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3872A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3872A
CN106783872A CN201611066580.XA CN201611066580A CN106783872A CN 106783872 A CN106783872 A CN 106783872A CN 201611066580 A CN201611066580 A CN 201611066580A CN 106783872 A CN106783872 A CN 106783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s
flexible display
hole
metallic circu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665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培筠
江丞伟
陈佳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665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3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3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3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非弯折区、弯折区及第二非弯折区,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基板及依次形成于柔性基板上的第一软膜层、第一缓冲层、第一金属线路及第二软膜层。第一金属线路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子金属线路、第二子金属线路及第三子金属线路,第一子金属线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第二子金属线路位于弯折区内,第三子金属线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第二软膜层设置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第一金属线路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实现第一非弯折区与第二非弯折区的电性导通。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不需蚀刻减薄第一缓冲层,使得第一金属线路具有稳定的弯折能力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尤其涉及一种弯折良好、防水较佳的柔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窄边框的显示装置的设计成为趋势。为达到窄边框的效果,需要将显示面板的扇出线路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面,但这样要求线路具有较强的抗弯折能力,所以通常将弯折区的缓冲层减薄,保证弯折区的厚度小于非弯折区的厚度,以利用线路的弯折。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100在柔性基板110上依次沉积软膜层120、第一缓冲层130、第二缓冲层140、金属接点150、薄膜晶体管160以及线路170,为利于线路170的弯折,柔性显示面板100将第二缓冲层140位于弯折区的部分进行蚀刻减薄。但是,由于蚀刻制程的不稳定,第二缓冲层140位于弯折区的部分可能并不是很平整,再者,沉积第二缓冲层140时,也不能完全保证其弯折区的部分十分平整,这两个原因结合导致第二缓冲层140位于弯折区的部分不能保证完全平整,进而导致线路170的弯折能力不佳,并且随着柔性显示面板100尺寸的增加,这种情况愈发明显。
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面板100的弯折区在弯折时,中性轴A位于软膜层120,导致线路170需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损伤线路170。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线路弯折能力不佳及易损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上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非弯折区、弯折区及第二非弯折区,该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
柔性基板;以及
依次形成于该柔性基板上的第一软膜层、第一缓冲层、第一金属线路及第二软膜层;
其中,该第一金属线路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子金属线路、第二子金属线路及第三子金属线路,该第一子金属线路位于该第一非弯折区,该第二子金属线路位于该弯折区内,该第三子金属线路位于该第二非弯折区,该第二软膜层于对应该第一子金属线路及该第三子金属线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该第一金属线路通过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通孔实现该第一非弯折区与该第二非弯折区的电性导通。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多条平行的该第一金属线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条平行的该第一金属线路用以传递栅极信号或者数据信号。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层具有突出于该第一软膜层的突出部分。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于该第一金属线路的同道制程中形成对位标记,该对位标记设置于该突出部分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层的材质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或氧化硅与氮化硅的复合材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软膜层及该第二软膜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软膜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软膜层的厚度。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柔性显示面板在该第二软膜层上依次形成第二缓冲层、多晶硅、栅极绝缘层及第二金属层,该多晶硅位于该第一非弯折区,该第二缓冲层及该栅极绝缘层于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通孔的位置开设两个第三通孔,该第二金属层在形成对应该多晶硅的栅极的同时填充该第一通孔、该第二通孔及该第三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柔性显示面板于该第二金属层蚀刻完成后依次形成无机绝缘层及第三金属层,该无机绝缘层于对应该第三通孔的位置设置第四通孔,该无机绝缘层还设置该栅极对应的源漏极通孔,该第三金属层于填充该源漏极通孔的同时完成该第四通孔的填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金属线路设置于第一软膜层与第二软膜层之间,而不需要将第一缓冲层蚀刻减薄,从而使得第一金属线路具有更为稳定的弯折能力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一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变化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柔性显示面板20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非弯折D1、弯折区E及第二非弯折区D2,柔性显示面板200还包括柔性基板210、第一软膜层220、第一缓冲层230、第一金属线路240及第二软膜层250。第一软膜层220、第一缓冲层230、第一金属线路240及第二软膜层250依次形成于柔性基板210上。
