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4929B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用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994929B CN106994929B CN201611019883.6A CN201611019883A CN106994929B CN 106994929 B CN106994929 B CN 106994929B CN 201611019883 A CN201611019883 A CN 201611019883A CN 106994929 B CN106994929 B CN 1069949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ide frame
- seat
- backrest
- back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8—Particular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gui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以抑制座椅靠背框架针对外部载荷所产生的变形。交通工具用座椅(S)具有座椅靠背框架(F2),座椅靠背框架(F2)包括:第1及第2侧框架(8、9),其具备经由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2、43)与座椅坐垫框架(F1)结合的下端部;以及上部框架(10),其架设在第1与第2侧框架的上部之间,第1侧框架具有开放截面结构,第2侧框架具有封闭截面结构,在第1侧框架的上部以封闭开放截面结构的方式结合有增强部件(3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车辆等上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具有:支承座椅坐垫的座椅坐垫框架、支承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框架、以及使座椅靠背框架以能够调节角度的方式与座椅坐垫框架结合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中,座椅靠背框架具有左右一对侧框架和架设在一对靠背侧框架的上端部之间的上部框架。右靠背侧框架及上部框架形成为封闭截面结构,左靠背侧框架形成为开放截面结构。右靠背侧框架的下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座椅坐垫框架上,左侧框架的下端部借助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以能够调节角度的方式固定在座椅坐垫框架上。此外,在右侧框架的上端部上设有引导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导向器。该交通工具用座椅中,能够较薄地形成左靠背侧框架,并且能够将其他部件配置在左靠背侧框架的内侧,从而能够高效地配置框架及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90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将左靠背侧框架设为开放截面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左靠背侧框架与右靠背侧框架及上部框架相比刚性低,对于外部载荷,应力容易集中于左靠背侧框架、以及左靠背侧框架与上部框架之间的结合部,左侧框架的结合部容易产生变形。尤其,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在右靠背侧框架的上端部设有安全带导向器的情况下,经由座椅安全带及安全带导向器输入的载荷导致左靠背侧框架的结合部容易产生变形。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背景,课题在于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抑制座椅靠背框架针对外部载荷所产生的变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S的特征在于,具有座椅靠背框架F2,该座椅靠背框架F2包括:第1及第2侧框架8、9,它们具有经由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2、43与座椅坐垫框架F1结合的下端部;以及上部框架10,其架设在所述第1与第2侧框架的上部之间,所述第1侧框架具有开放截面结构,所述第2侧框架具有封闭截面结构,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上部以封闭所述开放截面结构的方式结合有增强部件30。
根据该结构,第1侧框架的上部与增强部件协同地形成封闭截面结构,因此第1侧框架的刚性提高,抑制了变形。由此,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的外部载荷从上部框架经由第1及第2侧框架、靠背倾角调节机构高效地传递至座椅坐垫框架。此外,第1侧框架的下部成为开放截面结构,因此能够使第1侧框架薄,从而紧凑化。此外,能够在第1侧框架的内侧配置其他部件或装置。
此外,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所述上部框架的侧端部及所述第1侧框架的上端部中的一方形成向另一方侧弯曲的弯曲部23,所述增强部件沿着所述弯曲部延伸。
根据该结构,上部框架与第1侧框架通过弯曲部平滑地连接,因此抑制了应力向上部框架与第1侧框架之间的结合部集中。此外,弯曲部通过增强部件增强,因此进一步抑制了上部框架与第1侧框架之间的结合部的变形。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所述第1侧框架形成所述弯曲部。
根据该结构,利用弯曲部的立体结构提高了第1侧框架的刚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所述弯曲部的横截面形成为槽形,所述增强部件形成为与所述弯曲部嵌合而与所述弯曲部共同形成封闭截面的槽形。
根据该结构,由增强部件及弯曲部形成的封闭截面结构的刚性提高。
此外,在上述的发明中,优选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侧端部具有与所述第1侧框架的上端部结合的第1部分27A和与所述增强部件的上端结合的第2部分26A,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2部分在所述上部框架的长度方向上错开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上部框架与第1侧框架之间的结合部和上部框架与增强部件之间的结合部在左右方向上错开,上部框架的侧端部与结合有增强部件的第1侧框架的上端部彼此卡合。由此,上部框架与第1侧框架之间的结合部的刚性提高。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所述第1侧框架具有向所述第2侧框架侧开口的开放截面结构。
根据该结构,在第1侧框架的朝向第2侧框架侧(座椅靠背的内侧)的一侧形成有容纳其他部件的容纳部。由此,其他部件被第1侧框架保护,难以从外部受到载荷。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形成有贯通孔31,所述增强部件的下端30B延伸至与所述贯通孔对置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第1侧框架上,刚性因贯通孔而下降的部分通过增强部件增强。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用于支承衬垫的支架32,所述增强部件的下端隔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支架的上方。
根据该结构,在支架与增强部件之间形成有间隔,在支架的周围确保了空间。由此,能够将衬垫配置在支架周围,并且能够扩大支架与衬垫的卡合或接触面积。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为了与乘客的上背部对应而还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及第2侧框架转动的方式设置的可动框架F3,所述可动框架具有枢转支承部63A,所述枢转支承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及第2侧框架结合,成为转动中心,所述增强部件配置在比所述可动框架的枢转支承部靠上方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可动框架的枢转支承部配置在第1侧框架的开放截面结构部分,因此能够高效地配置可动框架及第1侧框架。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1侧框架上设有用于支承衬垫的衬垫支承部件86,所述衬垫支承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1侧框架的比所述枢转支承部靠上侧的部分结合,所述衬垫支承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1侧框架的比所述枢转支承部靠下侧的部分结合,所述衬垫支承部件的中间部被配置成比所述第1侧框架向所述第2侧框架侧伸出,并且覆盖所述枢转支承部的前侧。
根据该结构,利用衬垫支承部件提高了第1侧框架的刚性。此外,衬垫支承部件配置成包围枢转支承部,因此避免了衬垫与枢转支承部接触。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下部中的所述第2侧框架侧设有驱动所述靠背倾角调节机构的电动机47A。
根据该结构,利用形成为开放截面结构的第1侧框架的内侧部分,电动机被高效地配置在座椅靠背内。此外,电动机被第1侧框架保护,因此防止了载荷从外部施加于电动机。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所述第1侧框架利用一个所述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3与所述座椅坐垫框架结合,所述第2侧框架利用两个所述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2与所述座椅坐垫框架结合。
根据该结构,在第2侧框架与座椅坐垫框架之间的结合部设有两个靠背倾角调节机构,因此提高了第2侧框架与座椅坐垫框架之间的结合部的刚性。由此,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上的外部载荷主要经由第2侧框架及两个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传递至座椅坐垫框架,从而第1侧框架难以产生变形。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在所述第2侧框架的上端部设有引导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导向器16。
