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9096B - 健身独轮车 - Google Patents

健身独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9096B
CN106669096B CN201710117444.7A CN201710117444A CN106669096B CN 106669096 B CN106669096 B CN 106669096B CN 201710117444 A CN201710117444 A CN 201710117444A CN 106669096 B CN106669096 B CN 1066690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uxiliary
rim
frame
s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74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69096A (zh
Inventor
郑旻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1174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690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690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90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690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90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22Resisting devices with rotary 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28Devices for two persons operating in opposition or in co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Handcart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健身独轮车,其包括独轮车圈以及设置在独轮车圈上的行走驱动装置;行走驱动装置包括骑在独轮车圈的内车圈上的行走架体、设置在行走架体上的中间轮装置以及前车轮装置;独轮车圈相对于行走架体转动设置,中间轮装置的轮子在独轮车圈的内圈上单向转动,前车轮装置相对于行走架体摆动设置,前车轮装置的轮子在独轮车圈的内车圈上活动设置。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健身独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独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多车多,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私人订制、个人化、时尚性追求呼声越来越高,其中包括千篇一律的人力代步车,人力代步车现在不单单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健身工具,满足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特立独行的追求,满足家庭生活的趣味性,增加健身的乐趣。
如何提高一种设计合理的健身独轮车成为人们健身、生活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健身独轮车;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健身独轮车,包括带有内车圈的独轮车圈以及设置在独轮车圈上的行走驱动装置;人位于内车圈中;
行走驱动装置包括骑在内车圈上的行走架体、设置在行走架体上的中间轮装置以及前车轮装置;
独轮车圈相对于行走架体转动设置,中间轮装置的轮子在单向自转设置,中间轮装置的轮子以内车圈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上单向公转设置,前车轮装置相对于行走架体摆动设置,前车轮装置的轮子自转设置,前车轮装置的轮子以内车圈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上公转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前车轮装置包括骑在内车圈上的前车轮子、插装在前车轮子上的前车轮轴、套装在前车轮轴上的前轴承套、一端与前轴承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前连接架、设置在前连接架上的脚踏板、下端与前轴承套固定连接的前摆动架、设置在前摆动架上的脚跟板以及设置在前摆动架上端的转轴;前摆动架带动前轴承套绕前车轮轴中心线摆动;
