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16630B -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16630B
CN106816630B CN201510861090.8A CN201510861090A CN106816630B CN 106816630 B CN106816630 B CN 106816630B CN 201510861090 A CN201510861090 A CN 201510861090A CN 106816630 B CN106816630 B CN 106816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carbonate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add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10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16630A (zh
Inventor
夏勇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610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166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16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6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16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16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H01M10/0564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the electrolyte being constituted of organic materials only
    • H01M10/0566Liquid materials
    • H01M10/0567Liquid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25Organic electroly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含有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其中,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第一成膜添加剂和第二成膜添加剂;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能形成有机膜的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的成膜反应电位高于等于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且能形成无机膜的碳酸酯类添加剂。通过将本发明成膜添加剂组合物添加在电解液中,使得相应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形成无机锂盐与有机聚合物的共混膜,在保持所形成的共聚膜具有有机聚合物膜的均匀致密,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无机锂盐的导锂性能远大于有机聚合物的特点,改善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 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成膜添加剂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前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发明还进一步涉及一种包含前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在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民用电源至汽车驱动用车载电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为了适应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还需对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特性不断改进。
通常,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往往会在负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简称SEI膜。这种SEI膜是电子的绝缘体,离子的优良导体,其对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优良的SEI膜通常需要具备均匀致密,热稳定性好的特点。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工艺中,是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成膜添加剂,以便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在负极表面形成优良的SEI膜,其最常用的成膜添加剂是碳酸亚乙烯酯,简称VC。它能形成均匀致密,且热稳定性较好的SEI膜。然而,这种采用碳酸亚乙烯酯作为成膜添加剂的锂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其循环性能往往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以便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膜添加剂组合物,该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第一成膜添加剂和第二成膜添加剂;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能形成有机膜的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的成膜反应电位高于等于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且能形成无机膜的碳酸酯类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和有机溶剂,该有机溶剂中包括功能性有机溶剂和非功能性有机溶剂,所述功能性有机溶剂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该所述锂离子电池中内置有电解液,且该电解液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含有能够形成有机膜的第一成膜添加剂和能够形成无机膜的第二成膜添加剂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作为电解液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使用,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形成无机锂盐(碳酸盐)与有机聚合物的共混膜(SEI膜),在保持所形成的共聚膜具有有机聚合物膜的均匀致密,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无机锂盐的导锂性能远大于有机聚合物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和11所组装的扣式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线性伏安扫描(LSV)图,扫描速率为0.1mV/s。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成膜添加剂组合物,该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第一成膜添加剂和第二成膜添加剂;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能形成有机膜的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的在相同条件下的的成膜反应电位高于等于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且能形成无机膜的碳酸酯类添加剂。
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含有能够形成有机膜的第一成膜添加剂和能够形成无机膜的第二成膜添加剂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作为电解液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使用,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形成无机锂盐(碳酸盐)与有机聚合物的共混膜(SEI膜),在保持所形成的共聚膜具有有机聚合物膜的均匀致密,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无机锂盐的导锂性能远大于有机聚合物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其中术语“导锂性能”是指锂离子通过SEI膜的能力。
本发明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中,只要在能形成有机膜的酯类添加剂中混合能够形成无机膜的碳酸酯类添加剂就能够在所形成的SEI膜中引入无机锂盐,进而改善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然而,为了综合考虑SEI膜的均匀致密性、热稳定性以及导锂性能,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与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重量比为1:(0.2-1),更优选为1:(0.5-0.75)。
本发明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中,对于第一成膜添加剂和第二成膜添加剂的成膜反应电位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第二成膜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的成膜反应电位高于等于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即可,这样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就能够实现第二成膜添加剂先于第一成膜添加剂进行成膜反应,和/或与第一成膜添加剂同时进行成膜反应,进而形成所需共混膜。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的成膜反应电位为0.7-1.3V。