根据该结构,经由座椅安全带及安全带导向器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上的外部载荷主要经由第2侧框架及两个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传递至座椅坐垫框架。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在交通工具用座椅中抑制座椅靠背框架针对外部载荷所产生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斜前方观察座椅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3是省略示出可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部的立体图。
图4是省略示出可动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上部的左侧视图。
图5是透视左靠背侧框架而示出靠背下部框架与驱动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左侧视图。
图6是从左斜后方观察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立体图。
图7是从右斜后方观察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立体图。
图8是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主视图。
图9是从右斜前方观察座椅靠背框架下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的驱动轴、延长轴、及操作杆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8:左靠背侧框架;
9:右靠背侧框架;
10:靠背上部框架;
11:靠背下部框架;
13:右上靠背侧框架;
14:右下靠背侧框架;
16:安全带导向器;
21:左上靠背侧框架;
21D:突出部;
22:左下靠背侧框架;
23:弯曲部;
31:定位孔;
32:左衬垫支承支架;
37:容纳部;
41:第1靠背倾角调节机构;
42:第2靠背倾角调节机构;
43: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
45:连结轴;
47:驱动装置;
47A:电动机;
47C:连接器;
47D:电动机壳体;
49:线束支承部件;
50:辅助框架;
60:侧框架;
61:上部框架;
62:上部侧框架;
62E:增强壁;
62F:线束支承部;
63:下部侧框架;
65:连结管;
67: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
67A:驱动轴;
70:延长轴;
71:操作杆;
77:第1脆弱部;
78:第2脆弱部;
81:第1衬垫支承部件;
85:第5衬垫支承部件;
86:第6衬垫支承部件;
88:保护部件;
89:连结部件;
89A:连结部;
89B:限制部;
91:支架;
91A:导孔;
F1:座椅坐垫框架;
F2:座椅靠背框架;
F3:可动框架;
S: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汽车的后部座席(包括第2列和第3列)的一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落座于座椅S上的乘客为基准确定左右。对于左右成对设置的相同结构,标上共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S的框架具有:构成座椅坐垫的座椅坐垫框架F1、和构成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框架F2及可动框架(中央折入框架)F3。通过在座椅坐垫框架F1上包上衬垫及表层材料而构成座椅坐垫,通过在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及可动框架F3上包上衬垫及表层材料而构成座椅靠背。衬垫由聚氨酯泡沫等具有弹性的缓冲材料形成,表层材料由合成皮革或布料等形成。此外,座椅靠背的后部被由树脂等形成的罩覆盖。
座椅坐垫框架F1具有沿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坐垫侧框架2、架设在各坐垫侧框架2的前部之间的板状的盘框架3、以及架设在各坐垫侧框架2的后部之间的后部框架4,并形成为框形。座椅坐垫框架F1经由滑动装置5与车辆的地板结合。滑动装置5包括导轨及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导轨上的滑块,优选导轨沿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延伸。
座椅靠背框架F2具有大致沿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靠背侧框架8、9、架设在左右的靠背侧框架8、9的上端部之间的靠背上部框架10、以及架设在靠背侧框架8、9的下部之间的靠背下部框架11,并形成为框形。另外,左右的靠背侧框架8、9的下端部延伸至比靠背下部框架11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1~图3所示,右靠背侧框架9具有大致沿上下延伸的右上靠背侧框架13以及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下部结合的右下靠背侧框架14。右上靠背侧框架13由作为金属板部件的内侧部件13A和外侧部件13B构成。内侧部件13A及外侧部件13B分别具有槽形的横截面,内侧部件13A相对于外侧部件13B配置在左方(在左右方向上为座椅靠背的内侧)。内侧部件13A以槽形的开口面向右方的方式配置,外侧部件13B的槽形的开口面向左方,且外侧部件13B嵌合于内侧部件13A的内部。内侧部件13A与外侧部件13B通过焊接等彼此结合。由此,右上靠背侧框架13在长度方向上的各部处形成为横截面为大致长方形的封闭截面结构。
如图2所示,右下靠背侧框架14是金属板部件,通过焊接等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下部外侧结合,并且比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右下靠背侧框架14的主面面向左右,除去其上缘,在前缘、后缘及下缘形成有向左方(内侧)突出的肋板14A。肋板14A通过将右下靠背侧框架14的缘部弯折立起而形成。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下端部配置在右下靠背侧框架14的肋板14A之间,肋板14A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彼此抵接。
在右靠背侧框架9的上端部结合有用于支承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导向器16的安全带导向器支架17。安全带导向器支架17是组合多个金属板部件而形成的,通过焊接等与右靠背侧框架9的上端部结合的安全带导向器支架17从右靠背侧框架9的上端部向上方突出,在其上端部结合有安全带导向器16。
安全带导向器16是用于引导座椅安全带的部件。安全带导向器16由金属板部件形成,具有座椅安全带能够通过的贯通孔、即导孔。安全带导向器16以导孔朝向前后的方式载置于安全带导向器支架17的上端部,并利用螺栓紧固等结合手段与安全带导向器支架17结合。虽未图示,在座椅坐垫框架F1的下方设有以能够拉出的方式卷收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卷收器,座椅安全带在座椅坐垫框架F1的下方向后方延伸,沿着右靠背侧框架9的后表面向上方延伸,通过安全带导向器16而向前方拉出。
如图1~图7所示,左靠背侧框架8具有大致沿上下延伸的左上靠背侧框架21和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部结合的左下靠背侧框架22。左上靠背侧框架21及左下靠背侧框架22由金属板部件形成。左上靠背侧框架21在其上端部具有弯曲部23,该弯曲部23向后方且右方(靠背上部框架10侧)平滑地弯曲,末端部23A(上端部)向右方延伸。形成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主部的侧边部21A在除去弯曲部23的大部分处面向左右,在弯曲部23处从面向左右方向的形态连续地变化至面向前后的形态。由此,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部中的侧边部21A的前缘在弯曲部23处连续地变化为上缘,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部中的侧边部21A的后缘在弯曲部23处连续地变化为下缘。
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侧边部21A的前缘及后缘形成有向内侧(右方)突出的肋板21B、21C。肋板21B、21C沿着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弯曲部23处沿着上缘及下缘设置,并向前方突出。由此,左上靠背侧框架21在长度方向上的各部的横截面形成为槽形,具有开放截面结构。肋板21B、21C通过将侧边部21A的缘部弯折立起而形成。
如图6、图7及图9所示,左下靠背侧框架22是金属板部件,通过焊接等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部外侧(左侧)结合,比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主面面向左右,除去其上缘,在前缘、后缘及下缘形成有向内侧(右方)突出的肋板22A。肋板22A通过将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缘部弯折立起而形成。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端部配置在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肋板22A之间,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肋板22A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肋板21B、21C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彼此抵接。
