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2404B - 建筑材料 - Google Patents

建筑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2404B
CN107002404B CN201580065764.1A CN201580065764A CN107002404B CN 107002404 B CN107002404 B CN 107002404B CN 201580065764 A CN201580065764 A CN 201580065764A CN 107002404 B CN107002404 B CN 107002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member
construction material
plate
separate layer
material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657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2404A (zh
Inventor
刘永东
尹泰亮
李泌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c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osc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co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c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2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2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2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18Separately-laid insulating layers; Other additional insulating measures; Floating floors
    • E04F15/20Separately-laid insulating layers; Other additional insulating measures; Floating floors for sound insulation
    • E04F15/203Separately-laid layers for sound ins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82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sound only
    • E04B1/84Sound-absorbing elements
    • E04B1/86Sound-absorbing elements slab-shap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0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 E04F15/0215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similar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adhesively fixed to an underlaye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Fixing by means of plastics materials hardening after applic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18Separately-laid insulating layers; Other additional insulating measures; Floating floors
    • E04F15/185Underlayers in the form of studded or ribbed pl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18Separately-laid insulating layers; Other additional insulating measures; Floating floors
    • E04F15/188Edge insulation strips, e.g. for floor screed lay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82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sound only
    • E04B1/84Sound-absorbing elements
    • E04B2001/8457Solid slabs or blocks
    • E04B2001/8461Solid slabs or blocks layered
    • E04B2001/8471Solid slabs or blocks layered with non-planar interior transition surfaces between layers, e.g. faceted, corrug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其安装在楼层分隔层与底层之间,该楼层分隔层用于分隔多层建筑物的楼层,该底层安装在楼层分隔层上方,该建筑材料包括:支承构件,支承构件安装在楼层分隔层与底层之间并且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向下突出、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空间,支承构件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底层接触;以及多个阻尼构件,所述多个阻尼构件安装在楼层分隔层与支承构件之间以将楼层分隔层与支承构件分隔开,所述多个阻尼构件中的每一者均具有下板和上板,其中,下板接触楼层分隔层的一部分,上板接触支承构件的一部分。建筑材料可以借助于建筑材料的简单结构有效地阻挡或抑制建筑物的楼层之间的噪音。

Description

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阻挡或抑制建筑物的楼层间噪音(inter-floor noise)的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通常,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例如公寓住宅和摩天楼使用诸如隔音材料、防振材料或缓冲材料之类的地板材料来阻挡或抑制楼层之间的噪音。
例如,玻璃棉隔离件、聚氨酯泡沫板、发泡聚苯乙烯泡沫(泡沫聚苯乙烯)、石棉板、发泡聚乙烯隔离材料和碳化软木板主要用于实现建筑物的吸音和隔离效果。另外,通常使用轻质加气混凝土层或发泡聚苯乙烯泡沫层作为缓冲层,以减小楼层间楼层冲击音或增强公寓住宅或摩天楼的隔离。然而,这对于楼层间楼层冲击音的吸音是无效的。因此,近年来,在轻质加气混凝土层的下方安装有防振橡胶垫,或提出并实现了提供空气层的技术。
