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3614B -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3614B
CN106953614B CN201710118164.8A CN201710118164A CN106953614B CN 106953614 B CN106953614 B CN 106953614B CN 201710118164 A CN201710118164 A CN 201710118164A CN 106953614 B CN106953614 B CN 106953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oop
resistor
resistors
differential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81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3614A (zh
Inventor
郭长兴
袁永斌
廖宝斌
朱林
朱昱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ove Go & Golden Chi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ove Go & Golden Chi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ove Go & Golden Chi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ove Go & Golden Chi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81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53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53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3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3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1/00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 H03H11/02Multiple-port networks
    • H03H11/04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11/12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using amplifiers with feedback
    • H03H11/1217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using amplifiers with feedback us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onal amplifiers

Landscapes

  • Networks Using Active Element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包括I信息通道、Q信息通道和交叉耦合电路,I信息通道和Q信息通道通过交叉耦合电路连接实现频谱搬移;交叉耦合电路包括具有可变阻值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第一模块的两端分别与I输入端和第三滤波电路连接;第二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和Q输入端连接;第三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滤波电路和Q输出端连接;第四模块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滤波电路和I输出端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现有的具有固定阻值的交叉耦合电阻,在极端工艺角下出现的电阻变化,导致频移量不是设定的缺省值,流片后的芯片良率不高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复数滤波器是由低通滤波器经过频谱搬移得到的,现有的复数滤波器在频谱搬移的过程中,一般选择交叉耦合电阻是固定值,这样选择会增大中频的不确定性,在极端工艺角下电阻变化会很大,会导致频移量不是设定的缺省值,流片后的芯片良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交叉耦合电路实现I信息通道和Q信息通道的频谱搬移,并利用计算机控制交叉耦合电路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的阻值,实现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进而避免了现有的具有固定阻值的交叉耦合电阻,在极端工艺角下出现的电阻变化,导致频移量不是设定的缺省值,流片后的芯片良率不高的情况。
本发明创造采用将交叉耦合电阻设置为电阻阵列,可以通过SPI对片内交叉耦合电阻进行调校,使得在工艺角变化条件下,复数滤波器的性能符合预期
本发明中的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包括I信息通道、Q信息通道和交叉耦合电路,所述I信息通道和Q信息通道通过所述交叉耦合电路连接实现频谱搬移;
所述I信息通道包括I输入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I输出端,所述Q信息通道包括Q输入端、第三滤波电路、第四滤波电路和Q输出端;所述交叉耦合电路包括具有可变阻值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
所述第一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I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和所述Q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和所述Q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滤波电路和所述I输出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I输入端包括I+输入端子和I-输入端子,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差分放大器M1;
所述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I+输入端子和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I-输入端子和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I输出端包括I+输出端子和I-输出端子,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M2、电阻R7和R8、电容C3和C4;
所述电阻R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出端与所述I-输出端子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I+输出端子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I信息通道还包括电阻R5和R6,所述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出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Q输入端包括Q+输入端子和Q-输入端子,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9、R10、R11和R12,电容C5和C6,差分放大器M3;
所述电阻R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Q+输入端子和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Q-输入端子和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Q输出端包括Q+输出端子和Q-输出端子,所述第四滤波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M4、电阻R15和R16、电容C7和C8;