如图3所示,靠背上部框架10由作为金属板部件的前侧部件26和后侧部件27构成。前侧部件26及后侧部件27分别具有槽形的横截面,前侧部件26相对于后侧部件27配置在前方。后侧部件27以槽形的开口面向前方的方式配置,前侧部件26的槽形的开口面向后方,且前侧部件26嵌合于后侧部件27的内部。前侧部件26与后侧部件27通过焊接等彼此结合。由此,靠背上部框架10在长度方向上的各部处形成为横截面为大致长方形的封闭截面结构。
前侧部件26及后侧部件27各自的右端部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上端部结合。详细地说,后侧部件27的右端部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后表面焊接,前侧部件26的右端部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焊接。
靠背上部框架10的左端部中,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比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27A向左方突出。由此,靠背上部框架10在左端部具有开放截面结构,在除去左端部的其他部分具有封闭截面结构。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27A与左侧框架的弯曲部23的末端部23A抵碰,通过焊接彼此结合。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伸入弯曲部23的向前方开口的槽形的内侧并嵌合。从前侧部件26的上缘及下缘向后方突出的肋板配置在形成于弯曲部23的上缘及下缘上的肋板之间,并抵接。前侧部件26与弯曲部23协同形成封闭截面结构。
如图3所示,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上半部的内侧设有增强部件30。增强部件30由金属板部件形成,具有槽形的横截面。增强部件30以其槽形的开口与左上框架的槽形的开口彼此面对的方式嵌合于左上框架的槽形的内侧。即,增强部件30在与弯曲部23对应的部分处与弯曲部23同样地弯曲并延伸。增强部件30具有与配置在弯曲部23内的靠背上部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抵碰的上端部30A,并从上端部30A通过弯曲部23内而延伸至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增强部件30的主面在上端部处朝向前后,随着沿弯曲部23向下方前进而连续地弯曲为朝向左右,在下端部处朝向左右。沿着增强部件30的两侧缘形成的肋板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两肋板21B、21C的内表面抵接。增强部件30具有与靠背上部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抵碰的上端部30A,并在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两肋板的突出端抵接的多个位置处被焊接起来。
增强部件30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包括弯曲部23的上半部协同形成封闭截面结构。由增强部件30及左上靠背侧框架21形成的封闭截面结构的开口端与由靠背上部框架10形成的封闭截面结构的开口端结合,从而形成连续的封闭截面结构。即,靠背上部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及后侧部件27、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上半部、以及增强部件30协同形成中空部连续的封闭截面结构。由此,座椅靠背框架F2的从上部至左侧部的部分由中空部连续的封闭截面结构构成。
由于靠背上部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26A配置在比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27A靠左方的位置,后侧部件27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之间的结合部和前侧部件26与增强部件30之间的结合部沿左右方向彼此错开地配置。由此,从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观察,靠背上部框架10和左上靠背侧框架21形成彼此重合的重叠部。通过重叠部提高了左上靠背侧框架21与靠背上部框架10之间的结合部的刚性。
如图2及图4所示,靠背上部框架10及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弯曲部23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上部,整体上弯曲成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后方凸出。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侧边部21A的比弯曲部23靠下方的部分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定位孔31。定位孔31呈沿着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定位孔31的使用目的是在制造座椅S时被插入制造装置的定位销,从而将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位置定位于规定位置。增强部件30的下端缘30B从左右方向观察被配置在与定位孔31重合的位置。详细地说,增强部件30的下端缘30B与定位孔31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对应地配置。由此,从左右方向观察,定位孔31的上半部被增强部件30覆盖,下半部沿左右贯通。由此,制造装置的定位销在定位孔31的下部能够增大插入量。
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侧边部21A的右侧面上的比定位孔31靠下侧部分,通过焊接等结合有左衬垫支承支架32。左衬垫支承支架32通过增强部件30的下方而向右方突出,具有朝向上方的载置面。在左衬垫支承支架32的载置面与增强部件30的下缘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结合有右衬垫支承支架33。右衬垫支承支架33配置在与左衬垫支承支架32对应的位置,向左方突出,具有朝向上方的载置面。在左衬垫支承支架32及右衬垫支承支架33的载置面上载置有座椅靠背衬垫的卡合部。
如图6~图9所示,靠背下部框架11具有封闭截面结构,并具有: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端部结合的左端部11A、以及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下端部结合的右端部11B。本实施方式的靠背下部框架11通过使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管弯曲而形成。
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之间的结合部相比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部及右侧面部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向后方错开地配置。另外,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的后缘相比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部及右侧面部的后缘配置在前方。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在上下方向上相比右下靠背侧框架14的上缘配置在下方。在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部、右侧面部、及右下靠背侧框架14上形成有供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贯穿的右贯穿插入孔35。各右贯穿插入孔35优选形成为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嵌合的大小。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在贯穿插入各右贯穿插入孔35中的状态下,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右贯穿插入孔35的周缘焊接。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的端面优选配置成与右下靠背侧框架14的外表面大致共面。
如图6及图7所示,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侧边部21A具有比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部分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21D。突出部21D的后缘(外缘)形成为平滑的曲线状,肋板21C沿着突出部21D的后缘延伸。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相比侧边部21A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向后方错开地配置。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也可以配置成至少一部分与突出部21D重合。即,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后缘也可以配置在比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除去突出部21D以外的后缘靠后方的位置。此外,如图5所示,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之间的结合部相比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之间的结合部向后方错开地配置。
如图6所示,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侧边部21A形成有供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贯穿的左贯穿插入孔36。左贯穿插入孔36优选形成为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嵌合的大小。左贯穿插入孔36优选其一部分与突出部21D重合,且该左贯穿插入孔36形成在未到达突出部21D的后缘的位置。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与左贯穿插入孔36对应的部分被切除,左贯穿插入孔36向左方露出。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在贯穿插入左贯穿插入孔36中的状态下,与侧边部21A的内表面的左贯穿插入孔36的周缘焊接。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端面优选配置成与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外表面大致共面。