然而,尽管插入橡胶垫以吸收从上面的楼层产生的冲击并且传递至下面的楼层的振动由于橡胶垫的弹性而略微地减小,然而包括混凝土板层、橡胶垫、轻质加气混凝土层和楼层修整砂浆层(floor finishing mortar layer)的所有层彼此附接,因此冲击的防振效果降低。另外,尽管在轻质加气混凝土层的下方设置空气层以实现浮动层结构并降低楼层间噪音,但是该结构由于其复杂的截面构造而是复杂的,可施工性降低并且成本由于额外的高价格材料而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该建筑材料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够有效地阻挡或抑制建筑物的楼层间噪音。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容易地构造并节省制造成本的建筑材料。
技术方案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该建筑材料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底层之间,该楼层间分隔层构造成将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的楼层彼此分隔,该底层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上方,该建筑材料包括:支承构件,支承构件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底层之间,支承构件具有顶表面,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底层,并且支承构件包括突出部分,突出部分向下突出、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部空间;以及多个阻尼构件,所述阻尼构件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支承构件之间,并且阻尼构件中的每一者均具有接触楼层间分隔层的一部分的下板和接触支承构件的一部分的上板,以允许楼层间分隔层与支承构件间隔开。
在支承构件与楼层间分隔层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缓冲板件,并且阻尼构件中的每一者均可以设置在缓冲板件的边缘上。
阻尼构件可以包括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沿与下板和上板的形成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将下板连接至上板,并且上板可以具有与支承构件的底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的顶表面以及与缓冲板件的顶表面间隔开的底表面,并且连接部分可以接触缓冲板件的侧表面。
阻尼构件的上板和下板可以相对于连接部分沿相同的方向或沿相反的方向设置,并且阻尼构件的上板和下板可以具有在误差范围内的彼此相同的表面面积。
阻尼构件可以沿着缓冲板件的至少一侧延伸,或者阻尼构件可以沿着缓冲板件的至少一侧彼此间隔开。
支承构件的突出部分的高度可以小于支承构件与缓冲板件之间的距离。
阻尼构件的高度可以大于缓冲板件的厚度。
支承构件可以包括金属材料,并且阻尼构件可以包括具有防振功能的材料。
支承构件可以包括钢板,并且阻尼构件包括含有锰的防振钢。
建筑材料还可以包括:侧缓冲构件,侧缓冲构件在楼层间分隔层上方沿着支承构件的侧表面和底层的侧表面竖向地延伸;以及踢脚板,踢脚板设置成在底层上方面向侧缓冲构件。
侧缓冲构件可以包括空气通道,空气通道沿着竖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部空间,并且踢脚板可以包括排放通道,排放通道连通地连接至空气通道并且连接至外部。
排放通道可以沿与空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踢脚板可以具有构造成覆盖侧缓冲构件的上部部分的上端部。
侧缓冲构件可以具有底表面和侧表面,侧缓冲构件的底表面接触缓冲板件的顶表面,并且侧缓冲构件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支承构件和底层,并且侧缓冲构件可以由与缓冲板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底层可以包括轻质加气混凝土层,并且轻质加气混凝土层可以被湿沉积在支承构件上并且设置在支承构件的顶表面和突出部分上。
阻尼构件可以具有10mm至40mm的高度。
有利效果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建筑材料可以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底层之间以阻挡或抑制大部分的楼层间噪音。也就是说,通过使用具有小厚度的支承构件和设置在支承构件下方的阻尼构件的简单结构,可以调节所产生的楼层间噪音被传递并消除的路径,并且因此噪音不会被传递至下面的楼层。
另外,即使所产生的噪音没有完全地消除,噪音也会被侧向地传递以被再次排放至上面的楼层或被设置在支承构件下方的缓冲板件吸收。因此,可以消除大部分的楼层间噪音。
由于上述建筑材料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因此建筑材料可以容易地构造并且在作为较薄的轻质结构而安装的同时确保足够的强度。
另外,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可以通过使用诸如辊轧成形或压制之类的制造方法来批量生产,并且因此建筑成本可以显著地降低。另外,建筑材料可以用作用于设置在建筑材料上方的层的模具。也就是说,由于支承构件用作模具,因此轻质加气混凝土层和砂浆层可以容易地湿沉积在支承构件上,并且在现场沉积期间可以消除工作干扰,从而提高可加工性和可施工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状态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建筑材料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横向截面图。
图4是图2的纵向截面图和放大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阻尼构件的不同示例的立体图。
图6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状态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和示意性联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然而,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且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构思。在附图中,为了说明的清楚起见,层和区域的尺寸被扩大。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指的是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状态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图1的建筑材料彼此联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横向截面图,并且图4是图2的纵向截面图和放大截面图。另外,图5是示出了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阻尼构件的不同示例的立体图。以上附图示出了建筑物的安装有建筑材料的一部分。
