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59577A -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59577A
CN106759577A CN201710176143.1A CN201710176143A CN106759577A CN 106759577 A CN106759577 A CN 106759577A CN 201710176143 A CN201710176143 A CN 201710176143A CN 106759577 A CN106759577 A CN 106759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aper bowl
container
forklift
bucket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76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锦龙
周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76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595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759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59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40Dippers; Buckets ; Grab device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 buckets, form, geometry or material of buck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3604Devices to connect tools to arms, boom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40Dippers; Buckets ; Grab device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 buckets, form, geometry or material of buckets
    • E02F3/401Buckets or forks comprising, for example, shock absorbers, supports or load striking scrapers to prevent over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铲斗高度为0.9~1.5m,宽度为1.5~2.1m,纵深尺寸为0.7~1.2m;铲斗背面铰接点处设有尺寸型号不同的转接套筒和铰接轴,以适配不同的大型铲车。散料装载方法步骤为:卸下大型铲车原装铲斗,更换散料装载铲斗;铲车取料后返回集装箱门口,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探入集装箱内部,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维持在50~200mm安全间距;动臂抬起,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卸净料后收平铲斗;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的安全间距,铲车后退,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再次取料;根据散料种类的不同,在完成1~3斗散料装载后,执行一次箱内存料的推挤动作;重复装载过程,直至作业结束。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散料货物装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采用国际标准的集装箱诞生以来,便已在全球各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及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从而革命性的改变了全球货物运输方式。
以铁路场站的散料转载作业为例,所应用的国际标准集装箱为散货集装箱,其规格包括20GP货柜和40GP货柜,两种规格的集装箱货柜在宽度和高度上完全相同,仅在长度上存在差异,两种规格的集装箱货柜的宽度均为2438mm,高度均为2591mm,而20GP货柜的长度为6058mm,40GP货柜的长度为12192mm。在我国的铁路场站散料转载作业中,又以20GP货柜为主。
现阶段,集装箱散料装载方式仍比较落后,并且以人工装载方式和小型铲车装载方式为主。
当采用人工装载方式时,以6人完成一个20GP货柜的散料装载为例,大约需要2~3个小时,作业效率低下,作业时间长,而且人工成本较高,如果装载的散料属于危险系数较高的货物,还具有一定的作业危险性。
当采用小型铲车装载方式时,与人工装载方式相比,完成一个20GP货柜的散料装载大约需要1~2个小时,尽管作业效率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明显,同时小型铲车装载方式依然存在诸多弊端。目前,能够用于集装箱散料装载的小型铲车,其铲斗的容积约为0.3m3,想要装满整个集装箱货柜,需要多次往复进行装载,随着装载次数的增加,集装箱柜内底板会不可避免出现撒落料,此时小型铲车在途径撒落料时,会使铲车的车体突然抬高,这有可能导致铲车驾驶室的顶棚与集装箱顶板门框发生碰撞,轻则使铲车车体受损,重则导致驾驶员受伤。由于上述情况的多发,作业现场开始逐渐采用无驾驶室外框的小型铲车,尽管避免了铲车与集装箱的碰撞,但驾驶员将直接暴露在作业环境中,由于集装箱货柜内属于半封闭空间,在狭小的空间内充斥着粉尘和铲车排放的尾气,如果驾驶员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必然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另外,由于人工装载方式和小型铲车装载方式的作业效率低下,还导致铁路场站的利用率始终不高,散料货物无法在短时间内清运走,导致后续货物无处装卸。因此,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的集装箱散料装载方式已经势在必行,用以解决长期以来铁路场站利用率一直偏低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首次实现了集装箱散料的高效装载,大幅度缩短了作业时间,有效节省了作业成本,并有效解决了铁路场站利用率偏低的难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斗壁板、斗底板、斗侧板、主刃板及侧刃板,所述斗壁板、斗底板及斗侧板共同构成铲斗主体,所述主刃板设置在斗底板上,所述侧刃板设置在斗侧板上,其特点是:在所述斗壁板上设置有与斗底板相平行的上挡板;当所述斗底板呈水平状态时,所述上挡板为铲斗最高点,上挡板与斗底板之间的距离为铲斗高度,铲斗高度范围为0.9m~1.5m,两个斗侧板之间的距离为铲斗宽度,铲斗宽度范围为1.5m~2.1m,所述斗壁板最后点与主刃板最前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铲斗纵深尺寸,铲斗纵深尺寸范围为0.7m~1.2m。
