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87525B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87525B
CN106887525B CN201710142534.1A CN201710142534A CN106887525B CN 106887525 B CN106887525 B CN 106887525B CN 201710142534 A CN201710142534 A CN 201710142534A CN 106887525 B CN106887525 B CN 106887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display panel
organic light
layer
bed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425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87525A (zh
Inventor
范刘静
王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425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87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87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7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87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87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显示功能层和封装层,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周边区域包括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周边区域包括金属环,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设置,金属环接地电位;其中,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和金属线;垫层金属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设置,且U字形的开口朝向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金属线至少部分地位于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远离显示区域一侧,且金属线的两端分别与垫层金属的两端电连接。本发明金属环为显示面板提供整体的静电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是使用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一种显示技术,其中,OLED通过复合阴极提供的电子和阳极提供的空穴来发光。这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优点在于厚度薄、视角宽、响应非常快。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根据驱动方法分为无源矩阵显示面板和有源矩阵显示器。无源矩阵法是一种在基底上垂直地形成阴极和阳极,选择行(line),从而驱动二极管的方法。相反,有源矩阵法是一种通过利用在各像素中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FT)向有机发光器件(OLED)提供与数据信号对应的驱动电流,通过驱动电流从有机发光器件(OLED)发光,从而显示图像的方法,与无源矩阵法相比,由于亮度稳定,所以功耗低。因此,优势在于对高分辨率和大显示面板的应用非常有利。
如图1所示,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衬底基板上设有显示区域103和围绕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104。在显示区域103中,像素以矩阵形式排列,周边区域104具有电源和用于驱动像素的驱动器。显示区域103中的像素包括驱动或开关所需的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区域103和周边区域104通过多条线彼此连接。
至少通过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步骤、形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步骤、包封步骤和模制步骤来制造上述的传统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在执行这些步骤的同时,由于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会产生静电。在几乎所有用于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包括沉积、蚀刻等)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或者在正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的同时由于外部环境也会产生静电。
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的元件的短路及劣化,现有技术使用静电防护电路(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来防止静电击伤。静电防护电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上,如图1所示,靠近显示区域103三个侧面的周边区域104上均设有静电防护电路101,靠近显示区域103的第四个侧面的周边区域104上设有与显示区域103电连接的集成电路(IC)102和与集成电路102连接的柔性印刷电路(FPC)105,集成电路102设置在显示区域103与柔性印刷电路105之间。为了防止相互干涉,靠近集成电路102的周边区域104上未设置静电防护电路,因此靠近集成电路102的周边区域104承受静电放电的能力相对较差。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显示面板朝着边框越来越窄的方向发展,静电防护电路的布置受到了窄边框的限制。
因此,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既具有静电放电的防护功能,又不占用边框位置的方案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靠近集成电路的周边区域未设置静电防护电路,导致集成电路的静电保护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显示功能层和封装层,所述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所述金属环接地电位;其中,所述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和金属线;所述垫层金属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所述显示区域设置,且所述U字形的开口朝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所述金属线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域一侧,且所述金属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层金属的两端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垫层金属和金属线相互电连接形成了金属环,并且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的四个方向设置,为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供整体的静电保护,提高了IC端的ESD防护能力。
(2)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本发明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使得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既有ESD防护功能,又没占用边框位置,更容易实现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层的膜层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垫层金属与地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栅极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源漏极金属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源漏极金属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栅极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2,3和4所示,图2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一种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晶体管层的膜层结构图。
如图2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201、显示功能层202和封装层203。显示功能层202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如图4所示,薄膜晶体管层400包括栅极金属层402和源漏极金属层401。