中间轮装置包括骑在内车圈上的中间车轮、插装在中间车轮上的中车轮轴、设置在中车轮轴中部且与中车轮轴同轴转动的从动棘轮、带动从动棘轮摆动的中连接架、上端分别与中连接架连接且对称设置在从动棘轮两侧的上连接座、对称设置在从动棘轮两侧且与对应的上连接座扣合连接的下连接座、设置在中连接架下部且与从动棘轮对应传动的驱动棘爪、设置在中连接架上的导向长槽、设置在中连接架上端的驱动手扶柄、设置在中连接架上且与驱动棘爪连接的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中连接架上且用于对驱动棘爪转动角度限位的限位挡销;
前车轮装置的转轴在导向长槽内活动设置;
行走架体的下部分别套装在中车轮轴的两端头上,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扣合连接后套装在中车轮轴上;
中连接架通过驱动棘爪带动从动棘轮在独轮车圈上做单向转动;中连接架通过导向长槽使得前摆动架推拉前车轮子在独轮车圈上移动。
还包括后车轮装置,后车轮装置设置在行走架体后侧;
后车轮装置包括骑在内车圈上的后车轮、插装在后车轮上的后车轮轴、设置在后车轮轴中部且与后车轮轴同轴转动的后从动棘轮、带动后从动棘轮摆动的后连接架、上端分别与后连接架连接且对称设置在后从动棘轮两侧的上连接座、对称设置在后从动棘轮两侧且与对应的后上连接座扣合连接的后下连接座、设置在后连接架下部且与后从动棘轮对应传动的后驱动棘爪、设置在后连接架上端的后驱动手扶柄、设置在后连接架上且与后驱动棘爪连接的后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后连接架上且用于对后驱动棘爪转动角度限位的后限位挡销;后从动棘轮与从动棘轮转向相同;
后车轮与所述中间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轴与中车轮轴结构相同,后从动棘轮与从动棘轮结构相同,后上连接座与上连接座结构相同,后下连接座与下连接座结构相同,后驱动棘爪与驱动棘爪结构相同,后驱动手扶柄与驱动手扶柄结构相同,后复位弹簧与复位弹簧结构相同,后限位挡销与限位挡销结构相同;
行走架体的下部分别套装在后车轮轴的两端头上,后上连接座与后下连接座扣合连接后套装在后车轮轴上。
还包括辅助轮装置,辅助轮装置包括骑在内车圈上的辅助车轮子、插装在辅助车轮子上的辅助车轮轴、套装在辅助车轮轴上的辅助轴承套、一端与辅助轴承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辅助连接架、设置在辅助连接架上的辅助脚踏板、下端与辅助轴承套固定连接的辅助摆动架以及设置在辅助摆动架上的辅助脚跟板;辅助摆动架带动辅助轴承套绕辅助车轮轴中心线摆动;在辅助摆动架上端设置有辅助挂钩,辅助挂钩与行走架体挂接;
辅助车轮子与所述前车轮子结构相同,辅助车轮轴与前车轮轴结构相同,辅助轴承套与前轴承套结构相同,辅助连接架与前连接架结构相同,辅助脚踏板与脚踏板结构相同,辅助摆动架与前摆动架结构相同,辅助脚跟板与脚跟板结构相同。
独轮车圈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左车圈与右车圈、分别环绕设置在左车圈与右车圈外侧壁上的外镶嵌槽轨、设置在外镶嵌槽轨内的外车带、同轴设置在左车圈与右车圈上的横架穿孔以及插装在横架穿孔内的横架梁;左车圈的内车圈与右车圈的内车圈同轴;横架穿孔至少四个且以内车圈的中轴线为基准圆周阵列设置;外车带的外表面露出于外镶嵌槽轨且与地面接触;
横架梁的两端分别外露在左车圈的外侧以及右车圈的外侧,在横架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挂孔;
左车圈与右车圈均为环形板结构,在环形板上设置有减重孔;
在独轮车圈上设置有悬挂连接装置;悬挂连接装置包括一端钩挂在相应的外挂孔上的外挂绳、两个同轴设置的悬挂轴承盒、设置在悬挂轴承盒内的外锥套、设置在悬挂轴承盒与外锥套之间的轴承、设置在悬挂轴承盒外端部的外挡板、设置在悬挂轴承盒的外锥套、转动设置在相应的外锥套内的中心轴端、两端分别与相应中心轴端连接的U型保险杠、两端分别与相应外锥套连接的U型连接臂以及套装在U型连接臂中部杆上的外方形套管;
所述两个悬挂轴承盒分别位于左车圈一侧以及位于右车圈一侧;
位于左车圈一侧的悬挂轴承盒与位于左车圈外侧的外挂绳连接,位于右车圈一侧的悬挂轴承盒与位于右车圈外侧的外挂绳连接;
在外方形套管上端放置有n型板凳座。
还包括辅助保险杠,在辅助保险杠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辅助挂钩,辅助挂钩的另一端分别钩挂在相应的中心轴端上。