参照图1至图4,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底层之间,其中,楼层间分隔层对具有多个层的建筑物的层进行分隔,底层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上方。建筑材料包括支承构件40和多个阻尼构件50。在此,支承构件40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底层之间,支承构件40具有上表面,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底层,并且支承构件40包括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向下突出、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部空间。另外,所述多个阻尼构件50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支承构件之间,所述多个阻尼构件50具有接触楼层间分隔层的一部分的下板和接触支承构件的一部分的上板,以使得楼层间分隔层与支承构件间隔开。另外,可以在支承构件40与楼层间分隔层1之间设置多个缓冲板件60。
首先,建筑物包括诸如联排住宅、多户住宅和公寓之类的公寓以及诸如学校、办公室和商场的建筑物。建筑物还包括具有多个楼层的结构。也就是说,建筑物代表具有竖向方向上的楼层以及水平方向上划分的单独空间的建筑物。在这样的建筑物中,通过楼层间分隔层或墙壁来划分空间。由于从一个空间产生的噪音可以被传递至另一个空间,因此需要阻挡空间之间的噪音。特别地,需要阻挡或抑制从上面的层产生的噪音被传递至下面的层。
建筑物包括楼层间分隔层1和壁2,其中,楼层间分隔层1在竖向方向上将楼层分隔,壁2在水平方向上对空间进行分隔。楼层间分隔层1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具有与第一楼层的表面面积对应的表面面积,楼层间分隔层1将楼层分隔并且保持建筑物的强度。例如,楼层间分隔层1可以制造为具有约210mm的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层。然而,楼层间分隔层1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具有不同的厚度,只要满足楼层分隔和强度即可。壁2沿上下方向、即与水平方向相交的竖向方向延伸,并且壁2具有用于将左空间和右空间彼此分隔的表面区域。另外,壁2可以用作保持楼层间分隔的柱。壁2可以根据壁2的功能由多种材料制成。
底层10、20和30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1上方。底层可以设置在经过建筑物的人与楼层间分隔层1之间,并且底层可以根据所需功能包括多种层。例如,底层可以包括: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减少楼层间楼层冲击噪音并且具有隔离功能;砂浆层20,砂浆层20设置在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上;以及修整材料层30。在此,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可以具有约40mm的厚度,砂浆层20可以具有约40mm的厚度,并且修整材料层30可以具有约3mm的厚度。另外,砂浆层20可以包括加热管21。此外,底层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具有多种厚度并且包括多种功能层。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设置在上述的楼层间分隔层1与底层10、20和30之间。更准确地说,所述建筑材料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1与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之间。
支承构件40具有表面面积与楼层间分隔层1的表面面积对应的的板形状,并且支承构件40包括向下突出的突出部分41。也就是说,支承构件40由一种板制成并且支承构件40包括突出部分41,该突出部分41为沿一个方向延伸并向下凹进的凹槽。例如,支承构件40可以制造成具有波纹板和瓦楞纸板的形状。支承构件40可以具有与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接触的顶表面,并且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可以在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被湿沉积时插入突出部分41内。支承构件40具有预定强度以支承并保持叠置在支承构件40上的底层10、20和30,并且支承构件40在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被湿沉积时用作模具。也就是说,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可以被直接沉积在支承构件40上而不需要额外的模具。在此,防水帆布或防水含乙烯基的树脂可以覆盖支承构件40的上部部分,并且随后轻质加气混凝土可以被沉积以改善防水性能。
突出部分41用以增强支承构件40的强度并且用以使用于支承设置在支承构件40上的层的力增大。另外,突出部分41用以保持支承构件40与位于支承构件40下方的下面的层之间的间隔空间。这将稍后进行描述。尽管突出部分41沿附图中的横向方向延伸,但突出部分41的延伸方向不限于此。例如,突出部分41可以沿纵向方向或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两者延伸。
另外,支承构件4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或者通过使用钢板而制成。也就是说,可以使用保持强度且具有低价格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镀锌的基于GI(镀锌铁)的钢板。在此,支承构件40的材料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材料可以保持强度并且具有可制造性即可。当支承构件40由金属材料制成时,即使厚度较小,也可以确保足够的强度。厚度可以等于或小于1mm。例如,支承构件40可以具有0.4mm至0.5mm的厚度。支承构件40可以通过使用诸如辊轧成形和压制之类的构造方法来批量生产。
