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36953A -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36953A
CN106836953A CN201710192557.3A CN201710192557A CN106836953A CN 106836953 A CN106836953 A CN 106836953A CN 201710192557 A CN201710192557 A CN 201710192557A CN 106836953 A CN106836953 A CN 1068369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ramp
building
layer
shared platform
wisd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925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万仁
关罡
慕万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925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369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836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369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4/00Buildings for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purposes not covered by any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E04H1/00-E04H13/00 of this subclass, e.g. for double purpose; Buildings of the drive-in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包括出入口、单层或两层以上的功能性建筑和共享平台;功能性建筑均与共享平台平滑无缝连接,功能性建筑分布在共享平台的四周;共享平台上设有螺旋坡道,螺旋坡道的内侧设有专用停车位,螺旋坡道的外侧设有入户口停车位,螺旋坡道上设有环形车道,环形车道与专用停车位、入户口停车位相连接,螺旋坡道的外侧设有步行通道;功能性建筑的入户门与每层共享平台相对应;出入口的两侧依次设有人行通道、步梯和电梯,步梯和电梯的内侧设有前室,前室分别与人行通道、步梯、电梯、步行通道相连通。本发明彻底解决了停车难、绿化面积小、没有种植面积、停车空间通风不畅和停车位远离居住或者办公空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结构的智慧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轿车可以直接开到高层建筑每层房间门口停车位的螺旋坡道式的智慧建筑。
背景技术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程实施国,每年有16亿m2到20亿m2的新建建筑,建筑用地量、建材消耗量都十分巨大,建成面积逐年增加,不断满足和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但是,我国的人口众多,居住用房办公用房的刚需量巨大;土地保有量的人均值较小,建设用地严重不足;车辆增长很快但停车位较少,停车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既要大力发展建筑市场、增加用地、又要对户型、容积率做出许多限制,以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让更多的人有房住,有地方办公。即使这样:我们国家停车难、建设用地不足,居住环境狭小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众多的人口较小的资源占有量使我们的国家不可能像一些外国那样去发展建筑产业,我们必须创造适合我们国家的路径和方式,解决好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N201510827086.X、CN201510827087.4、CN201610157786.7等专利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系统成果,立体停车场的设计以及停车场和建筑物进行结合能够实现相对合理运行。但是在以往的专利中只是将停车场立体化,集中的停车场远离人居空间是十分不方便的;有的技术方案将车位和建筑物设计为一体,应用机械提升设备将汽车运送到所在楼层,整个大楼的电能消耗增加,小区容积率下降很快,这些方案实用价值不高;新加坡的一家公司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Hamilton Scotts社区于2014设计建造了每间公寓配有两个停车位的户内停车场的高级奢华公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为升降汽车设置多台大型汽车专用货梯,建设成本及空间占用也是十分巨大的,不具有全球推广价值。
