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53869A - 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53869A
CN106853869A CN201710158178.2A CN201710158178A CN106853869A CN 106853869 A CN106853869 A CN 106853869A CN 201710158178 A CN201710158178 A CN 201710158178A CN 106853869 A CN106853869 A CN 106853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aw
unmanned plane
corner protecto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81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显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581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53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53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53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20Rotorcraft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shrouded rotors, e.g. 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45/04Landing aids;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collision with earth's surface
    • B64D45/06Landing aids;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collision with earth's surface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机,包括机架和若干个护角,所述护角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拐角处,所述护角面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护角卡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卡槽。本发明的无人机上设置的护角减小了无人机机身的损害,并减小了无人机因冲击力而造成的变形,延长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以其简单的结构、方便的操控及较高的安全性能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有的小型无人机,出于节约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机身等一般都采用金属或塑料,支脚一般也由金属或者塑料制成,或者一般不设置支脚,直接让无人机减速后撞击地面以实现降落。这样由于机身材质的原因,无人机比较容易损坏或者变形,造成无人机的寿命比较短。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无人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旨在解决无人机机身容易变形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无人机,包括机架和若干个护角,所述护角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拐角处,所述护角面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护角卡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卡槽。
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架,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槽与两个所述支架一一对应地设置。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架的支柱,所述护角面向所述机架的一面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柱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两个所述第一卡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将所述护角卡置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护角与所述第一卡槽同侧的一面上还设置有护持部,所述护持部搭接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地,所述护持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护持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护角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护角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机架的上端面,所述护角的下端面突出于所述机架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护角背离所述第一卡槽的背部为弧面。
优选地,所述机架为镂空式机架。
优选地,所述无人机的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内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架的拐角处设置护角,并通过在护角面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可将护角卡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卡槽,使得护角稳固的卡置在机架的拐角处。通过护角对整个机架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无人机降落到地面上时,缓冲无人机受到的冲击力,进而减小无人机降落时由于冲击过大而造成损害。本发明的无人机上设置的护角可减小无人机机身的损害,减小无人机因冲击力而造成的变形,延长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人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人机,旨在解决无人机机身容易变形以及容易损坏,而造成无人机寿命较短的问题。
请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无人机300包括包括机架200和若干个护角100,该护角100设置在机架200的拐角处,护角100面向所述机架200的一面开设有用于将护角10卡置在机架200上的第一卡槽11。该实施例中护角100通过第一卡槽11卡置在机架200上,通过在机架200上的拐角处设置护角10,从而使得无人机300在降落到地面时,首先撞击的是无人机300的护角100,通过护角100缓冲地面的冲击力,有效的保护了无人机300的机身,进而减小了无人机300因撞击而造成的变形等,延长了无人机300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机架200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护角100,使得不管无人机300从哪个方向降落,均能得到保护。具体地,护角100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参照图4,机架200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架(未标示),第一卡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卡槽11与两个支架一一对应地设置。通过在护角100面向机架200的一面上开设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卡槽11,且第一卡槽11与机架200上的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架对应匹配设置,从而使护角100更加稳固的卡置在机架30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槽11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具体地根据机架200的结构进行设计,例如,当机架200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架时,第一卡槽11的数量也设置为三个,且三个第一卡槽11与三个支架一一对应设置,以此保证将护角100稳固的卡置在机架200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5,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支架的支柱(未标示),所述护角100面向机架200的一面还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柱的第二卡槽12,第二卡槽12与两个第一卡槽11连通。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二卡槽12的设置是用于卡置两个支架的支柱,当护角100通过第一卡槽11与支架的配合卡置在机架200上时,第二卡槽12正好与支柱配合,从而使护角100与机架200的连接更加紧固。需要注意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卡槽12与支柱配合的形式也可以设计为卡扣与支柱配合的形式,即在护角100上设置可以卡置支柱的卡扣,通过卡扣卡置支柱从而使护角100紧固在机架200上。
