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93956A -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93956A
CN106993956A CN201610049696.6A CN201610049696A CN106993956A CN 106993956 A CN106993956 A CN 106993956A CN 201610049696 A CN201610049696 A CN 201610049696A CN 106993956 A CN106993956 A CN 106993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induction coil
cooking machine
automatic cooking
roller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6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93956B (zh
Inventor
朱泽春
刘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96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939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93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3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93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93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电磁线盘包括底壁为与锅胆形状适配的侧壁,底壁中部设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外周设有支撑限位筋,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如此,可以更加可靠的固定驱动电机,且在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小磁场对于电机的影响,组装工艺也相对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烹饪器具,大多数包括锅胆、外壳,锅胆放置在外壳内,烹饪过程中,静止不动,依靠水的沸腾对食物搅拌或自身吸水,达到烹饪的效果。为了追求更好的烹饪效果,出现了带有搅拌装置的烹饪器具,如设有搅拌器的炒菜机、设有气流或搅拌器的饭煲。对于设置搅拌器的结构,由于在锅胆内设置了搅拌器,导致锅胆内器件较多,不平整,清洗较为困难,并且在烹饪条状食物时,会造成缠绕,导致无法烹饪。对于气流搅拌,烹饪食物时,会导致食物渣或油污堵塞,造成排气不畅,且堵塞之后清洗不易。
为解决上述问题,家电领域出现了如CN201520275651.1滚筒结构的炒菜机,烹饪食物,但这种结构仅对于锅胆的侧壁进行加热,且该专利中的驱动电机受电磁线盘的磁场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机与电磁线盘的干扰问题,同时提供可靠的立体加热、烹饪效果好的滚筒自动烹饪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包括机体、电磁线盘、锅胆、以及驱动锅胆旋转的驱动电机,锅胆位于电磁线盘的上方,所述电磁线盘包括底壁为与锅胆形状适配的侧壁,底壁中部设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外周设有支撑限位筋,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电磁线盘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支撑限位筋的外侧。
所述驱动电机与电磁线盘之间还设有减震件,减震件位于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
所述滚筒自动烹饪机还包括轴密封件,轴密封件设置在减震件与贯穿孔之间,减震件压紧轴密封件。
所述支撑限位筋外周设有固定螺柱和螺钉,驱动电机上设有固定片,固定片和减震件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经安装孔将固定片和减震件固定。
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自电机输出端向末端延伸至少包覆电机本体的1/3。
所述电磁线盘的底壁设有底感应线圈,侧壁设有侧感应线圈,侧感应线圈的绕制圈数大于底感应线圈。
所述侧感应线圈的绕制层数大于底感应线圈。
所述底感应线圈为1-6圈,侧感应线圈为5-30圈。
所述支撑限位筋与底感应线圈的距离为1-3cm。
所述支撑限位筋包括限位筋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小于限位筋的高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电磁线盘包括底壁为与锅胆形状适配的侧壁,底壁中部设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外周设有支撑限位筋,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如此,可以更加可靠的固定驱动电机,且在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小磁场对于电机的影响,组装工艺也相对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与电磁线盘之间还设有减震件,减震件位于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如此,可以大大降低驱动电机对于电磁线盘的震动影响,提升电磁线盘的寿命。
进一步地,通过轴密封件设置在减震件与贯穿孔之间,减震件压紧轴密封件。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固定电机时,即可同时实现减震件固定轴密封件。同样道理,所述支撑限位筋外周设有固定螺柱和螺钉,驱动电机上设有固定片,固定片和减震件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经安装孔将固定片和减震件固定。
进一步地,通过在设置金属外壳,吸收泄露的磁场,保证电机的可靠运行。并且,金属外壳自电机输出端向末端延伸至少包覆电机本体的1/3,靠近电磁线盘的输出端,其泄露的磁场较多,在此处设置金属外壳,屏蔽效果最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线盘的底壁设有底感应线圈,侧壁设有侧感应线圈,侧感应线圈的绕制圈数大于底感应线圈。如此,进一步降低了感应线圈对于驱动电机的影响,且实现了立体加热。同样道理,所述侧感应线圈的绕制层数大于底感应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感应线圈为1-6圈,侧感应线圈为5-30圈。若底感应线圈大于5圈,则其在底壁的面积较大,离驱动电机距离近,容易对驱动电机产生干扰。若底感应线圈小于2圈,则立体加热效果变差,立体加热效果减弱。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限位筋与底感应线圈的距离为1-3cm。若该距离小于1cm,则驱动电机受最接近的底感应线圈影响会产生自热;若该距离大于3cm,则造成底壁的面积大,导致整个烹饪机的体积变大,不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限位筋包括限位筋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小于限位筋的高度。支撑台支撑驱动电机,限位筋保证驱动电机安装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采用上述结构了,即可以保证立体加热的效果,保证食物获得美味的烹饪效果,又有效避免了驱动电机与电磁线盘之间的相互干扰,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另外一个状态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线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包括机体1、电磁线盘2、锅胆(图未示)、以及驱动锅胆旋转的驱动电机3,锅胆位于电磁线盘2上。
