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8800A -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8800A
CN106958800A CN201611112420.4A CN201611112420A CN106958800A CN 106958800 A CN106958800 A CN 106958800A CN 201611112420 A CN201611112420 A CN 201611112420A CN 106958800 A CN106958800 A CN 106958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device
wireless
transition information
lighting
wirel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124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藤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58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88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05B45/28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using temperatur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H05B47/19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via wireless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具备:照明装置,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无线装置,其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其中,无线装置具备:获取部,其获取每个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照明装置与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照明装置或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部,其判定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决定部,在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登录部,其将从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Description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照明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的无线装置以及照明装置的登录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存在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照明装置以及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的无线装置有关的记载。
另外,专利文献4公开了以下内容:为了容易地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照明控制装置根据照明装置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登录照明装置,并控制已登录的照明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35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930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89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972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4,在与想要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相比其它照明装置的接收信号强度强等情况下,有可能错误地登录其它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时减少误登录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的一个方式具备:照明装置,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无线装置,其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其中,所述无线装置具备:获取部,其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或所述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部,其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决定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登录部,其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装置的一个方式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的无线装置,其具备:获取部,其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或所述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部,其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决定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登录部,其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登录方法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在无线装置中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的方法,在该登录方法中,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或所述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能够在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时减少误登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无线通信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图。
图4是表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登录模式的处理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干扰构件的其它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登录模式的处理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登录模式下的明亮度的变化、干扰构件的变化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
图10是表示登录模式下的色温的变化、干扰构件的变化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
图11是表示登录模式下的声音的变化、干扰构件的变化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照明装置;200、300:无线装置;216:获取部;217:判定部;218:决定部;219:登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要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方式、步骤以及步骤的顺序等均为一例,主旨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构成更优选的方式的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另外,各图是示意图,不一定表示严格的尺寸。
(实施方式1)
[1.1照明系统的结构例]
