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4954B - 扣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扣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4954B
CN106994954B CN201710043693.6A CN201710043693A CN106994954B CN 106994954 B CN106994954 B CN 106994954B CN 201710043693 A CN201710043693 A CN 201710043693A CN 106994954 B CN106994954 B CN 106994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olt
cover
buckl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36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4954A (zh
Inventor
秦靖德
斋藤拓宏
村崎龙博
绵田侑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94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49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4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4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0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6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61Tongu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02Semi-passive restraint systems, e.g. systems applied or removed automatically but not both ; Manual restraint systems
    • B60R22/03Means for presenting the belt or part thereof to the wearer, e.g. foot-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04Passive restraint systems, i.e. systems both applied and removed automatically, e.g. by movement of the vehicle d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2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vehicle flo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1806Anchoring devices for buck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Buck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抑制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的扣环装置。本扣环装置从钢丝绳(40)赋予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的内侧壁面(44A)的按压力(F1)与赋予将盖板(60)固定于支承板的第1固定螺栓的按压力相同,沿着从车辆内侧观察而通过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的盖板第1孔部(66)的中心的假想线(L1),相互朝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抑制在盖板(60)产生转动力矩。

Description

扣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通过对驱动单元进行驱动而使扣环移动的扣环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有如下扣环装置,即:由金属线等构成的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中间部通过中间部件而弯曲,移动部件凭借驱动单元的驱动力而沿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由此,使设置于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前端部的扣环移动(作为一个例子,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在这种扣环装置中,在形成为中间部件与车辆侧之间设置连结部件且经由连结部件将中间部件固定于车辆侧的结构的情况下,若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中间部件从移动部件受到载荷,从而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44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情况,目的在于得到当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抑制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的扣环装置。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扣环装置具备:扣环,其能够与设置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织带的锁舌卡合;移动部件,其长边方向前端侧与上述扣环卡止;驱动单元,其通过输出的驱动力使上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基端部沿上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从而使上述扣环移动;中间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并使上述移动部件弯曲;以及连结部件,其具有与车辆侧的支承部连结的第1连结部和连结有上述中间部件而对上述中间部件进行保持的第2连结部,上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作用于上述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沿着作用于上述第2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
