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630B - 用于综框的角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综框的角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630B
CN106687630B CN201580048848.4A CN201580048848A CN106687630B CN 106687630 B CN106687630 B CN 106687630B CN 201580048848 A CN201580048848 A CN 201580048848A CN 106687630 B CN106687630 B CN 1066876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connecting device
receiving element
pressure elements
later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88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7630A (zh
Inventor
K.勒尔施特雷特
J.德赛纳
P.德贝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anol NV
Original Assignee
Picano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anol NV filed Critical Picanol NV
Publication of CN106687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6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76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6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 D03C9/06Heald frames
    • D03C9/0666Connection of frame parts
    • D03C9/0675Corner connections between horizontal rods and side st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es, Weavers' Tools, And Shutt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连接综框(1)的侧部元件(7、8)和横向元件(2、3)的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元件(7、8)设有舌元件(22)和接触接收元件(10)的压力元件(11),其中,压力元件(11)接触接收元件(10)的接触表面被布置成用于将连接力(F)分解成: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第一分量,其将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推向彼此;以及第二分量,其促使接收元件(10)沿组装方向(X)更深入到腔(23)中。还公开了织机、综框和用于生产综框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综框的角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综框的侧部元件和横向元件的角连接装置、具有角连接装置的综框、具有这样的综框的织机以及用于生产这样的综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提供具有顶部横向元件和底部横向元件的综框,该顶部横向元件和该底部横向元件被连接到侧部元件以便形成综框。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所述顶部横向元件和底部横向元件被称为横向元件。侧部元件使用角连接装置来连接到横向元件。
JP 06-23585 Y涉及一种综框,其具有设有突出部分的侧部元件和具有中空部段的横向元件,具有形成在第一腿和第二腿之间的凹部的弹性保持器被插入到该中空部段中。为了将侧部元件与横向元件连接,突出部分被夹持在第一腿和第二腿之间,其中,垂直于组装方向的夹持力借助于压力元件而施加于弹性保持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角连接装置,其允许侧部元件和横向元件的可靠和可重复的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框、一种具有这样的综框的织机以及一种用于生产这样的综框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下文中描述的角连接装置、综框、织机以及方法来解决。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综框的侧部元件和横向元件的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元件设有舌元件,所述角连接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腿和第二腿的接收元件,所述接收元件布置成用于沿组装方向接收所述舌元件,并且适于被收容在所述横向元件的腔中;以及接触所述接收元件的压力元件,其中,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施加于所述压力元件的连接力将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推向彼此,以便夹持所述舌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压力元件接触所述接收元件的接触表面被布置用于将所述连接力分解成: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的第一分量,其将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推向彼此;以及第二分量,其促使所述接收元件沿所述组装方向更深入到所述腔中。
在典型的应用中,接收元件被插入到横向元件的中空部段的腔中,其中,将接收元件沿组装方向可移动地收容或容纳在腔中。承载舌元件和接收元件的侧部元件被附接到横向元件。根据本申请,施加于压力元件的连接力被用于将舌元件夹持在接收元件的第一腿和第二腿之间,并且附加地,还使接收元件沿组装方向更深地移动到横向元件的腔中。在接收元件夹持舌元件时,接收元件相对于横向元件沿组装方向的移动将承载舌元件的侧部元件推向横向元件。这允许可重复的可靠连接。优选地,接收元件设有垂直于组装方向的至少一个邻接表面,用于限制接收元件相对于横向元件移动到腔中。
