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3423A -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 Google Patents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3423A
CN106673423A CN201610082665.0A CN201610082665A CN106673423A CN 106673423 A CN106673423 A CN 106673423A CN 201610082665 A CN201610082665 A CN 201610082665A CN 106673423 A CN106673423 A CN 106673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air
content
cooled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26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土屋博之
前田枝里子
永井研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673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3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 C03B27/04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using g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3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 C03C3/085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 C03C3/087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containing calcium oxide, e.g. common sheet or container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4/00Compositions for glas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风冷强化赋予足够的残余应力的风冷强化用玻璃。风冷强化用玻璃中,Fe3+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2.2质量%以上,Fe2+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0.8质量%以下,该风冷强化用玻璃在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为75×10-7/℃以上且90×10-7/℃以下,玻璃化温度为500℃以上且600℃以下,玻璃化温度和屈服点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αmax为410×10-7/℃以上。

Description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风冷强化赋予足够的残余应力的风冷强化用玻璃。
此外,本发明涉及对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进行风冷强化而得的风冷强化玻璃。
背景技术
强化玻璃是通常玻璃存在的技术问题、即容易破裂的缺陷得到了改善的玻璃,被用于交通工具、建筑等。作为交通工具,可例举乘用车、卡车、公共汽车、铁路、船舶、航空器等,强化玻璃被用于窗、前灯、尾灯等。此外,作为建筑,可例举大楼、住宅等,强化玻璃被用于门、隔墙等。此外,被广泛用于书架、陈列橱等家具、烹饪器具等电气化制品、办公用品等。
强化玻璃通过例如被称为热强化的方法来制造。热强化利用冷却时的玻璃的热收缩,将玻璃加热至软化点或屈服点附近的温度后进行冷却。此时,因为表面的温度下降比内部的温度下降快,所以在厚度方向上产生温度差,在表面产生拉伸应力和在内部产生压缩应力,通过基于其后的应力缓和现象的反转而在表面产生压缩应力和在内部产生拉伸应力并残余。因为在表面残余压缩应力,所以强度提高,此外损伤的进展得到抑制,耐擦伤性改善。作为热强化,代表性的是下述风冷强化:通过浮法等制造板状的玻璃,将切割后的玻璃板加热至软化点或屈服点附近的温度后,对表面喷射冷却介质进行急冷。
近年来,要求交通工具、建筑等中的强化玻璃的轻量化。强化玻璃的轻量化可通过将其厚度减薄的薄型化来实现,例如要求将厚度制为2.5mm以下。但是,热强化因为是利用冷却时的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所以如果将厚度减薄,则无法增大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难以实现真正的强化。
作为薄型的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已知使用例如具有规定的玻璃组成、并且50~350℃时的平均线膨胀系数为80~110×10-7/℃的玻璃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通过这样的制造方法仅能控制低温侧的平均线膨胀系数,所以不一定能有效地对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的玻璃赋予残余应力。
此外,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那样,在具有两表面被玻璃夹着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中,玻璃基板的重量占模块重量的大半,所以将玻璃基板减薄、使其变轻的益处非常大。因此,作为受光面板和背面板,使用由化学强化玻璃构成的玻璃基板。这是因为,如果是化学强化玻璃,则即使厚度为2.5mm以下也能赋予足够的残余应力。
