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6839B - 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6839B
CN106816839B CN201611048981.2A CN201611048981A CN106816839B CN 106816839 B CN106816839 B CN 106816839B CN 201611048981 A CN201611048981 A CN 201611048981A CN 106816839 B CN106816839 B CN 106816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wiring member
sandwiching
wires
electric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489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6839A (zh
Inventor
江上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ri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tal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tals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60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0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6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6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6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6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56Manufacturing winding connections
    • H02K15/0068Connecting winding sections; Forming leads; Connecting leads to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该配线部件中,可一边通过模塑成型而形成将多个电线对连结为一体的连结部,一边使得电线对彼此的间隔变狭窄,从而实现小型化。配线部件(1)具备导电部(10)和连结部(2),导电部(10)具有多个包含成对的电线的第1至第3电线对(11~13),连结部(2)将第1至第3电线对(11~13)连结为一体;连结部(2)具有将导电部(10)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夹持器(3)以及按照覆盖保持于夹持器(3)的部分的导电部(10)的方式进行成型而得到的由模塑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塑部(4);夹持器(3)具有分别夹入于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之间的多个第1至第3夹入部(33、34、35)。

Description

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有多根电线的配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连接对象间电性地连接,使用具备有多根电线的配线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配线部件具备3根电线(动力线),将作为连接对象的三相马达与端子台连接。在3根电线中的每一根的一个端部压接有端子,该端子连接于端子台。3根电线中的每一根的另一个端部通过焊接而连接于三相马达的焊接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第2实施方式记载了通过固定构件将3根电线相互地连结。该固定构件是使3根电线中的每一根的一部分插通的棒状。通过该固定构件将3根电线进行了一体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96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配线部件的电流容量、连接对象的构成,有时会有具备多个电线对而构成的配线部件,其中的电线对是通过将成对的2根电线平行地配置而得到的。在利用连结部将这样的多个电线对连结为一体的情况下,可考虑通过模塑成型来形成该连结部。
然而,在将这样的连结部进行模塑成型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注入于模具的模塑树脂从成对的2根电线之间漏出,需要利用一对的滑动模具将各电线对夹持,堵塞2根电线之间的间隙。
图7所示为如上述那样将连结部进行模塑成型的情况下的滑动模具的结构例的说明图。在图7中示出,利用一对的滑动模具94、95将第1至第3电线对91~93夹持的情况下的结构例,(a)表示了利用一对的滑动模具94、95夹持了第1至第3电线对91~93的状态,(b)表示了释放了第1至第3电线对91~93的状态。第1电线对91由2根电线911、912构成,第2电线对92由2根电线921、922构成,第3电线对93由2根电线931、932构成。
在此情况下,在第1电线对91与第2电线对92之间、以及第2电线对92与第3电线对93之间,就必须确保仅能够使滑动模具94、95移动的空间,这妨碍了谋求配线部件的小型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对于该配线部件,可一边通过模塑成型来形成将多个电线对连结为一体的连结部,一边使得电线对彼此的间隔变狭窄,从而实现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配线部件,其具备导电部和连结部,所述导电部包含多对电线,所述电线在两个端部具有接连于接连对象的接连部,所述连结部将前述多对电线连结为一体;前述连结部具有将前述导电部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夹持器以及按照覆盖保持于前述夹持器的部分的前述导电部的方式进行成型而得到的由模塑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塑部;前述夹持器具有分别夹入于成对的电线之间的多个夹入部。