压力元件适于沿垂直于组装方向的方向接收外部连接力。处于接收元件和/或压力元件处的接触表面被设计成部分地将垂直于组装方向施加的连接力重定向成沿组装方向。在本申请的背景下,对所施加的连接力的这种部分重定向被称为连接力的分解。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接收元件处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压力元件在该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中接触接收元件。这允许以足够的比率分解压力元件所施加的力。第一倾斜接触表面与垂直于组装方向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围成介于1°和89°之间的倾斜角,优选地选择介于30°和70°之间的倾斜角。倾斜角越小,促使接收元件沿组装方向更深入到腔中的力的第二分量就越大。优选地,压力元件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接触的至少一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的斜率至少基本上等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的斜率。这允许在大的区域上的可靠的力传递。
根据一个实施例,压力元件是楔形的,用于形成第二倾斜接触表面。这样的元件具有简单的构造,并且因此制造成本低。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压力元件具有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的锯齿形轮廓。该锯齿形轮廓允许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倾斜接触表面,而不会显著地减小压力元件的总高度,并且因此,不会显著地降低其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元件具有规则的锯齿形轮廓,其中,所有第二倾斜接触表面的斜率都至少基本上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锯齿形轮廓是不规则的,其中,锯齿形轮廓的相邻齿的高度和/或相邻齿的斜率不同。在优选实施例中,锯齿形轮廓的末端是圆形的,以避免锐利的边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元件,特别是接收元件的第一腿,设有用于将压力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接收元件的安装空间。连接力被施加于压力元件,并且压力元件经受磨损。通过将压力元件可拆卸地安装到接收元件,可以容易地更换压力元件。
在优选实施例中,压力元件沿组装方向具有间隙地安装在安装空间中。这允许相对于综框的横向元件的腔将压力元件沿组装方向定位在限定的位置,接收元件被滑动地插入到该腔中。通过垂直于组装方向对压力元件施加力,压力元件垂直于组装方向移动,同时在组装方向上保持固定就位。由于该移动,力被施加在接收元件上。由于接收元件相对于压力元件可移动,因此接收元件相对于压力元件沿组装方向移动,并且在压力元件相对于横向元件被保持固定就位的情况下,相对于腔沿组装方向移动。
为了对压力元件施加力,在优选实施例中,设置螺栓,该螺栓接触压力元件。在优选实施例中,压力元件具有布置成用于接收螺栓的定心部分。
在优选实施例中,接收元件具有弹性特性,特别是由来自包括聚甲醛的群组的合成材料制成,聚甲醛也称为聚缩醛。该弹性特性允许使用恢复力来夹持舌元件。此外,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材料在摩擦性能方面也是有利的。另外,由于弹性特性,角连接装置具有一定柔性,这对于例如织机中所使用的综框之类的用在高速应用中的连接元件而言是有利的。在接收元件由非弹性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元件的腿借助于铰链接头来安装到主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元件也由合成材料制成。优选地,压力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特别是铸造为包括铝、镁和/或铜的锌合金。这样的压力元件耐磨损并且可以承受大的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确保舌元件被牢固地保持在接收元件的腿之间,选择具有高摩擦系数的彼此接触的夹持表面的材料组合。替代地或附加地,提供了形状锁定(positive form locking)。为此,舌元件可设有非线性表面。在角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腿和第二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适于舌元件的非线性侧表面的非线性夹持表面。例如,舌元件设有面向第一腿和第二腿的凸形弯曲的夹持表面。在其他示例中,舌元件设有面向第一腿和第二腿的凹形弯曲的夹持表面。优选地,第一腿和第二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适于舌元件的波状侧表面的波状夹持表面。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综框,其具有横向元件、连接到所述横向元件的侧部元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侧部元件和所述横向元件的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元件设有朝向所述横向元件突出的舌元件,其中,所述横向元件设有第一腔,其中,所述角连接装置包括:沿组装方向接收所述舌元件的具有第一腿和第二腿的接收元件,所述接收元件被收容在所述横向元件的第一腔中;以及接触所述接收元件的压力元件,其中,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施加于所述压力元件的连接力将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推向彼此,以便夹持所述舌元件,并且其中,所述压力元件接触所述接收元件的接触表面被布置用于将所述连接力分解成: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的第一分量,其将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推向彼此;以及第二分量,其促使所述接收元件沿所述组装方向更深入到所述腔中。优选地,综框包括两个横向元件和两个侧部元件,其中,在所有四个角中的连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角连接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元件是具有中空部段的型材元件,该中空部段具有第一腔,角连接装置的接收元件沿组装方向被可移动地收容在该第一腔中。