但是,化学强化玻璃与风冷强化玻璃相比价格较高,所以使用了化学强化玻璃作为受光面板和背面板的专利文献2记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价格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19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2472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通过风冷强化赋予足够的残余应力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以及对风冷强化用玻璃进行风冷强化而得的风冷强化玻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强化用玻璃,其中,Fe3+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2.2质量%以上,Fe2+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0.8质量%以下,该风冷强化用玻璃在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为75×10-7/℃以上且90×10-7/℃以下,玻璃化温度为500℃以上且600℃以下,玻璃化温度和屈服点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αmax为410×10-7/℃以上。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优选包含:
此外,本发明提供对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进行风冷强化而得的风冷强化玻璃。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优选表面压缩应力值为60MPa以上。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优选具有2.5mm以下的厚度。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优选用于汽车用途。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优选用于建筑用途。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优选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风冷强化赋予足够的残余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使用的风冷强化设备的设置有冷却用喷嘴的部位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玻璃化温度为500℃以上。如上所述,风冷强化处理中,在通过浮法等制造板状的玻璃,将切割后的玻璃板加热至软化点或屈服点附近的温度后,通过对表面喷射冷却介质进行急冷,从而赋予玻璃残余应力,在玻璃化温度低于500℃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的加热工序和冷却工序难以使表面和内部具有温度差,无法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玻璃化温度优选为530℃以上,更优选为540℃以上。另外,加热工序时的温度的上限优选为玻璃化温度+200℃。如果加热工序时的温度的上限高于玻璃化温度+200℃,则高温下玻璃容易粘性流动变形,最终的强化玻璃的光学品质有可能会变差。
另一方面,如果玻璃化温度过于高,则需要在加热工序中加热至高温,用于保持玻璃的周边构件等暴露于高温,所以它们的寿命有可能会显著降低,为了延长寿命,需要使用耐热性优异的高价构件。所以,玻璃化温度设为600℃以下。玻璃化温度优选为590℃以下,更优选为580℃以下。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玻璃化温度和屈服点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αmax(以下在本说明书中记载为“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是410×10-7/℃以上。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低于410×10-7/℃时,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使用通常的风冷强化装置有可能无法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通常,风冷强化通过自比玻璃化温度高100℃左右的温度进行急冷来实施。通过将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设为410×10-7/℃以上,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自以上的温度起,使用通常的风冷强化装置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
这里,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是指,在如下所述的利用热膨胀计测定的被处理玻璃的膨胀系数曲线中,热膨胀系数在玻璃化温度和屈服点之间的最大值。从赋予残余应力的观点来看,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越大越好,但通常只要在600×10-7/℃即足够。此外,如果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增大,有可能由于冷却初期发生的暂时形变而导致玻璃的破裂,使成品率变差,所以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优选为410×10-7/℃以上且600×10-7/℃以下。
对于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屈服点不一定进行限制,但优选超过600℃。屈服点为600℃以下的情况下,在将切割后的玻璃板加热至软化点或屈服点附近的温度时,加热温度、即强化开始温度变低,有可能无法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屈服点优选为750℃以下。如果屈服点超过750℃,则需要加热至高温,用于保持玻璃的周边构件等暴露于高温,所以它们的寿命有可能会显著降低,为了延长寿命,需要使用耐热性优异的高价构件。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屈服点更优选为700℃以下。