在所述斗壁板背侧面固定设置有上铰接耳板和下铰接耳板,所述上铰接耳板的最高点低于上挡板;在所述上铰接耳板的铰接孔内安装有上转接套筒,在上转接套筒内设置有上铰接轴,铲车的拉杆通过上铰接轴与上铰接耳板相连;在所述下铰接耳板的铰接孔内安装有下转接套筒,在下转接套筒内设置有下铰接轴,铲车的动臂通过下铰接轴与下铰接耳板相连。
所述上转接套筒共设置有两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15mm,内径为95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15mm,内径为90mm,轴向长度为55mm;所述上铰接耳板的铰接孔直径为115mm。
所述上铰接轴共设置有两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铰接轴直径为95mm,轴向长度为290mm;第二中尺寸型号的上铰接轴直径为90mm,轴向长度为290mm。
所述下转接套筒共设置有三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00mm,内径为80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00mm,内径为75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三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00mm,内径为60mm,轴向长度为55mm;所述下铰接耳板的铰接孔直径为100mm。
所述下铰接轴共设置有三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直径为80mm,轴向长度为330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直径为75mm,轴向长度为330mm;第三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12直径为60mm,轴向长度为330mm。
在所述斗壁板背侧面加装有加强筋板,在所述主刃板与侧刃板的连接处加载有加强护角。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应用了所述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卸下,更换上合适尺寸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
步骤二:控制大型铲车到料堆取料,然后返回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
步骤三: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同时保证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始终维持在50mm~200mm的安全间距;
步骤四:控制动臂抬起,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
步骤五: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最后返回料堆处再次取料;
步骤六:根据散料种类的不同,在完成1斗~3斗散料装载后,执行一次箱内存料的推挤动作;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直至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结束。
步骤六中,箱内堆料的推挤动作步骤为:先将取料后的大型铲车开行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同时使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维持在50mm~60mm的距离,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当铲斗到达料堆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利用装满散料的铲斗将料堆向集装箱深处推挤,当推挤动作完成后,控制铲车后退0.5m,再控制动臂抬起,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然后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为止。
步骤七中,在装载作业结束前,需要根据集装箱称重结果进行散料增补作业,当散料增补作业结束后,再利用铲斗将距集装箱大门0.5m范围内的散料铲起,并将铲斗提升0.5m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以快速将铲斗内的散料抛入集装箱内,然后控制铲车后退,使铲斗停留在集装箱门口处,此时控制铲斗翻转下倾,直到铲斗与动臂相垂直,且铲斗最低点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留有30mm~50mm的距离,然后再次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直到将集装箱大门处的散料进一步向内推动,且推动动作重复执行几次,直至集装箱大门处无过多散料为止,并保证集装箱大门的关闭不受影响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实现了集装箱散料的高效装载,大幅度缩短了作业时间,有效节省了作业成本,并有效解决了铁路场站利用率偏低的难题。
本发明的铲斗容积最大可达2m3左右,与传统小型铲车的仅0.3m3的铲斗相比,铲斗单次运输量最大提高了近7倍。
本发明首次将大型铲车引入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中,将本发明的新型铲斗与大型铲车配装后,大型铲车的驾驶室和机体均留在集装箱外部,仅利用铲斗完成内探式装载作业,根据散料种类的不同,每小时可完成4~8个20GP货柜的散料装载,与传统的人工装载方式和小型铲车装载方式相比,作业效率实现数倍的提高。