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扣环装置,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与车辆侧的支承部连结,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连结有中间部件而对该中间部件进行保持。此处,由于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作用于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沿着作用于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因此,能够抑制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产生转动力矩。
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扣环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记载的扣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而在上述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以及在上述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分别为一个部位,在上述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相对于在上述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而配置在作用于上述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扣环装置中,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而在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以及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分别为一个部位。此处,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相对于在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作用有载荷的部分而配置在作用于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的载荷的方向。因此,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产生转动力矩。
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扣环装置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记载的扣环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连结部以及上述第2连结部的至少一方在多个部位具有在上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而作用有载荷的部分,上述多个部位的各自的载荷的合力的方向沿着从上述移动部件赋予上述中间部件的载荷的方向。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扣环装置,连结部件的第1连结部以及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的至少一方在多个部位具有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作用有载荷的部分。此处,上述多个部位的各自的载荷的合力的方向沿着从移动部件赋予中间部件的载荷的方向。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连结部件的第2连结部产生转动力矩。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扣环装置中,能够抑制在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在连结部件与中间部件的连结部分产生转动力矩。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宽度方向内侧观察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扣环装置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扣环装置的侧面剖视图,且是卸下了盖板的图。
图3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扣环装置的盖板及其附近放大的侧视图。
图4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扣环装置的线引导件及其附近放大的侧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假想线L1剖切并从车辆下侧观察的剖视图。
图6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扣环装置的盖板及其附近放大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扣环装置;12...扣环驱动装置(驱动单元);30...座椅安全带装置;32...织带;34...锁舌;36...扣环;42...线引导件(中间部件);60...盖板(连结部件);61...盖板主体(第2连结部);62...盖板固定片(第1连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6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各图中箭头FR表示应用了本扣环装置10的车辆的前侧,箭头OUT表示车宽度方向的外侧,箭头UP表示车辆上侧。
<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
如图1所示那样,本扣环装置10具备作为驱动单元的扣环驱动装置12。扣环驱动装置12设置于本扣环装置10所应用的座椅14的车宽度方向内侧。扣环驱动装置12具备作为滑动引导机构的导轨16。导轨16通过螺栓等紧固单元而固定于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等的车身侧。如图2所示的那样,导轨16具备作为滑动引导部的沿车宽度方向对置的一对引导壁20、22,在引导壁20、22之间设置有作为驱动部的驱动螺杆26。驱动螺杆26的中心轴线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驱动螺杆26能够绕中心轴线旋转。
另一方面,在导轨16的车辆前侧设置有作为驱动力输出单元的马达促动器24。在马达促动器24连结有驱动螺杆26的车辆前侧的端部,驱动螺杆26通过从马达促动器24的马达输出的驱动力而绕驱动螺杆26的中心轴线旋转。马达促动器24与马达驱动器、ECU等控制单元(省略图示)电连接。该控制单元例如与同本扣环装置10所应用的座椅14对应的检测车门的开闭的门控灯开关等门开闭检测单元、或者设置于座椅14的坐垫28的载荷传感器等乘客检测单元等检测单元电连接。并且,控制单元与对设置于图1所示的座椅安全带装置30的织带32的锁舌34与后述的扣环装置10的扣环36(参照图2)卡合进行检测的扣环开关(均省略图示)电连接。马达促动器24基于从门开闭检测单元、乘客检测单元等检测单元、或者扣环开关等输出的电信号来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的那样,在导轨16的引导壁20与引导壁22之间设置有滑动件38。滑动件38形成为块状,如图4所示那样,滑动件38的车宽度方向侧面与导轨16的引导壁20、22抵接。另外,在滑动件38形成有供驱动螺杆26贯通的螺纹孔,滑动件38通过驱动螺杆26旋转而被引导壁20、22引导并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
