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44576B -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44576B
CN106744576B CN201611258433.2A CN201611258433A CN106744576B CN 106744576 B CN106744576 B CN 106744576B CN 201611258433 A CN201611258433 A CN 201611258433A CN 106744576 B CN106744576 B CN 106744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bottom cover
pressure
square block
packag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584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44576A (zh
Inventor
胡浩林
林键津
刘润威
梁启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i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yu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yu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yu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584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44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44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4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44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44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3/00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 B67B3/02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by applying flanged caps, e.g. crown caps, and securing by deformation of flanges
    • B67B3/10Capping heads for securing caps
    • B67B3/12Capping heads for securing cap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movable axially relative to cap to deform flanges thereof, e.g. to press projecting flange rims inward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3/00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 B67B3/02Clos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by applying caps by applying flanged caps, e.g. crown caps, and securing by deformation of flanges
    • B67B3/06Feeding caps to capp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BAPPLYING CLOSURE MEMBERS TO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OPENING CLOSED CONTAINERS
    • B67B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losing machines
    • B67B2201/06Details of cap 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底盖封装装置,包括推入机构、顶压机构、控制机构以及方座,其中,方座设置在推入机构与顶压机构之间,方座与顶压机构之间放置瓶身,瓶身的头部设置在靠近顶压机构的一侧,在瓶身与顶压机构之间设置有平衡部件,平衡部件包括活动头、固定头以及与顶压机构连接的连接头,控制机构包括气动部件以及分别连接气动部件的第一调压器和第二调压器,第一调压器分别连接推入机构与通孔,第二调压器与顶压机构连接。本发明用于对在头部设置有铝膜的瓶身的底盖封装,其能够有效地保护铝膜不被击穿,能够保证包装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有效提高包装瓶的组装质量以及提升包装瓶的组装效率,在安装过程中能够使底盖朝预定方向自动地供给。

Description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体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采用瓶装包装不仅能够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而且能够确保产品的运输安全。目前,日用品、化妆品、工业品等行业的产品采用瓶装包装的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满足产品的密封性,提升产品的美观度,更好迎合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的心理,包装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往往是多样化的。为方便对包装瓶的生产,大部分的包装瓶都是由瓶身和底盖组合而成的,并在瓶身头部设置有铝膜。
现有技术中,瓶身和底盖的组装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人工手动上底盖,此做法无需专门的生产设备,但是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率较低,容易使底盖与瓶身没有压到位,容易造成瓶身头部的铝膜被击穿,无法保证包装瓶的密封性,并且在组装的过程中在瓶身里留有空气,将严重影响包装瓶的质量;2、采用机械设备挤压底盖,此做法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包装的生产效率,但是在输送底盖的过程中,底盖没有朝同一的方向排序,增加了后续上底盖的工序,并且设备的可靠性低下,底盖压入瓶身的过程中容易击穿铝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盖封装装置,用于对在头部设置有铝膜的瓶身的底盖封装,其能够有效地保护铝膜不被击穿,能够保证包装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有效提高包装瓶的组装质量以及提升包装瓶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盖封装装置,在安装过程中能够使底盖朝预定方向自动地供给。