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折叠的车辆结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由于其轻便、易用风靡一时。通常滑板车的车把竖管比较长,部分是因为滑板车轮径一般较小,同时也因为骑行者经常需要站立在滑板车上使用,所以必须保证有一个较长的竖管。这使得滑板车的竖管与前叉的连接显得偏软而刚度不够好,导致滑板车整个车身的刚度也不好。竖管与前叉的连接偏软也会影响到车把转向控制的效率。
中国专利CN201520363103.4公开了“电动滑板车”,其竖管3细长显得柔弱,对骑行的稳定性及安全都有一定不良影响。该滑板车在折叠时整个竖管下放,前轮会被抬起,无法使折叠后的整个车身高度控制在一个较小的数值。
又如中国专利CN201420631087.8公开了“支架折叠定位装置及折叠电动滑板车”,其前叉管1为Y型,尽管在强度上有一定提高,如该专利图3所示,但是当折叠时前叉管1往后侧倒,这时前轮会被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所以折叠后体积还是比较大。
如何发明一种前方转向控制系统强度高,同时折叠后体积小的滑板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折叠体积小、结构简单、折叠操作方便,易于加工制造的折叠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车,车梁前端固定于头管,转向部件通过横向铰轴铰接连接竖管,支撑杆上端通过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竖管,所述支撑杆下端与车体铰接连接。
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环体用于固定竖管,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二环体用于安装支撑杆上端;第一环体设置有狭缝,所述狭缝处设置锁紧装置。
支撑杆上端设有角支轴承,所述角支轴承套设于连接座的第二环体内;头管轴心线穿过角支轴承中心点O.
支撑杆上端铰接T型中枢件的横向铰接轴,T型中枢件的竖向铰接轴铰接第二环体,所述T型中枢件的横向铰轴与竖向铰轴的轴心垂直;T型中枢件竖向铰接轴的轴心线与头管轴心线重叠。
所述支撑杆中部设置有横向铰接轴,所述横向铰接轴处具有开关装置来锁紧或松开支撑杆上部与支撑杆下部。
支撑杆上端具有凹槽,插销穿过所述第二环体并伸入到所述凹槽;插销的轴心线与头管轴心线重叠。
所述竖管径向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顶住连接座底部。
连接座与竖管之间设置衬套,所述衬套下端开口设置有竖向的切缝,限位装置穿过切缝内并固定于竖管上。
前叉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座,竖管下端具有U型臂,U型臂的两边分别铰接于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具有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U型臂的两个臂分别铰接于所述侧板;侧板具有水平的长孔,螺钉穿过长孔将U型臂与侧板铰接,两个螺钉端部螺纹连接于套筒。
所述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端部均具有长形槽孔,螺钉贯穿所述长形槽孔将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锁紧。
所述竖管上端内侧套设把立管,竖管上端设置有竖向滑槽,竖管顶端设置束紧座,把立管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环体;把立管上端铰接两个车把,连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车把中部及束紧座。
固定件穿过第一环体上的通孔及把立管下端螺孔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可在所述滑槽内上下移动。
支撑杆为“A”字型,所述支撑杆具有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铰接连接于车体两侧横向伸出的轴。
本发明折叠车,竖管、支撑杆及车梁构成三角支撑,形成非常稳固的结构;支撑杆上端通过连接座可转动地连接于竖管,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使竖管能够灵活转动;竖管通过连接座铰接于前叉,使得收纳折叠时,竖管连同支撑杆往后侧倾倒、放平,同时前轮不用上翘或转动,从而保证了折叠后整个体积最小化,便于携带、存放。车把具有联动性质,一个动作即可完成竖管的折叠以及车把的折叠,省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整车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3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图4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连接座示意图;
图5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座示意图;
图6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的A-A局部剖视图;
图7为折叠车第一实施例的整车剖视图;
