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50677B - 透镜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50677B
CN106950677B CN201710357471.1A CN201710357471A CN106950677B CN 106950677 B CN106950677 B CN 106950677B CN 201710357471 A CN201710357471 A CN 201710357471A CN 106950677 B CN106950677 B CN 106950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artition wall
fixing member
holder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74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50677A (zh
Inventor
渡部孝
渡边裕之
加地英一
李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95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50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50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高效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侧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用于保持透镜的支架、固定构件、用于连结支架与固定构件的弹簧构件、以及电磁驱动组件。其中,固定构件包括基板、形成于该基板上的圆形贯通孔、自该圆形贯通孔孔缘向支架侧延长那样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圆筒状间壁、从位于该间壁的周侧外的基板向支架侧突出那样形成的突起部、以及形成于该突起部第二前端面与间壁外周面之间的凹部。支架在与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具有与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接触且与凹部相对置的一端面、自该一端面延长出且与间壁外周面相对置的圆筒状内周壁、以及自该内周壁延长且与间壁端面相对置的一端侧环状面。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但不限于相机中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装载于移动电话等中的相机,人们致力于像素数的增加,并且推进变焦处理和宏处理等的高性能化,因此,对于所装载的透镜系统,不仅致力于现有的固定焦点透镜的研究,还投入到可动焦点方面的研究。现有的可动焦点的透镜系统的驱动装置大多如图26和图27所示的音圈马达的透镜驱动装置50。
该透镜驱动装置50中,下弹簧54和上弹簧55将用于保持透镜51的支架52连结到固定构件53上,由卷绕于支架52上的线圈58所对置的磁铁57与磁轭56构成了电磁驱动组件。在电磁驱动组件中,向线圈58流入电流,由此,支架52获得了驱动力(洛伦兹力)。由此,使透镜51沿着线圈58的卷绕轴方向移动,能够在感光传感器63的受光面63a上聚焦。
如图27所示,固定构件53具有:基板53a、形成于基板53a上且朝向感光传感器63侧开口的圆形贯通孔53b、间壁61以及突起部62。例如,在方形板状的基板53a的中央,形成有以透镜51光轴作为中心轴的圆形贯通孔53b,且使圆筒状间壁61以自该圆形贯通孔53b孔缘垂直延伸而出形成,还形成有自基板53a的板面53t突出且自间壁61外周面向圆形贯通孔53b的直径方向外侧延伸的突起部62。突起部62沿着圆形贯通孔53b的圆周方向等间隔设置有大于或等于三个,例如,突起部62可沿着圆形贯通孔53b的圆周方向的中心角以90度等间隔设置有四个。
如图26所示,支架52在与固定构件53相对置的一端侧,具有以向直径方向外侧突出方式形成的突缘部59。在该支架52的内侧,以使透镜51的光轴与支架的中心轴对齐的方式,且借助固定架51a安装有透镜51。
此外,将透镜51配置为,其隔着形成于固定构件53上的圆形贯通孔53b以及圆筒状间壁61内侧空间,与感光传感器63相对置。
现有的透镜驱动装置50形成了如下的结构,即,在与固定构件53侧的圆筒状间壁61一体化且沿着外周侧连续的突起部62的第二前端面62b(图26和图27中的上表面)上,限制了透镜移动方向的初期高度,突起部62的第二前端面62b与支架52侧的相对置面发生了接触。
近年来,要求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对下落冲击试验等试验条件的要求一年比一年严酷。
在这样的下落冲击中,突起部62的第二前端面62b与支架52重复产生冲撞,由此,该突起部62的第二前端面62b与支架52之间的接触部容易发生变形或受到损坏。例如,突起部62的第二前端面62b受磨损而产生磨损粉等垃圾,该垃圾附着到圆筒状间壁61上后,会出现该垃圾通过该间壁61的内侧空间而落到感光传感器63上的问题。
为此,为了使该垃圾难以落到感光传感器63上,如图26和图27所示,在突起部62的内侧设置了高于突起部62的圆筒状间壁61,详见日本特开2008-304605号公报(公开日为2008年12月18日)。
但是,即使是设置有比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高的圆筒状间壁结构,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也与间壁的外周面相连接(连续),为此,会产生以下的问题,例如,由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与支架之间的接触部产生的垃圾在该第二前端面以及间壁的外周面上移动,有可能沉积到间壁上,并侵入间壁的内侧,最终落到感光传感器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高效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侧的透镜驱动装置。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所述透镜朝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开口部,背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出口部;用于保持该透镜的支架;配置于所述透镜的出口部一侧的固定构件,其上形成有与透镜的出口部相对设置的圆形贯通孔,所述圆形贯通孔内固定有感光传感器,从而透镜的出口部与感光传感器隔着所述圆形贯通孔对置;用于将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的弹簧构件;以及电磁驱动组件。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卷绕于所述支架上的线圈、与该线圈所对置的磁铁及磁轭,当向所述线圈流入电流时,可使保持于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透镜沿着所述线圈的卷轴轴方向移动,从而可实现在所述感光传感器上对焦。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基板,所述圆形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基板上,且直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透镜最大口径尺寸;从所述圆形贯通孔的孔缘向所述支架侧延伸而出的圆筒状的间壁;从所述间壁的外周侧的基板表面以向所述支架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朝向支架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前端面;以及形成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与所述间壁的外周面之间的凹部。