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9305A -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9305A
CN106809305A CN201710023522.7A CN201710023522A CN106809305A CN 106809305 A CN106809305 A CN 106809305A CN 201710023522 A CN201710023522 A CN 201710023522A CN 106809305 A CN106809305 A CN 106809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
square tube
seat board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35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9305B (zh
Inventor
王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Career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Career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Career Academy filed Critical Hebei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Career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7100235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8093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809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9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93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05Saddles having a seating area with multiple separate weight bear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07Saddles with specific anatomical adap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28Other additional equipment, e.g. back-rests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运动器材领域,由其涉及一种特别适合于休闲长途骑行使用的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它由托腹组合件、座面组合件和支撑体组合件三部分构成。使用本车座的有益效果是:本车座短小鼻翼开口中空的设计可为骑行者会阴部特别是男性阴囊、睾丸和阳具提供一个放置空间而解决其硌压、摩擦疼痛的不适感问题;左右两半分开的双座面可随骑行者大腿的交替下压动作而交叉向前转动可消除座面对大腿根部的硌压和摩擦产生的不适感;托腹板能限制、阻挡人体臀部向前移动,同时给骑行者腹部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面使腿部的蹬踏力更好的传递给踏板,还可对人体脊柱起到保护作用、对腹部具有按摩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运动器材领域,由其涉及一种特别适合于休闲长途骑行使用的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自行车座多为模式化的三角形,座面具有一个向前(以自行车的前进方向而言,下同)伸出的鼻翼,使用时存在以下弊端:较长时间骑坐水平状态安置的车座时,车座前伸的鼻翼会硌压会阴部产生不适感,特别是男性的阴囊、睾丸及阳具在蹬行过程中被鼻翼硌压、研磨会产生灼热和疼痛等不适感而影响骑行;若将车座调整为前端向下有一定倾斜度使用时会减轻对会阴部特别是阴囊及睾丸的硌压感,但这会迫使骑行者手臂加大向前下方推撑车把以阻止臀部前滑的力量,长时间推撑的结果会导致上肢肌肉产生疲劳而出现酸麻胀痛等不适感;较长时间骑行时两大腿后侧根部会随双腿的用力蹬踏动作而交替下压车座座沿产生垫硌、摩擦疼痛感;较长时间双腿交替蹬踏动作会使骑行者大腿根部内侧与车座鼻翼两侧面反复摩擦而产生炽热、疼痛感;骑行者坐骨结节部位由于车座座面长时间顶压及研磨会产生疼痛、酸麻等不适感。
已有公开技术在车座鼻翼根部向下挖出一个凹陷空间虽然解决了男性阴囊及睾丸无压迫放置的空间问题,但会阴部位后段、大腿内侧及后侧根部的硌压、摩擦不适感依然存在。
还有已公开的技术方案将传统车座上向前伸出的鼻翼去除,其结果虽然解决了会阴前部及睾丸受到压迫和大腿内侧根部摩擦的问题,但这样设计变化的结果会出现以下三方面的新问题:一是由于车座鼻翼的去除使得车座前端出现了一个横向较宽的前沿,该前沿使骑行者大腿后侧根部的硌压及摩擦情况更加恶化;二是由于车座鼻翼的去除使得骑行者两大腿根部内侧没有了依附而臀部有了沿人体纵轴转动的条件,蹬踏时由于臀部的左右转动卸载和缓冲了部分蹬力使骑行者感觉用力蹬踏时失去了稳定的支撑,降低了蹬踏力向脚踏板传递的效率;第三,由于车座鼻翼的去除使得骑行者臀部出现明显的前滑移动问题。