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底盖封装装置,包括用于推动底盖的推入机构、用于向瓶身提供顶压力的顶压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推入机构与所述顶压机构的控制机构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底盖的方座,所述推入机构、所述顶压机构、所述方座均设置在安装座上,其中,所述方座设置在所述推入机构与所述顶压机构之间,所述方座与所述顶压机构之间放置头部设置有铝膜的瓶身,所述瓶身的头部设置在靠近所述顶压机构的一侧,在所述瓶身与所述顶压机构之间设置有平衡部件,所述平衡部件包括活动头、固定头以及与所述顶压机构连接的连接头,所述固定头用于对所述瓶身进行限位,所述连接头内部设置第一空腔,所述活动头用于顶压所述瓶身的头部,所述固定头的内壁有凹槽,所述活动头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型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空腔轴线滑动,所述活动头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固定头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联通的通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气动部件以及分别连接所述气动部件的第一调压器和第二调压器,所述第一调压器分别连接所述推入机构与所述通孔,所述第二调压器与所述顶压机构连接。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气缸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和第一调压器,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靠近所述方座的一侧,所述顶压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调压器。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压器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相同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连接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管连接所述通孔。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设置有一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通孔连接。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压机构包括V型定位座,所述V型定位座设置在安装座上并用于对所述瓶身进行固定。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V型定位座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并且安装在感应器座上。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翻板与接触开关,所述翻板设置在所述V型定位座的一侧通过轴销与所述V型定位座连接,所述翻板可绕所述轴销向上提起并与接触开关接触。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底盖输送至所述方座中。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排序轨道和振动装置,所述排序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振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座连接,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有振动轨道,所述振动轨道设置有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轨道远离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轨道护栏,所述第一轨道护栏靠近所述排序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第二折件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底盖的厚度相适用应。
作为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序轨道还包括转弯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两端的第一排序轨道和第二排序轨道,所述第一排序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排序轨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排序轨道与所述第二排序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一排序轨道连接所述振动装置,所述第二排序轨道连接所述方座,在所述转弯部的表面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靠近所述第二排序轨道的一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方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设置顶压机构将瓶身推向靠近方座的一侧,利用固定头将瓶身固定在方座上,通过第一调压器分别控制推入机构的推力和第二空腔的气压,使得第一推入机构推动底盖的压力与第二空腔内部的气压对瓶身头部的铝膜的压力相等,其中,底盖所受到的压力通过盛装在瓶身内部的物料传递到铝膜,使得铝膜两端的达到受力平衡,从而有效的保护了铝膜,避免铝膜因在组装过程中被击穿,确保了包装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有效地提高包装瓶的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通过排序轨道能够自动将底盖有序地朝同一方向传输至方座上,减少了将底盖排序的工序,降低的劳动程度,能够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底盖封装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底盖封装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底盖封装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底盖封装装置在工作状态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
1、支架;11、支撑板;12、支撑脚;13、万向轮;14、横杆;15、安装座;
2、输送机构;21、第一轨道;22、第二轨道;23、折弯件;24、排序轨道;241、过渡板;242、挡板;243、第一限位板;244、第二限位板;25、第一轨道护栏;26、第二轨道护栏;27、振动装置;
