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60506A -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60506A
CN106860506A CN201710086173.3A CN201710086173A CN106860506A CN 106860506 A CN106860506 A CN 106860506A CN 201710086173 A CN201710086173 A CN 201710086173A CN 106860506 A CN106860506 A CN 1068605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enium
rich
radix astragali
astragalus root
extract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861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钦
李芳�
杨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filed Critical 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7100861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605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60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605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61K36/481Astragalus (milkve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04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mixed solvents, e.g. 70% EtO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5Extraction with lipophilic solvents, e.g. Hexane or petrol e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5Liquid-liquid separation; Phase sepa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属于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富硒黄芪的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调节免疫活性;同时,本发明利用了新的提取方法,使提取物的活性得到提高。选用新品种富硒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对免疫抑制模型大鼠IgG、IgM 、IgA以及免疫分子的影响,与普通黄芪进行对比,初步探讨富硒黄芪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为黄芪新品种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属于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芪本身就具有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生物学特性,享有自由基清道夫、生命火种、抗癌之王等美誉。
富硒黄芪是黄芪新品种。经检测,普通黄芪根平均硒含量118微克/千克,富硒黄芪根平均硒含量798微克/千克,达到6倍以上。实践证明,富硒黄芪病菌少,无麻点,光泽度高;富硒黄芪培育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硒含量稳定。
虽然近年来黄芪在调节免疫方面越来越受关注,但对富硒黄芪的研究与开发还尚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黄芪的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调节免疫活性;同时,本发明利用了新的提取方法,使提取物的活性得到提高。
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它是由富硒黄芪经过提取而得到的。
富硒黄芪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富硒黄芪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
第2步,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渣之后,滤过液减压浓缩,再将浓缩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得到第一萃余相;
第3步,在第一萃余相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第二萃余相;
第4步,将第二萃余相送入聚酰胺柱进行上柱操作,再经水洗至无色后,继用65~7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澡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所述的第1步中,富硒黄芪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是1:5~8,乙醇溶液是由50~70vo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至8~10得到,提取温度是65~75℃。
所述的第2步中,减压浓缩至滤液体积减小为1/5~1/3,石油醚的体积是浓缩液体积的1/5~1/7。
所述的第3步中,乙酸乙酯的体积是第一萃余相的体积1/3~1/5。
所述的第4步中,聚酰胺柱的树脂的粒度是30-60目。
富硒黄芪提取物在制备用于提高哺乳动物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富硒黄芪的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具有较高的调节免疫活性;同时,本发明利用了新的提取方法,使提取物的活性得到提高。提取方法中,采用石油醚的作用是去除一部分酯类物质,采用乙酸乙酯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排除一些活性较低的提取物成分,经过聚酰胺柱纯化后进一步得到了高活性提取物。
本课题选用甘肃省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种富硒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对免疫抑制模型大鼠IgG、IgM、IgA以及免疫分子的影响,与普通黄芪进行对比,初步探讨富硒黄芪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为黄芪新品种的应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甘肃省渭源县康荣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种富硒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之后,获得了一种具有较高免疫效果的富硒黄芪提取物,并通过观察其对免疫抑制模型大鼠IgG、IgM、IgA以及免疫分子的影响,与普通黄芪进行对比,富硒黄芪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更为明显。
提取试验中,富硒黄芪、普通黄芪购自甘肃省渭源县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
实施例1
第1步,将富硒黄芪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富硒黄芪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是1:6,乙醇溶液是由60vo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至9得到,提取温度是70℃,提取时间1h,得到提取液;
第2步,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渣之后,滤过液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滤液体积减小为1/4,再将浓缩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石油醚的体积是浓缩液体积的1/6,得到第一萃余相;