如上面所解释的,根据本申请,通过压力元件施加于接收元件的力被用于将舌元件夹持在第一腿和第二腿之间,以及使接收元件相对于横向元件沿组装方向移动。接收元件沿组装方向的移动将承载舌元件的侧部元件推向横向元件。这允许可重复的可靠连接。特别是,避免了角连接的错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元件具有第二腔,支撑元件被插入到该第二腔中,其中,用于对压力元件施加连接力的螺栓被旋入到该支撑元件中。通过将螺栓旋入和旋出以及使压力元件相对于支撑元件垂直于组装方向移动,来调整施加于压力元件的力。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元件和压力元件相对于横向元件固定地布置就位,其中,接收元件相对于压力元件沿组装方向移动。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接收元件具有垂直于组装方向的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邻接表面,该邻接表面接触横向元件的端表面,用于限制接收元件相对于横向元件沿组装方向的移动。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种综框的织机。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综框的方法,所述综框具有横向元件,所述横向元件为具有腔的型材元件,并且所述综框具有侧部元件,所述侧部元件设有朝向所述横向元件突出的舌元件,并且待借助于角连接装置来连接到所述横向元件,所述角连接装置包括:沿组装方向接收所述舌元件的具有第一腿和第二腿的接收元件,所述接收元件被收容在所述横向元件的腔中;以及接触所述接收元件的压力元件,所述方法包括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对所述压力元件施加连接力,所述连接力分解成: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的第一分量,其用于将所述第一腿和所述第二腿推向彼此;以及沿所述组装方向的第二分量,其用于促使所述接收元件带着所述舌元件一起更深入到所述横向元件的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接收元件插入到腔中之前结合舌元件和接收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接收元件已被插入到腔中之后,将舌元件插入到接收元件中。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示意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附图中:
图1为综框的视图;
图2为角连接装置(corner connecting device)的视图;
图3为角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4为在安装压力元件时的角连接装置的视图;
图5为在安装压力元件时的图4的角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6为在将角连接装置结合到侧部元件的舌元件之后的图5的综框的侧部元件的视图;
图7为在将角连接装置组装在横向元件中之后的具有图6的侧部元件的综框的视图;
图8为图7的替代方案;
图9为图8的透视图;
图10为在将角连接装置结合到侧部元件的舌元件之前的图6的替代方案;
图11为在安装压力元件之前的角连接装置的视图;
图12为在安装压力元件时的角连接装置的视图;
图13为在安装压力元件之前的图12的角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图14为在安装压力元件之后的图13的角连接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综框1的视图,该综框1包括两个横向元件2、3,即第一横向元件2和第二横向元件3。综丝载体型材(heald carrier profile)4被附接到第一横向元件2,并且综丝载体型材5被附接到第二横向元件3。综丝6被布置在综丝载体型材4和5之间。在第一侧处,横向元件2和3被连接到第一侧部元件7,并且在第二侧处,横向元件2和3被连接到第二侧部元件8。如图所示,第一横向元件2是顶部横向元件,第二横向元件3是底部横向元件,第一侧部元件7是左侧元件,并且第二侧部元件8是右侧元件。侧部元件7和8各自设有两个舌元件22(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这些舌元件22各自通过角连接装置9(也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来接收。
图2至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角连接装置9的第一实施例。角连接装置9包括接收元件10和压力元件11。在所示实施例中,接收元件10是具有弹性特性的合成件。压力元件11优选地由例如金属材料之类的刚性和耐磨材料制成。
如图6和图7中所示,接收元件10是U形的,并且包括用于沿组装方向X接收舌元件22的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沿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第二方向Y对压力元件11施加连接力,用于朝向第二腿13推第一腿12,并且用于夹持舌元件22。由于接收元件10由合成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聚甲醛制成,因此接收元件10在夹持舌元件22时不会或仅稍微磨损舌元件22。
在所示实施例中,接收元件10的第一腿12设有用于将压力元件11可拆卸地安装到接收元件10的安装空间14。如图4和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的,压力元件11被安装在安装空间14中,并借助于两个侧唇15来保持在安装空间14中。选择安装空间14和压力元件11的尺寸和形状,使得压力元件11具有间隙地安装在安装空间14中。因此,压力元件11可在安装空间14中的界限内移动,同时借助于侧唇15来保持。
在安装空间14内,接收元件10的第一腿12设有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压力元件11在该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处接触接收元件10。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与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第二方向Y沿顺时针方向围成大约45°至大约80°的倾斜角。压力元件11设有接触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的第二倾斜接触表面17,其中,倾斜接触表面16的斜率至少基本上等于第二倾斜接触表面17的斜率。