3、推入机构;31、第一气缸;32、连接杆;
4、顶压机构;41、第二气缸;42、平衡部件;421、连接头;422、固定头;423、活动头;424、第二空腔;425、凹槽;426、凸起;427、第一空腔;428、通孔;429、套接头;430、螺纹;43、V型定位座;44、翻板;45、感应器座;
5、瓶身;;
6、方座;
7、铝膜;
8、底盖;
9、控制机构;91、气动部件;92、第一调压器;93、第二调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底盖封装装置,包括用于推动底盖8的推入机构3、用于向瓶身5提供顶压力的顶压机构4、用于控制所述推入机构3与所述顶压机构4的控制机构9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底盖8的方座6,所述推入机构3、所述顶压机构4、所述方座6均设置在安装座15上,其中,所述方座6设置在所述推入机构3与所述顶压机构4之间,所述方座6与所述顶压机构4之间放置头部设置有铝膜7的瓶身5,所述瓶身5的头部设置在靠近所述顶压机构4的一侧,在所述瓶身5与所述顶压机构4之间设置有平衡部件42,所述平衡部件42包括活动头423、固定头422以及与所述顶压机构4连接的连接头421,所述固定头422用于对所述瓶身5进行限位,所述连接头421内部设置第一空腔427,所述活动头423用于顶压所述瓶身5的头部,所述固定头422的内壁有凹槽425,所述活动头423设置有与所述凹槽425型对应的凸起426,所述凸起426在所述凹槽425沿所述第一空腔427轴线滑动,所述活动头423设置有第二空腔424,所述固定头422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424相联通的通孔428,所述控制机构9包括气动部件91以及分别连接所述气动部件91的第一调压器92和第二调压器93,所述第一调压器92分别连接所述推入机构3与所述通孔428,所述第二调压器93与所述顶压机构4连接。设置所述推入机构3对瓶身5提供顶压力,将瓶身5固定在靠近方座6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调压器92同时对推入机构3和活动头423的第二空腔424分别提供大小相等的力,使得推入机构3向靠近方座6的一侧推进以及第二空腔424内的气压力向靠近铝膜7的一侧,从而将底盖8推入至瓶身5中。有效地保证了底盖8与瓶身5中间的紧密接触。当底盖8与受到的推力通过盛装在瓶身5内部的物料传递至铝膜7的推力与铝膜7受到与第二空腔424对铝膜7的压力相等时,铝膜7两端达到受力平衡,则推入机构3与顶压机构4进行复位,瓶身5自动跌落至设置在安装座15底部的半成品箱内,完成底盖8与瓶身5的组装工作。
优选的,所述固定头422在靠近瓶身5的周部设置有容纳瓶身5端部的套接头429,使得瓶身5的壁部套嵌至所述套接孔中。
具体的,所述推入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和连接杆32,所述第一气缸31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32和第一调压器92,所述连接杆32设置在靠近所述方座6的一侧,所述顶压机构4包括第二气缸41,所述第二气缸41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头421和所述第二调压器93。通过第一调压器92分别控制第一气缸31的推力与第二空腔424的内部的气压力,使得第一气缸31的推力与第二空腔424的内部的气压力大小相等。通过调节第二调牙器可以控制第二气缸41将瓶身5向靠近方座6的一侧推进,当瓶身5靠紧方座6时将第二气缸41停止推进。由于固定头422与瓶身5的两侧接触而不接触铝膜7,能够有效地避免铝膜在第二气缸41向靠近方座6的一侧推进的过程中所受到推力的影响而被击穿。待第二气缸41停止后,通过第一调压器92控制第一气缸31与通孔428的输出气压相同,以控制第一气缸31对底盖8的推力与第二空腔424对铝膜7的压力相等,通过瓶身5内物料对力的传递使铝膜7的两端达到受力平衡,从而提升对底盖8与瓶身5组装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421与所述第二气缸41通过螺纹430可拆卸连接。
为方便第一调压器92控制连接杆32对底盖8的推力和第一空腔427内部气压对铝膜7的控制,所述第一调压器92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相同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连接第一气缸31,所述第二气管连接所述通孔428。其中,设置第一气管与第二气管相同,有效地保证了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输出气压大小相等。
为方便第二气管和通孔428的连接,所述通孔428设置有一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通孔42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压机构4包括V型定位座43,所述V型定位座43设置在安装座15上并用于对所述瓶身5进行固定。设置V型定位座43能够防止瓶身5安装上滑落,已达到将瓶身5有效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V型定位座43设置有两个,两所述V型定位座43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5上,通过此设计,能够使瓶身5更好固定在安装座15的中部位置,避免瓶身5向安装座15的两侧倾斜,影响底盖8与瓶身5的组装质量。
优选的,所述V型定位座43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气缸41连接,并且安装在感应器座45上。当感应装置感应到瓶身5向V型定位座43靠紧时,将自动连通第二气缸41的电路,以将第一气缸31与第二气缸41同时向靠近方座6的一侧推进。
优选的,感应装置为红外开关。
优选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翻板44与接触开关,所述翻板44设置在所述V型定位座43的一侧通过轴销与所述V型定位座43连接,所述翻板44可绕所述轴销向上提起并与接触开关接触。通过翻板44与接触开关接触使得第二气缸41的电路连通,第二气缸41开始向靠近方座6的一侧推进。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机构12,所述输送机构12用于将所述底盖8输送至所述方座6中。设置输送机构12能依次自动地将待组装的底盖8输送至方座6中,增加了组装的效率,更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12包括排序轨道24和振动装置27,所述排序轨道24的一端与所述振动装置2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座6连接,所述振动装置27设置有振动轨道,所述振动轨道设置有第一轨道21与第二轨道22,所述第一轨道21与所述第二轨道22分别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轨道21远离所述第二轨道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轨道护栏26,所述第二轨道护栏26靠近所述排序轨道24的一侧设置有折弯件23,所述折弯件23与所述第二轨道22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第二折件与所述第一轨道21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底盖8的厚度相适用应。通过振动装置27将底盖8放置在第一轨道21和第二轨道22内振动,同时底盖8沿着第一轨道21和第二轨道22螺旋向前推进并进入到排序轨道24中,在振动过程中,倾斜一定方向的底盖8能通过设置在折弯件23与第一轨道21的通道,通过此设计能将朝同一方向的底盖8进行筛选,然后所用的朝同一方向的底盖8依次进入到排序轨道24中。
