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0584A - 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0584A
CN107000584A CN201580052708.4A CN201580052708A CN107000584A CN 107000584 A CN107000584 A CN 107000584A CN 201580052708 A CN201580052708 A CN 201580052708A CN 107000584 A CN107000584 A CN 107000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framework
frame
linked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527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0584B (zh
Inventor
小宫利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00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0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0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0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15/067Mounting of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 F02M37/24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water separ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7/00Apparatus or systems for feeding liquid fuel from storage containers to carburettors or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7/22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 F02M37/24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water separating means
    • F02M37/26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liquid fuel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e.g. arrangements in the feeding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water separating means with water det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118Multiple tanks, i.e. two or more separate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60K2015/03453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for fixing or mounting parts of the fuel tank toge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2Agricultural vehicles
    • B60Y2200/221Tr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40Special vehicles
    • B60Y2200/41Construction vehicles, e.g. graders, excavators
    • B60Y2200/415Wheel lo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具备强度的燃料箱支撑结构的作业车辆。本发明的作业车辆构成为:将左右一对燃料箱(11)分开配置在行驶机体(2)的左右。由在所述左右后部框架(15)下侧左右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条框架(287、288)和使该前后横条框架(287、288)在左右两侧前后架设的左右一对箱搭载用板(289、290)构成从下方支撑所述各燃料箱(11)的箱支撑板(18)。在所述左右箱搭载用板(289、290)上载置固定所述左右燃料箱(11),将支撑底座和所述前横条框架(287)用连结托架(282)连结。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农业作业用的拖拉机或土木工程用的轮式装载机等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适用与柴油发动机相关的高度废气限制,要求在搭载有柴油发动机的农用机、工程机械、船舶等上搭载对废气中的大气污染物质进行净化处理的废气净化装置等后处理装置。因此,拖拉机等以往的作业车辆中,在搭载废气净化装置时,在发动机盖下的发动机室中与柴油发动机一同配置废气净化装置(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拖拉机等作业车辆中,将存积供应给发动机的燃料的燃料箱构成为一对,并将该一对燃料箱以避开发动机、传动装置等的方式分开配置在车体的左右(参见专利文献2)。此外,在拖拉机等作业车辆中,在发动机室内,在比散热器等热交换机更靠前方的位置配置蓄电池,以使其不易受到由发动机排热带来的影响(参见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6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42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在将前述的具有废气应对用装置的柴油发动机应用于像拖拉机那样的作业车辆时,在有限的狭窄搭载空间内,不仅要塞入柴油发动机及废气应对用装置,而且必须塞入散热器、蓄电池、与废气应对用装置相关联的电子零部件等各种零部件。
但是,在作业车辆的搭载空间内,因进行驱动的柴油发动机散热,不仅柴油发动机自身,废气净化装置的温度也相当高。因此,需要调整发动机室内的温度并需要研究适当的配置结构、冷却结构,以使其不会受到由柴油发动机、废气应对用装置散热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如果不减少对配置在发动机室后方的驾驶席的加热,则操作者的宜居性变差。
另外,由于还限制燃料箱的设置位置,所以不仅在使燃料箱整体的容量增大方面有局限性,而且还会因其形状而妨碍操作者的乘降。并且,搭载大容量的燃料箱的情况下,必须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因此,本申请发明想要提供一种对上述现状进行研讨而对之改善后的作业车辆。
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为驱动源;行驶部,该行驶部由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以及变速部,该变速部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行驶部;将左右前部框架和左右后部框架前后连结而构成行驶机体,借助支撑底座而使操纵座席支撑在所述行驶机体上,其中,将左右一对燃料箱分开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左右,由在所述左右后部框架下侧左右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条框架和在左右两侧前后架设于该前后一对横条框架的左右一对箱搭载用板构成从下方支撑所述各燃料箱的箱支撑板,在所述左右箱搭载用板上载置固定所述左右燃料箱,将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前横条框架用连结托架连结。
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将所述左右后部框架各自的前端架设于梁框架,并且,使所述左右后部框架各自的后端与所述变速部的左右侧面连结,隔着所述变速部通过所述行驶部支撑所述行驶机体,使所述前后横条框架分别与所述梁框架下表面及所述变速部下表面紧固连结而悬挂固定。
上述作业车辆中,左右的所述燃料箱为容量彼此不同的燃料箱,可以使从所述燃料箱内的燃料中分离出水分的油水分离机搭载在搭载有小容量的第一燃料箱的所述第一箱搭载用板,在所述第一箱搭载用板上,所述油水分离机搭载在所述第一燃料箱的前方位置。
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使乘降所述操纵座席用的脚踩踏板连结于与所述防振支撑体连结的所述横条框架的一端。
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包括:发动机,该发动机为驱动源;行驶部,该行驶部由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以及变速部,该变速部使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行驶部;将左右前部框架和左右后部框架前后连结而构成行驶机体,其中,将左右一对燃料箱分开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左右,由在所述左右后部框架下侧左右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条框架和供该前后横条框架在左右两侧前后架设的左右一对箱搭载用板构成从下方支撑所述各燃料箱的箱支撑板,在所述左右箱搭载用板上载置固定所述左右燃料箱,使蓄电池支撑于所述前横条框架的一端侧。
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借助支撑底座而使操纵座席支撑于所述行驶机体上部,使所述蓄电池槽支撑于连结托架,并使所述蓄电池收纳于该蓄电池槽,该连结托架与所述支撑底座中的支撑所述操纵座席的前侧的前方支撑底座的一方连结。
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使所述蓄电池支撑于覆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盖附近且是所述操纵座席的一侧方下侧。
上述作业车辆中,可以将乘降所述操纵座席用的脚踩踏板设置在所述操纵座席的左右下部侧,并使所述脚踩踏板的一部分支撑于所述前横条框架。
上述作业车辆中,还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发动机上部而对所述发动机的废气进行净化的后处理装置和使来自所述后处理装置的废气排出到外部的排气管,
使构成为U字形状的所述排气管在所述操纵座席前方固定,在所述排气管的下侧设置排水用的排放孔,并且,使从单侧覆盖该排放孔的下侧的风向板与所述排气管连结。
根据本申请发明,箱支撑板构成为:具备由后部框架支撑的前后横条框架,由于仅燃料箱的搭载部分由板构成,所以不仅使箱支撑板的重量变轻,而且能够确保用于支撑重物亦即燃料箱的支撑强度。此外,将前后横条框架紧固连结于梁框架及变速部,由此,将支撑重物亦即燃料箱的箱支撑板固定于刚性高的梁框架及变速部,能够高刚性且稳定地支撑燃料箱。
根据本申请发明,借助托架而使蓄电池支撑于强度构件亦即机体框架,能够提高蓄电池的支撑强度。另外,能够在分别靠近需要在发动机盖外部供电的发动机及操纵座席的位置配置蓄电池,从而缩短供电用配线。
根据本申请发明,借助托架及前横条框架而使脚踩踏板支撑于强度构件亦即机体框架,能够提高脚踩踏板的支撑强度。另外,根据本申请发明,通过用风向板覆盖排放孔,能够向没有被风向板覆盖的方向排水。因此,在将排气管内的高温的水排出到外部时,能够防止由对设置在排气管附近的配线、蓄电池等耐热性或耐水性差的零部件的热损伤、沾水导致的故障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左视图。
图2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右视图。
图3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仰视图。
