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12954A -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12954A
CN106912954A CN201710143304.7A CN201710143304A CN106912954A CN 106912954 A CN106912954 A CN 106912954A CN 201710143304 A CN201710143304 A CN 201710143304A CN 106912954 A CN106912954 A CN 106912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iotics
fine powder
nattokinase
water
nat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33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齐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433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129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12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12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纳豆精粉,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纳豆冻干粉50‑60份;多孔淀粉30‑40粉;水溶性膳食纤维20‑25份;益生菌1‑1.5份;大豆卵磷脂2‑3份。本发明能够有效预防纳豆激酶在进入胃的时候受损,可直接进入肠道被吸收。

Description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纳豆起源于中国,兴起于日本,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它被认为是日本人长寿的“秘方”,其食用历史已有千年之久。藤原明衡著《新猿乐记》公元年中称纳豆为唐纳豆,日本奈良时代,由遣唐使鉴真等僧人将纳豆的制作方法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后在日本民间渐渐兴起。纳豆是大豆经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或纳豆菌(BacillusNatto)发酵制得的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食品,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诸多功效,被称为21世纪的“超级健康食品”。
这是由于纳豆含有纳豆激酶。纳豆激酶以其特有的溶栓功效很快成为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热点。1987年,日本学者须见洋行等首次从纳豆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具有高效溶血栓作用的蛋白酶,因其与链激酶、尿激酶等溶血栓药物具有同样的功能,故最初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
同时,益生菌的概念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当时日本研究人员率先提出以乳酸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等为代表的微生物在肠道内可竞争性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故有清理肠道环境,防止肠炎、肠癌等疾病发生以及延长人的寿命等作用。日本医学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显示,坚持服用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可预防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等常见疾病,其疗效甚至高于抗生素制剂。益生菌作为一种抗病强身的新型保健食品无疑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授权公告日为2014.04.09、授权公告日为CN102894098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纳豆汁生产工艺,采用该发明生产的益生菌纳豆汁口感新颖、风味独特。因此,即使讨厌纳豆气味的人,也都能摄取纳豆激酶,借以来取得溶栓的效果。但是,纳豆激酶是蛋白质性质的酶,因此不能完全被吸收,一部分纳豆激酶在进入胃的时候会受损。如果纳豆激酶不能发挥溶栓的效果,也就没有了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纳豆精粉,其能够有效预防纳豆激酶在进入胃的时候受损,可直接进入肠道被吸收。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益生菌纳豆精粉,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纳豆冻干粉50-60份;多孔淀粉30-40粉;水溶性膳食纤维20-25份;益生菌1-1.5份;大豆卵磷脂2-3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混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为1.5: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在具有协同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组,本发明溶栓的效果都会大大减弱。这可能是由于这三种水溶性膳食纤维相互配合可阻止多孔淀粉暴露于胃液中,对吸附于多孔淀粉的纳豆激酶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为1.5:1:2时,本发明的溶栓效果最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加利亚乳杆菌能够促进纳豆激酶的吸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为2-2.5m2/g、比孔容为0.0080-0.0100cm3/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纳豆激酶有效吸附于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实现对纳豆激酶的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豆卵磷脂为粉状大豆卵磷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安,粉状大豆卵磷脂是表面活性剂,在本发明中是否添加粉状大豆卵磷脂,并不会影响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能够提高本发明的产品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上述益生菌纳豆精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纳豆冻干粉溶于水后,搅拌使之分散均匀,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渣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步骤(2):将多孔淀粉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滤液中,在封闭的容器中搅拌混合,并抽真空,使纳豆激酶在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被均匀吸附,然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A;
步骤(3):将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溶于水中,搅拌使之分散均匀,得分散液;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分散液喷洒于步骤(2)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A上,然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B;
步骤(5):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滤渣和步骤(4)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B以及大豆卵磷脂混合均匀,即得益生菌纳豆精粉。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1)中所述纳豆冻干粉溶于3倍重量的水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豆激酶均匀吸附于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实现对纳豆激酶实现第一重保护,采用上述生产工艺是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这三种水溶性膳食纤对纳豆激酶实现第二重保护作用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3)中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溶于5倍重量的水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4)中的所述真空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30-38℃。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益生菌纳豆精粉能够有效预防纳豆激酶在进入胃的时候受损,可直接进入肠道被吸收。
2、本发明中的三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于本发明的溶栓作用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组份,本发明溶栓的效果都会大大减弱。这可能是由于这三种水溶性膳食纤维相互配合可阻止多孔淀粉暴露于胃液中,对吸附于多孔淀粉的纳豆激酶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且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也能够影响本发明的溶栓效果,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为1.5:1:2时本发明益生菌纳豆精粉的溶栓效果达到最优。