所述支架包括:端面,其在支架的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发生接触,并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置;圆筒状内周壁,其从所述端面延长,且与所述间壁的外周面相对置;以及端侧环状面,其自该圆筒状内周壁延长,与所述间壁的端面相对置。其中,以所述基板表面为基准,所述间壁的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的高度,所述突起部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的周围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或者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的整个圆周围连续设置有多个。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具有:用于限制透镜横向移动,并且抑制垃圾落到上的圆筒状的间壁;以及在隔着凹部与该间壁相连接的部位用于限制透镜移动方向的初期高度的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由此,在突起部第二前端面与支架的端面发生了接触的情况下,将间壁的端面与和该间壁的端面相对置的支架的端侧环状面保持为一定的间隔,这样使得固定构件在透镜移动方向上的间壁端面与支架的一端侧环状面不会发生冲撞。进而,在沿着透镜移动方向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即使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与支架的端面发生接触而由该接触部产生垃圾,由于分别具有位于突起部第二前端面与圆筒状的间壁之间的凹部,以及高于突起部第二前端面的圆筒状的间壁,垃圾落到凹部也难以到达圆筒状的间壁边,并且难以附着到间壁上,从而能够获得可高效抑制的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侧的透镜驱动装置。
优选的,将所述间壁的端面部位和所述支架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发生了接触的一端面部位之间的透镜移动方向上的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架的透镜移动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并且,将所述凹部沿着所述间壁直径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对于基板板面的突出高度尺寸的二分之一。
如此,通过将所述重叠量和所述凹部的宽度尺寸进行如上所述那样设定为,使垃圾难以到达间壁上,从而能够获得可高效抑制的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侧的透镜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架具有从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凹部相对置的端面延伸而出、且位于所述凹部内的圆筒状间壁。
如此,通过在支架的一端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凹部内的圆筒状间壁,即使在以透镜朝下的状态使用了相机的情况下,也可阻止垃圾通过圆筒状间壁而向感光传感器侧移动,能够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上的,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造成图像缺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圆环状槽;该圆环状槽是从所述间壁端面向所述基板侧凹陷形成,且具有与所述间壁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相背设置的内壁面,所述支架具有插入所述圆环状槽内的圆筒状间壁。如此,在支架与固定构件之间的重叠部上,由设置于固定构件上的圆环状槽的内周面形成圆筒状的壁体、及圆环状槽的外周周形成圆筒状的壁体
支架设置于圆筒状间壁,形成为口齿形状,能够抑制由透镜驱动装置内部产生的垃圾向间壁内侧发生移动,能够抑制该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上的间壁的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具有从该间壁的外周面向该间壁的内周面侧凹陷的环状槽。通过在间壁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设置有环状槽,能够利用环状槽捕获可能从间壁跨越的垃圾,能够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构件的间壁具有以该间壁的中心轴为中心而直径各异的多个环形槽,从而形成多个外周面;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上,具有:多个插入所述环形槽的环,从而形成与所述直径各异的各外周面相对置的多个圆筒状内周壁,以及与所述直径各异的各外周面的各一端侧端面相对置的多个端侧环状面。
如此,在支架与固定构件之间的重叠部上,构成为使支架固定构件的各对置面呈台阶状相互对置,由此,能够抑制由透镜驱动装置内部产生的垃圾越过固定构件的间壁而落到感光传感器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所述透镜朝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开口部,背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出口部;用于保持该透镜的支架;配置于所述透镜的出口部一侧的固定构件,其上形成有与透镜的出口部相对设置的圆形贯通孔,所述圆形贯通孔内固定有感光传感器,从而透镜的出口部与感光传感器隔着所述圆形贯通孔对置;用于将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的弹簧构件;以及电磁驱动组件,其包括卷绕于所述支架上的线圈、与该线圈所对置的磁铁及磁轭形,当向所述线圈流入电流时,可使保持于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透镜沿着所述线圈的卷轴轴方向移动,从而可实现在所述感光传感器上对焦。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基板,所述圆形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基板上,且直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透镜最大口径尺寸;以包围该圆形贯通孔周围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圆环状槽;以及从位于该圆环状槽的外周侧的所述基板板面,以向所述支架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朝向支架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前端面。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具有:外周侧端面,其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接触;圆筒状的周壁,其从所述外周侧端面向所述基板侧延伸;内周侧端面,其从所述周壁一端延伸出而与所述基板相接触;以及圆筒状的间壁,其从所述内周侧端面向所述固定构件侧突出,且位于所述圆环状槽内。所述突起部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周围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或者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的整个圆周围连续设置多个。