授权公告号为CN1106309C公开的一种自行车座,其特征为无鼻,将座面纵向切开分为左右两部分,再将左右两个座面横向切开又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后半部分固定在支撑体上不能移动或转动,前半部分可绕后沿下横向设置的轴向前下翻转。车座“无鼻”的设计能够解决会阴前部及睾丸受到压迫和摩擦的问题,发明人试图用左右分开的两部分中的前半部分可以沿横向设置的轴向前下翻转的设计解决车座前沿与骑行者大腿后侧根部的硌压及摩擦问题,但实际上通过车座前半部分向前下翻转只是把原来前半部分车座硌压大腿根部的前沿向后转移到了后半部分的前沿,但该前沿依然存在并发挥着垫硌、磨压骑行者大腿后侧根部的作用,因此说这样的设计并不能解决车座前沿对人体大腿后侧根部的硌压及摩擦问题,同样如前所述的无鼻车座臀部前滑移动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且由于车座前半部分沿横轴向前下翻转后把原来前半部分车座的前沿向后移动到后半部分的前沿的结果实际上是使有效支撑人体臀部的支撑面缩小并后移,这样后移的结果使得人体臀部向前滑动的问题更加突出;设计者试图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垫前部的前凸起在用力蹬踏被拉回时产生的向上凸起的膨胀部作为一个障碍物阻止骑车人臀部的前滑移动,事实证明该向上凸起的膨胀部阻止不了骑车人臀部的前滑移动,结果还会增大对骑车人大腿后侧根部的垫硌副作用;同样,由于鼻翼的去除使得两大腿内侧根部蹬行时没有了依附支撑点,因臀部的左右转动卸载和缓冲部分蹬力使骑行者感觉用力蹬踏时失去稳定支撑从而降低了蹬踏力向脚踏板传递效率的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说现缺少解决上述问题较为合理的自行车座。
发明内容
为了较好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由支撑体组合件、座面组合件以及托腹组合件三部分构成。
所述支撑体组合件由以下部件构成:两个直角梯形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一连板、第二连板、轴座、限位螺钉及紧固轴螺钉;所述直角梯形框由上底杆、下底杆、斜腰杆和直腰杆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长度相等且短于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二连板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斜腰杆中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直腰杆中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一连板两端的上平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上底杆前部的下平面;所述第二连板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上底杆后部的内侧面上,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支撑体框架。
在所述第一连板上靠近两端头的部位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螺孔,可旋转的螺纹连接两个上下高度可调的限位螺钉具有调整左座板及右座板前倾角度的限位功能。
在所述第二连板上设两块胶垫有缓冲左座板右座板震动功能;
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上底杆上平面的前部固连两个轴座,在两个轴座正下方、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上底杆底部向上设紧固轴螺钉,用以紧固所述轴。
所述座面组合件包括:左座板、右座板、左座垫、右座垫、轴、两个左座板轴套、两个右座板轴套;所述座面的外形由左右两半对称的左座板、右座板共同组成,所构成座面的鼻翼前端中间向后凹陷出一个空间,成为开口向前的U字形中空鼻翼。
在所述左座板下面固定连接两个左座板轴套,在所述右座板下面固定连接两个右座板轴套,轴穿过轴座铰接四个轴套后由所述紧固轴螺钉紧固;在左座板右座板上与人体坐骨结节对应处设置两个坐骨结节椭圆通孔,该椭圆通孔长轴长4厘米、短轴长3厘米;在左座板右座板上表面分别覆盖一层具有符合解剖学设计形状的左座垫、右座垫,所述座垫的材质为高弹海绵或物理性质与高弹海绵相似的其它材料;在所述左座垫、右座垫上与左座板右座板上设置的两个坐骨结节椭圆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座垫椭圆通孔,所述座垫椭圆通孔的上边沿做锐棱倒钝处理。
所述托腹组合件包括:紧固弯方管下端与纵方管的两颗紧固螺钉、弯方管、立方管、铰连立方管上端与托腹板连接件的铰接螺钉、托腹板、托腹板软垫、托腹板连接件、紧固弯方管上端与立方管下端的紧固螺钉和纵方管。在所述支撑体组合件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上平面上中间部位纵向设置纵方管;弯方管下端头自纵方管前端插入孔内通过紧固弯方管下端与纵方管的两颗紧固螺钉固连;弯方管上端头插入立方管下端孔内由紧固弯方管上端与立方管下端的紧固螺钉固连;托腹板前面的中央部位固连托腹板连接件,铰接螺钉铰连托腹板连接件和立方管的上端头,托腹板后表面覆盖一层托腹板软垫。