靠背下部框架1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11C配置在比左端部11A及右端部11B靠后方且下方的位置。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及右端部11B以随着从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及右上靠背侧框架13结合的结合部向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侧前进而向后方且下方前进的方式延伸,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与左右方向平行地呈直线状延伸。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相对于右端部11B配置在后方,因此与右端部11B相比,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度小。根据以上的形状,靠背下部框架11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形状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另一方面中央部11C的形状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
如图9所示,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在突出部21D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结合,并相对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央向后方错开,因此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内侧(右侧)且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前方形成有用于容纳其他部件或装置的容纳部37。左上靠背侧框架21形成为向内侧开口的槽形,因此容纳部37形成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槽形的内侧。
如图6~图8所示,左坐垫侧框架2的后部与左靠背侧框架8的下端部(左下靠背侧框架22)通过第1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彼此结合。右坐垫侧框架2的后部与右靠背侧框架9的下端部(右下靠背侧框架14)通过第2及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2、43彼此结合。由此,座椅靠背框架F2能够以沿左右延伸的轴线为转动轴线转动(倾倒)。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是将各靠背侧框架8、9相对于各坐垫侧框架2的倾倒(转动)角度维持在任意位置的装置,能够应用公知的各种机构。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是接收电动机的旋转力而使转动角度变化的电动式的靠背倾角调节装置,它们分别具有:圆板状的第1部件(未图示),其与坐垫侧框架2结合;第2部件(未图示),其形成圆板状,与所述第1部件相对地配置,并与右下靠背侧框架14及左下靠背侧框架22结合;以及驱动轴(未图示),其贯穿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中心部,通过相对于第1部件转动来使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相对角度变化。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中,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角度与驱动轴的旋转量相应地变化。
对这样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的一例进行说明。第1部件具有与其旋转轴同轴地突出的第1圆筒部。在第1圆筒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齿轮。第2部件具有与其旋转轴同轴地突出且容纳所述第1圆筒部的第2圆筒部。在第2圆筒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内齿轮。第2圆筒部的内径形成为比第1圆筒部的外径大,内齿轮的齿数形成为比外齿轮的齿数多1或2。外齿轮与内齿轮在一部分处啮合,由此第1部件及第2部件彼此偏心地配置。第2部件在第2圆筒部的内侧具有同轴地突出的第3圆筒部。第3圆筒部的外径形成为比第1圆筒部的内径充分小,第3圆筒部以形成间隙的方式伸入第1圆筒部的内部。形成于第3圆筒部的内侧的孔贯通第2部件并向外部露出。同样地,形成于第1圆筒部的内侧的孔贯通第1部件并向外部露出。在第1圆筒部的内周面与第3圆筒部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一对锁定片,它们沿周向彼此隔着距离地配置;以及弹簧,其设置在各锁定片之间,对各锁定片向在周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向施力。在第3圆筒部的内侧容纳有能够与第3圆筒部同轴地旋转的驱动轴。驱动轴具有驱动片,该驱动片从比第3圆筒部的突出端靠外侧的部分沿径向延伸,并能够沿周向按压锁定片。
关于上述那样构成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在通常时,借助被弹簧施力的各锁定片,第3圆筒部被向第1圆筒部内的一侧按压,维持在外齿轮与内齿轮的啮合位置,从而维持了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角度。当驱动轴旋转时,驱动片将锁定片向周向上的一侧按压,被锁定片按压的第3圆筒部在第1圆筒部内沿周向移动。此时,由于外齿轮及内齿轮的齿数不同,伴随第3圆筒部向周向移动,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角度变化。这样,第2部件相对于第1部件的角度与驱动轴的旋转量相应地变化。
第1~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的驱动轴通过沿转动轴线X延伸的连结轴45彼此连结。在各驱动轴上形成有贯通孔,连结轴45穿过各驱动轴的贯通孔而延伸。连结轴45及各驱动轴的贯通孔通过锯齿彼此结合,从而连结轴45及驱动轴一体地旋转。当连结轴45旋转时,第1~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的驱动轴一体地旋转,第1~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R1~R3同时使座椅靠背S2相对于座椅坐垫S1的转动角变化。
如图7~图9所示,在形成于左靠背侧框架8的内侧(右侧)的容纳部37中设有用于使连结轴45旋转的驱动装置47。驱动装置47具有电动机47A和对电动机47A的旋转力进行减速并将其传递至连结轴45的减速机构47B。减速机构47B包括蜗杆及涡轮等公知的齿轮系。减速机构47B配置在第1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3及左下靠背侧框架22的右侧,连结轴45贯穿减速机构47B。电动机47A以旋转轴线大致沿上下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减速机构47B的上侧,并配置在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前方。详细地说,减速机构47B形成为左右宽度相对于前后宽度较小的扁平形状,电动机47A设置在减速机构47B的上部前侧。例如,配置成减速机构47B所包括的涡轮的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与电动机47A的旋转轴连结,将与涡轮啮合的蜗杆配置在涡轮的前方的情况下为这样的方式。
电动机47A具有连接电动机用线束的连接器47C。连接器47C配置在电动机壳体47D的外表面的面向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侧的部分。即,连接器47C设置在电动机壳体47D的后部,并配置在电动机壳体47D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右端部11B之间。此外,连接器47C以连接部面向上方的方式配置。
电动机用的线束的中间部支承于设在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线束支承部件49。线束支承部件49具有例如与靠背下部框架11焊接的板片部,在板片部上通过紧固带等紧固有线束。
如图6~图9所示,在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设有向下方突出的辅助框架50。辅助框架50具有: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框形的框部50A和架设在框部50A的增强部50B。框部50A通过弯曲金属管而形成,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协同地形成长方形的框形。框部50A以大致长方形的长边为下缘的方式配置,并在上部通过焊接等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结合。增强部50B由金属板部件形成,配置成沿上下纵贯框部50A,增强部50B的上端部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焊接,下端部与框部50A的下缘焊接。
辅助框架50配置在连结轴45的后方,其下端部配置在比连结轴45靠下方的位置。此外,辅助框架50以下端部相对于上端部配置于前方的方式沿前后倾斜。辅助框架50的下缘构成座椅靠背的下缘。
如图2所示,可动框架F3具有:左右一对侧框架60和使左右的侧框架60的上端部彼此结合的上部框架61。各侧框架60分别具有作为金属板部件的上部侧框架62和下部侧框架63,并形成为彼此左右对称的形状。