图5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中的行驶机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前方立体图。
图7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后方立体图。
图8是从左侧观察行驶机体得到的后方立体图。
图9是从右侧观察行驶机体得到的后方立体图。
图10是从右侧观察行驶机体得到的前方立体图。
图11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上搭载的柴油发动机的后方立体图。
图12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上搭载的柴油发动机的前方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中的发动机室内的构成的从正面观察得到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中的发动机室内的构成的从背面观察得到的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行驶机体与飞轮壳的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16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构成的左侧放大图。
图17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构成的左侧放大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室内前方位置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中设置的冷凝器及机油冷却器的移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框架构成的前方立体图。
图21是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框架构成的放大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盖屏蔽板的构成的放大俯视图。
图23是表示燃料箱的支撑构成的放大仰视图。
图24是表示燃料箱的支撑构成的从下侧观察得到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蓄电池的支撑构成的从下侧观察得到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蓄电池的支撑构成的从上侧观察得到的立体图。
图27是对蓄电池盖的开闭操作进行说明的图,(a)表示使蓄电池盖滑动的状态,(b)表示使蓄电池盖旋转的状态。
图28是表示蓄电池的搭载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柴油发动机与散热器的关系的前方立体图。
图30是表示附属于柴油发动机的零部件的配置位置的前方立体图。
图31是表示发动机室内的各零部件的配置关系的方立体图。
图32是表示柴油发动机与尾管的连接关系的放大立体图。
图33是用于对尾管下侧的构成进行说明的底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化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10,对作为实施方式中的作业车辆的拖拉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中的拖拉机1的行驶机体2被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前车轮3和作为行驶部的左右一对后车轮4支撑。构成为:通过由搭载在行驶机体2的前部的作为动力源的共轨式柴油发动机5(以下仅仅称之为发动机)驱动后车轮4及前车轮3,拖拉机1进行前进后退行驶。发动机5被发动机盖6覆盖。在行驶机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驾驶室7,在该驾驶室7的内部配置有:操纵座席8和通过操作使前车轮3的转向方向左右动的操纵驾驶盘(圆形驾驶盘)9。在驾驶室7的外侧下部设置有供操作者乘降用的脚踩踏板10。在比驾驶室7的底部更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将燃料供应给发动机5的燃料箱11。
行驶机体2由具有前保险杠12(框架连结部件)以及前车轴箱体13的发动机框架(前部框架)14、和拆装自如地固定于发动机框架14后部的左右的机体框架(后部框架)15来构成。使前车轴16能够旋转地从前车轴箱体13的左右两端侧朝向外侧突出。借助前车轴16而将前车轮3安装在前车轴箱体13的左右两端侧。在机体框架15的后部连结有:用于使来自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适当变速并且传递给前后四个轮子3、3、4、4的变速箱体17。
在左右的机体框架15以及变速箱体17的下表面侧,利用螺栓紧固连结有:左右朝向外侧伸出的仰视呈矩形架板状的箱框架18。实施方式中的燃料箱11被分成左右2个。左右的燃料箱11被分开搭载在箱框架18的左右伸出部的上表面侧。箱框架18向右侧延长,在箱框架18右侧的延长部分搭载有蓄电池272。另外,在箱框架18右侧的延长部分固定有1个脚踩踏板10。将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在变速箱体17的左右外侧面。将左右的后车轴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于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借助后车轴20而将后车轮4安装于变速箱体17。左右的后车轮4的上方被左右的后挡泥板21覆盖。
在变速箱体17的后部上表面,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使例如旋耕机等作业机进行升降动作的液压式升降机构22。旋耕机等作业机借助由左右一对的下连杆23和上连杆24构成的3点连杆机构而连结于变速箱体17的后部。将PTO轴25朝向后方地突出设置于变速箱体17的后侧面,该PTO轴25用于将PTO驱动力传递给旋耕机等作业机。
在从发动机5的后侧面朝向后方地突出设置的发动机输出轴53上,以直接连结方式安装有飞轮61。借助在两端具有万向接头的动力传递轴29而将从飞轮61朝向后方突出的主动轴27、和从变速箱体17前表面侧朝向前方突出的主变速输入轴28连结起来。在变速箱体17内配置有:液压无级变速器、前进后退切换机构、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及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发动机5的旋转动力经由主动轴27以及动力传递轴29而被传递给变速箱体17的主变速输入轴28,通过液压无级变速器及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而被适当变速。并且,该变速动力借助后轮用差动齿轮机构而被传递给左右的后车轮4。
借助前车轮驱动轴31,将从内置有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省略图示)的前车轴箱体13朝向后方突出的前车轮传递轴(省略图示)连结于:从变速箱体17的前表面下部朝向前方突出的前车轮输出轴30。由变速箱体17内的液压无级变速器及行驶副变速齿轮机构确定的变速动力从前车轮输出轴30、前车轮驱动轴31以及前车轮传递轴经由前车轴箱体13内的前轮用差动齿轮机构而被传递给左右的前车轮3。
变速箱体17包括:具有主变速输入轴28等的前部变速箱体112、具有后车轴箱体19等的后部变速箱体113、以及使后部变速箱体113前侧连结于前部变速箱体112后侧的中间箱体114。借助左右的上下机体连结轴体115、116,将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后端部连结于中间箱体114的左右侧面。亦即,利用2个上机体连结轴体115和2个下机体连结轴体116,使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后端部连结于中间箱体114的左右两侧面,将机体框架15和变速箱体17连结设置成一体,从而构成行驶机体2的后部。另外,在左右的机体框架15之间配置有前部变速箱体112或动力传递轴29等,从而构成行驶机体2,来保护前部变速箱体112等。
此外,其包括:支撑驾驶室7的前侧的左右的前部支撑台96、以及支撑驾驶室7的后部的左右的后部支撑台97。利用螺栓,将前部支撑台96紧固连结于: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机外侧面之中的前端部,并且经由防振橡胶体98而将驾驶室7的前侧底部能够防振地支撑于前部支撑台96的上表面侧。利用螺栓,将后部支撑台97紧固连结于:左右方向上水平延伸设置的左右的后车轴箱体19的上表面之中的左右宽度中间部,并且经由防振橡胶体99而将驾驶室7的后侧底部能够防振地支撑于后部支撑台97的上表面侧。因此,行驶机体2借助多个防振橡胶体98、99防振地支撑驾驶室7。
另外,以夹持截面端面为大致方筒状的后车轴箱体19的方式,在后车轴箱体19的上表面侧配置有后部支撑台97,在后车轴箱体19的下表面侧配置有阻振托架101,并且利用螺栓102而将后部支撑台97和阻振托架101紧固连结起来。将附带有能够伸缩调节的螺旋扣的阻振杆体103的两端部连结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下连杆23的中间部和阻振托架101,从而防止下连杆23的左右方向的摇晃振动。
覆盖位于行驶机体2上的操纵座席8的驾驶室7具备构成骨架的驾驶室框架300。驾驶室框架300为大致箱框状,其包括:位于操纵座席8的前方的左右一对前支柱301、位于操纵座席8的后方的左右一对后支柱302、将前支柱301彼此的上端部之间连结起来的前梁部件303、将后支柱302彼此的上端部之间连结起来的后梁部件304、以及将前后并排的前支柱301和后支柱302的上端部之间连结起来的左右的侧梁部件305。在驾驶室框架301的上端侧、亦即由前梁部件303、后梁部件304及左右的侧梁部件305构成的矩形框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车顶体306。
另外,在前支柱301和后支柱302的下端侧,将前后延伸的左右的底框架311的长度方向各端部连结起来。在左右的底框架311上表面侧铺设有地板40,使仪表板33竖立设置在地板40前端侧,借助转向柱32而将操纵驾驶盘9安装在仪表板33的后表面侧。在地板40的前部上表面侧配置有制动踏板35等,并且,在地板40的后部上表面侧安装有操纵座席8。
在安装在驾驶室框架301的上端侧的车顶体306的后部收纳有管理驾驶室7内的空调的空气调节机364。空气调节机364通过利用发动机5的冷却水的暖气设备、由发动机驱动的压缩机211、利用冷凝器275及蒸发器等的冷气设备来调节驾驶室7内的空调(室内温度)。与空气调节机364连接的制冷剂用管280沿着驾驶室框架301配置至前方下侧。
由前挡风玻璃321、后挡风玻璃322及左右的侧门323的配置结构可知:各支柱301、302及各梁部件303、304、305位于驾驶室7(驾驶室框架300)的侧边部。亦即,可以在驾驶室框架300的前后左右侧面开取较大的窗。实施方式中,在驾驶室框架300的前后左右侧面配置有前挡风玻璃321、后挡风玻璃322、透明玻璃制的左右的侧门323。结果,能够确保操作者的前后左右的视野较大,还能够确保驾驶室框架300的刚性。
如图11~图14所示,柴油发动机5在内置有发动机输出轴53和活塞的缸体54上搭载有气缸盖55,在气缸盖55右侧面配置有吸气歧管56,另一方面,在气缸盖55左侧面配置有排气歧管57。亦即,在发动机5的沿着发动机输出轴53的两侧面分开配置吸气歧管56和排气歧管57。在柴油发动机5中的缸体54前表面配置有冷却风扇59,另一方面,在缸体54后表面配置有飞轮61。亦即,在发动机5的与发动机输出轴53交叉的两侧面分开配置飞轮61和冷却风扇59。
飞轮61配置在飞轮壳60内。将飞轮61轴支撑于输出轴53的后端侧。构成为,经由输出轴53取出柴油发动机5的动力到作业车辆的工作部。另外,在飞轮壳60上设置有发动机起动用起动机69。发动机起动用起动机69的小齿轮与飞轮61的环形齿轮啮合。在使柴油发动机5起动时,利用起动机69的旋转力使飞轮61的环形齿轮旋转,由此输出轴53开始旋转(执行所谓的启动)。另外,在飞轮壳60上表面设置有发动机脚安装部60a。能够利用螺栓将具有防振橡胶的后部发动机脚体(发动机底座)240紧固连结在发动机脚安装部60a上。
