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94991B - 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94991B CN106794991B CN201680003101.1A CN201680003101A CN106794991B CN 106794991 B CN106794991 B CN 106794991B CN 201680003101 A CN201680003101 A CN 201680003101A CN 106794991 B CN106794991 B CN 1067949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bon nanotube
- temperature
- carbon
- purification method
- ki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20—Vanadium, niobium or tantalum
- B01J23/22—Vanadi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24—Chromium,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B01J23/26—Chromi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B01J23/24—Chromium,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B01J23/28—Molybdenu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 B01J23/7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B01J21/00 of the 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3/74—Iron group metals
- B01J23/75—Cobal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真空或惰性氛围中,在第一温度下使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与含氯化合物反应,从而使所述的残留金属氯化,并且在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下将所述氯化的残留金属蒸发及去除的步骤。本发明中提供的纯化方法,通过使氯化金属蒸发的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消除了碳纳米管的物理性损伤及形状的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07月24日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5-0124773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文献中所公开的全部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而被包含。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通过与含氯化合物反应而制备的碳纳米管中所包含的杂质进行去除,从而可提供更高纯度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碳纳米管(以下称为“CNT”)是指具有约3至150nm、具体而言约3至100nm的直径,长度为直径的数倍、例如100倍以上的圆柱形碳管。这种CNT由碳原子排列的层组成,并具有不同形态的芯。另外,这种CNT例如还被称为碳纤维或者中空碳纤维。
通常情况下,所述的CNT可通过电弧放电法、激光蒸发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制备。其中,电弧放电法及激光蒸发法由于难以大量生产、电弧生产费用过高或激光设备购买费用等原因,存在着经济可行性降低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通过在高温的流化床反应器内,使金属催化剂颗粒与烃系的原料气体分散及反应,从而生成碳纳米结构体。即,金属催化剂借助原料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内漂浮的同时与原料气体反应,从而使碳纳米结构体生长。
碳纳米管因其特有的手性(chirality),表现出非导体、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由于碳原子之间通过强力的共价键连接,因此拉伸强度与钢铁相比较大约100倍以上,且柔韧性和弹性等十分优异,同时具备稳定的化学特性。由于具有这样的尺寸和特定的物性,因此在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产业意义,同时在电子材料领域、能源材料领域以及其他各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性。例如,所述碳纳米管可应用于如二次电池、燃料电池或超级电容器(super capacitor)等电化学储存装置的电极、电磁波屏蔽体、场发射显示器或气体传感器等。
尽管如此,在使用碳纳米管时,碳纳米管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剂金属被视为杂质,并且存在着由所述的金属杂质引起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基础物性降低的问题。因此,此时需要通过只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使碳纳米管的基础物性提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缺陷地对已制备的碳纳米管中所包含的残留金属进行去除的纯化工艺。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解决本发明的课题,本发明纯化方法包括:使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在真空或惰性氛围中,在第一温度下与含氯化合物反应,从而使所述的残留金属氯化的步骤;以及
在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下在惰性气体或真空氛围中,蒸发及去除氯化的残留金属的步骤。
所述第二温度(T2)可以是T1+100℃以上。
所述第一温度可选自700℃至900℃,所述第二温度可选自800℃至1300℃。
另外,在基于所述第二温度进行蒸发及去除氯化金属的步骤时,施加真空、惰性气体氛围或交替地施加真空氛围和惰性气体氛围。
在氯化金属的去除工序中,在惰性气体氛围的情况下,其压力可以为500托至800托。
在第一温度(T1)下与含氯化合物气体反应,从而使所述的残留金属氯化的步骤中,可以以500托至900托供给含氯化合物气体并反应。