如此,固定构件不具有比突起部第二前端面更高的间壁,如上述那样的结构中,在圆形贯通孔的外周侧具有由圆环状槽与圆筒状的间壁组合而成的结构,由此能够在圆环状槽内捕获垃圾,这样能够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上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优选的,将所述圆环状槽与所述圆筒状的间壁之间的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架沿着透镜移动方向的最大移动量,并且,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周壁之间,设置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突出高度尺寸的二分之一的间隔。如此,通过将所述重叠量和所述间隔如上所述那样地设定,从而能够获得可高效抑制的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侧的透镜驱动装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固定构件的间壁的外周面上具有向该间壁的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且在所述支架的端面具有将所述凸部位于所述间壁圆周方向上的两侧面夹持着的限制部。
如此,能够限制下落冲击时透镜的旋转方向以及透镜的横向位移,并能够防止用于保持支架的弹簧构件发生变形,以及破损造成性能降低。在沿着透镜移动方向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该凸部与限制部不发生接触,而是固定构件的突起部与支架发生接触,因此,不用担心由该部分发生接触而产生垃圾。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磁轭上具有突起,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嵌合的凹部。如此,通过使磁轭的凸部与支架的凹部互相嵌合,能够限制下落冲击时透镜的旋转方向以及透镜的横向位移,能够防止用于保持支架的弹簧构件发生变形以及因破损造成性能降低。在沿着透镜移动方向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即使在该部分产生垃圾,该垃圾也位于远离支架的间壁的部位上,因此,够抑制产生的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上能,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优选的,所述弹簧构件包括:第一弹簧构件,其将靠近所述透镜的出口部一侧的支架的一端部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以及第二弹簧构件,其将靠近所述透镜的开口部一侧的支架的一端部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其中,将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对所述基板板面的高度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弹簧构件用于固定于所述基板板面上的一侧的高度。
如此,能够使用于固定第一弹簧构件一端的固定构件的基板板面与用于固定第一弹簧构件另一端的支架的突缘部板面之间的高度尺寸变长,并能够使用于将支架向固定构件侧牵引的第一弹簧构件的弹簧复原力变大,能够抑制支架从固定构件上浮。因此,即使处于支架成为固定构件的下侧的姿势,也能够抑制支架因重力的作用而下垂,并且能够使支架与固定构件的突起部第二前端面之间的间隔最小,因此,能够抑制垃圾侵入到感光传感器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为图2所示的A-A断面)。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俯视图(从透镜开口部侧观察)。
图3是实施例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透镜驱动装置的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2是实施例四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四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4是实施例五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五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6是实施例五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实施例五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8是实施例六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实施例六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0是实施例七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实施例七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2是实施例八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一部分剖视图。
图23是实施例八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支架与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24是从磁轭侧观察实施例九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5是实施例九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磁轭与支架的立体图。
图26是现有例子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27是现有透镜驱动装置的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透镜驱动装置10构成为具有:透镜11、用于保持透镜11的支架12、配置于支架12一端侧上的固定构件13、用于将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连结起来的弹簧构件、以及电磁驱动组件。其中,透镜11具有靠近待拍摄物体的开口部11a以及与开口部11a所在侧相反的出口部11b。固定构件13设置在透镜11的出口部11b一侧,其上设置有感光传感器24。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卷绕于支架12上的线圈18、与该线圈18相对置的磁铁17以及磁轭16。通过向线圈18流入电流,使支架12获得了驱动力(洛伦兹力),由此,使保持于支架12上的透镜11沿着线圈18的卷轴轴方向移动,且在感光传感器24的受光面24a上聚焦。
弹簧构件包括第一弹簧构件14和第二弹簧构件15。第一弹簧构件14将支架12的靠近出口部11b的一端部(图1中的下侧)与固定构件13连结起来。第二弹簧构件15将支架12的靠近开口部11a的另一端部侧(图1中的上侧)与固定构件13连结起来。
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13具有基板13a、形成于基板13a的圆形贯通孔13b、间壁21、突起部22以及凹部23。
本实施例中,基板13a为方形板状,其中央形成有以透镜11光轴为中心轴的圆形贯通孔13b,圆形贯通孔13b与感光传感器24相对。间壁21从圆形贯通孔13b的孔缘垂直于基板13a表面向支架12侧延伸,从而呈圆筒状,并从基板13a的板面13t上突出。突起部22从基板13a的板面13t向支架12侧突出,并且从间壁21的周面向圆形贯通孔13b的直径方向外侧延长。