近年来为了提高建筑物及小区的绿化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解城市气候、吸收城市中释放的碳,国内外的科学家和建筑大师结合纷纷设计并实施了建筑立体绿化项目,所谓的第四代建筑。然而,简单的立体绿化、运用大型升降机将汽车提升到所在楼层,既没有驾驶乐趣和方便性,又消耗能源、增大公共占地、增加机械投资、运送时间超长,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建筑空间不足等问题,建筑形态让生活到其中的人们享受不到自然、和谐、方便。以一个100m高三十三层,每层有八户人家的楼栋,每户人家有两辆车的基本参数为依据,一栋楼有528辆车,预计有60%的使用率,每天早上316台车开出楼栋,大楼设置有四部汽车运送转运电梯,电梯以2m/s的速度运行,316台车每天早上总体要运动的时间:316台×50(m/台)(平均运送高度)×2(每运送一辆车要有一个上下的行程)/2(m/s)(电梯速度)=15800s,每台车进出电梯调整到位要有30s的操作时间,则316台×30s/台=9480s,两者合计要有25280s共计421.3分钟,设置四部汽车运送专用电梯,则每一部要运行105.3分钟方能完成输送任务,这个时间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等待的,因此大面积运送汽车采用这样的方案可行性有待商榷。为规范上述行为采用机械升降梯运送汽车的规范要求:每台机械升降设备服务的汽车数量不超过25台,即使这样每台早上50分钟左右的等待时间也是不能忍受的,按照此规范要求528辆车需要设置22台汽车专用机械升降梯,无论是占地面积、造价、运行时间、运行费用都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其可行性需要研究。
申请号为201280073719.7的专利应用一种组合坡道将汽车直接开到每户建筑的室内或者同层的停车平台,该专利的思想是基于成熟的众多的螺旋坡道式停车场而设计,该方法能够实现车辆直接入户,但其既要设置内外车道边沿、又要设置顶层环形通道解决车辆转向调头问题,设计结构繁琐、造价高;多层的螺旋坡道本身已经形成一个非露天的良好的停车平台,在顶部加一个螺旋坡顶或者平顶就可实现停车位和车道非露天,坡道就是良好的停车场,而该专利还要在室内设置停车位,进出操作难度大;双向的运行车道总宽度大于等于6m,借助停车位的长度或者在每一层的某个区域如无入户门的区域设置一个周转区就可方便实现同层转向车辆调头,而该专利思想却将汽车通道设置内外边沿,车辆只有到顶部的调头区调头转向,运行十分不方便。以上问题说明该发明方法陈旧、运行操作难度大、运行使用不方便、具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大型空间的通风和采光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规范要求四周围护结构的面积小于总体面积的75%时为开放式建筑,开放式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空气流通,建筑费用低,居住人员生存条件好。大型地下室、四周封闭式的建筑结构都不能满足这条件。
大型的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的立体车库是目前的常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虽然能够使用,但停车场远离居住空间、运行费用高、建筑物空间狭小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上述情况说明,上述的停车位解决方案、建筑空间立体绿化与建筑物的结合、建筑功能的优化等仍存在进一步完善、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采用极为简单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停车难、建设用地空间不足、停车位远离居住空间、高层停车位车的出行不方便、植被覆盖率低、建筑物通风条件不好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包括出入口、单层或两层以上的功能性建筑和共享平台;出入口与一层的共享平台平滑无缝连接,功能性建筑分布在共享平台的四周;共享平台上设有螺旋坡道,螺旋坡道的内侧设有专用停车位,螺旋坡道的外侧设有入户口停车位,螺旋坡道上设有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与专用停车位、入户口停车位相连接,螺旋坡道的外侧设有步行通道;共享平台的中部设有中心剪力墙,螺旋坡道与中心剪力墙相连接;每层功能性建筑的入户门与每层共享平台相对应;出入口的两侧设有依次设有人行通道、步梯和电梯,步梯和电梯的内侧设有前室,前室分别与人行通道、步梯、电梯、步行通道相连通;每层共享平台上面的前室和剪力墙之间相对应的区域设有车辆调头区。
所述功能性建筑底层设有一层停车区,一层停车区的入口位于出入口的一侧,一层停车区通过隔离柱与螺旋坡道相连接。
所述共享平台的侧边设有边缘剪力墙,一层的共享平台上还设有隔离柱,隔离柱位于前室、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和一层停车区之间;螺旋坡道的外侧与边缘剪力墙的内侧相连接,边缘剪力墙的外侧与功能性建筑相连接,螺旋坡道的内侧与中心剪力墙相连接;边缘剪力墙上设置有通风口。
所述共享平台为开放式。
所述每层功能性建筑的底部平面的中心点或者一个点与螺旋坡道相交,每层功能性建筑的底部平面通过底部平面的中心点或者一个点经过修正后整个底部平面与对应的共享平台的对应平面平滑连接。
所述螺旋坡道为螺旋上升式坡道,各层共享平台通过螺旋坡道相连接。
所述功能性建筑的外侧立面上设有绿化平台。
所述绿化平台设置在与楼承板对应的奇数层或者偶数层。
所述绿化平台设置在功能性建筑相邻的两个外立面,一个设置在楼承板对应的奇数层,另外一个设置在楼承板对应的偶数层。
所述功能性建筑是单层别墅、双层别墅、三层别墅、洋房、公寓、办公室、研发空间、实验室、会议室中的一种。