另外,如图2所示那样,扣环装置10具备作为移动部件的两根钢丝绳40。这些钢丝绳40形成为长条状,如图5所示那样,在车宽度方向(座椅14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如图2所示那样,在比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中间部更靠基端侧,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且,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基端部在比驱动螺杆26更靠车辆下侧的位置与滑动件38连结。因此,若滑动件38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则钢丝绳40沿该长边方向移动。
并且,在导轨16的车辆后侧设置有作为中间部件的线引导件42。在线引导件42形成有作为槽部的线引导槽44。线引导槽44在线引导件42的车宽度方向内侧面开口。而且,线引导槽44的长边方向一端在线引导件42的车辆前侧面开口,并且线引导槽44在长边方向中间部向绕以车宽度方向作为轴向的绕轴方向弯曲,线引导槽44的长边方向另一端在线引导件42的车辆上侧面开口。在线引导槽44有钢丝绳40通过,钢丝绳40仿照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向绕以车宽度方向(座椅14的宽度方向)为轴向的绕轴方向弯曲。并且,在线引导件42的车辆上侧面比开口更靠钢丝绳40的前端侧朝车辆的前斜上侧(图2的箭头A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扣环装置10具备扣环罩50。扣环罩50形成为其长边方向为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而朝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图2的箭头A方向以及箭头B方向)的筒形状。在扣环罩50内的车辆上侧部分设置有扣环36。扣环36具备扣环体52。扣环体52形成为朝车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剖面U字形状,在扣环体52的内侧设置有插锁等扣环36的构成部件(省略图示)。若设置于图1所示的座椅安全带装置30的织带32的锁舌34从扣环体52的车辆前斜上侧插入扣环体52的内侧,则设置于扣环体52的插锁进入形成于锁舌34的孔部,由此,锁舌34卡合于扣环36。
另外,如图2所示的那样,扣环装置10具备扣环引导件54。扣环引导件54由比扣环罩50柔软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扣环引导件54成为在扣环罩50的长边方向(图2箭头A方向以及箭头B方向)上较长的筒状,扣环引导件54的车辆后斜下侧部分与导轨16连结。扣环引导件54从扣环罩50的车辆后斜下侧的端部插入扣环罩50,由此,扣环罩50被扣环引导件54引导,能够朝车辆前斜上侧(图2的箭头A方向侧)以及车辆后斜下侧(图2的箭头B方向侧)移动。
另外,在扣环引导件54的内侧有钢丝绳40通过。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前端侧从扣环引导件54的车辆前斜上侧的端部朝扣环引导件54的外侧延设,与设置于扣环罩50的扣环体52连结。因此,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移动,由此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前端部朝车辆前斜上侧(图2的箭头A方向侧)移动,从而扣环36随着扣环罩50朝车辆前斜上侧移动。与此相对地,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基端侧移动,由此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前端部朝车辆后斜下侧(图2的箭头B方向侧)移动,从而扣环36随着扣环罩50朝车辆后斜下侧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那样,在上述线引导件42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从导轨16的引导壁20的车辆后侧端部伸出的伸出片56。伸出片56在线引导件42的车辆后侧朝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从该伸出片56中朝车宽度方向内侧弯曲的部分的车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图5所示的导轨固定片58朝车辆后斜下侧伸出。
另外,如图1以及图3所示的那样,在线引导件42的车宽度方向内侧设置有作为连结部件的盖板60。盖板60具备作为第2连结部的盖板主体61,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利用盖板60的盖板主体61从车宽度方向内侧关闭。如图3所示的那样,盖板60具备作为第1连结部的盖板固定片62。盖板固定片62从盖板60的盖板主体61朝车辆后斜下侧伸出,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在导轨16的导轨固定片58的车宽度方向内侧与导轨固定片58对置。并且,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导轨16的导轨固定片58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设置于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的支承板64。
在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形成有盖板第1孔部66,在导轨16的导轨固定片58形成有导轨固定片孔部68,在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的支承板64形成有支承板孔部70。上述盖板第1孔部66、导轨固定片孔部68、以及支承板孔部70在车宽度方向上对置,在盖板第1孔部66、导轨固定片孔部68、支承板孔部70贯通配置有第1固定螺栓72。在第1固定螺栓72的前端部螺合有第1螺母74。由此,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以及导轨16的导轨固定片58固定于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的支承板64。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比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更靠线引导槽44的曲率半径方向内侧部分形成有线引导孔部76。如图5所示的那样,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在车宽度方向上贯通。在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的车宽度方向外侧配置有上述的导轨16的伸出片56。在伸出片56形成有伸出片孔部78,伸出片56的伸出片孔部78在车宽度方向上与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对置。另外,在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形成于盖板60的盖板主体61的盖板第2孔部80与线引导孔部76对置。