在本发明中,所述成膜反应电位是通过以天然石墨为正极,以锂片为负极,以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及成膜添加剂(例如本发明中第一成膜添加剂或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5:35:13:15:2,且LiPF6的浓度为1mol/L的溶液为电解液,在室温、扫描速率为0.1mV/s的条件下进行循环伏安测试测量获得。
本发明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中,对于第一成膜添加剂的选择可以参照本领域常规选择的能够形成有机膜的成膜添加剂。然而,为了进一步优化所形成的共混膜的均匀致密性和热稳定性,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亚硫酸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中,对于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的成膜反应电位下形成无机膜的任意原料。在本发明中优选该第二成膜添加剂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BDA0000863273300000041
其中,
所述R1-R5为H或活性基团,且所述R1-R5中至少一个为活性基团,优选至少两个为活性基团;
所述R6-R10为H或活性基团,且所述R6-R10中至少一个为活性基团,优选至少两个为活性基团;
所述活性基团为吸电子基团,优选所述活性基团为卤素,其中,卤素可以为氟、氯、溴、碘中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优选卤素为氟元素。
优选地,本发明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中,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可以选自双(对氟苯基)碳酸酯、双(3,5-二氟苯基)碳酸酯、双(2,4,6-三氟苯基)碳酸酯或双(五氟苯基)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中第二成膜添加剂为双(五氟苯基)碳酸酯,特别优选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
同时,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和非水有机溶剂,且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括功能性有机溶剂和非功能性有机溶剂,所述功能性有机溶剂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通过采用上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形成无机锂盐与有机聚合物的共混膜(SEI膜),在保持所形成的共聚膜具有有机聚合物膜的均匀致密,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无机锂盐的导锂性能远大于有机聚合物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
在本发明中术语“功能性有机溶剂”是指材料本身是一种有机溶剂,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体现出一定的功能性,例如本发明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形成SEI膜。术语“非功能性有机溶剂”是指材料在电池电解液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液体介质,起到溶解电解质的作用。
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本发明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用量可以参照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成膜添加剂用量,例如用量为所述有机溶剂重量的0.1wt%~5wt%,在本发明中优选添加剂的用量为有机溶剂重量的2wt%~4wt%。
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锂盐的浓度可以参照本领域常规采用的锂盐浓度。例如锂盐的浓度为0.5~3mol/L。在本发明中优选锂盐的浓度为1~1.5mol/L。
在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所采用的非功能性有机溶剂可以参照本领域常规采用的有机溶剂。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有机溶剂为非水有机碳酸酯类溶剂,优选地,所述非水有机碳酸酯类溶剂为环状碳酸酯和/或链状碳酸酯,优选地,所述环状碳酸乙烯酯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γ-丁内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链状碳酸酯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和碳酸乙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所添加的功能性有机溶剂还包括用于调整电解液氧化电位的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的用量为有机溶剂重量的0.2wt%-2wt%。该辅助添加剂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第二成膜添加剂,特别是双(五氟苯基)碳酸酯被氧化的可能性,进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在本发明中对于用于调整电解液氧化电位的辅助添加剂的选择并没有特殊要求,其可以参照本领域的常规选料选择。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砜类添加剂和含有氰基基团的正极添加剂。砜类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砜和/或环丁砜。含有氰基基团的正极添加剂包括但不限于丁二腈、戊二腈和己二腈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发明中优选用于调整电解液氧化电位的辅助添加剂为含有氰基基团的正极添加剂。
此外,在本发明中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中内置有电解液,且所述电解液为本发明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种锂离子电池,通过采用含有本发明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发热电池电解液,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形成无机锂盐与有机聚合物的共混膜(SEI膜),在保持所形成的共聚膜具有有机聚合物膜的均匀致密,热稳定性好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无机锂盐的导锂性能远大于有机聚合物的特点,有利于改善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制备例、对比制备例、实施例、对比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以下制备例和对比制备例中,第一成膜添加剂和第二成膜添加剂的成膜反应电位是通过以天然石墨为正极,以锂片为负极,以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及成膜添加剂(例如本发明中第一成膜添加剂或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重量比为35:35:13:15:2,且LiPF6的浓度为1mol/L的溶液为电解液,在室温、扫描速率为0.1mV/s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循环伏安测试测量获得。
在以下制备例和对比制备例中,所采用的原料的生产厂家及原料如下:
碳酸亚乙烯酯(VC):商购自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
碳酸乙烯酯(EC):商购自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
碳酸二甲酯(DMC):商购自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
碳酸甲乙酯(EMC):商购自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
碳酸二乙酯(DEC):商购自湖北巨胜科技有限公司;
LiPF6:商购自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制备例1至12和对比制备例1至5
制备例1至12用于说明本发明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对比制备例1至5用于对比说明本发明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和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制备例1至5(电解液P1至P5)和对比制备例1(DP1)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包括:双(五氟苯基)碳酸酯(商购自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成膜电位为1.0-1.4V)和碳酸亚乙烯酯(VC,成膜电位为0.8-1.2V),各组分用量比例如表1所示。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组分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成膜添加剂组合物、LiPF6,各组分用量如表1所示。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将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成膜添加剂组合物、LiPF6按比例混合即得所述电解液P1至P5。
表1.