在图2至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第二倾斜接触表面17的压力元件11是楔形的,从而允许对其进行简单且廉价的生产。安装空间14的形状适于楔形的压力元件11。
为了将侧部元件7、8连接到横向元件2、3,如图1中所示,沿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第二方向Y对压力元件11施加连接力。由于对压力元件11施加的连接力,压力元件11沿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第二方向Y移动。由于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和第二倾斜接触表面17的布置结构,压力元件11施加于接收元件10的力分解成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该第一分量将第一腿12推向第二腿13,并且该第二分量促使接收元件10作为一个整体沿组装方向X移动。接收元件10具有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两个邻接表面19,用于限制接收元件10的移动,如下文将描述的。
连接力例如借助于螺栓25来施加,如图7中所示,该螺栓25的位置沿组装方向X是固定的。如在图3中最佳地看到的,压力元件11设有用于与螺栓25协作的钻孔形式的定心部分(centering part)18,以便允许在固定的位置处施加连接力。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二者都设有波状夹持表面20、21。
图6示出了设有舌元件22的侧部元件7的一小部分和与之相结合的图1至图5的角连接装置9的接收元件10。如图6中所示,舌元件22被接收在角连接装置9的接收元件10的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之间。通过将腿12、13推向彼此,舌元件22被夹持在腿12、13之间。为了允许牢固的夹持,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设有波状夹持表面20、21,其中,如图6中所示,波状夹持表面20、21的波状轮廓适于舌元件22的波状侧表面33、34。
图7以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包括横向元件2的综框1的一小部分、设有舌元件22的图6中所示的侧部元件7以及图2至图5的角连接装置9。组装方向X和与之垂直的第二方向Y通过虚线箭头来表示。
如图7中所示,横向元件2设有第一腔23和沿第二方向Y朝向横向元件2的外边缘与第一腔23偏置的第二腔24。角连接装置9的接收元件10被收容在横向元件2的第一腔23中,以便能够沿组装方向X移动,如箭头P所指示。该移动借助于邻接表面19来限制。
螺栓25沿组装方向X在固定位置结合到横向元件2,并且被旋入到支撑元件26中,该支撑元件26被插入到第二腔24中。螺栓25的端部进入压力元件11的定心部分18。借助于螺栓25,对压力元件11施加连接力F,并且压力元件11沿第二方向Y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压力元件11接触接收元件10的倾斜接触表面16、17,施加于压力元件11的连接力F被分解成:垂直于组装方向X的第一分量,其将第一腿12推向第二腿13;以及第二分量,其促使接收元件10沿组装方向X更深入到第一腔23中。压力元件11借助于与定心部分18协作的螺栓25在组装方向X上定心并保持固定就位。当压力元件11具有间隙地安装在安装空间14中时,接收元件10可相对于压力元件11按照箭头P沿组装方向X移动。
图8至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角连接装置9的第二实施例。图8至图12的角连接装置与图2至图7的角连接装置类似,并且对于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8和图9以局部剖切侧视图和局部剖切透视图示出了类似于图7的综框1的一小部分。图10为角连接装置9和具有舌元件22的侧部元件7的拆开视图。图11和图12示出了在将角连接装置9的压力元件11安装到接收元件10时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角连接装置9。图13和图14相应地示出了与图5和图3中的类似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接收元件10和压力元件11。
与图2至图7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对比,根据图8至图1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压力元件11具有锯齿形轮廓27,该锯齿形轮廓27形成两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28、29。压力元件11被安装到形成在接收元件10中、更具体而言在第一腿12的外表面中的安装空间14中。安装空间14设有相对应的锯齿形轮廓30,该锯齿形轮廓30包括两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31、32。如在图11中最佳地看到的,安装空间14和压力元件11彼此适配,从而允许将压力元件11沿组装方向X具有间隙地接收在安装空间14中。
尽管在附图中,角连接装置9被布置在第一横向元件2和第一侧部元件7之间,但替代地或附加地,角连接装置9可以类似地被布置在第一横向元件2和第二侧部元件8之间、布置在第二横向元件3和第一侧部元件7之间和/或布置在第二横向元件3和第二侧部元件8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角连接装置、综框、织机和方法不限于作为示例描述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落入权利要求中的所示实施例的变体和组合也是可能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连接综框(1)的侧部元件(7、8)和横向元件(2、3)的角连接装置,其中,所述侧部元件(7、8)设有舌元件(22),所述角连接装置(9)包括:具有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的接收元件(10),所述接收元件(10)布置成用于沿组装方向(X)接收所述舌元件(22),并且适于被收容在所述横向元件(2、3)的腔中;以及接触所述接收元件(10)的压力元件(11),其中,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施加于所述压力元件(11)的连接力(F)将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推向彼此,以便夹持所述