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87405B -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电梯的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电梯的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87405B
CN106687405B CN201480081855.XA CN201480081855A CN106687405B CN 106687405 B CN106687405 B CN 106687405B CN 201480081855 A CN201480081855 A CN 201480081855A CN 106687405 B CN106687405 B CN 1066874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car door
latch hook
car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18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87405A (zh
Inventor
福家毅
石塚真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87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87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87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2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simultaneous opening or closing of cage and landing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66B13/14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B13/16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 B66B13/18Door or gate locking devices controlled or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condition of cage, e.g. movement or position without manually-operable devices for completing locking or unlocking of do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需在层站侧追加零件、且不会给门开关性能带来影响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构成该轿厢门锁装置的轿厢门锁钩(1)与门驱动装置(36、37、38、6)的传动带(6)连结,当由门驱动装置(36、37、38、6)向开方向驱动轿厢门(34)时,由驱动的传动带(6)解锁。而且,伴随该轿厢门锁钩(1)的解锁,由联杆机构(19)阻止门闭合侧卡合件(10)的横向动作。另一方面,当不使用门驱动装置(36、37、38、6)地向轿厢门(34)施加开门力时,设置在轿厢门(34)上的门闭合侧卡合件(10)被设置在层站门(34)上的门卡合件(9、13)推压而进行横向移动,与轿厢门锁钩(1)接触,由此轿厢门锁钩(1)解锁。

Description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电梯的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住电梯的轿厢门的轿厢门锁装置以及具有轿厢门锁装置的电梯的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轿厢停止在离开层站楼层地板的位置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从轿厢内用手动强制性地打开轿厢门,在轿厢及轿厢门上设置有轿厢门锁装置。
关于轿厢门锁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该技术中,轿厢门关闭的情况下,固定在门悬吊器上的静止钩和可转动地安装在轿厢上的可动钩相互卡合,由此,在离开层站楼层地板的位置,想从轿厢内用手动将轿厢门打开也无法打开。
轿厢停止在层站楼层地板位置的情况下,在轿厢门的开启动作开始时,可动钩通过与轿厢门的开启动作联动的联杆机构进行转动。由此,可动钩和静止钩的卡合被解除。联杆机构具备铰链结合的多个臂部件和安装在臂部件的端部的辊。轿厢停止在层站楼层地板位置的情况下,在轿厢门的开启动作开始时,当辊与固定安装在升降路内的层站区域的层站叶片抵接时,联杆机构动作,可动钩和静止钩的卡合被解除。与此相反,在离开层站楼层地板的位置,即使想从轿厢内用手动打开轿厢门,由于在升降路内没有像层站叶片那样供辊抵接的部件,所以,联杆机构也不会动作,而是保持可动钩和静止钩的卡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1244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轿厢门锁装置需要在层站侧设置层站叶片。