所述机体1支撑电磁线盘2和锅胆,以实现本发明的滚筒自动烹饪机在烹饪时,可以倾斜,又可以实现在非烹饪状态或烹饪汤粥类食物处于竖直状态。
所述电磁线盘包括底壁21为与锅胆形状适配的侧壁22,底壁21中部设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23,贯穿孔23的外周设有支撑限位筋24,驱动电机3固定在支撑限位筋24限定的范围内,电磁线盘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支撑限位筋的外侧。如此,以方便绕线。
所述底壁21和侧壁22上均设有绕线槽。底壁绕线槽内绕制底感应线圈,侧壁绕线槽内绕制侧感应线圈。并且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的绕线槽数量大于底壁的绕线槽,以保证立体加热的效果。当然,也可以绕线槽数量相等,绕线槽内的感应线圈在侧壁的圈数大于底壁。进一步地,所述底感应线圈设置于底壁的外周,如此,可以很好地使底壁感应线圈和侧壁感应线圈立体衔接,保证立体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感应线圈与底感应线圈为串联,即侧感应线圈与底感应线圈由一整条感应线圈绕制而成,两端连接接线端子。所述线圈绕组绕制在绕线槽内,侧感应线圈的圈数大于底感应线圈的圈数。此时,侧感应线圈的线圈的长度大于底感应线圈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底感应线圈为1-6圈,侧感应线圈为5-30圈。本实施方式中,为保证立体加热的效果,底感应线圈设置为最佳的2圈,侧感应线圈设置为最佳的10-20圈。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感应线盘还可以包括磁条,所述的磁条设置在侧面和/或底壁上,该磁条可以采取粘黏或设置磁条容置槽的结构固定。
所述贯穿孔23内设有驱动电机3的轴密封件5,轴密封件5紧固在其内或部分紧固在其内。
所胡支撑限位筋24的外周设有固定螺柱和螺钉,驱动电机3由螺钉紧固在固定螺柱上。
所述锅胆侧壁为外凸状,其底部设有与电机配合的联轴器,联轴器固定在锅胆底部的外侧。
所述驱动电机3包括本体和输出轴,输出轴穿过贯穿孔23与锅胆底部的联轴器配合。本体设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实现加强屏蔽电磁线盘的磁场影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金属外壳自电机输出端向末端延伸至少包覆电机本体的1/3。最佳的方案为金属外壳全部包覆电机本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3上设有固定片,固定片固定在固定螺柱上,为减小线盘的震动,固定片与固定螺柱之间设有减震件,所述减震件对应设有安装孔,螺钉穿过固定片和减震件,将驱动电机紧固在固定螺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3与电磁线盘2之间还设有减震件4,所述减震件与驱动电机的端部一样位于支撑限位筋24的限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减震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钉将驱动电机3由固定片固定,同时固定了减震件4,并且利用螺紧力将轴密封件5压紧在贯穿孔23内,达到装配简单方便的效果。
除此以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限位筋24与底感应线圈的距离L为1-3cm。若,该距离L小于1cm,则底感应线圈的磁场可能会对驱动电机3内部的金属件或线圈加热,造成危害,并且在绕线时,可能还会造成干扰;若该距离L大于3cm,则电磁线盘在底壁的热量较小,达不到立体加热的效果。鉴于此,本实施例中将最佳的距离L设置为1.5cm。
本发明所述的滚筒自动烹饪机将驱动电机和电磁线盘结合起来,安装在一起,实现边加热,边滚动的烹饪,并且通过对于线盘结构上的改进,避免了驱动电机与电磁线盘的相互干扰,提升了可靠性。并且,实现滚筒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产品化成本较低。
可以理解,所述感应线圈也可以直接绕制在电磁线盘的侧壁和底壁上,通过胶水或其它方式固定。
可以理解,所述感应线圈上也可以设置有绝缘层或被绝缘层缠绕,减少短路的风险。
可以理解,所述电磁线盘的侧壁与底壁也可以是分体结构,先分别成型再组装一起,或分别绕制再组装在一起。
可以理解,所述的侧感应线圈和底感应线圈可以采用同一型号的漆包线绕制而成,也可以采用不同型号的漆包线绕制而成,相互之间采取串联或并联的方式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为保证散热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线盘体上可以设有通风孔或散热槽。
可以理解,所述线盘体可以设有温度传感器,以获取被加热装置的温度。
可以理解,所述线盘体的外周可以设置有安装螺孔,以固定电磁感应线盘。这种非本质的结构变化或现有结构应用结合本发明的改进,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滚筒自动烹饪机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侧感应线圈27的绕制层数大于底感应线圈26的绕制层数。
如此,进一步保证了本发明电磁感应线盘弧形侧壁发热量大于底壁,保证立体加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侧感应线圈27的绕制层数为2-4层,底感应线圈26绕制的层数为1-2层。当然,侧感应线圈27绕制时也可以局部层数较多,如侧感应线圈27中部绕制层数多于两侧,或层数呈交替状排布。总体上,能保证侧感应线圈27的热量大于底感应线圈26,绕制方式可以依据生产工艺做出调整。
进一步地,为提升减震件和轴密封件的安装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限位筋包括限位筋24和支撑台25,所述支撑台25的高度小于限位筋24的高度。以确保支撑台支撑的减震件和轴密封件可以可靠的固定在限位筋24内,且支撑台25可以加强定位,支撑驱动电机的作用,使得电机安装更加稳固。