3、本发明所涉及的生产工艺可对纳豆激酶实现双重保护作用。纳豆激酶均匀吸附于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实现对纳豆激酶实现第一重保护,采用上述生产工艺是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这三种水溶性膳食纤对纳豆激酶实现第二重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原料均为市售。
表一 实施例1-5的组成表(单位:g)
实施例1-5采用如下生产工艺制备:步骤(1):纳豆冻干粉溶于3倍重量的水后,搅拌使之分散均匀,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渣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步骤(2):将多孔淀粉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滤液中,在封闭的容器中搅拌混合,并抽真空,使纳豆激酶在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被均匀吸附,然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A;步骤(3):将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溶于5倍重量的水中,搅拌使之分散均匀,得分散液;步骤(4):将步骤(3)中的分散液喷洒于步骤(2)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A上,然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B。步骤(5):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滤渣和步骤(4)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B以及粉状大豆卵磷脂混合均匀,即得益生菌纳豆精粉。其中,在实施例1-2的步骤(1)、步骤(2)与步骤(4)中的真空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30℃;在实施例3的步骤(1)、步骤(2)与步骤(4)中的真空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35℃;在实施例4-5的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4)中的真空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38℃。
对比例1:对比例1和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低聚果糖。
对比例2:对比例2和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低聚木糖
对比例3:对比例3和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大豆低聚糖。
对比例4:对比例4和实施例3的组份含量相同,但是生产工艺不同,对比例4采用如下生产工艺制备:步骤(1):纳豆冻干粉溶于3倍重量的水后,搅拌使之分散均匀,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渣移至3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步骤(2):将多孔淀粉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滤液中,在封闭的容器中搅拌混合,并抽真空,使纳豆激酶在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被均匀吸附,然后转移至35℃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A;步骤(3):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滤渣、步骤(2)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A、水溶性膳食纤维、益生菌以及粉状大豆卵磷脂混合均匀,即得样品一。
对比例5:对比例5和实施例3的组份含量相同,但是生产工艺不同,对比例5采用如下生产工艺制备:纳豆冻干粉、多孔淀粉、水溶性膳食纤维、保加利亚乳杆菌和粉状大豆卵磷脂混合均匀,即得样品二。
采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对大鼠体内血栓的作用进行研究。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体重250-30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有限公司。
1.2实验仪器:ACL血凝仪。
1.3实验试剂: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试剂盒)、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试剂盒)试剂购自南京必仕得生物科技公司。
2、实验方法
将120只大鼠每10只一组随机分为12组,分别为A-L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B组为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C-G组为实验组:分别以30g/100mL实施例1-5益生菌纳豆精粉溶液灌胃;H-L组为对比实验组:分别以30g/100mL对比例1-5益生菌纳豆精粉溶液灌胃。
各组大鼠按照上述剂量给药,给药体积为每1mL/100g,每日1次,连续30天。于倒数第3天灌胃后开始造模,精密称取角叉菜胶,以生理盐水配成3.5%(g/mL)浓度;给大鼠称重,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均于后足趾部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剂量为30mg/kg体重。造模后将大鼠置于(18±2)℃室内饲养,测量大鼠造模24h、48h、72h后黑尾长度。
3、统计方法
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表示,各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由excel软件统计完成。P<0.05为有显著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差异。
4、结果与分析
4.1益生菌纳豆精粉对大鼠尾巴的影响,结果见表二。
表二 益生菌纳豆精粉对大鼠黑尾长度(cm)的作用。
24h后黑尾长度 48h后黑尾长度 72h后黑尾长度
正常对照组 A组 0 0 0
模型对照组 B组 0.97±0.39** 2.32±0.60*** 2.16±0.60***
实施例1 C组 0.26±0.13### 0.35±0.16### 0.49±0.14###
实施例2 D组 0.40±0.15### 0.51±0.1### 0.60±0.14###
实施例3 E组 0.3±0.14### 0.39±0.16### 0.55±0.14###
实施例4 F组 0.45±0.14### 0.50±0.12### 0.58±0.17###
实施例5 G组 0.32±0.10### 0.42±0.12### 0.51±0.12###
对比例1 H组 0.62±0.11## 0.95±0.25# 1.20±0.16
对比例2 I组 0.69±0.13## 0.90±0.23# 1.28±0.14
对比例3 J组 0.65±0.09## 0.95±0.19# 1.23±0.15
对比例4 K组 0.71±0.10## 1.31±0.25# 1.71±0.16
对比例5 L组 0.83±0.10# 1.77±0.10# 1.94±0.18
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分析表二可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48h黑尾长度极显著增长(P<0.001)。
在24小时时,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G组)极显著抑制黑尾的增长(P<0.001)。此外,于抑制黑尾增长作用方面,C、E和G组要优于D和F组,而实施例1、3和5的所具有的共性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为1.5:1:2,因此,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能够影响本发明的溶栓作用。对比E、H、I和J组可以说明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在具有协同作用,缺少其中任何一组,本发明溶栓的效果都会大大减弱。这可能是由于这三种水溶性膳食纤维相互配合可阻止多孔淀粉暴露于胃液中,对吸附于多孔淀粉的纳豆激酶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对比E、K和L组可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生产工艺是上述三种水溶性膳食纤对纳豆激酶保护作用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
在48小时以及72小时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5、临床效果
选取年龄在50岁左右,胆固醇偏高,其他身体状况健康且相近的自愿参加实验的15位人员,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其中,甲组每天饮用100mL实施例3益生菌纳豆精粉溶液(30g/100mL),乙组为每天饮用100mL纯纳豆冻干粉溶液(30g/100mL),丙组为空白对照组。持续60天后,检查3组人员的胆固醇状况并做记录。
表三 胆固醇情况表
胆固醇含量增高 胆固醇含量降低 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变化
实施例3 甲组 √√√
纳豆冻干粉 乙组
空白对照组 丙组 √√√
注:√表示状况存在,√数目越多,表示状况越明显。