缓冲板件60可以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1上方并且在支承构件40下方。缓冲板件60吸收以消除通过支承构件40传递的振动或噪音。缓冲板件可以使用吸音材料。除了吸音以外,缓冲板件60还可以起到隔离作用。尽管功能性合成树脂材料或泡沫聚苯乙烯可以用于缓冲板件60,但是缓冲板件60的材料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实现了吸音功能即可。例如,可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普通板件。缓冲板件60可以具有带有预定表面面积的板形状。可以安装多个缓冲板件以覆盖楼层间分隔层1的整个表面区域。缓冲板件60可以具有足以消除噪音和振动的厚度。缓冲板件60的厚度可以考虑构型以及底部厚度的增大来确定。例如,缓冲板件60可以具有10mm至35mm的厚度。
阻尼构件50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1与支承构件40之间,以允许楼层间分隔层1与支承构件40间隔开。也就是说,阻尼构件50支承支承构件40和位于支承构件40上方的层以将支承构件40和位于支承构件40上方的层从楼层间分隔层1支撑起来(hold up),并且因此阻尼构件40的高度H对应于楼层间分隔层1与支承构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阻尼构件5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板52和上板51;以及连接部分53,连接部分53沿与下板52和上板的形成方向相交的方向(即,竖向方向)延伸以将下板52连接至上板51。在此,阻尼构件50的下板52接触楼层间分隔层1的一部分,并且阻尼构件50的上板51接触支承构件40的一部分。因此,连接部分53的高度对应于阻尼构件40的高度。连接部分53可以沿垂直于下板52和上板51的形成方向的方向或者沿如图1的局部放大图中所示的倾斜且相交的方向延伸。尽管下板52和上板51中的每一者均具有预定的表面面积,但是下板52和上板51中的每一者的尺寸没有特别地限制。例如,下板52和上板51中的每一者可以具有足以接触并支承设置在下板52下方以及设置在上板51上方的每个层的尺寸。例如,阻尼构件40可以制造成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通道形状50b或具有较小面积的夹子形状50a。
阻尼构件50可以设置在所述多个缓冲板件60的边缘中的每个边缘上。也就是说,如附图中所示,阻尼构件50可以设置在沿着缓冲板件60的侧面的多个位置中的每一位置上。在此,阻尼构件50的上板51可以具有与支承构件40的下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的顶表面以及与缓冲板件60的顶表面间隔开的底表面,并且连接部分53可以接触缓冲板件60的侧表面。另外,阻尼构件50可以沿着缓冲板件60的至少一侧、例如缓冲板件6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一侧延伸。替代性地,阻尼构件50可以沿着缓冲板件60的至少一侧彼此间隔开。例如,阻尼构件50可以设置在缓冲板件6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侧面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者上。
所述多个阻尼构件50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预定距离,以支承包括支承构件40的上面的层中的每一者。在此,所述多个阻尼构件50的数目以及所述多个阻尼构件50之间的距离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所述多个阻尼构件50具有足以保持上面的层的强度即可。另外,阻尼构件50可以允许包括支承构件40的被支承的上面的层中的每一者与楼层间分隔层1充分地间隔开以实现浮动层结构。
阻尼构件50可以由具有用以支承上面的层并保持距离的强度的材料以及用以减少从支承构件40传递的振动和噪音的防振材料制成。例如,阻尼构件50可以由诸如铝、钢、镁、铜、不锈钢和合金钢之类的所有无机金属制成。另外,阻尼构件50可以由含有大量锰的高锰防振钢制成。在此,防振钢可以包含15wt%至20wt%的锰或17wt%的锰。另外,阻尼构件50可以具有10mm至40mm的高度和约1.5mm的厚度。例如,在不使用缓冲板件60的情况下,当阻尼构件50具有约10mm的高度时,可以在楼层间分隔层1与支承构件40之间提供约10mm的距离或间隔。阻尼构件50可以通过辊轧成形或压制的方法来批量生产。另外,通过使用缓冲件板60和具有比缓冲板件60的厚度大的高度的阻尼构件50,缓冲板件60与支承构件40之间的距离或间隔可以设置为与阻尼构件50与缓冲板件60的高度之间的差值一样大。
如上所述,阻尼构件50允许楼层间分隔层1与支承构件40彼此间隔开或者缓冲板件60与支承构件40彼此间隔开以限定空间、即空气层A。参照图4,对在使用缓冲板件60时的情况进行示例性描述。由于阻尼构件50由楼层间分隔层1的顶表面支承并且将阻尼构件50的上面的层(支承构件和底层)支撑起来以限定空间,因此形成空气空间A。在此,空气层A具有通过从阻尼构件50的高度H减去缓冲板件60的厚度T2所获得的高度D1。例如,当阻尼构件50的高度H为35mm、并且缓冲板件60的厚度T2为30mm时,空气层A的高度D1为5mm。另外,由于支承构件40的突出部分41的厚度T1小于空气层A的高度D1,因此支承构件40的突出部分41与缓冲板件60之间的微小距离D2可以限定为形成空气层。例如,当阻尼构件50的高度H为35mm、缓冲板件60的厚度T2为30mm、并且突出部分的高度为4.5mm时,微小距离D2对应于0.5mm。在此,当支承构件40的上面的层(底层)具有较重的重量或者在向下的力被施加在与阻尼构件50较大程度地间隔的位置处时,支承构件40会被向下压,因此突出部分41可能接触缓冲板件60。在这种情况下,上面的层的载荷由突出部分41有效地支承,并且在突出部分41之间仍形成空气层A。也就是说,通过简单的结构,即使在支承构件40上设置较重的上面的层,也可以支承上面的层的载荷并且可以提供空气层。
如上所述,包括支承构件40和阻尼构件50的用以提供空气层A的结构对于阻挡从上部部分向下传递的噪音是有效的。由于采用用于隔音的波纹支承构件的结构,因此截面具有能够支承由于上面的底层的载荷而产生的挠曲、吸收在上面的底层上方产生的噪音并且广泛且快速地分散噪音的形状。支承构件下方的空气层改善了隔音功能并且将在底部产生的楼层间噪音以及载荷传递至阻尼构件。因此,楼层间噪音可以被逐步地阻挡。也就是说,主要的楼层间噪音阻挡效果是以下述方式产生的:应用用于隔音的波纹支承构件的结构以提供一种路径,通过所述路径,楼层间噪音首先在用于传递底部冲击噪音的路径上被传递,并且随着所传递的楼层间噪音被传递至阻尼构件,振动噪音根据阻尼结构被消除。楼层间噪音传递及消除路径可以顺序地包括楼层间噪音产生、波纹支承构件和阻尼构件(消除)。另外,当插入缓冲板件时,楼层间噪音可以通过吸音材料(缓冲材料)被吸收并消除并且不会被传递至下面的层。在此,楼层间噪音传递及消除路径可以顺序地包括楼层间噪音产生、波纹支承构件、空气层和阻尼构件(消除)。
在下文中,将对阻尼构件的多种示例进行描述。图5是示出了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阻尼构件的多种示例的立体图。
阻尼构件50的尺寸和数目以及阻尼构件之间的距离设计成具有确保耐久性的结构以在上面的结构被安装之后抑制支承构件的由上面的层的载荷引起的挠曲,并且设计成保持用于产生阻尼效果的弹性。另外,阻尼构件50设计成具有在应力产生时容易产生弹性的形状。如图1至图4中所示,连接部分可以具有包括Z形状的多种形状的截面。另外,针对每个应用位置,可以应用具有包括夹子或通道的形状的多种应用。例如,阻尼构件50的上板和下板可以相对于连接部分沿相同的方向(参照图5的b)或沿相反的方向(参照图5的a和b)设置。另外,阻尼构件50可以具有长形地延伸的线性形状以及具有小面积的件的形状。另外,阻尼构件50的上板和下板可以具有在误差范围内的相同的面积。