另外,经过纯化的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杂质总含量可以在50ppm以下。
另外,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为使用含钴(Co)的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所述金属催化剂还可以含有铁(Fe)、钼(Mo)、钒(V)以及铬(Cr)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成分。
另外,在所述碳纳米管经过纯化工艺以后,其Co含量可以为40ppm以下。
另外,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为,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碳纳米管。
另外,所述含氯化合物可以为氯气(Cl2)或三氯甲烷(CHCl3)气体。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碳纳米管在高温的温度条件下与氯化合物反应,从而能够对使用金属催化剂的碳纳米管制备工艺中所产生的残留金属进行去除,由此能够有效地去除如残留金属等杂质。特别是在作为相对较低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下进行的氯气处理工序,以及在氮气(N2)或真空氛围中、在第二温度下进行的氯化金属去除工序,能够提高去除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的效率;第二工序通过在氮气或真空氛围中进行,从而能够一并去除碳纳米管中残留的氯气。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的物性,特别是使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表现出显著提升氧化分解温度的效果,因此可有利地使用于阻燃材料以及金属复合体中。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纯化工艺前(比较例1)后(实施例1)的CNT的SEM图。
图2表示比较例1(纯化工艺前)及实施例1(纯化工艺后)中碳纳米管的TEM_EDX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的解释,不应限定于通常情况或词典中的含义,发明人为了以最佳方式对其本人的发明进行说明,立足于能够对术语的概念进行恰当定义的原则,因此只能以符合本发明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进行解释。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真空或惰性氛围中,在第一温度下使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与含氯化合物反应,从而使所述残留金属氯化的步骤;及
在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下,蒸发及去除氯化的残留金属的步骤。
本发明旨在从已制备的碳纳米管中,对由制备工艺中所使用的金属催化剂所产生的残留金属进行去除的过程中,利用与含氯化合物在高温下进行反应、使所述的残留金属氯化蒸发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从而能够改善由如残留金属等金属杂质引起的物性降低。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温度可选自700℃至1000℃,所述第二温度可选自800℃至1500℃。
另外,经过所述纯化过程的碳纳米管中残留的金属杂质含量与纯化前相比可减少100倍至1000倍以上。即,可以认为绝大部分的残留金属已被去除。所述方法利用了由被氯化的金属沸点低于金属的特性,使其经过氯化工序液化或将气相的金属在更高的温度下全部蒸发的原理。由于所述方法利用气相的高温反应,因此具有已制备的碳纳米管不受任何物理损伤的优点。
以下对所述碳纳米管的纯化工艺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纯化方法包括: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氛围中,在第一温度下使已制备的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与含氯化合物反应,从而使所述的残留金属氯化的步骤;以及在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下,蒸发和去除被氯化的残留金属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含氯化合物可以为氯气(Cl2)或三氯甲烷(CHCl3)气体。由于含氯化合物与碳纳米管的反应性较低,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已制备的碳纳米管造成的损伤。
引发所述金属氯化的第一温度(T1)可以为700℃至1000℃,更优选700℃至900℃。在低于700℃的温度下,碳材料中的催化剂金属等金属杂质发生氯化反应可能不顺利。
所述金属氯化工序后的加热工序在高于第一温度(T1)的第二温度(T2)下实施。具体而言,T2可以为T1+100℃以上的温度,优选为T1+100℃以上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可在800℃至1500℃范围内,优选为900℃至1400℃。当所述加热工序在900℃以下或低于第一温度的温度下进行时,由于被氯化的金属的去除反应发生不顺利,因此残留金属及被氯化的金属可能残留在碳纳米管中作为杂质而作用,由此导致碳纳米管的物性降低。另外,在1500℃以上的温度下,可能因残留金属发生催化石墨化,从而不容易去除金属。
另外,通过使所述第一温度下实施的氯化反应维持约10分钟至1小时,能够使残留金属的氯化工序更加彻底地得以实施,且总流量可根据填充的碳纳米管及反应器的大小进行调节。
另外,在所述氯化工序中,可以500托至900托的压力供给含氯化合物气体来实施,优选为以600托至800托的压力来实施,更优选为600托至700托的压力来实施。
所述氯化工序后在第二温度下的氯化金属蒸发及去除反应,可在惰性气体或真空氛围中实施30分钟至300分钟。此范围必须对碳纳米管不产生影响,并且只去除氯化的残留金属。另外,氯化金属蒸发及去除反应,可以以交替形成真空氛围及惰性气体氛围的方式进行,此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去除效率。
另外,所述残留金属的氯化反应还可以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氛围中发生。更具体地,填充有碳纳米管的反应器或反应炉在真空或氮气氛围中,升温至第一温度后投入含氯化合物气体,从而进行使残留金属氯化的反应。此时,在第一温度下实施的氯化工序中,可以主要只发生金属的氯化反应,被氯化的残留金属的蒸发去除反应,可以主要在第二温度下发生。此时,残留金属的蒸发及去除工序,通过中断含氯化合物的投入,重新将反应炉或反应器内部转换成真空氛围进行,从而能够使氯化金属的蒸发更加顺利。