首先,对实施方式1的照明系统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的结构例的图。该图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具备多个照明装置100a~100d、无线装置200、无线装置300以及干扰构件400。
首先,对干扰构件400进行说明。干扰构件400具备包括电波反射体或电波吸收体的面状构件410和安装于面状构件410的柄420。
面状构件410例如可以是用铝箔等导电性薄片覆盖的板,来作为电波反射体发挥功能。另外,面状构件410例如也可以是含有铁氧体等磁性体的板,来作为电波吸收体发挥功能。
柄420是用于用户或设置作业者抓握的把手,在无线装置200中登录照明装置100的ID时,该柄420用于通过使干扰构件400靠近或远离照明装置100来干扰照明装置100的电波。在此,电波的干扰是指使照明装置100的接收信号和来自照明装置100的发送信号的电场强度发生变动。
在无线装置200中登录照明装置100的ID时,以如下方式使用该干扰构件400。即,用户或设置作业者通过使干扰构件400靠近或远离想要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来干扰照明装置100与无线装置200之间的电波。其结果是,照明装置1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或接收来自该照明装置100的无线信号的无线装置200的接收信号强度发生变动。无线装置200根据在登录照明装置100的ID时是否存在人为的变动或变动是否满足条件来判别照明装置100是控制对象以外的照明装置100还是其它照明装置100。
多个照明装置100a~100d可以是任意台数,除了具有独立的ID(标识符)这一点以外可以是相同的结构。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多个照明装置100a~100d的情况下,代表性地称为照明装置100。照明装置10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来通过无线通信被无线装置200或无线装置300控制。照明装置100响应包含自身的ID的无线信号以及包含广播地址的无线信号。
无线装置200是用户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100的控制装置、即无线遥控器,例如是平板式终端装置或智能手机式的终端装置。无线装置200能够通过将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ID作为地址包含于无线信号来个别地控制该照明装置100。另外,无线装置200能够通过在无线信号中包含广播地址来使电波所到达的范围内的照明装置100接收无线信号。
在此,简单地说明无线装置200登录想要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方法。即,无线装置200获取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照明装置100与无线装置2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称为登录模式)下,照明装置100或无线装置2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在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将从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无线装置300是在无线装置200与照明装置100之间中继无线信号的中继装置。优选预先在无线装置300中登录作为中继的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ID。在该情况下,能够与上述同样地向无线装置300登录ID。即,无线装置300获取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照明装置100与无线装置3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称为登录模式)下,照明装置100或无线装置3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在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将从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1.2照明装置和无线装置的结构例]
接着,对照明装置100、无线装置200、300的更为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如图2所示,照明装置100具备光源单元110、点亮电路111、控制部112、无线部113、存储部114、电源电路115以及声源部116。
光源单元110具备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例如是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元件。此外,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并不限定于LED元件。光源单元110例如也可以具有半导体激光器等半导体发光元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或无机EL等固体发光元件。另外,光源单元110可以是直管型,或者也可以是圆环型,还可以是嵌顶灯。
点亮电路111向光源单元110提供与光源单元110的点亮、闪烁、熄灭等对应的电压或电流。在光源单元110是多个LED元件的情况下,该电压或电流例如根据调光比、调色比等照明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控制部112与多个照明方式相对应地控制点亮电路111。另外,在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登录模式)下,控制部112将从无线装置300发送来的控制信号或呼叫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作为时序数据记录到存储部114,将所记录的时序数据作为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信息发送到无线装置300。另外,控制部112例如对调节明亮度的调光功能、调节色温的调色功能以及花费时间调节明亮度的衰减功能等进行控制。控制部112根据从无线装置200或无线装置300经由无线部113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进行控制。
无线部113利用无线信号与无线装置200或无线装置300进行通信。无线信号包含用于指示调光或调色等的控制信号和包含广播地址的呼叫信号等。
存储部114存储表示当前的调光水平的数据、表示当前的调色水平的数据、照明器装置100的型号信息以及表示状态的标志类等。另外,存储部114在照明装置100与无线装置2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暂时存储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
电源电路115向照明装置100内的各部提供电源。
声源部116例如具有扬声器、蜂鸣器等来输出声音。
接着,对作为控制装置(即无线遥控器)的无线装置200的构成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无线装置200具备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部210、无线部213、控制部214、存储部215、获取部216、判定部217、决定部218以及登录部219。
UI部210具备显示面板211和触摸面板212,构成触摸面板式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显示面板211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或EL面板,用于显示各种操作菜单、表示状态的信息等。触摸面板212接受用户操作。
无线部213在控制部214的控制下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控制部214控制无线装置200整体的动作。
存储部215存储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ID。也就是说,登录了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另外,存储部215在照明装置100与无线装置2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暂时存储各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
获取部216获取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照明装置100与无线装置3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照明装置100或无线装置2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关于变动信息的获取,获取部216既可以通过从照明装置100接收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也可以按照明装置100的每个ID将利用无线部213从照明装置100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时序数据作为变动信息制作在存储部215中,由此获取该变动信息。