在下文中,将对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进行描述。图6和图7是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设置在建筑物上的状态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和示意性联接立体图。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置了用于消除建筑材料中的在侧向方向上的噪音的元件。在此,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1上的基本结构与前述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重复说明。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包括:侧缓冲构件70,该侧缓冲构件70沿着支承构件40的侧表面和底层10、20和30的侧表面竖向地延伸;以及踢脚板80,该踢脚板80设置成在底层10、20和30上方面向侧缓冲构件70。
侧缓冲构件70具有竖向延伸种类的板的形状并且设置在建筑物的侧壁2与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1上的所有种类的层和构件之间。侧缓冲构件70包括空气通道71,空气通道71竖向地延伸并且具有内部空间。也就是说,侧缓冲构件70包括竖向延伸并朝向侧壁2凹进的空气通道71。侧缓冲构件70可以具有:底表面,底表面接触楼层间分隔层1的顶表面或缓冲板件60的顶表面;以及侧表面,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支承构件40和底层10、20和30。另外,侧缓冲构件70可以由具有吸收噪音的吸音功能以及隔离功能的材料制成。例如,侧缓冲构件70可以由与缓冲板件6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踢脚板80是连接至侧壁2的种类的修整材料,踢脚板80具有竖向延伸的板形状并且覆盖侧缓冲构件70的上部部分。另外,踢脚板80连接至侧缓冲构件70的空气通道71并且包括连接至外部的排放通道81。排放通道81可以沿与空气通道71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因此,侧缓冲构件70的空气通道71和踢脚板80的排放通道81可以用作声音通口,该声音通口是噪音借以通过的通道。
包括侧缓冲构件70和踢脚板80的建筑材料的安装顺序可以如下。安装顺序可以依次包括楼层间分隔层1、侧缓冲构件70和缓冲板件60、阻尼构件50、支承构件40、轻质加气混凝土层10沉积、加热管安装、砂浆层20形成、底部修整材料30和踢脚板80。在所有的层都安装在楼层间分隔层之后的总厚度、即从缓冲构件70至底部修整材料30的厚度为90mm至120mm。
如上所述,由于在沿朝向侧壁2的方向还设置有噪音降低或消除构件,因此噪音可以被更有效地阻挡。也就是说,没有被位于支承构件40下方的空气层A吸收的共振声音不会向下传递并且可以通过通风结构的侧缓冲构件被排放至上面的楼层的内部,从而阻挡楼层间传递声音,并且缓冲构件的外表面由于踢脚板设置在缓冲构件上方而不会暴露。也就是说,除了空气层A的主要作用以外,作为二次阻塞作用,没有沿着波纹支承构件传递并向下传递的楼层间噪音被传递至设置在支承构件下方的空气层A,并且空气层的增大的内压通过侧缓冲构件的空气通道被排放,从而通过声音通口传递至产生楼层间噪音的居住者的室内。因此,噪音可以被阻挡而不被传递至下面的楼层。在此,楼层间噪音传递及消除路径可以顺序地包括楼层间噪音产生、波纹支承构件、空气层和声音通口(向上排放)。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建筑材料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减少、消除或排出楼层间噪音,以阻挡大部分的楼层间噪音。
尽管已经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作出各种改变和改型。

Claims (15)

1.一种建筑材料,所述建筑材料设置在楼层间分隔层与底层之间,所述楼层间分隔层构造成将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的楼层彼此分隔开,所述底层设置在所述楼层间分隔层上方,所述建筑材料包括:
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设置在所述楼层间分隔层与所述底层之间,所述支承构件具有顶表面,所述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底层,并且所述支承构件包括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向下突出、沿至少一个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部空间;以及
多个阻尼构件,所述阻尼构件设置在所述楼层间分隔层与所述支承构件之间,并且所述阻尼构件中的每一者具有接触所述楼层间分隔层的一部分的下板和接触所述支承构件的一部分的上板,以允许所述楼层间分隔层与所述支承构件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在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楼层间分隔层之间设置有多个缓冲板件,并且,
所述阻尼构件中的每一者设置在所述缓冲板件的边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沿与所述下板和所述上板的形成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将所述下板连接至所述上板,并且,
所述上板具有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底表面的一部分接触的顶表面以及与所述缓冲板件的顶表面间隔开的底表面,并且所述连接部分接触所述缓冲板件的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阻尼构件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分沿相同的方向或沿相反的方向设置,并且,
所述阻尼构件的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具有在误差范围内的彼此相同的表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阻尼构件沿着所述缓冲板件的至少一侧延伸,或者所述阻尼构件沿着所述缓冲板件的至少一侧彼此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突出部分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缓冲板件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阻尼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缓冲板件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金属材料,并且,
所述阻尼构件包括具有防振功能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支承构件包括钢板,并且,
