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23556A -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23556A
CN106823556A CN201710266765.3A CN201710266765A CN106823556A CN 106823556 A CN106823556 A CN 106823556A CN 201710266765 A CN201710266765 A CN 201710266765A CN 106823556 A CN106823556 A CN 106823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ousing
plate
suppo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67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23556B (zh
Inventor
刘殿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e Mu 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Tibet he Mu 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667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23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23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3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23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23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Abstract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壳体装置、按压装置、过滤装置、支撑板装置、支撑装置、第二壳体装置、挤压装置、净化装置,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进水框,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横杆、第一支撑杆、移动杆、握持杆、按压块、第一弹簧,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板、过滤框、挤压板、第二弹簧、密封框、密封板,支撑板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支架、第一定位杆、第三弹簧,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块、旋转杆、第一滚轮、连接环、拉线、第二支撑杆、第二滚轮、电机、输出轴,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密封块、连接管、第二支架、排水管、阀门。本发明能够充分的清除掉污水中的污泥及颗粒杂质等,污水净化效果显著,污泥及颗粒杂质清除的彻底。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矿石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矿石进行清洗,以便清除掉矿石上的污泥,然而,在矿石清洗完毕后会产生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泥、颗粒杂质等,如果直接将其排放,不仅会污染周围环境,而且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无法使得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现有对污水处理的装置无法有效的清除污水中的颗粒杂质及污泥等,污水净化效果差,净化后的水无法得到重新回收利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所述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上的按压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支撑板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右侧的第二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上的挤压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内的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进水框,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移动杆、位于所述移动杆上方的握持杆、位于所述移动杆下方的按压块、位于所述移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过滤框、位于所述过滤框下方的挤压板、位于所述过滤框左右两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密封框、位于所述密封框下方的密封板,所述支撑板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块、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方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端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的连接环、位于所述连接环左侧的拉线、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密封块、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方的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左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下方的排水管、设置于所述排水管上的阀门,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下方的过滤网、位于所述推板左侧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下方的隔板,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上方的第三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三滚轮上的刷毛、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右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顶靠板左侧的第二海绵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充分的清除掉污水中的污泥及颗粒杂质等,污水净化效果显著,污泥及颗粒杂质清除的彻底,净化后的污水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壳体装置1、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上的按压装置2、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内的过滤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下方的支撑板装置4、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下方的支撑装置5、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右侧的第二壳体装置6、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6上的挤压装置7、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6内的净化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方的进水框12。所述第一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通孔111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水框12的纵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进水框12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进水框1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水框1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
如图1所示,所述按压装置2包括第一横杆21、位于所述第一横杆21下方的第一支撑杆22、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21上的移动杆23、位于所述移动杆23上方的握持杆24、位于所述移动杆23下方的按压块26、位于所述移动杆23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25。所述第一横杆2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21位于所述进水框1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22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2的下端与所述进水框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一横杆2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移动杆23呈长方体,所述移动杆23竖直放置,所述移动杆23贯穿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杆23只能竖直上下移动。所述握持杆24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杆23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2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杆24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按压块26呈长方体,所述按压块26向下可以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移动杆23的下端与所述挤压块2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下端与所述按压块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1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按压块26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过滤装置3包括移动板31、位于所述移动板31下方的过滤框32、位于所述过滤框32下方的挤压板33、位于所述过滤框32左右两侧的第二弹簧34、位于所述第二弹簧34下方的密封框36、位于所述密封框36下方的密封板35。所述移动板3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动板31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板31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板3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311,所述第二通孔311呈方形。