另外,本发明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配线部件具备导电部和连结部,所述导电部包含多对电线,所述电线在两个端部具有接连于接连对象的接连部,所述连结部将前述多对电线连结为一体,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准备保持前述导电部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分别夹入于成对的电线之间的多个夹入部的夹持器的准备工序,将前述夹持器按照前述多个夹入部夹入于成对的电线之间的方式配置于模具的配置工序,将熔融模塑树脂注入于前述模具并且按照覆盖保持于前述夹持器的部分的前述导电部的方式成型树脂模塑部从而构成前述连结部的成型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可一边通过模塑成型来形成将多个电线对连结为一体的连结部,一边使得电线对彼此的间隔变狭窄,从而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多对电线的立体图。
图3:(a)是放大地显示连结部以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b)是表示成型树脂模塑部之前的电线的一部分保持于夹持器的状态的状态图。(c)所示为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4是夹持器的三面图。
图5:(a)是图4的A-A线剖视图。(b)是图3(a)的B-B线剖视图。
图6:(a)所示为配置于下模的夹持器以及导电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b)是配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夹持器以及导电部的一部分以(a)的C-C线剖面进行表示的剖视图。(c)是配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的夹持器以及导电部的一部分以(a)的D-D线剖面进行表示的剖视图。
图7是说明将连结部进行模塑成型的情况下的滑动模具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线部件
10…导电部
11、12、13…第1至第3电线对
111、112、121、122、131、132…电线
111a、112a、121a、122a、131a、132a…一个端部(连接部)
111b、112b、121b、122b、131b、132b…另一个端部(连接部)
2…连结部
3…夹持器
33~35…夹入部
33a、33b、34a、34b、35a、35b…对向面
301、302…贯通孔
4…树脂模塑部
5…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1.配线部件的构成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立体图。该配线部件1具备有包含多对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导电部10,以及将多对电线111、112、121、122、131、132连结为一体的连结部2。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111、112、121、122、131、132是在导线的周围形成了瓷漆覆膜的剖面圆形状的漆包线。
图2所示为分别成对的电线111、112、电线121、122以及电线131、132的立体图。电线111、112构成第1电线对11。电线121、122构成第2电线对12。另外,电线131、132构成第3电线对13。
电线111、112、121、122、131、132分别在两个端部具有接连于接连对象的接连部。第1电线对11的2根电线111、112的各自的一个端部111a、112a接连于例如三相马达的U相卷线。第2电线对12的2根电线121、122的各自的一个端部121a、122a接连于例如三相马达的V相卷线。第3电线对13的2根电线131、132的各自的一个端部131a、132a接连于例如三相马达的W相卷线。另外,在第1电线对11的2根电线111、112的各自的另一个端部111b、112b、第2电线对12的2根电线121、122的各自的另一个端部121b、122b、以及第3电线对13的2根电线131、132的各自的另一个端部131b、132b,例如压接在固定于端子台的接连端子。
电线111、112、121、122、131、132插通于连结部2。在本实施方式中,插通连结部2的部分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相互平行。连结部2如图1所示那样是大致长方体状,从插通连结部2的部分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轴方向观看的形状为长方形状。
将该长方形状的长边方向设为X方向,将短边方向设为Y方向时,则第1电线对11的2根电线111、112、第2电线对12的2根电线121、122以及第3电线对13的2根电线131、132分别在Y方向排列。第1电线对11的一根电线111的一部分、第2电线对12的一根电线121的一部分以及第3电线对13的一根电线131的一部分在X方向排列。另外,第1电线对11的另一根电线112的一部分、第2电线对12的另一根电线122的一部分以及第3电线对13的另一根电线132的一部分也在X方向排列。即,第1电线对11的一部分、第2电线对12的一部分以及第3电线对13的一部分是在与2根电线(电线111以及电线112、电线121以及122以及电线131以及电线132)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正交的方向)上排列。在此情况下,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轴方向成为正交于X方向以及Y方向的Z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2将第1电线对11的一部分、第2电线对12的一部分以及第3电线对13的一部分连结。