判定部217判定由获取部216获取到的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在此,规定条件与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幅度有关,例如既可以是变动幅度大于阈值的条件,也可以是在多个照明装置中变动幅度最大的条件。并且,规定条件还可以是与变动的次数或周期有关的条件。
在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决定部218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该登录候选显示于UI部210,在接受了用户的选择的情况下,登录部219将从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也就是说,登录部219使所选择出的照明装置的ID作为控制对象来存储于存储部215。
进一步对作为中继装置的无线装置300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如图2那样,无线装置300具备第一无线部313、第二无线部314、控制部214a、存储部215、获取部216、判定部217、决定部218以及登录部219。关于该无线装置300,对与图2的无线装置200的构成例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下面以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一无线部313与无线装置200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第二无线部314与照明装置100进行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控制部214a控制无线装置300整体的动作、即作为中继装置的动作。另外,与无线装置200同样地,控制部214a、存储部215、获取部216、判定部217、决定部218以及登录部219进行想要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登录。
[1.3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例]
接着,对由干扰构件400导致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无线通信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图。该图的(a)、(b)以及(c)均为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接收信号强度。
该图的(a)表示没有将干扰构件400靠近照明装置100的状态下的接收信号强度。此时的接收信号强度约为-73dBm且为大致固定。
该图的(b)表示将干扰构件400靠近照明装置100的状态下的接收信号强度。此时的接收信号强度平均为-90dBm左右,与(a)的状态相比约降低20dBm。
该图的(c)表示反复进行将干扰构件400靠近并远离照明装置100的往复运动的状态下的接收信号强度。此时的接收信号强度在干扰构件400进行往复运动的期间在约-70dBm与约-90dBm之间变动。
在该例中,上述规定条件例如可以是15或10(dBm),且判定为与(c)对应的照明装置100是干扰构件400的往复运动的对象。
[1.4UI部的显示例]
接着,对在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即登录模式)下的UI部210的显示例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UI部210的显示例的图。在该图中,在UI部210中显示了显示框d1和显示框d2。
显示框d1示出了响应登录模式下的呼叫信号的照明装置100的ID列表。在该ID列表中显示了“001”到“005”这5个ID。其中,设为附加有星形标记的ID“004”是指变动信息满足了规定条件的登录候选。也就是说,干扰构件400相对于ID为“004”的照明装置100进行了往复运动等位置变化。
显示框d2示出了无线装置200附近的顶棚上配置的照明装置100的配置图。该图的5个图标d100分别表示照明装置100。例如在相对于与右端的图标d100对应的照明装置100进行了干扰构件400的往复运动的情况下,获知该右端的照明装置100的ID是“004”。例如,在该显示例中,如果点击显示框d2的右端的图标d100,则与对应于右端的图标d100的照明装置100相应地登录ID“004”。这样,使干扰构件400的位置在想要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附近变化,由此能够登录该照明装置100,并大幅地降低错误地登录其它照明装置100的可能性。
[1.5登录动作例]
接着,对登录模式的更为具体的登录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登录模式的处理例的时序图。在该图中,代表性地示出无线装置200或300以及两个照明装置100a、100d。无线装置200和无线装置300均能够进行该图的处理。以下,为了方便,设为无线装置200/300指代无线装置200并进行说明。
在该图中,无线装置200首先发送包含广播地址的呼叫信号(S11)。呼叫信号是呼叫附近存在的照明装置100的信号,并请求发回ID。另外,该呼叫信号也可以包含向登录模式转换的指示。接收到呼叫信号之后,照明装置100d、100a分别发送包含ID的响应信号(S21)。
无线装置200将有响应的照明装置100a、100d的ID显示于UI部210。
接着,无线装置200在固定期间内对有响应的照明装置100a、100d反复发送呼叫信号(S13a~S13n)。
在该固定期间内,设为用户或设置作业者不在照明装置100a的极近处而在照明装置100d的极近处使干扰构件400继续位移,由此干扰电波。
接收到呼叫信号的照明装置100a、100d分别发送响应信号(S23a~S23n)。此时,照明装置100a、100d分别记录呼叫信号接收时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时序数据来作为变动信息(S22)。
在经过固定期间之后,照明装置100a、100d分别向无线装置200发送已记录的变动信息(S24)。
无线装置200判定每个照明装置100a、100d的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S14),在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并进行显示(S15),将从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S16)。
在此,规定条件可以是“变动幅度超过阈值”,但取而代之地,也可以是“在多个照明装置100中,变动幅度最大”。
在该图中,照明装置100d中的变动幅度超过阈值,或者照明装置100d中的变动幅度最大,因此将照明装置100d决定为登录候选并进行显示。登录候选按照用户的选择操作而被登录。
这样,由于干扰构件400而使接收信号强度发生了变动的照明装置100被设为登录候选,因此能够减少误登录其它照明装置100的情况。
此外,无线装置300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图5的无线装置200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无线装置200用作无线装置300的UI部,来进行显示以及接受用户操作。
另外,在图5中,作为步骤S24的前提,也可以向各照明装置100发送用于请求从无线装置200发送变动信息的请求信号。
[1.6变形例]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干扰构件400和登录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干扰构件400的其它例的图。图6的干扰构件400具备可位移地安装于照明装置100的面状构件,面状构件是电波反射体或电波吸收体。在该图中,可位移是可剥离的意思。在该情况下,干扰构件400使剥离前和剥离后的接收信号强度发生变动。该干扰构件400例如能够在将照明装置100设置于顶棚的工程中利用。
此外,在图6中,干扰构件400配置在照明装置100的下侧,但也可以配置在位于长边方向的侧面。在该情况下,干扰构件400可剥离地进行配置,取而代之地,例如也可以将长边方向的下边作为轴来可转动地配置干扰构件400。在该情况下,通过反复进行转动来使接收信号强度发生变动。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登录方法的变形例的时序图。该图与图5相比的不同点在于:删除了步骤S22以及追加了步骤S122。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步骤S122是由无线装置200记录每个ID的变动信息来取代按每个照明装置100进行的步骤S22的处理。也就是说,无线装置200按照明装置100的每个ID记录接收到响应信号时的接收信号强度来作为时序数据。无线装置200将该时序数据最终设为每个ID的变动信息。
在图5中,无线装置200通过从照明装置100接收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与此相对地,在图7中,无线装置200通过根据来自照明装置100的响应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生成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