所述过滤框32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过滤框32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过滤框32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3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311的下方。所述挤压板33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过滤框32的下表面与所述挤压板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移动板3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弹簧34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3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4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框3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框36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密封框36的上下表面相通,所述密封框36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密封框36可以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上下移动,所述密封框36的右表面设有第三通孔361,所述第三通孔361呈圆形,所述第三通孔36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上方,当所述密封框36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三通孔36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可以相通。所述密封板35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密封框36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板3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35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上,所述密封框36及密封板35的设置可以对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端起到有效的密封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装置4包括支撑板41、位于所述支撑板41上方的第一支架42、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2右侧的第一定位杆44、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44右侧的第三弹簧43。所述支撑板41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4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架42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44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定位杆44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3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43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3的上端与所述密封板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密封板35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连接块51、位于所述连接块51上方的旋转杆52、设置于所述旋转杆52上端的第一滚轮53、设置于所述旋转杆52上的连接环54、位于所述连接环54左侧的拉线59、第二支撑杆55、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5上端的第二滚轮56、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5左侧的电机57、设置于所述电机57上的输出轴58。所述连接块51呈长方体,所述连接块5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52呈长方体,所述旋转杆52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块51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5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旋转杆52可以围绕所述连接块51旋转。所述第一滚轮53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53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52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滚轮53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旋转,所述第一滚轮53顶靠在所述密封板35的下表面上,对所述密封板35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连接环54呈弯曲状,所述连接环54的两端与所述旋转杆5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55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55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滚轮56呈圆柱体,所述第二滚轮56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5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滚轮56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内旋转。所述电机57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所述电机57提供电能,所述电机57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电机57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57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44的右端与所述电机57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58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58的一端与所述电机57连接,使得所述电机57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58旋转。所述拉线59的左端与所述输出轴58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9的右端与所述连接环54固定连接,所述拉线59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56上。所述电机57为伺服电机,方便控制所述输出轴58的转速及转向。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壳体装置6包括第二壳体61、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61上的密封块、位于所述第二壳体61上方的连接管6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61左侧的第二支架64、位于所述第二壳体61下方的排水管65、设置于所述排水管65上的阀门66。所述第二壳体6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壳体61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611、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612、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六通孔613,所述第四通孔611、第五通孔612及第六通孔613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密封块呈圆柱体,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六通孔613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63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612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63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63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64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41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65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611且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排水管65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部相通。所述阀门66用于控制所述排水管65内水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挤压装置7包括电缸71、位于所述电缸71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电缸71左侧的推动杆72、位于所述推动杆72左侧的推板73、位于所述推板73下方的过滤网74、位于所述推板73左侧的第一海绵块75、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75下方的隔板76。