柴油发动机5构成为,在缸体54的下表面配置有机油盘62。机油盘62内的润滑油经由配置在缸体54的右侧面的机油过滤器63而供应到柴油发动机5的各润滑部。另外,机油过滤器63借助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而安装在缸体54的右侧面。使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的一侧面(左侧面)连结于与设置于缸体54的油路的连结口(机油过滤器安装位置),在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的另一侧面(右侧面)上侧安装有机油过滤器63。
机油过滤器63在安装于缸体54时,夹着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因此,机油过滤器63配置在比缸体54上的本来的安装位置更靠上侧的位置,即便是在左右宽度狭窄的行驶机体2上搭载有发动机5的情况下,也不会与行驶机体2发生干涉。亦即,机油过滤器63通过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配置在比发动机框架14更靠上侧的位置。另外,右侧发动机盖232为切掉下缘一部分而得到的形状,使机油过滤器63前表面比右侧发动机盖232更向外侧突出。因此,容易够到机油过滤器63,能够容易地更换机油过滤器63。
在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的内部具备油路(省略图示),从缸体54内的油路(省略图示)接受通过机油泵(省略图示)从机油盘62中吸引的润滑油,从而供应给机油过滤器63。另外,使由机油过滤器63过滤后的润滑油回流到缸体54,从而供应给发动机5的各润滑部。此时,从润滑油吐出口88b经由润滑油供给管89而使由机油过滤器63过滤后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供应给外部零部件。使从机油过滤器63到外部零部件的润滑油流路的一部分由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内的油路构成,因此,能够使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88的多个功能共用,能够减少发动机装置的构成零部件个数。
在柴油发动机5的右侧面具备:用于供应燃料的燃料供给泵64、将燃料压送到喷射器的圆筒状共轨66、从来自燃料箱11的燃料中除去异物的燃料过滤器67、以及与吸气歧管56连结的EGR装置75。燃料箱11的燃料经由燃料过滤器67而供应到燃料供给泵64后,从燃料供给泵64压送到共轨66。因此,高压的燃料被存积在共轨66中,所以通过对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阀分别进行开闭控制,能够将共轨66内的高压的燃料从各喷射器喷射到发动机5的各气缸。
在气缸盖55的前表面侧(冷却风扇59侧)与冷却风扇59的风扇轴同轴状地配置有冷却水润滑用的冷却水泵71。冷却水泵71构成为,通过发动机输出轴53的旋转而与冷却风扇59一同驱动。搭载在作业车辆上的散热器235内的冷却水经由设置在冷却水泵71的上部的恒温器箱体70而被供应给冷却水泵71。并且,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71的驱动而被供应给气缸盖55及形成在缸体56的水冷夹套(省略图示),对柴油发动机5进行冷却。有助于柴油发动机5的冷却的冷却水返回到散热器235。另外,从位置关系上来看,冷却水泵71与冷却风扇59对置,来自冷却风扇59的冷却风吹到冷却水泵71。散热器235内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71的驱动而被供应给缸体54及气缸盖55,对柴油发动机5进行冷却。
在缸体54的左右侧面分别设置有发动机脚安装部74。能够利用螺栓将具有防振橡胶的前部发动机脚体(发动机底座)238分别紧固连结在各发动机脚安装部74上。实施方式中,以使作业车辆中的左右一对发动机框架14夹持缸体54的方式,利用螺栓将缸体54侧的发动机脚安装部74经由发动机脚体238而紧固连结在各发动机框架14上。由此,作业车辆的两个发动机框架14对柴油发动机5前侧进行支撑。
使供应新鲜空气(外部空气)的吸气联络管76连结于吸气歧管56的右侧面入口部,在吸气联络管76的吸气入口侧(上游侧)设置有吸气节气门部件77。另外,借助EGR阀部件79而使供应柴油发动机5的废气的一部分(EGR气体)的再循环废气管78连结于吸气歧管56的上表面入口部。并且,吸气歧管56将吸气联络管76的吸气出口侧(下游侧)与EGR阀部件79的连结部分(后方部分)构成为EGR装置(废气再循环装置)75的主体箱体。亦即,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构成EGR主体箱体。
EGR装置(废气再循环装置)75主要位于柴油发动机5的右侧,具体而言,位于气缸盖55的右侧方,使柴油发动机5的废气的一部分(EGR气体)和新鲜空气混合而供应给吸气歧管56。装置(废气再循环装置)75包括:由吸气歧管56的一部分构成的EGR主体箱体、与吸气歧管56连通的吸气联络管76、设置在吸气联络管76的吸气节气门部件77、借助EGR冷却器80而连接于排气歧管57的再循环废气管78、以及使吸气歧管56与再循环废气管80连通的EGR阀部件79。发动机5构成为,将分开配置在两侧面的EGR冷却器80和EGR装置75通过作为回流管路在发动机5后表面(飞轮61侧)迂回的再循环废气管78连接起来。
在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借助吸气联络管76而连结有吸气节气门部件77。另外,在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还借助EGR阀部件79而连接有再循环废气管78的出口侧。再循环废气管78的入口侧借助EGR冷却器80而连接于排气歧管57。通过对位于EGR阀部件79内的EGR阀的开度进行调节,能够调节EGR气体向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的供应量。
上述的构成中,经由吸气联络管76及吸气节气门部件77而将新鲜空气供应到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另一方面,从排气歧管57将EGR气体供应到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来自外部的新鲜空气和来自排气歧管57的EGR气体在吸气歧管56的吸气进入侧被混合。使从柴油发动机5排出到排气歧管57的废气的一部分从吸气歧管56回流到柴油发动机5,由此,高负载运转时的最高燃烧温度降低,来自柴油发动机5的NOx(氮氧化物)的排出量减少。
发动机5具备通过来自排气歧管204的废气来压缩空气的涡轮增压器81。涡轮增压器81具备内置有鼓风机叶轮的压缩机箱体83,将压缩机箱体83的吸气进入侧借助供气管222而与空气过滤器221的吸气排出侧连接,另一方面,将压缩机箱体83的吸气排出侧与上游侧中转管223连接。涡轮增压器81具备内置有涡轮机叶轮的涡轮机箱体82,将涡轮机箱体82的排气进入侧与排气歧管57的废气出口连结,另一方面,将涡轮机箱体82的吸气排出侧与后处理装置亦即废气净化装置52的废气入口连结。
柴油发动机5具备连续再生式的废气净化装置(DPF)52。在废气净化装置52的长度方向一端侧(后方侧)的箱体外周面设置有废气入口管161,使该废气入口管161经由排气联络管84与涡轮增压器81上的涡轮机箱体82的废气排出侧连通。废气净化装置52中,废气入口管161朝向下方左侧开口。另一方面,废气出口管162朝向右侧上方开口。
废气净化装置52连接于与涡轮增压器81连通的排气联络管84,利用螺栓将该排气联络管84的下端侧紧固连结于排气歧管204,由此构成为废气净化装置52的支撑体(DPF支撑体)。排气联络管85构成为,利用螺栓将排气进入侧紧固连结于涡轮增压器81的涡轮机箱体82的排气排出侧。另一方面,将排气排出侧紧固连结于废气净化装置52的废气入口161。因此,排气歧管57和废气净化装置52经由涡轮增压器81的涡轮机箱体82和排气联络管84连通。
发动机5具备作为对废气净化装置52进行支撑固定的外壳支撑体的出口侧托架体176及入口侧托架体177。出口侧托架体176及入口侧托架体177被分开竖立设置在发动机5的气缸盖55上与发动机输出轴53交叉的前表面侧及后表面侧。入口侧托架体177位于发动机5的后表面侧,与排气联络管84一同对废气净化装置52的排气进入侧进行支撑。出口侧托架体176位于发动机5的前表面侧,对废气净化装置52的排气排出侧进行支撑。
入口侧托架体176位于气缸盖55的后表面侧(飞轮壳60的上方)。入口侧托架体176构成为,利用螺栓将固定托架(第一托架)178的下端侧紧固连结于气缸盖5的后表面。利用螺栓将中转托架179紧固连结于固定托架178的上端侧。利用螺栓将延长托架(第三托架)180的基端侧紧固连结于中转托架(第二托架)179的中途部,延长托架180的前端侧借助螺栓及螺母而紧固连结于气体净化外壳168的入口侧盖体(上游侧盖体)169。
出口侧托架体177位于气缸盖55的前表面侧(冷却风扇59侧)。实施方式的出口侧托架体177分离构成为出口侧第一托架(第四托架)181和出口侧第二托架(第五托架)182。并且,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由从气缸盖55右侧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在气缸盖55上方向左侧弯曲的大致L字形的部件构成。另一方面,出口侧第二托架182由从气缸盖55左侧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在气缸盖55上方向右侧弯曲的大致L字形的部件构成。因此,出口侧托架体177在气缸盖55的前表面侧呈大致门形的形状,在恒温器箱体70的后方位置以横跨气缸盖55上方的方式固定。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实施方式的废气净化装置52在柴油发动机4的上方借助外壳支撑体亦即排气联络管84、入口侧托架体176、及出口侧托架体177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于发动机1的气缸盖55、吸气歧管56及排气歧管57。另外,将位于废气移动方向上游侧(排气进入侧)的入口侧托架体176及排气联络管84分开配置于气缸盖55和排气歧管57,将位于废气移动方向下游侧(排气排出侧)的出口侧托架体177(出口侧第一托架181及出口侧第二托架182)分开配置于气缸盖55和吸气歧管56,由此四点支撑废气净化装置52。
固定托架178在上端部分的右侧面具备具有螺栓孔的侧方零部件连结部178c,利用螺栓,在该侧方零部件连结部178c上紧固连结有例如排气管227等外部零部件固定用的零部件固定用托架(排气管固定托架)210。在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的基端部具备使例如空调用压缩机211等外部零部件固定用的零部件固定用托架(压缩机固定托架)212固定的基端侧零部件连结部181b。在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的弯曲部(中途部)上表面具备使例如空调用温水管203、204等外部零部件固定用的零部件固定用托架(温水管固定托架)208固定的中途零部件连结部181d。在出口侧第二托架182的弯曲部(中途部)具备用于固定零部件固定件(挡板固定托架)207的后方零部件连结部182d,固定零部件固定件207用于支撑上游侧中转管223、挡板206。
如图13及图14所示,拖拉机1的发动机盖6被形成为:截面为朝向下方的U字形。并且,其构成为将发动机盖6的左右角部倒角成正面观察时向左右外侧的斜下方倾斜,由此确保坐在操纵座席8上的操作者的前方视野、特别是自发动机盖6的左右向前的视野良好。并且,使废气净化装置(DPF)52及排气联络管84与发动机盖6的左侧内壁面对置,另一方面,使吸气联络管76与发动机盖6的右侧内壁面对置。另外,使排气联络管84配置在与左侧发动机盖232对置的位置,另一方面,使排气联络管84配置在与右侧发动机盖232对置的位置。
具有将新鲜空气供应给吸气歧管56的中空部的吸气联络管76的结构为朝向上方并向气缸盖55侧倾斜,并从吸气歧管56向上方延伸设置。亦即,吸气联络管76使上端侧的新鲜空气进入口相比下端侧的新鲜空气排出口向更靠近发动机5的输出轴53(发动机5中心位置)的位置偏移。能够沿着发动机盖6上的朝向上方变窄的形状配置吸气联络管76,并且,能够在发动机5上部与发动机盖6内表面之间,将吸气节气门部件77配置在相比吸气联络管76更靠近发动机盖6的中心位置的位置。因此,不仅能够设计较短的使中央冷却器224的新鲜空气排出侧和吸气节气门部件77连通的下游侧中转管225,而且能够紧凑地收纳在朝向上方左右宽度变窄的发动机盖6内。
具备将来自排气歧管57的废气供应给废气净化装置52的中空部的排气联络管84的结构为朝向上方并向气缸盖55侧倾斜,并使其与废气净化装置52的废气入口管161连结,从而支撑废气净化装置52。亦即,排气联络管84使上端侧的废气排出口相比与下端侧的排气歧管57连结的下端侧的连结支撑部84a向更靠近发动机5的输出轴53(发动机5中心位置)的位置偏移。另外,废气净化装置52使废气入口管161朝向下侧(入口凸缘体侧)并向更靠近发动机5外侧(发动机盖6内壁侧)的位置倾斜。