所述阻尼构件包括含有锰的防振钢。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还包括:
侧缓冲构件,所述侧缓冲构件在所述楼层间分隔层上方沿着所述支承构件的侧表面和所述底层的侧表面竖向地延伸;以及
踢脚板,所述踢脚板设置成在所述底层上方面向所述侧缓冲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侧缓冲构件包括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沿着竖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内部空间,并且,
所述踢脚板包括排放通道,所述排放通道连通地连接至所述空气通道并且连接至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排放通道沿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踢脚板具有构造成覆盖所述侧缓冲构件的上部部分的上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侧缓冲构件具有底表面和侧表面,所述侧缓冲构件的所述底表面接触所述缓冲板件的所述顶表面,并且所述侧缓冲构件的所述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底层,并且,
所述侧缓冲构件由与所述缓冲板件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底层包括轻质加气混凝土层,并且,
所述轻质加气混凝土层被湿沉积在所述支承构件上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顶表面和所述突出部分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材料,其中,所述阻尼构件具有10mm至40mm的高度。
CN201580065764.1A 2014-12-04 2015-08-26 建筑材料 Active CN1070024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72846A KR101607546B1 (ko) 2014-12-04 2014-12-04 건축 자재
KR10-2014-0172846 2014-12-04
PCT/KR2015/008954 WO2016088986A1 (ko) 2014-12-04 2015-08-26 건축 자재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2404A CN107002404A (zh) 2017-08-01
CN107002404B true CN107002404B (zh) 2019-07-09

Family

ID=5565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65764.1A Active CN107002404B (zh) 2014-12-04 2015-08-26 建筑材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3870B2 (zh)
JP (1) JP6409137B2 (zh)
KR (1) KR101607546B1 (zh)
CN (1) CN107002404B (zh)
WO (1) WO2016088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3241A (zh) * 2017-08-08 2017-10-17 龙门县品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候性能木材组合材料
CN107859232B (zh) * 2017-12-14 2023-07-18 陕西凝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埋线盒线管的砂加气混凝土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66169B1 (ko) * 2020-04-28 2022-02-22 이소헌 층간소음 방지매트
KR102416871B1 (ko) * 2020-12-17 2022-07-05 김영식 석고보드용 하부 지지대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닥 시공 방법
KR102419115B1 (ko) * 2021-11-01 2022-07-11 정세정 층간소음저감구조
KR102570422B1 (ko) * 2022-05-27 2023-08-25 정세정 층간소음저감구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8993A (zh) * 2002-02-08 2005-07-13 卡波那克有限公司 用于支撑元件、尤其是车厢地面的能吸收震动与结构噪声的支承物
CN1751162A (zh) * 2003-02-19 2006-03-22 株式会社饭田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物的楼面支承结构
KR100707384B1 (ko) * 2007-01-23 2007-04-13 박용운 공동주택용 층간 소음방지 구조
KR20090006421A (ko) * 2007-07-11 2009-01-15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소음저감용 구조물
CN101492958A (zh) * 2008-01-23 2009-07-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地板支承件和地板构造
CN101514572A (zh) * 2008-02-21 2009-08-26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隔热复合楼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66222A (en) * 1967-07-26 1969-09-09 Lexsuco Inc Fire retardant insulative structure and roof deck construction comprising the same
US3979868A (en) * 1968-11-04 1976-09-14 Hambro Structural Systems Ltd. Composite concrete and steel floor construction
US3845594A (en) * 1968-11-04 1974-11-05 Hambro Structural Systems Ltd Steel joist or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construction
US3945168A (en) * 1968-11-04 1976-03-23 Hambro Structural Systems Limited Reusable spanner bar
BE786217A (fr) * 1971-07-14 1973-01-15 Dow Chemical Co Element de toitur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JPS51121219U (zh) * 1975-03-24 1976-10-01