图3(a)是放大地显示连结部2以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图。连结部2具有将导电部10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夹持器3、按照覆盖保持于夹持器3的部分的导电部10的方式进行成型而得到的由模塑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塑部4。图3(b)是表示成型树脂模塑部4之前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一部分保持于夹持器3的状态的状态图。图3(c)所示为夹持器3的立体图。图4是夹持器3的三面图。图5(a)是图4的A-A线剖视图,图5(b)是图3(a)的B-B线剖视图。在图4中,用假想线(双点画线)表示形成树脂模塑部4的部分的轮廓。
夹持器3是例如通过注射成型而形成的由树脂形成的树脂构件。夹持器3一体地具有排列在Z方向的一对板部31、32以及设置在该一对板部31、32之间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夹入部33~35。多个夹入部33~35是在Z方向延伸的棒状。一对板部31、32沿着被树脂模塑部4覆盖的部分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轴方向而设置在夹持多个夹入部33~35的位置。另外,一对板部31、32分别由沿着与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X方向)而形成的1张板状体形成。
以下的说明中,一对板部31、32之中,将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一个端部111a、112a、121a、122a、131a、132a侧的板部31设为第1板部31,将另一个端部111b、112b、121b、122b、131b、132b侧的板部32设为第2板部32。另外,多个夹入部33~35之中,将对应于第1电线对11的夹入部33设为第1夹入部33,将对应于第2电线对12的夹入部34设为第2夹入部34,将对应于第3电线对13的夹入部35设为第3夹入部35。
第1夹入部33夹入于第1电线对11的2根电线111、112之间。第2夹入部34夹入于第2电线对12的2根电线121、122之间。第3夹入部35夹入于第3电线对13的2根电线131、132之间。第1至第3夹入部33~35的长方向(Z方向)的整体被树脂模塑部4覆盖。即,第1至第3夹入部33~35设置在连结部2中的被树脂模塑部4覆盖的部分的整体上。第1板部31以及第2板部32位于树脂模塑部4的外部。
第1夹入部33的与电线111、112的对向面33a、33b、第2夹入部34的与电线121、122的对向面34a、34b以及第3夹入部35的与电线131、132的对向面35a、35b分别是具有对应于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外径的曲率的曲面。换言之,在第1至第3夹入部33~35中,将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一部分容纳的且具有剖面圆弧状的底面(对向面33a、33b、34a、34b、35a、35b)的沟槽沿着Z方向而形成。
将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外径设为2R,将第1至第3夹入部33~35的对向面33a、33b、34a、34b、35a、35b的曲率半径设为r时,则它们的比r/R优选满足0.9≤r/R≤1.1。
另外,在夹持器3中,在第1至第3夹入部33~35之间,形成了成对的电线(电线111与电线112、电线121与电线122以及电线131与电线133)的排列方向(Y方向)的贯通孔301、302。贯通孔301形成于第1夹入部33与第2夹入部34之间,贯通孔302形成于第2夹入部34与第3夹入部35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301、302是在第1板部31与第2板部32之间形成的长孔,但不限于此,也可在第1夹入部33与第2夹入部34之间以及第2夹入部34与第3夹入部35之间形成1个或多个圆孔作为贯通孔。
在贯通孔301、302中,填充有树脂模塑部4的模塑树脂。由此,树脂模塑部4中的Y方向一侧的部分(图5(b)中由符号41表示的电线111、121、131的周边部)与树脂模塑部4中的Y方向另侧的部分(图5(b)中由符号42表示的电线112、122、132的周边部),利用填充于贯通孔301、302的部分43、44而连接在一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第1夹入部33的与第2夹入部34侧的相反侧的部分45以及第3夹入部35的与第2夹入部34侧的相反侧的部分46,也将树脂模塑部4中的Y方向一侧的部分41与Y方向另侧的部分42连接在一起。
在夹持器3的第1板部31中,在将树脂模塑部4进行成型时,在Z方向的一个端部形成了将电线111、112、121、122、131、132进行保持的6个凹部310。另外,在夹持器3的第2板部32中,在将树脂模塑部4进行成型时,在Z方向的另一端部形成了将电线111、112、121、122、131、132进行保持的6个凹部320。
2.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配线部件1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准备夹持器3的准备工序,将夹持器3按照第1至第3夹入部33~35夹入于成对的电线(电线111与电线112、电线121与电线122以及电线131与电线133)之间的方式配置于模具(后述的模具5)的配置工序,将熔融模塑树脂注入于该模具并且按照覆盖保持于夹持器3的部分的导电部10的方式成型树脂模塑部4从而构成连结部2的成型工序。
在准备工序中,准备夹持器3。此处,准备是指确保用于制造配线部件1的夹持器3,包含例如利用注射成型而制造夹持器3或者购入等等用于确保夹持器3的各种行为。