上部侧框架62具有:侧边部62A,其沿上下延伸,且主面朝向左右方向;以及上边部62B,其从侧边部62A的上端部平滑地弯曲,并向左右方向内侧延伸,主面朝向前后。侧边部62A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弯曲,上部相对于下部向左右方向内侧错开。在侧边部62A的前缘及后缘上,以沿着各缘的方式延伸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肋板62C、62D。沿着侧边部62A的前缘延伸的肋板62C在侧边部62A的上端与上边部62B的上缘连续,之后沿着上缘延伸。此外,在侧边部62A的上半部中的后缘上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的增强壁62E。增强壁62E与上边部62B连续,并连接侧边部62A与上边部62B的角部。侧边部62A、上边部62B、肋板62C以及增强壁62E通过对一个金属板部件进行弯曲加工而一体地形成。
上部框架61沿左右方向延伸,在其左右端部与左右的上部侧框架62的上边部62B对置。此外,上部框架61的左右端部向前方且下方平滑地弯曲,并沿着左右的上部侧框架62的侧边部62A的左右方向内表面延伸。上部框架61通过焊接等与上部侧框架62的上边部62B及侧边部62A结合。上部框架61是横截面形成为槽形的金属板部件,并配置成槽形的开口朝向对置的上边部62B及侧边部62A侧。由此,上部框架61与上边部62B及侧边部62A协同地形成封闭截面结构。在左右的侧边部62A的下部之间架设有连结管65。
如图2、图7及图8所示,下部侧框架63由金属板部件形成。下部侧框架63配置成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主面朝向左右方向。下部侧框架63的上端部通过螺栓紧固等与上部侧框架62的侧边部62A的左右方向外表面结合。下部侧框架63在其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弯曲,下端部相对于上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错开。此外,下部侧框架63的下端部形成为前后宽度相对于上部较大,并构成了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倾倒)的方式安装于各靠背侧框架上的枢转支承部63A(安装部)。
右侧的下部侧框架63的枢转支承部63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右靠背侧框架9)结合。左侧的下部侧框架63的枢转支承部63A通过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左靠背侧框架8)结合。两个下部侧框架63的转动轴线配置成同轴,并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衬垫支承支架32、33与靠背下部框架11之间。
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具有: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结合的第1部件、与下部侧框架63的枢转支承部63A结合的第2部件、和设在第1部件与第2部件之间并通过转动来切换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结合及分离的驱动轴67A。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可以是公知的手动式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说明这样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的一个具体例,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设置成,第1部件与第2部件同轴地配置,驱动轴贯穿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旋转中心。此外,靠背倾角调节机构具有:凸轮盘,其配置在形成于第1部件与第2部件之间的内部空间中,并与驱动轴一体地旋转;多个锁定部件,其配置在内部空间中;以及扭力弹簧等施力部件,其对凸轮盘向一个旋转方向施力。锁定部件与形成在第1部件上的引导槽卡合,配置成能够沿第1部件的径向移动。锁定部件在径向内侧部分具有凸轮部,在径向外侧部分具有外齿,当向径向外侧移动时与内齿卡合,该内齿在整个周向上形成在第2部件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周面上。凸轮盘与锁定部件卡合,当向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使锁定部件向径向外侧移动,当向另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使锁定部件向径向内侧移动。由此构成的靠背倾角调节机构在通常时成为如下这样的锁定状态:驱动轴被施力部件施力而位于锁定位置,锁定部件与第2部件卡合,第1部件及第2部件的旋转位置被锁定。另一方面,当驱动轴克服施力部件而旋转并位于解除位置时成为如下这样的解除状态:锁定部件从第2部件分离,第1部件与第2部件能够相对旋转。
如图6所示,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侧边部21A在与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对置的部分具有向左右方向内侧鼓出的鼓出部21E。鼓出部21E具有大致与肋板21B、21C的高度相同的鼓出量,其突出端形成为朝向左右方向内侧的平面。鼓出部21E的背侧与鼓出部21E的形状对应地凹陷。由于鼓出部21E,左侧的下部侧框架63配置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槽形的外侧。由此,可动框架F3不会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肋板21B、21C碰撞,而能够向前后倾倒。
如图2及图6所示,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的驱动轴67A贯穿鼓出部21E,并向侧边部21A的左右方向外侧突出。在驱动轴67A的末端部上结合有延长轴70。在延长轴70的内端形成有结合孔70A,在该结合孔70A中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有驱动轴67A的末端。优选驱动轴67A的末端部形成为例如长方形或正方形等棱柱形,结合孔70A形成为具有与这些棱柱互补的横截面的孔。延长轴70与驱动轴67A同轴地延伸,并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延长轴70的外端与操作杆71结合。在操作杆71上形成有延长轴70的外端能够伸入的结合孔71A。在延长轴70的外端的外周面及操作杆71的结合孔70A的内周面上分别形成有彼此卡合的锯齿70B、71B。操作杆71经由延长轴70与驱动轴67A结合,成为一体而旋转。由此,通过手动操作操作杆71,能够在锁定状态与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
如图7所示,在左侧的下部侧框架63的枢转支承部63A的左右方向内侧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盘簧73。盘簧73与可动框架F3的转动轴同轴地配置,一端与左侧的下部侧框架63结合,另一端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结合。盘簧73向着使可动框架F3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F2向前方倾倒的方向施力。
如图2所示,在上部框架61上结合有用于支承头枕的一对头枕安装部75。头枕安装部75形成为筒状,在内部被插入有树脂制的筒形部件、即支承件(未图示)。头枕具有一对头枕支柱(未图示),头枕支柱通过支承件插入头枕安装部75,从而安装在上部框架61上。
包括上部侧框架62及下部侧框架63的侧框架60具有至少一个第1脆弱部77。第1脆弱部77使侧框架60的刚性局部降低,在被施加外部载荷时成为变形的起点。第1脆弱部77例如可以是在部件的侧缘上开口的切口部、形成在部件上的贯通孔、隔着规定的间隔连续地配置贯通孔而成的孔眼线、使部件的壁厚相对于其他部分薄的薄壁部等。
第1脆弱部77优选配置在侧框架60中的头枕安装部75与枢转支承部63A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脆弱部77配置在上部侧框架62中的比上部框架61的下端靠下方、且比下部侧框架63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此外,第1脆弱部77配置在上部侧框架62中的比与连结管65结合的结合部靠上方的位置。左右的第1脆弱部77配置在相同的上下位置。
此外,第1脆弱部77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增强壁62E对应的位置。增强壁62E在与第1脆弱部77对应的部分具有第2脆弱部78。第2脆弱部78与上述那样的第1脆弱部77为同样的结构。由此,当由于外部载荷导致从第1脆弱部77产生变形时,第2脆弱部78也变形,从而抑制了增强壁62E阻碍上部侧框架62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脆弱部77是分别形成在上部侧框架62上的切口部,从前缘的肋板62C的突出端延伸到达侧边部62A。此外,第2脆弱部78中,左右的切口部是分别形成在增强壁62E上的切口部,从增强壁62E的下缘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至比第1脆弱部77靠上方的位置。第2脆弱部78在左右方向上越接近各上部侧框架62的侧边部62A配置越好。由于这些结构的第2脆弱部78,增强壁62E的下部不会影响上部侧框架62的刚性。
增强壁62E的下部构成用于支承线束的线束支承部62F。线束支承部62F包括沿厚度方向贯通增强壁62E的下部的贯通孔。在线束支承部62F上通过紧固带等紧固有线束。支承于该线束支承部62F的线束与配置在由可动框架F3支承的座椅靠背的上部的例如加热器等装置连接。
在可动框架F3及左右的靠背侧框架8、9的适当位置设有用于支承座椅靠背衬垫的第1~第6衬垫支承部件81~86。左右一对第1衬垫支承部件81分别设在上部侧框架62上。各第1衬垫支承部件81是将杆状部件弯曲而形成的,具有:上端部,其焊接在上部侧框架62的比第1脆弱部77靠上侧的位置;以及下端部,其焊接在相同侧的上部侧框架62的比第1脆弱部77靠下侧的位置。各第1衬垫支承部件8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相对于上部侧框架62向前方且左右方向外侧伸出。优选各第1衬垫支承部件81相对于具有第1脆弱部77的上部侧框架62刚性充分低,不阻碍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的上部侧框架62的变形。第1衬垫支承部件81具有多个作为变形的起点的弯曲部,刚性被抑制得较低。