该层站叶片必须调节成为了使轿厢在升降路内进行上下移动时不会与联杆机构的辊或设置在轿厢门上的其它部件接触,而使层站叶片与它们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存在电梯的安装或保养所需要的工时或时间增大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轿厢门锁用的在升降路内不必在层站侧设置新的零件或部件且不会对通常的门的开关性能带来影响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具有轿厢门锁装置的电梯的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包括轿厢门锁钩,该轿厢门锁钩设置于轿厢门上,通过与固定在轿厢上的爪部卡合而成为上锁状态,其中,当轿厢门被通过驱动连结轿厢门的环状的传动带而对轿厢门进行开关驱动的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轿厢门锁钩因被驱动的传动带而被解锁,且在不使用门驱动装置地向轿厢门施加开门力时,设置在轿厢门上的门闭合侧卡合件被设置在层站门上且与门闭合侧卡合件卡合的第一门卡合件推压而进行横向移动,与轿厢门锁钩接触,由此,轿厢门锁钩被解锁,还具有联杆机构,其在轿厢门被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与轿厢门锁钩的解锁联动地阻止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横向动作。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包括轿厢门锁钩,上述轿厢门锁钩设置在轿厢门,通过与固定在轿厢上的爪部卡合而成为上锁状态,上述轿厢门与环状的传动带连结,通过驱动上述传动带的门驱动装置来进行开关驱动,上述轿厢门锁钩与上述传动带连结,当上述轿厢门被通过驱动与上述轿厢门连结的环状的传动带而对上述轿厢门进行开关驱动的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上述轿厢门锁钩因被驱动的上述传动带而被解锁,在不使用上述门驱动装置地向上述轿厢门施加开门力时,设置在上述轿厢门上的门闭合侧卡合件,被设置在层站门且与上述门闭合侧卡合件卡合的第一门卡合件推压而进行横向移动,与上述轿厢门锁钩接触,由此,上述轿厢门锁钩被解锁,上述电梯轿厢门锁装置还具有联杆机构,上述联杆机构在上述轿厢门被上述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与上述轿厢门锁钩的解锁联动地阻止上述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横向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轿厢门锁装置是利用门驱动装置的传动带及设置于层站门的门卡合件进行动作,因此,不需要在层站侧设置轿厢门锁用的新的零件或部件。并且,由于是与轿厢门锁钩的解锁联动地阻止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横向的动作,所以对通常的门的开关性能的影响较小。不会对通常的门的开关性能带来影响。
上述以外的问题、结构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即可了解清楚。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轿厢门锁装置的正面图。
图2表示传动带向开门方向开始驱动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状态。
图3表示从轿厢内用手动强制性地打开轿厢门进行解锁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状态。
图4表示从层站用手动强制性地打开轿厢门进行解锁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状态。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门驱动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块图。
图6是表示图5的门驱动装置的异常判定动作的流程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变形例的轿厢门锁装置。
图8是表示电梯的门装置的、从层站侧观察时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后述的设置有轿厢门锁装置的、电梯的门装置中的轿厢门部的概略构成的从层站侧观察时的正面图。另外,图1中,省略供安装各部的框架等支承部件的记载。
图8中的电梯的轿厢门是轿厢门34彼此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关的双开式。在轿厢门34的上部设置有门悬吊器33。在门悬吊器33上可旋转地安装有辊39,该辊9由固定在轿厢上的门导轨32导向。门导轨32安装在图8中未图示的门机框上。另外,在轿厢门34的下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门脚,门脚由设置于轿厢的门槛35上的门槛槽导向。
在图8中,门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轿厢上的马达36、安装在马达36上并由马达36旋转驱动的驱动传动带轮37、可旋转地安装在轿厢上的从动传动带轮38、卷挂在驱动传动带轮37和从动传动带轮38上的环状的传动带6。传动带6向平行于门导轨32的方向伸展,具有上下两根长条部。在环状的传动带6的两根长条部,分别固定有门连接件31的一端部及后述的轿厢门锁装置(位于区域A)的一部分,门连接件31的另一端部及轿厢门锁装置被固定在各轿厢门34的门悬吊器33上。由此,传动带6和轿厢门34被连结。
当马达36旋转时,固定有门连接件31及轿厢门锁装置的一部分的两根传动带的长条部彼此向相反方向被驱动,所以,两扇轿厢门34一边被门导轨32和门槛35的门槛槽导向,一边彼此向左右相反方向被开关驱动。
