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6148A -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6148A
CN106676148A CN201510759547.4A CN201510759547A CN106676148A CN 106676148 A CN106676148 A CN 106676148A CN 201510759547 A CN201510759547 A CN 201510759547A CN 106676148 A CN106676148 A CN 106676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massecuite
sugar
complex enzyme
weigh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95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新民
郭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FNORNOON
Original Assignee
BIOFNORNO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OFNORNOON filed Critical BIOFNORNOON
Priority to CN2015107595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61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6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6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1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 C12P19/1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produced by the action of a carbohydrase (EC 3.2.x), e.g. by alpha-amylase, e.g. by cellulase, hemicellula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3SUGAR INDUSTRY
    • C13BPRODUCTION OF SUCROS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C13B25/00Evaporators or boiling p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gar juices; Evaporating or boiling sugar ju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煮糖方法,包括加入复合酶,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还公开了使用该煮糖方法的蔗糖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煮糖工艺开始之前或在煮糖工艺过程中添加复合酶,降解蔗糖汁中的粘多糖,有效降低糖液粘度、持水性,减少液膜阻力、提高液膜通透性,从而提高结晶率、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煮糖方法及使用该煮糖方法的蔗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是人类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饮料等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发展蔗糖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糖可以分为白糖、红糖、冰糖、原糖、赤砂糖等,其中白糖又分为白砂糖、绵白糖两种。白砂糖是食用糖中最主要的品种,在国外基本上100%食用糖都是白砂糖,在国内白砂糖占食用糖总量的90%以上。白砂糖以甘蔗、甜菜为原料或以原糖为原料,通过榨汁和糖汁澄清(原糖不需要)、浓缩蒸发、煮糖、分蜜、干燥等步骤后得到。从末效蒸发罐出来的粗糖浆,一般尚含有35-45%的水分,还须进一步浓缩煮制有糖晶体析出,并使晶粒长到大小符合要求,这一操作过程,叫做煮糖(或结晶)。国内糖厂最基本和常用的煮糖制度是三级煮糖,影响糖结晶的主要因素包括母液中的糖浓度、纯度、粘度和温度。
传统制糖生产工艺在澄清步骤中使用碳酸法和亚硫酸法,国内绝大部分糖厂采用的是亚硫酸法工艺。但亚硫酸法工艺存在澄清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和糖分回收不理想等问题。在煮炼回收中造成的主要问题是糖浆中非糖分物质引起的粘度增大,液膜阻力增加,从而影响到煮炼回收率和结晶率的降低,产蜜量增加。
随着酶技术的成熟和在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制糖产业中也有人开始使用酶。国外糖厂多采用碳酸法工艺,在蒸发步骤添加生物酶降低糖汁粘度,以利于糖分吸收和降低蒸汽消耗。但对于我国以亚硫酸法工艺为主的制糖业参考价值不大。
针对国内制糖工业特点,国内专利CN200610124587.2蔗糖工业用复合酶,公开了一种用于蔗糖生产的酶,复合酶包括淀粉酶、果胶酶、葡聚糖酶、还原糖氧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在澄清步骤中添加酶,通过添加酶可以有效改善糖液品质、降低物料粘度、提高沉降过滤效果,加速糖膏母液糖分的吸收,具有提高白砂糖质量和提高产率的双重效果。上述方法由于澄清步骤酶有效作用时间较煮糖时间短70倍以上,酶作用相对效率较低。经过澄清、浓缩蒸发后,复合酶基本全部灭活,在后续煮糖步骤,糖汁中还含有大量非糖分物质,粘度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煮糖工艺,能有效降解糖液中的非蔗糖成分,降低糖液粘度,降低非蔗糖成分持水性,减少液膜阻力,提高液膜通透性,缩小晶间距,从而提高结晶率、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煮糖工艺,其包括加入复合酶的步骤,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