所述电缸7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所述电缸71提供电能,所述电缸7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电缸7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7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72呈圆柱体且水平放置,所述推动杆72的右端与所述电缸7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7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72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72贯穿所述密封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动杆72只能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72的左端与所述推板73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6呈长方体,所述隔板76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76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推板7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推板7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74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过滤网74的上端与所述推板7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74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76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海绵块7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75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75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76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海绵块75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海绵块75位于所述第五通孔612的下方,所述推板73及过滤网74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海绵块7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净化装置8包括斜板81、位于所述斜板81上方的第三滚轮82、设置于所述第三滚轮82上的刷毛、位于所述斜板81下方的顶靠板84、位于所述顶靠板84右侧的第四弹簧85、位于所述顶靠板84左侧的第二海绵块86。所述斜板81呈倾斜状,所述斜板8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81位于所述第七通孔的下方,所述斜板8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所述第三滚轮82呈圆柱体,所述第三滚轮82与所述第二壳体6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滚轮82可以在所述第二壳体61内旋转,所述第三滚轮82与电机(未图示)连接,带动所述第三滚轮82旋转。所述刷毛设有若干个,所述刷毛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滚轮82上,所述刷毛与所述第三滚轮82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84的上端与所述斜板8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85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板8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85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85处于被压缩状态,所述第四弹簧85向左推动所述顶靠板84。所述第二海绵块86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海绵块86的下表面及其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84及斜板81的左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海绵块86的右表面上。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使用时,首先打开电机57的开关,使得所述输出轴58旋转,然后拉线59向左拉动所述连接环54,使得所述旋转杆52围绕所述连接块51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一滚轮53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密封板35及密封框36向上移动,直至所述密封板35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上。然后将选矿污水倒入到所述进水框12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一壳体11内,进入到第一壳体11内的污水首先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11进入到所述过滤框32内,然后经过过滤框32的过滤进入到所述密封框36内,且处于密封板35的上方。然后污水在所述密封框32内沉淀,待沉淀一段时间后,使用者握住握持杆24向下移动,所述按压块26随之向下移动,所述按压块26穿过第二通孔311进入到过滤框32内,且按压在所述挤压板33上,使得挤压板33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弹簧34被压缩,所述第一弹簧34被拉伸,由于挤压块26向下移动且浸没在污水中,使得沉淀后的水面上升,进而可以将沉淀后上层的水挤出。所述挤压板33向下移动直至顶靠在沉淀后底层的污泥、颗粒杂质上,然后挤压板33继续向下移动,使得所述密封框36、密封板35向下移动,此时所述电机57使得所述输出轴58反向旋转,直至所述第三通孔36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处于同一高度,此时所述第三通孔31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相通,然后密封框36内的沉淀后的污水经过第三通孔361、第一通孔111进入到所述连接管63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61内,由于挤压块26浸没在污水中,使得上层沉淀后的干净的水向上流动,进而可以有利于密封框36内沉淀后的大部分进入到第三通孔361内,同时过滤框32可以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过滤掉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然后打开电缸7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72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推板73向左移动,所述过滤网74随之向左移动,从而可以将第一海绵块75被压缩,压缩后的第一海绵块75可以对沉淀后的水进行充分的过滤,清除掉其中剩余的颗粒杂质。然后再经过过滤网74的过滤后穿过第七通孔进入到隔板76的下方,此时打开与第三滚轮82连接的电机,使得所述第三滚轮82逆时针旋转,所述刷毛随之旋转。穿过第七通孔的水流动到所述斜板81上,且向左下方流动,旋转的刷毛可以与斜板81上流动的水接触,进而对斜板81上方流动的水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然后沉淀过滤后的水流动到所述第二海绵块86上方,且经过第二海绵块86的过滤进入到第二海绵块86的右侧,最后打开阀门66,使得净化后的水从排水管65排出,当斜板81上方的水较多且水压较大时,所述斜板81的下端向下移动,所述斜板81弯曲变形,所述顶靠板84向右移动,所述第四弹簧85被压缩,斜板81上方部分净化后的水从顶靠板84与第二海绵块86之间的间隙流动到第二海绵块86的右侧,以便提高净化的效果。排出的水环保无污染,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至此,本发明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Claims (9)

1.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上的按压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支撑板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下方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右侧的第二壳体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上的挤压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内的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方的进水框,所述按压装置包括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下方的第一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上的移动杆、位于所述移动杆上方的握持杆、位于所述移动杆下方的按压块、位于所述移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移动板、位于所述移动板下方的过滤框、位于所述过滤框下方的挤压板、位于所述过滤框左右两侧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下方的密封框、位于所述密封框下方的密封板,所述支撑板装置包括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右侧的第三弹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块、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方的旋转杆、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端的第一滚轮、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上的连接环、位于所述连接环左侧的拉线、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的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密封块、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方的连接管、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左侧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下方的排水管、设置于所述排水管上的阀门,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电缸左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左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下方的过滤网、位于所述推板左侧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下方的隔板,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斜板、位于所述斜板上方的第三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三滚轮上的刷毛、位于所述斜板下方的顶靠板、位于所述顶靠板右侧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顶靠板左侧的第二海绵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水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所述进水框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进水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横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挤压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移动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过滤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过滤框的上表面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下方,所述过滤框的下表面与所述