第3步,在第一萃余相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乙酸乙酯的体积是第一萃余相的体积1/4,得到第二萃余相;
第4步,将第二萃余相送入30-60目聚酰胺柱进行上柱操作,再经水洗至无色后,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澡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另外,将本实施例中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减压浓缩至干后,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同样用于药效试验。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采用乙酸乙酯去除低活性提取物。
第1步,将富硒黄芪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富硒黄芪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是1:6,乙醇溶液是由60vo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至9得到,提取温度是70℃,提取时间1h,得到提取液;
第2步,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渣之后,滤过液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滤液体积减小为1/4,再将浓缩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石油醚的体积是浓缩液体积的1/6,得到第一萃余相;
第3步,将第一萃余相送入30-60目聚酰胺柱进行上柱操作,再经水洗至无色后,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澡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采用D101树脂柱进行吸附纯化。
第1步,将富硒黄芪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富硒黄芪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是1:6,乙醇溶液是由60vo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至9得到,提取温度是70℃,提取时间1h,得到提取液;
第2步,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渣之后,滤过液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滤液体积减小为1/4,再将浓缩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石油醚的体积是浓缩液体积的1/6,得到第一萃余相;
第3步,在第一萃余相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乙酸乙酯的体积是第一萃余相的体积1/4,得到第二萃余相;
第4步,将第二萃余相送入D101树脂柱进行上柱操作,再经水洗至无色后,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澡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对照例1
本对照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提取普通黄芪提取物。
第1步,将普通黄芪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富硒黄芪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是1:6,乙醇溶液是由60vo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至9得到,提取温度是70℃,提取时间1h,得到提取液;
第2步,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渣之后,滤过液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滤液体积减小为1/4,再将浓缩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石油醚的体积是浓缩液体积的1/6,得到第一萃余相;
第3步,在第一萃余相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乙酸乙酯的体积是第一萃余相的体积1/4,得到第二萃余相;
第4步,将第二萃余相送入30-60目聚酰胺柱进行上柱操作,再经水洗至无色后,继用7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澡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药效试验
近几年,随着中医药科研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在免疫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用来诱导大鼠免疫抑制模型的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长春新碱等,其中环磷酰胺是应用最广泛,也是研究最多的一种建模药物。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可以与DNA形成交联,抑制DNA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环磷酰胺可抑制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造成动物的免疫抑制。当免疫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它们在脾脏进行增殖分化,而胸腺则是T细胞成熟的重要场所,因此脾脏和胸腺的相对重量和免疫功能有关。
富硒黄芪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药品
富硒黄芪、普通黄芪购自甘肃省渭源县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提取物是由上述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富硒黄芪和普通黄芪提取物,冷藏备用。使用前均用蒸馏水稀释成1ml/0.1kg体质量。注射用环磷酰胺(安道生)由Baxter Oncology(德国)提供。
1.1.2实验动物
120只SPF级SD大鼠,体重(180±20)g,雌雄各半,由甘肃中医药大学科研试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SCXK(甘)2011-0001。
1.1.3实验仪器
医用低速离心机(金坛市恒丰仪器厂,型号LX-820);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FA2004N);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Q-5200)。
1.2实验方法
1.2.1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的建立取110只SD大鼠,雌雄各半,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每次80mg/kg,1次/d,连用3d,构建免疫抑制模型大鼠;另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腹腔注射等体积蒸馏水。第3次注射24h后(如造模成功,记作停药0天),分别从模型组和空白组中各取2只大鼠,采用股动脉采血方法取3ml血液,用于测定血液WBC(如造模成功,本次检测结果记做药物实验0天),WBC显著降低则判定为造模成功,若未显著降低则继续注射CTX,直至造模成功。
1.2.2动物分组与给药 从造模成功后的模型大鼠中选取60只体况接近的免疫抑制模型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实施例1~3富硒黄芪提取物组、普通黄芪提取物组(200mg·kg-1),乙酸乙酸提取物组(400mg·kg-1),实验另设10只健康大鼠为空白组。实验组每只大鼠按100mg/kg-1·d-1剂量灌服相应药物,模型组及空白组每只大鼠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7d。
1.2.3取材 给药第7天后,各组大鼠禁食8小时,颈椎脱位法处死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20℃保存,备检;取各组大鼠脾脏、胸腺组织,观察体积大小及重量变化。