所述托腹板的形状为一个多曲面体;托腹板横向向前凸出一个弧形曲面;托腹板上沿向前外翻出一个弧形曲面;托腹板下沿为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
需要说明的是:
1、本方案实施例中两个轴座是固连在两个直角梯形框架上底杆上平面前部的,在制造时直接一体成型框架及两个轴座也是可以的;
2、本方案实施例中的轴是销轴,是通过设置在两个轴座正下方、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架上底杆下平面上的紧固轴螺钉紧固的,也可以使用双头螺纹轴配合螺母实现对轴的固定,还可以使用螺栓轴配合螺母实现对轴的固定;
3、本方案实施例中四个轴套是通过固定连接方式设置在所述座板下面的,制造时轴套与座板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4、本方案实施例中在座板上表面覆盖的是一层高弹海绵垫,其覆盖物材质也可以是物理性质与高弹海绵相近的其它材质的材料;
5、本方案实施例中在座板及座垫上人体坐骨结节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了椭圆通孔,在制造时也可以是在所述座板上不开孔,只是在所述座垫上的相应位置设置一个椭圆窝;
6、本方案实施例所述托腹组合件中纵方管是设置在两根横杆上平面上中间部位的,将托腹组合件的纵方管及其托腹组合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体组合件上的其它部位或者设置在自行车架上也是可以的;
7、本方案实施例托腹组合件中的管件采用的是插接伸缩结构连接固定方式,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固接也是可以的,如:通过卡件滑动移位后固定的方式固接;
8、本方案实施例托腹组合件中托腹板连接件是固定连接在所述托腹板前面的,制造时一体成型托腹板及其连接件也是可以的;
9、本方案实施例托腹组合件中托腹板横向向前凸出一个弧形曲面,托腹板上沿向前下外翻出一个弧形曲面,托腹板下沿为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也可以将托腹板的形状设置为其它形状,如:有弧形曲面或者没有任何弧形曲面的多边形或倒置的等腰梯形等;
10、调整好整体车座的高度、前后位置以及座面前倾角度及幅度后,短时间骑行不安装使用托腹组合件3而是直接使用由所述支撑体组合件1和座面组合件2组成的自行车座骑行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a、本车座将座面左右两半分开,可分别随骑行者左右大腿交替下压动作而交叉向前转动的设计,使座面前沿向前下倾斜翻转而不再对大腿根部后侧产生硌压感和大腿内侧根部的摩擦不适感;
b、本车座短小鼻翼前端开口中间挖空的设计,即可为骑行者会阴部特别是男性阴囊、睾丸及阳具提供无障碍放置的空间而解决硌压、摩擦疼痛的不适感问题,又保留了现行自行车座鼻翼的作用,使得骑行者大腿内侧根部有所依托从而有助于在蹬踏时将力传递给踏板;
c、本车座前端开口中空鼻翼、左右分开一定距离的双座面以及座面上坐骨结节支撑部位椭圆通孔的设计可为骑行者臀部的通风提供良好的条件,有益于缓解会阴部位的炽热感,还具有很好的排汗干燥效果;
d、本方案设置托腹板的设计,能限制、阻挡人体臀部前滑移动,彻底解决由于车座向前转动后臀部的前滑移动问题,同时克服了由于臀部前滑带来的手臂加大向前下推撑用力易产生疲劳的弊端;
e、本方案设置托腹板的设计,给骑行者腹部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支撑面,克服了蹬行时由于臀部的左右转动卸载和缓冲部分蹬力的弊端,使蹬踏时腿部的蹬踏力更好的传递给踏板;
f、本方案设置托腹板的设计使骑行者腹部获得一个向后上方撑托的力,可有效缓解长时间骑行中双臂及双手向前下方推撑用力所产生的手心、腕部、臂部、肩部以及腰背部的酸麻胀痛等不适感和易产生疲劳的弊端;
g、由于托腹的定位作用,使得骑车人在骑行过程中脊柱得以平稳而没有上下及左右的相对扭动和移动,可对人体脊柱起到保护作用;
h、本方案托腹板横向向前凸出一个弧面、托腹板上沿向前外翻出一个弧面的设计,使得托腹板的形状与骑行时骑行者腹部的形状相吻合,减轻托腹板上边缘对骑行者腹部的硌压感,有效提高了使用时的舒适度;
i、本方案托腹板下沿为一个向下凸出圆弧形的设计,消除了托腹板两个下角磕碰骑行者大腿面的隐患;
j、本方案托腹板与所述立方管上端铰链的设计,使得直立于骑行者腹前的托腹板有了向前翻转的功能,可对人体腹部产生一个向后上方的撑托力,可以大大缓解两臂及双手由于用力推压车把而产生的疲劳,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k、实践中发现,本方案设置的托腹板还具有对腹部按摩的作用,有益于美腹;
l、本方案在所述第一连板上垂直设置两个可调整高度螺钉的设计,可实现通过调整螺钉的高度起到限制座板转动角度的作用,满足不同使用人对不同座板前倾角度的需要;
m、本方案通过弯方管下端插入所述纵方管前端孔中的位置调整所述托腹板的前后位置,通过弯方管上端插入所述立方管下端孔中的位置调整所述托腹板高度的设计,可以满足骑行者对托腹板托腹部位的个性化需要;