在图8中,在门悬吊器34上,在图中用虚线围住的区域A,设置有如后述的轿厢门锁装置。在如图8那样轿厢门34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通过轿厢门锁装置,轿厢门34成为上锁状态。当通过门驱动装置使轿厢门34开始开动作时,轿厢门锁装置解除上锁状态,可以进行基于门驱动装置的通常的开门动作。另外,轿厢位于层站楼层地板区域外即可开门区域外的情况下,轿厢门锁装置保持上锁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轿厢门锁装置具有如后述那样的门闭合侧卡合件(图2)及门收容侧卡合件14(图3),这些卡合件在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的情况下,与未图示的设置于层站门侧的门卡合件(后述的可动辊9、固定辊13(图2))彼此卡合。由此,由门驱动装置对轿厢门34进行开关驱动时,层站门与轿厢门34联动,也被开关驱动。进而,轿厢门锁装置和门卡合件卡合,但如后述,参与轿厢门锁装置的动作。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即轿厢门锁装置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即从层站侧观察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正面图。另外,在图1中,透视因零件彼此的重叠实际上看不见的零件的外形线并用实线表示。在图2~4中也同样。关于用虚线表示的部分,另外进行说明。
轿厢门锁钩1可旋转地设置于卡合基座2上,卡合基座2固定在轿厢门部3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被固定在门悬吊器34上。
在与轿厢门部3相对的层站门上,可旋转地固定有固定辊13(图中,用虚线表示)。固定辊13如上所述作为门卡合件起作用,并且,参与轿厢门锁装置的动作。另外,在层站门上设置有可动辊9(图中,用虚线表示),其和固定辊13同样,作为门卡合件起作用,并且参与轿厢门锁装置的动作,另外,构成未图示的层站门锁装置的机构的一部分。可动辊9安装在层站门锁装置的层站门悬吊器上。可动辊9当与轿厢门卡合时,在开门动作开始时,从层站门的初始位置相对于层站门悬吊器的旋转中心在图1中逆时针旋转,移动到与固定辊13接触的位置。由此,层站门悬吊器与可动辊9一起旋转,从上锁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如上所述的层站门锁装置是公知的(例如,参照特开昭58-47792号公报),所以,下面对可动辊9及固定辊13,说明其参与轿厢门锁装置的动作及作用,关于作为层站门锁装置的作用及动作,省略其说明及图示。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轿厢门锁装置的动作及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对轿厢不是位于层站附近的可开门区域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轿厢门锁钩1在包含轿厢门部3的轿厢门处于关闭端时,轿厢的一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与固定在门机框4的爪部5嵌合。因此,即使不使用门驱动装置地从轿厢内用手动强制性地对轿厢门3施加开门力,轿厢门3也无法打开。
接着,对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表示传动带6通过马达36(图8)向开门方向(图中,左方向)开始驱动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状态。当传动带6向开门方向开始被驱动开时,与传动带6连结的轿厢门锁钩1相对于卡合基座2在图中逆时针旋转。由此,轿厢门锁钩1从爪部5脱离,成为解锁状态。
在此,轿厢门锁钩1与水平部的一端部传动带6连结。即,轿厢门经由作为轿厢门锁装置的一部分的轿厢门锁钩1与传动带6连结。由此,门驱动装置的传动带的驱动力经由轿厢门锁钩1传递给轿厢门。另外,轿厢门锁钩1具有从上述的水平部的另一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部,该垂直部的大致中央部被可旋转地支承在卡合基座上。进而,具有从垂直部的大致中央向与水平部相反的方向延伸并与爪部5卡合的钩部。
轿厢门锁钩1的垂直部的下端部通过滑块连杆19与可上下移动地被支承在卡合基座2的滑块18连结。滑块18具有阻止门闭合侧卡合件10的向门闭合侧的移动的阻挡件20a、20b。另外,门闭合侧卡合件10经由联杆机构安装在卡合基座2上,且在图中的左右方向上可动,即可向门收容侧及门闭合侧移动。
当轿厢门锁钩1通过传动带6成为解锁状态时,滑块18通过滑块连杆19向下方向移动。这时,门闭合侧卡合件10上设置的折返部21a、21b(虚线部)与阻挡件20a、20b抵接,因此,即使轿厢门从图2的位置进一步向图中左方向移动并与可动辊9抵接,门闭合侧卡合件10相对于卡合基座2及轿厢门部3也不会向门闭合侧(图中右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在关门时轿厢门锁钩1为上锁状态的情况下,在滑块18向下方向移动之前,阻挡件20a、20b与门闭合侧卡合件10上的未设置折返部21a、21b的位置相对,不与折返部21a、21b抵接。
这样,在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时,当门驱动装置的传动带6向开门方向驱动轿厢门时,即使门闭合侧卡合件10与可动辊9接触,相对于轿厢门也不会相对变动,轿厢门和层站门打开。因此,即使具有轿厢门锁装置,也与不具有轿厢门锁装置的情况相同,轿厢门和层站门的开关方向的差,能够防止关门时层站门先行关闭造成的轿厢门的关闭端附近的缓慢的动作或层站门的门闭合声音的増大。
图3表示在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时,不使用门驱动装置地从轿厢内用手动强制性地打开轿厢门而将轿厢门锁钩1解锁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状态。当对轿厢门3施加开门力时,门闭合侧卡合件10与可动辊9接触。当可动辊9与门闭合侧卡合件10接触时,门闭合侧卡合件10从图1所示的位置相对于卡合基座2向门闭合侧移动,与可旋转地安装在轿厢门锁钩1的垂直部的大致中央部的轿厢门锁辊12接触。由此,轿厢门锁钩1在图3中逆时针旋转,脱离爪部5成为解锁状态,所以轿厢门可以打开。
