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66982A -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66982A
CN106966982A CN201710284281.1A CN201710284281A CN106966982A CN 106966982 A CN106966982 A CN 106966982A CN 201710284281 A CN201710284281 A CN 201710284281A CN 106966982 A CN106966982 A CN 106966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boc
dichlorophenyls
trifluoromethylbenze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42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o Shen
Original Assignee
毛龙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毛龙飞 filed Critical 毛龙飞
Priority to CN2017102842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66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66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6698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3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 C07D23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3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3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2-diazole or hydrogenated 1,2-diazol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wo or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菌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Description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菌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含氮杂环化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在医药和农药等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这类物质在医药和农药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大多数杂环类的新农药对温血动物毒性很小,对鸟类、鱼类的毒性也很低,这为新型农药医药的研发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吡唑拥有多种生理作用,包括止痛、抗发炎、退烧、抗心律失常、镇静、松弛肌肉、精神兴奋、抗痉挛、一元胺氧化酶抑制剂、抗糖尿病和抗菌等。吡唑可作为某些医药、农药的中间体,在医药、农药的研究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吡唑类化合物因其作用广谱、药效强烈等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医药应用上吡唑类化合物对许多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在农药应用上吡唑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并且表现出高效、低毒和结构多样性。因此,吡唑类药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吡唑也可作为某些光敏材料单体的侧链,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合成方法简单且分子结构新颖的具有抗菌活性的 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抗大肠杆菌药物中。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 1H-吡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其中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该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甲基、羟基或氟。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3,4-二氯苯甲醛和丙酮在固体酸性催化剂HZSM-5的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
B、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在加成定位催化剂碘化银的作用下与氨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
C、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与(Boc)2O反应对氨基进行保护得到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
D、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与3,5-二(三氟甲基)苯甲醛在LiCl和DIPEA 的作用下反应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E、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在正丁基氢化锡的作用下进行烯烃加氢反应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F、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与甲醛在三乙胺作用下发生醛酮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
G、化合物与水合肼于DMSO中在氧气作用下发生成环反应得到化合物
H、化合物脱去Boc基团得到化合物
I、化合物与羧基化合物在TEA和TBTU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
进一步限定,步骤A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3,4-二氯苯甲醛加入到丙酮中,再加入固体酸性催化剂HZSM-5,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抽滤反应液,在真空条件下蒸除未反应完的丙酮得到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
进一步限定,步骤B的具体过程为:将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再加入溶剂环己烷和加成定位催化剂碘化银,然后向反应釜中通入液氨,使反应釜中的压力达到0.2MPa,升温至50℃进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排出未反应完的氨气,真空蒸除溶剂,加入纯净水,用氯仿萃取反应液多次,合并有机相后蒸除氯仿得到3- 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
进一步限定,步骤C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加入到水中,再加入NaOH,反应在室温下进行,然后滴加叔胺丁基醇,滴加完毕后加入(Boc)2O,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反应液,然后合并有机相,浓缩得到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