从赋予残余应力的观点来看,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越大越优选,但如果过于大,则有可能出现与现有的其他构件的膨胀不匹配的问题、或对热冲击的耐性变弱。因此,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为75×10-7/℃以上,更优选为77×10-7/℃以上,进一步优选79×10-7/℃以上。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为110×10-7/℃以下,更优选为100×10-7/℃以下,进一步优选95×10-7/℃以下。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与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的热膨胀系数差(Δα(=αmax50~350))优选为345×10-7/℃以上。单纯增大从低温到高温的热膨胀系数、即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和50~350℃下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50~350的情况下,在加热工序和冷却工序时,容易发生因热冲击引起的破裂,与其他构件的热膨胀的不匹配,与现行工艺的不适应等。
通过将热膨胀系数差(Δα)设为345×10-7/℃以上,即通过在将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设为一定值的状态下、相对增大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使用通常的风冷强化装置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并能够抑制由热冲击引起的破裂等的发生。热膨胀系数差(Δα)更优选为360×10-7/℃以上,进一步优选370×10-7/℃以上。关于热膨胀系数差(Δα),基本上越大越优选,但通常只要为500×10-7/℃就足够了。
这里,玻璃化温度、屈服点、热膨胀系数(αmax、α50~350)根据以下要领进行测定。即,制作直径5mm、长20mm的圆柱状试样,使用热膨胀计在5℃/分钟的升温速度、10g的荷重条件下测定热膨胀,求出玻璃化温度、屈服点、热膨胀系数(αmax、α50~350)。
关于风冷强化玻璃,因为是利用通过实施上述的加热工序和冷却工序而产生的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如果将厚度减薄则无法使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差变大,从而难以赋予足够的残余应力。关于这一点,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在提高风冷强化用玻璃的三价的铁(Fe3+)的含量的情况下,能够增大αmax,其结果是风冷强化后的玻璃的残余应力提高。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通过使Fe3+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2.2质量%以上,即使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通常的风冷强化装置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优选Fe3+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2.5质量%以上,更优选2.7质量%以上。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Fe2+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0.8质量%以下。如果Fe2+含量以Fe2O3换算计高于0.8质量%,则难以升高熔融窑的温度,玻璃的熔化性下降。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优选Fe2+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0.7质量%以下,更优选0.6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中,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优选包含:
以下将氧化物基准的质量%简单表示为%。
如果采用这样的组成,因为是与强化玻璃的制造中通常使用的钠钙玻璃的构成成分基本相同的构成成分,所以生产性良好。此外,如果采用该组成,则可得到玻璃化温度为500~600℃、且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为410×10-7/℃以上的玻璃。以下对各成分的组成的范围进行说明。
SiO2的含量为66~75%。如果少于66%,则会发生玻璃的密度增大、热膨胀系数增大、耐擦伤性变差等的不良情况。SiO2的含量优选为67%以上,更优选68%以上。此外,如果SiO2的含量超过75%,则粘性增高、玻璃难以熔化。SiO2的含量优选为73%以下。
可根据需要含有Al2O3,其含量在15%以下。如果Al2O3的含量超过15%,则有可能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的热膨胀系数不易增大,难以增大残余应力。Al2O3的含量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5%以下。
可根据需要含有B2O3,其含量在20%以下。如果B2O3的含量超过20%,则有可能玻璃化温度以上时的热膨胀系数不易增大,难以增大残余应力。B2O3的含量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10%以下。