此外,无线装置300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图7的无线装置200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无线装置200用作无线装置300的UI部,来进行显示以及接受用户操作。
(实施方式2)
[2.1照明系统的结构例]
实施方式2的照明系统的结构例可以与实施方式1的图1、图2相同。在实施方式2中,无线装置200的不同点在于:在特定无线通信模式(登录模式)下,取代呼叫信号而单次或多次发送用于指示使照明装置100的动作状态变化的控制信号,规定条件包括上述的动作状态的变化与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上述的动作状态的变化例如是指(a)使明亮度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b)使色温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c)使声音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中的至少一种变化。也就是说,上述控制信号对照明装置100指示(a)~(c)中的至少一个。
之所以使动作状态这样变化,是为了向用户或设置作业者通知使干扰构件400上下位移的定时。也就是说,如果由干扰构件400导致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与动作状态的变化存在相关性或二者同步,则能够更加容易且更加可靠地决定照明装置100的登录候选。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登录模式的处理例的时序图。图8与图5相比的不同点在于:进行步骤S1a~S1n和S2a~S2n来取代步骤S13a~S13n和S23a~S23n。即,不同点在于照明装置100多次发送控制信号来取代反复发送呼叫信号。在该图中,例如在上述(a)的情况下,控制信号A是指示点亮的信号,控制信号B是指示熄灭的信号。控制信号A和控制信号B被连续地发送,该控制信号A与控制信号B的切换间隔被设为人能够识别的间隔。如果这样,则能够使点亮和熄灭之类的动作状态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通过使该动作状态变化,能够向用户或设置作业者通知使干扰构件400上下位移的定时。
关于这种动作状态的变化,使用图9~图11来说明具体例。
图9是表示登录模式下的明亮度的变化、干扰构件的变化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如该图的上部那样发送控制信号A和控制信号B。由此,照明装置100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使动作状态以反复进行点亮和熄灭的方式变化。
另一方面,用户或设置作业者与进行点亮和熄灭的动作相应地移动干扰构件400。在该图中,如果点亮则使干扰构件400靠近照明装置100,如果熄灭则使干扰构件400远离照明装置100。
接收信号强度与该干扰构件400的位移相应地变化。即,如该图的变动信息那样,如果干扰构件400靠近照明装置100则接收信号强度变弱,如果干扰构件400远离照明装置100则接收信号强度变强。
在该情况下,图8的步骤S14中的规定条件可以是“动作状态的变化与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之间存在相关性”。另外,规定条件也可以与变动的次数、变动的周期有关。
如果这样,则能够更加容易且更加可靠地决定照明装置100的登录候选。
另外,图10是表示登录模式下的色温的变化、干扰构件的变化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该图与图9相比,控制信号A和控制信号B的指示内容不同。即,在该图中,在上述(b)的情况下,控制信号A是指示将色温设为6500K的信号,控制信号B是指示将色温设为2800K的信号。由此,使色温在6500K与2800K之间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并且,图11是表示登录模式下的声的变化、干扰构件的变化以及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化的图。该图与图9相比,控制信号A和控制信号B的指示内容不同。即,在该图中,在上述(c)的情况下,控制信号A是指示从声源部116输出声音的信号,控制信号B是指示不从声源部116输出声音的信号。由此,使声音输出的有无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根据图10、图11,也能够与图9同样地更加容易且更加可靠地决定照明装置100的登录候选。
此外,也可以使与图9~图11对应的步骤S1a~S1n中的两个以上的步骤混在一起。也就是说,也可以使上述(a)~(c)中的两种以上的情况混在一起。
[2.2变形例]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登录方法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时序图。该图与图8相比的不同点在于:删除了步骤S22以及追加了步骤S122。下面,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步骤S122是由无线装置200记录每个ID的变动信息来取代按每个照明装置100进行的步骤S22的处理。该处理在图7中已经进行了说明。
在图12中,无线装置200通过从照明装置100接收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与此相对地,在图12中,无线装置200通过根据来自照明装置100的响应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生成每个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
此外,无线装置300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图12的无线装置200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无线装置200用作无线装置300的UI部,来进行显示以及接受用户操作。
[2.3其它]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能够在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时减少误登录。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具备:照明装置100,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无线装置200(或300),其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具备:获取部216,其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100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100或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部217,其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决定部218,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218将该照明装置100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登录部219,其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在此,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可以是控制装置200和中继装置300中的一方,其中,该控制装置200按照用户操作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控制所述照明装置100,该中继装置300将来自所述控制装置200的无线信号中继到所述照明装置100。
在此,所述规定条件可以是与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幅度有关的条件。
在此,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在所述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单次或多次发送用于指示使所述照明装置100的动作状态变化的控制信号,所述规定条件可以包括所述动作状态的变化与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条件。
在此,所述控制信号也可以指示使明亮度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在此,所述控制信号也可以指示使色温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在此,所述照明装置100具备输出声音的声源部116,所述控制信号可以指示使所述声源部的声音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在此,所述无线控制照明系统也可以还具备包括电波反射体或电波吸收体的面状构件410和安装于所述面状构件410的柄420。