此时,所述真空氛围是指1托以下的压力,所述惰性气体是指氮气(N2)、氩气(Ar)等惰性气体。
另外,发生所述蒸发及去除氯化金属反应的第二工序,可以在真空下或以500托至800托的压力,优选为以600至700托的压力供给惰性气体的方式进行。
另外,在第二温度下进行的氯化金属及氯化合物的去除及蒸发工序中,可以交替地施加真空及惰性气体氛围,并且可以以脉冲(pulse)形式施加压力。具体而言,可以重复地进行如下工序,即,在形成真空至1托后经过一定时间再投入惰性气体、施加压力至500托,之后再次形成真空的工序。通过所述工序,可以对在第一工序中未发生反应而残留下来的残留金属进行去除,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纯化效率。
通过所述的方法被去除了残留金属的碳纳米管金属杂质的总含量可以为50ppm以下,并且所述碳纳米管中的金属杂质可通过ICP分析测定得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使用含有钴(Co)、铁(Fe)等金属作为主成分的金属催化剂。此时,纯化后所述主成分金属的含量分别可以为40ppm以下,且总含量可以为50ppm以下。
另外,本发明中的纯化工艺后,可测得主成分以外的金属含量为1ppm以下。例如,铁(Fe)、钼(Mo)、铬(Cr)及钒(V)的含量分别可以为5ppm以下,优选为1ppm以下。
如上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可以抑制发生碳纳米管的损伤或断裂,或者碳纳米管固化形成非晶质碳物质,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如催化剂金属等残留金属,还能够在不使用超声波的情况下进行纯化,从而能够抑制碳纳米管中产生物理性损伤或断裂,进而能够提供机械特性及物性特性得到提升的碳纳米管,特别是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的碳纳米管。
根据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可以利用负载型催化剂,通过碳供给源的分解的化学气相合成法(CVD)使碳纳米管生长而进行制备,并且加载在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上的催化剂金属,只要是能够促进碳纳米管生长的物质,则不受特别地限制。
这种催化剂金属,例如,可以列举出选自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90年建议使用的18族型元素周期表中3至12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其中,优选为选自3、5、6、8、9、10族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更优选为选自铁(Fe)、镍(Ni)、钴(Co)、铬(Cr)、钼(Mo)、钨(W)、钒(V)、钛(Ti)、钌(Ru)、铑(Rh)、钯(Pd)、铂(Pt)及稀土类元素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另外,这些作为催化剂发生作用的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即催化剂金属前体,只要是催化剂金属的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无机盐类,醋酸盐等有机盐,乙酰丙酮络合物等有机络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等含有催化剂金属的化合物,则不受特别地限制。
通过使用这些催化剂金属及催化剂金属前体化合物中的2种以上,而对反应活性进行调节的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例如,可列举出将选自铁(Fe)、钴(Co)及镍(N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元素,与选自钛(Ti)、钒(V)及铬(Cr)中的元素,以及选自钼(Mo)及钨(W)中的元素进行组合。优选地,可以为以钴(Co)为主成分,同时含有选自铁(Fe)、钼(Mo)、铬(Cr)及钒(V)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的金属催化剂。
具体而言,在所述碳纳米管生成步骤使用的催化剂,可以将催化剂活性金属前体Co(NO3)2-6H2O、(NH4)6Mo7O24-4H2O、Fe(NO3)2-6H2O或(Ni(NO3)2-6H2O)等溶解在蒸馏水中后,利用湿法浸渍(wet impregnation)将其浸渍在Al2O3、SiO2或MgO等载体中进行制备。
另外,具体举例而言,所述催化剂可将催化剂活性金属前体与Al(OH)3、Mg(NO3)2或硅胶(colloidal silica)等载体一并用超声波进行处理而制备。
另外,所述催化剂以使催化剂活性金属前体能够被顺利地溶解的方式,使用柠檬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等螯合剂并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或者将易溶于水的催化剂活性金属前体通过共沉淀(co-precipi tation)进行制备。
本发明方法中,可以通过使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与含碳化合物在加热区域下接触从而进行制备。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优选使用利用浸渍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这是由于当使用负载型催化剂时,催化剂自身的体积密度(bulk density)与共沉淀催化剂相比更高,并且不同于共沉淀催化剂,由于10微米以下的微粉较少,可减少在流动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由摩擦(attrition)产生微粉的可能性,并且由于催化剂自身的机械强度优秀,因此获得使反应器操作稳定的效果。
本发明中可使用的铝系载体,选自Al2O3、AlO(OH)及Al(OH)3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氧化铝(Al2O3)。另外,所述铝(Al)系载体中还可以包括选自ZrO2、MgO及SiO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铝(Al)系载体具有球形或马铃薯形的形状,为了使其单位质量或体积具有比较大的表面积,可以由具备多孔性结构、分子体结构、蜂窝结构或其他适当结构的物质组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CNT合成用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载体与含有催化剂成分前体及活性成分前体的金属水溶液进行混合,从而形成含有负载型催化剂前体的水溶液的步骤;