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导轨16的伸出片56的伸出片孔部78、以及盖板60的盖板第2孔部80贯通配置有第2固定螺栓82。在第2固定螺栓82的前端部螺合有第2螺母84。由此,线引导件42固定于盖板60以及导轨16的伸出片56,而且,线引导件42经由盖板60以及导轨16的伸出片56而固定于设置在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的支持板64。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的中心与盖板60的盖板第1孔部66的中心的假想线L1与比钢丝绳40的线引导件42更靠长边方向基端侧的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图3的箭头FR方向及其相反方向)所成的角度是比钢丝绳40的线引导件42更靠长边方向前端侧的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图3的箭头A方向以及箭头B方向)与比钢丝绳40的线引导件42更靠长边方向基端侧的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图3的箭头FR方向及其相反方向)所成的角度的大致1/2。另外,上述假想线L1沿着如下方向,即: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的情况下,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的钢丝绳40的弯曲的内侧的壁面亦即内侧壁面44A从钢丝绳40受到的按压力F1的方向。
<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本扣环装置10中,例如,与本扣环装置10所应用的座椅14对应的车门若从闭状态变化为开状态,则该门的开闭状态的变化通过门控灯开关等门开闭检测单元等的检测单元来检测出。另外,例如,若乘客86就座于座椅14,则通过设置于座椅14的坐垫28等的载荷传感器等乘客检测单元等检测单元,能够检测出乘客86向座椅14的就座。伴随着这样的乘客向车辆乘车的门及座椅14的状态的变化来切换从检测单元朝控制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等级。由此,若驱动马达促动器24,则驱动螺杆26旋转,从而滑动件38被导轨16的引导壁20、22引导而朝车辆后侧滑动。由此,若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移动,则扣环体52凭借钢丝绳40朝车辆前斜上侧被按压。
若来自该钢丝绳40的按压力经由扣环体52传递至扣环罩50,则如图2所示的那样,扣环罩50被扣环引导件54引导而朝车辆前斜上侧(图2的箭头A方向侧)移动。这样,扣环罩50移动,乘客86能够使锁舌34容易地向扣环36卡合,从而能够容易地佩戴织带32。
与此相对,若锁舌34与扣环36卡合,则切换从扣环36的扣环开关向控制单元输出的电信号的等级。由此驱动马达促动器24而使驱动螺杆26旋转,从而滑动件38被导轨16的引导壁20、22引导而朝车辆前侧滑动。由此,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基端侧移动,使得扣环罩50经由扣环体52被钢丝绳40拉伸。由此,扣环罩50被扣环引导件54引导,如图1所示那样,扣环罩50朝车辆后斜下侧(图3的箭头B方向侧)移动。
另一方面,在车辆碰撞时等的车辆快速减速时,就座于座椅14的乘客86的身体所佩戴的织带32因乘客86的身体而被拉伸。由此,扣环装置10的扣环36通过设置于织带32的锁舌34朝车辆前斜上侧被拉伸,由此与扣环装置10的扣环36连结的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前端侧朝车辆前斜上侧被拉伸。
这样,若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前端侧朝车辆前斜上侧被拉伸,则比钢丝绳40的线引导件42更靠长边方向基端侧朝车辆后侧被拉伸。然而,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基端部由滑动件38保持,因此可阻止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基端部朝车辆后侧的移动,由此,赋予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前端侧的拉伸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钢丝绳40的长边方向基端部。在该状态下,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的内侧壁面44A通过钢丝绳40被按压。
这样,若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的内侧壁面44A从钢丝绳40受到按压力F1(参照图4),则贯通配置于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的第2固定螺栓82的轴部(螺纹部)被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的内周部按压。由此,贯通配置于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的盖板第1孔部66的第1固定螺栓72从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的盖板第1孔部66的内周部受到按压力F2(参照图3)。
然而,第1固定螺栓72固定在设置于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的支承板64,由此,线引导件42经由盖板60而固定于车身的地板部。因此,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线引导件42移动。
然而,从车宽度方向内侧观察,从钢丝绳40赋予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槽44的内侧壁面44A的按压力F1沿着通过线引导件42的线引导孔部76的中心与盖板60的盖板固定片62的盖板第1孔部66的中心的假想线L1。另外,从车宽度方向内侧观察,从使盖板60设置于车辆的车身的地板部的支承板64赋予将盖板60固定于支承板64的第1固定螺栓72的按压力F2沿着上述假想线L1。因此,按压力F2的方向成为与按压力F1的方向相同的方向。
因此,即使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对盖板60赋予押压力F2,也能够抑制在盖板60产生转动力矩(例如,绕将盖板60固定于支承板64的第1固定螺栓72的中心轴线的转动力矩)。由此,能够抑制基于这样的转动力矩的转动力作用于将线引导件42与盖板60连结起来的第2固定螺栓82,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的情况下,能够使比较稳定的载荷输入至第2固定螺栓82。由此,例如,能够容易地决定第2固定螺栓82的机械强度等。