能够沿着发动机盖6上的朝向上方变窄的形状,配置废气净化装置52及排气联络管84,并且,能够在发动机5上部与发动机盖6内表面之间,在靠近发动机5的中心位置的位置支撑废气净化装置52。因此,能够在左右宽度朝向上方变窄的发动机盖6内紧凑地收纳废气净化装置52。另外,能够使重物亦即废气净化装置52靠近发动机5的重心而进行支撑,能够抑制伴随搭载废气净化装置52而来的发动机5振动及噪音等增大。另外,能够减少因将废气净化装置52安装于所述发动机5而带来的对发动机盖6形状的影响,不会使发动机盖6形状复杂化。
如图14及图15所示,将飞轮壳60以宽度W1比高度H1要窄的形状构成,该飞轮壳60覆盖在与发动机输出轴53轴线交叉的端面上配置的飞轮61。通过采用使飞轮壳60的宽度变窄的形状,能够以不会与飞轮壳60发生干涉的方式使发动机5搭载在左右宽度较窄的行驶机体2上。另外,行驶机体2中,机体发动机框架15隔着衬垫293设置在发动机框架14外侧,因此,左右机体发动机框架15之间的宽度比左右发动机框架14之间的宽度大。另一方面,发动机5构成为,将飞轮壳61配置在后方,从而使飞轮61与变速箱体17的主变速输入轴28连结起来,该变速箱体17与机体框架15连结。因此,能够将发动机5中左右宽度最大的飞轮壳61充分地配置在机体框架15之间,防止飞轮壳61撞上振动体系不同的行驶机体2,所以能够防止发动机5的故障、破损。
飞轮壳61的外形为:切去圆的左右,同时在上部使台座状的发动机脚安装部60a突出,从而使上部的发动机脚安装部60a借助后部的发动机脚体240而与行驶机体2连结起来。不仅能够将飞轮壳61搭载在宽度狭窄的行驶机体2上,还能够构成可与行驶机体2连结起来的台座状的发动机脚安装部60a。因此,通过具备高刚性的飞轮壳61与行驶机体2连结起来,能够补偿发动机5的支撑结构所带来的刚性。
更详细而言,在架设有左右一对机体框架15的支撑用梁框架236上方设置有门型的发动机支撑框架237,并使飞轮壳61和发动机支撑用梁框架237前后并排配置。并且,隔着防振橡胶239而使发动机脚体238的后方连结于发动机支撑框架237上表面,另一方面,使其连结于发动机脚体238前方的飞轮壳61上的发动机脚安装部60a上表面。
接下来,参照图4~图10及图13~图22,对包含发动机盖6的发动机室框的构成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6及图17等所示,在发动机盖6的前部下侧形成前格栅231,从而覆盖发动机室前方。在发动机盖6的左右下侧配置有由多孔板形成的发动机盖232,从而覆盖发动机室左右侧方。亦即,通过发动机盖6及发动机盖232覆盖柴油发动机5的前方、上方及左右。
如图16及图17等所示,在发动机盖6的前表面中央位置具备前格栅231,发动机盖6上侧的顶板部的形状为:从前方朝向后方向斜上方倾斜。前格栅231具备通过中心的框体231a而固定的左右一对防尘网231b。发动机盖6的顶板部的后方下侧的空间增大,能够在发动机盖6内部的发动机室中形成较大的收纳废气净化装置52的空间。另外,在发动机盖6的左右侧面部各自的前方具有开口孔268,通过左右一对开口孔268而从发动机盖6的左右两侧进入冷却风。此外,在发动机盖6的顶板部前方还设置有左右一对网状的开口孔270,通过左右一对开口孔270而从发动机盖6的前侧上方进入冷却风。开口孔268、270由网状的防尘网覆盖。
如图16~图18等所示,将左右一对发动机框架(前部框架)14的前端侧内侧面与框架连结部件12的左右外侧面连结起来。框架连结部件12由矩形的金属铸件构成,使柴油发动机5支撑在由该框架连结部件12架设的发动机框架14上。以覆盖发动机框架14前端侧上方的方式,使框架底板233架设在左右的发动机框架14上缘及前保险杠12上表面。在框架底板233的后端配置有覆盖发动机5的下侧前方的下盖296。将下盖296的前端与框架底板233连结起来,另一方面,将其后方左右侧缘分别与左右的发动机框架14连结起来。下盖296由从框架底板233的后端朝向发动机框架14的下端延伸设置的前侧部分、和在发动机5下方向前侧延伸设置的后侧部分构成。
框架底板233的下表面借助左右的发动机框架14的侧面和前后配置的连结托架233a、233b而连结起来。另外,将框架底板233由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前方底板233x和后方底板233y构成。前方底板233x的下表面的左右缘侧与一端连结于左右一对发动机框架14的侧面的连结托架233a的另一端前方连结起来,并且,前方底板233x前侧紧固连结于框架连结部件12。另外,将后方底板233y的前方下表面的左右缘侧与左右一对连结托架233a的另一端后方连结起来,并且,将前方下表面的左右缘侧与左右一对连结托架233b的另一端连结起来。
在框架底板233的左右中心区域具备开口孔233z。开口孔233z设置于框架底板233的前方底板233x,由网状的防尘网覆盖。亦即,发动机盖6及框架底板233分别在比发动机5的冷却风扇59更靠前方的位置具有开口部231b、233a、268、270,通过冷却风扇59的驱动而使冷却风从发动机盖6及框架底板233各自的开口部231b、233z、268、270进入发动机盖5内的发动机室。
通过使发动机盖6及框架底板233开口,能够在冷却风扇59前方有限的构成中增大开口面积,使其比通过冷却风扇59的空气流量要大。由此,能够抑制在冷却风扇59内通过的冷却空气的流速,能够控制发动机室内的冷却空气为最佳,不仅防止了发动机室内的逆流,而且能够有效地将冷却空气导入发动机5侧。另外,通过使框架底板233的开口部233z为网状,能够防止灰尘侵入发动机室内,并且,在发动机5停止后,能够使灰尘靠自重落下。
另外,使框架底板233的开口部233z配置在框架连结部件12上方的位置。在框架底板233的开口部233z下方配置行驶机体2的框架连结部件12,因此,在外部空气通过开口部233z流入发动机室内时,能够通过框架连结部件12来防止灰尘或泥土的侵入。另外,将支撑发动机5的发动机框架14用金属铸件亦即框架连结部件12固定,由此能够加强发动机5的支撑结构。
如图16~图18等所示,发动机控制装置(发动机ECU)271配置在后述的散热器235等热交换机的前方位置。发动机ECU271接受来自发动机5的各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并且控制发动机5的驱动。使发动机控制装置271的长度方向沿着行驶机体2的前后方向(发动机框架14的长度方向)而竖立设置于框架底板235。亦即,发动机ECU271竖立设置在框架底板233的前方底板233x上,以其左右宽度变窄的方式配置在发动机盖6前表面里侧的位置。
通过使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来配置发动机ECU271,能够使发动机ECU271的设置方向沿着利用冷却风扇59而在发动机室内前后方向流动的冷却空气。由此,能够减少发动机ECU271对冷却空气气流的遮蔽面积,因此,能够抑制发动机5中冷却空气流量的降低,能够将发动机室内维持在适当的温度。
另外,框架底板233x在发动机ECU271的竖立设置位置附近、且是比开口部233z更靠后方的位置具有配线导通孔233w。与发动机ECU271连接的配线(省略图示)通过配线导通孔233w导入行驶机体2的底侧而与后方的发动机5、蓄电池272等连接起来。将发动机ECU271配置在前方底板233x,并且,在前方底板271设置配线导通孔233x,由此能够通过前方底板233x以一个单元构成发动机ECU233x,能够提高组装性。
另外,使发动机ECU271在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发动机盖6前表面的防尘网(开口部)231b之间且是框架底板233的开口部233z上方的位置。亦即,发动机ECU271配置在前格栅231的框对231a里侧,使其横跨框架底板233的开口部233z的左右中心而立在前方底板233x上。由于能够将发动机ECU271配置在与发动机盖6的开口部231b不重合的位置,所以不会因发动机ECU271而使冷却空气流入用的开口面积变窄。另外,在框架底板233的开口部233z上方配置发动机ECU271,由此获得发动机ECU271的冷却效果。
如图16~图18等所示,将背面侧安装有风扇护罩234的散热器235以位于发动机5的前面侧位置的方式竖立设置在框架底板233的后方底板233y上。风扇护罩234包围冷却风扇59的外周侧,使散热器235和冷却风扇59连通起来。散热器235在以立起的状态固定于框架底板233的矩形的散热器框架260内侧被支撑。在散热器框架260的前表面设置有防尘网260a,防止灰尘等侵入框体状的散热器框架260内。另外,散热器框架260包围内侧的散热器235,在框架底板233上被固定,并且还与风扇护罩234连结起来。
在散热器235的前表面侧,使框架226竖立设置在框架底板233的后方底板233y上。框架226具备支撑空气过滤器221的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为弯曲的棒状框架,使其一端连结于后方底板233y,并且,使其另一端连结于散热器框架260。空气过滤器221固定在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的上方,在空气过滤器221下方位置,燃料冷却用的燃料冷却器273被固定于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
另外,框架226具备弯曲成门型且两端固定在框架底板233y上的门型框架262。使门型框架262的左右两端(下端)连结于框架底板233y,从而在散热器框架260与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之间竖立设置。门型框架262的上框的左右中心部分与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的上下途中部分连结起来。另外,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构成为,在比与门型框架262的连结部分更靠上侧的位置支撑空气过滤器221,在比与门型框架262的连结部分更靠下侧的位置支撑燃料冷却器273。
门型框架262构成为,在后方(散热器235侧)支撑润滑油冷却用的机油冷却器274,另一方面,在前方(燃料冷却器273侧)支撑制冷剂冷却用的冷凝器275。另外,由固定在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的上端侧的中央冷却器连结用托架263和门型框架262的上框,上下夹持中央冷却器224,从而将中央冷却器224支撑在机油冷却器274上方。另外,在中央冷却器224前方通过门型框架262的上框和中央冷却器连结用托架263而夹持支撑防尘网263a。
冷凝器275以箱体一体型构成,将使制冷剂气液分离的储液干燥器276连结固定于箱体侧面,并且,在箱体前表面具备防尘网27a。自底板框架233竖立设置的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在冷凝器275上方向斜后方弯曲,此外,在中央冷却器224上方向后方弯曲。因此,空气过滤器221在与冷凝器275在前后方向上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以位于冷凝器275的上方的方式通过空气过滤器支撑框架261而被支撑。
如图16~图18等所示,在散热器235前表面配置有以中央冷却器224为代表的多个热交换器,以使与冷却风扇59偏移的部分的压损减小。由此,使在风扇护罩234内流动的冷却风的流速分布平坦,能够抑制在风扇护罩234内产生压差。因此,能够防止散热器235内的冷却风逆流,能够提高散热器235中的冷却效率。
更详细而言,在散热器235前方上侧配置中央冷却器224,另一方面,在散热器235前方下侧配置使润滑油冷却的机油冷却器274,在机油冷却器274前方配置冷凝器275。通过该配置,使得冷却风扇59与散热器235的偏移区域的压损减小,由此成为冷却风容易进入的结构,能够减小冷却风扇59的负载。
另外,空气过滤器221在中央冷却器224前方被固定在与中央冷却器224具有间隔的位置。通过采用空气过滤器221和中央冷却器224具有间隔的配置,能够在散热器235上方设置空间,使其成为冷却风容易流入散热器235的结构。由此,能够使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内的冷却风的流速分布在高度方向上平坦,能够抑制冷却风逆流等。
如图18及图19等所示,在散热器235前方,空气过滤器221和冷凝器275上下配置,能够将冷凝器275在左右方向上拉出。亦即,在门型框架262的上框前侧设置轨道262a,另一方面,在框架底板233的、轨道262a正下方的位置设置轨道262b。并且,使冷凝器275背面的上下缘卡止于上下轨道262a、262b,由此,能够使冷凝器275以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夹持在门型框架262与后方底板233y之间。