进一步限定,步骤D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 酮和真空干燥过的LiCl加入到乙腈中,然后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室温下进行,然后加入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3,5-二(三氟甲基)苯甲醛,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水,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浓缩,粗品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进一步限定,步骤E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 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溶解在甲苯中,然后加入正丁基氢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水,然后用氯仿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 Na2SO4干燥,反应液浓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 -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进一步优选,步骤F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于氮气保护下将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甲醛和三乙胺加入到DMF中,反应液加热至80℃搅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后将滤饼烘干得到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步骤G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化合物加入到DMSO中,再加入水合肼,在氧气氛围下加热至150℃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后把滤饼烘干得到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步骤H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化合物溶解在HCl/CH3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褐色固体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步骤I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化合物加入二氯甲烷中,再加入TEA和TBTU,在室温下搅拌1h,再滴加溶有羧基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继续室温搅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相,蒸除有机相中溶剂得到1-(3,4-二氯苯基)-2-酰胺基-3,4-(1,2,3-三氮唑)-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类化合物粗品,粗品用体积比为3:1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液重结晶得到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合成路线为: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细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抗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且分子结构新颖,制得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够进一步应用到抗细菌药物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反应瓶中,把3,4-二氯苯甲醛17g加入到丙酮200mL中,再加入固体酸性催化剂HZSM-5 5g,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后,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抽滤反应液,在真空条件下蒸除未反应完的丙酮得到产物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15g,催化剂HZSM5回收套用;1H NMR(400MHz,CDCl3)δ:7.93(d,J=12.0Hz,1H),7.66(d, J=8.0Hz,1H),7.34(s,1H),7.29(s,1H),6.68(s,1H),2.86(s,3H)。
实施例2
把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20g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再加入环己烷300mL,加入加成定位催化剂碘化银4g,反应釜中通入液氨,使反应釜中的压力达到0.2MPa,缓慢升温至50℃反应一段时间后,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缓慢排出未反应完的氨气,真空蒸除溶剂,加入一定量的纯净水,用氯仿萃取反应液多次,合并有机相后,蒸除氯仿得到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17g;1H NMR(400MHz,DMSO-d6)δ:7.71(d,J=4.0Hz,1H),7.42 (d,J=4.0Hz,1H),7.11(s,1H),5.18(s,2H),3.89(s,1H),3.21-3.17(m,2H),2.23(s,3H)。
实施例3
在反应瓶中,把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23g加入水300mL中,然后加入NaOH10g,反应在室温下反应一段时间,然后滴加叔胺丁基醇10mL,滴加完毕后加入 (Boc)2O 20g,在室温下过夜搅拌。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100mL萃取反应液三次,然后合并有机相,浓缩得到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21g;1H NMR(400MHz, DMSO-d6)δ:7.71(d,J=4.0Hz,1H),7.42(d,J=4.0Hz,1H),7.11(s,1H),5.18(s,2H),3.89(s, 1H),3.21-3.17(m,2H),2.23(s,3H)。
实施例4
在反应瓶中,把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33g和真空干燥过的LiCl5g加入乙腈300mL中,然后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50mL,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个小时,然后加入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3,5-二(三氟甲基)苯甲醛30g,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乙酸乙酯20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浓缩,粗品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0/1)分离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 -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49g;1H NMR(400MHz,DMSO-d6)δ:8.13(s,1H),7.81-7.76(m,2H),7.43(d,J=4.0Hz,1H),5.18(s,2H),4.62(s,1H),3.21-3.17(m,2H), 2.17(s,3H),1.39(s,9H)。
实施例5
在反应瓶中,把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10g溶解在甲苯20mL中,然后加入正丁基氢化锡7g,在氮气保护下隔夜回流,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氯仿100mL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 Na2SO4干燥,反应液浓缩,经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20/1~10/1)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6g。
实施例6
在反应瓶中,氮气保护下把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 戊烷56g(0.1mol)、甲醛20mL和三乙胺20mL加入到DMF 300mL中,反应液加热到80 ℃,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把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后把滤饼烘干得到化合物41g。
实施例7