由此,也可以不使第2固定螺栓82的机械强度等特别大、或者可以不与第2固定螺栓82独立地设置用于将线引导件42与盖板60连结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螺栓等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使扣环装置10小型化,能够提高扣环装置10朝车辆的安装性,例如也能够进行朝座椅14的框架部件等的组装。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对本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时,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如图6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板60设置有多个盖板第2孔部80。虽然在图6中省略图示,但分别与盖板60的盖板第2孔部80对应地在线引导件42形成有多个线引导孔部76,在导轨16的伸出片56形成有多个伸出片孔部78。并且,虽然在图6中省略图示,在盖板60的盖板第2孔部80分别贯通配置有第2固定螺栓82。
此处,将从车宽度方向内侧观察的、通过盖板60的盖板第2孔部80中的一个中心并同假想线L1交叉的点划线L2同假想线L1所成的角度设定为与点划线L3同假想线L1所成的角度大小相同,其中,点划线L3通过盖板60的其他的盖板第2孔部80的中心和假想线L1与点划线L2交叉的部分。因此,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时,从盖板60的各盖板第2孔部80的内周部赋予贯通配置于各盖板第2孔部80的各第2固定螺栓82的载荷的合力沿着假想线L1,并成为与从支承板64赋予将盖板60固定于支承板64的第1固定螺栓72的按压力F2相同的方向。
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即使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对盖板60赋予按压力F2,也能够抑制在盖板60产生转动力矩(例如,绕将盖板60固定于支承板64的第1固定螺栓72的中心轴线的转动力矩)。由此,能够抑制基于这样的转动力矩的转动力作用于将线引导件42与盖板60连结的第2固定螺栓82,在钢丝绳40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的情况下,能够使比较稳定的载荷输入至第2固定螺栓82。由此,例如,能够容易地决定第2固定螺栓82的机械强度等。
由此,也可以不使第2固定螺栓82的机械强度等特别大、或者可以不与第2固定螺栓82分开独立地设置用于将线引导件42与盖板60连结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螺栓等部件数量的增加,并且能够使扣环装置10小型化,能够提高扣环装置10朝车辆的安装性,例如也能够进行座椅14朝框架部件等的组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盖板60形成有多个盖板第2孔部80的结构,但也可以形成为在盖板60设置多个盖板固定片62,且在各盖板固定片62设置盖板第1孔部66的结构,可以形成为从各盖板第1孔部66的内周部赋予贯通配置于各盖板第1孔部66的各第1固定螺栓72的载荷的合力位于假想线L1上的结构。

Claims (3)

1.一种扣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扣环,其能够与设置于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织带的锁舌卡合;
移动部件,其长边方向前端侧与所述扣环卡止;
驱动单元,其通过输出的驱动力使所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基端部沿所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扣环移动;
中间部件,其配置于所述移动部件的长边方向中间部,并使所述移动部件弯曲;
连结部件,其具有固定于车辆侧的支承部的第1连结部和固定有所述中间部件的第2连结部;
第1固定螺栓,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1固定螺栓贯通配置于所述第1连结部,将所述第1连结部固定于所述车辆侧的所述支承部,并且通过所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对所述第1固定螺栓作用有相对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载荷;以及
第2固定螺栓,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2固定螺栓的轴向与所述第1固定螺栓的轴向平行,所述第2固定螺栓贯通配置于所述第2连结部,将所述中间部件固定于所述第2连结部,通过所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对所述第2固定螺栓作用有相对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载荷,并且通过所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作用于所述第1固定螺栓的载荷或该载荷的合力作用在与通过所述移动部件朝长边方向前端侧被拉伸而作用于所述第2固定螺栓的载荷或该载荷的合力相同的直线上,
在所述中间部件形成有线引导孔部,
在所述第1连结部形成有第1孔部,
所述第1固定螺栓贯通配置于所述第1孔部,所述第2固定螺栓贯通配置于所述线引导孔部,
所述中间部件通过所述第2固定螺栓被固定于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第2连结部,由此经由所述车辆侧的支承部而被固定于车身,
所述移动部件在所述中间部件的滑动面滑动,
所述驱动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使所述移动部件朝其长边方向前端侧移动,从而将扣环朝车辆前斜上侧按压,
在将通过所述线引导孔部的中心与所述第1孔部的中心的直线设为假想线(L1)的情况下,由所述第1固定螺栓和所述第2固定螺栓作用于贯通配置有该第1固定螺栓和第2固定螺栓的所述连结部件的载荷沿着所述假想线(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固定螺栓以及所述第2固定螺栓分别设置有1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固定螺栓以及所述第2固定螺栓的至少一方的固定螺栓设置有多个,所述第1固定螺栓以及所述第2固定螺栓中的设置有多个的一方的固定螺栓的合力作用在所述相同的直线上。
CN201710043693.6A 2016-01-22 2017-01-19 扣环装置 Active CN1069949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0973 2016-01-22
JP2016-010973 2016-01-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4954A CN106994954A (zh) 2017-08-01
CN106994954B true CN106994954B (zh) 2020-04-07

Family

ID=59296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3693.6A Active CN106994954B (zh) 2016-01-22 2017-01-19 扣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9538B2 (zh)
JP (1) JP6493928B2 (zh)
CN (1) CN106994954B (zh)
DE (1) DE10201710106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34552A (ja) * 2016-08-29 2018-03-0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移動装置