碱土类金属氧化物、即MgO、CaO、SrO和BaO的含量的合计(MgO+CaO+SrO+BaO)为1%以上。如果MgO+CaO+SrO+BaO不足1%,则为了维持玻璃的高温下的熔化性和适度的热膨胀系数,需要大量添加碱金属氧化物、即Li2O、Na2O、K2O,其结果是有可能形变点和屈服点的温度差变小、残余应力变小。MgO+CaO+SrO+BaO优选为3%以上,更优选5%以上,进一步优选10%以上。MgO+CaO+SrO+BaO优选为30%以下。如果超过30%,则玻璃的失透倾向增加,生产性变差。MgO+CaO+SrO+BaO优选为25%以下。
MgO的含量为0.1%以上。MgO是为了适度维持热膨胀系数而必需的成分,还能够提高耐擦伤性。MgO的含量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3%以上。此外,MgO的含量为25%以下。如果MgO的含量超过25%,则玻璃的失透倾向增加,生产性变差。MgO的含量优选为23%以下,更优选21%以下,进一步优选20%以下。
CaO的含量为0.1%以上。CaO是为了适度维持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而必需的成分。CaO的含量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3%以上。CaO的含量为15%以下。如果CaO的含量超过15%,则玻璃的失透倾向增加,生产性变差。CaO的含量优选为14%以下,更优选13%以下。
可根据需要含有SrO,其含量在10%以下。通过含有SrO,能够调整玻璃的高温下的熔化性和热膨胀系数。如果SrO的含量超过10%,则玻璃的密度增大,玻璃的重量增大。含有SrO的情况下,优选1%以上,更优选1.5%以上。SrO的含量更优选为7%以下,进一步优选5%以下。
可根据需要含有BaO,其含量在10%以下。通过含有BaO,能够调整玻璃的高温下的熔化性和热膨胀系数。另一方面,如果含有BaO,则玻璃的密度增大,所以玻璃的重量容易变大。此外,如果含有BaO,则玻璃变脆,所以裂纹开裂负载(日文:クラック·イニシエーション·ロード)变低,容易受到损伤。因此,BaO的含量为7%以下,优选5%以下,更优选3%以下。
碱金属氧化物、即Li2O、Na2O、K2O的含量的合计(Li2O+Na2O+K2O)为1%以上。如果Li2O+Na2O+K2O不足1%,则为了维持玻璃的高温下的熔化性和适度的热膨胀系数,需要大量添加碱土类金属氧化物、即MgO、CaO、SrO和BaO,其结果是,玻璃的失透倾向增大、生产性变差。Li2O+Na2O+K2O优选为3%以上,更优选5%以上,进一步优选8%以上,特别优选10%以上。Li2O+Na2O+K2O优选为25%以下。如果超过25%,则有可能形变点和屈服点的温度差变小,残余应力变小。Li2O+Na2O+K2O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20%以下。
Na2O的含量为8%以上。Na2O是玻璃的密度即使较低、也可增大热膨胀系数的成分,因此以调整热膨胀系数的目的而在玻璃组成中含有Na2O。Na2O的含量优选为9%以上,更优选10%以上。Na2O的含量为20%以下。如果Na2O的含量超过20%,则由于形变点和屈服点的温度差变小而强化应力变小,而且热膨胀系数变得过大。Na2O的含量优选为17%以下,更优选15%以下。
可根据需要含有K2O,其含量优选为0.1%以上。K2O的含量在0.1%以上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玻璃的高温下的熔化性和适度的热膨胀系数。K2O的含量更优选0.5%以上,特别优选1%以上。K2O的含量为4%以下。如果K2O的含量超过4%,则玻璃的密度增大,玻璃的重量增大。K2O的含量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3%以下。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优选实质上由上述成分构成,也可以根据需要且在不违反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限度内,含有合计不超过10%的其他成分。作为其他成分,可例举例如ZrO2、Y2O3、CeO2、MnO、CoO等。此外,也可以含有PbO等,但优选实质上不含这些成分。另外,实质上不含表示少于0.01%。
此外,作为玻璃熔融时的澄清剂,可适当含有SO3、氯化物、氟化物、卤素、SnO2、Sb2O3、As2O3等。还有,为了调整色调,也可以含有Ni、Cr、V、Se、Au、Ag、Cd等。被处理玻璃优选实质上不含As、Sb、Pb。因为这些成分具有毒性,所以为了防止对环境的影响,优选玻璃中不含这些成分。另外,实质上不含表示少于0.01%。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在即使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使用通常的风冷强化装置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所以能够将玻璃轻量化。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优选厚度为2.4mm以下,更优选2.3mm以下,进一步优选2.0mm以下、1.5mm以下、1.3mm以下。但是,从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的观点来看,优选其板厚为0.5mm以上,更优选0.7mm以上。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可通过浮法、熔融法、下拉法和辊压法等玻璃板成形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来制造。如果采用浮法,则容易生产大面积的玻璃板,且容易将厚度偏差减小,所以优选。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在即使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也能使用通常的风冷强化装置有效地赋予残余应力。在制成厚度为2.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优选风冷强化后的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值为110MPa以上,更优选122MPa以上,进一步优选130MPa以上。