蔗糖加工是将非标准化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的工业产品,原料品种、种植水平、种植地域、气候、收获时间等不同,造成存在较大原料差异化;企业加工设备水平、操作水平、工艺等不同,造成存在生产较大差异化;所以需要酶组分的优选。
优选地,该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或淀粉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的重量比可以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木聚糖酶45重量份;甘露聚糖酶2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重量比可以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20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还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17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0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包含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木聚糖酶4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包含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其中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3-15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果胶酶15重量份;纤维素酶15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包含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其中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纤维素酶12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优选的,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酶的添加量为0.003%~0.08%。
优选的,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酶的添加量为0.005%~0.0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蔗糖制备方法,其包括在煮糖工艺开始之前或在煮糖工艺中加入复合酶的步骤,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
优选的,该复合酶包括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的重量比可以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木聚糖酶45重量份;甘露聚糖酶2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重量比可以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20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还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17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0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包含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木聚糖酶45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包含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其中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3-15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果胶酶15重量份;纤维素酶15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又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复合酶中包含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其中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优选地,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纤维素酶12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优选的,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酶的添加量为0.003%~0.08%。
优选的,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酶的添加量为0.005%~0.02%。
煮糖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在该流程的任意生产环节中直接加入复合酶,如在甲糖罐、乙糖罐、丙糖罐或者各罐连接管道中,均能达到降解蔗糖汁中的粘多糖、非糖分物质,有效降低糖液粘度。
本发明的复合酶也可在该图1所示煮糖工艺流程的上游,在图2所示的蒸发步骤之后加入,同样能够降解蔗糖汁中的粘多糖、非糖分物质,有效降低糖液粘度。