图6(a)是,通过省略上模51的图示而表示配置在包含上模51以及下模52的模具5中的下模52中的夹持器3以及导电部10(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6(b)是,在图6(a)的C-C线剖面表示配置在上模51与下模52之间的夹持器3以及导电部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c)是,在图6(a)的D-D线剖面表示配置在上模51与下模52之间的夹持器3以及导电部1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予以说明,图6(a)的E-E线剖面与图6(c)中所示的D-D线剖面同样,图6(a)的F-F线剖面与图6(b)中所示的C-C线剖面同样。
在配置工序中,在夹持器3的第1夹入部33的对向面33a、33b中配置电线111、112,在夹持器3的第2夹入部34的对向面34a、34b中配置电线121、122,另外在夹持器3的第3夹入部35的对向面35a、35b中配置电线131、132,分别按照面对的方式配置电线111、112、121、122、131、132以及夹持器3。此时的具体性的次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通过按照在下模52的凹槽52a、52b、52c中容纳电线112、122、132的一部分的方式在下模52上配置电线112、122、132,在其上配置夹持器3,进一步在夹持器3之上配置电线111、121、131从而进行。
在上模51中,形成容纳电线111、121、131的一部分的凹槽51a、51b、51c,上模51对抵于下模52时,则上模51的凹槽51a、51b、51c与下模52的凹槽52a、52b、52c夹持着第1至第3电线对11~13以及夹持器3而分别面对。
下模52具有本体520和将电线112、122、132分别压按于夹持器3的第1至第3夹入部33~35中的销521、522、523。上模51具有本体510和将电线111、121、131分别压按于夹持器3的第1至第3夹入部33~35的销511、512、513。在下模52的本体520与上模51的本体510之间,形成在成型工序中注入熔融模塑树脂的空腔50。
予以说明,也可省略下模52的销521~523以及上模51的销511~513。另外也可按照如下的方式构成:将这些销521~523以及销511~513设为可动式,在配置工序的完结后、成型工序之前或者成型工序的实行中,在下模52的本体520中容纳销521~523,另外在上模51的本体510中容纳销511~513。
在成型工序中,从设置于下模52的本体部520的注入孔520a向模具5的空腔50内注入通过加热而熔融的模塑树脂。此时,向夹持器3的贯通孔301、302中填充模塑树脂。该模塑树脂覆盖空腔50内的导电部10,进行固化而成为树脂模塑部4。由此,形成连结部2。夹持器3的第1以及第2板部31、32作为防止注入于空腔50的模塑树脂发生漏出的侧壁而发挥功能。
其后,通过从下模52上卸下上模51,从下模52中将形成的连结部2与导电部10一同地取出,从而获得配线部件1。
3.实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
根据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获得以下的作用以及效果。
(1)由于不需要如参照图7而说明的那样在多个电线对之间空出滑动模具的移动空间,因而可一边通过模塑成型而形成将第1至第3电线对11~13连结为一体的连结部2,一边使第1至第3电线对11~13的间隔变狭窄,从而实现小型化。
(2)由于夹持器3的第1至第3夹入部33~35设置在被树脂模塑部4覆盖的部分的整体上,因而可在夹持器3的第1电线对11中的电线111、112之间、第2电线对12中的电线121、122之间以及第3电线对13中的电线131、132之间抑制形成不填充模塑树脂的空间。
(3)由于夹持器3的第1夹入部33中的与电线111、112的对向面33a、33b、第2夹入部34中的与电线121、122的对向面34a、34b以及第3夹入部35中的与电线131、132的对向面35a、35b分别是具有对应于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外径的曲率的曲面,因而可更确实地抑制不填充模塑树脂的空间的产生,并且可抑制成型工序中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相对于夹持器3的错位。
(4)由于在形成于夹持器3的贯通孔301、302中填充树脂模塑部4的模塑树脂,因而抑制树脂模塑部4从夹持器3分离,提高连结部2的强度。
4.实施方式的归纳
接着,关于根据以上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而掌握的技术思想,引用实施方式中的符号等而记载。但是,关于以下的记载中的各符号,不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限定为在实施方式中具体性地示出的构件等。
[1]一种配线部件(1),其具备导电部(10)和连结部(2),所述导电部(10)具有多个包含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电线对(11、12、13),所述连结部(2)将前述多个电线对(11、12、13)连结为一体,前述连结部(2)具有将前述导电部(10)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夹持器(3)以及由模塑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塑部(4),所述树脂模塑部(4)是按照覆盖保持于前述夹持器(3)的部分的前述导电部(10)的方式进行成型而得到的,前述夹持器(3)具有分别夹入于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之间的多个夹入部(33~35)。
[2]根据前述[1]所述的配线部件(1),其中,前述多个夹入部(33~35)设置在被前述树脂模塑部(4)覆盖的部分的整体上。
[3]根据前述[2]所述的配线部件(1),其中,前述夹持器(3)具有沿着被前述树脂模塑部(4)覆盖的部分的前述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轴方向而夹持前述多个夹入部(33~35)的一对板部(31、32)。
[4]根据前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1),其中,前述夹入部(33~35)中的与前述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对向面(33a、33b、34a、34b、35a、35b)是具有对应于前述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外径的曲率的曲面。