(2)对含有所述负载型催化剂前体的水溶液进行熟成、浸渍,从而获得混合物的步骤;
(3)对所述混合物进行真空干燥,在所述载体表面上包覆所述催化剂成分及活性成分的步骤;以及
(4)对所述的通过真空干燥得到的产物进行煅烧,形成负载型催化剂的步骤。
利用所述催化剂,并通过由碳供给源的分解的化学气相合成法使碳纳米管生长的化学气相合成法制备碳纳米管。
具体而言,在实施所述化学气相合成法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碳纳米管催化剂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并在500℃~900℃下,注入选自碳原子数1~4的饱和或不饱和烃中的至少一种碳供给源,或者所述碳供给源与氢气以及氮气的混合气体。将碳供给源注入到所述碳纳米管制备用催化剂中从而使碳纳米管生长的步骤,可以实施30分钟至8小时。
所述碳供给源可以为碳原子数1至4的饱和或不饱和烃,例如乙烯(C2H4)、乙炔(C2H2)、甲烷(C2H4)、丙烷(C3H8)等,但不限定于此。另外,氢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能够运送碳供给源,并且防止碳纳米管在高温下燃烧,并有助于碳供给源的分解。
本发明中使用负载型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值(Dcnt)为0.5~1.0的马铃薯形(potato)或球形(sphere)的集合体形态。举例而言,将催化剂成分以及活性成分浸渍在球形或马铃薯形的粒状载体中并煅烧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形状并无较大变化的球形或马铃薯形。在这样的催化剂上生长的碳纳米管集合体形状也无较大变化,但具有仅直径增大的球形或马铃薯形的形状,是其另一特征。其中,球形或马铃薯形是指如纵横比在1.2以下的球形、椭球体形的三维形状。
所述碳纳米管的粒度分布值(Dcnt)由以下式1定义。
[式1]
Dcnt=[Dn90-Dn10]/Dn50
其中,Dn90是指将CNT在蒸馏水中放置3小时后,利用Microtrac粒度分析仪,在吸收(absorbing)模式下在90%标准下测得的个数平均粒径,Dn10是指在10%标准下测得的个数平均粒径,Dn50是指在50%标准下测得的个数平均粒径。
所述粒度分布值优选为0.55~0.95,更优选为0.55~0.9。
本发明中,所述碳纳米管可以为扁平率为0.9~1的束状或非束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束(bundle)”只要没有特别的说明,则是指多根碳纳米管平行排列或缠绕形成的束(bundle)或索(rope)形态。“非束(non bundle或enta ngled)状”是指不具备如束或索等固定形状的形态。在束状的情况下,CNT束可具备1至50μm的直径。
所述扁平率由以下式2定义。
[式2]
扁平率=贯穿CNT中心的最短直径/贯穿CNT中心的最长直径
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体积密度(bulk density)为80~250kg/m3。具体而言,所述体积密度由以下式3定义,并且碳纳米管的密度分布提供了本发明特定的范围。
[式3]
体积密度=CNT重量(kg)/CNT体积(m3)
本发明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平均粒径为100~800μm,碳纳米管的单股直径可以为10~50nm。
在具有所述性质的碳纳米管中,通过使以微粉或杂质形态残留的金属成分,在高温氛围中与氯化合物反应形成金属氯化物,能够降低其沸点,同时能够利用使所述金属氯化物在沸点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蒸发及去除的工序,对所述碳纳米管进行纯化。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可提高其物性特性,特别是提高其热稳定性,从而可用于阻燃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等在高温环境中所使用的碳复合材料中。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其只不过是为了示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
比较例1:Co/Fe-CNT制备
利用CNT合成用含Co/Fe金属催化剂,在实验室规模的固定床反应装置中,进行碳纳米管合成试验。具体而言,将在所述工艺中制备的CNT合成用催化剂安装在内径为55mm的石英管的中部后,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650℃并维持该温度,以60sccm的流速流通氢气,合成2小时,合成缠绕(非束)型的碳纳米管聚集体。将碳纳米管的形状示于图1。
实施例1-碳纳米管的纯化
将在比较例1中制备的碳纳米管20g放置于煅烧炉中。将煅烧炉抽真空至1托,并使其内部升温至900℃。其次,将氯气(Cl2)供给至680托。然后,升温至1200℃,并在真空氛围中维持2小时后真空冷却。
经过纯化的第一碳纳米管的形状示于图1。
为了观察所述碳纳米管纯化前后组成元素的变化,测定TEM_EDX并示于图2。
实施例2
将在制备例1中制备的碳纳米管20g放置于煅烧炉中。用氮气(N2)氛围吹扫(purge)煅烧炉内部至1托后,升温至750℃。之后,供给CHCl3气体至680托。然后升温至900℃,在氮气氛围中维持2小时后,真空冷却。
比较例2
将在制备例1中制备的碳纳米管20g放置于煅烧炉中。用氮气(N2)氛围吹扫煅烧炉内部至1托后,升温至650℃。之后供给CHCl3气体至680托。然后在650℃的同一温度下维持2小时后,真空冷却。
利用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对所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碳纳米管进行分析,测定碳纳米管中存在的Fe、Co、Mo、V、Cr的含量,示于下表1。
【表1】
通过TEM-EDX分析设备,对在比较例1中所制备的纯化前的碳纳米管及在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被纯化的碳纳米管表面元素进行分析,其结果示于图2。将图2a中的纯化前(比较例1)的峰与纯化后(实施例1)图2b中的峰进行比较可知,图2b中未出现图2a中所出现的峰以外的峰。由此可以证明,本发明中经过氯气纯化工艺后,被纯化的碳纳米管表面上没有Cl2气体残留。
以上对本发明内容中的特定部分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地,所述具体描述只是优选的实施形式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因此,本发明的实际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项以及其同等含义所定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中的碳纳米管,通过在高温条件下与氯化合物发生反应,能够去除在使用金属催化剂的碳纳米管制备工艺中所产生的残留金属,并由此能够有效去除残留金属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碳纳米管的物性。特别是提高了其热稳定性,表现出显著提高氧化分解温度的效果,因此可有利地使用于阻燃材料及金属复合体中。