本发明彻底解决了停车难、绿化面积小、没有种植面积和停车位远离居住或者办公空间的问题;例如:一个共享平台长36米,宽22米,内占用36m×22m=792m2的公用面积,在其周围(每一层)可以分布1200 m2到2400 m2的住宅或办公室,螺旋式车道的外侧规划一个宽度6m的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环形车道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6.8m,这个弯曲半径大于标准规定的6m。在共享平台每一层能够规划20个到38个标准停车位,环型坡道内侧可以停下12辆到20辆车,在环形通道的外侧可以规划出12个到18个标准停车位。螺旋式车道的坡度只有3%左右,远远小于国家标准规定的15%的最大值,在这样的坡度的环形车道内开车与平地开车的感觉几乎一致。通常一个停车位的总体占有面积约36 m2,按此推算38个车位占据1368 m2,而本发明的共享平台实际占用面积792m2远小于1368 m2这个数值,因此这个共享平台可以计入车位占有面积,不再分摊到每一套房屋的套内面积,这样主体建筑的实际得房面积率为100%,大大提高了建筑利用率。由于将螺旋车道行车和停车融合为一体、将居民的步行活动空间和较小坡度的慢坡融合为一体,充分利用了空间,节省了空间占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利用率,居民得房面积率100%居民受益;依靠螺旋车道解决了车辆直接开车到住户门口的难题,一个共享平台解决双向运行通道、停车、入户门口停车、步行通道、顶棚避雨、共用电梯、共享通道等问题,建设费用及运行费用大大减少,居民的方便性大大增加,居住这样社区的居民,犹如生活在3%的慢坡的山坡上建造的建筑里,生活及感觉如同平地,生活安居乐业。由于设计了双车道进出出入方便,居民可以开车到门口,房屋高度依照规范设计可以到相应高度,如100m,150m,200m等,层数可以到33层,50层,70层等;也可以到更高的高度,这样原来在100亩的土地上能够建设100套左右的别墅,采用该创新就可以建设10栋,每栋设置16个两层的别墅,每一层规划8到10户的两层别墅,共计可以设置1280套以上的跃层的空中花园别墅,品质及生活环境远高于远离市区的一般别墅,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墅质生活;如果是办公或者研发空间则是花园式的停车入户的高级办公场所。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样的建筑还可和热泵技术结合打造恒温恒湿恒氧空间,采用热泵热回收技术,打造会呼吸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整体建筑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引领世界建筑潮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本结构标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本结构单层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环形车道一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环形车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包括出入口1、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功能性建筑2和共享平台3;出入口1、功能性建筑2均与对应的共享平台3平滑无缝连接,电梯10、步梯9、前室17、功能性建筑2均布在共享平台3的四周;共享平台3上设有螺旋坡道4,螺旋坡道4内侧的共享平台上设有专用停车位5,螺旋坡道4外侧的共享平台上设有入户口停车位6,螺旋坡道4上设有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12,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12与专用停车位5、入户口停车位6相连接,螺旋坡道4的外侧设有步行通道16;共享平台3上设有中心剪力墙13和边缘剪力墙14,螺旋坡道4分别与中心剪力墙13、边缘剪力墙14相连接,边缘剪力墙14与功能性建筑2相连接。每层共享平台3上面的前室17和剪力墙13之间相对应的区域设有车辆调头区20,便于车辆调头,方便行驶。每层功能性建筑2的入户门8与每层共享平台3相对应,入户口停车位位于入户门前方;出入口1的两侧设有依次设有人行通道18、步梯9和电梯10,步梯9和电梯10的内侧设有前室17,前室17分别与人行通道18、步梯9、电梯10、步行通道16相连通,人员可经人行通道进入前室,再由前室进入电梯或步梯,进而到达想去的楼层;或人员乘车经环形车道到达某一楼层,然后经步行通道入户或经步行通道进入前室,然后经前室进入电梯或步梯,进而到达目的地。
根据需要多个基本单元向上累加,满足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设计为数十层,构成一座车可以开到家门口的智慧建筑。当然底层停车区部分到二层以上设计为标准层的洋房或别墅。
以上是与创新技术相关的基本元素的描述,其它的常规技术如:门禁系统、车辆停车位自动统计及导引系统、监控系统、花园植物自动灌溉系统、车辆识别装置、无处不在的wifi、残疾人通道、消防系统、通风系统、洋房的具体结构、给排水系统、电力供应、照明系统等根据设计安装即可,本文不再描述。
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所述功能性建筑2底层设有一层停车区11,一层停车区11的入口19位于出入口1的一侧,一层停车区11通过隔离柱15与螺旋坡道4相连接;一层停车区为社会车辆停车区,属于独立区域。所述共享平台3的侧边设有边缘剪力墙14,一层的共享平台3上还设有隔离柱15,隔离柱15位于前室17、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12和一层停车区11之间;螺旋坡道4的外侧与边缘剪力墙14的内侧相连接,边缘剪力墙14的外侧与功能性建筑2相连接,螺旋坡道(4)的内侧对应与隔离柱15、中心剪力墙13相连接;边缘剪力墙14上设置有通风口21,中心剪力墙和边缘剪力墙可用于支撑螺旋坡道。根据需要共享平台3为开放式。所述每层功能性建筑2的底部平面的中点或某一点与螺旋坡道4相交,且对应的共享平台3与螺旋坡道4平滑连接。所述螺旋坡道4为螺旋上升式坡道,各层共享平台3通过螺旋坡道4相连接,车辆经出入口进入,然后沿螺旋坡道上的环形车道前进,到达任意楼层,实现开车入户,方便停靠的目的。功能性建筑2的外侧立面上设有绿化平台7,起到绿化,美观的效果,增加绿植覆盖面积;所述功能性建筑2是单层别墅、双层别墅、三层别墅、洋房、公寓、办公室、研发空间、实验室、会议室中的一种,根据需要选择。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如图6所示,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所述功能性建筑2底层通过调整起始坡道的坡度或长度抬高相对高度使其能够设置为功能用房,功能性建筑2的顶部设为平台。