在行走架体上端设置有两个U型底托架, U型底托架位于外方形套管两侧,U型连接臂的中部杆位于U型底托架的U型槽内。
横架梁为T型梁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可以一人单独使用,或两人同时使用互相借力增加兴趣增进感情和协作能力。本申请可以锻炼人的腿部、腰部、臂力等,几乎全身都在运动,如果手臂累了,可以单独使用脚驱动,如果脚累了,可以单独使用手臂驱动,并且锻炼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与平衡能力,尤其是小孩子也可使用,本申请没有危险,重心低,脚可以随时着地支撑身体,保险杠才有橡胶材料,不用担心伤害身体,各部件拆装方便,可扩展性强,本申请还可以是作为健身工具,或代步工具,成本低廉,锻炼身体,本发明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佳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单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独轮车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独轮车圈的侧视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悬挂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双人悬挂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行走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间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从动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从动棘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独轮车圈;2、悬挂连接装置;3、行走驱动装置;4、左车圈;5、右车圈;6、环形板;7、外镶嵌槽轨;8、外车带;9、内车圈;10、横架梁;11、减重孔;12、横架穿孔;13、外挂孔;14、外挂绳;15、悬挂轴承盒;16、外挡板;17、外锥套;18、中心轴端;19、U型保险杠;20、U型连接臂;21、外方形套管;22、辅助挂钩;23、辅助保险杠;24、n型板凳座;25、U型底托架;26、行走架体;27、前车轮装置;28、中间轮装置;29、后车轮装置;30、辅助轮装置;31、前车轮轴;32、前轴承套;33、前连接架;34、脚踏板;35、前摆动架;36、脚跟板;37、驱动手扶柄;38、中连接架;39、导向长槽;40、上连接座;41、下连接座;42、中车轮轴;43、从动棘轮;44、驱动棘爪;45、复位弹簧;46、限位挡销;47、辅助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的健身独轮车,包括独轮车圈1以及设置在独轮车圈1上的行走驱动装置3;人位于独轮车圈1的内车圈9中;独轮车圈1作为优选,宽度越窄越好。
如图1,行走驱动装置3包括骑在独轮车圈1的内车圈9上的行走架体26、设置在行走架体26上的以及前车轮装置27;
独轮车圈1相对于行走架体26转动设置,中间轮装置28的轮子单向自转设置,中间轮装置28的轮子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9上单向公转设置,前车轮装置27相对于行走架体26摆动设置,前车轮装置27的轮子自转设置,前车轮装置27的轮子以内车圈9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9上公转设置。
具体使用时,中间轮装置28的轮子单向转动,人体前倾,并将前车轮装置27向前压紧,中心前倾,独轮车圈1向前转动,从而带动行走架体26前行,直到重心再次稳定,设计新颖巧妙,结构合理,趣味性强。转向的时候,通过U型保险杠,一手向前用力,一手向后用力带动外挂绳,实现转向;刹车的时候,用手抓住或用腿绊住外挂绳,保持外挂绳13静止,从而可以实现刹车功能。
如图4,前车轮装置27(如图标记I)包括骑在独轮车圈1的内车圈9上的前车轮子、插装在前车轮子上的前车轮轴31、套装在前车轮轴31上的前轴承套32、一端与前轴承套3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前连接架33、设置在前连接架33上的脚踏板34、下端与前轴承套32固定连接的前摆动架35、设置在前摆动架35上的脚跟板36以及设置在前摆动架35上端的转轴;前摆动架35带动前轴承套32绕前车轮轴31中心线摆动。