Figure BDA0000863273300000081
制备例6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包括:双(3,5-二氟苯基)碳酸酯(成膜电位为0.8~1.2V)和碳酸亚乙烯酯(VC),各组分用量参照实施例1中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其中,双(3,5-二氟苯基)碳酸酯的制备方法简述如下:
将3,5-二氟苯酚和N-甲基吡咯烷酮加入到三口烧瓶中,不断搅拌,直至3,5-二氟苯酚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将碳酸二甲酯加入到滴液漏斗中,碳酸二甲酯与3,5-二氟苯酚的摩尔比为1:2;加热升温至150℃;开始滴加碳酸二甲酯,滴加速度约为60ml/min,两小时内滴加完,同时控制反应温度为150~200℃,反应时间为4h;将三口烧瓶中所得溶液进行蒸馏、精馏等过程,得到双(3,5-二氟苯基)碳酸酯。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组分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成膜添加剂组合物、LiPF6,各组分用量参照实施例1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同实施例1,所得电解液为P6。
制备例7(P7)和对比制备例2-5(DP2-DP5)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包括:X和碳酸亚乙烯酯(VC),各组分用量参照实施例1中成膜添加剂组合物,X如表2所示,其中,制备例7中X的制备方法参照制备例6中双(3,5-二氟苯基)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区别在于,采用2,4,6-三氟苯酚代替3,5-二氟苯酚,并根据所选原料适应性的调整相应工艺参数。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组分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成膜添加剂组合物、LiPF6,各组分用量参照实施例1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同实施例1,所得电解液为P7和DP2-DP5。
表2.
电解液 X
P7 双(2,4,6-三氟苯基)碳酸酯(成膜电位为0.9~1.3V)
DP2 二苯基碳酸酯(成膜电位为0.5~0.8V)
DP3 甲基苯基碳酸酯(成膜电位为0.4~0.6V)
DP4 碳酸(3,5-二氟苯基)甲基酯(成膜电位为0.6~1.0V)
DP5 碳酸(2,4,6-三氟苯基)甲基酯(成膜电位为0.8~1.1V)
制备例8-10(P8-P10)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包括:双(五氟苯基)碳酸酯(商购自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和Y,各组分用量参照实施例1中成膜添加剂组合物,Y如表3所示。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组分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乙酯(DEC)、成膜添加剂组合物、LiPF6,各组分的用量参照实施例1中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同实施例1,所得电解液为P8至P10。
表3.
电解液 Y
P8 碳酸乙烯亚乙酯(成膜电位为0.8~1.0V)
P9 亚硫酸乙烯酯(成膜电位为0.7~0.9V)
P10 氟代碳酸乙烯酯(成膜电位为0.9~1.3V)
制备例11和12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组分:同实施例1。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组分包括:参照实施例1,区别在于,还添加了用于调整电解液氧化电位的辅助添加剂己二腈(商购自荣成青木化学有限公司),各组分用量如表4所示。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参照实施例1,所述电解液P11和P12。
表4.