圆形贯通孔13b形成为大于或等于透镜11最大口径尺寸的直径尺寸。
突起部22沿着圆形贯通孔13b的周围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或者沿着圆形贯通孔13b的整个圆周围连续设置。例如,将该突起部22沿着圆形贯通孔13b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以上。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沿着圆形贯通孔13b的圆周方向以中心角90°间隔设置有四个该突起部22。
如图4所示,支架12具有:筒状部12b,其具有供透镜11安装的筒孔状透镜安装孔12a;以及突缘部19,其以自筒状部12b外周面向筒状部12b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于筒状部12b的一端侧(图4中的下侧)。在筒状部12b的内侧借助固定架11e(参照图1)安装有透镜11,使得透镜11的光轴与筒状部12b的中心轴对齐一致。
进而,透镜11的与开口部11a相反的出口部11b与感光传感器24隔着形成于固定构件13上的圆形贯通孔以及圆筒状间壁21的内侧空间相对置。
如图5所示,设置于固定构件13上的每个突起部22均具有:与间壁21的外周面交界的第一前端面22a;以及第二前端面22b,其从该第一前端面22a向间壁21的直径方向外侧延长,且与支架12的突缘部19的一端面(下表面)25发生接触。此外,使第一前端面22a形成于比第二前端面22b更靠近基板13a板面13t的部位,由此,该第一前端面22a形成有比第二前端面22b更向基板13a的板面13t侧凹陷的凹部23的底面。
即,固定构件13具有形成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间壁21的外周面之间的凹部23。
此外,凹部23的形状未作特别限定,例如,凹部23的截面形状(以沿着间壁21中心轴的面切断固定构件13时的截面形状)只要形成为如图1、图3所示的三角形状、如图6和图7所示的四角形状或者半圆形状等那样构成即可。
如图4所示,支架12在与固定构件13相对置的一端侧具有:端面25,其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发生接触,并且与凹部23相对置;圆筒状内周壁26,其自端面25延长出,且与间壁21的外周面21a相对置;以及端侧环状面27,其自该内周壁26延长出,且与间壁21的端面21b相对置。
另外,间壁21与突起部22之间的高度关系形成为,基板13a板面13t与间壁21端面21b之间的高度尺寸大于基板13a板面13t与突起部22第二前端面22b之间的高度尺寸。
进而,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支架12的端面25发生了接触,限制了透镜的移动方向初期高度。
另外,用于保持支架12的第一弹簧构件14和第二弹簧构件15在透镜移动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形成为板簧形状。为此,最容易受到下落冲击的损伤的方向为透镜移动方向,下落时,在透镜移动方向的冲击力作用下,固定构件13与支架12之间的接触部(支架12端面25与突起部22第二前端面22b之间的接触部)会发生变形或受到破坏,这样存在产生垃圾的可能性。例如,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磨损而产生的粉状微型颗粒等垃圾发生。
关于透镜横向偏移方向上受到的冲击力,在第一弹簧构件14和第二弹簧构件15发生弹性变形的范围内,第一弹簧构件14和第二弹簧构件15不会沿着该方向发生变形,由此,可抑制支架12的移动量。因此,在沿着透镜横向偏移方向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施加于接触部上的冲击力与施加于透镜移动方向上的冲击力相比可以忽视。
因此,在实施例一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中具有如下的构成,即,透镜移动方向冲击施加的情况下,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支架12侧的端面25发生接触,由此阻挡了所受的冲击,并且,在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圆筒状间壁21的支架径方向的外周面21a之间设置有凹部23。
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其具有:圆筒状间壁21,其用于限制透镜11横向移动,并且抑制垃圾的沉积;以及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其与间壁21之间隔着凹部23,用于限制透镜在其移动方向的初期高度。由此,在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支架12的端面25相接触的情况下,将间壁21的端面21b与支架12的端侧环状面27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使固定构件13的间壁21的端面21b与支架12的端侧环状面27在透镜移动方向上不发生碰撞。
进而,即使在沿着透镜移动方向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支架12的端面25发生了碰撞,因该碰撞产生了垃圾,但由于具有高度比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更高的圆筒状间壁21,并且在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间壁21的外周面21a之间还具有凹部23,因此,垃圾落到凹部23内,也难以到达圆筒状间壁21上甚至附着到间壁21上,从而可高效抑制垃圾下落到感光传感器24侧。
即,如现有技术那样,在突起部的最前端面形成为位于与圆筒状间壁的中心轴正交的同一平面上而构成为与间壁外周面相接的情况下,垃圾容易到达间壁,并且,在垃圾到达至间壁上的情况下,存在垃圾附着到间壁上而侵入至间壁内侧、甚至落到感光传感器一侧的可能性;但是,在实施例一中,在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间壁21的外周面21a之间具有凹部23,由此,使得从该凹部23底部到间壁21的端面21b之间的距离变长,并且支架12的端面25位于与凹部23相对置的部位,因此,在垃圾落入凹部23内的情况下,垃圾难以到达圆筒状间壁21,而且难以附着到间壁21的端部21b。
另外,由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间壁21外周面21a之间设置有凹部23,因此能够减小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支架1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少碰撞产生的垃圾等。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如图8、图9所示,构成为将圆筒状间壁21的端面21b部位与接触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的支架的端面25部位之间的透镜移动方向上的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支架12沿着透镜移动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也即,端面21b相对于端面25在光轴方向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支架12在光轴方向的最大移动量。并且,将凹部23的沿着圆筒状间壁21的直径方向的宽度尺寸d设定为,大于或等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的突出高度h的二分之一。
为了使垃圾不会附着到圆筒状间壁21上,需要使作为垃圾发生源的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圆筒状间壁21的外周面21a不会连续延伸,并且使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间壁21的外周面21a之间的距离拉开。