在此,所述无线控制照明系统也可以还具备可位移地安装于所述照明装置的面状构件,所述面状构件也可以是电波反射体或电波吸收体。
在此,所述照明装置100也可以在所述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生成所述变动信息,并将该变动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装置,所述获取部216也可以通过从所述照明装置100接收所述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
在此,所述无线装置100也可以在所述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生成所述变动信息,所述获取部216也可以获取所生成的所述变动信息。
另外,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无线装置是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100的无线装置200(或300),其具备:获取部216,其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100与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100或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部217,其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决定部218,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218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登录部219,其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另外,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登录方法是在无线装置200(或300)中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100的方法,在该登录方法中,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100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100与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100或所述无线装置200(或300)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照明装置100决定为登录候选,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100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出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一部分构成要素任意组合而构成的其它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具备:
照明装置,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
无线装置,其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
其中,所述无线装置具备:
获取部,其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或所述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
判定部,其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
决定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
登录部,其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装置是控制装置和中继装置中的一方,其中,该控制装置按照用户操作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控制所述照明装置,该中继装置将来自所述控制装置的无线信号中继到所述照明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条件与所述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幅度有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单次或多次发送用于指示使所述照明装置的动作状态变化的控制信号,
所述规定条件包括所述动作状态的变化与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号指示使明亮度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号指示使色温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输出声音的声源部,
所述控制信号指示使所述声源部的声音以人能够识别的速度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控制照明系统还具备:
面状构件,其包括电波反射体或电波吸收体;以及
柄,其安装于所述面状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可位移地安装于所述照明装置的面状构件,
所述面状构件是电波反射体或电波吸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在所述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生成所述变动信息,并将该变动信息发送到所述无线装置,
所述获取部通过从所述照明装置接收所述变动信息来获取该变动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生成所述变动信息,
所述获取部获取所生成的所述变动信息。
12.一种无线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来控制照明装置,其具备:
获取部,其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或所述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
判定部,其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
决定部,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该决定部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以及
登录部,其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13.一种登录方法,在无线装置中登录作为控制对象的照明装置,在该登录方法中,
获取每个所述照明装置的变动信息,该变动信息表示在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无线装置之间的特定的无线通信模式下,所述照明装置或所述无线装置中的接收信号强度的变动,
判定所述变动信息所示的变动是否满足规定条件,
在判定为满足所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将该照明装置决定为登录候选,
将从所述登录候选中选择出的照明装置作为控制对象来进行登录。
CN201611112420.4A 2015-12-07 2016-12-06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Pending CN1069588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8991A JP2017107669A (ja) 2015-12-07 2015-12-07 無線制御照明システム、無線装置および登録方法
JP2015-238991 2015-1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8800A true CN106958800A (zh) 2017-07-18

Family

ID=5877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12420.4A Pending CN106958800A (zh) 2015-12-07 2016-12-06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8481B2 (zh)
JP (1) JP2017107669A (zh)
CN (1) CN106958800A (zh)