在制成厚度为2.0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优选风冷强化后的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值为70MPa以上,更优选78MPa以上,进一步优选85MPa以上。
在制成厚度为1.5mm以下的薄型玻璃的情况下,优选风冷强化后的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值为60MPa以上,更优选65MPa以上,进一步优选70MPa以上。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是对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进行风冷强化而得的风冷强化玻璃。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的厚度根据用途而不同,但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用玻璃的特征,优选具有2.5mm以下的厚度。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值随风冷强化玻璃的厚度而不同,在厚度为2.5mm以下的情况下,优选表面压缩应力值为110MPa以上,更优选122MPa以上,进一步优选130MPa以上。在制成厚度为2.0mm以下的情况下,优选表面压缩应力值为70MPa以上,更优选78MPa以上,进一步优选85MPa以上。在制成厚度为1.5mm以下的情况下,优选表面压缩应力值为60MPa以上,更优选65MPa以上,进一步优选70MPa以上。
本发明的风冷强化玻璃优选用于可使用强化玻璃的各种用途。具体而言,优选用于汽车用途、建筑用途。此外,可优选作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受光面板或背面板使用。
作为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板使用的情况下,如果风冷强化玻璃的透明性高,则可看到布线等,设计性变差。为了使设计性良好,风冷强化玻璃的ISO-9050(2003)中规定的可见光透射率(D65光源)Tv_D65优选为82%以下,更优选80%以下,进一步优选77%以下。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形成下述表中所示的玻璃组成的条件,适当选择氧化物等通常使用的玻璃原料,将混合物加入铂坩锅中,并投入1600℃的电阻加热式电炉中,熔化3小时,进行脱泡、均质化后,倒入模具材料中,以比玻璃化温度高约30℃的温度保持1小时以上后,以每分钟0.3~1℃的冷却速度退火到室温,制作了实施例1~6、比较例1~6的板状的玻璃试样。
对于所得的玻璃试样,根据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玻璃试样的图谱曲线,使用下式(1)算出Fe-Redox。
Fe-Redox(%)=-loge(T1000nm/91.4)/(Fe2O3量×t×20.79)×100……(1)。
其中,
T1000nm是利用分光光度计(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 Elmer社)制,Lambda950)测定的波长1000nm处的透射率(%);
t是玻璃试样的厚度(cm);
Fe2O3量是通过荧光X射线测定而求得的以Fe2O3换算计的全铁的含量(%=质量百分比)。
上述的Fe-Redox采用根据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的玻璃试样的谱图曲线算出的方法,其值可视为等于相同玻璃中的以Fe2O3换算计的Fe2+含量与以Fe2O3换算计的全铁含量的比率。
接着,根据JIS R 3103-3:2001的标准,由玻璃试样制作直径5mm、长度20mm的圆柱状试样,用热膨胀计(布鲁克AXS公司(ブルカー·エイエックスエス社)制、TMA4000SA)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10g的荷重条件测定热膨胀,算出玻璃化温度(Tg)。
此外,根据JIS R 1618:2002的标准,对于被处理玻璃,与玻璃化温度的测定同样地使用热膨胀计(布鲁克AXS公司制、TMA4000SA),以5℃/分钟的升温速度测定热膨胀,算出50~350℃时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以及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
此外,使用可见光透射率(对于Tv_D65,分光光度计(珀金埃尔默公司制,Lambda950)进行测定。
还有,对于实施例1~6、比较例1~6的玻璃试样,为了评价风冷强化的操作容易度,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测定风冷强化后的表面残余应力。
将玻璃试样切割为550mm×550mm的尺寸,并实施倒角加工。在风冷强化处理中,使用通常的辊搬运式的风冷强化设备。图1是该风冷强化设备的设置有冷却用喷嘴的部位的俯视图,图中左侧示出设有该冷却用喷嘴的部位的端面的形状。如图1所示,多个冷却用喷嘴20、30、40以高低不同的方式排列。喷嘴20以垂直朝向被处理玻璃板的被处理面的方式进行设置。喷嘴20的直径为3.1mm,喷嘴20间的间距为24mm。喷嘴30、40以倾斜朝向被处理玻璃板的被处理面的方式进行设置。喷嘴30、40的直径各为3.9mm,喷嘴30间的间距、喷嘴40间的间距各为24mm。相对于喷嘴30,与最接近的喷嘴20的间距、与最接近的喷嘴40的间距各为8mm。喷嘴20与被处理玻璃板的被处理面的距离为10mm。作为冷却介质从喷嘴20、30、40供给的空气的温度为60℃,风压(喷射口风压)为18~19kPa,从将被处理玻璃板加热至630~635℃的状态,对被处理玻璃板的被处理面喷射作为冷却介质的空气,进行冷却。使用玻璃表面应力计(折原制作所(折原製作所)制FSM-7000H)测定由此制作的风冷强化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值。将各试样的表面压缩应力值除以比较例5的表面压缩应力值,将所得的值作为相对表面压缩应力值。
[表1]
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为410×10-7/℃以上的实施例1~6的玻璃中,风冷强化后的玻璃的相对表面压缩应力值为1.1以上。高温热膨胀系数αmax低于410×10-7/℃的比较例1~6的玻璃中,风冷强化后的玻璃的相对表面压缩应力值低于1.1。
符号说明