所述电阻R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出端与所述Q-输出端子连接,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出端与所述Q+输出端子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Q信息通道还包括电阻R13和R14,所述电阻R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出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电阻阵列T1和T2,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电阻阵列T3和T4,所述第三模块包括电阻阵列T5和T6,所述第四模块包括电阻阵列T7和T8;
所述电阻阵列T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阵列T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阻阵列T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出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阵列T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出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阻阵列T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阵列T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入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阻阵列T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出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阵列T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出端和所述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阻阵列T1-T8分别包括并列布置的电阻R0、R01、R02和R03,连接端子L1和L2,控制开关K1、K2和K3;
所述控制开关K1与所述电阻R01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2与所述电阻R02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3与所述电阻R03串联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1、K2和K3分别通过串行接口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利用控制字控制所述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电阻R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端子L1和L2连接,所述电阻R0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L1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1背向所述电阻R0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L2连接;所述电阻R0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L1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2背向所述电阻R0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L2连接;所述电阻R0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L1连接,所述控制开关K3背向所述电阻R0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子L2连接。
一种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Iin+信号从I+输入端子传送至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Iin-信号从I-输入端子传送至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Qin+信号从Q+输入端子传送至第三滤波电路和第四滤波电路,Qin-从Q-输入端子传送至第三滤波电路和第四滤波电路;Iin+信号与Qin+信号相差90°相位,Iin-信号与Qin-信号相差90°相位;
S2.将电阻R6和R8、电容C2和C4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一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一环路中,经电容C2和C4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i1,并从I+输出端子输出Iout+信号;
将电阻R4、R6和R8、电容C4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二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二环路中,由于电容C4将对电阻R4R6或R8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3.将电阻R5和R7、电容C1和C3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三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三环路中,经电容C1和C3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i2,并从I-输出端子输出Iout-信号;
将电阻R3、R5和R7电容C3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四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四环路中,由于电容C3将对电阻R3、R5或R7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4.将电阻R14和R16、电容C6和C8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五环路,Qin+信号在所述第五环路中,经电容C2和C4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q1,并从Q+输出端子输出Qout+信号;
将电阻R12、R14和R16、电容C8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六环路,Qin+信号在所述第六环路中,由于电容C8将对电阻R12、R14或R16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5.将电阻R13和R15、电容C5和C7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七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七环路中,经电容C5和C8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q2,并从Q-输出端子输出Qout-信号;
将电阻R11、R13和R7电容C7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八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八环路中,由于电容C5将对电阻R3、R5或R7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6.第一环路与第五环路通过电阻阵列T2、T3、T5和T7连接,第三环路与第七环路通过电阻阵列T1、T4、T6和T8连接;
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所述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所述第一环路与第五环路之间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以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