如图7-9,中间轮装置28(如图标记II)包括骑在独轮车圈1的内车圈9上的中间车轮、插装在中间车轮上的中车轮轴42、设置在中车轮轴42中部且与中车轮轴42同轴转动的从动棘轮43、带动从动棘轮43摆动的中连接架38、上端分别与中连接架38连接且对称设置在从动棘轮43两侧的上连接座40、对称设置在从动棘轮43两侧且与对应的上连接座40扣合连接的下连接座41、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下部且与从动棘轮43对应传动的驱动棘爪44、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的导向长槽39、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端的驱动手扶柄37、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且与驱动棘爪44连接的复位弹簧45以及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且用于对驱动棘爪44转动角度限位的限位挡销46;
前车轮装置27的转轴在导向长槽39内活动设置;
行走架体26的下部分别套装在中车轮轴42的两端头上,上连接座40与下连接座41扣合连接后套装在中车轮轴42上;
中连接架38通过驱动棘爪44带动从动棘轮43在独轮车圈1上做单向转动;中连接架38通过导向长槽39使得前摆动架35推拉前车轮子在独轮车圈1上移动。
手握驱动手扶柄37,人体重心前倾,下压中连接架38,同时实现前车轮装置27沿着内圈前移动,中间轮装置28的轮子单向转动;从而驱动。
具体工作时候,中间轮装置28部分:中连接架38-驱动棘爪44-从动棘轮43-中车轮轴42-中间车轮从而沿着内车圈向前滚动;
前车轮装置27部分:中连接架38-导向长槽39-转轴-前摆动架35-前轴承套32-推动前车轮轴31-前车轮子沿着内车圈向前滚动。
当人体重心直立后,上提中连接架38,中间轮装置28部分:驱动棘爪44不驱动从动棘轮43,从而中间车轮在内车圈不能向后移动;前车轮装置27部分:中连接架38-导向长槽39-转轴-前摆动架35-前轴承套32-推动前车轮轴31-前车轮子沿着内车圈向后回收滚动。
当然通过脚踏板34与脚跟板36组合使用替代驱动手扶柄37可以实现上述工作,只不过发力点改变,脚踏板34与脚跟板36-前连接架33-推动前车轮轴31-前车轮子沿着内车圈向前滚动;脚踏板34与脚跟板36-前连接架33-前摆动架35-转轴-导向长槽39-中连接架38-驱动棘爪44-从动棘轮43-中车轮轴42-中间车轮从而沿着内车圈向前滚动。
本申请实现手脚可以并用,可以单独使用脚驱动省略驱动手扶柄37或单独采用手驱动而省略脚踏板34与脚跟板36是显而易见的,均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上连接座40和下连接座41对称设置设计合理,受力平衡;扣合连接拆卸方便,驱动棘爪44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优选多个且圆周阵列分布,受力均匀,单个驱动棘爪44受力负荷小;复位弹簧45与限位挡销46实现棘爪始终与棘轮接触,防止脱离失效。
进一步为了设计合理,受力平衡,还包括后车轮装置29,后车轮装置29设置在行走架体26后侧;后车轮装置29与中间轮装置28结构基本相同,只是省去了导向长槽39。
后车轮装置29(如图标记III)包括骑在独轮车圈1的内车圈9上的后车轮、插装在后车轮上的后车轮轴、设置在后车轮轴中部且与后车轮轴同轴转动的后从动棘轮、带动后从动棘轮摆动的后连接架、上端分别与后连接架连接且对称设置在后从动棘轮两侧的上连接座、对称设置在后从动棘轮两侧且与对应的后上连接座扣合连接的后下连接座、设置在后连接架下部且与后从动棘轮对应传动的后驱动棘爪、设置在后连接架上端的后驱动手扶柄、设置在后连接架上且与后驱动棘爪连接的后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后连接架上且用于对后驱动棘爪转动角度限位的后限位挡销;后从动棘轮与从动棘轮43转向相同;
后车轮与中间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轴与中车轮轴42结构相同,后从动棘轮与从动棘轮43结构相同,后上连接座与上连接座40结构相同,后下连接座与下连接座41结构相同,后驱动棘爪与驱动棘爪44结构相同,后驱动手扶柄与驱动手扶柄37结构相同,后复位弹簧与复位弹簧45结构相同,后限位挡销与限位挡销46结构相同;后连接架与中连接架38结构相同,只是省去了导向长槽39。
行走架体26的下部分别套装在后车轮轴的两端头上,后上连接座与后下连接座扣合连接后套装在后车轮轴上。通过手动摇动或在中间车轮带动下,后车轮前行。
如图5.6,还包括与前车轮装置27结构基本相同的辅助轮装置30(如图标记IV),辅助轮装置30包括骑在独轮车圈1 的内车圈9上的辅助车轮子、插装在辅助车轮子上的辅助车轮轴、套装在辅助车轮轴上的辅助轴承套、一端与辅助轴承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辅助连接架、设置在辅助连接架上的辅助脚踏板、下端与辅助轴承套固定连接的辅助摆动架以及设置在辅助摆动架上的辅助脚跟板;辅助摆动架带动辅助轴承套绕辅助车轮轴中心线摆动;在辅助摆动架上端设置有辅助挂钩47,辅助挂钩47与行走架体26挂接;辅助连接架相比于前连接架只不过是转轴变为挂钩。