进而,当从基板13a的板面13t至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之间的突出高度尺寸h变低,且降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凹部23的底面(第一前端面22a)之间的高低差,或者缩短凹部23的宽度尺寸d时,由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产生的垃圾附着到圆筒状间壁21上的可能性会变大。
发明人获得以下的见解,为了使由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产生的垃圾到达不到圆筒状间壁21的部位,且不附着到圆筒状间壁21上,需要将所述圆筒状间壁21的端面21b(图8和图9中的间壁21上端部位)与支架12的端面25(图8和图9中的支架12下端部位)之间的、透镜移动方向上的重叠量(高度差)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支架12沿着透镜移动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并且将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间壁21之间的凹部23的宽度尺寸d设定为大于或等于突起部22的突出高度尺寸h的二分之一。
通过这样的设定,即使在下落冲击的作用下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发生激烈的冲撞,从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产生了垃圾,所产生的垃圾也到达不到圆筒状间壁21的外周面21a,即使垃圾能到达外周面21a,随之也会落到凹部23内,由此,能够抑制垃圾附着到圆筒状间壁21上进而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中,支架12具有自与凹部23相对置的端面25延长而位于凹部23内的圆筒状间壁12A。
通常,当以透镜11朝下的状态使用相机时,从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接触面产生的垃圾沿着支架12的表面移动,有可能从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间隙中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
如实施例三那样,在支架12上设置有位于凹部23内的圆筒状间壁12A,由此,能够阻止由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与支架12之间的接触部产生的垃圾借助圆筒状间壁12A向感光传感器24侧移动,并抑制该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实施例四
如图12和图13所示,实施例四中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固定构件13的间壁21具有从端面21b朝向基板13a侧凹陷的圆环状槽13A。圆环状槽13A的内壁面分别与间壁21的内周面和外周面相背设置。支架12具有向圆环状槽13A底部方向延伸而出而位于圆环状槽13A内的圆筒状间壁12B。
换句话说,在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重叠部中,由用于形成设置于固定构件13上的圆环状槽13A内周面的圆筒状壁体、用于形成圆环状槽13A外周面的圆筒状壁体以及设置于支架12上的圆筒状间壁12B形成为口齿形状。由此,阻止了由透镜驱动装置10内部产生的垃圾向间壁21内侧移动,能够抑制该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止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的效果,优选为用于形成设置于固定构件13上的圆环状槽13A内周面的圆筒状壁体以及用于形成圆环状槽13A外周面的圆筒状壁体、与设置于支架12上的圆筒状间壁12B之间的透镜移动方向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支架12沿着透镜移动方向的最大移动量。
实施例五
如图14和图15以及图16和图17所示,实施例五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构成为,在圆筒状间壁21的外周面21a的整个圆周上,具有从该间壁21外周面21a向该间壁21内周面侧凹陷的环状槽13B,且使该环状槽13B与凹部23连续地形成。所述连续指环形槽13B与凹部23内侧表面相接。
只要环状槽13B的截面形状(以沿着间壁中心轴延伸的面切断固定构件13时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例如图14和图15所示那样的三角形状,或者如图16和图17所示那样的四角形状,或者半圆形状等那样的构成即可。
这样,通过沿着圆筒状间壁21的外周面21a的整个圆周设置有环状槽13B,能够由环状槽13B捕获到可能越过圆筒状间壁21的垃圾,而能够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实施例六
如图18和图19所示,实施例六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间壁21具有以该间壁21中心轴为中心的多个直径各异的外周面13C、13D,进而,支架12在与固定构件13相对置的一端侧具有:与所述直径各异的各外周面13C、13D相对置的多个圆筒状内周壁12C、12D;以及与所述直径各异的各外周面13C、13D的各一端侧端面13E、13F相对置的一端侧环状面12E、12F。
换句话说,在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重叠部中,构成为使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各对置面呈台阶状相互对置,由此,能够抑制由透镜驱动装置10内部产生的垃圾越过圆筒状间壁21而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的效果,优选为将支架12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重叠部的透镜移动方向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架12沿着透镜移动方向的最大移动量。
此外,也能够为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中二个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构成组合起来。
实施例七
如图20和图21所示,实施例七的透镜驱动装置10的固定构件13具有:所述基板13a;所述圆形贯通孔13b;以包围该圆形贯通孔13b周围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13a是的圆环状槽13H;以及从位于该圆环状槽13H外周侧的所述基板13a突出那样形成的突起部22;所述支架12在与所述固定构件13相对置的一端侧分别具有:与所述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接触的外周侧端面25A;从该外周侧端面25A向所述基板13a侧延长那样设置的圆筒状的周壁28;从该周壁28的一端延长且与所述基板13a接触的内周侧一端面29;以及从该内周侧一端面29向所述固定构件13侧突出而位于所述圆环状槽13H内的圆筒状间壁12H。
即,在固定构件13不具有比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更高的间壁21的构成中,如上所述那样,在圆形贯通孔13b的外周侧由圆环状槽13H与圆筒状间壁12H组合构成,能够将垃圾捕获到圆环状槽13H内,而能够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垃圾等附着而造成图像缺损。