Claims (11)
1.一种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包括:
在真空或惰性气体氛围中,在第一温度T1下使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与含氯化合物反应,从而使所述的残留金属氯化的步骤;及
在高于所述第一温度T1的第二温度T2下,蒸发及去除氯化的残留金属的步骤,
在基于所述第二温度进行蒸发及去除氯化金属的步骤时,中断含氯化合物的投入,并交替地施加真空氛围和惰性气体氛围,
所述第一温度选自700℃至1000℃,所述第二温度选自800℃至1500℃,
所述第二温度T2为T1+100℃以上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为700℃至900℃,第二温度为900℃至1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氯化金属的去除工序中,在惰性气体氛围的情况下,其压力为500托至800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温度T1下使所述残留金属与含氯化合物气体反应而氯化的步骤中,所述反应是以500托至900托供给含氯化合物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被纯化的碳纳米管中的残留金属杂质的总含量为50pp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纳米管为使用含有钴(Co)的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纳米管为使用进一步含有选自铁(Fe)、钼(Mo)、钒(V)及铬(Cr)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金属成分的金属催化剂制备的碳纳米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纳米管经纯化工艺之后,残留的铁(Fe)、钼(Mo)、钒(V)及铬(Cr)的含量分别在1pp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纳米管经纯化工艺之后,钴(Co)含量在40pp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纳米管为,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的碳纳米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氯化合物为氯气(Cl2)或三氯甲烷(CHCl3)气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124773 | 2015-09-03 | ||
KR1020150124773A KR102002048B1 (ko) | 2015-09-03 | 2015-09-03 | 카본나노튜브의 정제방법 |
PCT/KR2016/006740 WO2017039132A1 (ko) | 2015-09-03 | 2016-06-24 | 카본나노튜브의 정제방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94991A CN106794991A (zh) | 2017-05-31 |
CN106794991B true CN106794991B (zh) | 2019-11-26 |
Family
ID=5818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3101.1A Active CN106794991B (zh) | 2015-09-03 | 2016-06-24 | 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002048B1 (zh) |
CN (1) | CN106794991B (zh) |
WO (1) | WO20170391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64623A1 (fr) * | 2017-03-31 | 2018-10-05 | Arkema France | Processus de purification de nanotubes de carbone bruts |
CN107473205A (zh) * | 2017-10-19 | 2017-12-15 | 焦作集越纳米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
CN110104631B (zh) * | 2019-04-16 | 2022-05-03 | 深圳市飞墨科技有限公司 | 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及高纯碳纳米管 |
CN110642243B (zh) * | 2019-10-28 | 2021-03-16 | 成都科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二元次气相法提纯的碳纳米管及提纯方法 |
CN112028056A (zh) * | 2020-08-27 | 2020-12-04 | 青岛昊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加热高效纯化碳纳米管的方法 |
CN112457052B (zh) * | 2020-11-30 | 2022-04-01 | 山东大学 | 一种去除碳纤维保温材料中金属杂质的方法及碳纤维保温材料与应用 |
CN114314565B (zh) * | 2021-12-17 | 2024-08-27 | 诺瑞(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 | 碳纳米管纯化装置 |
CN114380287A (zh) * | 2021-12-17 | 2022-04-22 | 诺瑞(深圳)新技术有限公司 | 碳纳米管纯化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24481B2 (zh) * | 1974-04-25 | 1979-08-21 | ||
JP2006306636A (ja) | 2005-04-26 | 2006-11-0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ナノカーボン材料の精製方法及びナノカーボン材料 |
JP5424481B2 (ja) * | 2007-03-13 | 2014-02-26 | 東洋炭素株式会社 |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を含んだ炭素材料の精製方法 |