另外,作为一种更优选地实施例,参照图4,第一卡槽11靠近第二卡槽1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13,第三卡槽13与第一卡槽11配合将护角100卡置在机架200上。参照图1和图2,护角100与机架200配合时,将两个第一卡槽11卡置到机架200的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架上,第一卡槽11靠近第二卡槽12的内壁上的第三卡槽13同时卡置到支架内,与第一卡槽11配合将护角100卡置到机架200上。
优选地,护角100与第一卡槽11同侧的一面上还设置有护持部14,护持部14搭接在机架200上。参照图1和图4,护持部14搭接在机架200上,使护角100更加稳定的与机架200连接,其中护持部14设计为一个梯形的凸台结构,采用这种设计使结构上更加美观,其次,护持部14梯形凸台的设计与护角100背向机架的背部的弧面的结构配合,使护角100卡合在机架200上,结构更加稳定。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护持部14的形状还可以设计为三角形的凸台或者方形的凸台等等。
进一步地,护持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护持部对称设置在护角的两端。两个护持部14分别搭接在机架的两个支架上,设计两个这样的护持部,一方面使结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使得无人机300无论是顶面或底面受到地面碰撞时都是护角100先接触到撞击物,很好的保护了无人机300。
另外,在上一实施例中更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护角100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机架200的上端面,所述护角100的下端面突出于所述机架200的下端面。这种情况下,不管是无人机300的顶面还是底面的平面撞击到障碍物,护角100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均会先与撞击物接触,保证了先收到撞击的是护角100,更进一步地保护了无人机300。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护角100选用柔性材料制成,可以选择橡胶、塑料、硅胶等材料制成。柔性材料具有弹性大,受力后产生变形后能恢复形状,耐磨损等优点。选用柔性材料制作护角100,能吸收无人机300撞击地面时受到的外力,进而减缓无人机300收到的冲击力,减小无人机300受到的损伤。
作为上一实施例的优选方式,参照图1和图3,护角100背离第一卡槽11的背部为弧面。具体地,无人机护角100远离机架200的背部为弧面,护角100的背部采用三段式的弓形设计,即在护角100竖立时,护角100的上下两端的的大小要小于护角100中部的大小,采用这种将护角设计为两头小中部大的形状可以有效的使无人机撞击地面的力度汇聚到背部;同时采用将护角的背部设计为弧面的方法,也可以使撞击的力度汇聚在背面上,而不会直接传导至无人机300,同时保证在无人机300沿平行地面的极限状态下落时,首先触地的是护角100而不是无人机300。
进一步地,无人机300的电机(未标示)设置在机架200的内部,机架200上设置有支撑条21,支撑条21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机架200上。采用电机作为稳定结构的一部分,减小了无人机300自身的重量,无需在整个机架300的上再设计中心的稳固件,使结构更加精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若干个护角,所述护角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拐角处,所述护角面向所述机架的一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护角卡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支架,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槽与两个所述支架一一对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支架的支柱,所述护角面向所述机架的一面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支柱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两个所述第一卡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靠近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将所述护角卡置在所述机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与所述第一卡槽同侧的一面上还设置有护持部,所述护持部搭接在所述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持部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护持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护角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的上端面突出于所述机架的上端面,所述护角的下端面突出于所述机架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角背离所述第一卡槽的背部为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镂空式机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内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CN201710158178.2A 2017-03-16 2017-03-16 无人机 Pending CN106853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8178.2A CN106853869A (zh) 2017-03-16 2017-03-16 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58178.2A CN106853869A (zh) 2017-03-16 2017-03-16 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53869A true CN106853869A (zh) 2017-06-16

Family

ID=5912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8178.2A Pending CN106853869A (zh) 2017-03-16 2017-03-16 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5386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8823A (zh) * 2018-01-26 2018-05-2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人机旋翼保护装置
WO2019134396A1 (zh) * 2018-01-05 2019-07-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桨叶保护结构以及无人飞行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4396A1 (zh) * 2018-01-05 2019-07-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桨叶保护结构以及无人飞行器
CN110520357A (zh) * 2018-01-05 2019-11-29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桨叶保护结构以及无人飞行器
CN108058823A (zh) * 2018-01-26 2018-05-22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人机旋翼保护装置
CN108058823B (zh) * 2018-01-26 2024-05-10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人机旋翼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53869A (zh) 无人机
CN20593573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防护网架结构
CN206900653U (zh) 无人机
CN208362969U (zh) 一种车位锁保护结构
CN207683615U (zh) 一种车辆机舱框架
CN206323685U (zh) 一种显示屏用防碰撞铁框
CN204681419U (zh)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04688230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的安装支架
CN209447083U (zh) 一种防碰撞的计算机外壳
CN203958444U (zh) 防撞自平衡单轮电动车
CN207565304U (zh) 电动车辆
CN204590771U (zh) 防护围栏立柱柱帽
CN208768141U (zh) 上下边框手机壳
CN205890772U (zh) 吸能式汽车背门下饰板
CN206841524U (zh) 车架的前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05327415U (zh) 无人机保护底座
CN206822082U (zh) 一种配装有卸载型帽檐的摩托车头盔
CN202467584U (zh) 窗角带防护的窗子
CN202472517U (zh)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4846076U (zh) 电动汽车翼子板支架
CN205952616U (zh) 空运箱
CN204946480U (zh) 一种带有加强面罩结构的led显示屏
CN205788879U (zh) 一种新型标牌
CN22028630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触摸屏
CN206941474U (zh) 一种公路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