另外,通过将圆环状槽13H与圆筒状间壁12H之间的重叠量A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支架12沿着透镜移动方向的最大移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的效果。
进而,构成为在所述突起部22与所述圆筒状的周壁28之间,设置大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突出高度尺寸的二分之一的间隔e,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的效果。
实施例八
如图22和图23所示,实施例八的透镜驱动装置10构成为,基于上述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构成,在所述间壁21的外周面21a上具有向该间壁21的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3f,在所述支架12的端面25具有夹着所述凸部13f位于所述间壁21圆周方向上的两侧面的限制部12f。
此外,在图22中,图示了支架下端附近的水平截面12g与固定构件13之间的关系,以了解凸部13f与限制部12f相互嵌合的状态。
限制部12f具有供凸部13f一端侧嵌入的凹部12i以及限制体12h、12h,该限制体12h、12h设置于该凹部12i的圆周方向两侧,且夹着凸部13f的两侧面。
根据实施例八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通过使凸部13f与限制部12f相互卡合,以抑制支架12发生横向移动及光轴方向旋转。
对于横向的冲击,由于凸部13f的两侧面与支架的凹部12f的限制体12h、12h发生接触,能够阻止移动,可防止因支架12移动大而造成弹簧发生变形或断裂。
该凸部13f也具有功能,即,在插入透镜11时沿着旋转方向受到强制力的情况下,抑制支架不会以超过恒定的角度进行旋转。
即使在下落时沿着透镜移动方向受到冲击力的情况下,也固定构件13和支架12利用高度限制用的突起部22A的第二前端面与支架12的端面25发生接触,而凸部13f不会受到透镜移动方向的较大冲击力。因此,在凸部13f几乎不可能产生垃圾。这也是现有的防止旋转机构无法解决的本发明特征。
这样,抑制下落时的冲击力支架的横向的移动光轴方向的旋转,因此,支架定部位维持弹簧的变形断裂能够防止。
另外,在突起部22A与间壁21的凸部13f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间隔,该间隔作为凹部23A来发挥功能作用,由此,在由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支架12之间的接触部产生的垃圾落到凹部23A内的情况下,也难以附着到间壁21上,因此,能够抑制垃圾落到感光传感器24上上。
实施例九
如图24和图25所示,实施例九的透镜驱动装置10基于所述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构成,构成为具有:设置于磁轭16上的突起16a;以及设置于支架12另一端侧且与所述突起16a相嵌合的凹部12e。
通过使设置于磁轭16上的突起16a与设置于支架12另一端侧(图24和图25中的上部)的凹部12e相互嵌合,以抑制支架12发生横向移动及光轴方向旋转。
对于横向冲击,通过使磁轭16的突起16a外侧的面与支架12的凹部12e内侧的面发生接触,可妨碍移动,能够防止因支架12移动大而导致弹簧变形或断裂。
该结构也具有以下的功能,即,在插入透镜时沿着旋转方向受到强制力的情况下,抑制支架12不以超过预定角度进行旋转的。
磁轭16的突起16a具有在冲击力向透镜移动方向上方作用的情况下抑制支架12移动的作用。
特别是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存在因磁轭16与支架12发生冲撞而产生垃圾的可能性,但是,即使由该部分产生垃圾,也会从磁轭16的开口部散落到外侧。
这样,通过阻碍下落时的冲击力造成支架12移动,能够防止用于将支架12维持于定部位的弹簧发生变形或断裂。
第十实施方式
第十实施方式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10基于上述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的构成,将所述固定构件13在所述基板13a的板面13t与所述突起部22的第二前端面22b(或所述突起部22A的第二前端面)之间的高度尺寸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弹簧构件14用于固定于所述基板13a板面13t上的固定侧的高度尺寸。
根据第十实施方式,能够使供第一弹簧构件14一端固定的固定构件13的基板13a板面13t与供第一弹簧构件14另一端固定的支架12的突缘部19板面(图1、图3中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尺寸变长,且能够提高用于将支架12向固定构件13侧牵引的第一弹簧构件14的弹簧复原力,这样能够抑制支架12从固定构件13上浮起来。因此,即使支架12处于成为固定构件13下侧的姿势,也能够抑制支架12因重力而下垂,且能够使支架12的突缘部19与固定构件13的突起部22第二前端面22b之间的间隔为最小,由此,能够抑制垃圾侵入到感光传感器24内。
此外,固定构件13也能够由基板13a、圆筒状间壁21和突起部22一体成型而构成,或者也能够由基板13a、圆筒状间壁21和突起部22中的一个以上部件分体形成再组合构成。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透镜,所述透镜朝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开口部,背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出口部;
用于保持该透镜的支架;
配置于所述透镜的出口部一侧的固定构件,其上形成有与透镜的出口部相对设置的圆形贯通孔,所述圆形贯通孔内固定有感光传感器,从而透镜的出口部与感光传感器隔着所述圆形贯通孔对置;
用于将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的弹簧构件;以及
电磁驱动组件,其包括卷绕于所述支架上的线圈、与该线圈所对置的磁铁及磁轭,当向所述线圈流入电流时,可使保持于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透镜沿着所述线圈的卷轴轴方向移动,从而可实现在所述感光传感器上对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基板,所述圆形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基板上,且直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透镜最大口径尺寸;
从所述圆形贯通孔的孔缘向所述支架侧延伸而出的圆筒状的间壁;
从所述间壁的外周侧的基板板面以向所述支架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朝向支架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前端面;以及
形成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与所述间壁的外周面之间的凹部;
所述支架包括:
端面,其在支架的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发生接触,并且与所述凹部相对置;
圆筒状内周壁,其从所述端面延伸,且与所述间壁的外周面相对置;以及
端侧环状面,其自该圆筒状内周壁延伸,与所述间壁的端面相对置;
其中,以所述基板板面为基准,所述间壁的端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的高度,所述突起部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的周围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或者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的整个圆周围连续设置有多个;