第2衬垫支承部件82在上部框架61与连结管65之间架设在左右的上部侧框架62之间。第3衬垫支承部件83沿左右方向延伸,具有分别与连结管65的两端部结合的两端部。第3衬垫支承部件83的中间部相对于连结管65向下方伸出。
第4衬垫支承部件84具有:架设在左右的衬垫支承支架32、33之间的第1杆状部件84A、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具有分别与第1杆状部件84A的两端部结合的两端部的第2杆状部件84B。第2杆状部件84B的中间部相对于第1杆状部件84A向下方且前方伸出。
第5衬垫支承部件85由杆状部件形成,并沿左右方向延伸,具有: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后表面结合的右端部、和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后表面结合的右端部。第5衬垫支承部件85的左右端部配置在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的后方。第5衬垫支承部件85在左右方向上的中间部相对于两端部向前方伸出。
第6衬垫支承部件86由杆状部件形成并上下延伸,具有与左上侧框架的前缘的肋板21B焊接的上端部及下端部。第6衬垫支承部件86的上端部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比枢转支承部63A靠上方的位置,下端部配置在比枢转支承部63A靠下方的位置。第6衬垫支承部件86的中间部配置成相对于左上侧框架向右方伸出,并覆盖盘簧73的前方。
在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上设有保护可动框架F3的右侧的枢转支承部63A的保护部件88。保护部件88具有:下端部,其与右上靠背侧框架13的左侧面上的比枢转支承部63A靠下侧的部分焊接;以及上端部,其向枢转支承部63A的左方伸出而形成自由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部件88是使杆状部件弯曲而形成的,其两端部形成下端部,中间部形成上端部。
如图2、图8及图9所示,靠背下部框架11与第5衬垫支承部件85通过连结部件89进行连结。连结部件89是通过使杆状部件弯曲而形成的。连结部件89具有:与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焊接的一端部、从一端部沿上下延伸至第5衬垫支承部件85的连结部89A、以及从连结部89A的上端向左方且前方突出后弯曲并上下延伸的限制部89B。连结部件89中,连结部89A与限制部89B之间的部分与第5衬垫支承部件85焊接。限制部89B配置在盘簧73的右方,限制其他部件向盘簧73及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接近。
如图2、图7~图9所示,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后缘的肋板21C中的、与第5衬垫支承部件85结合的部分的下方结合有支架91。支架91是金属板部件,沿着第5衬垫支承部件85向右方延伸。支架91的上缘向前方弯曲,并与第5衬垫支承部件85卡定。此外,支架91配置在连结部件89的后方,其右端部延伸至与连结部件89的连结部89A对应的位置,并与连结部89A焊接。由此构成的支架91覆盖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及盘簧73的后方,限制其他部件向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及盘簧73接近。
在支架91上形成有前后贯通的导孔91A。在由可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内延伸的线束配置成从后侧向前侧通过导孔91A,之后通过连结部件89的限制部89B的右方。由此,线束被支架91及连结部件89限制向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及盘簧73接近。
以下对上述那样构成的座椅S的效果进行说明。座椅S中,由于左靠背侧框架8的上部与增强部件30协同地形成封闭截面结构,左靠背侧框架8的刚性提高,抑制了变形。由此,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上部的外部载荷从靠背上部框架10经由左右的靠背侧框架8、9及第1~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高效地传递至座椅坐垫框架F1。此外,由于左靠背侧框架8的下部为开放截面结构,能够使左靠背侧框架8薄,从而紧凑化。此外,能够在左靠背侧框架8的内侧配置包括电动机47A的驱动装置47等其他部件或装置。
靠背上部框架10与左靠背侧框架8通过弯曲部23平滑地连接,因此抑制了应力向靠背上部框架10与左靠背侧框架8之间的结合部集中。此外,弯曲部23通过增强部件30增强,因此进一步抑制了靠背上部框架10与左靠背侧框架8之间的结合部的变形。
由于左上靠背侧框架21形成弯曲部23,利用弯曲部23的立体结构,作为金属板部件的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截面惯性矩(刚性)提高。此外,弯曲部23的横截面形成为槽形,增强部件30形成为与弯曲部23嵌合而与弯曲部23共同形成封闭截面的槽形,因此由增强部件30及弯曲部23形成的封闭截面结构的刚性提高。
靠背上部框架10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之间的结合部、和靠背上部框架10与增强部件30之间的结合部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错开,因此靠背上部框架10的左端部与结合有增强部件30的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上端部彼此卡合。由此,靠背上部框架10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之间的结合部的刚性提高。
由于左上靠背侧框架21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内侧(右方)开口的槽形,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内侧形成有容纳包括电动机47A的驱动装置47等其他部件的容纳部37。由此,其他部件被左上靠背侧框架21保护,难以从外部受到载荷。
增强部件30的下端延伸至与定位孔31对置的位置,因此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中因定位孔31而刚性下降的部分通过增强部件30增强。
增强部件30的下端隔着间隔地配置在衬垫支承支架32的上方,因此在衬垫支承支架32与增强部件30之间形成间隔,从而在衬垫支承支架32的周围确保了空间。由此,能够将座椅靠背衬垫配置在衬垫支承支架32的周围,并且能够扩大衬垫支承支架32与座椅靠背衬垫的卡合面积。
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配置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开放截面结构部分,因此能够高效地配置可动框架F3及左上靠背侧框架21。
限制座椅靠背衬垫移动的第6衬垫支承部件86配置成包围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因此避免了座椅靠背衬垫与枢转支承部63A接触。
在右靠背侧框架9与座椅坐垫框架F1之间的结合部设有两个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2、43,因此提高了右靠背侧框架9与座椅坐垫框架F1之间的结合部的刚性。由此,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F2上的外部载荷主要经由右靠背侧框架9和第2及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2、43传递至座椅坐垫框架F1,左上靠背侧框架21难以产生变形。
由于在右靠背侧框架9的上端部设有安全带导向器16,经由座椅安全带及安全带导向器16施加于座椅靠背框架F2上的外部载荷主要经由右靠背侧框架9和第2及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2、43传递至座椅坐垫框架F1。
靠背下部框架11中,由于左端部11A相对于右端部11B向后方错开地配置,在左端部11A的前方且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下部内侧形成有容纳部37。即,能够避开配置电动机47A等其他部件的容纳部37,通过靠背下部框架11结合右上靠背侧框架13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
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向离开落座于座椅S上的乘客的背部的方向偏移,因此抑制了带给落座于座椅S的乘客不舒适感。此外,通过设置突出部21D,能够增大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向后方的偏移量。此外,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的至少一部分与突出部21D结合,由此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向后方的偏移量进一步增大。
靠背下部框架11中,由于与乘客的背部对应的中央部11C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抑制了带给乘客不舒适感。此外,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配置在比左端部11A及右端部11B靠下方且后方的位置,在与乘客的背部之间确保了距离,因此抑制了带给乘客不舒适感。
通过在形成于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内侧的容纳部37内配置电动机47A,能够利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开放截面结构将电动机47A高效地收纳在座椅靠背内。此外,由于电动机47A配置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的内侧,防止了从外部受到载荷。此外,由于连接器47C配置在壳体与靠背下部框架11之间,防止了从外部受到载荷。
与电动机47A连接的电动机用的线束支承于接近连接器47C的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侧,因此抑制了电动机用的线束的摆动。