CN101631744A (zh) * | 2007-03-13 | 2010-01-20 |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含有碳纳米管的碳材料的精制方法及由该精制方法得到的碳材料、以及使用该碳材料的树脂成型体、纤维、散热器、滑动材料、电场电子释放源材料、电极的导电助剂、担载有催化剂的材料及导电性膜 |
CN104401963A (zh) * | 2014-10-27 | 2015-03-11 | 山东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可去除残留金属的碳纳米管的提纯方法 |
-
2015
- 2015-09-03 KR KR1020150124773A patent/KR10200204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06-24 CN CN201680003101.1A patent/CN106794991B/zh active Active
- 2016-06-24 WO PCT/KR2016/006740 patent/WO2017039132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002048B1 (ko) | 2019-07-19 |
WO2017039132A1 (ko) | 2017-03-09 |
KR20170028023A (ko) | 2017-03-13 |
CN106794991A (zh) | 2017-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94991B (zh) | 碳纳米管的纯化方法 | |
Paul et al. | A green precursor for carbon nanotube synthesis | |
Kumar et al.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a review on growth mechanism and mass production | |
EP3053877B1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undle-type carbon nanotubes having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 |
Rashidi et al. |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synthesized using organic additives to Co–Mo catalysts supported on nanoporous MgO | |
KR102426142B1 (ko) | 육방정 구조의 지지체에 촉매금속이 담지된 촉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US20060245996A1 (en) | Method of synthesizing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
JP2016503751A (ja) | 二酸化炭素からの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製造 | |
EP2873457B1 (en) | Catalyst for preparing chiral selective and conductive selectiv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EP3326965B1 (en) | Carbon nanotubes having improved thermal stability | |
Nagy et al. | On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catalytic carbon vapor deposition on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 |
KR20160070084A (ko) | 카본 나노튜브 | |
JP2010137222A (ja) | 金属ナノ触媒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成長形態の調節方法 | |
CN102470351A (zh) | 双层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纳米管制造中的用途 | |
JP6890187B2 (ja) | 多重壁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大量生産のための触媒 | |
JPWO2007088829A1 (ja) | カーボンナノホーン担持体と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の合成方法 | |
EP3490931A1 (en) | Solid carbon nanotube forest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olid carbon nanotube forests | |
EP1782884A1 (en) | Catalyst based on MgO or alumina nanoporous support and preparation of the same | |
Pinheiro et al. | Nanotubes and nanofilaments from carbon monoxide disproportionation over Co/MgO catalysts: I. Growth versus catalyst state | |
Donato et al. | Influence of carbon source and Fe-catalyst support on the growth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
Liu et al. | Highly aligned coiled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tubes synthesized by injection-assis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 |
CN107074548A (zh) | 具有改善结晶性的碳纳米管 | |
Mansoor et al. | Optimization of ethanol flow rate for improved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 particles to synthesize MWCNTs using a CVD reactor | |
EP3421424B1 (en) | Production method for fibrous carbon nanostructure | |
CN113663690A (zh) | 一种制备小管径单壁碳纳米管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