第一金属线路240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子金属线路2401、第二子金属线路2402及第三子金属线路2403,第一子金属线路2401位于第一非弯折区D1,第二子金属线路2402位于弯折区E内,第三子金属线路2403位于第二非弯折区D2,第二软膜层250于对应第一子金属线路2401及第三子金属线路2403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通孔251及第二通孔252,第一金属线路240通过第一通孔251及第二通孔252实现第一非弯折区D1与第二非弯折区D2的电性导通。如此,通过将第一金属线路240设置于第一软膜层220与第二软膜层250之间的方式,即可实现弯折区E的第一金属线路240在弯折后还能够保持电性导通的效果,而不需要将第一缓冲层240蚀刻减薄,不存在因制程原因导致的第一缓冲层240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所以第一金属线路240具有相对于图1中线路170的更为稳定的弯折能力。并且,双层软膜层加第一缓冲层的结构更有利于防止从基板一侧水汽的侵入,从而避免第一金属线路240发生腐蚀的现象,即本发明的结构具有更好的防水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线路240的材质不作限定,而不同金属所能承受的应力不同,为适应这种不同应力的需求,柔性显示面板200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软膜层220的厚度来适应第一金属线路240的弯折能力,第一软膜层22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软膜层250的厚度,例如,第一软膜层220的厚度越小,第一金属线路240所需承受的应力越小,即第一软膜层220厚度的选择端视金属的弯折能力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230具有突出于第一软膜层220的突出部分2301。柔性显示面板200在第一金属线路240的同道制程中形成对位标记241,对位标记241位于第一缓冲层230的突出部分2301上。对位标记241可作为第一金属线路240后续膜层沉积时的对位标记。
关于各膜层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230的材质可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或氧化硅与氮化硅的复合材质;第一软膜层220及第二软膜层250的材质可为聚酰亚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层230也可为其他缓冲材质,第一软膜层220及第二软膜层250也可为其他软性材质,只需能够满足膜层的缓冲及软性需求即可。
图3为图2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柔性显示面板200的截面图,图3为柔性显示面板200的俯视图。请参照图3,柔性显示面板200具有多条平行的第一金属线路240,这些平行的第一金属线路240可用来传递栅极信号或者数据信号,即第一金属线路240可作为栅极信号或者数据信号的扇出线路。
因为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200在弯折区E不需要减薄,所以还可以在弯折区E上沉积不同功能的膜层。例如,如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一变化例,与柔性显示面板20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柔性显示面板300在第二软膜层250上还依次形成第二缓冲层260、多晶硅270、栅极绝缘层280及第二金属290,多晶硅270位于第一非弯折区D1,第二缓冲层260及栅极绝缘层280于第一通孔251及第二通孔252的位置开设两个第三通孔281,第二金属层290在形成对应多晶硅270的栅极的同时填充第一通孔251、第二通孔252及第三通孔281,即不必额外增加一道用于填充第一通孔251、第二通孔252的导电金属的制程,可在制作栅极的同时完成第一通孔251、第二通孔252的填充。再例如,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另一变化例,与柔性显示面板30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柔性显示面板400于第二金属层290蚀刻完成后还依次形成无机绝缘层310及第三金属层320,无机绝缘层310于对应第三通孔(未标出)的位置设置第四通孔
311,无机绝缘层310还设置栅极对应的源漏极通孔312,第三金属层320于填充源漏极通孔312的同时完成第四通孔311的填充。
在弯折区E上沉积更多膜层可增强第一金属线路240承受应力的能力,如图5所示,柔性显示面板400在弯折区E的中性轴B已移至第二软膜层250上,第一金属线路240承受应力的能力增强,如此可防止第一金属线路240发生物理性损伤,从而避免第一金属线路240因损伤而产生的短路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通过将第一金属线路设置于第一软膜层与第二软膜层之间,而不需要将第一缓冲层蚀刻减薄,从而使得第一金属线路具有更为稳定的弯折能力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另外,本发明的柔性显示面板还可通过调节第一软膜层的厚度及在弯折区上增加更多的膜层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强第一金属线路的弯折能力。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非弯折区、弯折区及第二非弯折区,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
柔性基板;以及
依次形成于该柔性基板上的第一软膜层、第一缓冲层、第一金属线路及第二软膜层;
其中,该第一金属线路具有依次相连的第一子金属线路、第二子金属线路及第三子金属线路,该第一子金属线路位于该第一非弯折区,该第二子金属线路位于该弯折区内,该第三子金属线路位于该第二非弯折区,该第二软膜层于对应该第一子金属线路及该第三子金属线路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该第一金属线路通过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通孔实现该第一非弯折区与该第二非弯折区的电性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多条平行的该第一金属线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多条平行的该第一金属线路用以传递栅极信号或者数据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层具有突出于该第一软膜层的突出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金属线路的同道制程中形成对位标记,该对位标记设置于该突出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层的材质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或氧化硅与氮化硅的复合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软膜层及该第二软膜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软膜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该第二软膜层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显示面板在该第二软膜层上依次形成第二缓冲层、多晶硅、栅极绝缘层及第二金属层,该多晶硅位于该第一非弯折区,该第二缓冲层及该栅极绝缘层于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通孔的位置开设两个第三通孔,该第二金属层在形成对应该多晶硅的栅极的同时填充该第一通孔、该第二通孔及该第三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显示面板于该第二金属层蚀刻完成后依次形成无机绝缘层及第三金属层,该无机绝缘层于对应该第三通孔的位置设置第四通孔,该无机绝缘层还设置该栅极对应的源漏极通孔,该第三金属层于填充该源漏极通孔的同时完成该第四通孔的填充。