1.2.4指标检测
(1)取全血20微升,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
(2)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的含量。
1.2.5数据统计与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将实验数据所得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富硒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血象各数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外周血血象数据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富硒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与实施例2组比较,P<0.05;与实施例3组比较,×P<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95。
2.2富硒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表达水平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个干预组大鼠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免疫球蛋白IgG、IgM及IgA表达水平的影响(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与实施例2组比较,P<0.05;与实施例3组比较,×P<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95。
本实验研究中,环磷酰胺模型组大鼠注射环磷酰胺第3天即出现蜷缩弓背,毛蓬竖,少光泽,闭目、体重减轻等体征,与正常小鼠有明显区别。解剖观察动物的胸腺,脾脏明显缩小,与正常组小鼠有明显区别,同时模型组数据表明,环磷酰胺可引起大鼠白细胞计数及其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鼠的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可认为造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成功。实验结果表明,富硒黄芪提取物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兔疫抑制模型大鼠的兔疫功能,且这种作用较普通黄芪更为显著。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通过石油醚对乙醇提取物进行提取之后,可以有效地去除一部分酯类物质,提高药效;通过采用聚酰胺柱进行纯化之后,明显相对于其它的树脂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同时乙酸乙酸的二级萃取也可以去除一部分低活性成分,乙酸乙酯提取部的活性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
富硒黄芪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大鼠细胞因子IL-2、IL-4、IFN-γ及TNF-α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药品与试剂
富硒黄芪、黄芪购自甘肃省渭源县康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提取物是由上述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富硒黄芪和普通黄芪提取物,冷藏备用。使用前均用蒸馏水稀释成1ml/0.1kg体质量。注射用环磷酰胺(安道生)由Baxter Oncology(德国)提供。酶联免疫试剂盒: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有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1.2实验动物
110只SPF级SD大鼠,体重(180±20)g,雌雄各半,由甘肃中医药大学科研试验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SCXK(甘)2011-0001。
1.1.3实验仪器
医用低速离心机(金坛市恒丰仪器厂,型号LX-820);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型号FA2004N);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Q-5200)。
1.2实验方法
1.2.1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的建立 取110只SD大鼠,雌雄各半,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每次80mg/kg,1次/d,连用3d,构建免疫抑制模型大鼠;另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腹腔注射等体积蒸馏水。第3次注射24h后(如造模成功,记作停药0天),分别从模型组和空白组中各取2只大鼠,采用股动脉采血方法取3ml血液,用于测定血液WBC(如造模成功,本次检测结果记做药物实验0天),WBC显著降低则判定为造模成功,若未显著降低则继续注射CTX,直至造模成功。
1.2.2动物分组与给药 从造模成功后的模型大鼠中选取60只体况接近的免疫抑制模型大鼠,雌雄各半,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实施例1~3富硒黄芪提取物组、普通黄芪提取物组(200mg·kg-1),乙酸乙酸提取物组(400mg·kg-1),实验另设10只健康大鼠为空白组。实验组每只大鼠按100mg/kg-1·d-1剂量灌服相应药物,模型组及空白组每只大鼠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7d。
1.2.3取材 给药第7天后,各组大鼠禁食8小时,颈椎脱位法处死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20℃保存,备检。
1.2.4指标检测
(1)处死后取出胸腺、脾脏,记录重量变化,按“胸腺(mg)/体质量(g)、脾脏(mg)/体质量(g)”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
(2)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2、IL-4、TNF-α、IFN-γ等免疫细胞因子含量。
1.2.5数据统计与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将实验数据所得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富硒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与实施例2组比较,P<0.05;与实施例3组比较,×P<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95。
2.2富硒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细胞因子IL-2、IL-4、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免疫细胞因子(IL-2、IL-4、IFN-γ)含量显著降低,免疫细胞因子TNF-α含量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免疫细胞因子(IL-2、IL-4、IFN-γ)含量有所升高,免疫细胞因子TNF-α含量有所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富硒黄芪提取物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免疫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IL-4含量的影响(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与实施例2组比较,P<0.05;与实施例3组比较,×P<0.0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95。

Claims (7)