n、本方案通过调整所述支撑体梯形框架下底杆与自行车架上车座固定装置的相对位置实现整体车座沿前进方向前后位置调整的设计,可以满足骑行者不同臀部支撑位置与脚踏板位置关系的需要;
o、本方案在座板上表面覆盖一层具有符合解剖学设计形状的高弹海绵垫的设计,使得骑行者臀部舒适度大大提高;
p、本车座座面上坐骨结节支撑部位椭圆通孔的设计,可满足绝大多数人坐骨结节8~12厘米间距放置的需要,可有效消除座面对人体坐骨结节的硌压、研磨;
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设计,较好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骑行者长途骑行时会阴部、大腿后侧及内侧根部因硌压、摩擦等产生的不舒适问题;可有效消除座面对人体坐骨结节的硌压、研磨;有效缓解骑行时手腕、上肢、腰背部肌肉因长时间处于紧张用力状态而产生的酸麻胀痛等不适感;彻底解决了骑行者臀部前滑移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骑行的舒适度。是对传统车座制造、操作使用方法的一种改进和创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车座的立体示意简图,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
图2是支撑体框架的立体示意简图,用以说明支撑体框架的结构;
图3是图2的主视图,用以说明支撑体的直角梯形框结构;
图4是图2的侧视图,用以说明上宽下窄的支撑体框架的形状;
图5是图1打开左座板与右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用以说明左右两个坐板与支撑体的连接结构;
图6是图1的仰视图,用以说明坐板限位螺钉33及紧固轴螺钉34的设置位置;
图7是左座面向前下转动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左右两个坐板的俯视图,用以说明左右两半坐板组成座面后的形状特征及其上设置的椭圆通孔的形状与位置;
图9是托腹板及连接部件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以说明托腹板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及托腹板的外形特征;
图10是图9的主视图,用以说明托腹板上沿向前外翻出一个曲面;
图11是图9中托腹板的侧视图,用以说明托腹板下沿为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
图12是图9中托腹板的俯视图,用以说明托腹板横向为一个向前凸出的圆弧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支撑体组合件1、座面组合件2和托腹组合件3。
所述支撑体组合件1由以下部件构成:两个直角梯形框4(见图2、图3)、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5、第一连板24、第二连板27、轴座22、限位螺钉33(图5)及紧固轴螺钉34(图6);所述直角梯形框4由上底杆26、下底杆19、斜腰杆21和直腰杆28组合而成(见图3);所述第一横杆20与第二横杆25长度相等且短于第一连板24和第二连板27;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4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5和第二连板27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横杆20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斜腰杆21中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横杆25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直腰杆28中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一连板24两端的上平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上底杆26前部的下平面(见图2、图3);所述第二连板27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上底杆26后部的内侧面上,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支撑体框架,如图4、图5、图6所示。
在所述第一连板24上靠近两端头的部位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螺孔23,可旋转的螺纹连接两个上下高度可调的限位螺钉33具有调整左座板18及右座板14前倾角度的限位功能,见图1、图5、图7。
在所述第二连板27上设两块胶垫32有缓冲左座板18右座板14震动功能(见图5);
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4上底杆26上平面的前部固连两个轴座22,在两个轴座22正下方、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4上底杆26底部向上设紧固轴螺钉34,用以紧固轴30,如图5、图6所示。