[5]根据前述[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1),其中,在前述夹持器(3)中,在前述多个夹入部(33~35)之间形成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排列方向的贯通孔(301、302),前述树脂模塑部(4)的模塑树脂填充于前述贯通孔(301、302)。
[6]一种配线部件(1)的制造方法,所述配线部件(1)具备有导电部(10)和连结部(2),所述导电部(10)具有多个包含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电线对(11、12、13),所述连结部(2)将前述多个电线对(11、12、13)连结为一体,所述制作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准备夹持器(3)的准备工序,所述夹持器(3)保持前述导电部(10)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分别夹入于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之间的多个夹入部(33~35)的夹持器(3);将前述夹持器(3)按照前述多个夹入部(33~35)夹入于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之间的方式配置于模具(5)的配置工序,将熔融模塑树脂注入于前述模具(5)并且按照覆盖保持于前述夹持器(3)的部分的前述导电部(10)的方式成型树脂模塑部(4)而构成前述连结部(2)的成型工序。
[7]根据前述[6]所述的配线部件(1)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夹持器(3)中,在多个前述夹入部(33~35)之间形成成对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排列方向的贯通孔(301、302),在前述成型工序中,将前述模塑树脂填充于前述贯通孔(301、302)。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上述中记载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涉及的发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之中说明了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限定为对于发明的课题的解决手段而言必需的,这一点应当留意。
另外,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适宜变形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由漆包线形成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关于电线111、112、121、122、131、132,也可通过利用绝缘体将由铜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形成的导线进行被覆而得到的绝缘电线而构成。在此情况下,在各电线111、112、121、122、131、132的两个端部,去除绝缘体而露出导线。

Claims (11)

1.一种配线部件,其具备导电部和连结部,
所述导电部具有多根电线,所述连结部将所述多根电线连结为一体,
所述连结部具有将所述导电部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夹持器以及由模塑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塑部,所述树脂模塑部是按照覆盖保持于所述夹持器的部分的所述导电部的方式进行成型而得到的,
所述夹持器具有夹入于所述多根电线中的两根电线之间的多个夹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夹入部的端部的板部,
并且,所述板部位于所述树脂模塑部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多个夹入部设置在被所述树脂模塑部覆盖的部分的整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夹持器具有沿着被所述树脂模塑部覆盖的部分的所述电线的轴方向而夹持所述多个夹入部的一对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夹入部中的与所述电线的对向面是具有对应于所述电线的外径的曲率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在所述夹持器中,在所述多个夹入部之间形成了成对的电线的排列方向的贯通孔,所述树脂模塑部的模塑树脂填充于所述贯通孔。
6.一种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配线部件具备导电部和连结部,所述导电部具有多根电线,所述连结部将所述多根电线连结为一体,所述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工序:
准备夹持器的准备工序,所述夹持器保持所述导电部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夹入于所述多根电线中的两根电线之间的多个夹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夹入部的端部的板部,
将所述夹持器按照所述多个夹入部夹入于所述多根电线中的两根电线之间的方式配置于模具的配置工序,
将熔融模塑树脂注入于所述模具并且按照覆盖保持于所述夹持器的部分的所述导电部的方式成型树脂模塑部从而构成所述连结部的成型工序;
并且,所述板部位于所述树脂模塑部的外部,
在所述成型工序中,所述板部与所述模具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夹持器中,在多个所述夹入部之间形成了成对的电线的排列方向的贯通孔,在所述成型工序中,将所述模塑树脂填充于所述贯通孔。
8.一种配线部件,其具备有:
具有包含成对的电线的电线对的导电部、
将所述导电部的一部分进行保持的夹持器、以及
按照覆盖保持于所述夹持器的部分的所述导电部的方式进行成型而得到的由模塑树脂形成的树脂模塑部,
