室,21-排气阀,22-排气管,23-活塞杆,24-曲轴,25-轴承,26-曲柄,27-连杆,28-导向板,29-十字头,31-顶板,32-底板,33-侧板,34、71、81-隔壁单元,41-中央板,42-中间板,51-第1矩形部,52-第2矩形部,53-缩颈部,61、62、63、82-切口部(应力集中缓和部),72、73-支撑筋。

Claims (12)

1.一种导向板,其下端部接合于底板的上表面且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十字头,该导向板的特征在于,
在上下方向的下部设有应力集中缓和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力集中缓和部设置于所述十字头的下止点位置上的所述十字头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下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力集中缓和部具备切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由与移动自如地支承所述十字头的支承面交叉的端面被切除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板具备规定宽度的第1矩形部、宽度比所述第1矩形部小的第2矩形部及使所述第1矩形部与所述第2矩形部连续的缩颈部,所述切口部形成于所述第2矩形部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呈圆弧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呈U字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为由圆弧及弦构成的形状,所述圆弧所在的圆的直径设定成比所述弦的长度长。
9.一种隔壁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央板,形成中央部分;
中间板,形成两端部分;及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板,配置于所述中央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壁单元,其特征在于,
支撑筋以与所述导向板正交的方式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而与所述中间板及所述导向板连接。
11.一种构架,其特征在于,具备:
顶板,配置于顶部且连接于燃烧装置;
底板,配置于底部且连接于底座;
侧板,配置于侧部且上端部连接于所述顶板并且下端部连接于所述底板;及
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隔壁单元,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侧板连接。
12.一种十字头式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底座;
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构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及
燃烧装置,设置于所述构架上。
CN201580041122.8A 2014-09-26 2015-02-06 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Active CN107002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97248A JP6275611B2 (ja) 2014-09-26 2014-09-26 ガイド板、隔壁ユニット、架構及びクロスヘッド式内燃機関
JP2014-197248 2014-09-26
PCT/JP2015/053440 WO2016047156A1 (ja) 2014-09-26 2015-02-06 ガイド板、隔壁ユニット、架構及びクロスヘッド式内燃機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589A true CN107002589A (zh) 2017-08-01
CN107002589B CN107002589B (zh) 2019-07-09

Family

ID=5558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1122.8A Active CN107002589B (zh) 2014-09-26 2015-02-06 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75611B2 (zh)
KR (1) KR101942200B1 (zh)
CN (1) CN107002589B (zh)
WO (1) WO2016047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7822B2 (ja) * 2016-08-24 2020-05-2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スヘッド及び架構並びにクロスヘッド式内燃機関
JP6675956B2 (ja) * 2016-08-29 2020-04-0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架構及びクロスヘッド式内燃機関
JP6391747B1 (ja) * 2017-03-30 2018-09-19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スヘッド軸受及びクロスヘッド並びに架構、クロスヘッド式内燃機関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06920A (en) * 1977-10-27 1979-05-10 Sulzer Ag Bearing Support for a Crosshead Slide of a Reciprocating Engine
JP2004044591A (ja) * 2002-07-15 2004-02-12 Waertsilae Schweiz Ag クロスヘッド大型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JP2007224916A (ja) * 2006-02-24 2007-09-06 Waertsilae Schweiz Ag 大型ディーゼル・クロスヘッド・エンジン
CN102032245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机架
JP2011127536A (ja) * 2009-12-18 2011-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CN103026039A (zh) * 2010-11-05 2013-04-0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框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1667B2 (ja) 1987-04-22 1998-03-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クロスヘッド形往復動内燃機関の架構構造
JP5511302B2 (ja) * 2009-10-20 2014-06-04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架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06920A (en) * 1977-10-27 1979-05-10 Sulzer Ag Bearing Support for a Crosshead Slide of a Reciprocating Engine
JP2004044591A (ja) * 2002-07-15 2004-02-12 Waertsilae Schweiz Ag クロスヘッド大型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JP2007224916A (ja) * 2006-02-24 2007-09-06 Waertsilae Schweiz Ag 大型ディーゼル・クロスヘッド・エンジン
CN102032245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机架
JP2011127536A (ja) * 2009-12-18 2011-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CN103026039A (zh) * 2010-11-05 2013-04-0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7156A1 (ja) 2016-03-31
KR20170020520A (ko) 2017-02-22
KR101942200B1 (ko) 2019-01-24
CN107002589B (zh) 2019-07-09
JP2016070091A (ja) 2016-05-09
JP6275611B2 (ja) 2018-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2589A (zh) 导向板、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ATE526496T1 (de) Verbesserter zweitaktbrennkraftmotor mit gegenkolben
Wada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ew 1.5 L I4 turbocharged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engine
TW201221753A (en) Power apparatus
CN103620187A (zh) 具有非共线平移轴的对置活塞发动机
WO2007085649B1 (en) Pulling rod engine
JP6746268B2 (ja) 内燃機関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ならびに内燃機関の制御方法
CN104100372A (zh) 一种对置活塞导轨滚动式发动机/压气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42479A (zh) 十字头和构架、以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CN102322345A (zh) 二冲程水平对置双轴发动机
CN107110057A (zh) 加强部件、隔壁单元、构架及十字头式内燃机
CN200989740Y (zh) 汽车用中冷器
Osada et al. Reduction of NOx and PM for a heavy duty diesel using 50% EGR rate in single cylinder engine
CN2900811Y (zh) 双曲轴连杆机构发动机
CN110446864A (zh) 十字头轴承和十字头以及构架、十字头式内燃机
JP6168863B2 (ja) エンジン
CN103437897A (zh) 一种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燃烧系统
CN202370657U (zh) 并联曲轴发动机
Zhang et al. Effect of piston dynamic on the working processes of an opposed-piston two-stroke folded-cranktrain engine
CN103299058B (zh) 构架
KR101799532B1 (ko) 엔진
CN204082246U (zh) 一种活塞发动机的气门和活塞的结构
KR102166541B1 (ko) 길이변환 커넥팅로드(성욱 싸이클)
DE102015001985A1 (de) Doppelkammer Fünftaktmotor Sutur X
CN204060957U (zh) 一种气缸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8

Address after: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two chome 16 No. 5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pplicant after: Japan moto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two chome 16 No. 5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