JPS51121219A (en) 1975-04-16 1976-10-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 television image receiver
JPS5519388A (en) 1978-07-29 1980-02-12 Kajima Corp Floating floor
US4449336A (en) * 1980-06-19 1984-05-22 Kelly Thomas L Fire barrier reservoir
US4441295A (en) * 1981-04-30 1984-04-10 Kelly Thomas L Grid system adhering technique and method of practicing same
US4492064A (en) * 1981-12-11 1985-01-08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Insulated roof construction
JPS6063610U (ja) * 1983-10-11 1985-05-04 株式会社 応用企画 床下地
US4685259A (en) * 1986-02-14 1987-08-11 Peabody Noise Control, Inc. Sound rated floor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same
US5088259A (en) * 1987-11-16 1992-02-18 Myers J Milton Roof construction system
JPH037468A (ja) 1989-06-05 1991-01-14 Nec Corp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US5027572A (en) * 1989-08-17 1991-07-02 W. R. Grace & Co.-Conn. Moisture and vapor barrier in exterior insulation finish systems
JPH06330613A (ja) 1993-05-20 1994-11-29 Mitsui Constr Co Ltd フローリング床の歪防止部材
US5584153A (en) * 1994-03-29 1996-12-17 Loadmaster Systems, Inc. Composite roof system with an improved anchoring mechanism
US5544464A (en) * 1994-04-05 1996-08-13 Canam Hambro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floor system
US5740647A (en) * 1995-06-01 1998-04-21 Kelly; Thomas L. Bulit-up roof (BUR) or modified roof assembly system
US5787668A (en) * 1996-03-11 1998-08-04 Siplast, Inc. Ventilated insulated roofing system with improved resistance to wind uplift
US5884446A (en) * 1996-08-26 1999-03-23 Palisades Atlantic Inc. Roof having improved base sheet
JPH10219900A (ja) 1997-02-13 1998-08-18 Sekisui Chem Co Ltd 床構造
JP2001508016A (ja) 1997-06-03 2001-06-19 ジーカ 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フォルム カスパー ヴィンクラー ウント コムパニー 硬化性混合物及び遮音性床構造物の製法
US5941035A (en) * 1997-09-03 1999-08-24 Mega Building System Ltd. Steel joist and concrete floor system
KR200277719Y1 (ko) * 2002-03-18 2002-06-07 최남희 건축물의 차음장치
WO2004018271A1 (de) * 2002-08-16 2004-03-04 Stahlwerk Ergste Westig Gmbh Federelement aus einem ferritischen chrom-stahl
KR20040022032A (ko) 2002-09-06 2004-03-11 신용식 환기공이 형성된 걸레받이
US7162847B2 (en) * 2002-12-16 2007-01-16 Marko Gigiako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foam wall panels
DE10351989A1 (de) * 2003-10-23 2005-06-09 Bathon, Leander Holz-Beton-Verbundsysteme aus Holzbauteilen, Zwischenschichten und Betonbauteilen
KR20050102826A (ko) 2004-04-23 2005-10-27 이형기 공동주택용 온돌 바닥의 층간 소음방지패널
US8006450B2 (en) * 2004-10-13 2011-08-30 Plastedil S.A. Composite floor structure with a protruding bar upper portion in a floor element groove
CA2598442C (en) * 2005-02-25 2011-02-08 Nova Chemicals Inc. Composite pre-formed building panels, a building and a framing stud
JP2006249680A (ja) 2005-03-08 2006-09-21 Mineo Sano 免震床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908810B2 (en) * 2005-06-30 2011-03-22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Corrugated steel deck system including acoustic features
KR200398609Y1 (ko) * 2005-07-14 2005-10-13 주식회사 익성 건축물의 바닥구조
KR100624357B1 (ko) 2006-02-01 2006-09-15 한본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띄움바닥 구조를 이루는 공동주택의 층간 바닥충격음완충재
KR20070110630A (ko) * 2006-05-15 2007-11-20 나승철 공동주택 층간소음 차단구조
KR100954827B1 (ko) 2007-06-11 2010-04-27 안승한 건축물의 바닥 시공구조 및 시공방법
KR100793074B1 (ko) 2007-09-06 2008-01-10 김부열 공기 정화 및 살균 기능을 갖는 건축물용 층간 소음 저감패널