舌元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接触所述接收元件(10)的接触表面被布置用于将所述连接力(F)分解成: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的第一分量,其将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推向彼此;以及第二分量,其促使所述接收元件(10)沿所述组装方向(X)更深入到所述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元件(10)处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31、32),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31、32)中,所述压力元件(11)接触所述接收元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31、32)接触的至少一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17、28、29),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倾斜接触表面(16、31、32)的斜率等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17、28、29)的斜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是楔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具有形成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倾斜接触表面(28、29)的锯齿形轮廓(2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10)设有用于将所述压力元件(11)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接收元件(10)的安装空间(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10)的第一腿(12)设有用于将所述压力元件(11)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接收元件(10)的安装空间(1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沿所述组装方向(X)具有间隙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14)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具有布置成用于接收螺栓(25)的定心部分(18)。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10)具有弹性特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10)由来自包括聚甲醛的群组的合成材料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元件(11)由金属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非线性夹持表面,所述非线性夹持表面适于所述舌元件(22)的非线性侧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中的至少一个设有适于所述舌元件(22)的波状侧表面(33、34)的波状夹持表面(20、21)。
15.一种综框,其具有横向元件(2、3)、连接到所述横向元件(2、3)的侧部元件(7、8)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侧部元件(7、8)和所述横向元件(2、3)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9),其中,所述侧部元件(7、8)设有朝向所述横向元件(2、3)突出的舌元件(22),其中,所述横向元件(2、3)设有第一腔(23),其中,所述角连接装置(9)包括:沿组装方向(X)接收所述舌元件(22)的具有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的接收元件(10),所述接收元件(10)被收容在所述横向元件(2、3)的第一腔(23)中;以及接触所述接收元件(10)的压力元件(11),其中,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施加于所述压力元件(11)的连接力将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推向彼此,以便夹持所述舌元件(22),并且其中,所述压力元件(11)接触所述接收元件(10)的接触表面被布置用于将所述连接力分解成: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的第一分量,其将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推向彼此;以及第二分量,其促使所述接收元件(10)沿所述组装方向(X)更深入到所述第一腔(23)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元件(2、3)具有第二腔(24),支撑元件(26)被插入到所述第二腔(24)中,其中,用于对所述压力元件(11)施加连接力的螺栓(25)被旋入到所述支撑元件(26)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10)具有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的至少一个邻接表面(19),所述邻接表面(19)接触所述横向元件(2、3)的端表面,用于限制所述接收元件(10)相对于所述横向元件(2、3)沿所述组装方向(X)的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综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10)具有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的两个邻接表面(19)。
19.一种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机设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综框(1)。