另外,冷凝器275与储液干燥器276一体构成,并使与空调用压缩机211及空气调节机364连接的制冷剂用管277、278连结于该储液干燥器276。制冷剂用管277、278通过风扇护罩234、中央冷却器连结用托架263挂接而被把持。只要解除制冷剂用管277、278的挂接,就能够拉出冷凝器275,所以没有必要将制冷剂用管277、278从储液干燥器276上拿下。像这样在发动机室内利用空气过滤器221下方的空间拉出冷凝器275,由此,容易接触到冷凝器275后方空间。因此,能够消除冷凝器275后方的除尘作业等维护作业的复杂性。
在散热器235前表面上下重合地配置中央冷却器224和机油冷却器274,在固定上层的中央冷却器274的门型框架(固定框)262内以能够绕着纵轴回转的方式固定机油冷却器274。亦即,在门型框架262的左右框的任意一方设置轴支撑部件262c,绕着纵轴而轴支撑机油冷却器274的左右侧面的一方,将机油冷却器274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于门型框架262。本实施方式中,冷凝器275与设置在右侧面的储液干燥器276一同被向右方拉出,因此,在门型框架262的右框轴支撑机油冷却器274。在可拉出的冷凝器275后方以能够绕着纵轴回转的方式设置机油冷却器274,因此,作业者容易接触到因冷却风的流动而容易积存灰尘的散热器235前表面下方,能够消除维护作业的复杂性。
如图4~图10及图16所示,上游侧中转管223及下游侧中转管225分别分开配置在发动机5两侧面,以与设置在发动机5前方的框架226上的中央冷却器224连接的方式朝向发动机5的前方上侧延伸设置。另外,将空气过滤器221配置在框架226前表面上侧,与空气过滤器221连接的供气管222以横跨框架226上方的方式向发动机5左侧面后方延伸设置。并且,发动机5的吸气联络管76的新鲜空气进入侧经由吸气节气门部件77而与下游侧中转管225连通。另外,发动机5的涡轮增压器81构成为,使压缩机箱体83的新鲜空气进入侧与供气管222连通,另一方面,使压缩机箱体83的新鲜空气排出侧与下游侧中转管225连通。
根据上述的构成,被空气过滤器221吸入的新鲜空气(外部空气)由空气过滤器221除尘净化后,经由供气管222而被涡轮增压器81的压缩机箱体83吸引。由涡轮增压器81的压缩机箱体83压缩后的加压新鲜空气经由中转管223、225及中央冷却器224而供应给EGR装置75的EGR主体箱体。另一方面,来自排气歧管57的废气的一部分(EGR气体)由EGR冷却器80冷却后,经由再循环废气管78而供应给EGR主体箱体。
另外,在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内,左右分开配置供气管222及上游侧中转管223和下游侧中转管225,由此,能够针对左右分开配置有涡轮增压器81和吸气歧管56的发动机5高效率地进行配管。因此,通过将空气流路用的各配管222、223、225合理地配置在比发动机5更靠外侧的位置,能够抑制因发动机5及废气净化装置52的排热而导致的加温,并且能够减少热量对在配管内通过的空气的影响。能够将新鲜空气出口侧和新鲜空气入口侧左右分开配置于在发动机室前方配置的中央冷却器224。因此,不仅能够分别缩短与发动机5连通的上游侧中转管223及下游侧中转管225,而且能够将中央冷却器224紧凑地收纳在发动机室内前方。
如图13~图15、图29及图30等所示,左右的机体框架15的前端侧借助衬垫297而与左右的发动机框架14后端侧连结起来,左右的机体框架15以夹持左右的发动机框架14的方式被配置。支撑用梁框架236与机体框架15的连结面(外侧面)和衬垫297与机体框架15的连结面(外侧面)为同一面。该支撑用梁框架236利用螺栓与左右的机体框架15分别紧固连结,从而架设左右的机体框架15,并在其上表面搭载发动机支撑框架237。利用螺栓,将发动机支撑框架237的下端面与支撑用梁框架236的上表面紧固连结,由此,成为与支撑用梁框架236一同包围柴油发动机5的飞轮61的形状。
柴油发动机5构成为,将设置在其左右侧面下侧的发动机脚安装部74借助具有防振橡胶239的发动机脚体238而与设置在左右一对的发动机框架14中途部的发动机支撑托架298连结起来。柴油发动机5构成为,将设置在后表面的飞轮壳60上部的发动机脚安装部60a借助具有防振橡胶241的发动机脚体(发动机底座)240而与发动机支撑框架237上表面连结起来。
在与左右一对的发动机框架14的中途部外侧连结的发动机支撑托架298上部,使防振橡胶239处于下侧而利用螺栓紧固连结发动机脚体238。通过左右一对的发动机脚体238使得发动机框架14夹持柴油发动机5,使其支撑柴油发动机5前侧。将柴油发动机5的后表面借助支撑用梁框架236、发动机支撑框架237及发动机脚体240而与左右一对的机体框架15的前端侧连结起来,使其在机体框架15前端支撑柴油发动机5后侧。通过左右的前部防振橡胶239和左右的后部防振橡胶241而将柴油发动机5支撑于行驶机体2。
如图20及图21等所示,左右一对支柱框架242、243在发动机支撑框架237上表面以从左右夹持发动机脚体240的方式竖立设置。将覆盖发动机盖6后方的发动机盖屏蔽板(挡板)244的下缘以与发动机脚体240上表面具有间隔的方式与左右一对支柱框架242、243连结起来。使梁框架248架设在风扇护罩234及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各自的上部。使由行驶机体2稳定支撑的风扇护罩234及发动机盖屏蔽板244通过一对梁框架248架设并连结,因此,这些部件能够成为一体地构成整体牢固的发动机室框架体。
使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左右两侧弯曲,由此,覆盖发动机室的左右后方,另一方面,在与驾驶室7前表面之间构成空间,因此,能够防止由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5产生的噪音传播到驾驶室7(操纵座席8)。另外,发动机盖屏蔽板244构成俯视观察时使左右两侧向前方倾斜的形状,因此,由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和驾驶室7包围的空间中,左右的区域变大。因此,如图7等所示,在使与储液干燥器276及空调用压缩机压缩机211连接的发动机室侧的制冷剂用管277、279连结于与驾驶室7的空气调节机364连接的多个制冷剂用管280时,容易在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后方进行连结作业。
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由使前表面固定于左右一对支柱框架242、243而与驾驶室7的前挡风玻璃321前表面大致平行地进行扩展的后方屏蔽面(第一屏蔽面)245和从后方屏蔽面245的左右缘朝向前方倾斜的左右一对侧方屏蔽面(第二及第三屏蔽面)246、247构成。另外,左右侧方屏蔽面246、247还与支柱框架242、243的中途部连结起来,更牢固地进行支撑。
发动机盖屏蔽板244通过支柱框架242、243而配置在与前挡风玻璃321前表面具有间隔的位置。并且,左右的侧方屏蔽面246、247倾斜,由此,能够使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左右缘自前挡风玻璃321进一步向前方离开,在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后方的左右位置,扩大与驾驶室7的空间。
如上所述,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具有俯视观察时弯曲的形状。亦即,使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左右两侧向前方弯曲,以便使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左右两缘配置在比中央部分更靠前侧的位置。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中的热量被发动机盖屏蔽板244遮挡,由此,能够防止发动机室后方的驾驶室7(操纵座席8)因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而加温。因此,驾驶室7中的操作者不会受到发动机5、废气净化装置52的排热影响,能够舒适地进行操纵。
在发动机盖6内侧,在发动机盖6背面侧配置有发动机盖屏蔽板244,至少覆盖废气净化装置52及排气管227的背面。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具有从左右一对支柱框架242、243向左右伸出的形状,由此,至少覆盖柴油发动机5的背面。并且,在发动机室背面侧,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右侧的区域开放,在该区域中排气管227和尾管229连接在一起。通过切去右侧方屏蔽面247的右方下侧,设置用于将排气管227和尾管229连接起来的恢复区域。
通过将发动机盖6的背面用发动机盖屏蔽板244覆盖,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中的热量被发动机盖屏蔽板244阻挡,能够防止驾驶室7侧因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而加温。因此,驾驶室7内的操作者不会受到柴油发动机5、废气净化装置52的排热影响,能够舒适地进行操纵。将发动机盖屏蔽板244以与驾驶室7前表面具有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在发动机盖6后方配置的驾驶室7与发动机盖屏蔽板244之间形成隔热层。
如图20~图22所示,使左右一对支柱框架242、243与被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弯曲部分夹持的中央区域(后方屏蔽面245)连结起来,使支柱框架242、243和风扇护罩234架设在梁框架248上。使由行驶机体2稳定支撑的风扇护罩234及支柱框架242、243通过梁框架248而架设并连结,因此,这些部件能够成为一体而构成整体上牢固的发动机室框架体。
在支柱框架242、243上端侧设置有发动机盖支撑托架255。并且,使发动机盖支撑托架255与设置在发动机盖6后方部分的铰链部件253连结,由此,在支柱框架242、243上端侧回转支撑发动机盖6后方。发动机盖支撑托架255具有使左右两缘弯曲得到的形状,使其固定在支柱框架242、243前侧。发动机盖支撑托架255构成为使左右两缘朝向后方弯曲的コ字形状(U字形状),使两端连接于支柱框架242、243,并且,使其前表面连接于梁框架248的后端侧。亦即,梁框架248借助发动机盖支撑托架255而与支柱框架242、243连结。
梁框架248以使梁框架248的右缘位于比发动机盖6中心位置更靠右侧的位置的方式前后延伸设置。并且,在发动机5上方,使废气净化装置52沿着梁框架248配置,以便使废气净化装置52位于梁框架248与发动机盖6的内侧侧面之间。由于使废气净化装置52位于梁框架248与发动机盖6的内侧侧面之间,所以废气净化装置52周边空间增大,能够消除发动机6上方的零部件安装及维护的复杂性。
挡热板250以在发动机盖6下自梁框架248的中途部覆盖后方的方式设置在发动机5上方。使档条框架251、252在梁框架248的中途部和后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设置。即,前侧档条框架251在梁框架248的中途部上侧被固定,向梁框架248的左右延伸设置。后侧档条框架252在梁框架248的后端上侧被固定,向梁框架248的左右延伸设置。并且,挡热板250的前后两缘被固定于前后一对的档条框架251、252。挡热板250以覆盖发动机5上侧的废气净化装置52及排气管227上部的方式被配置。通过在废气净化装置52及排气管227与发动机盖6之间配置挡热板250,能够防止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对发动机盖6进行加温。
使搭载在发动机5上部的废气净化装置52位于发动机盖6后方内侧,在发动机盖6与废气净化装置52之间配置挡热板250。通过在废气净化装置52之上配置挡热板250,能够防止因废气净化装置52及柴油发动机5的排热对发动机盖6进行加温。另外,在发动机盖6与挡热板250之间形成空间,将挡热板250下侧的发动机室内与外部空气隔绝开,能够使废气净化装置52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
此外,除了上述挡热板250以外,还具备配置在发动机盖6背面侧而至少从背面覆盖废气净化装置52的发动机盖屏蔽板244。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中的热量被挡热板250和发动机盖屏蔽板244一同阻挡,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室7内因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而加温。另外,通过在发动机盖屏蔽板244与挡热板250之间设置间隔,使热气不易留在发动机盖6下的发动机室内,能够抑制对废气净化装置52自身或发动机盖6等造成热损伤。