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所述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所述第三环路与第七环路之间的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以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本技术方案通过利用交叉耦合电路实现I信息通道和Q信息通道的频谱搬移,并利用计算机控制交叉耦合电路的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的阻值,实现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进而避免了现有的具有固定阻值的交叉耦合电阻,在极端工艺角下出现的电阻变化,导致频移量不是设定的缺省值,流片后的芯片良率不高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中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或第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中,计算机输入不同的控制字后,Iout+信号、Qout+信号、Iout-信号或Qout-信号的交流特性曲线。
图中:1、I信息通道 2、Q信息通道 3、交叉耦合电路
11、I输入端 12、第一滤波电路 13、第二滤波电路 14、I输出端
21、Q输入端 22、第三滤波电路 23、第四滤波电路 24、Q输出端
31、第一模块 32、第二模块 33、第三模块 34、第四模块
111、I+输入端子 112、I-输入端子 141、I+输出端子
142、I-输出端子 211、Q+输入端子 212、Q-输入端子
241、Q+输出端子 242、Q-输出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包括I信息通道1、Q信息通道2和交叉耦合电路3,I信息通道1和Q信息通道2通过交叉耦合电路3连接实现频谱搬移;
I信息通道1包括I输入端11、第一滤波电路12、第二滤波电路13和I输出端14,Q信息通道2包括Q输入端、第三滤波电路22、第四滤波电路23和Q输出端2421;交叉耦合电路3包括具有可变阻值的第一模块31、第二模块32、第三模块33和第四模块34;
第一模块31的两端分别与I输入端11和第三滤波电路22连接;第二模块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滤波电路12和Q输入端连接;第三模块3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滤波电路13和Q输出端2421连接;第四模块34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滤波电路23和I输出端14连接。
具体的,I输入端11包括I+输入端子111和I-输入端子112,第一滤波电路12包括电阻R1、R2、R3和R4,电容C1和C2,差分放大器M1;
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I+输入端子111和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两端分别与I-输入端子112和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电阻R4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I输出端14包括I+输出端子141和I-输出端子142,第二滤波电路13包括差分放大器M2、电阻R7和R8、电容C3和C4;
电阻R7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容C3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出端与I-输出端子142连接,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出端与I+输出端子141连接。
优选的,I信息通道1还包括电阻R5和R6,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Q输入端包括Q+输入端子211和Q-输入端子212,第三滤波电路22包括电阻R9、R10、R11和R12,电容C5和C6,差分放大器M3;
电阻R9的两端分别与Q+输入端子211和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10的两端分别与Q-输入端子212和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11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电阻R12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电容C5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电容C6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Q输出端2421包括Q+输出端子241和Q-输出端子242,第四滤波电路23包括差分放大器M4、电阻R15和R16、电容C7和C8;
电阻R15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16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的正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容C7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出端连接;电容C8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出端连接;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出端与Q-输出端子242连接,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出端与Q+输出端子241连接。
优选的,Q信息通道2还包括电阻R13和R14,电阻R13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出端连接;电阻R14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第一模块31包括电阻阵列T1和T2,第二模块32包括电阻阵列T3和T4,第三模块33包括电阻阵列T5和T6,第四模块34包括电阻阵列T7和T8;
电阻阵列T1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出端连接,电阻阵列T2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出端连接;
电阻阵列T3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正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阻阵列T4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1的反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3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电阻阵列T5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出端连接,电阻阵列T6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入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出端连接;
电阻阵列T7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2的正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阻阵列T8的两端分别与差分放大器M2的反向输出端和差分放大器M4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电阻阵列T1-T8分别包括并列布置的电阻R0、R01、R02和R03,连接端子L1和L2,控制开关K1、K2和K3;
控制开关K1与电阻R01串联连接,控制开关K2与电阻R02串联连接,控制开关K3与电阻R03串联连接;控制开关K1、K2和K3分别通过串行接口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利用控制字控制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