将所述间壁的端面部位和所述支架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发生了接触的一端面部位之间的透镜移动方向上的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架的透镜移动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并且,将所述凹部沿着所述间壁直径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对于基板板面的突出高度尺寸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从所述支架的与所述凹部相对置的端面延伸而出、且位于所述凹部内的圆筒状间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圆环状槽;该圆环状槽是从所述间壁端面向所述基板侧凹陷形成,且具有与所述间壁的内周面及外周面相背设置的内壁面,所述支架具有插入所述圆环状槽内的圆筒状间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所述固定构件上的间壁的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具有从该间壁的外周面向该间壁的内周面侧凹陷的环状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的间壁具有以该间壁的中心轴为中心而直径各异的多个环形槽,从而形成多个外周面;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上,具有:多个插入所述环形槽的环,从而形成与所述直径各异的各外周面相对置的多个圆筒状内周壁,以及与所述直径各异的各外周面的各一端侧端面相对置的多个端侧环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壁的外周面上具有向该间壁的直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且在所述支架的端面具有将所述凸部位于所述间壁圆周方向上的两侧面夹持着的限制部。
7.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透镜,所述透镜朝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开口部,背向被拍摄物体的一端定义为出口部;
用于保持该透镜的支架;
配置于所述透镜的出口部一侧的固定构件,其上形成有与透镜的出口部相对设置的圆形贯通孔,所述圆形贯通孔内固定有感光传感器,从而透镜的出口部与感光传感器隔着所述圆形贯通孔对置;
用于将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的弹簧构件;以及
电磁驱动组件,其包括卷绕于所述支架上的线圈、与该线圈所对置的磁铁及磁轭形,当向所述线圈流入电流时,可使保持于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透镜沿着所述线圈的卷轴轴方向移动,从而可实现在所述感光传感器上对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
基板,所述圆形贯通孔形成在所述基板上,且直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透镜最大口径尺寸;
以包围该圆形贯通孔周围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上的圆环状槽;以及
从位于该圆环状槽的外周侧的所述基板板面,以向所述支架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朝向支架的表面定义为第二前端面;
所述支架在与所述固定构件相对置的一端侧具有:
外周侧端面,其与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接触;
圆筒状的周壁,其从所述外周侧端面向所述基板侧延伸;
内周侧端面,其从所述周壁一端延伸出而与所述基板相接触;以及
圆筒状的间壁,其从所述内周侧端面向所述固定构件侧突出,且位于所述圆环状槽内;
所述突起部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周围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或者沿着所述圆形贯通孔的整个圆周围连续设置多个;
将所述圆环状槽与所述间壁之间的重叠量设定为,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架沿着透镜移动方向的最大移动量,并且,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周壁之间,设置有大于或等于所述突起部突出高度尺寸的二分之一的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上具有突起,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侧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嵌合的凹部。
9. 根据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件包括:
第一弹簧构件,其将靠近所述透镜的出口部一侧的支架的一端部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以及
第二弹簧构件,其将靠近所述透镜的开口部一侧的支架的一端部与所述固定构件连结起来;
其中,将所述突起部的第二前端面相对所述基板板面的高度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一弹簧构件用于固定于所述基板板面上的一侧的高度。
CN201710357471.1A 2016-10-03 2017-05-19 透镜驱动装置 Active CN106950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5819 2016-10-03
JP2016195819A JP2018059987A (ja) 2016-10-03 2016-10-03 レンズ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50677A CN106950677A (zh) 2017-07-14
CN106950677B true CN106950677B (zh) 2023-08-04

Family

ID=594798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7471.1A Active CN106950677B (zh) 2016-10-03 2017-05-19 透镜驱动装置
CN201720562748.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57153U (zh) 2016-10-03 2017-05-19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2748.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757153U (zh) 2016-10-03 2017-05-19 透镜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079533B2 (zh)
JP (1) JP2018059987A (zh)
CN (2) CN106950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9987A (ja) * 2016-10-03 2018-04-12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985876B2 (ja) 2017-09-28 2021-1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10908065B (zh) * 2019-12-30 2023-09-12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沿光轴转动防脱出的镜头结构及成像设备