图4表示在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时,不使用门驱动装置地从层站用手动打开层站门将轿厢门锁钩1解锁时的轿厢门锁装置的状态。当对层站门施加开门力时,固定在层站门上的固定辊13与门收容侧卡合件14接触。门收容侧卡合件14经由门收容侧卡合连杆15a、15b支承在卡合基座2上,且在图中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在与门收容侧卡合件14的上半部、即轿厢门锁钩1的水平部接近的部分,设置有解锁钩16,其与可旋转地安装在轿厢门锁钩1的水平部的另一端部的解锁辊17嵌合,使轿厢门锁钩1解锁。固定辊13与门收容侧卡合件14接触后,当解锁辊17与解锁钩16的折返部抵接时,轿厢门锁钩1相对于卡合基座2在图4中逆时针旋转。由此,轿厢门锁钩1脱离爪部5成为解锁状态,所以轿厢门3和层站门可以开门。
如图4所示,在门收容侧卡合件14的上端部安装有辊25,且该辊25可旋转。另外,在轿厢上,本实施例是在门机框(图1的4)上固定有凸轮26,辊25与凸轮26的上表面接触。由于门收容侧卡合件14具有门收容侧卡合连杆15a、15b,所以在门驱动装置进行的通常的开门时,辊25一边与凸轮26接触一边从凸轮26的上部向下部移动,并且门收容侧卡合件14向下方移动。因此,解锁钩16也向下方移动,为解锁状态的轿厢门锁钩1由解锁钩16支承。因此,保持解锁状态。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门驱动装置的电路构成的方块图。门驱动装置的马达36通过逆变器41输出的交流电力旋转驱动。逆变器41将电源42(直流电源)的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并向马达36输出。门控制电路43根据轿厢门及层站门的开关而控制逆变器41,使马达36旋转及停止。逆变器41经由断路器44与电源42连接。断路器44通常是关闭的,但如果基于检测流过马达的电流的电流检测装置45及检测轿厢的位置的着陆位置检测器46的各检测结果,检测到门驱动装置的异常动作,则被开放。当断路器44开放时,从电源42向逆变器41的电力供应被切断,所以,马达36停止,门驱动装置的开门动作停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异常动作的检测及断路器44的开关控制由门控制电路43执行,但也可以由其它控制电路执行。
图6是表示图5的门驱动装置的异常判定动作的流程图。当判定动作开始时,首先,基于着陆位置检测器6的检测信号,判定轿厢是否位于门解锁区域,即,判定轿厢是否位于层站附近的可开门区域(步骤S1)。判定为轿厢位于解锁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1的“是”),判定为门驱动装置的动作产生异常(步骤S4)。判定为轿厢不位于门解锁区域的情况(步骤S1的“否”)下,接着,基于电流检测装置45的检测信号,判定马达36中电流是否向进行开门动作的方向流通(步骤S2)。判定为电流向开门方向流通的情况下(步骤S2的“是”),即,检测到轿厢门锁钩1的解锁动作的情况下,将从电源42向逆变器的电力供应电路切断(步骤S3)。这时,门控制电路43对设置在电源42和逆变器41之间的断路器44进行开放控制。由此,逆变器41停止,向马达的电力供应停止,防止轿厢门打开。判定为电流未向开门方向流通的情况下(步骤S2的“否”),判定为门驱动装置的动作无异常(步骤S4)。
图7表示上述实施例的一变形例的轿厢门锁装置。在本变形例中,和上述实施例不同,在轿厢门锁钩1设置有锁住开关21。另外,本变形例不需要图5所示的电流检测装置。轿厢位于门解锁区域时,即位于可开门区域外时,由门驱动装置开始开门动作,当轿厢门锁钩1向解锁方向动作起来时,锁住开关21进行动作。门控制电路43(图5)一旦检测到这种锁住开关21的动作,就对断路器44(图5)进行开放控制。由此,逆变器41(图5)停止,停止向马达的电力供应,防止轿厢门打开。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及其变形例,包括其他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是为了易于理解地进行说明而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例子,未必限定于进行了说明的所有构成。另外,对于实施例的构成的一部分,可以进行其它构成的追加、删除、置换。
例如,电梯门不限于双开式,也可以是单开式。
符号说明
1轿厢门锁钩、2卡合基座、3轿厢门部、4门机框、5爪部、6传动带、9工作辊、10门闭合侧卡合件、12轿厢门锁辊、13固定辊、14门收容侧卡合件、15a,15b门收容侧卡合连杆、16解锁钩、17解锁辊、18滑块、19滑块连杆、20a、20b阻挡件、21锁住开关、25辊、26凸轮、31门连接件、32门导轨、33门悬吊器、34轿厢门、35门槛、36马达、37驱动传动带轮、38从动传动带轮、39辊、41逆变器、42电源、43门控制电路、44断路器、45电流检测装置、46着陆位置检测装置。

Claims (9)

1.一种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包括轿厢门锁钩,所述轿厢门锁钩设置在轿厢门,通过与固定在轿厢上的爪部卡合而成为上锁状态,所述轿厢门与环状的传动带连结,由驱动所述传动带的门驱动装置来进行开关驱动,所述电梯轿厢门锁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门锁钩与所述传动带连结,
当所述轿厢门被通过驱动与所述轿厢门连结的环状的传动带而对所述轿厢门进行开关驱动的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所述轿厢门锁钩因被驱动的所述传动带而被解锁,