本发明的铲斗配置有不同尺寸型号的转接套筒和铰接轴以供备用,而不用制备多套铲斗来适配不同厂家的大型铲车,能够大幅度降低铲斗的制造数量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与大型铲车(局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斗壁板,2—斗底板,3—斗侧板,4—主刃板,5—侧刃板,6—上挡板,7—上铰接耳板,8—下铰接耳板,9—上转接套筒,10—上铰接轴,11—下转接套筒,12—下铰接轴,13—拉杆,14—动臂,15—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斗壁板1、斗底板2、斗侧板3、主刃板4及侧刃板5,所述斗壁板1、斗底板2及斗侧板3共同构成铲斗主体,所述主刃板4设置在斗底板2上,所述侧刃板5设置在斗侧板3上,在所述斗壁板1上设置有与斗底板2相平行的上挡板6;当所述斗底板2呈水平状态时,所述上挡板6为铲斗最高点,上挡板6与斗底板2之间的距离为铲斗高度,铲斗高度范围为0.9m~1.5m,两个斗侧板3之间的距离为铲斗宽度,铲斗宽度范围为1.5m~2.1m,所述斗壁板1最后点与主刃板4最前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铲斗纵深尺寸,铲斗纵深尺寸范围为0.7m~1.2m。
本发明所设计的新型铲斗,唯一目的就是用于替换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并首次实现将大型铲车引入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中,由于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尺寸太大,已经严重超出了散货集装箱的适用范围,因此目前还没有大型铲车应用于集装箱散料装载的先例。
为了设定合适的铲斗尺寸参数,需要严格根据散货集装箱尺寸以及散料货物种类而定,其中,散料货物可主要分为矿砂类、陶泥类、粮食颗粒类、炉料粉末类、金属钉类及矿石结块类。
可知,20GP货柜的散货集装箱外部尺寸(长×宽×高)为6058mm×2438mm×2591mm,但其内部尺寸(长×宽×高)却为5898mm×2352mm×2385mm,因此,本发明的铲斗宽度范围设定在1.5m~2.1m之间,可以保证应对不同种类散料货物时,铲斗都可以顺利伸入集装箱内部,并且可最大程度避免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发生磕碰,以使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留足安全距离,又兼顾铲斗的载货容积最大化。在上述铲斗参数尺寸下,铲斗的容积最大可达2m3左右,与传统小型铲车的铲斗相比,铲斗单次运输量最大可提高近7倍。
另外,由于现有的铲车生产企业在铲车相关零部件上存在着一些尺寸差异,为了使本发明所设计的新型铲斗能够同时适配安装到各个企业生产的大型铲车上,需要对铲斗的铰接部分进行特殊设计,具体如下:
在所述斗壁板1背侧面固定设置有上铰接耳板7和下铰接耳板8,所述上铰接耳板7的最高点低于上挡板6;在所述上铰接耳板7的铰接孔内安装有上转接套筒9,在上转接套筒9内设置有上铰接轴10,铲车的拉杆13通过上铰接轴10与上铰接耳板7相连;在所述下铰接耳板8的铰接孔内安装有下转接套筒11,在下转接套筒11内设置有下铰接轴12,铲车的动臂14通过下铰接轴12与下铰接耳板8相连。
所述上转接套筒9共设置有两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9外径为115mm,内径为95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9外径为115mm,内径为90mm,轴向长度为55mm;所述上铰接耳板7的铰接孔直径为115mm。
所述上铰接轴10共设置有两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铰接轴10直径为95mm,轴向长度为290mm;第二中尺寸型号的上铰接轴10直径为90mm,轴向长度为290mm。
所述下转接套筒11共设置有三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9外径为100mm,内径为80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9外径为100mm,内径为75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三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9外径为100mm,内径为60mm,轴向长度为55mm;所述下铰接耳板8的铰接孔直径为100mm。
所述下铰接轴12共设置有三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12直径为80mm,轴向长度为330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12直径为75mm,轴向长度为330mm;第三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12直径为60mm,轴向长度为330mm。
当作业现场的大型铲车到位后,首先将铲车的原装铲斗卸下,并按照原装铲斗铰接点处铰接轴的实际尺寸,选配合适的上转接套筒9、上铰接轴10、下转接套筒11及下铰接轴12,然后将本发明的新型铲斗安装到大型铲车上。当作业现场更换了其他厂家的大型铲车后,只需再次选配合适的转接套筒9、上铰接轴10、下转接套筒11及下铰接轴12即可,而不用制备多套新型铲斗来适配不同厂家的大型铲车了,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铲斗的制造数量和制造成本。
再有,为了进一步提高铲斗强度,在所述斗壁板1背侧面加装有加强筋板,在所述主刃板4与侧刃板5的连接处加载有加强护角。
下面将举例说明应用本发明的铲斗进行的散料装载过程:
实施例一:货物为矿砂类散料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应用了所述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卸下,更换上合适尺寸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本实施例中,铲斗的宽度为2.1m,铲斗高度为1.5m,铲斗纵深尺寸为1.2m;由于矿砂类散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且粒径较小,即使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的距离留的最小,矿砂类散料也不会在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形成阻碍,并可兼顾铲斗的载货容积最大化;
步骤二:控制大型铲车到料堆取料,然后返回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
步骤三: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同时保证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始终维持在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直到铲车前轮接近集装箱大门边框时停止前行,此时铲斗的探入距离为4m左右;
步骤四:控制动臂抬起约1.5m的高度,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
步骤五: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最后返回料堆处再次取料;