DE (1) DE1020161234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4275A2 (en) 2015-08-05 2017-02-09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Load control system responsive to the location of an occupant and/or mobile device
JP2019140037A (ja) 2018-02-14 2019-08-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照明設定方法
JP2020194700A (ja) * 2019-05-28 2020-12-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中継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中継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9747A (zh) * 2008-12-04 2011-11-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和控制设备的方法
CN102273322A (zh) * 2009-01-06 2011-12-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可控设备源的控制系统和用于实现这种控制的方法
CN103037565A (zh) * 2011-09-29 2013-04-10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灯具控制方法及系统、壁开关母机及遥控开关子机
JP5228140B1 (ja) * 2011-09-13 2013-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制御システム
US20140239816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603103B2 (ja) * 2010-02-26 2014-10-08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発光駆動調整システム、可視光受信装置、可視光送信装置、発光駆動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1288A (ja) 1991-08-07 1993-02-19 Mitsubishi Denki Shomei Kk 照明器具
JP2002343581A (ja) 2001-05-15 2002-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システム
JP4725720B2 (ja) 2004-08-25 2011-07-13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の設定方法、設定器、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JP2010103056A (ja) 2008-10-27 2010-05-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照明器具
JP2012089276A (ja) 2010-10-18 2012-05-10 Panasonic Corp 照明制御装置
EP2685793B1 (en) * 2012-07-12 2019-09-04 LG Innotek Co., Ltd. Light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US10448486B2 (en) * 2014-06-16 2019-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ing device in electronic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9747A (zh) * 2008-12-04 2011-11-0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和控制设备的方法
CN102273322A (zh) * 2009-01-06 2011-12-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可控设备源的控制系统和用于实现这种控制的方法
JP5603103B2 (ja) * 2010-02-26 2014-10-08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発光駆動調整システム、可視光受信装置、可視光送信装置、発光駆動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JP5228140B1 (ja) * 2011-09-13 2013-07-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制御システム
CN103037565A (zh) * 2011-09-29 2013-04-10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无线智能灯具控制方法及系统、壁开关母机及遥控开关子机
US20140239816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4455A1 (en) 2017-06-08
US9848481B2 (en) 2017-12-19
DE102016123448A1 (de) 2017-06-14
JP2017107669A (ja)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84363A1 (en) Commissioning and controlling load control devices
CN107920405B (zh) 能够与照明器材交互的手持设备
CN105122946B (zh) 调试负载控制系统
JP4869193B2 (ja) 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US10076013B2 (en) Portable light source
CN103032736A (zh) 一种led灯及led照明网络系统
US9854652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and lighting system
CN106958800A (zh) 无线控制照明系统、无线装置以及登录方法
US20170094742A1 (en) Dimmer, detector,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controller, and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
CN103781259B (zh) 一种无线照明控制系统及智能照明装置
CN104837280A (zh) 照明控制装置
CN106163001B (zh) 一种基于Android、IOS与ZigBee的智能LED照明控制系统
JP2018110089A (ja)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照明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20130169168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rouped devices
US10791613B1 (en) Wireless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with automatic emergency mode exit network protocol
CN105764206A (zh) 一种具有wifi中继模块的led照明设备
CN106054839A (zh) 一种新型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Jun et al. LED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CN105163422B (zh) 一种远程调光器及调光照明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7295733B (zh) 一种基于Wi-Fi的单火线低功耗智能开关设计方法
CN102169621A (zh) 多点受控端的遥控系统、方法与应用于该系统的遥控装置
CN110366299A (zh) 一种照明系统和照明系统用中控网关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38933U (zh) 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US20240057235A1 (en) Light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said system
CN204989816U (zh) 一种led集鱼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