在煮糖过程中,控制并降低糖浆的粘度是非常重要的,高粘度的糖浆在煮糖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结晶速度与粘度成反比,大致来说,粘度增加一倍,结晶速度大约降低到1/6。糖浆的粘度过高,将影响母液和晶粒的运动,容易产生对流不良,从而导致煮糖的困难,延长煮糖的时间,额外地增加能耗;由于煮糖时间的延长,使糖浆与煮糖罐壁、加热管壁接触的时间也延长,焦糖出现的可能性会大大地提高,加深了成品糖的色值;由于煮糖罐内的糖浆的粘度过高会导致循环不良,会出现一些不良晶体,如“伪晶”“并晶”等,这些不良晶体的出现对成品砂糖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煮糖步骤添加复合酶,降解蔗糖汁中的粘多糖、非糖性成分,有效降低糖液粘度、保持水性,减少液膜阻力、提高液膜通透性,从而提高结晶率、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本发明涵盖但不限于下述技术方案:
1、一种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入复合酶,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
2、如技术方案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或淀粉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3.如技术方案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由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组成。
4.如技术方案3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
5、如技术方案4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木聚糖酶45重量份;甘露聚糖酶2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
6.如技术方案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由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组成。
7.如技术方案6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
8、如技术方案7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20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5重量份。
9.如技术方案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由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组成。
10.如技术方案9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
11、如技术方案10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17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0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12、如技术方案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3%~0.08%。
13、如技术方案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5%~0.02%。
14、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煮糖工艺开始之前或在煮糖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复合酶的步骤。
15、一种蔗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煮糖工艺开始之前或在煮糖工艺过程中添加复合酶的步骤,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
16、如技术方案15所述蔗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包括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或淀粉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煮糖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蔗糖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甲原蜜粘度数据变化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乙原蜜粘度数据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煮糖工艺,实验方法为:晶种25立方,加糖浆煮糖(分阶段加,晶种不断吸收糖,再补充糖浆,根据生产情况加甲洗)晶种温度60℃左右,糖浆约80℃,其他甲洗蜜,甲原蜜,乙洗蜜,乙原蜜等温度约50℃。甲膏,乙膏,丙膏煮糖过程温度约60℃,煮糖结束约70立方,ph值7。在不同环节添加复合酶。以批号为单位,利用粘度仪分别检测甲原蜜、乙原蜜粘度。同时,采集实验前后岗位操作记录及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组:
1、空白组:于2014年12月19日至25日、2015年1月6日-11日进行;
2、试验组:于2014年12月35日、2015年1月6日进行。
实施例1
采用的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g、木聚糖酶45g、甘露聚糖酶20g、普鲁兰酶5g,为甲膏重量的0.005%,直接添加甲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1、粘度变化(14-15榨季)
a.将甲原,乙原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25℃;试验组和空白组对的结果:
空白组 试验组 粘度变化值 粘度变化百分比%
甲原蜜粘度(mpa.s) 155 109 -46 -30