步骤六:在完成3斗散料装载后,执行一次箱内存料的推挤动作;先将取料后的大型铲车开行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同时使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维持在50mm~60mm的距离,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当铲斗到达料堆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利用装满散料的铲斗将料堆向集装箱深处推挤,当推挤动作完成后,控制铲车后退0.5m,再控制动臂抬起约1.5m的高度,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然后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为止;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直至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结束;在装载作业结束前,需要根据集装箱称重结果进行散料增补作业,当散料增补作业结束后,再利用铲斗将距集装箱大门0.5m范围内的散料铲起,并将铲斗提升0.5m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以快速将铲斗内的散料抛入集装箱内,然后控制铲车后退,使铲斗停留在集装箱门口处,此时控制铲斗翻转下倾,直到铲斗与动臂相垂直,且铲斗最低点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留有30mm~50mm的距离,然后再次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直到将集装箱大门处的散料进一步向内推动,且推动动作重复执行几次,直至集装箱大门处无过多散料为止,并保证集装箱大门的关闭不受影响即可。
实施例二:货物为陶泥类散料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应用了所述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卸下,更换上合适尺寸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本实施例中,铲斗的宽度为1.8m,铲斗高度为1.2m,铲斗纵深尺寸为0.9m;由于陶泥类散料的流动性要差于矿砂类散料,则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的距离要留的相对大一些,防止陶泥类散料在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形成阻碍,也可兼顾铲斗的载货容积最大化;
步骤二:控制大型铲车到料堆取料,然后返回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
步骤三: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同时保证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始终维持在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直到铲车前轮接近集装箱大门边框时停止前行,此时铲斗的探入距离为4m左右;
步骤四:控制动臂抬起约1.5m的高度,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
步骤五: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最后返回料堆处再次取料;
步骤六:在完成2斗散料装载后,执行一次箱内存料的推挤动作;先将取料后的大型铲车开行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同时使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维持在50mm~60mm的距离,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当铲斗到达料堆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利用装满散料的铲斗将料堆向集装箱深处推挤,当推挤动作完成后,控制铲车后退0.5m,再控制动臂抬起约1.5m的高度,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然后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为止;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直至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结束;在装载作业结束前,需要根据集装箱称重结果进行散料增补作业,当散料增补作业结束后,再利用铲斗将距集装箱大门0.5m范围内的散料铲起,并将铲斗提升0.5m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以快速将铲斗内的散料抛入集装箱内,然后控制铲车后退,使铲斗停留在集装箱门口处,此时控制铲斗翻转下倾,直到铲斗与动臂相垂直,且铲斗最低点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留有30mm~50mm的距离,然后再次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直到将集装箱大门处的散料进一步向内推动,且推动动作重复执行几次,直至集装箱大门处无过多散料为止,并保证集装箱大门的关闭不受影响即可。
实施例三:货物为矿石结块类散料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应用了所述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卸下,更换上合适尺寸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由于矿石结块类散料的个体最大,则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的距离要留的相对充足,防止大块矿石结块类散料卡在铲斗与集装箱内侧板之间,同时也要兼顾铲斗的载货容积最大化要求,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铲斗宽度设为1.5m,铲斗高度设为0.9m,铲斗纵深尺寸设为0.7m;
步骤二:控制大型铲车到料堆取料,然后返回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
步骤三: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同时保证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始终维持在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直到铲车前轮接近集装箱大门边框时停止前行,此时铲斗的探入距离为4m左右;