在发动机盖6下方的挡热板250的左右两侧配置有可伸缩的气动弹簧(发动机盖阻尼器)256、256。左右一对气动弹簧256、256各自的一端(后端)枢轴支撑于发动机室框架体,气动弹簧256、256各自的另一端(前端)枢轴支撑于发动机盖6上部内侧面。延长框架249具有以梁框架248的后端为中心左右延伸设置的形状,并与后侧档条框架252的左右两端连结起来。
亦即,延长框架249在梁框架248的后端侧与梁框架248及后侧档条框架252一体化。并且,在延长框架249的左右两端,在比后侧档条框架252的左右端更靠前方的位置枢轴支撑左右一对气动弹簧256、256各自的一端(后端)。
另外,通过气动弹簧256的支撑作用而将发动机盖6保持在开放位置。因此,当通过提起发动机盖6的前部使发动机盖6以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上端位置为轴支撑点开动而打开时,能够利用气动弹簧256以开放状态保持发动机盖6,因此,能够执行柴油发动机5的维护作业等。
如图20等所示,左发动机盖框架257具有从前端朝向后端向上方倾斜的形状。左发动机盖框架257构成为,使后端连结于发动机盖屏蔽板244的左侧方屏蔽面246的左缘,使前端连结于与左发动机框架14侧面连接的连结托架259。另外,连结托架259在框架底板233与前部发动机脚体238之间的位置被固定于发动机框架14。左发动机盖232与左发动机盖框架的前后端部及中途部连结,并且,与发动机支撑框架237的左侧面连结,从而固定于发动机盖6左侧面的下侧。
使右发动机盖框架258的前端连结于与左发动机框架14侧面连接的连结托架259,并具有朝向后方向上侧倾斜后向下侧弯曲的形状。使右发动机盖框架258的后端位于与前端同等的高度位置,右发动机盖框架258的两端与固定于发动机盖框架258的下侧板258a连结起来。另外,在发动机盖框架259的弯曲部连接有上侧板258b的一端。
右发动机盖232与左发动机盖框架的前后端部及上侧板258b的另一端连结起来,从而固定于发动机盖6右侧面的下侧。右发动机盖232具有切去下缘的一部分得到的形状,构成为能够使发动机5的机油过滤器63向外侧突出。另外,右发动机盖232的前后方向长度比左发动机盖233要短,在右发动机盖232后方连接有排气管227和尾管229。
如图16及图17所示,将覆盖发动机5的左侧面的多孔状的挡板205配置在废气净化装置(DPF)52下方。挡板205构成为覆盖排气歧管57、涡轮增压器81及排气联络管84,因此,发动机5中的高热源零部件被挡板205覆盖。因此,能够将供应给DPF52的废气维持在高温,能够防止DPF52中的再生能力的降低。另外,使挡板205为多孔状,并且,同样地使其与多孔状的左侧发动机盖232对置配置,能够将被发动机5加温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挡板205及发动机盖232排出到外部,能够防止温度较高的发动机5的左侧面侧的热滞留。
挡板205利用螺栓而紧固连结于排气联络管84的废气进入口侧(与涡轮增压器81的涡轮机箱体82的连结部侧),并且,借助挡板固定托架207而连结于出口侧第二托架182的后方零部件连结部182d,被发动机5支撑。另外,挡板固定托架207还与使中央冷却器224的新鲜空气进入口和涡轮增压器81的压缩机箱体83连通的上游侧中转管223连结,上游侧中转管223也被发动机5的出口侧第二托架182支撑。
如图16及图17所示,在排气歧管57下方设置有与发动机5的一侧方连结的挡热部件206,使发动机起动用起动机69配置在挡热板206下方。使与缸体54的左侧面连结的挡热部件206在发动机起动用起动机69与EGR冷却器80之间的位置朝向发动机盖232竖立设置。因此,将电气设备亦即起动用起动机69上方用挡热部件206覆盖,由此,能够减少由高温的排气歧管57等放热所引起的热量对起动用起动机69的影响,能够防止电气设备亦即起动用起动机69发生故障。
如图4~图10、图23及图24等所示,燃料箱11包括在驾驶室7的地板40下侧配置在比左右一对脚踩踏板10及后车轮4更靠内侧(机体框架11侧)的位置的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以夹持一对机体框架14的方式左右分开配置。亦即,左侧箱11L构成为,前方部分配置在左侧机体框架14与左侧脚踩踏板10之间,另一方面,后方部分配置在左侧机体框架14与左侧后车轮4之间。同样地,右侧箱11R构成为,前方部分配置在右侧机体框架14与右侧脚踩踏板10之间,另一方面,后方部分配置在右侧机体框架14与右侧后车轮4之间。一对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的容量彼此不同,使其下方通过燃料连通管281连通。
容量较大的左侧箱11L具有在驾驶室7前方覆盖左侧脚踩踏板10前侧这样的形状,在脚踩踏板10前侧上表面具有加油口283。亦即,左侧箱11L配置成包围左侧脚踩踏板10的右侧及前侧。设置在左侧箱11L上的加油口283配置在左侧脚踩踏板10附近位置,因此,操作者能够登上左侧脚踩踏板10对燃料箱11进行加油作业,能够减轻加油作业。另外,燃料箱11配置在比脚踩踏板10及后车轮4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与机体外侧的物体直接撞上,能够防止燃料箱11的破损等。
在容量较小的右侧箱11R的前侧配置有将燃料箱11内的燃料供应给柴油发动机5的油水分离机215。将油水分离机215的外周及上侧用自箱框架18竖立设置的板285覆盖,保护油水分离机215。油水分离机215的外周侧被还与发动机支撑框架237的右侧面连结的板285覆盖。燃料箱11内的燃料通过油水分离机215除去水分而供应给发动机5的燃料供给泵64。亦即,油水分离机215介于将左侧箱11L和柴油发动机5的燃料过滤器209连结起来的燃料供给配管之间。
油水分离机215由透明容器构成,以便能够看见被分离的燃料和水。另外,油水分离机21附带有检测燃料的含水量(被分离的水量)并通知给发动机ECU271等的传感器。由此,发动机ECU271能够接受来自油水分离机215的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例如仪表面板、监测器等将燃料的含水量提醒告知给坐在操纵座席8上的操作者。
燃料箱11构成为,将容量彼此不同的一对左侧箱11L和右侧箱11R分开配置在行驶机体2的左右,通过燃料连通管281使其连通。在容量较大的左侧箱11L的前部侧设置有加油口283,而在容量较小的右侧箱11R的前部配置有凹油水分离机215。并且,从左侧箱11L经由燃料压送泵213而将燃料供应给柴油发动机5。由此,可以使由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构成的燃料箱11尽可能地为大容量,同时可以将油水分离机215的配置位置确保在靠近柴油发动机5的地方。
燃料箱11载置于在机体框架15下侧朝向左右外侧伸出的箱框架18上,通过带286固定。箱框架18由悬挂固定在左右的机体框架15上的前侧横条框架287、固定在变速箱体17下表面的后侧横条框架288以及在横条框架287、288各自的两端固定的左右箱搭载用板289、290形成为仰视观察时为矩形框板状。左右箱搭载用板289、290分别具有与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各自的底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将载置在其上表面的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各自的前后2处通过带286捆扎固定。
在左右一对发动机框架14的后部分别连结有左右一对机体框架15的前部。将在两机体框架15的后部之间配置变速箱体17且从下方支撑左侧箱11L及右侧箱11R的箱框架(箱支撑板)18通过前后一对横条框架287、288连结起来。使前后一对横条框架287、288分别从下方连结于支撑用梁框架236及变速箱体17,悬挂支撑箱框架(箱支撑板)18。
前侧横条框架287隔着衬垫287b与支撑用梁框架236的左右两端下表面连结起来,悬挂支撑于支撑用梁框架236。亦即,左右一对螺栓隔着前侧横条框架287及衬垫287b紧固连结于在支撑用梁框架236下表面设置的螺栓孔,由此,使前侧横条框架287悬挂支撑于支撑用梁框架236。后侧横条框架288利用螺栓隔着衬垫288b紧固连结于变速箱体17。亦即,左右一对螺栓隔着后侧横条框架288及衬垫288b紧固连结于在变速箱体17的中间箱体114下表面设置的螺栓孔,由此,使后侧横条框架288悬挂支撑于变速箱体17。
由此,由在所述左右后部框架下侧左右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条框架287、288和在左右两侧前后架设于前后横条框架287、288的左右一对箱搭载用板289、290构成箱框架(箱支撑板)18。并且,使左右燃料箱11L、11R载置固定在左右箱搭载用板289、290上。由此,能够减轻箱框架(箱支撑板)18自身的重量,并且,能够确保用于支撑重物亦即燃料箱11L、11R的支撑强度。
另外,将左右机体框架15各自的前端架设在支撑用梁框架236上,并且,使左右机体框架15各自的后端连结于变速箱体17的左右侧面。并且,使前后横条框架287、288分别与支撑用梁框架236下表面及变速箱体17紧固连结而悬挂固定。由此,将支撑重物亦即燃料箱11(11L、11R)的箱框架(箱支撑板)18固定在刚性较高的支撑用梁框架236及变速箱体17上,能够高刚性且稳定地支撑燃料箱11。
如图23~图27所示,将设置在机体框架14上的前部支撑体(防振支撑对)96和前侧横条框架287通过连结托架284连结起来。将容量较小的燃料箱11R的前部侧嵌入于由前部支撑体96、前侧横条框架287以及连结托架284包围的空间内。能够使燃料较小的燃料箱11R尽可能地成为大容量,并且能够稳定地进行支撑。连结托架284具备L字形状,使其从右侧箱搭载用板289前方部分的右缘竖立设置,以横跨右侧燃料箱11R之上的方式与固定在右侧机体框架14上的前部支撑体96的上部连结起来。
另外,使前侧横条框架287右端向比与前侧横条框架287的上表面连结的右侧箱搭载用290的右缘更靠右侧的位置突出,在前侧横条框架287右端连结有位于前方下侧的第1段踏板部件10x。设置在驾驶室7右侧的脚踩踏板10由与箱框架18连结的第1段踏板部件10x和与驾驶室框架300连结的第2段踏板部件10y构成。亦即,右侧脚踩踏板10由第1段踏板部件10x和第2段踏板部件10y分离形成,以第1段踏板部件10x位于前方的方式,将踏板部件10x固定于箱框架18,而将踏板部件10y固定在驾驶室框架300的侧门323附近。
如图23、图25~图27所示,蓄电池272搭载于被蓄电池盖292覆盖的蓄电池槽291,并配置在右侧燃料箱11R的右侧。蓄电池槽291与从右侧燃料箱11R竖立设置的连结托架284的右表面连结在一起。另外,蓄电池槽291的底面与右侧脚踩踏板10的第1段踏板部件10x的上端部分连结在一起。因此,蓄电池槽291借助连结托架284和踏板部件10x支撑于箱框架18的右侧上方。
如图26及图27所示,覆盖蓄电池槽291的蓄电池盖292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被构成。亦即,在蓄电池槽291的侧面设置有使蓄电池盖292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时的滑动用导向体293。另外,在蓄电池盖292侧面设置有供滑动用导向体293插入的滑动槽294。因此,蓄电池盖292能够相对于连结固定在箱框架18上的蓄电池槽291左右滑动。另外,蓄电池槽291上载置的蓄电池272通过可拆装的蓄电池固定件295固定在蓄电池槽291上。
参照图28,对从像图27那样将蓄电池槽291用蓄电池盖292覆盖的状态(闭状态)成为像图26那样打开蓄电池盖292的状态(开状态)时的、蓄电池盖292的变化状态进行说明。首先,处于像图27那样关闭蓄电池盖292的状态时,设置在蓄电池盖292的前方侧面的滑动槽294的左端抵接于蓄电池槽291的前方侧面的滑动用导向体293。并且,使蓄电池盖292向右侧滑动,如图28(a)所示,使蓄电池盖292的滑动槽294的右端与滑动用导向体293抵接。然后,如图28(b)所示,通过以滑动用导向体293为中心轴使蓄电池盖292旋转,能够使蓄电池槽291上侧开放。
如图29所示,散热器235构成为,使上方的冷却水排出口经由冷却水供给管201而与恒温器箱体70的冷却水进入口连通,并使下方的冷却水进入口经由冷却水回水管202而与冷却水泵71的冷却水排出口连通。散热器235内的冷却水经由冷却水供给管201及恒温器箱体70而供应到冷却水泵71。并且,通过冷却水泵71的驱动,冷却水被供应到缸体54及气缸盖55上形成的水冷夹套(省略图示),对发动机5进行冷却。有助于发动机5的冷却的冷却水经由冷却水回水管202而返回到散热器235。
另外,恒温器箱体70及冷却水泵71分别还与温水管203、204连接在一起,使有助于发动机5的冷却的冷却水(温水)循环到驾驶室7的空气调节机364。由此,通过温水在驾驶室7的空气调节机364内循环,暖风从空气调节机364供应到驾驶室7内,能够将驾驶室7内的温度调节为操作者所希望的温度。