20.一种用于生产综框(1)的方法,所述综框(1)具有横向元件(2、3),所述横向元件(2、3)为具有腔的型材元件,并且所述综框(1)具有侧部元件(7、8),所述侧部元件(7、8)设有朝向所述横向元件(2、3)突出的舌元件(22),并且待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连接装置(9)来连接到所述横向元件(2、3),所述角连接装置(9)包括:用于沿组装方向(X)接收所述侧部元件(7、8)的舌元件(22)的具有第一腿(12)和第二腿(13)的接收元件(10),所述接收元件(10)被收容在所述横向元件(2、3)的腔中;以及接触所述接收元件(10)的压力元件(11),所述方法包括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对所述压力元件(11)施加连接力(F),所述连接力(F)分解成:垂直于所述组装方向(X)的第一分量,其用于将所述第一腿(12)和所述第二腿(13)推向彼此;以及沿所述组装方向(X)的第二分量,其用于促使所述接收元件(10)带着所述舌元件(22)一起更深入到所述横向元件(2、3)的腔中。
CN201580048848.4A 2014-09-12 2015-07-21 用于综框的角连接装置 Active CN1066876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4/0684 2014-09-12
BE2014/0684A BE1022297B1 (nl) 2014-09-12 2014-09-12 Hoekverbindingsinrichting voor een weefkader
PCT/EP2015/066683 WO2016037747A1 (en) 2014-09-12 2015-07-21 Corner connecting device for a heald fr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630A CN106687630A (zh) 2017-05-17
CN106687630B true CN106687630B (zh) 2018-06-29

Family

ID=52573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8848.4A Active CN106687630B (zh) 2014-09-12 2015-07-21 用于综框的角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191633B1 (zh)
CN (1) CN106687630B (zh)
BE (1) BE1022297B1 (zh)
WO (1) WO20160377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1900004203A1 (it) 2019-03-22 2020-09-22 Itema Spa Quadro licci per telai di tessitura con giunti di connessione fiancale/traversa a prestazioni miglior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901502A (nl) * 1985-01-15 1985-05-02 Gebroeders Verbrugge In Het Fr Weefraam.
JPH0111741Y2 (zh) * 1986-02-13 1989-04-06
JPH0623585Y2 (ja) * 1989-04-10 1994-06-22 ナンカイ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ヘルドフレーム
JPH0623586Y2 (ja) * 1989-05-22 1994-06-22 ナンカイ工業株式会社 織機のヘルドフレーム
JP3600657B2 (ja) * 1995-03-31 2004-12-15 ナンカイ工業株式会社 ヘルドフレーム
DE19612404A1 (de) * 1996-03-28 1997-10-02 Grob & Co Ag Eckverbindung für einen Webschaft
AU2003276350A1 (en) * 2002-09-17 2004-04-08 Staubli Faverges Mounting frame and loom fitted with said mounting frame
DE10349381B4 (de) * 2003-10-21 2005-08-25 Groz-Beckert Kg Webschaft mit neuartigem Eckverbin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91633B1 (en) 2018-09-26
CN106687630A (zh) 2017-05-17
WO2016037747A1 (en) 2016-03-17
BE1022297B1 (nl) 2016-03-14
EP3191633A1 (en)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77408C2 (ru) Упругая фрикционная накладка и тормозная колодка, снабженная такой накладкой
KR101715832B1 (ko) 고정구
KR20160042026A (ko) 수술대의 슬라이드 레일에 부착하기 위한 클램핑 클로
CN107923185A (zh) 包括镶板、支承结构和紧固装置的组件
CN106687630B (zh) 用于综框的角连接装置
KR101602806B1 (ko) 풀림방지 볼트조립체
WO2015165790A1 (en) Rail clip assembly
JP5240594B1 (ja) ガスケット
CN103026147A (zh) 将用于pv模块的支撑轨紧固到梯形板的紧固结构
KR101597932B1 (ko) 확장성을 구비한 조립식 테이블 프레임
CN104218402A (zh) 一种用于电源分配单元的定位装置
KR20130005427U (ko) 공작물 클램핑용 바이스
KR101137211B1 (ko) 알루미늄 프로파일의 연결구
CN109072570B (zh) 支承型材和导轨系统
JP2007239208A (ja) タイプレート摩耗防止プロテクタ付きレール締結装置
KR101526709B1 (ko) 상용차량의 현가장치
US9651087B1 (en) Linear guideway with quick-release scraping plates
KR101863307B1 (ko) 우드데크로드
TWI684713B (zh) 螺帽與支撐件組合結構及使用其之螺設固定總成
WO2016032387A1 (en) Mounting assembly
KR100554003B1 (ko) 탄성교량받침
KR20140040814A (ko) 그레이팅 클램프 및 지지체에 그레이팅을 고정시키기 위한 방법
JP3186887U (ja) 取付金具
JP6061359B1 (ja) ボルトの首振り機構
KR101601126B1 (ko) 스쿠터용 슬라이더 짐받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