所述座面组合件2包括:左座板18、右座板14、左座垫17、右座垫16、轴30、两个左座板轴套31、两个右座板轴套29(见图5、图6、图7);所述座面的外形由左右两半对称的左座板18、右座板14共同组成,所构成座面的鼻翼前端中间向后凹陷出一个空间,成为开口向前的U字形中空鼻翼,如图8所示。
在所述左座板18下面固定连接两个左座板轴套31,在所述右座板14下面固定连接两个右座板轴套29,轴30穿过轴座22铰接四个轴套29、31后由所述紧固轴螺钉34紧固(见图5、图6);在左座板18右座板14上与人体坐骨结节对应处设置两个坐骨结节椭圆通孔35,该椭圆通孔长轴长4厘米、短轴长3厘米(如图8所示);在左座板18右座板14上表面分别覆盖一层具有符合解剖学设计形状的左座垫17、右座垫16,所述座垫的材质为高弹海绵或物理性质与高弹海绵相似的其它材料;在所述左座垫17、右座垫16上与左座板18右座板14上设置的两个坐骨结节椭圆通孔3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座垫椭圆通孔15,所述座垫椭圆通孔15的上边沿做锐棱倒钝处理,见图1、图5、图7、图8。
所述托腹组合件3包括:紧固弯方管6下端与纵方管13的两颗紧固螺钉5、弯方管6、立方管7、铰连立方管7上端与托腹板连接件11的铰接螺钉8、托腹板9、托腹板9软垫10、托腹板9连接件11、紧固弯方管6上端与立方管7下端的紧固螺钉12和纵方管13,如图1所示。在所述支撑体组合件1的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5上平面上中间部位纵向设置纵方管13,见图5;弯方管6下端头自纵方管13前端插入孔内通过紧固弯方管6下端与纵方管13的两颗紧固螺钉5固连(见图5);弯方管6上端头插入立方管7下端孔内由紧固弯方管6上端与立方管7下端的紧固螺钉12固连(见图1);托腹板9前面的中央部位固连托腹板9连接件11,铰接螺钉8铰连托腹板连接件11和立方管7的上端头,托腹板9后表面覆盖一层托腹板9软垫10,如图1、图9所示。
所述托腹板9的形状为一个多曲面体,如图9所示;托腹板9横向向前凸出一个弧形曲面,见图6、图12;托腹板9上沿向前外翻出一个弧形曲面,见图10;托腹板9下沿为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见图11。
使用方法:
1、依据需要调整好所述支撑体梯形框架4下底杆19在自行车架上车座固定装置上的位置后紧固;
2、依据左右两个座板转动角度的需要,调整好设置在第一连板上的两个可调限位螺钉33的高度;
3、依据骑行者体型特征的需要,通过调整所述弯方管6下端头插入所述纵方管13前端孔中的位置调整好托腹板9的前后位置后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通过调整弯方管6上端头插入所述立方管7下端孔中的位置调整好所述托腹板9的高度后通过紧固螺钉12固定;
4、骑行者坐在所述自行车座面上使腹部紧靠在托腹板软垫9的后面上即可进行骑行;
短时间骑行时,也可以在完成上述1、2步的操作后将所述托腹组合件3的弯方管6的下端头从所述纵方管13前端孔中移出拆除后直接坐在车座上骑行。

Claims (8)

1.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支撑体组合件(1)、座面组合件(2)以及托腹组合件(3)三部分;所述支撑体组合件(1)由以下部件构成:两个直角梯形框(4)、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5)、第一连板(24)、第二连板(27)、轴座(22)、限位螺钉(33)及紧固轴螺钉(34);所述直角梯形框(4)由上底杆(26)、下底杆(19)、斜腰杆(21)和直腰杆(28)组合而成;所述第一横杆(20)与第二横杆(25)长度相等且短于第一连板(24)和第二连板(27);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4)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5)、第一连板(24)和第二连板(27)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横杆(20)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斜腰杆(21)中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横杆(25)的两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直腰杆(28)中部的内侧面;所述第一连板(24)两头的上平面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上底杆(26)前部的下平面;所述第二连板(27)的两个端头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上底杆(26)后部的内侧面上,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支撑体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板(24)上靠近两端头的部位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螺孔(23),可旋转的螺纹连接两个上下高度可调的限位螺钉(33)具有调整左座板(18)及右座板(14)前倾角度的限位