20、30、40 喷嘴

Claims (9)

1.风冷强化用玻璃,其中,Fe3+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2.2质量%以上,Fe2+含量以Fe2O3换算计为0.8质量%以下,该风冷强化用玻璃在50~350℃下的平均热膨胀系数α50~350为75×10-7/℃以上且110×10-7/℃以下,玻璃化温度为500℃以上且600℃以下,玻璃化温度和屈服点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的最大值αmax为410×10-7/℃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强化用玻璃,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表示,包含:
3.风冷强化玻璃,其为对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冷强化用玻璃进行风冷强化而得的风冷强化玻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表面压缩应力值为60MPa以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风冷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具有2.5mm以下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用于汽车用途。
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用于建筑用途。
8.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
9.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板,并且ISO-9050(2003)规定的可见光透射率(D65光源)Tv_D65为82%以下。
CN201610082665.0A 2015-11-10 2016-02-05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Pending CN1066734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0596 2015-11-10
JP2015220596 2015-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3423A true CN106673423A (zh) 2017-05-17

Family

ID=58839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2665.0A Pending CN106673423A (zh) 2015-11-10 2016-02-05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3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737A (zh) * 2017-10-25 2020-06-09 Agc株式会社 光学玻璃、光学部件和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737A (zh) * 2017-10-25 2020-06-09 Agc株式会社 光学玻璃、光学部件和可穿戴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4733B (zh) Glass composition for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343767B1 (ko) 붕소 무함유 유리
CN104583141A (zh) 强化玻璃
KR20170139005A (ko) 화학 템퍼링 가능한 유리판
KR20160138016A (ko) 화학 템퍼링 가능한 유리판
CN101443284A (zh) 显示基板用浮法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73821A (zh) 高透射玻璃
CN114394744A (zh) 低硼硅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111524A1 (ja) 強化用ガラス組成物、強化ガラス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78711A (ja) 磁気記録媒体用ガラス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081906A1 (ja) ガラス組成物
JP6477506B2 (ja) 強化ガラスおよび強化ガラス用の被処理ガラス
CN106673423A (zh)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CN102417295A (zh) 基板用玻璃组合物
CN106673422A (zh) 风冷强化用玻璃及风冷强化玻璃
JP5999110B2 (ja) 着色ガラス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82311A1 (ja) 風冷強化用ガラス、および風冷強化ガラス
JPH0274536A (ja) プレス成形用硬質ガラス
JP2005343729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基板ガラス
JP509256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基板ガラス
JP2001064028A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強化ガラス基板
JP2018203571A (ja) ガラス
JP2005324992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基板ガラス
TW200948739A (en) Alkali free glass
JP6769441B2 (ja) 風冷強化用ガラス、および風冷強化ガラ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