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域301和围绕显示区域301的周边区域302。周边区域302包括与柔性印刷电路(FPC)绑定区域304。如图3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302包括金属环,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301设置,金属环接地电位。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306和金属线305。如图3所示,垫层金属306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301设置,U字形的开口朝向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304。金属线305至少部分地位于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304远离显示区域301一侧,且金属线305的两端分别与垫层金属306的两端电连接。
显示功能层用于显示图像信息,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可选的,显示功能层202设置在衬底基板201上,并且通过封装层203被密封在内。可选的,显示功能层可以包括多个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有机发光材料和阴极,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像素定义层、空穴传输层。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功能层的具体结构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封装层203可以是一层或多层结构。例如,封装层203包括两个无机封装层和一个有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上下均被无机封装层包裹。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柔性印刷电路(FPC)绑定区域304用于绑定柔性印刷电路(FPC),FPC可以将显示面板300中的电信号传输至显示面板外部,供显示装置进行信号处理。
可选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上还设有集成电路(IC)绑定区域,用于绑定集成电路303。可选地,集成电路上可集成显示驱动器、触控驱动器、移位寄存器等电路,集成电路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上的信号线电连接。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304设置在集成电路远离显示区域301的一侧,柔性印刷电路与集成电路电连接,柔性印刷电路用于将电信号传输至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外部的信号处理装置中。
如图4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400,薄膜晶体管层400包括栅极金属层402和源漏极金属层401,栅极金属层402与源漏极金属层401之间设有绝缘层403。栅极金属层402包括栅极电极,源漏极金属层401包括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
可选的,垫层金属和金属线可以设置在同一膜层或者不同膜层。
可选的,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垫层金属306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垫金属层、第二垫层金属层和第三垫层金属层;第一垫层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第二垫层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第三垫层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具体地,垫层金属306为两层钛层中间夹一层铝层的三层结构。
可选的,金属线305的宽度为10-30um。金属线305的宽度不宜过窄,过窄容易发生短路的情况,影响ESD防护能力,金属线305的宽度不宜过宽,防止占用过多的空间、造成显示面板边框过宽。
优选地,金属线305的宽度为15um。
可选的,金属线305的材料包括钛、铝、钼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金属线3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具体地,金属线305为两层钛层中间夹一层铝层的三层金属线结构。
垫层金属和金属线相互电连接形成了金属环,并且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的四个方向设置,为显示面板的各个方向均提供了静电保护,提高了IC端的ESD防护能力;并且,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更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如图5、6和7所示,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垫层金属与地线的连接示意图。
请结合参见图2,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201、显示功能层202和封装层203。
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如图6所示,薄膜晶体管层600包括栅极金属层601和源漏极金属层603。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610和围绕显示区域610的周边区域611。周边区域611包括柔性印刷电路(FPC)绑定区域609。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611包括金属环,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610设置,金属环接地电位。其中,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604和金属线607。垫层金属604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610设置,U字形的开口朝向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609。金属线607至少部分地位于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609远离显示区域610一侧,且金属线607的两端分别与垫层金属604的两端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薄膜晶体管层600的栅极金属层601与源漏极金属层603之间设有绝缘层602。栅极金属层601包括栅极电极(未示出),源漏极金属层603包括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垫层金属604和金属线607均位于栅极金属层601内,并且垫层金属604的两端分别与金属线607的两端直接连接。可选的,垫层金属604、金属线607可以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掩膜版、刻蚀栅极金属层601形成垫层金属604、金属线607。
如图6所示,源漏极金属层603内还设有第一地线605和第二地线608,第一地线605和第二地线608对称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的两侧,第一地线605和第二地线608均接地电位。垫层金属60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地线605和第二地线连接608连接。可选的,第一地线605和第二地线608可以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掩膜版、刻蚀源漏极金属层603形成第一地线605和第二地线608。
可选的,如图7所示,为了使垫层金属604与第一地线605连接在一起,可以在绝缘层内打孔,形成过孔606,在过孔606内设置连接部607,使得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垫层金属604和第一地线605。第二地线采用相同的方式连接垫层金属604。
垫层金属和金属线围绕在显示区域和柔性印刷电路的外周而形成,为显示面板和集成电路提供了全面的静电保护,提高了IC端的ESD防护能力;并且,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更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如图8,9,10所示,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栅极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源漏极金属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请结合参考图2,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201、显示功能层202和封装层203。显示功能层202包括薄膜晶体管层,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