1.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它是由富硒黄芪经过提取而得到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黄芪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将富硒黄芪加入至乙醇溶液中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
第2步,将上述提取液过滤除渣之后,滤过液减压浓缩,再将浓缩液中加入石油醚进行萃取,得到第一萃余相;
第3步,在第一萃余相中加入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第二萃余相;
第4步,将第二萃余相送入聚酰胺柱进行上柱操作,再经水洗至无色后,继用65~7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干澡至恒重,得到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黄芪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1步中,富硒黄芪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是1:5~8,乙醇溶液是由50~70vol.%的乙醇溶液中加入NaOH调节pH至8~10得到,提取温度是65~7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黄芪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中,减压浓缩至滤液体积减小为1/5~1/3,石油醚的体积是浓缩液体积的1/5~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黄芪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3步中,乙酸乙酯的体积是第一萃余相的体积1/3~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硒黄芪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4步中,聚酰胺柱的树脂的粒度是30-60目。
7.富硒黄芪提取物在制备用于提高哺乳动物免疫力药物中的应用。
CN201710086173.3A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68605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6173.3A CN106860506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86173.3A CN106860506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60506A true CN106860506A (zh) 2017-06-20

Family

ID=5916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86173.3A Pending CN106860506A (zh) 2017-02-17 2017-02-17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605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522A (zh) * 2019-07-18 2019-10-25 恩施硒圣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强免疫力的药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3456A (zh) * 2011-02-23 2011-06-1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从黄芪中提取黄芪甲苷iv的方法
CN103416535A (zh) * 2013-07-16 2013-12-04 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养气茶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3456A (zh) * 2011-02-23 2011-06-1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从黄芪中提取黄芪甲苷iv的方法
CN103416535A (zh) * 2013-07-16 2013-12-04 湖北恩施聚硒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养气茶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昝丽霞: "黄芪的乙醇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胥正敏等: "黄芪总黄酮的改良提取方法", 《川北医学院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7522A (zh) * 2019-07-18 2019-10-25 恩施硒圣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增强免疫力的药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0751B (zh) 一种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CN102028197B (zh) 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和增强免疫的功能营养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6992A (zh) 杜仲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360178C (zh) 一种抗衰老的药物
CN105663444A (zh) 一种复方免疫增强及抗衰老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608B (zh) 雄甾-4,6,8(9),13(14)-四烯-3,11,16-三酮及其应用
CN1861637A (zh) 淮山药多糖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860506A (zh) 一种富硒黄芪提取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07137420A (zh) 一种具有清热养阴降血糖功能的桑叶菊花山药复合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663602A (zh)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
CN105687480A (zh) 一种免疫调节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剂
CN102266428B (zh) 抗衰老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31052A (zh) 复方菌草鹿角灵芝茶粉
CN102309705B (zh) 一种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741056A (zh) 一种调节免疫功能的爬沙虫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299734C (zh) 一种治疗大肠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3824B (zh) 一种灵芝三萜酸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02698A (zh) 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96819A (zh) 一种免疫调节富硒含复合多糖中草药的组合物及制剂
CN1237995C (zh) 能够使异常黑胆质型体液成熟和清除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238B (zh)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检测方法
CN104415135A (zh) 羟基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及/或其衍生物的用途
CN106880784A (zh) 一种具有缓解疲劳、延缓衰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920083A (zh) 玉屏风散在提高免疫力中的应用
CN102188592A (zh) 一种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