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板(27)上设两块胶垫(32)有缓冲左座板(18)右座板(14)震动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4)上底杆(26)上平面的前部固连两个轴座(22),在两个轴座(22)正下方、所述两个直角梯形框(4)上底杆(26)底部向上设紧固轴螺钉(34),用以紧固所述轴(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面的外形由左右两半对称的左座板(18)、右座板(14)共同组成,所构成座面的鼻翼前端中间向后凹陷出一个空间,成为开口向前的U字形中空鼻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座板(18)下面固定连接两个左座板轴套(31),在所述右座板(14)下面固定连接两个右座板轴套(29),轴(30)穿过轴座(22)铰接四个轴套(29)、(31)后由所述紧固轴螺钉(34)紧固;在左座板(18)右座板(14)上与人体坐骨结节对应处设置两个坐骨结节椭圆通孔(35),该椭圆通孔长轴长4厘米、短轴长3厘米;在左座板(18)右座板(14)上表面分别覆盖一层具有符合解剖学设计形状的左座垫(17)、右座垫(16),所述座垫的材质为高弹海绵或物理性质与高弹海绵相似的其它材料;在所述左座垫(17)、右座垫(16)上与左座板(18)右座板(14)上设置的两个坐骨结节椭圆通孔(35)相对应的位置设置座垫椭圆通孔(15),所述座垫椭圆通孔(15)的上边沿做锐棱倒钝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腹组合件(3)包括:紧固弯方管(6)下端与纵方管(13)的两颗紧固螺钉(5)、弯方管(6)、立方管(7)、铰连立方管(7)上端与托腹板连接件(11)的铰接螺钉(8)、托腹板(9)、托腹板(9)软垫(10)、托腹板(9)连接件(11)、紧固弯方管(6)上端与立方管(7)下端的紧固螺钉(12)和纵方管(13);在所述支撑体组合件(1)的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5)上平面上中间部位纵向设置纵方管(13);弯方管(6)下端头自纵方管(13)前端插入孔内通过紧固弯方管(6)下端与纵方管(13)的两颗紧固螺钉(5)固连;弯方管(6)上端头插入立方管(7)下端孔内由紧固弯方管(6)上端与立方管(7)下端的紧固螺钉(12)固连;托腹板(9)前面的中央部位固连托腹板(9)连接件(11),铰接螺钉(8)铰连托腹板连接件(11)和立方管(7)的上端头,托腹板(9)后表面覆盖一层托腹板(9)软垫(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腹板(9)的形状为一个多曲面体;托腹板(9)横向向前凸出一个弧形曲面;托腹板(9)上沿向前外翻出一个弧形曲面;托腹板(9)下沿为一个向下凸出的圆弧形;
使用方法:
第一步:依据需要调整好所述支撑体梯形框架(4)下底杆(19)在自行车架上车座固定装置上的位置后紧固;
第二步:依据左右两个座板转动角度的需要,调整好设置在第一连板上的两个可调限位螺钉(33)的高度;
第三步 依据骑行者体型特征的需要,通过调整所述弯方管(6)下端头插入所述纵方管(13)前端孔中的位置调整好托腹板(9)的前后位置后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通过调整弯方管(6)上端头插入所述立方管(7)下端孔中的位置调整好所述托腹板(9)的高度后通过紧固螺钉(12)固定;
第四步 骑行者坐在所述自行车座面上使腹部紧靠在托腹板软垫(9)的后面上即可进行骑行;
短时间骑行时,也可以在完成上述第一、第二步的操作后将所述托腹组合件(3)的弯方管(6)的下端头从所述纵方管(13)前端孔中移出拆除后直接坐在车座上骑行。
CN201710023522.7A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093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3522.7A CN106809305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3522.7A CN106809305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305A true CN106809305A (zh) 2017-06-09
CN106809305B CN106809305B (zh) 2022-04-12

Family

ID=59109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352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09305B (zh) 2017-01-11 2017-01-11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80930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045A (zh) * 2018-12-10 2019-07-05 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腹部暖宫宝
CN109966044A (zh) * 2018-12-10 2019-07-05 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舒适度的腹部暖宫宝