步骤四:控制动臂抬起约1.5m的高度,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
步骤五: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最后返回料堆处再次取料;
步骤六:在完成1斗散料装载后,执行一次箱内存料的推挤动作;先将取料后的大型铲车开行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同时使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维持在50mm~60mm的距离,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当铲斗到达料堆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利用装满散料的铲斗将料堆向集装箱深处推挤,当推挤动作完成后,控制铲车后退0.5m,再控制动臂抬起约1.5m的高度,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然后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为止;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直至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结束;在装载作业结束前,需要根据集装箱称重结果进行散料增补作业,当散料增补作业结束后,再利用铲斗将距集装箱大门0.5m范围内的散料铲起,并将铲斗提升0.5m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以快速将铲斗内的散料抛入集装箱内,然后控制铲车后退,使铲斗停留在集装箱门口处,此时控制铲斗翻转下倾,直到铲斗与动臂相垂直,且铲斗最低点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留有30mm~50mm的距离,然后再次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直到将集装箱大门处的散料进一步向内推动,且推动动作重复执行几次,直至集装箱大门处无过多散料为止,并保证集装箱大门的关闭不受影响即可。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包括斗壁板、斗底板、斗侧板、主刃板及侧刃板,所述斗壁板、斗底板及斗侧板共同构成铲斗主体,所述主刃板设置在斗底板上,所述侧刃板设置在斗侧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斗壁板上设置有与斗底板相平行的上挡板;当所述斗底板呈水平状态时,所述上挡板为铲斗最高点,上挡板与斗底板之间的距离为铲斗高度,铲斗高度范围为0.9m~1.5m,两个斗侧板之间的距离为铲斗宽度,铲斗宽度范围为1.5m~2.1m,所述斗壁板最后点与主刃板最前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铲斗纵深尺寸,铲斗纵深尺寸范围为0.7m~1.2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斗壁板背侧面固定设置有上铰接耳板和下铰接耳板,所述上铰接耳板的最高点低于上挡板;在所述上铰接耳板的铰接孔内安装有上转接套筒,在上转接套筒内设置有上铰接轴,铲车的拉杆通过上铰接轴与上铰接耳板相连;在所述下铰接耳板的铰接孔内安装有下转接套筒,在下转接套筒内设置有下铰接轴,铲车的动臂通过下铰接轴与下铰接耳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接套筒共设置有两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15mm,内径为95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15mm,内径为90mm,轴向长度为55mm;所述上铰接耳板的铰接孔直径为1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接轴共设置有两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铰接轴直径为95mm,轴向长度为290mm;第二中尺寸型号的上铰接轴直径为90mm,轴向长度为29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接套筒共设置有三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00mm,内径为80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00mm,内径为75mm,轴向长度为55mm;第三种尺寸型号的上转接套筒外径为100mm,内径为60mm,轴向长度为55mm;所述下铰接耳板的铰接孔直径为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接轴共设置有三种尺寸型号,第一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直径为80mm,轴向长度为330mm;第二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直径为75mm,轴向长度为330mm;第三种尺寸型号的下铰接轴12直径为60mm,轴向长度为3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斗壁板背侧面加装有加强筋板,在所述主刃板与侧刃板的连接处加载有加强护角。
8.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应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大型铲车的原装铲斗卸下,更换上合适尺寸的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
步骤二:控制大型铲车到料堆取料,然后返回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
步骤三: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同时保证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始终维持在50mm~200mm的安全间距;
步骤四:控制动臂抬起,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
步骤五: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最后返回料堆处再次取料;
步骤六:根据散料种类的不同,在完成1斗~3斗散料装载后,执行一次箱内存料的推挤动作;