JP7136728B2 (ja) * 2019-03-15 2022-09-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0916297A (zh) 2019-11-30 2020-03-27 东莞市佳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拉力扣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8425A (en) * 1990-04-03 1993-02-23 B.S.R.D. Limited Pretensioning latching mechanism
CN1907770A (zh) * 2005-08-05 2007-02-07 高田株式会社 预张紧器和安全带装置
CN103189232A (zh) * 2010-09-30 2013-07-0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5015379A (zh) * 2014-04-25 2015-11-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8146C2 (de) * 1992-08-25 2002-12-19 Breed Automotive Tech Vorrichtung zum Straffen eines Sicherheitsgurtbande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3830991B2 (ja) * 1995-07-13 2006-10-1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ローダ装置
JPH11173462A (ja) * 1997-12-10 1999-06-29 Nichiei Intekku Kk 配管吊バンド
JP4448626B2 (ja) 2001-07-18 2010-04-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DE60230163D1 (de) * 2001-08-23 2009-01-15 Nhk Spring Co Ltd Sicherheitsgurt-vorspannvorrichtung
JP2009113723A (ja) 2007-11-08 2009-05-28 Takata Corp プリテンショナ及び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0968829B1 (ko) * 2008-08-29 2010-07-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시트벨트 프리텐셔너
JP5319574B2 (ja) * 2010-02-23 2013-10-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897347B2 (ja) * 2012-02-23 2016-03-30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
US9162647B2 (en) * 2012-02-23 2015-10-20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retensioner
JP5927159B2 (ja) 2013-08-27 2016-05-2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バックル装置
KR101366609B1 (ko) * 2013-09-17 2014-02-25 장옥 다기능의 시트벨트 버클 장치
JP5986152B2 (ja) * 2014-07-30 2016-09-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フトアップバッ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8425A (en) * 1990-04-03 1993-02-23 B.S.R.D. Limited Pretensioning latching mechanism
CN1907770A (zh) * 2005-08-05 2007-02-07 高田株式会社 预张紧器和安全带装置
CN103189232A (zh) * 2010-09-30 2013-07-0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5015379A (zh) * 2014-04-25 2015-11-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93928B2 (ja) 2019-04-03
DE102017101066A1 (de) 2017-07-27
CN106994954A (zh) 2017-08-01
US10399538B2 (en) 2019-09-03
JP2017132460A (ja) 2017-08-03
US20170210338A1 (en) 2017-07-27
DE102017101066B4 (de)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4954B (zh) 扣环装置
CN106043214B (zh) 座椅安全带装置
KR102080369B1 (ko) 버클 장치
US20170232928A1 (en) Buckle device
EP1749712B1 (en) Pretensioner and seat belt apparatus
US20150203069A1 (en) Belt lock feeder
CN110304012B (zh) 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
JP2006526536A (ja) 車両座席用のベルトロック装置
US9902354B2 (en) Vehicle pre-crash seat belt device
JP2006526536A5 (zh)
WO2017195685A1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7140943A (ja) バックル装置
US10654441B2 (en) Buckle device
US10124760B2 (en) Buckle device
US20220388475A1 (en) Seat belt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with a seat belt system
US10000182B2 (en) Buckle device
JP2017128311A (ja) バックル装置
EP0588264B1 (de) Sicherheitsgurtanordnung für Fahrzeuge
US11707973B2 (en) Cable reinforcement for vehicle doors
DE102004046761A1 (de) Sicherheitsgurtsystem mit Endbeschlagstraffer
DE102014009618A1 (de) Gurtschlossbringer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DE102017006594A1 (de) Sicherheitsgurtsystem
DE102017006744A1 (de) Sicherheitsgurtsystem
KR20070040048A (ko) 자동차 안전벨트 거치용 디-링 구조
KR970039720A (ko) 2/3 도어 차량용 시트 밸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