在反应瓶中,把化合物57g(0.1mol)加入到DMSO 200mL中,再加入水合肼50mL,在氧气氛围下加热到150℃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把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后把滤饼烘干得到化合物
实施例8
在反应瓶中,将化合物58g溶解在HCl/CH3OH溶液1000mL 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褐色固体化合物50g;1H NMR(400MHz,DMSO-d6)δ:8.15(s,1H),7.88-7.74(m, 2H),7.67-7.63(m,3H),7.37(s,1H),7.18(d,J=4.0Hz,1H),5.15-5.12(m,2H),4.22(d, J=12.0Hz,1H),4.14-4.12(m,2H),2.93-2.91(m,2H),2.53-2.51(m,1H)。
实施例9
在反应瓶中,将化合物52g(0.1mol)加入到二氯甲烷300mL 中,再加入TEA10g和TBTU 10g,在室温下搅拌1h后滴加溶有苯甲酸14g(0.12mol)的二氯甲烷溶液100mL,继续室温搅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6000mL洗涤反应液,用二氯甲烷20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1000mL洗涤有机相一次,蒸除有机相中溶剂得到1-(3,4-二氯苯基)-2-酰胺基 -3,4-(1,2,3-三氮唑)-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类化合物粗品,粗品用体积比为3:1的甲醇和水的混合液1000mL重结晶得到目标化合物57g;1H NMR(400 MHz,DMSO-d6)δ:8.21(s,1H),8.04(s,1H),7.92-7.83(m,3H),7.79-7.71(m,5H),7.42(s,1H),7.25(d,J=4.0Hz,3H),5.19-5.15(m,2H),4.27(d,J=12.0Hz,1H),4.19-4.14(m,2H),2.99-2.95 (m,2H),2.71-2.67(m,1H)。
实施例10
生物活性测定
本实施例选用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和金黄葡萄糖球菌(革兰氏阳性菌)作为抗菌活性测试对象。首先是制备液体培养基(将蛋白胨1g、酵母膏0.5g、氯化钠1g、蒸馏水1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放在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待混合澄清均匀时,停止加热,将瓶口用纱布和牛皮纸依次封口待用)和固体培养基(将蛋白胨1g、酵母膏0.5g、氯化钠1g、琼脂2g、蒸馏水1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放在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待混合澄清均匀时,停止加热,将瓶口用纱布和牛皮纸依次封口待用);然后通过高压灭菌锅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其次是菌液的制备,把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糖球菌菌种活化后,用移液枪移取100μL活化后的菌液,置于灭完菌的100mL蒸馏水中混合均匀。最后通过紫外灯对平板进行灭菌,然后趁热将培养基快速倒入平板中,厚度约0.15cm,均匀铺平,静置,让其缓慢凝固,凝固后放入37℃的保温箱中培养一天做无杂菌检测。
用DMF分别配置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及对照化合物溶液,置于容量瓶中待用。用打孔器在滤纸上打孔,孔径为5mm,然后将滤纸片灭菌后浸泡在浓度为10mg/mL的样品溶液中待用。
在超净工作台上,点燃酒精灯,用移液枪取10μL稀释的培养液加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并涂布均匀。用无菌镊子取浸泡过的园滤纸片铺到培养基表面。每个平板放4片,进行3次平行实验,其中一片进行空白对照。将放有药片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观察现象。通过琼脂培养基上分别出现不同大小的透明圆环-抑菌圈,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就可以看出各样品的抑菌活性大小。
我们发现该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普遍优于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其中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该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甲基、羟基或氟。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3,4-二氯苯甲醛和丙酮在固体酸性催化剂HZSM-5的作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
B、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在加成定位催化剂碘化银的作用下与氨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
C、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与(Boc)2O反应对氨基进行保护得到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
D、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与3,5-二(三氟甲基)苯甲醛在LiCl和DIPEA的作用下反应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E、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在正丁基氢化锡的作用下进行烯烃加氢反应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F、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与甲醛在三乙胺作用下发生醛酮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
G、化合物与水合肼于DMSO中在氧气作用下发生成环反应得到化合物
H、化合物脱去Boc基团得到化合物
I、化合物与羧基化合物在TEA和TBTU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3,4-二氯苯甲醛加入到丙酮中,再加入固体酸性催化剂HZSM-5,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回流,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降至室温,抽滤反应液,在真空条件下蒸除未反应完的丙酮得到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步骤B的具体过程为:将3-丁烯-(3,4-二氯苯基)-2-酮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再加入溶剂环己烷和加成定位催化剂碘化银,然后向反应釜中通入液氨,使反应釜中的压力达到0.2MPa,升温至50℃进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排出未反应完的氨气,真空蒸除溶剂,加入纯净水,用氯仿萃取反应液多次,合并有机相后蒸除氯仿得到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步骤C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3-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加入到水中,再加入NaOH,反应在室温下进行,然后滴加叔胺丁基醇,滴加完毕后加入(Boc)2O,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反应结束后,用二氯甲烷萃取反应液,然后合并有机相,浓缩得到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步骤D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3-Boc-氨基丁烷-(3,4-二氯苯基)-2-酮和真空干燥过的LiCl加入到乙腈中,然后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在室温下进行,然后加入溶解在四氢呋喃中的3,5-二(三氟甲基)苯甲醛,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水,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浓缩,粗品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步骤E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