电阻R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端子L1和L2连接,电阻R01的一端与连接端子L1连接,控制开关K1背向电阻R01的一端与连接端子L2连接;电阻R02的一端与连接端子L1连接,控制开关K2背向电阻R02的一端与连接端子L2连接;电阻R03的一端与连接端子L1连接,控制开关K3背向电阻R03的一端与连接端子L2连接。
一种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Iin+信号从I+输入端子111传送至第一滤波电路12和第二滤波电路13,Iin-信号从I-输入端子112传送至第一滤波电路12和第二滤波电路13;Qin+信号从Q+输入端子211传送至第三滤波电路22和第四滤波电路23,Qin-从Q-输入端子212传送至第三滤波电路22和第四滤波电路23;Iin+信号与Qin+信号相差90°相位,Iin-信号与Qin-信号相差90°相位;
S2.将电阻R6和R8、电容C2和C4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一环路,Iin+信号在第一环路中,经电容C2和C4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i1,并从I+输出端子141输出Iout+信号;
将电阻R4、R6和R8、电容C4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二环路,Iin+信号在第二环路中,由于电容C4将对电阻R4R6或R8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3.将电阻R5和R7、电容C1和C3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三环路,Iin-信号在第三环路中,经电容C1和C3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i2,并从I-输出端子142输出Iout-信号;
将电阻R3、R5和R7电容C3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四环路,Iin-信号在第四环路中,由于电容C3将对电阻R3、R5或R7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4.将电阻R14和R16、电容C6和C8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五环路,Qin+信号在第五环路中,经电容C2和C4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q1,并从Q+输出端子241输出Qout+信号;
将电阻R12、R14和R16、电容C8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六环路,Qin+信号在第六环路中,由于电容C8将对电阻R12、R14或R16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5.将电阻R13和R15、电容C5和C7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七环路,Iin-信号在第七环路中,经电容C5和C8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q2,并从Q-输出端子242输出Qout-信号;
将电阻R11、R13和R7电容C7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八环路,Iin-信号在第八环路中,由于电容C5将对电阻R3、R5或R7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6.第一环路与第五环路通过电阻阵列T2、T3、T5和T7连接,第三环路与第七环路通过电阻阵列T1、T4、T6和T8连接;
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第一环路与第五环路之间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以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
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第三环路与第七环路之间的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以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
其中利用公式:
Figure BDA0001236215820000131
其中,W1F为Iout+信号、Qout+信号、Iout-信号或Qout-信号的中频;RC为第一环路、第五环路与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电阻总值,或第三环路、第七环路与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电阻总值;CZ第一环路和第五环路的电容总值,或第三环路和第五环路的电容总值;
可知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电阻阵列T2、T3、T5和T7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改变了上述公式中的RC,进而改变了上述公式中的W1F,实现了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的效果;
同时,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是电阻阵列T1、T4、T6和T8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改变了上述公式中的RC,进而改变了上述公式中的W1F,实现了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计算机输入不同的控制字后,Iout+信号、Qout+信号、Iout-信号或Qout-信号的交流特性曲线,其中,
RTUNNING计算机输出的控制字,
□曲线对应RTUNNING=15,对应中频66.32M;
Figure BDA0001236215820000141
曲线对应RTUNNING=16,对应中频67.72M;
△曲线对应RTUNNING=17,对应中频69.13M;
◇曲线对应RTUNNING=18,对应中频70.55M;
Figure BDA0001236215820000142
曲线对应RTUNNING=19,对应中频72M;
╳曲线对应RTUNNING=20,对应中频73.43M;
Figure BDA0001236215820000143
曲线对应RTUNNING=21,对应中频74.84M;
╋曲线对应RTUNNING=22,对应中频76.25M;
通过上图可以推出中频步进值为1.4M;因此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在不同工艺角下工作,并通过计算机向电阻这列输出不同的控制字,以有效地调节中频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Iin+信号从I+输入端子传送至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Iin-信号从I-输入端子传送至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和第二滤波电路;Qin+信号从Q+输入端子传送至第三滤波电路和第四滤波电路,Qin-从Q-输入端子传送至第三滤波电路和第四滤波电路;Iin+信号与Qin+信号相差90°相位,Iin-信号与Qin-信号相差90°相位;
S2.将电阻R6和R8、电容C2和C4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一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一环路中,经电容C2和C4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i1,并从I+输出端子输出Iout+信号;
将电阻R4、R6和R8、电容C4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二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二环路中,由于电容C4将对电阻R4R6或R8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3.将电阻R5和R7、电容C1和C3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三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三环路中,经电容C1和C3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i2,并从I-输出端子输出Iout-信号;