乙原蜜粘度(mpa.s) 166 112 -54 -33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空白组 试验组 变化值 变化百分比%
洗水时间 8.3 8.1 -0.2 -2.4
汽延时间 23.6 21.8 -1.8 -7.6
分蜜时间 30.3 28.2 -2.2 -7.3
c.AB糖产出率
空白组 试验组 变化值 变化百分比%
AB糖% 91.0 95.7 4.7 5.2
2、糖浆纯度数据
空白组 试验组 变化值 变化百分比%
糖浆简纯度(AP) 83.21 83.06 -0.15 -0.18
3、结晶率:
(a)甲膏结晶率:
甲膏结晶率 空白组 试验组 变化百分点数 变化百分比%
13-14榨季 65.36 66.10 0.74 1.13
14-15榨季 64.20 64.98 0.78 1.21
(b)乙膏结晶率
乙膏结晶率 空白组 试验组 变化百分点数 变化百分比%
13-14榨季 52.94 55.12 2.18 4.12
14-15榨季 49.1 50.5 1.38 2.81
(c)丙膏结晶率
4、甲膏、乙膏、丙膏立方数所占总糖膏比例对比:
甲膏% 乙膏% 丙膏%
空白组 60 24 16
试验组 62 23 15
变化值 2 -1 -1
变化百分比 3.3% -4.1% -6.3%
5、煮糖时间:
空白组 试验组 时问变化值 变化时间%
煮糖时间(分钟/m3) 5.68 4.94 0.74 13.03
实施例2
采用的复合酶为葡聚糖酶20g;木聚糖酶40g;甘露聚糖酶10g;普鲁兰酶5g;果胶酶10g;纤维素酶15g。添加量为乙膏重量的0.1%量,直接添加到乙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一.粘度变化:
a.将甲原蜜,乙原蜜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35℃。
甲原蜜粘度变化如图3所示;乙原蜜粘度变化如图4所示。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1.甲膏筛蜜数据:
甲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S) 1.33 8.44 99.75
试验(S) 1.19 8.17 89.25
变化值 -0.14 -0.27 -10.5
变化值% -10.53 -3.20 -10.53
2.乙膏筛蜜数据:
乙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 2.55 11.35 191.25
试验 2.46 11.7 184.5
变化值 -0.09 0.35 -6.75
变化值% -3.53 3.08 -3.53
3.丙膏筛蜜数据:
丙膏 时间/m3 重力纯度GP 锤度BX
空白组 3.98 37.65 92.17
试验组 3.01 36.8 91.23
变化值 -0.97 -0.85 -0.94
变化值% -24.37 -2.26 -1.02
二.结晶率变化:
a.甲膏结晶率:
甲膏 糖膏纯度 甲原纯度 结晶率% 提糖吨数(T) AB糖% CD糖% 二等糖%
空白组 83.96 61.59 58.25 62.00 8.41 77.57 14.02
试验组 83.95 60.42 59.46 63.39 51.79 47.32 0.89
变化值 -0.01 -1.17 1.21 1.39 43.38 -30.25 -13.13
变化值% 2.08 2.24
b.乙膏结晶率:
乙膏 糖膏纯度 乙原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70.45 44.82 46.44
试验组 70.86 45.13 46.89
变化值 0.41 0.31 0.45
变化值% 0.97
c.丙膏结晶率:
丙膏 糖膏纯度 丙蜜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51.51 33.30 27.30
试验组 51.91 32.14 29.14
变化值 0.40 -1.16 1.84
变化值% 6.74
注:结晶率计算公式:结晶率=100×(糖膏纯度-原蜜纯度)/(100-原蜜纯度)
实施例3
采用的复合酶为葡聚糖酶17g;木聚糖酶40g;甘露聚糖酶10g;普鲁兰酶5g;果胶酶10g;纤维素酶10g;淀粉酶16g;其添加量为丙膏重量的0.05%量,直接添加到丙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一.粘度变化:
a.将甲原蜜,乙原蜜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35℃。
空白组 试验组 粘度变化值 粘度变化百分比%
甲原蜜粘度(mpa.s) 157 106 -51 -32
乙原蜜粘度(mpa.s) 165 110 -55 -33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1.甲膏筛蜜数据:
甲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S) 1.32 8.41 99.73
试验(S) 1.20 8.15 89.23
变化值 -0.12 -0.26 -10.5
变化值% -9.09 -2.76 -10.52
2.乙膏筛蜜数据:
乙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 2.56 11.32 191.20
试验 2.48 11.68 184.3
变化值 -0.08 0.46 -6.9
变化值% -3.13 4.06 -3.61
3.丙膏筛蜜数据:
丙膏 时间/m3 重力纯度GP 锤度BX
空白组 3.97 37.66 92.19
试验组 3.00 36.76 91.21
变化值 -0.97 -0.9 -0.98
变化值% -24.43 -2.39 -1.06
二.结晶率变化:
a.甲膏结晶率:
甲膏 糖膏纯度 甲原纯度 结晶率% 提糖吨数(T) AB糖% CD糖% 二等糖%
空白组 84.02 61.62 58.36 61.86 8.35 76.97 13.82
试验组 83.97 61.12 58.77 63.65 52.13 48.27 0.78
变化值 -0.01 -1.17 0.41 1.79 43.78 -28.70 -13.04
变化值% 0.7 2.89
b.乙膏结晶率:
乙膏 糖膏纯度 乙原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70.55 44.79 46.66
试验组 70.78 45.21 47.10
变化值 0.23 0.42 0.44
变化值% 0.94
c.丙膏结晶率:
丙膏 糖膏纯度 丙蜜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51.53 33.32 27.31