图8为折叠车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9为折叠车第二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折叠车第二实施例B-B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折叠车第三实施例正面示意图;
图12为折叠车第三实施例折叠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折叠车第四实施例立体图;
图14为折叠车第四实施例折叠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折叠车第五实施例整车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折叠车第五实施例爆炸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折叠车第五实施例折叠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折叠车第五实施例折叠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折叠车第六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图20为折叠车第六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21为折叠车第六实施例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2为折叠车第六实施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折叠车第七实施例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4为折叠车第七实施例正面示意图;
图25为折叠车第七实施例正面剖视图;
图26为折叠车第七实施例整车折叠后示意图;
图27为折叠车第八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8为折叠车第八实施例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折叠车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一实施例,车梁1前端固定于头管2,转向部件前叉3上端穿过该头管并铰接连接竖管4,用于铰接的铰轴轴心线横向设置,竖管4上端安装车把,竖管4与车梁1间设置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下端与车梁1铰接,支撑杆上端通过连接座6可转动地连接于竖管,当骑行者控制车把带动竖管4转向时,竖管4可自由转动;前叉3下端安装前轮。车体包括车梁1,车梁1后端安装后轮;或者车体包括车梁1与底板8,在车梁1后安装底板8,底板8尾端安装后轮。支撑杆5下端也可以铰接于车体的底板8。
所述连接座6具有第一环体61用于固定竖管4,竖管4穿于第一环体内;连接座6具有第二环体62用于安装支撑杆5上端;第一环体设置有竖向狭缝63,所述狭缝处设置锁紧装置64。前述锁紧装置可以是传统的拉杆、螺母、偏心手柄的结构,即拉杆贯穿该狭缝63,拉杆一端设置螺母,另一端设置偏心手柄。扳动该手柄,可以松开或锁紧第一环体。前述锁紧装置还可以是普通的螺钉、螺母,螺钉贯穿该狭缝63后通过螺母锁紧,这种方式不会因骑行过程中的震动而意外松脱,但是打开时需要借助单独的工具。
连接座6与竖管之间设置衬套7,所述衬套中部具有环形凹槽71,所述第一环体61安装于并卡接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衬套7可以随着连接座6一起在竖管上滑动。所述衬套7下端开口设置有竖向的切缝72,限位装置73穿过切缝72并固定于竖管4上,所述限位装置顶住连接座6底部。该限位装置73可以是螺钉、销或其他类似装置,竖管4上设置有螺纹孔,限位装置73安装于该螺纹孔。在骑行状态,限位装置73顶住连接座6底部并防止其下滑,可以有效保证滑板车转向机构的稳定性。
支撑杆5上端设有角支轴承51,所述角支轴承套设于连接座的第二环体62内,角支轴承5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支撑杆5上端,头管2轴心线L1穿过角支轴承中心点O,由于角支轴承51是球面接触面的,这样可以保证前叉3在骑行中的自由转动,以及在滑板车整体折叠收纳时,打开锁紧装置64,竖管4及支撑杆5向后轮一侧卧倒,竖管4与支撑杆5之间会有一个相对转动以及相对滑动的位移,角支轴承51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个动作。
如图8-10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二实施例,车梁1前端固定于头管2,前叉3上端穿过该头管并铰接连接竖管4,用于铰接的铰轴轴心线横向设置,竖管4上端安装车把,竖管4与车梁1间设置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下端与车梁1铰接,支撑杆上端通过连接座6可转动地连接于竖管,当骑行者控制车把带动竖管4转向时,竖管4可自由转动;前叉3下端安装前轮,车梁1后端安装后轮。
连接座6具有第一环体61用于固定竖管4,竖管4穿于第一环体6内;连接座6具有第二环体62用于安装支撑杆5上端;第一环体设置有竖向狭缝63,所述狭缝处设置锁紧装置64。该锁紧装置可以是传统的拉杆、螺母、偏心手柄的结构,即拉杆贯穿该狭缝63,拉杆一端设置螺母,另一端设置偏心手柄。扳动该手柄,可以松开或锁紧第一环体6。前述锁紧装置还可以是普通的螺钉、螺母,螺钉贯穿该狭缝63后通过螺母锁紧,这种方式不会因骑行过程中的震动而意外松脱,但是打开时需要借助单独的工具。