在恒温器箱体70上方向右侧弯曲的冷却水入口经由冷却水供给管201而与借助风扇护罩234配置在发动机5前方的散热器235上方的冷却水吐出口(冷却水排出口)连通。另外,冷却水泵71的冷却水排出口为从冷却水泵71主体向右侧突出的形状,借助冷却水回水管202而与散热器235下方的冷却水进入口连通。将与散热器235连接的冷却水供给管201及冷却水回水管202汇总而配置在发动机5右侧,因此,不仅能够抑制来自发动机5的排热而带来的热量对冷却水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组装分解作业性。
如图29所示,使温水(冷却水)在空气调节机364中循环的温水管203、204分别与恒温器70及冷却水泵71连接在一起。温水管203、204在废气净化装置52的右侧方位置向后方延伸设置,与驾驶室7内的空气调节机364连接在一起。亦即,在恒温器70及冷却水泵71的右侧连接的温水管203、204分别上下重合地集中在一起而向后方延伸设置。另外,温水管203、204配置成通过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的弯曲部(中途部)181c上方。并且,温水管203、204借助温水管固定托架208而连结于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的弯曲部181c上的中途零部件连结部181d,并由发动机5支撑。
如图30等所示,DPF52具备检测在气体净化外壳168内流动的废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86、187。温度传感器186、187例如为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插入于气体净化外壳168内,并且具有输出测定信号的配线连结器190、191。温度传感器186、187各自的配线连结器190、191固定于温水管固定托架208。温水管托架208以弯曲为L字形的板状构成,以与DPF52平行的方式自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的弯曲部181c竖立设置。
如图30及图32等所示,使温水管203、204固定于温水管固定托架208的左侧面(DPF52侧),另一方面,使配线连结器190、191固定于温水管固定托架208的右侧面(与DPF52相反的一侧)。将使有助于发动机5冷却的冷却水(温水)供应到空气调节机364等外部装置的温水管203、204设置在DPF52侧,由此,能够防止供应到外部装置的冷却水温度降低。通过使其竖立设置在温水管固定托架208的外侧面,能够得到对来自DPF52的排热进行阻挡的效果。由于可以以夹持温水管固定托架208的方式在DPF52的相反侧配置电气零部件亦即配线连结器190、191,所以能够减少由来自发动机5及DPF52各自的排热所带来的影响,能够防止由加热引起的故障,同时,能够抑制输出信号中的噪音叠加。
如图30~图32等所示,DPF52构成为,使传感器配管188、189连结在气体净化外壳168的烟尘过滤器164的前后位置,以便通过压差传感器192来检测间隔着烟尘过滤器164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之间的废气的压力差。基于由压差传感器192检测到的压力差,换算出烟尘过滤器164的粒子状物质的堆积量,能够把握DPF52内的堵塞状态。在配置在发动机5前方而包围冷却风扇59的风扇护罩234上设置安装有压差传感器192的传感器托架209。
传感器托架209从风扇护罩234的后表面朝向后方突出设置,并配置在比与传感器配管188、189连结的传感器凸台体175更靠上侧且是DPF52右侧的位置。压差传感器192固定在传感器托架209上表面,传感器配管188、189分别从传感器托架209下侧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于传感器托架209的压差传感器192配置在比DPF52高的位置。
使测定DPF52内的内部环境的传感器192固定在风扇护罩234上方,因此,能够沿着发动机室内的冷却空气的流动方向在上游侧配置传感器192。因此,能够减少来自发动机5及DPF52各自的排热所带来的影响,能够防止传感器192因加热而产生故障。因此,能够正常地把握DPF52的内部环境而将发动机5控制在最佳。
将DPF52的废气出口管162设置在冷却风扇59侧,使测定设置在DPF52内的净化过滤器164前后的压力差的压力传感器63固定在风扇护罩234上方。将DPF52设置在沿着发动机5的输出轴53的方向,可以将测定设置在其排气出口侧的净化过滤器164前后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63配置在排气出口附近的风扇护罩234上方。因此,能够使设置在压力传感器63与DPF52之间的压力测定用配管188、189变短,因此,能够减少压力传感器234带来的测定误差。
如图3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拖拉机1包括对供应给驾驶室7的空气调节机364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空调用压缩机211。从发动机5的输出轴53的前端侧经由压缩机用三角带72c将动力传递给空调用压缩机212,通过发动机5进行驱动。空调用压缩机211在发动机5的前方右侧配置在比冷却水泵71高的位置。空调用压缩机211载置在一端被连接于与燃料供给泵64前方连接的延长托架64a的压缩机固定托架212上。
压缩机固定托架212具有弯曲为L字状的形状,使空调用压缩机211固定配置在其上表面。使压缩机固定托架212的下侧一端连结于延长托架64a,并且,使其上侧另一端连结于出口侧第一托架181的基端部上的基端侧零部件连结部181b,从而支撑于发动机5。另外,在发动机5前方左侧配置有拉伸压缩机用三角带72c的带轮213。卷绕有压缩机用三角带的带轮213在连结于恒温器箱体71并向发动机5前方伸出的位置调整托架214的前缘被以位置可调整的方式固定。
如图5、图8~图10、图31及图32等所示,在废气净化装置52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前方侧)的箱体外周面设置有废气出口管162,将该废气出口管162与排气管227连结起来。排气管227以从柴油发动机5的前方左侧朝向后方右侧而横跨发动机5上方的方式进行配置。另外,排气管227在废气净化装置52与下游侧中转管225之间的位置以与废气净化装置52及下游侧中转管225大致平行的方式进行设置。
在发动机5上方,将废气净化装置52和排气管227以与发动机5的输出轴平行的方式左右并排配置。亦即,以废气净化装置52覆盖发动机5上表面的左侧、而排气管227覆盖柴油发动机5上表面的右侧的方式将废气净化装置52及排气管227并排配置。此外,在比排气管227更靠右侧的位置设置使中央冷却器224和吸气联络管84连通的下游侧中转管225,从而防止高温的废气净化装置52所带来的热量对下游侧中转管225的影响。
与废气净化装置52的排气侧连接的排气管(第一排气管)227在柴油发动机5的后方右侧插入于尾管(第二排气管)229的废气进入口。尾管229在驾驶室7的前方右侧自下而上朝向废气排出侧延伸设置,并且,具有在驾驶室7的下侧朝向柴油发动机5弯曲的J字形状。另外,排气管227在比插入尾管229的部分更靠上方的外周面具备伞状的上表面盖体228。该上表面盖体228以放射状固定在排气管227的外周面,由此,覆盖尾管229的废气进入口,防止灰尘、雨水浸入尾管229内。
尾管229形成为:下方的弯曲部分从内侧朝向外侧横跨机体框架15上方。另外,尾管229构成为,将设置在机体框架15内侧的废气进入口设置在上方,在该废气进入口插入有排气管227的废气排出口。亦即,尾管229与排气管227的连接部分为双重管结构,在使废气从排气管227流入到尾管229的同时,使外部空气从排气管227与尾管229之间的间隙流入,由此,使在尾管229内流动的废气冷却。此外,尾管229构成为被挡热板230覆盖。在发动机盖6的左右下侧配置由多孔板形成的发动机盖232,从而覆盖发动机室左右侧方。
如图30~图33所示,排气管227连结于在DPF52外周面的前方右侧朝向上方设置的废气出口管162。排气管227配置成:沿着废气流动方向朝向后方弯曲而与DPF52平行。另外,排气管227在废气流动下游侧向下侧弯曲,以使废气排出口朝下。该排气管227的废气排出口插入于固定在驾驶室7上的尾管229的废气进入口。另外,在排气管227的中途部外周具备固定用连结部件210a。排气管227借助排气管固定托架210而将固定用连结部件210a连接于固定托架178的托架连结部178b,由此,支撑于发动机5。
拖拉机1包括:与DPF52的废气出口管162连结且固定在发动机5上的排气管(第一排气管)227和设置在排气管227的下游侧且固定在行驶机体2上的尾管(第二排气管)229。使尾管229的内径比排气管227的外径粗,从而将排气管227的排气出口侧插入于尾管229的排气入口而连通。将排气管227及尾管229分别连结固定于振动体系不同的发动机5和行驶机体2及驾驶室7,因此,能够防止排气管227及尾管229损伤。另外,使其构成为在尾管229的排气入口插入有排气管227,由此,能够使外部空气与来自排气管227的废气一同导入尾管229,能够对排出到外部的废气进行冷却。
另外,使构成为U字形状的尾管229在操纵座席8前方固定。亦即,尾管229借助固定托架229a而连结固定于驾驶室7的驾驶室框架300的前方下侧。另外,驾驶室7通过设置在行驶机体上的前部支撑台96及后部支撑台97来固定支撑驾驶室框架300下方的四个角。另外,在驾驶室7的右侧方下侧具备供电的蓄电池272。
在尾管229的下侧设置排水用的排放孔229b,并且,使从后方覆盖排放孔229b的下侧的风向板229c连结于尾管229下侧。通过将排放孔229b用风向板229c覆盖,能够向没有被风向板229b覆盖的前方(远离驾驶室7的方向)排水。另外,排放孔229b设置在比蓄电池272更靠内侧(左侧)的位置,通过风向板229来覆盖排放孔229b的左右及后方(前方以外的3个方向)。因此,在将尾管229内的高温的水排出到外部时,能够防止对设置在尾管229附近的配线、蓄电池272等耐热性或耐水性较低的零部件造成热损伤、水沾湿而引起故障等。
另外,将DPF52的废气出口管162及废气入口管161分别前后分开配置,以便来自发动机5的废气在废气净化装置(DPF)52内沿着发动机5的输出轴进行流动。使排气管(第一排气管)227的排气入口连结于配置在DPF52的前侧的废气出口管162。并且,使排气管(第一排气管)227朝向后方在发动机5上方与DPF52并列设置,而且,将DPF52及排气管(第一排气管)227用挡热板250覆盖。通过使其构成为将DPF52及排气管(第一排气管)227用挡热板250覆盖,能够防止来自发动机室的排热对覆盖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盖6进行加温。
另外,本申请发明中的各部分的构成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 拖拉机
2 行驶机体
5 柴油发动机
6 发动机盖
7 驾驶室
10 脚踩踏板
10x 前方右脚踩踏板
10y 后方右脚踩踏板
11 燃料箱
14 发动机框架
15 机体框架
18 箱框架
52 废气净化装置(DPF)
54 缸体
55 气缸盖
56 吸气歧管
57 排气歧管
59 冷却风扇
60 飞轮壳
60a 发动机脚安装部
63 机油过滤器
70 恒温器箱体
71 冷却水泵
76 吸气联络管
84 排气联络管
84a 连结支撑部
88 机油过滤器支撑部件
89 润滑油供给管
215 油水分离机
271 发动机ECU
272 蓄电池
273 燃料冷却器
274 机油冷却器
275 冷凝器
281 燃料连通管
283 加油口
284 连结托架
285 板
286 带
287 前侧横条框架
288 后侧横条框架
289 箱搭载用板(左)
290 箱搭载用板(右)
291 蓄电池槽
292 蓄电池盖
293 滑动用导向体
294 滑动槽
295 蓄电池固定件

Claims (8)

1.一种作业车辆,其包括:
发动机,该发动机为驱动源;
行驶部,该行驶部由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以及
变速部,该变速部将所述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所述行驶部,
将左右前部框架和左右后部框架前后连结而构成行驶机体,借助支撑底座而使操纵座席支撑在所述行驶机体上,
所述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
将左右一对燃料箱分开配置在所述行驶机体的左右,由在所述左右后部框架下侧左右延伸设置的前后一对横条框架和在左右两侧前后架设于该前后一对横条框架的左右一对箱搭载用板构成从下方支撑所述各燃料箱的箱支撑板,在所述左右箱搭载用板上载置固定所述左右燃料箱,
将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前横条框架利用连结托架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左右后部框架各自的前端架设于梁框架,并且,使所述左右后部框架各自的后端与所述变速部的左右侧面连结,隔着所述变速部通过所述行驶部支撑所述行驶机体,