所述夹持器具有夹入于成对的电线之间的夹入部,并且具有沿着被所述树脂模塑部覆盖的部分的所述电线的轴方向而夹持所述夹入部的一对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夹入部设置在被所述树脂模塑部覆盖的部分的整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夹入部中的与所述电线的对向面是具有对应于所述电线的外径的曲率的曲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配线部件,其中,所述一对板部分别沿着与所述电线的轴方向交叉的方向而形成。
CN201611048981.2A 2015-11-27 2016-11-23 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6816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6085.4A CN111900678B (zh) 2015-11-27 2016-11-23 配线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2109 2015-11-27
JP2015232109A JP6589601B2 (ja) 2015-11-27 2015-11-27 配線部品及び配線部品の製造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6085.4A Division CN111900678B (zh) 2015-11-27 2016-11-23 配线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6839A CN106816839A (zh) 2017-06-09
CN106816839B true CN106816839B (zh) 2020-08-21

Family

ID=588171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6085.4A Active CN111900678B (zh) 2015-11-27 2016-11-23 配线部件
CN201611048981.2A Active CN106816839B (zh) 2015-11-27 2016-11-23 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6085.4A Active CN111900678B (zh) 2015-11-27 2016-11-23 配线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89601B2 (zh)
CN (2) CN111900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6620B2 (ja) * 2019-09-20 2023-03-10 株式会社プロテリアル 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
JP7236621B2 (ja) * 2019-09-24 2023-03-10 株式会社プロテリアル 回転電機用配線部材
CN111614030B (zh) * 2020-05-25 2021-05-18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车端线缆交叉跨接结构
CN112467649B (zh) * 2020-12-04 2022-07-1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线固定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A (zh) * 1989-04-11 1990-10-24 明尼苏达州探矿制造公司 装配电路
CN1113094A (zh) * 1993-06-30 1995-12-06 方D公司 刚性预敷导线管道
CN1116015A (zh) * 1993-11-05 1996-01-31 方D公司 改变预敷导线刚性管道配电系统走线方向的装置
CN1761113A (zh) * 2004-10-15 2006-04-19 达诺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电缆接头分支方法及其分支隔线环撑结构
CN2912040Y (zh) * 2006-06-26 2007-06-13 陈依凡 井道电缆线夹
CN201541095U (zh) * 2009-11-20 2010-08-04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可拓展式低压接户线线夹
CN102598447A (zh) * 2009-08-05 2012-07-18 普睿司曼股份公司 扁平能量电缆
CN102682890A (zh) * 2011-03-09 2012-09-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扁平电缆
CN204239893U (zh) * 2014-09-23 2015-04-01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夹持软管的管夹总成
CN204760931U (zh) * 2015-07-06 2015-11-11 南京紫泉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单芯三相电缆固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5034A (en) * 1982-07-21 1985-03-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Locating fixture assembly
JPH0538769U (ja) * 1991-09-09 1993-05-25 昭和電線電纜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結束部
JP4271092B2 (ja) * 2004-06-29 2009-06-0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圧接コネクタ