步骤七: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六,直至集装箱散料装载作业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箱内堆料的推挤动作步骤为:先将取料后的大型铲车开行到集装箱门口,并使铲斗对准集装箱大门,同时使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维持在50mm~60mm的距离,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前行,使铲斗及动臂移入集装箱大门并探入集装箱内部,当铲斗到达料堆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利用装满散料的铲斗将料堆向集装箱深处推挤,当推挤动作完成后,控制铲车后退0.5m,再控制动臂抬起,然后控制铲斗向下翻转进行卸料,并轻抖铲斗以将料卸净,再将铲斗收平;然后控制动臂落下,恢复铲斗与集装箱底板之间50mm~200mm的安全间距,然后控制大型铲车后退,直到动臂及铲斗全部移出集装箱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在装载作业结束前,需要根据集装箱称重结果进行散料增补作业,当散料增补作业结束后,再利用铲斗将距集装箱大门0.5m范围内的散料铲起,并将铲斗提升0.5m后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以快速将铲斗内的散料抛入集装箱内,然后控制铲车后退,使铲斗停留在集装箱门口处,此时控制铲斗翻转下倾,直到铲斗与动臂相垂直,且铲斗最低点与集装箱底板之间留有30mm~50mm的距离,然后再次控制铲车加足马力前行,直到将集装箱大门处的散料进一步向内推动,且推动动作重复执行几次,直至集装箱大门处无过多散料为止,并保证集装箱大门的关闭不受影响即可。
CN201710176143.1A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Pending CN1067595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6143.1A CN106759577A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76143.1A CN106759577A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59577A true CN106759577A (zh) 2017-05-31

Family

ID=58966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76143.1A Pending CN106759577A (zh) 2017-03-23 2017-03-23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5957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7693A (en) * 1976-08-18 1980-06-17 Hemphill Charles W Backhoe bucket adapter bushing and pi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5000385U (zh) * 2015-07-03 2016-01-2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可变容量铲斗
CN106088187A (zh) * 2016-06-06 2016-11-09 郑州市小石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铲车物料装载智能识别系统
CN206655258U (zh) * 2017-03-23 2017-11-21 周锦龙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7693A (en) * 1976-08-18 1980-06-17 Hemphill Charles W Backhoe bucket adapter bushing and pi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5000385U (zh) * 2015-07-03 2016-01-2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可变容量铲斗
CN106088187A (zh) * 2016-06-06 2016-11-09 郑州市小石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铲车物料装载智能识别系统
CN206655258U (zh) * 2017-03-23 2017-11-21 周锦龙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79584A1 (en) Mobile support structure for bulk material containers
AU2023202763A1 (en) System of delivering and storing proppant for use at a well site and container for such proppant
CN206655258U (zh)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
CN106759577A (zh) 一种集装箱散料装载铲斗及应用该铲斗的散料装载方法
CN207596092U (zh) 铲运机
CN203794240U (zh) 一种轮胎式堆取料机
CN204184230U (zh) 一种多用途自卸车厢
CN102094527B (zh) 臂架式混凝土搅拌泵车骨料运输及分类系统
CN116835150A (zh) 一种称量斗、直取装箱机及装箱方法
CN109573646A (zh) 一种重散货装箱机
CN211364371U (zh) 一种多用途矿用自卸运料车辆
CN210708853U (zh)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集装箱结构
CN201933786U (zh) 臂架式混凝土搅拌泵车骨料运输及分类系统
CN201046870Y (zh) 一种机械卸煤装置
CN105731094A (zh) 移动式堆料机
CN105697016A (zh) 煤矿岩巷综掘机后部配套矸石快速运输和处置系统及方法
CN201619493U (zh) 带有卸料斗的自卸车车厢
CN205086185U (zh) 前进后出上料控制仓
CN205555555U (zh) 移动式堆料机
CN205114566U (zh) 一种矿石原料防撒落落料装置
CN103818293A (zh) 散粮自动装卸运输车
CN210116969U (zh) 一种桥梁工程砂石运输装置
CN203766580U (zh) 自卸汽车防护结构
CN215923787U (zh) 一种砂石骨料仓储系统
CN218785959U (zh) 一种翻斗车卸料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