CN201611066580.XA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Pending CN106783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6580.XA CN106783872A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66580.XA CN106783872A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3872A true CN106783872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04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66580.XA Pending CN106783872A (zh) 2016-11-28 2016-11-28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3872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045A (zh) * 2017-08-08 2018-01-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面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08962946A (zh) * 2018-06-29 2018-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00295A1 (zh) * 2017-11-23 2019-05-3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扇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113759A1 (zh) * 2017-12-11 2019-06-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装置
CN109950200A (zh) * 2019-03-26 2019-06-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9214083A1 (zh) * 2018-05-08 2019-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10459134A (zh) * 2019-03-07 2019-11-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
CN111976249A (zh) * 2020-08-20 2020-11-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泡棉层以及显示模组
CN114267706A (zh) * 2021-12-14 2022-04-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5045A (zh) * 2017-08-08 2018-01-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面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CN107565045B (zh) * 2017-08-08 2019-11-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面板的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WO2019100295A1 (zh) * 2017-11-23 2019-05-31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扇出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113759A1 (zh) * 2017-12-11 2019-06-20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装置
WO2019214083A1 (zh) * 2018-05-08 2019-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CN108962946A (zh) * 2018-06-29 2018-12-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9134A (zh) * 2019-03-07 2019-11-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
CN109950200A (zh) * 2019-03-26 2019-06-2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976249A (zh) * 2020-08-20 2020-11-24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泡棉层以及显示模组
CN114267706A (zh) * 2021-12-14 2022-04-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3872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US1139850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9192878B (zh) 柔性oled显示面板
CN10493443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76697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46317A (zh)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TWI649014B (zh) 軟性電子設備及其製造方法
US1019134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706220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TWI567468B (zh) 畫素單元以及畫素陣列
CN10757908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440186B (zh) 驅動基板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CN107706214A (zh) 柔性显示装置的模组结构和柔性触控显示装置
US940670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057871A1 (en) Arr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WO2020113838A1 (zh) 显示面板
CN107132710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N106384736A (zh) 柔性衬底、柔性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6747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962117A (zh) 一种可折叠的显示面板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WO2020196085A1 (ja) フレキシブルパネル装置
CN110429107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7352892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50603A (zh)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WO2017059752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