使所述前后横条框架分别与所述梁框架下表面及所述变速部下表面紧固连结而悬挂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左右的所述燃料箱为容量彼此不同的燃料箱,使从所述燃料箱内的燃料中分离出水分的油水分离机搭载在搭载有小容量的第一燃料箱的所述第一箱搭载用板,
在所述第一箱搭载用板上,所述油水分离机搭载在所述第一燃料箱的前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使乘降所述操纵座席用的脚踩踏板连结于与所述支撑底座连结的所述横条框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使蓄电池支撑于所述前横条框架的一端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借助支撑底座而使操纵座席支撑于所述行驶机体上部,使所述蓄电池槽支撑于连结托架,并使所述蓄电池收纳于该蓄电池槽,该连结托架与所述支撑底座中的支撑所述操纵座席的前侧的前方支撑底座的一方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蓄电池支撑于覆盖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盖附近且是所述操纵座席的一侧方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
将乘降所述操纵座席用的脚踩踏板设置在所述操纵座席的左右下部侧,并使所述脚踩踏板的一部分支撑于所述前横条框架。
CN201580052708.4A 2014-10-16 2015-10-06 作业车辆 Active CN107000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11347A JP6305307B2 (ja) 2014-10-16 2014-10-16 作業車両
JP2014-211347 2014-10-16
PCT/JP2015/078381 WO2016060028A1 (ja) 2014-10-16 2015-10-06 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0584A true CN107000584A (zh) 2017-08-01
CN107000584B CN107000584B (zh) 2019-02-26

Family

ID=5574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52708.4A Active CN107000584B (zh) 2014-10-16 2015-10-06 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7518B2 (zh)
EP (1) EP3208128B1 (zh)
JP (1) JP6305307B2 (zh)
KR (1) KR101902718B1 (zh)
CN (1) CN107000584B (zh)
WO (1) WO20160600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64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31876B2 (ja) * 2017-03-24 2020-07-29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US11040616B2 (en) 2018-10-08 2021-06-22 Caterpillar Inc. Dual fuel tank system for a machine
KR20210011581A (ko) * 2019-07-23 2021-02-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배치구조가 개선된 하이브리드 차량
US11420755B2 (en) * 2019-08-08 2022-08-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hape memory alloy isolator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US20230323940A1 (en) * 2020-11-06 2023-10-12 Jatco Ltd Apparatus and plat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4895A (ja) * 2000-11-07 2002-05-22 Iseki & Co Ltd 作業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枠構造
JP2007245750A (ja) * 2006-03-13 2007-09-27 Kubota Corp 作業車のキャビン構造
JP2008006981A (ja) * 2006-06-29 2008-01-17 Iseki & Co Ltd 燃料タンクの支持装置
CN101277835A (zh) * 2005-09-29 2008-10-0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轮式作业机
JP2010115990A (ja) * 2008-11-12 2010-05-27 Yanmar Co Ltd 多目的運搬車
US20100206883A1 (en) * 2007-10-09 2010-08-19 Agco Gmbh Fluid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22887A (en) * 1947-10-27 1952-12-23 Prior Products Inc Vehicle fuel tank assembly
US3311183A (en) * 1963-05-13 1967-03-28 Massey Ferguson Inc Tractor having saddle gas tanks
US3667563A (en) * 1969-11-21 1972-06-06 Allis Chalmers Mfg Co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platform defining fuel and battery compartment
US4149733A (en) * 1977-12-13 1979-04-17 Caterpillar Tractor Co. Fuel tanks and bumper for loader
US4149734A (en) * 1978-03-21 1979-04-17 Sylvester Merton E Detachable saddle tanks for agricultural vehicles and the like
US6550811B1 (en) * 2000-06-30 2003-04-22 Caterpillar Inc Dual fuel tank system for an earthmoving vehicle
JP2004074939A (ja) * 2002-08-20 2004-03-11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トラクタのフレーム構造
JP4542456B2 (ja) * 2005-03-29 2010-09-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
JP4471916B2 (ja) * 2005-09-29 2010-06-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ホイール式作業機
JP4614894B2 (ja) * 2006-01-31 2011-01-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キャノピ
US7857348B2 (en) * 2006-06-08 2010-12-28 Metalsa Servicios S De Rl Multi-function cross members for truck frames
JP2010042779A (ja) 2008-08-18 2010-02-25 Yanmar Co Ltd 作業車両
JP2010206883A (ja) 2009-03-02 2010-09-16 Fujitsu Telecom Networks Ltd 双方向dc−dcコンバータ
JP2012201187A (ja) * 2011-03-24 2012-10-22 Komatsu Ltd バッテリ駆動のホイールローダ
JP5671444B2 (ja) 2011-12-05 2015-02-18 株式会社Ihiシバウラ エンジン
JP2013226872A (ja) * 2012-04-24 2013-11-07 Iseki & Co Ltd トラクタ
JP6083358B2 (ja) * 2013-08-29 2017-02-2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車両
JP6230515B2 (ja) * 2014-09-26 2017-11-15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4895A (ja) * 2000-11-07 2002-05-22 Iseki & Co Ltd 作業車両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枠構造
CN101277835A (zh) * 2005-09-29 2008-10-0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轮式作业机
JP2007245750A (ja) * 2006-03-13 2007-09-27 Kubota Corp 作業車のキャビン構造
JP2008006981A (ja) * 2006-06-29 2008-01-17 Iseki & Co Ltd 燃料タンクの支持装置
US20100206883A1 (en) * 2007-10-09 2010-08-19 Agco Gmbh Fluid Container
JP2010115990A (ja) * 2008-11-12 2010-05-27 Yanmar Co Ltd 多目的運搬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64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构造
CN111746641B (zh) * 2019-03-29 2022-07-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8128A1 (en) 2017-08-23
KR20170054451A (ko) 2017-05-17
EP3208128B1 (en) 2018-12-19
CN107000584B (zh) 2019-02-26
US10427518B2 (en) 2019-10-01
EP3208128A4 (en) 2017-12-27
JP2016078606A (ja) 2016-05-16
US20170225561A1 (en) 2017-08-10
KR101902718B1 (ko) 2018-09-28
WO2016060028A1 (ja) 2016-04-21
JP6305307B2 (ja) 2018-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94754B (zh) 作业车辆
CN107000584B (zh) 作业车辆
CN106794756B (zh) 作业车辆
CN106103171B (zh) 发动机装置
CN104185708A (zh) 推土机
CN106103937A (zh) 冷却装置以及建设机械
CN106414136A (zh) 作业车辆
JP6378040B2 (ja) 作業車両
JP6401568B2 (ja) トラクタ
KR101961060B1 (ko) 작업차량
JP6297465B2 (ja) トラクタ
JP6283621B2 (ja) 作業車両
JP6297518B2 (ja) トラクタ
JP6305308B2 (ja) 作業車両
WO2016060026A1 (ja) 作業車両
JP2016078594A (ja) 作業車両
JP6490384B2 (ja) 作業車両
JP6309424B2 (ja) 作業車両
JP6378035B2 (ja) トラクタ
WO2016060027A1 (ja) 作業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YANMA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