设在靠背下部框架11上的辅助框架50配置在比第1~第3靠背倾角调节机构41~43的驱动轴及连结轴45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座椅靠背的下端部由辅助框架50保持形状。在汽车的生产线中,为了使座椅S移动,存在座椅靠背的下端部被吊架装置支承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辅助框架50存在于座椅靠背的下端部,由此座椅S的载荷经由辅助框架50施加于吊架装置,抑制了座椅靠背的变形。此外,从下方施加于座椅靠背上的载荷施加于辅助框架50,从而防止施加于驱动轴或连结轴45,因此抑制了驱动轴或连结轴45的变形。
辅助框架50配置在驱动轴及连结轴45的后方、即远离乘客的位置,因此抑制了带给乘客不舒适感。
在靠背下部框架11上设置向上方突出的连结部件89,利用连结部件89的限制部89B限制在由可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延伸的线束摆动,因此能够抑制线束向可动框架F3的枢转支承部63A、盘簧73、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接近。
由于可动框架F3具有第1脆弱部77,当对可动框架F3或与可动框架F3连结的头枕施加规定以上的外部载荷时,可动框架F3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变形,从而吸收冲击。例如,在座椅S上的乘客或配置在座椅S的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客因车辆的碰撞等与由可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或头枕碰撞的情况下,可动框架F3在第1脆弱部变形,从而吸收冲击,对乘客施加的冲击减轻。
由于第1脆弱部77设在头枕安装部75与枢转支承部63A之间,当头枕上施加有外部载荷时,可动框架F3能够可靠地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弯曲。
由于第1脆弱部77形成在可动框架F3的侧框架60的前缘,当从后方对可动框架F3施加外部载荷时,可动框架F3向前方弯曲,能够吸收冲击。由此,在配置于座椅S的后方的座椅上的乘客与由可动框架F3构成的座椅靠背的上部或头枕碰撞的情况下,施加于乘客的冲击减轻。
可动框架F3的侧框架60因具有肋板62C而刚性提高。另一方面,切口部从肋板62C延伸至侧边部62A,由此形成第1脆弱部77,因此侧框架60中的第1脆弱部77与其他部分的刚性差增大。由此,可动框架F3能够可靠地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弯曲。
通过增强壁62E提高了侧框架60与上部框架61之间的结合部的刚性。此外,增强壁62E在与第1脆弱部77在上下方向上对应的位置具有第2脆弱部78,因此侧框架60能够不被增强壁62E阻碍地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变形。第2脆弱部78从增强壁62E的下缘沿上下方向延伸至比第1脆弱部77靠上方的位置,在广阔范围内与第1脆弱部77对应,因此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的可动框架F3的变形不会被增强壁62E阻碍而可靠地进行。此外,由于在增强壁62E上设有线束支承部62F,抑制了配置在座椅靠背的上部的线束的摆动。
在可动框架F3的左右的侧框架60上架设有连结管65,第1脆弱部77设在比连结管65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侧框架60的下部侧、即与座椅靠背框架F2结合的结合部侧通过连结管65提高了刚性。此外,由于第1脆弱部77的刚性相对于侧框架60的下部侧进一步降低,因此施加有外部载荷时的变形更可靠地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
第1衬垫支承部件81以跨越第1脆弱部77的方式与侧框架60结合。但是,第1衬垫支承部件81具有作为变形的起点的弯曲部,因此当侧框架60以第1脆弱部77为起点变形时,阻碍侧框架60的变形这一情况得到了抑制。
通过设置延长轴70,能够在远离第4靠背倾角调节机构67的驱动轴67A的座椅靠背框架F2的外侧配置操作杆71。由此,即使在左上靠背侧框架21被座椅靠背衬垫等覆盖物覆盖的情况下,操作杆71也被配置在覆盖物的外侧,能够进行手动操作。由于延长轴70与操作杆71通过锯齿70B、71B结合,操作杆71与延长轴70的结合结构牢固,操作杆71的旋转被可靠地传递至延长轴70。
上面完成了对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能够大幅度地变形进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结合各部件的一例,记载了采用焊接的例子,但利用焊接结合的部分可以替换为利用铆钉的结合、摩擦搅拌接合、利用粘合剂的粘合等公知的结合方法。上述的座椅S可以构成为更换了左右的对称形。
与左上靠背侧框架21一体形成的弯曲部23可以代替左上靠背侧框架21而与靠背上部框架10一体地形成。此外,可以将靠背上部框架10的前侧部件26的左端部配置在比后侧部件27的左端部靠右方的位置,使增强部件30的端部与后侧部件27的前方的内侧嵌合。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靠背下部框架11的左端部11A相对于右端部11B向后方错开的例子,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左端部11A可以相对于右端部B向上方、下方及前方等任意的方向错开。容纳部37形成在与左端部11A的错开方向相反的一侧。此外,在容纳部37中可以容纳与驱动装置47不同的其他装置或部件等。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靠背下部框架11的中央部11C具有沿左右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形状,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中央部11C可以具有向后方突出的弧状等其他形状。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辅助框架50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外形,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具有任意的外形。在该情况下,优选辅助框架50的下缘配置在比连结轴45靠下方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第1脆弱部77设在上部侧框架62的前缘,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在上部侧框架62的后缘。在该情况下,可动框架F3针对来自前方的载荷向后方变形,从而能吸收冲击。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延长轴70与操作杆71的结合结构为利用锯齿70B、71B的卡合结构,但可以替换为其他公知的结合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车辆用座椅的例子,但本发明的座椅也能够应用于飞机用或铁道用等各种座椅。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座椅S的各结构要素未必均为必需,可以适当选择。
Claims (10)
1.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具有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第1侧框架及第2侧框架,它们具备经由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与座椅坐垫框架结合的下端部;以及上部框架,其架设于所述第1侧框架与所述第2侧框架的上部之间,
所述第1侧框架具有开放截面结构,
所述第2侧框架具有封闭截面结构,
所述第1侧框架的上端部形成向所述上部框架弯曲的弯曲部,
所述上部框架具有后侧部件和配置于所述后侧部件的前侧的前侧部件且所述上部框架的横截面形成为封闭截面结构,
所述后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弯曲部的末端部抵碰,通过焊接彼此结合,
所述前侧部件的一端比所述后侧部件向所述弯曲部侧突出,并与所述弯曲部协同形成封闭截面结构,
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上部以与所述第1侧框架协同形成封闭截面结构的方式结合有增强部件,
所述增强部件具有与所述上部框架的所述前侧部件的一端抵碰的上端部,并从所述上端部沿所述弯曲部而延伸至所述第1侧框架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
所述增强部件的主面在上端部处朝向前后,随着沿所述弯曲部向下方前进而连续地弯曲为朝向左右,在下端部处朝向左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部的横截面形成为槽形,
所述增强部件形成为与所述弯曲部嵌合而与所述弯曲部共同形成封闭截面的槽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侧框架具有向所述第2侧框架侧开口的开放截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形成有定位孔,该定位孔是在制造时被插入制造装置的定位销的贯通孔,
所述增强部件的下端延伸至与所述定位孔对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设有用于支承衬垫的支架,
所述增强部件的下端隔着间隔地配置在所述支架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为了与乘客的上背部对应,所述交通工具用座椅还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侧框架及所述第2侧框架转动的方式设置的可动框架,
所述可动框架具有枢转支承部,所述枢转支承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1侧框架及所述第2侧框架结合,成为转动中心,
所述增强部件配置在比所述可动框架的枢转支承部靠上方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侧框架上设有用于支承衬垫的衬垫支承部件,
所述衬垫支承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1侧框架的比所述枢转支承部靠上侧的部分结合,所述衬垫支承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1侧框架的比所述枢转支承部靠下侧的部分结合,所述衬垫支承部件的中间部被配置成比所述第1侧框架向所述第2侧框架侧伸出,并且覆盖所述枢转支承部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侧框架的下部中的所述第2侧框架侧设有驱动所述靠背倾角调节机构的电动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侧框架利用一个所述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与所述座椅坐垫框架结合,