所述折弯件23与所述第一轨道护栏25之间设置有第一夹角,所述折弯件23包括第一折件与第二折件,所述第一折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轨道护栏26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件连接,所述一折弯件23与所述第二折弯件23之间设置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折件与第一轨道21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底盖8的厚度相适用。底盖8在振动器的作用下沿着振动轨道螺旋式推进,当底盖8从第二轨道22中经过折弯件23的位置,由于在第二折件与第一轨道21的通道与底盖8的厚度相适应,使得底盖8能同一的倾角从所述通道通过,达到将底盖8朝同一方向排列的目的,并沿着排序轨道24中进入到方座6中,为底盖8推进瓶身5做准备工作。在使用中,可以根据设置底盖8的厚度分别对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角度大小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了对在排序轨道24的底盖8进行有效的限位,所述排序轨道24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限位板243与第二限位板244,所述第一限位板243与所述第二限位板244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底盖8的厚度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排序轨道24还包括转弯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两端的第一排序轨道24和第二排序轨道24,所述第一排序轨道24设置在所述第二排序轨道24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排序轨道24与所述第二排序轨道24之间设置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一排序轨道24连接所述振动装置,所述第二排序轨道24连接所述方座6,在所述转弯部的表面设置有过渡板241,所述过渡板241靠近所述第二排序轨道24的一端连接有挡板242,所述挡板242的一端与所述方座6连接。其中,第三夹角的大小为0°-90°。
优选的,所述底盖封装装置还包括支架1,其中,所述安装座15、输送机构12、控制机构9均设置在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座包括支撑板11、若干支撑脚12,其中支撑段设置在个所述支撑脚12的端部,各所述支撑脚12通过横杆14连接,在各所述支撑脚12远离所述支撑板11的端部均设置有万向轮13。通过设置万向轮13能够方便对所述底盖封装装置的移动。为了节省所述底盖封装装置的占用空间,气动部件91、第一调压器92以及第二调压器93设置在支撑板11的下端部。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不具有特殊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推动底盖的推入机构、用于向瓶身提供顶压力的顶压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推入机构与所述顶压机构的控制机构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底盖的方座,所述推入机构、所述顶压机构、所述方座均设置在安装座上,其中,所述方座设置在所述推入机构与所述顶压机构之间,所述方座与所述顶压机构之间放置头部设置有铝膜的瓶身,所述瓶身的头部设置在靠近所述顶压机构的一侧,在所述瓶身与所述顶压机构之间设置有平衡部件,所述平衡部件包括活动头、固定头以及与所述顶压机构连接的连接头,所述固定头用于对所述瓶身进行限位,所述连接头内部设置第一空腔,所述活动头用于顶压所述瓶身的头部,所述固定头的内壁有凹槽,所述活动头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型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空腔轴线滑动,所述活动头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固定头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空腔相联通的通孔,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气动部件以及分别连接所述气动部件的第一调压器和第二调压器,所述第一调压器分别连接所述推入机构与所述通孔,所述第二调压器与所述顶压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气缸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杆和第一调压器,所述连接杆设置在靠近所述方座的一侧,所述顶压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调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器设置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相同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一气管连接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管连接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有一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通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机构包括V型定位座,所述V型定位座设置在安装座上并用于对所述瓶身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定位座设置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并且安装在感应器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翻板与接触开关,所述翻板设置在所述V型定位座的一侧通过轴销与所述V型定位座连接,所述翻板可绕所述轴销向上提起并与接触开关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底盖输送至所述方座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排序轨道和振动装置,所述排序轨道的一端与所述振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方座连接,所述振动装置设置有振动轨道,所述振动轨道设置有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