连接座6与竖管之间设置衬套,限位装置73固定于竖管4上,衬套及限位装的结构和作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
支撑杆5上端铰接T型中枢件52,T型中枢件同时铰接第二环体62,所述T型中枢件具有竖向铰接轴以及横向铰接轴,前述两个铰接轴垂直。支撑杆5上端与前述横向铰接轴铰接连接,第二环体62与竖向铰接轴铰接连接。T型中枢件竖向铰接轴的轴心线与头管轴心线L1重叠。两个垂直设置的铰接轴可以保证前叉3的自由转动,以及在滑板车整体折叠收纳时,打开锁紧装置64,竖管4及支撑杆5向后轮一侧卧倒,竖管4与支撑杆5之间会有一个相对转动以及相对滑动的位移,T型中枢件52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两个动作。
图11-12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大部分特征与实施例一或二相同,区别在于,支撑杆5与连接座6的连接不同。本例中,支撑杆5上端具有凹槽53,插销54穿过连接座6的第二环体62并伸入到所述凹槽内进行连接,因此,可保证支撑杆5与连接座6不会松脱,同时连接座6与支撑杆5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插销54的轴心线与头管轴心线L1重叠,以保证转动过程的顺畅。在需要折叠时候,向上抽出插销54,使插销54尾端脱离凹槽5,此时,即可将支撑杆5向后侧转动,同时竖管4也可独立往后侧转动直至放置于水平位置。恢复安装过程与前述正好相反,不再赘述。
连接座6具有第一环体用于固定竖管4,竖管4穿于第一环体6内;连接座6具有第二环体62用于安装支撑杆5上端;第一环体设置有竖向狭缝,所述狭缝处设置锁紧装置。由于本实施例折叠过程中,连接座6不需要沿着竖管4上下滑动,故前述锁紧装置可以是螺钉、螺母的配合结构,也可以是拉杆、螺母、偏心手柄的结构。
图13-14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大部分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折叠过程中,连接座6不需要沿着竖管4上下滑动,故前述锁紧装置可以是螺钉、螺母的配合结构。另外,在支撑杆5中部设置有横向铰接轴,所述横向铰接轴处具有开关装置57来锁紧或松开支撑杆上部55与支撑杆下部56。在折叠收纳过程中,首先打开开关装置57,此时支撑杆上部55与支撑杆下部56可以自由相对转动,往后拉竖管4,竖管4倒向后轮方向,以实现折叠小体积化。
图15-18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可兼具前述第一、二、三、四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具有可折叠车把10,并且可折叠车把10具有联动性质。具体实现方式是,在该竖管4上端内侧套设把立管9,竖管4上端设置有竖向滑槽42,竖管4顶端设置束紧座43,该束紧座43与竖管4不可上下相对移动,例如束紧座43可由对称的两片Ω型夹板构成,两片夹板夹紧固定竖管4同时铰接连接连杆92的一端。把立管9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环体61;把立管9上端铰接两个车把10,连杆92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车把10中部及束紧座43。固定件66穿过第一环体61上的通孔65及把立管下端螺孔9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66可在所述滑槽42内上下移动。把立管9上端具有U型座,两个车把10端部分别铰接于该U型座。
在折叠本滑板车时,打开连接座6的锁紧装置,竖管4及支撑杆5同时往后侧翻转,此时,连接座6向竖管4上端滑动,由于连接座6与把立管9是固定在一起的,把立管9将向竖管4上部伸展;基于上面描述的连杆92的机械连接关系,两个车把10将自动往下翻折,这样,折叠车把不需要单独的动作,也不需要人手对车把施加直接的力的作用,就可以完成折叠。
图19-22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兼具第五实施例的特征,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头管2轴心线不必穿过角支轴承51的中心点,另外前叉3与竖管4的连接方式不同。本方案的具体结构是,支撑杆5上端设有角支轴承51,所述角支轴承套设于连接座的第二环体62内;前叉3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座301,连接座301具有前后方向通孔3011,以及左右横向的凹槽3012,所述通孔3011与凹槽3012方向垂直;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十字件302,该十字件302设置有前后竖向轴3021以及左右横向轴3022,该竖向轴与横向轴方向垂直且固定连接,横向轴3022设置于连接座301的凹槽3012处;竖管4下端具有U型臂41,U型臂的两边分别铰接于所述十字件302的横向轴3022;十字件302的竖向轴3021对准通孔3011并与连接座301铰接。本方案的好处在于,竖管支撑比较稳固,另外,可以方便调节竖管的前后角度,以便适用于不同骑行者的需求。另外,本方案可同时具有第五实施例中的可折叠车把,这一点可选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第一、二、三、四、五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体61与第二环体62具有两种不同结合方式。一种是,如图5,第一环体61与第二环体62是一体式结构,不可分离。另一种是,如图9、10,第一环体61端部具有第一长形槽孔66,第二环体62端部具有第二长形槽孔67,第一长形槽孔66和第二长形槽孔67的槽孔方向均为沿着车梁前后方向为长形;螺钉贯穿所述第一长形槽孔66和第二长形槽孔67,将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锁紧。第一环体61与第二环体62分体式设计的作用在于,调节第一环体61与第二环体62的间距,实际上就是可以调节车把的前后位置,由于不同的骑行者具有不同的臂展,以此可以达到满足不同骑行者需求的目的。