Figure BDA0000863273300000101
实施例1至12和对比例1-5
锂离子方形电池的制备:分别应用制备例1-12和对比制备例1-5所制备的电解液P1-P12和DP1-DP5制作锂离子方形电池S1-S12和DS1-DS5,所制作的电池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隔膜材料如下:
正极材料:将活性物质LiFePO4与乙炔黑、聚偏氟乙烯(购自东莞市庆丰塑胶原料有限公司,牌号为FR900)按重量比为90:5:5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固含量为50wt%的电池浆料,并将搅拌均匀后得到的浆料涂敷在厚度为16μm的铝箔两面上,并在110℃±5℃下烘烤,然后经过压延、真空干燥,形成厚度为140μm±5μm的材料层,得到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将沥青包覆天然石墨(沥青包覆量为2%)与导电炭黑、丁苯橡胶、羧甲基纤维素按重量比为95:1:1.7:2.3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负极浆料,并将搅拌均匀后的负极浆料涂敷在厚度为10μm的铜箔两面上,并在110℃±5℃下烘烤,然后经过压延、真空干燥,形成厚度为100μm±5μm的材料层,得到负极材料。
隔膜材料:由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聚乙烯和聚丙烯共混材料层复合形成的三层隔离膜,厚度为15μm。
测试一:
(1)测试项目及方法
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测试:在低温-20℃,0.5C充电至3.6V,截止电流为0.02C,然后0.5C放电至2.0V,循环50次,得到容量保持率。
低温容量保持率=(循环50次后放电容量/第1次放电容量)×100%。
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测试:在高温60℃,1C充电至3.6V,截止电流为0.02C,然后1C放电至2.0V,循环200次,得到容量保持率。
高温容量保持率=(循环200次后放电容量/第1次放电容量)×100%。
电池倍率放电性能测试:充电条件为常温25℃,0.5C充电至3.6V,截止电流为0.02C;放电条件为常温25℃:0.2C放电至2.0V,记录容量;0.5C放电至2.0V,记录容量;1C放电至2.0V,记录容量;3C放电至2.0V,记录容量;5C放电至2.0V,记录容量。
容量保持率=(不同倍率放电容量/0.2C放电容量)×100%
(2)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0863273300000121
由表5中数据可以看出,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电解液(S1和S10),电池的高温容量保持率能够接近应用由对比例1所制备的电解液(DS1)的电池,并明显高于由对比例2-5所制备的电解液(DP2-DP5)的电池;同时,应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电解液(S1和S10),电池的低温容量保持率明显高于由对比例1-5所制备的电解液(DP1-DP5)的电池。由此可见,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能够兼顾改善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和低温循环性能。
对照S11与S1及S12与S4中高温容量保持率数据可知,应用添加了辅助添加剂己二腈(正极添加剂)的电解液(S11和S12)与应用未添加己二腈的电解液(S1和S4)相比,电池高温60℃循环性能有所提高,而低温-20℃循环性能略有下降,但依然优于采用对比例中电解液的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电池的使用要求选择是否添加这一类的辅助添加剂。
由S1~S5中相应可知,本发明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与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0.2-1),更优选为1:(0.5-0.75)。由S1和S6、S7可知,本发明所述第二辅助添加剂优选双(五氟苯基)碳酸酯。
测试二:
(1)测试项目及方法
电池高温60℃储存7天性能测试:常温25℃条件下,以1C充电至3.6V,截止电流0.02C,然后以1C放电至2.0V,记录电池的初始容量;然后在同样条件下充电至3.6V,放入恒温箱,在60℃条件下储存7天;储存后以1C放电至2.0V,记录剩余容量;最后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充放电,记录电池的恢复容量。
容量剩余率=(剩余容量/初始容量)×100%
容量恢复率=(恢复容量/初始容量)×100%
(2)测试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0863273300000131
由表6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S11与S1及S12与S4的相比,使用添加了辅助添加剂己二腈(正极添加剂)的电解液(S11和S12)的电池,其高温60℃储存7天的性能优于使用未添加己二腈的电解液(S1和S2)的电池;
测试三:
扣式电池的制备:分别以制备例1和11所制备的电解液P1和P11为电解液,以天然石墨为正极,以锂片为负极制备扣式电池,记为S1和S11,在该扣式电池中隔膜材料为由聚乙烯材料层、聚丙烯材料层以及聚乙烯和聚丙烯共混层形成的三层复合膜隔膜。
测试方法:在常温25℃和高温60℃、扫描速率为0.1mV/s的条件下进行线性伏安扫描测试测量上述扣式电池中电解液的氧化电位。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添加了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添加剂后,电解液的氧化电位明显提高。该辅助添加剂的使用有利于改善第二成膜添加剂,特别是双(五氟苯基)碳酸酯被氧化的情况,进而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中内置有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和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中包括功能性有机溶剂和非功能性有机溶剂,所述功能性有机溶剂包括成膜添加剂组合物,
其中,所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包括第一成膜添加剂和第二成膜添加剂;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能形成有机膜的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的成膜反应电位高于等于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且能形成无机膜的碳酸酯类添加剂;
其中,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与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重量比为1:(0.2-1);
其中,所述成膜添加剂组合物的用量为所述有机溶剂重量的2wt%~4wt%;
其中,所述添加剂还包括用于调整电解液氧化电位的辅助添加剂,所述辅助添加剂的用量为有机溶剂重量的0.2wt%-1wt%;
所述锂离子电池在-20℃时的低温容量保持率在73.5%-87.1%,在60℃时的高温容量保持率在84.9%-9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锂盐的浓度为1~1.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与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的重量比为1:(0.5-0.7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碳酸乙烯亚乙酯、亚硫酸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第一成膜添加剂的成膜反应电位为0.7-1.3V。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为具有如下结构:
Figure FDA0002416013470000021
其中,所述R1-R5为H或活性基团,且所述R1-R5中至少一个为活性基团,优选;
所述R6-R10为H或活性基团,且所述R6-R10中至少一个为活性基团,优选;
所述活性基团为卤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R1-R5中至少两个为活性基团;所述R6-R10中至少两个为活性基团;所述活性基团为氟元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为具有镜面对称结构的碳酸酯类添加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第二成膜添加剂为双(五氟苯基)碳酸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第一成膜添加剂为碳酸亚乙烯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非功能性有机溶剂为非水有机羧酸酯溶剂、硫酸酯溶剂、腈类溶剂或碳酸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非水有机碳酸酯溶剂为环状碳酸酯和/或链状碳酸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环状碳酸乙烯酯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链状碳酸酯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甲丙酯和碳酸乙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辅助添加剂为含有氰基基团的正极添加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辅助添加剂为丁二腈、戊二腈和己二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510861090.8A 2015-11-30 2015-11-30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Active CN1068166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1090.8A CN106816630B (zh) 2015-11-30 2015-11-30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1090.8A CN106816630B (zh) 2015-11-30 2015-11-30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6630A CN106816630A (zh) 2017-06-09
CN106816630B true CN106816630B (zh) 2020-08-25

Family

ID=5910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1090.8A Active CN106816630B (zh) 2015-11-30 2015-11-30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1663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0251B2 (ja) * 2002-03-13 2008-08-27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4543394B2 (ja) * 2003-09-17 2010-09-15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KR20140025398A (ko) * 2011-04-22 2014-03-04 우베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수 전해액, 그것을 이용한 축전 디바이스, 및 트라이플루오로메틸벤젠 화합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16630A (zh) 2017-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7507B2 (en) Electrolyte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62821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lithium bis (fluorosulfonyl) imide (LiFSI) and lithium bis-oxalato borate (LiBOB) salts in LiPF6-based electrolyte for high-performance Li-ion batteries
KR101650851B1 (ko) 비수전해액 전지용 전해액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비수전해액 전지
KR100873270B1 (ko) 비수 전해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소자
CN109301323B (zh) 一种电解液及包含该电解液的电化学装置
JP4981368B2 (ja) 有機電解液及びそれを採用したリチウム電池
CN101682080B (zh) 非水电解质和含有该非水电解质的电化学设备
CN107431197A (zh) 非水电解质及包含该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KR102154803B1 (ko) 리튬 이온 전지 비수 전해액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온 전지
JP2006164759A (ja) 電気化学デバイス用非水電解液
JP2006351535A (ja) 有機電解液及びそれを採用したリチウム電池
CN112635835B (zh) 高低温兼顾的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WO2018099092A1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US20060068297A1 (en)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05580167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KR20200082557A (ko) 리튬이차전지용 전해액 및 이를 포함한 리튬이차전지
KR20190057925A (ko) 이차전지용 전해액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KR101800930B1 (ko) 비수계 리튬이차전지용 첨가제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비수계 전해액, 전극 및 비수계 리튬이차전지
CN109473717B (zh) 一种适用于高电压高镍动力电池的电解液及高电压高镍电池
CN113809401A (zh) 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其应用
KR20160144757A (ko) 황 전지용 전해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황 전지
CN110931872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11864266B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电解液
CN106816630B (zh) 成膜添加剂组合物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