如图8和9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812和围绕显示区域812的周边区域813。周边区域813包括与柔性印刷电路(FPC)绑定区域811。结合图10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813包括金属环,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812设置,金属环接地电位。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804和金属线805。如图9所示,垫层金属804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812设置,U字形的开口朝向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811。结合图8、9和10所示,金属线805至少部分地位于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811远离显示区域一侧,且金属线805的两端分别与垫层金属804的两端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800,薄膜晶体管层800包括栅极金属层801和源漏极金属层803,栅极金属层801与源漏极金属层803之间设有绝缘层802。
如图8和图9所示,垫层金属804位于栅极金属层801内,垫层金属804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812设置。可选的,可以通过使用掩膜版、刻蚀栅极金属层801形成垫层金属804。
如图8所示,金属线805位于源漏极金属层803内,垫层金属804的两端分别与金属线805的两端连接。如图10所示,源漏极金属层803内还设有第一地线810和第二地线(图中未示出),第一地线810和第二地线对称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811的两侧,第一地线810和第二地线均接地电位。垫层金属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地线810和第二地线连接,但是金属线805与第一地线806和第二地线不连接。可选的,金属线805、第一地线810和第二地线可以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掩膜版、刻蚀源漏极金属层803形成金属线805、第一地线810和第二地线。
可选的,如图8所示,为了使垫层金属804分别与第一地线810、第二地线以及金属线805连接在一起,可以在绝缘层内打孔,形成第一过孔807和第二过孔807,在第一过孔807和第二过孔807内分别设置第一连接部808和第二连接部809(如图9所示),使得第一连接部808的两端分别连接垫层金属804和第一地线810或第二地线,第二连接部809的两端分别连接垫层金属804和金属线805。
垫层金属和金属线相互电连接形成了金属环,并且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的四个方向设置,为显示面板提供整体的静电保护,提高IC端的ESD防护能力;并且,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更容易实现窄边框设计。
如图11,12,13所示,图11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源漏极金属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栅极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
请结合参考图2,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201、显示功能层202和封装层203。
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如图11所示,薄膜晶体管层1100包括栅极金属层1101和源漏极金属层1103。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111和围绕显示区域1111的周边区域1112。周边区域1112包括与柔性印刷电路(FPC)绑定区域1110。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包括金属环,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1111设置,金属环接地电位。如图11所示,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1104和金属线1107。如图13所示,垫层金属1104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1111设置,U字形的开口朝向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1110。结合图12所示,金属线1107至少部分地位于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1110远离显示区域一侧,且金属线1107的两端分别与垫层金属的两端电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薄膜晶体管层1100的栅极金属层1101与源漏极金属层1103之间设有绝缘层1102。
如图11和13所示,垫层金属1104位于栅极金属层1101内,垫层金属1104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显示区域设置。可选的,可以通过使用掩膜版、刻蚀栅极金属层1101形成垫层金属1104。
如图11和12所示,金属线1107位于源漏极金属层1103内。如图11所示,源漏极金属层1103内还设有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对称设置在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的两侧,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均接地电位。金属线110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的第一位置连接,并且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的第二位置与垫层金属的两端连接。可选的,金属线1107、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可以在同一道工艺制程中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掩膜版、刻蚀源漏极金属层1103形成金属线1107、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
可选的,如图11所示,为了使垫层金属分别与第一地线1105和第二地线1108连接在一起,可以在绝缘层1102内打孔,形成过孔1106,在过孔1106内设置连接部1109(如图13所示),使得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垫层金属1101和第一地线1105或第二地线1108。
垫层金属和金属线相互电连接形成了金属环,并且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的四个方向设置,为显示面板提供整体的静电保护,提高IC端的ESD防护能力;并且,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更容易实现窄边框设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周围设置由垫层金属和金属线形成的金属环,为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提供整体的静电保护,提高了IC端的ESD防护能力;并且,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该显示装置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更容易实现窄边框设计。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垫层金属和金属线相互电连接形成了金属环,并且金属环围绕显示区域的四个方向设置,为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供整体的静电保护,提高了IC端的ESD防护能力。
(2)在窄边框要求日渐强烈的趋势下,本发明可以取消专门的ESD电路,使得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既有ESD防护功能,又没占用边框位置,更容易实现窄边框设计。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设置的衬底基板、显示功能层和封装层,所述显示功能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包括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
集成电路,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设置在所述集成电路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
所述周边区域包括金属环,所述金属环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所述金属环接地电位;其中,
所述金属环包括垫层金属和金属线;
所述垫层金属为U字形并且半包围所述显示区域设置,且所述U字形的开口朝向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