在上述第一、二、三、四、五各实施例中,前叉3上端固定设置连接座31,竖管4下端具有U型臂,U型臂的两边分别铰接于该连接座31,用于铰接的铰轴轴心线位于水平面。如图2,当折叠收纳时,竖管4向后轮方向倒置,该U型臂最高点跨过连接座3尾端边缘位置,使得竖管4可以放到一个很低平的位置,同时前轮不用转动或移动,这使得滑板车折叠后整体的高度最小化,从而非常有利于存放、运输及便携的目的实现。如图4,连接座31具有两个竖直设置的侧板311,U型臂的两个臂分别铰接于所述侧板;侧板具有水平的长孔312,螺钉313穿过长孔312将U型臂与侧板铰接,两个螺钉端部螺纹连接于套筒314。该方式可以调节螺钉313、套筒314在水平面的前后位置,实际上也就是可调整竖管4的前后位置,以此满足不同臂展的骑行者需求。
在上述第一、二、三、四、五、六各实施例中,支撑杆5为“A”字型,所述支撑杆具有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铰接连接于车梁1两侧横向伸出的轴。本发明中,竖管4、支撑杆5及车梁1形成三角支撑,这是一种非常稳固的结构,可以极大地保证竖管4的转动灵活性及刚度要求。反观其它市面上现有的滑板车,竖管从上到下只有一根且没有其它支撑物,其能否达到安全标准尚未可知。
图23-26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七实施例,本实施例兼具第六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特征,包括可折叠车把10,该可折叠车把10具有联动性质,联动结构与第五实施例及第六实施例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竖管4与前叉的链接方式也与实施例六完全相同。
具体实现方式是,在该竖管4上端内侧套设把立管9,竖管4上端设置有竖向滑槽42,竖管4顶端设置束紧座43,该束紧座43与竖管4不可上下相对移动,例如束紧座43可由对称的两片Ω型夹板构成,两片夹板夹紧固定竖管4同时铰接连接连杆92的一端。把立管9下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座6的第一环体61;把立管9上端铰接两个车把10,连杆92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车把10中部及束紧座43。固定件66穿过第一环体61上的通孔65及把立管下端螺孔9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66可在所述滑槽42内上下移动。把立管9上端具有U型座,两个车把10端部分别铰接于该U型座。
所述连接座6的第一环体61用于固定竖管4,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二环体62用于安装支撑杆5上端;所述第一环体设置有狭缝63,所述狭缝处设置锁紧装置。该第一环体61及第二环体62均套设于竖管4,第一环体61与第二环体62之间通过连接环69固定在一起,第一环体61与第二环体62在轴向不可相对上下移动,第二环体62可围绕竖管4相对转动。支撑杆5具有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铰接连接于车梁1两侧横向伸出的轴;支撑杆5上端为双头结构,所述双头结构端部分别横向铰接于连接环69。
图24-26所示是本发明折叠车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绝大部分机构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环体62为开口设置,其开口处具有两个凸耳621,两个凸耳均具有穿孔;支撑杆5上端具有横向通孔58,支撑杆5上端与前述两个凸耳铰接连接。
另外,在前述第一至第八各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可折叠鞍座装置。座管81底端横向铰接于底板8中后部,鞍座支杆83下端铰接后叉82,鞍座支杆83上端铰接于套环811,所述套环811可沿着座管81滑动。该座管81上端套设坐杆84,鞍座85设置于坐杆84上,鞍座85底面一端铰接于坐杆84,鞍座85底面另一端通过锁紧手柄86与坐杆84锁紧链接。如图26,鞍座整体折叠后可与底板8几贴平,不会占用过多空间。
在前述第一至第八各实施例,折叠车前轮仅为独轮结构,此时车子的转向部件就是前叉3;当然前述各实施例也适用于另一种情形,即折叠车的前轮是并排且具有一定间距的双轮,此时,转向部件穿过头管并分别连接两个车轮。
在前述第一至第八各实施例,竖管4下端的U型臂41还铰接设置有手环44,以便于在滑板车被折叠之后,可以拖行,非常省力。
本发明所述机构可应用的折叠车可包括普通滑板车、电动滑板车、折叠自行车、小型机动车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