本实施方式的其余有益效果和结构均与第一实施方式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包括机体、电磁线盘、锅胆、以及驱动锅胆旋转的驱动电机,锅胆位于电磁线盘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包括底壁与锅胆形状适配的侧壁,底壁中部设有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贯穿孔的外周设有支撑限位筋,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电磁线盘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位于支撑限位筋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电磁线盘之间还设有减震件,减震件位于支撑限位筋限定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密封件,轴密封件设置在减震件与贯穿孔之间,减震件压紧轴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筋外周设有固定螺柱和螺钉,驱动电机上设有固定片,固定片和减震件设有对应的安装孔,螺钉经安装孔将固定片和减震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以及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自电机输出端向末端延伸至少包覆电机本体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侧感应线圈,侧感应线圈的绕制圈数大于底感应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感应线圈的绕制层数大于底感应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感应线圈为1-6圈,侧感应线圈为5-30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筋与底感应线圈的距离为1-3c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限位筋包括限位筋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高度小于限位筋的高度。
CN201610049696.6A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Active CN106993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696.6A CN106993956B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696.6A CN106993956B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3956A true CN106993956A (zh) 2017-08-01
CN106993956B CN106993956B (zh) 2021-06-01

Family

ID=5942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9696.6A Active CN106993956B (zh) 2016-01-26 2016-01-26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939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014A (zh) * 2018-12-21 2019-04-16 广东顺德金易厨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烹饪机的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及滚筒式烹饪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790A (zh) * 1997-06-13 1998-1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饭锅
CN201593824U (zh) * 2009-12-07 2010-09-29 陈坚 改进火力分布的球面锅形电磁炉装置
CN102697375A (zh) * 2011-07-26 2012-10-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饭煲
CN103462522A (zh) * 2013-09-23 2013-12-25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炸锅
CN204654574U (zh) * 2015-04-30 2015-09-23 深圳市创新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组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790A (zh) * 1997-06-13 1998-1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饭锅
CN201593824U (zh) * 2009-12-07 2010-09-29 陈坚 改进火力分布的球面锅形电磁炉装置
CN102697375A (zh) * 2011-07-26 2012-10-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感应加热饭煲
CN103462522A (zh) * 2013-09-23 2013-12-25 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炸锅
CN204654574U (zh) * 2015-04-30 2015-09-23 深圳市创新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组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014A (zh) * 2018-12-21 2019-04-16 广东顺德金易厨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式烹饪机的工作模式选择方法及滚筒式烹饪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93956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8232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33296U (zh)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CN104697014B (zh) 一种多功能兼容的家用电磁炉
CN105662171A (zh) 烹饪器具
CN105640297B (zh) 全自动烹饪装置
CN205454135U (zh) 一种电磁线盘及其自动烹饪机
CN106993956A (zh) 一种滚筒自动烹饪机
CN105682277B (zh) 一种自动烹饪机
CN205546020U (zh) 线圈盘及烹饪器具
CN107692841B (zh) 一种浸入式加热循环器
CN105011733B (zh) 烹饪器具及其内胆
CN205322072U (zh) 烹饪器具和内锅
CN108471649A (zh) 低辐射的电磁烹饪器具
CN104697013B (zh) 微波炉
CN205053716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锅
CN212066522U (zh) 一种自动煎烤翻面机构及电烤箱
CN204336626U (zh) 电饭煲
CN114343445A (zh) 烹饪器具
CN205491260U (zh) 一种电磁感应线盘及其自动烹饪机
CN208371516U (zh) 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JP2014090788A (ja) 電気炊飯器
CN209074198U (zh) 电水壶
JP5310123B2 (ja) 電気炊飯器
CN206006867U (zh) 一种智能电饭煲
CN22080081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