呈上、下分布,所述第一轨道远离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轨道护栏,所述第一轨道护栏靠近所述排序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一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底盖的厚度相适用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盖封装装置,所述排序轨道还包括转弯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弯部两端的第一排序轨道和第二排序轨道,所述第一排序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排序轨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排序轨道与所述第二排序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一排序轨道连接所述振动装置,所述第二排序轨道连接所述方座,在所述转弯部的表面设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靠近所述第二排序轨道的一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方座连接。
CN201611258433.2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Active CN106744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8433.2A CN106744576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58433.2A CN106744576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4576A CN106744576A (zh) 2017-05-31
CN106744576B true CN106744576B (zh) 2019-03-08

Family

ID=5895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58433.2A Active CN106744576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4457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440909A1 (fr) * 1978-11-13 1980-06-06 Haut Rhin Sa Manuf Machines Appareil de bouchage de recipients en continu
CN102285617B (zh) * 2011-07-29 2013-01-02 湖南汇一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侧单刀式轧盖方法及其轧盖机构
CN103130158B (zh) * 2013-03-06 2015-04-01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博雅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瓶盖压盖机
CN103612105A (zh) * 2013-11-13 2014-03-05 苏州凯弘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瓶顶盖气动工装
CN104326417A (zh) * 2014-10-24 2015-02-04 江苏昆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轧盖机
CN204917890U (zh) * 2015-08-07 2015-12-30 昆明拓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瓶体压盖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44576A (zh) 2017-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26446U (zh) 一种自动控制的皮带传送机
CN106744576B (zh) 一种底盖封装装置
CN104925499A (zh) 一种自动上底盖机的理盖装置
CN109940380A (zh) 一种香水瓶盖的组装机构
CN106144994A (zh) 用于桶装食用油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的瓶盖输送装置
CN106078145A (zh) 一种电能表载波盒导光柱自动组装系统
CN107538220B (zh) 一种集烟罩自动装配设备
CN205086355U (zh) 一种注塑产品自动铆压螺母设备
CN205673497U (zh) 冲压外圈轴承自动弯边机
CN208279289U (zh) 一种压塞设备
CN209960939U (zh) 一种高效吹干系统
CN208758926U (zh) 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料盘组装装置
CN207209383U (zh) 一种打火机头自动组装装置
CN216369004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线传送机构
CN208555078U (zh) 适用于肉鸡加工的分拣系统
CN204474946U (zh) 绒棉加工用的输送装置
CN208160335U (zh) 口红中套提升机
CN107512580A (zh) 一种打火机头自动组装装置
CN113634678A (zh) 自动压环系统及方法
CN106145008A (zh) 用于桶装食用油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的传输系统
CN205437526U (zh) 一种用于提梁和耳壳的组合装置
CN219172859U (zh) 一种缺瓶检测结构
CN201736517U (zh) 全自动瓶盖烫顶机
US6533504B1 (en) Bottle cap elevator
CN205463556U (zh) 一种废旧空调拆解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uangzhou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Yunan road Baiyu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 510540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Baiy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zhou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Yunan road Baiyun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1 51054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AIYU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