在不使用所述门驱动装置地向所述轿厢门施加开门力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上的门闭合侧卡合件,被设置在层站门且与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卡合的第一门卡合件推压而进行横向移动,与所述轿厢门锁钩接触,由此,所述轿厢门锁钩被解锁,
所述电梯轿厢门锁装置还具有联杆机构,所述联杆机构在所述轿厢门被所述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与所述轿厢门锁钩的解锁联动地阻止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横向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门经由所述轿厢门锁钩与所述传动带连结,所述传动带的驱动力经由所述轿厢门锁钩传递到所述轿厢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杆机构具有与所述轿厢门锁钩联动地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块,
在所述轿厢门被所述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所述联杆机构与所述轿厢门锁钩的解锁联动,使所述滑块移动到所述滑块具有的阻挡部与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折返部相对的位置,所述阻挡部与所述折返部抵接,由此,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横向的动作被阻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门卡合件为安装于层站门锁钩的可动辊,所述层站门锁钩设置在所述层站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不使用所述门驱动装置地向所述层站门施加开门力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上的门收容侧卡合件被设置在所述层站门且与所述门收容侧卡合件卡合的第二门卡合件推压而进行横向移动,设置在所述门收容侧卡合件上的解锁钩与所述轿厢门锁钩接触,由此,所述轿厢门锁钩被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门卡合件为设置在所述层站门上的固定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于所述轿厢的凸轮;和
设置在所述门收容侧卡合件且与所述凸轮接触的辊,
当所述门收容侧卡合件沿着所述凸轮与所述辊一起向下方移动时,所述轿厢门锁钩由所述解锁钩支承,由此来保持所述轿厢门锁钩的解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厢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电路,该电路在所述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外时,一旦检测到所述轿厢门锁钩的解锁动作,则停止向所述门驱动装置的马达的电力供给。
9.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包括:
设置在层站的层站门;
设置在轿厢的轿厢门;
门驱动装置,其通过驱动与所述轿厢门相连结的环状的传动带来对所述轿厢门进行开关驱动;
设置在所述层站门的门卡合件;
门闭合侧卡合件,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在所述轿厢位于可开门区域的情况下,与所述门卡合件卡合;和
轿厢门锁钩,其设置在所述轿厢门,通过与固定在所述轿厢上的爪部卡合而成为上锁状态,
在所述门卡合件和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卡合的状态下,由所述门驱动装置对所述轿厢门进行开关驱动,由此,所述层站门与所述轿厢门一起进行开关,
所述轿厢门锁钩与所述传动带连结,
当所述轿厢门被所述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所述轿厢门锁钩因被驱动的所述传动带而被解锁,
在不使用所述门驱动装置地向所述轿厢门施加开门力时,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被所述门卡合件推压而进行横向移动,与所述轿厢门锁钩接触,由此,所述轿厢门锁钩被解锁,
还具有联杆机构,所述联杆机构在所述轿厢门被所述门驱动装置在开方向驱动时,与所述轿厢门锁钩的解锁联动地阻止所述门闭合侧卡合件的横向动作。
CN201480081855.XA 2014-09-11 2014-09-11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电梯的门装置 Active CN106687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74025 WO2016038712A1 (ja) 2014-09-11 2014-09-11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ロック装置並びに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405A CN106687405A (zh) 2017-05-17
CN106687405B true CN106687405B (zh) 2019-06-18

Family

ID=55458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1855.XA Active CN106687405B (zh) 2014-09-11 2014-09-11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电梯的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32503B2 (zh)