所述第2侧框架利用两个所述靠背倾角调节机构与所述座椅坐垫框架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侧框架的上端部设有引导座椅安全带的安全带导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228197 | 2015-11-20 | ||
JP2015228197A JP6322616B2 (ja) | 2015-11-20 | 2015-11-20 | 乗物用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994929A CN106994929A (zh) | 2017-08-01 |
CN106994929B true CN106994929B (zh) | 2019-06-11 |
Family
ID=5880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19883.6A Active CN106994929B (zh) | 2015-11-20 | 2016-11-18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22616B2 (zh) |
CN (1) | CN1069949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79319B2 (ja) * | 2017-09-25 | 2021-12-08 |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 乗物用シート |
CN108312921B (zh) * | 2018-02-08 | 2023-06-20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头部集成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9683A (zh) * | 2007-10-26 | 2009-05-27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的框架侧部件 |
JP2013252726A (ja) * | 2012-06-05 | 2013-12-19 | Toyota Boshoku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
CN104755319A (zh) * | 2012-10-31 | 2015-07-01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搭载安全气囊模块的侧部框架及具备此的车用座椅 |
CN104870253A (zh) * | 2012-12-28 | 2015-08-26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59770A (ja) * | 2000-08-23 | 2002-02-26 | Araco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 |
JP4236983B2 (ja) * | 2003-04-25 | 2009-03-11 |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
DE102005060446A1 (de) * | 2005-12-17 | 2007-06-21 | Keiper Gmbh & Co.Kg |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
JP5006087B2 (ja) * | 2007-03-29 | 2012-08-2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5528676B2 (ja) * | 2008-03-28 | 2014-06-25 |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US9499080B2 (en) * | 2011-06-03 | 2016-11-2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seat back member |
JP5895711B2 (ja) * | 2012-05-31 | 2016-03-30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2014101044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Ts Tech Co Ltd |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搭載サイド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
JP2014088133A (ja) * | 2012-10-31 | 2014-05-15 | Ts Tech Co Ltd |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搭載サイドフレー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
JP6121714B2 (ja) * | 2012-12-28 | 2017-04-26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乗物用シート |
JP2014129007A (ja) * | 2012-12-28 | 2014-07-10 | Ts Tech Co Ltd | シート装置 |
JP2014129009A (ja) * | 2012-12-28 | 2014-07-10 | Ts Tech Co Ltd | シート装置 |
-
2015
- 2015-11-20 JP JP2015228197A patent/JP63226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1-18 CN CN201611019883.6A patent/CN1069949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39683A (zh) * | 2007-10-26 | 2009-05-27 |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 车辆座椅的框架侧部件 |
JP2013252726A (ja) * | 2012-06-05 | 2013-12-19 | Toyota Boshoku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
CN104755319A (zh) * | 2012-10-31 | 2015-07-01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搭载安全气囊模块的侧部框架及具备此的车用座椅 |
CN104870253A (zh) * | 2012-12-28 | 2015-08-26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座椅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22616B2 (ja) | 2018-05-09 |
JP2017094872A (ja) | 2017-06-01 |
CN106994929A (zh) | 2017-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14610B2 (ja) | 車両座席 | |
US8672356B2 (en) | Seatbelt device for wheelchair | |
CN106427710B (zh) | 车辆座椅 | |
CN103108781B (zh) | 车辆用后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固定结构 | |
JP5263530B2 (ja) | 車両側部の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 | |
JP6555102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6994929B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CN107428271B (zh) | 具有改进刚性结构的汽车座椅 | |
CN100581871C (zh) | 一种可折叠和可存放的车座椅 | |
CN105102262B (zh) | 适于车辆座椅的便捷入座系统和车辆座椅 | |
JP6557486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7010001A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JP6764122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6565631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3350625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 |
JP5601975B2 (ja) | 子乗せ装置付自転車 | |
JP2006175901A (ja) | 乗員保護装置 | |
JP6281547B2 (ja) |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 |
CN104163126B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靠背 | |
JP5820426B2 (ja) |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 |
JP6634120B2 (ja) |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の補強構造 | |
JP6734555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KR100484004B1 (ko) | 시트의 회전각도에 따른 시트벨트의 높낮이 자동 조절장치 | |
CN107031467A (zh)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
JP7105094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