辅助车轮子与前车轮子结构相同,辅助车轮轴与前车轮轴31结构相同,辅助轴承套与前轴承套32结构相同,辅助连接架与前连接架33结构相同,辅助脚踏板与脚踏板34结构相同,辅助摆动架与前摆动架35结构相同,辅助脚跟板与脚跟板36结构相同。
具体地说,通过辅助挂钩47方便辅助轮装置30的安装与拆卸,通过辅助脚踏板与辅助脚跟板可以辅助驱动。
进一步可以实现,双人通过运动,增加了趣味性,提高互动性,增加了双人运动的感情,特别适合情侣、家庭。
图1-4,独轮车圈1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左车圈4与右车圈5、分别环绕设置在左车圈4与右车圈5外侧壁上的外镶嵌槽轨7、设置在外镶嵌槽轨7内的外车带8、同轴设置在左车圈4与右车圈5上的横架穿孔12以及插装在横架穿孔12内的横架梁10;左车圈4的内车圈9与右车圈5的内车圈9同轴;横架穿孔12至少四个且以内车圈9的中轴线为基准圆周阵列设置;外车带8的外表面露出于外镶嵌槽轨7且与地面接触;外车带8可以是实习材料或空心充气,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横架梁10、左车圈4与右车圈5增加了视野,减少视野前方的阻碍物,设计合理。
横架梁10的两端分别外露在左车圈4的外侧以及右车圈5的外侧,在横架梁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挂孔13;
左车圈4与右车圈5均为环形板6结构加工方便,优选采用透明材料,例如透明塑料、透明PVC,透明的玻璃钢等常见材料,在环形板6上设置有减重孔11;工艺合理。
在独轮车圈1上设置有悬挂连接装置2;悬挂连接装置2包括一端钩挂在相应的外挂孔13上的外挂绳14、两个同轴设置的悬挂轴承盒15、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内的外锥套17、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与外锥套17之间的轴承、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外端部的外挡板16、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的外锥套17、转动设置在相应的外锥套17内的中心轴端18、两端分别与相应中心轴端18连接的U型保险杠19、两端分别与相应外锥套17连接的U型连接臂20以及套装在U型连接臂20中部杆上的外方形套管21;外方形套管21避免打滑。外挂绳14优选为8条,且具有弹性,转向时候靠保险杠的作用力和重心力肩膀力使得其转向。按行走方向,前面的人下压外挂绳14,后面的人上提外挂绳14也可以是实现驱动行走,注意停车相反运动。
通过外锥套17设计,安装牢固,当磨损后,可以调整锥度后继续使用,通过U型保险杠19,外挂绳14安全可靠,通过人身体左右倾斜,实现转向。
两个悬挂轴承盒15分别位于左车圈4一侧以及位于右车圈5一侧;
位于左车圈4一侧的悬挂轴承盒15与位于左车圈4外侧的外挂绳14连接,位于右车圈5一侧的悬挂轴承盒15与位于右车圈5外侧的外挂绳14连接;
在外方形套管21上端放置有n型板凳座24,安装方便,减震缓冲。
如图5-6,当双人使用的时候,还包括辅助保险杠23,在辅助保险杠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辅助挂钩22,辅助挂钩22的另一端分别钩挂在相应的中心轴端18上。其拆卸方便,安全可靠,组装方便。当然作为公知常识,可以增加脚刹或采用直接脚踩地实现转向与刹车。
在行走架体26上端设置有一个或两个U型底托架25, U型底托架25位于外方形套管21的两侧,U型连接臂20中部杆位于U型底托架25的U型槽内,提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横架梁10为T型梁结构,结实耐用。
本申请可以一人单独使用,或两人同时使用互相借力增加兴趣增进感情和协作能力。本申请可以锻炼人的腿部、腰部、臂力等,几乎全身都在运动,如果手臂累了,可以单独使用脚驱动,如果脚累了,可以单独使用手臂驱动,并且锻炼与提高人的反应能力与平衡能力,尤其是小孩子也可使用,本申请没有危险,重心低,脚可以随时着地支撑身体,保险杠才有橡胶材料,不用担心伤害身体,各部件拆装方便,可扩展性强,本申请还可以是作为健身工具,或代步工具,成本低廉,锻炼身体,本发明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发明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在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健身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内车圈(9)的独轮车圈(1)以及设置在独轮车圈(1)上的行走驱动装置(3);人位于内车圈(9)中;