CN111514526A (zh) * 2020-05-21 2020-08-1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肢体能康复训练车座
CN114502457A (zh) * 2019-10-02 2022-05-13 刘易斯·格卢克 自行车车座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903U (zh) * 1990-12-19 1991-09-18 范生波 一种自行车车座
CN2222666Y (zh) * 1995-05-21 1996-03-20 张志� 往复式双自行车座
CN2312855Y (zh) * 1997-03-21 1999-04-07 马骞 压气式自行车座垫
CN2499314Y (zh) * 2001-06-08 2002-07-10 钟广生 一种俯靠式行星齿轮变速自行车
CN2574966Y (zh) * 2002-10-29 2003-09-24 杨征帆 组合式自行车座
US20070182224A1 (en) * 2004-03-03 2007-08-09 Mikael Jansch Bicycle seat
KR20110083000A (ko) * 2010-01-13 2011-07-20 박종기 자전거용 안장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4903U (zh) * 1990-12-19 1991-09-18 范生波 一种自行车车座
CN2222666Y (zh) * 1995-05-21 1996-03-20 张志� 往复式双自行车座
CN2312855Y (zh) * 1997-03-21 1999-04-07 马骞 压气式自行车座垫
CN2499314Y (zh) * 2001-06-08 2002-07-10 钟广生 一种俯靠式行星齿轮变速自行车
CN2574966Y (zh) * 2002-10-29 2003-09-24 杨征帆 组合式自行车座
US20070182224A1 (en) * 2004-03-03 2007-08-09 Mikael Jansch Bicycle seat
KR20110083000A (ko) * 2010-01-13 2011-07-20 박종기 자전거용 안장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6045A (zh) * 2018-12-10 2019-07-05 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腹部暖宫宝
CN109966044A (zh) * 2018-12-10 2019-07-05 合肥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舒适度的腹部暖宫宝
CN114502457A (zh) * 2019-10-02 2022-05-13 刘易斯·格卢克 自行车车座
CN114502457B (zh) * 2019-10-02 2023-04-14 刘易斯·格卢克 自行车车座
CN111514526A (zh) * 2020-05-21 2020-08-1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肢体能康复训练车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9305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78869B2 (en) Bicycle seat
CN104245489B (zh) 骑行鞍座
EP2595863B1 (en) Ergonomic saddle structure
US11459049B2 (en) Bicycle seats
CN106809305A (zh)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AU620028B2 (en) Bicycle saddle
WO2015054987A1 (zh) 一种俯卧式自行车
KR100742998B1 (ko) 노인용 헬스자전거
CN201070136Y (zh) 多用理疗健身椅
KR20110085919A (ko) 인버전 장치
CN201263871Y (zh) 多功能健身器
CN107951246A (zh) 一种可调式床上手机娱乐保暖节能靠背椅
CN206544561U (zh) 一种托腹式两半座面可交叉转动自行车座
CN208278221U (zh) 一种休闲骑行趟车充气座垫
CN2910284Y (zh) 仰卧起坐机
US7121629B2 (en) Healthy chair
CN206934597U (zh) 结合按摩器的多功能健身机
CN201500415U (zh) 俯卧式健身器
TWI476124B (zh) 可配合騎乘者大腿內側移動變形的自行車座墊結構
CN103961842B (zh) 运动用自行车支撑台
CN109045587A (zh) 双下肢同步摆动式康复运动车座
JP3155421U (ja) トレーニングバイク用サドル
KR200457038Y1 (ko) 자전거 안장
US10967928B1 (en) Seating apparatus
KR101048990B1 (ko) 자전거 안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