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如图7所示,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所述功能性建筑2不与共享平台直接连接的不同外立面上且与楼承板对应的奇数层设置绿化平台7,偶数层不设置绿化平台7。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如图8所示,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所述功能性建筑2不与共享平台直接连接的不同外立面上,且相邻的两个外立面一个在楼承板对应的奇数层设置绿化平台7,另外一个在楼承板对应的偶数层设置绿化平台7。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入口(1)、单层或两层以上的功能性建筑(2)和共享平台(3);出入口(1)与一层的共享平台(3)平滑无缝连接,功能性建筑(2)分布在共享平台(3)的四周;共享平台(3)上设有螺旋坡道(4),螺旋坡道(4)的内侧设有专用停车位(5),螺旋坡道(4)的外侧设有入户口停车位(6),螺旋坡道(4)上设有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12),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12)与专用停车位(5)、入户口停车位(6)相连接,螺旋坡道(4)的外侧设有步行通道(16);共享平台(3)上设有中心剪力墙(13)和边缘剪力墙(14),螺旋坡道(4)分别与中心剪力墙(13)、边缘剪力墙(14)相连接,边缘剪力墙(14)与功能性建筑(2)相连接;每层功能性建筑(2)的入户门(8)与每层共享平台(3)相对应;出入口(1)的两侧依次设有人行通道(18)、步梯(9)和电梯(10),步梯(9)和电梯(10)的内侧设有前室(17),前室(17)分别与人行通道(18)、步梯(9)、电梯(10)、步行通道(16)相连通;每层共享平台(3)上面的前室(17)和中心剪力墙(13)之间相对应的区域设有车辆调头区(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建筑(2)底层设有一层停车区(11),一层停车区(11)的入口(19)位于出入口(1)的一侧,一层停车区(11)通过隔离柱(15)与螺旋坡道(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平台(3)的侧边设有边缘剪力墙(14),一层的共享平台(3)上还设有隔离柱(15),隔离柱(15)位于前室(17)、双向通行的环形车道(12)和一层停车区(11)之间;螺旋坡道(4)的外侧与边缘剪力墙(14)的内侧相连接,边缘剪力墙(14)的外侧与功能性建筑(2)相连接,螺旋坡道(4)的内侧与中心剪力墙(13)相连接;边缘剪力墙(14)上设置有通风口(2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平台(3)为开放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功能性建筑(2)的底部平面的中心点或者一个点与螺旋坡道(4)相交,每层功能性建筑(2)的底部平面通过底部平面的中心点或者一个点经过修正后整个底部平面与对应的共享平台(3)的对应平面平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坡道(4)为螺旋上升式坡道,各层共享平台(3)通过螺旋坡道(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建筑(2)的外侧立面上设有绿化平台(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平台(7)设置在与楼承板对应的奇数层或者偶数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平台(7)设置在功能性建筑(2)相邻的两个外立面,一个设置在楼承板对应的奇数层,另外一个设置在楼承板对应的偶数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建筑(2)是单层别墅、双层别墅、三层别墅、洋房、公寓、办公室、研发空间、实验室、会议室中的一种。
CN201710192557.3A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Pending CN1068369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2557.3A CN106836953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92557.3A CN106836953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6953A true CN106836953A (zh) 2017-06-13

Family

ID=5914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92557.3A Pending CN106836953A (zh) 2017-03-28 2017-03-28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3695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199A (zh) * 2017-07-06 2017-09-08 杨长易 房车一体化天井式生态智慧新城
CN108678536A (zh) * 2018-05-27 2018-10-19 中国计量大学 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能够达成互补效应的合体结构设计方案
CN109162494A (zh) * 2018-09-26 2019-01-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立体式智轨列车车辆基地结构