行走驱动装置(3)包括骑在内车圈(9)上的行走架体(26)、设置在行走架体(26)上的中间轮装置(28)以及前车轮装置(27);
独轮车圈(1)相对于行走架体(26)转动设置,中间轮装置(28)的轮子在单向自转设置,中间轮装置(28)的轮子以内车圈(9)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9)上单向公转设置,前车轮装置(27)相对于行走架体(26)摆动设置,前车轮装置(27)的轮子自转设置,前车轮装置(27)的轮子以内车圈(9)的轴心线为基准在内车圈(9)上公转设置;所述独轮车圈(1)包括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的左车圈(4)与右车圈(5)、分别环绕设置在左车圈(4)与右车圈(5)外侧壁上的外镶嵌槽轨(7)、设置在外镶嵌槽轨(7)内的外车带(8)、同轴设置在左车圈(4)与右车圈(5)上的横架穿孔(12)以及插装在横架穿孔(12)内的横架梁(10);所述外车带(8)为实心或空心;左车圈(4)的内车圈(9)与右车圈(5)的内车圈(9)同轴;横架穿孔(12)至少四个且以内车圈(9)的中轴线为基准圆周阵列设置;外车带(8)的外表面露出于外镶嵌槽轨(7)且与地面接触;
横架梁(10)的两端分别外露在左车圈(4)的外侧以及右车圈(5)的外侧,在横架梁(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挂孔(13);
左车圈(4)与右车圈(5)均为环形板(6)结构,所述环形板(6)采用透明材料,在环形板(6)上设置有减重孔(11);
在独轮车圈(1)上设置有悬挂连接装置(2);悬挂连接装置(2)包括一端钩挂在相应的外挂孔(13)上的外挂绳(14)、两个同轴设置的悬挂轴承盒(15)、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内的外锥套(17)、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与外锥套(17)之间的轴承、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外端部的外挡板(16)、设置在悬挂轴承盒(15)的外锥套(17)、转动设置在相应的外锥套(17)内的中心轴端(18)、两端分别与相应中心轴端(18)连接的U型保险杠(19)、两端分别与相应外锥套(17)连接的U型连接臂(20)以及套装在U型连接臂(20)中部杆上的外方形套管(21);
所述两个悬挂轴承盒(15)分别位于左车圈(4)一侧以及位于右车圈(5)一侧;
位于左车圈(4)一侧的悬挂轴承盒(15)与位于左车圈(4)外侧的外挂绳(14)连接,位于右车圈(5)一侧的悬挂轴承盒(15)与位于右车圈(5)外侧的外挂绳(14)连接;
在外方形套管(21)上端放置有n型板凳座(24);
所述前车轮装置(27)包括骑在内车圈(9)上的前车轮子、插装在前车轮子上的前车轮轴(31)、套装在前车轮轴(31)上的前轴承套(32)、一端与前轴承套(3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前连接架(33)、设置在前连接架(33)上的脚踏板(34)、下端与前轴承套(32)固定连接的前摆动架(35)、设置在前摆动架(35)上的脚跟板(36)以及设置在前摆动架(35)上端的转轴;前摆动架(35)带动前轴承套(32)绕前车轮轴(31)中心线摆动;
中间轮装置(28)包括骑在内车圈(9)上的中间车轮、插装在中间车轮上的中车轮轴(42)、设置在中车轮轴(42)中部且与中车轮轴(42)同轴转动的从动棘轮(43)、带动从动棘轮(43)摆动的中连接架(38)、上端分别与中连接架(38)连接且对称设置在从动棘轮(43)两侧的上连接座(40)、对称设置在从动棘轮(43)两侧且与对应的上连接座(40)扣合连接的下连接座(41)、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下部且与从动棘轮(43)对应传动的驱动棘爪(44)、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的导向长槽(39)、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端的驱动手扶柄(37)、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且与驱动棘爪(44)连接的复位弹簧(45)以及设置在中连接架(38)上且用于对驱动棘爪(44)转动角度限位的限位挡销(46);
前车轮装置(27)的转轴在导向长槽(39)内活动设置;
行走架体(26)的下部分别套装在中车轮轴(42)的两端头上,上连接座(40)与下连接座(41)扣合连接后套装在中车轮轴(42)上;