DE102009036128A1 (de) * 2009-08-05 2011-02-1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Hallstadt Elektrische Komponente eines Kraftfahrzeugs
JP5704394B2 (ja) * 2010-03-31 2015-04-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5772524B2 (ja) * 2011-11-11 2015-09-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WO2014132364A1 (ja) * 2013-02-27 2014-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固定子、モールド電動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6007857B2 (ja) * 2013-05-10 2016-10-1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配線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69045A (zh) * 2013-05-22 2013-08-2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JP6350543B2 (ja) * 2013-12-03 2018-07-0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集配電リング及び電動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5A (zh) * 1989-04-11 1990-10-24 明尼苏达州探矿制造公司 装配电路
CN1113094A (zh) * 1993-06-30 1995-12-06 方D公司 刚性预敷导线管道
CN1116015A (zh) * 1993-11-05 1996-01-31 方D公司 改变预敷导线刚性管道配电系统走线方向的装置
CN1761113A (zh) * 2004-10-15 2006-04-19 达诺尔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电缆接头分支方法及其分支隔线环撑结构
CN2912040Y (zh) * 2006-06-26 2007-06-13 陈依凡 井道电缆线夹
CN102598447A (zh) * 2009-08-05 2012-07-18 普睿司曼股份公司 扁平能量电缆
CN201541095U (zh) * 2009-11-20 2010-08-04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可拓展式低压接户线线夹
CN102682890A (zh) * 2011-03-09 2012-09-19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扁平电缆
CN204239893U (zh) * 2014-09-23 2015-04-01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夹持软管的管夹总成
CN204760931U (zh) * 2015-07-06 2015-11-11 南京紫泉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单芯三相电缆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6839A (zh) 2017-06-09
JP2017098198A (ja) 2017-06-01
CN111900678B (zh) 2022-04-12
CN111900678A (zh) 2020-11-06
JP6589601B2 (ja) 2019-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8546B (zh) 配电部件及配电部件的制造方法
CN106816839B (zh) 配线部件以及配线部件的制造方法
US8545265B2 (en) Devic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16018986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actor
US20200014276A1 (en) Feeding body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4073705B2 (ja) 回転電機
US20180186036A1 (en) Molded resin-equipped electric wire and molded resin-equipped electric wire production method
JP6445666B1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9153287A (ja) 分割ステータ用モールドコイル、ステータ用モールドコイ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テータ用モールドコイル成形用金型装置
JP7205604B2 (ja) 配線部品
JP6986209B2 (ja) 配線部品
JP6796271B2 (ja) 配線部品
JP6042635B2 (ja) 電線の端末処理方法
JP6765646B2 (ja) 配電部材
JP3591698B2 (ja) 電線モジュールの屈曲構造
JP2020198781A (ja) 配線構造
JP7123714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CN110690779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US20210265761A1 (en) Connector
JP2020053268A (ja)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WO2020049631A1 (ja) 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