试验组 51.87 32.21 29.00
变化值 0.34 -1.11 1.69
变化值% 6.19
注:结晶率计算公式:结晶率=100×(糖膏纯度-原蜜纯度)/(100-原蜜纯度)
实施例4
采用的复合酶为葡聚糖酶4.4g、木聚糖酶7.6g、甘露聚糖酶2.6g、普鲁兰酶1.6g、果胶酶1.6g、纤维素酶2g;为甲膏重量的0.001%量,直接添加到甲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一.粘度变化:
a.将甲原蜜,乙原蜜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35℃。
空白组 试验组 粘度变化值 粘度变化百分比%
甲原蜜粘度(mpa.s) 154 108 -46 -30
乙原蜜粘度(mpa.s) 167 113 -54 -32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1.甲膏筛蜜数据:
甲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S) 1.35 8.46 99.78
试验(S) 1.15 8.14 89.23
变化值 -0.20 -0.32 -10.55
变化值% -14.81 -3.78 -10.57
2.乙膏筛蜜数据:
乙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 2.58 11.38 191.28
试验 2.44 11.62 183.62
变化值 -0.14 0.24 -7.66
变化值% -5.43 2.11 -4.00
3.丙膏筛蜜数据:
丙膏 时间/m3 重力纯度GP 锤度BX
空白组 3.97 37.67 92.20
试验组 2.96 35.78 91.15
变化值 -1.01 -1.89 -1.05
变化值% -25.44 -5.02 -1.14
二.结晶率变化:
a.甲膏结晶率:
甲膏 糖膏纯度 甲原纯度 结晶率% 提糖吨数(T) AB糖% CD糖% 二等糖%
空白组 84.02 61.61 58.37 62.23 8.53 77.61 14.01
试验组 83.96 60.37 59.52 63.32 52.16 47.26 0.87
变化值 -0.06 -1.24 1.15 1.39 43.63 -30.35 -13.14
变化值% 1.97 2.24
b.乙膏结晶率:
乙膏 糖膏纯度 乙原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70.35 44.78 46.31
试验组 70.82 45.22 46.73
变化值 0.47 0.44 0.42
变化值% 0.91
c.丙膏结晶率:
丙膏 糖膏纯度 废蜜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51.61 33.33 27.42
试验组 52.03 32.11 29.34
变化值 0.42 -1.22 1.91
变化值% 6.97
注:结晶率计算公式:结晶率=100×(糖膏纯度-原蜜纯度)/(100-原蜜纯度)
实施例5
采用的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g和木聚糖酶45g,为乙膏重量的0.08%量,直接添加到乙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一.粘度变化:
a.将甲原蜜,乙原蜜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35℃。
空白组 试验组 粘度变化值 粘度变化百分比%
甲原蜜粘度(mpa.s) 156 107 -49 -31
乙原蜜粘度(mpa.s) 167 113 -54 -32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1.甲膏筛蜜数据:
甲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S) 1.36 8.45 99.76
试验(S) 1.17 8.16 89.18
变化值 -0.19 -0.29 -10.58
变化值% -13.97 -3.43 -10.61
2.乙膏筛蜜数据:
乙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 2.57 11.37 191.23
试验 2.44 11.71 184.52
变化值 -0.13 0.34 -6.71
变化值% -5.06 2.99 -3.51
3.丙膏筛蜜数据:
丙膏 时间/m3 重力纯度GP 锤度BX
空白组 3.97 37.63 92.16
试验组 3.02 36.82 91.22
变化值 -0.95 -0.81 -0.94
变化值% -23.93 -2.15 -1.02
二.结晶率变化:
a.甲膏结晶率:
甲膏 糖膏纯度 甲原纯度 结晶率% 提糖吨数(T) AB糖% CD糖% 二等糖%
空白组 83.95 61.63 58.17 61.65 8.43 77.55 14.00
试验组 83.96 60.33 59.57 63.21 52.11 47.28 0.85
变化值 0.01 -1.30 1.4 1.56 43.68 -30.27 -13.15
变化值% 2.41 2.53
b.乙膏结晶率:
乙膏 糖膏纯度 乙原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70.36 44.80 46.30
试验组 70.85 45.15 46.86
变化值 0.49 0.35 0.56
变化值% 1.21
c.丙膏结晶率:
丙膏 糖膏纯度 废蜜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51.47 33.26 27.28
试验组 51.89 32.16 29.08
变化值 0.42 -1.10 1.80
变化值% 6.60
注:结晶率计算公式:结晶率=100×(糖膏纯度-原蜜纯度)/(100-原蜜纯度)
实施例6
采用的复合酶为果胶酶15g、纤维素酶15g和淀粉酶16g;为丙膏重量的0.02%量,直接添加到丙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一.粘度变化:
a.将甲原蜜,乙原蜜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35℃。
空白组 试验组 粘度变化值 粘度变化百分比%
甲原蜜粘度(mpa.s) 159 107 -52 -33
乙原蜜粘度(mpa.s) 168 113 -55 -33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1.甲膏筛蜜数据:
甲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S) 1.34 8.45 99.76
试验(S) 1.18 8.18 89.24
变化值 -0.16 -0.27 -10.52
变化值% -11.94 -3.20 -10.55
2.乙膏筛蜜数据:
乙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 2.54 11.33 191.24
试验 2.47 11.72 184.54
变化值 -0.07 0.39 -6.7
变化值% -2.76 3.44 -3.50
3.丙膏筛蜜数据:
丙膏 时间/m3 重力纯度GP 锤度BX
空白组 3.99 37.64 92.17
试验组 3.02 36.79 91.23
变化值 -0.97 -0.85 -0.94
变化值% -24.31 -2.26 -1.02
二.结晶率变化:
a.甲膏结晶率:
甲膏 糖膏纯度 甲原纯度 结晶率% 提糖吨数(T) AB糖% CD糖% 二等糖%
空白组 83.93 61.57 58.18 61.97 8.40 77.58 14.01
试验组 83.92 60.40 59.39 63.41 51.78 47.33 0.88
变化值 -0.01 -1.17 1.21 1.44 43.38 -30.25 -13.13
变化值% 2.08 2.32
b.乙膏结晶率:
乙膏 糖膏纯度 乙原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70.44 44.83 46.42
试验组 70.85 45.14 46.86
变化值 0.41 0.31 0.44
变化值% 0.95
c.丙膏结晶率:
丙膏 糖膏纯度 废蜜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51.52 33.29 27.32
试验组 51.92 32.13 29.16
变化值 0.40 -1.16 1.84
变化值% 6.73
注:结晶率计算公式:结晶率=100×(糖膏纯度-原蜜纯度)/(100-原蜜纯度)
实施例7
采用的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g、纤维素酶12g、淀粉酶16g;为甲膏重量的0.003%量,直接添加到甲糖罐。
实验结果如下:
一.粘度变化:
a.将甲原蜜,乙原蜜的锤度稀释到65°BX,水浴温度35℃。
空白组 试验组 粘度变化值 粘度变化百分比%
甲原蜜粘度(mpa.s) 154 110 -44 -29
乙原蜜粘度(mpa.s) 167 113 -54 -32
b.粘度影响筛糖数据变化:
1.甲膏筛蜜数据:
甲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S) 1.32 8.43 99.76
试验(S) 1.17 8.18 89.24
变化值 -0.15 -0.25 -10.52
变化值% -11.36 -2.97 -10.55
2.乙膏筛蜜数据:
乙膏 筛蜜时间 打水时间 75m3时间
空白 2.57 11.32 191.17
试验 2.47 11.71 184.52
变化值 -0.10 0.39 -6.65
变化值% -3.89 3.45 -3.48
3.丙膏筛蜜数据:
丙膏 时间/m3 重力纯度GP 锤度BX
空白组 3.94 37.62 92.15
试验组 3.00 36.82 91.25
变化值 -0.94 -0.80 -0.90
变化值% -23.86 -2.13 -9.77
二.结晶率变化:
a.甲膏结晶率:
甲膏 糖膏纯度 甲原纯度 结晶率% 提糖吨数(T) AB糖% CD糖% 二等糖%
空白组 83.98 61.54 58.35 62.03 8.43 77.57 14.02
试验组 83.94 60.45 59.39 63.43 51.74 47.32 0.89
变化值 -0.04 -0.91 1.04 1.4 43.31 -30.25 -13.13
变化值% 1.78 2.26
b.乙膏结晶率:
乙膏 糖膏纯度 乙原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70.42 44.85 46.34
试验组 70.87 45.12 46.92
变化值 0.45 0.27 0.58
变化值% 1.25
c.丙膏结晶率:
丙膏 糖膏纯度 废蜜纯度 结晶率
空白组 51.47 33.32 27.22
试验组 51.87 32.16 29.05
变化值 0.40 -1.16 1.83
变化值% 6.72
注:结晶率计算公式:结晶率=100×(糖膏纯度-原蜜纯度)/(100-原蜜纯度)
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7的实验表明:
1、复合酶可有效的降解粘多糖、非糖分物质,从而降低糖膏粘度、降低境膜阻力、释放胶体中蔗糖,有效提高结晶率,经济效益明显;
2、实验数据表明:
a、甲糖结晶率提高0.78%,直接经济效益199.58万元/榨季;
b、甲原蜜、乙原蜜粘度分别降低30%和33%;
c、煮糖时间缩短了13%;
d、甲膏筛糖水洗时间、汽洗延时、分蜜时间分别降低2.4%、7.6%、6.9%;
e、甲膏比例提高3.3%,乙膏、丙膏分别降低4.1%、6.3%,以上数据反映了复合酶对缩短煮制和分蜜时间,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都起到很好作用。
3、一级AB糖产量提高4.7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入复合酶,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或淀粉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普鲁兰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30重量份;木聚糖酶45重量份;甘露聚糖酶2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包含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20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5重量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中还包含淀粉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中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重量比为:17-30重量份∶30-45重量份∶10-25重量份∶3-15重量份∶3-15重量份∶7-15重量份∶5-16重量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为葡聚糖酶17重量份;木聚糖酶40重量份;甘露聚糖酶10重量份;普鲁兰酶5重量份;果胶酶10重量份;纤维素酶10重量份;淀粉酶16重量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3%~0.08%。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5%~0.02%。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煮糖工艺开始之前或在煮糖工艺过程中添加所述复合酶的步骤。