CN109162493A (zh) * 2018-09-26 2019-01-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尽端立体式智轨列车车辆基地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5511A (en) * 1972-02-08 1975-11-26 Weston M Multi-storey buildings
US20060228196A1 (en) * 2002-11-06 2006-10-12 Li Jiong L Car park
CN202055589U (zh) * 2011-05-12 2011-11-30 严平 单螺旋双行车道地下车库
CN102877673A (zh) * 2012-10-12 2013-01-16 杨金奎 多头螺旋坡道式立体停车库
CN103225435A (zh) * 2013-05-02 2013-07-3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旋转台车和多交换区的新型圆形立体车库
CN104350223A (zh) * 2012-07-10 2015-02-11 王跃汉 具有倾斜车行道的多楼层建筑物
CN206801191U (zh) * 2017-03-28 2017-12-26 陈万仁 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5511A (en) * 1972-02-08 1975-11-26 Weston M Multi-storey buildings
US20060228196A1 (en) * 2002-11-06 2006-10-12 Li Jiong L Car park
CN202055589U (zh) * 2011-05-12 2011-11-30 严平 单螺旋双行车道地下车库
CN104350223A (zh) * 2012-07-10 2015-02-11 王跃汉 具有倾斜车行道的多楼层建筑物
CN102877673A (zh) * 2012-10-12 2013-01-16 杨金奎 多头螺旋坡道式立体停车库
CN103225435A (zh) * 2013-05-02 2013-07-3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旋转台车和多交换区的新型圆形立体车库
CN206801191U (zh) * 2017-03-28 2017-12-26 陈万仁 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3199A (zh) * 2017-07-06 2017-09-08 杨长易 房车一体化天井式生态智慧新城
CN108678536A (zh) * 2018-05-27 2018-10-19 中国计量大学 不同性质的建筑工程能够达成互补效应的合体结构设计方案
CN109162494A (zh) * 2018-09-26 2019-01-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贯通立体式智轨列车车辆基地结构
CN109162493A (zh) * 2018-09-26 2019-01-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尽端立体式智轨列车车辆基地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8110B2 (en) Hous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CN106836953A (zh) 一种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CN101298810A (zh) 空中花园建筑
CN206801191U (zh) 带螺旋坡道的智慧建筑
CN11072556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屋建筑结构
CN207228764U (zh) 房车一体化天井式生态智慧新城
CN110965832B (zh) 一种空中街巷式智能停车建筑结构
CN110952800A (zh) 一种有空中合院的高层住宅楼房结构
CN207048444U (zh) 一种空中街巷式停车建筑结构
WO2018188676A1 (zh) 一种空中街巷式停车建筑结构
CN100590279C (zh) 一种围合式叠加花园住宅
CN201152031Y (zh) 一种规划建筑单位
CN203008415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
CN202831675U (zh) 叠加式别墅户型住宅
CN211851040U (zh) 一种前庭后园独立车位的多高层空中庭园建筑
CN105908995A (zh) 一种平面开放立体封闭式小区
CN201053212Y (zh) 空中庭院建筑
CN215055825U (zh) 去地库化停车系统
CN111622533A (zh) 一种高层住宅结构
CN206337867U (zh) 一种自走式立体车库
CN201943371U (zh) 一种叠加别墅
CN110863673A (zh) 一种前庭后园独立车位的空中庭园建筑及其内在结构
CN200975112Y (zh) 一种民巷式住宅楼
Hamed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Solutions in Railway Stations
CN220434371U (zh) 管线分置挑空车库和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Wanren

Inventor after: Wang Tianyu

Inventor after: Guan Gang

Inventor after: Mu Wanhe

Inventor before: Chen Wanren

Inventor before: Guan Gang

Inventor before: Mu Wanhe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