将电阻R3、R5和R7电容C3以及差分放大器M1和M2组成第四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四环路中,由于电容C3将对电阻R3、R5或R7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4.将电阻R14和R16、电容C6和C8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五环路,Qin+信号在所述第五环路中,经电容C2和C4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q1,并从Q+输出端子输出Qout+信号;
将电阻R12、R14和R16、电容C8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六环路,Qin+信号在所述第六环路中,由于电容C8将对电阻R12、R14或R16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5.将电阻R13和R15、电容C5和C7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七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七环路中,经电容C5和C8发生振荡并发生180°的相位改变,形成带有负号的振荡环q2,并从Q-输出端子输出Qout-信号;
将电阻R11、R13和R7电容C7以及差分放大器M3和M4组成第八环路,Iin-信号在所述第八环路中,由于电容C5将对电阻R3、R5或R7进行放电,因此将产生衰减;
S6.第一环路与第五环路通过电阻阵列T2、T3、T5和T7连接,第三环路与第七环路通过电阻阵列T1、T4、T6和T8连接;
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所述电阻阵列T2、T3、T5和T7的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所述第一环路与第五环路之间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以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
操作计算机分别向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输出不同的控制字,分别控制所述电阻阵列T1、T4、T6和T8的控制开关K1、K2和K3的开启或关闭,使所述第三环路与第七环路之间的具有不同的电阻阻值,以调节Iout-信号和Qout-信号的中频。
CN201710118164.8A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953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164.8A CN106953614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8164.8A CN106953614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614A CN106953614A (zh) 2017-07-14
CN106953614B true CN106953614B (zh) 2021-04-23

Family

ID=5946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8164.8A Active CN106953614B (zh) 2017-03-01 2017-03-01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536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7028B (zh) * 2018-09-27 2022-04-15 东南大学 一种电流复用的低功耗复数双二阶单元电路
CN109728793A (zh) * 2019-02-28 2019-05-07 南开大学 一种多通带复数滤波器电路
CN109936342A (zh) * 2019-02-28 2019-06-25 东南大学 一种中频可调且可实现高阶的复数带通滤波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262A (zh) * 2006-03-02 2007-12-19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调谐功能的复数滤波器
CN102324906A (zh) * 2011-05-19 2012-01-18 上海信朴臻微电子有限公司 复数滤波器及其q值补偿方法
CN102638240A (zh) * 2012-04-24 2012-08-15 无锡中科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带宽可调的双模式有源滤波器电路
CN203289388U (zh) * 2013-05-23 2013-11-13 江苏天源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可校准复数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7214B2 (ja) * 2007-02-21 2011-08-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回路
US9300444B2 (en) * 2013-07-25 2016-03-29 Analog Devices, Inc. Wideband quadrature error correction
US9484871B1 (en) * 2014-05-16 2016-11-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mplex bandpass filter having a transfer function with two pol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262A (zh) * 2006-03-02 2007-12-19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调谐功能的复数滤波器
CN102324906A (zh) * 2011-05-19 2012-01-18 上海信朴臻微电子有限公司 复数滤波器及其q值补偿方法
CN102638240A (zh) * 2012-04-24 2012-08-15 无锡中科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带宽可调的双模式有源滤波器电路
CN203289388U (zh) * 2013-05-23 2013-11-13 江苏天源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可校准复数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3614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3614B (zh) 一种中频可控的复数滤波器及复数滤波器中频控制方法
CN106026922B (zh) 振荡信号生成电路
CN1972121B (zh) 调整滤波器的调整方法及调整装置
CN107681994A (zh) 一种振荡器电路
CN101194416A (zh) 用于单片时钟发生器及定时/频率参考的频率控制器
CN102064801B (zh) 一种基于cmos工艺实现的全硅时钟发生器
CN201243273Y (zh) 温补压控恒温晶体振荡器
JPH0879068A (ja) 電圧制御発振器およびフェーズロックドループ回路
CN104660216A (zh) 一种用于Gm-C滤波器的高精度频率校准电路
CN104270147A (zh) 一种环形振荡器
TW202223584A (zh) 使用可調諧多相濾波器之寬頻正交相位產生
CN108494397A (zh) 一种压控振荡器电路和锁相环
CN1541448B (zh) 可调正交移相器
CN102594260A (zh) 基于寄生电容调节的高精度温度补偿mems振荡器
CN108984446B (zh) 基于fpga原语的phy接口及fpga芯片
CN107395166B (zh) 基于延迟锁相的时钟占空比稳定电路
WO2018023367A1 (zh) 电压波形整形振荡器
CN207625521U (zh) 一种片上低温度系数可修调频率rc振荡器
CN206993090U (zh) 一种恒温晶体振荡器
CN107317580B (zh) 一种高稳定性振荡器电路及其实现方法
CN105515576B (zh) 带有粗调与细调的环形压控振荡器及锁相环
CN111510114B (zh) 一种时钟发生器电路
CN210053381U (zh) 一种全硅振荡器电路
Chen et al. CCCCTA-based resistorless voltage and current mode quadrature oscillator
CN106603039A (zh) 一种延迟单元及包含该延迟单元的环形压控振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