CN112804423B (zh) * 2020-12-29 2022-05-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TWI783648B (zh) * 2021-08-26 2022-11-1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環型光學元件及攝像模組
TWI811054B (zh) * 2022-08-04 2023-08-01 鑫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鏡頭之調焦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0493A (zh) * 2004-01-22 2007-02-07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固体摄像装置及具有该固体摄像装置的便携用电子设备
CN104698566A (zh) * 2013-12-04 2015-06-1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
CN204790259U (zh) * 2015-08-14 2015-11-18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5573020A (zh) * 2016-02-22 2016-05-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捕尘结构的摄像模组
CN206757153U (zh) * 2016-10-03 2017-12-15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0987A (zh) * 2006-12-29 2008-07-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模块的组装方法及镜头模块
JP5160467B2 (ja) * 2009-02-16 2013-03-1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101214708B1 (ko) * 2010-12-14 2012-12-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6433672B2 (ja) * 2014-03-31 2018-12-05 惠州市大亜湾永昶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回転規制治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0493A (zh) * 2004-01-22 2007-02-07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固体摄像装置及具有该固体摄像装置的便携用电子设备
CN104698566A (zh) * 2013-12-04 2015-06-1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马达
CN204790259U (zh) * 2015-08-14 2015-11-18 惠州市大亚湾永昶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N105573020A (zh) * 2016-02-22 2016-05-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捕尘结构的摄像模组
CN206757153U (zh) * 2016-10-03 2017-12-15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59987A (ja) 2018-04-12
US10079533B2 (en) 2018-09-18
US20180097435A1 (en) 2018-04-05
CN206757153U (zh) 2017-12-15
CN106950677A (zh) 2017-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0677B (zh) 透镜驱动装置
US7626773B2 (en) Lens unit
WO2013125247A1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
US10070027B2 (en) Camera apparatus
US11356008B2 (en) Voice coil motor
JP7046653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20150051628A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160009866A (ko)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TWM517331U (zh) 取像鏡頭、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2130400B (zh) 成像镜头模块与电子装置
US11215786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US20150015954A1 (en) Camera module
JP6465585B2 (ja) 手振れ補正機能付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170130271A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09175343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10261283B2 (en) Optical lens,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and lens barrel
JP2018087896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6810209B2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JP201016990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286298B2 (ja) カメラ組立構造
JP2010158105A (ja) モータ
EP3935427B1 (en) Lens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8091907A (ja) 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9164280B1 (en) Dust-proof assembly for lens driving device
US10795110B2 (en) Lens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Xiangshuihe Industrial Park, Dayaw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izhou Sazhid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83 4th floor, No.6 workshop, Yongchang electronics company, Xiangshuihe Industrial Park, Daya Ba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IZHOU DAYA BAY JSS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HUIZHOU DAYA BAY EVER BRIGHT ELECTRONICS & INDUSTRI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SS OPT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