观察表三,说明本发明益生菌纳豆精粉能够明显改善人们的胆固醇偏高的状况,可预防血栓的形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益生菌纳豆精粉,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包括:纳豆冻干粉50-60份;多孔淀粉30-40粉;水溶性膳食纤维20-25份;益生菌1-1.5份;大豆卵磷脂2-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为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大豆低聚糖的重量比为1.5: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淀粉的比表面积为2-2.5m2/g、比孔容为0.0080-0.0100cm3/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卵磷脂为粉状大豆卵磷脂。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纳豆冻干粉溶于水后,搅拌使之分散均匀,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渣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步骤(2):将多孔淀粉加入到步骤(1)所得的滤液中,在封闭的容器中搅拌混合,并抽真空,使纳豆激酶在多孔淀粉的孔状结构中被均匀吸附,然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A;
步骤(3):将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溶于水中,搅拌使之分散均匀,得分散液;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分散液喷洒于步骤(2)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A上,然后转移至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所得干燥粉末即为纳豆激酶微胶囊B;
步骤(5):将步骤(1)中干燥后的滤渣和步骤(4)中的纳豆激酶微胶囊B以及大豆卵磷脂混合均匀,即得益生菌纳豆精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豆冻干粉溶于3倍重量的水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益生菌溶于5倍重量的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益生菌纳豆精粉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步骤(2)以及步骤(4)中的所述真空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30-38℃。
CN201710143304.7A 2017-03-11 2017-03-11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6912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3304.7A CN106912954A (zh) 2017-03-11 2017-03-11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3304.7A CN106912954A (zh) 2017-03-11 2017-03-11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12954A true CN106912954A (zh) 2017-07-04

Family

ID=5946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3304.7A Pending CN106912954A (zh) 2017-03-11 2017-03-11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1295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9366A (zh) * 2017-07-19 2017-10-20 福建德广中草药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123680A (zh) * 2018-09-10 2019-01-04 富益元(东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963A (zh) * 2011-10-20 2012-02-15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微血栓形成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2024A (zh) * 2014-11-13 2015-03-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孔淀粉包埋番茄红素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5394586A (zh) * 2015-11-17 2016-03-16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兼具整肠及调节免疫力的纳豆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9963A (zh) * 2011-10-20 2012-02-15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微血栓形成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2024A (zh) * 2014-11-13 2015-03-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孔淀粉包埋番茄红素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5394586A (zh) * 2015-11-17 2016-03-16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 一种兼具整肠及调节免疫力的纳豆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梧桐: "《药物运释系统》", 31 August 2007,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张文革: "《生物化学基础》", 30 September 2009,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李书国: "《保健食品加工工艺与配方》", 30 April 200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薛建平: "《食物营养与健康》", 28 February 20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9366A (zh) * 2017-07-19 2017-10-20 福建德广中草药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123680A (zh) * 2018-09-10 2019-01-04 富益元(东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6614B (zh) 一种功能性钙果酵素、酵素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JP5498698B2 (ja) シロキクラゲ雑多糖またはその抽出物の新用途
CN104642870B (zh) 一种益生元组合物
CN105707875B (zh) 一种红黑枸杞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6817A (zh) 一种无乳糖婴儿配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2724A (zh) 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249109A (zh) 一种改善儿童胃肠功能,富含复合益生菌植物酵素饮品的制备方法
CN103053738A (zh) 一种茶制肉苁蓉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8660A (zh) 一种能够缓解特应性皮炎的植物乳杆菌ccfm8610的应用
CN106912954A (zh) 益生菌纳豆精粉及其生产工艺
CN107212378A (zh) 一种具有调节肠道的功能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309847B (zh) 一种益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6162B (zh) 一种兼具整肠及调节免疫力的纳豆软胶囊保健食品
CN105802876A (zh) 一种复合益生菌发酵苜蓿嫩芽粉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51880A (zh) 一种含有益生元的改善肠道微生物的粉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0313599A (zh) 一种降尿酸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0056C (zh) 一种双歧杆菌及其应用
CN108094990A (zh) 一种提高脑力的能量果冻
Abesinghe et al. The effect of arrowroot (Maranta arundinacea) extract on the survival of probiotic bacteria in set yoghurt
CN106954798A (zh) 红曲纳豆精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8208811A (zh) 一种蛹虫草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5394586A (zh) 一种兼具整肠及调节免疫力的纳豆组合物
CN106820127A (zh) 富硒纳豆精粉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22429A (zh) 一种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及制备方法
CN106387915B (zh) 杞咖益元泡腾片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