15.一种蔗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煮糖工艺开始之前或在煮糖工艺过程中添加复合酶的步骤,以该煮糖工艺中糖汁或糖膏重量计,该复合酶的添加量为0.001%~0.1%。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蔗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酶包括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普鲁兰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或淀粉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
CN201510759547.4A 2015-11-09 2015-11-09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6761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9547.4A CN106676148A (zh) 2015-11-09 2015-11-09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9547.4A CN106676148A (zh) 2015-11-09 2015-11-09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6148A true CN106676148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64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9547.4A Pending CN106676148A (zh) 2015-11-09 2015-11-09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61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5511A (zh) * 2017-11-27 2018-03-20 广西大学 一种具有酶解糖膏中葡聚糖功能的煮糖罐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7901A (zh) * 2012-08-30 2012-12-19 苏州昆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榨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7901A (zh) * 2012-08-30 2012-12-19 苏州昆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榨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俊杰,范家恒: "酶在蔗汁澄清中的应用", 《甘蔗糖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5511A (zh) * 2017-11-27 2018-03-20 广西大学 一种具有酶解糖膏中葡聚糖功能的煮糖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9019C (zh) 以秸秆为原料应用酶和膜技术制备高纯度低聚木糖的方法
CN105167064B (zh) 一种枸杞渣综合利用加工澄清枸杞汁的方法
CN109181977B (zh) 一种低甲醇芒果甘蔗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2511851A (zh) 一种红枣浓缩汁加工方法
CN101643795A (zh) 一种用竹制备木糖、木糖醇的方法
CN105925642A (zh) 用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海藻糖的方法
CN106889515A (zh) 火龙果酵素原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1078A (zh) 一种高纯度麦芽糖制备工艺
CN109321553A (zh) 一种耐高温甘蔗制糖工业用复合酶清净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0352910C (zh) 干型或半干型水果蜜酒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53279A (zh) 一种葡萄糖浆生产工艺
CN105249088B (zh) 一种菠萝浓缩清汁的制备方法
CN100507006C (zh) 蔗糖工业用复合酶制剂
CN101805803A (zh) 一种在榨糖工业中降低粘度及淀粉含量的生物降解剂
CN106676148A (zh) 煮糖方法及蔗糖制备方法
CN1935033A (zh) 一种欧李汁及其加工方法
CN109295262A (zh) 一种无添加液态黑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5468B (zh) 一种利用棉籽壳生产低聚木糖的方法
CN111235322A (zh) 一种无损营养红糖生产方法
CN101033493A (zh) 气浮无硫法生产金砂糖或红糖的工艺
CN101649269B (zh) 一种桂圆蔗汁酒的酿造方法
CN105603129A (zh) 一种健康营养糖的制备方法
CN107583482A (zh) 糖厂糖蜜连续稀释智能控制系统
CN109402299A (zh) 一种碱性亚硫酸法制糖工艺
CN102178015A (zh) 一种沙枣果糖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