所述金属线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柔性印刷电路绑定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域一侧,且所述金属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层金属的两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金属和所述金属线设置在同一膜层或者不同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金属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包括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所述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接地电位,所述垫层金属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地线和所述第二地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一地线和第二地线与所述垫层金属的两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位于所述栅极金属层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位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的宽度为10-3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的宽度为15u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的材料包括钛、铝、钼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和第三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所述第三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金属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垫层金属层、第二垫层金属层和第三垫层金属层;
所述第一垫层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所述第二垫层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铝,所述第三垫层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钛。
13.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CN201710142534.1A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887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2534.1A CN106887525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42534.1A CN106887525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7525A CN106887525A (zh) 2017-06-23
CN106887525B true CN106887525B (zh) 2018-11-16

Family

ID=5917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42534.1A Active CN106887525B (zh) 2017-03-10 2017-03-10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875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9703A (zh) * 2017-07-24 2017-09-2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7393906B (zh) * 2017-07-28 2019-06-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9427817B (zh) * 2017-08-30 2020-09-15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基板以及显示器
CN108962107A (zh) * 2018-07-17 2018-12-0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98760A (zh) * 2020-07-20 2020-10-20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51697B (zh) * 2020-08-10 2022-02-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
CN112164690A (zh) * 2020-09-29 2021-01-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713139B (zh) * 2020-12-28 2024-04-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388A (zh) * 2007-09-20 2008-02-20 清华大学 带有静电防护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086845A (ko) * 2008-02-11 2009-08-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CN101576665A (zh) * 2008-05-09 2009-11-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630078A (zh) * 2008-07-17 2010-01-2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205828391U (zh) * 2016-06-30 2016-12-2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7388A (zh) * 2007-09-20 2008-02-20 清华大学 带有静电防护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090086845A (ko) * 2008-02-11 2009-08-14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CN101576665A (zh) * 2008-05-09 2009-11-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1630078A (zh) * 2008-07-17 2010-01-2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205828391U (zh) * 2016-06-30 2016-12-2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87525A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752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5153825B2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89894B (zh) 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798954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1394936B1 (ko) 광차단층을 갖는 평판 표시 장치
KR102050434B1 (ko) 플렉서블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95028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10655B (zh) 显示装置
EP2287914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6887447A (zh) 柔性显示装置
KR20190066748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9216417A (zh) 显示装置
CN10986022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010623A (zh) 显示装置
CN112310116B (zh) 可拉伸显示装置
EP3301731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9887953A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20210062457A (ko) 스트레쳐블 표시 장치
KR20080061067A (ko) 정전기 방지 소자 및 이를 갖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20140080235A (ko) 플렉서블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5168725A1 (en) Pixel structure for oled display panel
TW202119614A (zh) 透明顯示面板
KR101949675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181259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00074634A (ko) 스트레처블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1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heng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74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201201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