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密封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框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密封框的右表面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密封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上设有位于其上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下端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旋转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一滚轮顶靠在所述密封板的下表面上,所述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旋转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拉线的左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右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顶靠在所述第二滚轮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四通孔、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位于其右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密封块呈圆柱体,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第六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密封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推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五通孔的下方,所述推板及过滤网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板位于所述第七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三滚轮与所述第二壳体枢轴连接,所述刷毛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滚轮上,所述刷毛与所述第三滚轮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的上端与所述斜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下表面及其左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板及斜板的左端顶靠在所述第二海绵块的右表面上。
CN201710266765.3A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Active CN106823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6765.3A CN1068235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66765.3A CN1068235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3556A true CN106823556A (zh) 2017-06-13
CN106823556B CN106823556B (zh) 2018-12-25

Family

ID=5914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6765.3A Active CN106823556B (zh) 2017-04-21 2017-04-21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235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278A (zh) * 2018-09-04 2019-01-11 刘洋 一种环保领域的新型高效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3367A2 (en) * 1986-07-14 1988-01-20 Jack R. Bratten Drum-filter arrangement
US5693217A (en) * 1994-08-30 1997-12-02 Filterwerk Mann & Hummel Gmbh Fluid circuit with a primary stream filter and a bypass stream centrifuge
CN203379708U (zh) * 2013-07-26 2014-01-08 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石材废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05222749U (zh) * 2015-12-22 2016-05-11 搜油郎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餐厨固液分离装置的废水过滤分离装置
CN106006767A (zh) * 2016-05-19 2016-10-12 张哲睿 一种分离式水处理装置
CN105999841A (zh) * 2016-07-08 2016-10-12 黄斌 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106242234A (zh) * 2016-09-27 2016-12-21 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工业和矿业污泥处理的环保净化装置
CN106316048A (zh) * 2016-10-09 2017-01-11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领域的可移动污泥处理压滤系统
CN106311724A (zh) * 2016-09-21 2017-01-11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保的多功能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3367A2 (en) * 1986-07-14 1988-01-20 Jack R. Bratten Drum-filter arrangement
US5693217A (en) * 1994-08-30 1997-12-02 Filterwerk Mann & Hummel Gmbh Fluid circuit with a primary stream filter and a bypass stream centrifuge
CN203379708U (zh) * 2013-07-26 2014-01-08 厦门嘉达环保建造工程有限公司 石材废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05222749U (zh) * 2015-12-22 2016-05-11 搜油郎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餐厨固液分离装置的废水过滤分离装置
CN106006767A (zh) * 2016-05-19 2016-10-12 张哲睿 一种分离式水处理装置
CN105999841A (zh) * 2016-07-08 2016-10-12 黄斌 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106311724A (zh) * 2016-09-21 2017-01-11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保的多功能固体废物处理系统
CN106242234A (zh) * 2016-09-27 2016-12-21 成都赋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工业和矿业污泥处理的环保净化装置
CN106316048A (zh) * 2016-10-09 2017-01-11 广州市丹爵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生活领域的可移动污泥处理压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7278A (zh) * 2018-09-04 2019-01-11 刘洋 一种环保领域的新型高效垃圾处理用固液分离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23556B (zh) 2018-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1444B (zh) 一种高效的烟气除尘系统
CN105645656B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设备
CN203993554U (zh) 液体循环装置和打磨机床
CN109126350A (zh) 一种环保的车间加工用空气除尘设备
CN107008097A (zh) 一种新能源领域的可燃气湿式净化设备
CN106823556A (zh) 一种环保的选矿污水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系统
CN107190841A (zh) 一种环保的市政工程的城市雨水收集过滤设备
CN207546002U (zh) 一种多介质过滤器
CN106868770A (zh) 一种服装加工机械领域的服装布料挤压清洗设备
CN2072956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领域的环保的污水除杂设备
CN207042058U (zh) 一种环保的矿石清洗污水过滤处理设备
CN107854913A (zh) 一种环保的废气净化除杂设备
CN106731209B (zh) 一种环保型建材生产用污水处理设备
CN106746454A (zh) 一种高效的城市污泥脱水处理设备
CN106957114A (zh) 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废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06606903A (zh) 一种环保建材生产污水处理设备
CN113262543A (zh) 一种线路板综合废水铜回收系统与处理工艺
CN207445758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环保的建筑物污水处理设备
CN106621676A (zh) 一种环保的用于机械自动化加工车间的除尘设备
CN207575967U (zh) 一种环保领域的集尘式空气过滤系统
CN106731394A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的环保除尘设备
CN107335282A (zh) 一种环保的自动化泥浆污水处理设备
CN106345175B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装置
CN208406323U (zh) 一种环保的水利工程领域的污水杂质清除装置
CN108043105A (zh) 一种建筑污水处理领域的分离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2

Address after: 610000 2, 20 building, 5 south view area, 1 Xinguang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he Mu 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Tibet he Mu 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Nanshan digital cultural industry base East Tower 3004

Applicant before: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in Shenzhe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