CN (1) CN106687405B (zh)
WO (1) WO20160387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7029A (zh) * 2016-06-28 2016-09-28 苏州乐丰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梯中门刀组件的驱动装置
CN110191857B (zh) * 2017-01-30 2021-06-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JP6798969B2 (ja) * 2017-11-30 2020-12-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
CN109956386B (zh) * 2017-12-14 2024-04-09 湖南捷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门机系统
WO2019171857A1 (ja) * 2018-03-06 2019-09-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の係合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ドア装置
JP6880317B2 (ja) * 2018-05-01 2021-06-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ドア装置
CN108657919B (zh) * 2018-06-08 2024-02-23 展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轿门锁的异步门刀装置
US11254542B2 (en) 2018-08-20 2022-02-22 Otis Elevator Company Car door interlock
EP3636577B1 (en) 2018-10-12 2021-07-14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landing door unlocking system
US11247872B2 (en) 2018-10-17 2022-02-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door interlock
JP2022024571A (ja) * 2020-07-28 2022-02-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170A (zh) * 2008-04-17 2011-03-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02040144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3079A (en) * 1980-06-23 1982-01-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liding door device for elevator
JPS59194984A (ja) * 1983-04-19 1984-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のドア開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3170A (zh) * 2008-04-17 2011-03-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轿厢门锁定装置
CN102040144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87405A (zh) 2017-05-17
JP6232503B2 (ja) 2017-11-15
WO2016038712A1 (ja) 2016-03-17
JPWO2016038712A1 (ja)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405B (zh) 电梯轿厢门锁装置以及电梯的门装置
CN105819315B (zh) 电梯轿厢
KR100303010B1 (ko) 엘리베이터클러치장치
EP2263963B1 (en) Elevator car door lock
KR101665338B1 (ko) 엘리베이터 도어 안전 록킹장치
CN109319642B (zh) 机械井道进入控制装置
KR101865413B1 (ko) 엘리베이터 카도어 개폐 장치
JP2011088720A (ja) エレベータドア装置
CN109071178B (zh) 电梯的联锁装置
CN104671046B (zh) 一种带救援绳的防扒型电梯开门机
CN204702375U (zh) 一种电梯门机总成
CN103832908A (zh) 一种电梯门机防扒装置
KR101383497B1 (ko) 벨트구동식 철도차량용 도어 개폐장치
JP653771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204624916U (zh) 一种带救援绳的防扒型电梯开门机
US11242224B2 (en) Elevator door device
CN105668394A (zh) 一种自锁型电梯组件
CN203865796U (zh) 一种电梯门机防扒装置
JP2016199171A (ja) ホーム柵
CN103738818A (zh) 电梯门机防扒装置
CN212716285U (zh) 一种驱动装置、锁定系统及设备
CN204355932U (zh) 防扒型电梯开门机
JP2012254845A (ja) エレベータ
KR200445905Y1 (ko) 엘리베어터 도어용 개폐장치
JPWO2019016957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