US9637926B2 (en) * 2008-04-10 2017-05-02 Velcro BVBA Membrane roofing
US20090293395A1 (en) * 2008-05-30 2009-12-03 Porter William H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 system including junctures
US9419235B2 (en) 2009-11-06 2016-08-16 Shibau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for producing gel containing nano-carbon material
US8347575B2 (en) * 2010-09-02 2013-01-08 United States Gypsum Company Lightweight acoustical flooring underlayment
KR20120077213A (ko) * 2010-12-30 2012-07-10 최대호 발코니 또는 화장실용 바닥
KR101480328B1 (ko) * 2013-05-13 2015-01-08 (주) 포유엔지니어링 복층구조의 층간소음 방지 구조물
KR101418705B1 (ko) 2014-04-30 2014-07-11 주식회사 서린 건축물용 바닥 시스템
KR101674737B1 (ko) 2014-10-15 2016-11-1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바닥구조물
KR20160046062A (ko) 2014-10-17 2016-04-2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댐핑패널과 바닥구조물 및 댐핑패널의 제조방법
KR20160046047A (ko) 2014-10-17 2016-04-28 주식회사 포스코 흡음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바닥구조물
KR101725596B1 (ko) 2014-10-24 2017-04-11 주식회사 포스코 바닥구조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8993A (zh) * 2002-02-08 2005-07-13 卡波那克有限公司 用于支撑元件、尤其是车厢地面的能吸收震动与结构噪声的支承物
CN1751162A (zh) * 2003-02-19 2006-03-22 株式会社饭田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物的楼面支承结构
KR100707384B1 (ko) * 2007-01-23 2007-04-13 박용운 공동주택용 층간 소음방지 구조
KR20090006421A (ko) * 2007-07-11 2009-01-15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소음저감용 구조물
CN101492958A (zh) * 2008-01-23 2009-07-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地板支承件和地板构造
CN101514572A (zh) * 2008-02-21 2009-08-26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声隔热复合楼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53870B2 (en) 2018-08-21
KR101607546B1 (ko) 2016-03-31
WO2016088986A1 (ko) 2016-06-09
US20170342726A1 (en) 2017-11-30
CN107002404A (zh) 2017-08-01
JP2017535705A (ja) 2017-11-30
JP6409137B2 (ja) 2018-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2404B (zh) 建筑材料
KR100563097B1 (ko) 건물의 층간소음 저감재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437337B1 (ko) 공동주택의 층간 바닥충격음 차단구조 및 시공방법
KR20170087146A (ko) 건축용 층간 차음재
KR101477783B1 (ko) 복합자재를 이용한 뜬바닥구조용 층간차음재
KR101929628B1 (ko) 층간소음 차음재
KR20090035125A (ko) 건물의 바닥의 형성을 위한 모듈화된 바닥완충재 및 이를이용한 건물의 바닥시공방법
KR101435993B1 (ko) 복층 건물의 층간소음 방지재
JP6006551B2 (ja) 建物
KR20150107192A (ko) 층간 소음 방지용 매트
KR102331143B1 (ko) 공동주택의 층간소음 방지재
KR101828708B1 (ko) 층간소음 저감을 위한 시공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080051924A (ko) 공동주택의 층간 방음 구조체
KR100701858B1 (ko) 소음방지용 차음재 및 그의 설치구조
KR101488443B1 (ko) 층간소음 저감용 진동흡진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바닥구조
KR20110137921A (ko) 건축용 층간 차음재
KR101176496B1 (ko) 착좌 성능이 개선된 온돌 기능을 가지는 방진 방음 패널
KR101575573B1 (ko) 층간 소음 방지 구조
KR101207288B1 (ko) 공동주택의 층간 바닥충격음 차단구조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KR100506698B1 (ko) 공동주택 바닥 슬래브 층간 소음 방지 구조
KR100745471B1 (ko) 공동주택용 거실 층간 소음방지구조
KR20080003310U (ko) 공동주택 바닥충격음 차단구조
KR200391127Y1 (ko) 아파트의 층간방음구조
KR100756414B1 (ko) 건축물의 층간 매트
KR101814578B1 (ko) 부직포와 방수층을 구비한 층간소음 완충보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POSCO Holding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POS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2

Address after: Gyeongbuk,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POSCO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POSCO Holding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