4-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溶解在甲苯中,然后加入正丁基氢化锡,在氮气保护下回流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水,然后用氯仿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无水Na2SO4干燥,反应液浓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羰基-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于氮气保护下将1-(3,4-二氯苯基)-2-Boc-氨基-3-烯-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甲醛和三乙胺加入到DMF中,反应液加热至80℃搅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后将滤饼烘干得到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化合物加入到DMSO中,再加入水合肼,在氧气氛围下加热至150℃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有大量固体析出,抽滤后把滤饼烘干得到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化合物溶解在HCl/CH3OH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h,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得到褐色固体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容器中将化合物加入二氯甲烷中,再加入TEA和TBTU,在室温下搅拌1h,再滴加溶有羧基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继续室温搅拌反应,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向反应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反应液,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相,蒸除有机相中溶剂得到1-(3,4-二氯苯基)-2-酰胺基-3,4-(1,2,3-三氮唑)-5-(3,5-双三氟甲基苯基)-戊烷类化合物粗品,粗品用体积比为3:1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液重结晶得到目标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中的具体合成路线为: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细菌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在制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抗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CN201710284281.1A 2017-04-26 2017-04-26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ithdrawn CN106966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4281.1A CN106966982A (zh) 2017-04-26 2017-04-26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4281.1A CN106966982A (zh) 2017-04-26 2017-04-26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66982A true CN106966982A (zh) 2017-07-21

Family

ID=59332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4281.1A Withdrawn CN106966982A (zh) 2017-04-26 2017-04-26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669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8208A (zh) * 2021-01-08 2021-05-11 中南民族大学 一类二氢吡唑类MurA酶抑制剂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8208A (zh) * 2021-01-08 2021-05-11 中南民族大学 一类二氢吡唑类MurA酶抑制剂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9973B (zh) 一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5820133A (zh) 多取代均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10062B (zh) 一种苯基咪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农药中的应用
CN101659655A (zh) 一类吡唑酰胺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1187227B (zh) 一种用于小麦全蚀病病菌抑制的2-(1,2,4-三氮唑)苯甲酰芳胺类活性化合物
CN105669559B (zh) 蒎烷基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5712975B (zh) 一种含有1,2,3-三唑环的吡唑酰胺化合物和应用
CN102816150B (zh) 具有抑菌活性的吲哚及其衍生物-三氮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66982A (zh)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1h‑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05101B (zh) 一种吡唑三唑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溶剂热合成方法与应用
CN101337945B (zh) 4-乙酰氨基-3-(4-芳基噻唑-2-氨基)苯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64690B (zh) 原儿茶酸的酰腙类衍生物及其制法与其抗菌活性
CN101407496B (zh) 一种3,5-二取代吡唑的合成方法
CN107721956B (zh) 苯并丁内酯类衍生物、合成方法及其制备杀菌剂的应用
CN102391193B (zh) 一种1,2,4-三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795953B (zh) 以咖啡酸与磺胺类药物为原料合成咖啡酸酰胺衍生物的方法及用途
CN106699738A (zh) 一类含甲硝唑吡唑类骨架的抗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CN107494553A (zh) 一种没食子酸衍生的农用杀菌剂及用途
CN114276287A (zh) N-(取代苄氧基)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11264A (zh) 具有抗菌活性的3,5‑三氟甲基苯链接咪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1977B (zh) 一种不饱和肟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4957124B (zh) 一种3-(三氟甲基)-吡唑-4-羧酸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32245B (zh) 一种含苯并吡嗪结构的1,2,4-三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24435B (zh) 一种取代的吡唑乙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21519A (zh) 一种芳基取代缩氨基硫脲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20

Address after: 453007 46 East Jianhe Road, Xinxiang, Henan

Applicant after: Mao Shen

Address before: 453007 46 East Jianhe Road, Xinxiang, Henan

Applicant before: Mao Longf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