中连接架(38)通过驱动棘爪(44)带动从动棘轮(43)在独轮车圈(1)上做单向转动;中连接架(38)通过导向长槽(39)使得前摆动架(35)推拉前车轮子在独轮车圈(1)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独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车轮装置(29),后车轮装置(29)设置在行走架体(26)后侧;
后车轮装置(29)包括骑在内车圈(9)上的后车轮、插装在后车轮上的后车轮轴、设置在后车轮轴中部且与后车轮轴同轴转动的后从动棘轮、带动后从动棘轮摆动的后连接架、上端分别与后连接架连接且对称设置在后从动棘轮两侧的上连接座、对称设置在后从动棘轮两侧且与对应的后上连接座扣合连接的后下连接座、设置在后连接架下部且与后从动棘轮对应传动的后驱动棘爪、设置在后连接架上端的后驱动手扶柄、设置在后连接架上且与后驱动棘爪连接的后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后连接架上且用于对后驱动棘爪转动角度限位的后限位挡销;后从动棘轮与从动棘轮(43)转向相同;
后车轮与所述中间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轴与中车轮轴(42)结构相同,后从动棘轮与从动棘轮(43)结构相同,后上连接座与上连接座(40)结构相同,后下连接座与下连接座(41)结构相同,后驱动棘爪与驱动棘爪(44)结构相同,后驱动手扶柄与驱动手扶柄(37)结构相同,后复位弹簧与复位弹簧(45)结构相同,后限位挡销与限位挡销(46)结构相同;
行走架体(26)的下部分别套装在后车轮轴的两端头上,后上连接座与后下连接座扣合连接后套装在后车轮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独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轮装置(30),辅助轮装置(30)包括骑在内车圈(9)上的辅助车轮子、插装在辅助车轮子上的辅助车轮轴、套装在辅助车轮轴上的辅助轴承套、一端与辅助轴承套外侧壁固定连接的辅助连接架、设置在辅助连接架上的辅助脚踏板、下端与辅助轴承套固定连接的辅助摆动架以及设置在辅助摆动架上的辅助脚跟板;辅助摆动架带动辅助轴承套绕辅助车轮轴中心线摆动;在辅助摆动架上端设置有辅助挂钩(47),辅助挂钩(47)与行走架体(26)挂接;
辅助车轮子与所述前车轮子结构相同,辅助车轮轴与前车轮轴(31)结构相同,辅助轴承套与前轴承套(32)结构相同,辅助连接架与前连接架(33)结构相同,辅助脚踏板与脚踏板(34)结构相同,辅助摆动架与前摆动架(35)结构相同,辅助脚跟板与脚跟板(36)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身独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保险杠(23),在辅助保险杠(2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辅助挂钩(22),辅助挂钩(22)的另一端分别钩挂在相应的中心轴端(1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在行走架体(26)上端设置有两个U型底托架(25),U型底托架(25)位于外方形套管(21)两侧,U型连接臂(20)的中部杆位于U型底托架(25)的U型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横架梁(10)为T型梁结构。
CN201710117444.7A 2017-03-01 2017-03-01 健身独轮车 Active CN1066690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7444.7A CN106669096B (zh) 2017-03-01 2017-03-01 健身独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7444.7A CN106669096B (zh) 2017-03-01 2017-03-01 健身独轮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9096A CN106669096A (zh) 2017-05-17
CN106669096B true CN106669096B (zh) 2022-04-01

Family

ID=5886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7444.7A Active CN106669096B (zh) 2017-03-01 2017-03-01 健身独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690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2655Y (zh) * 1998-03-26 1999-06-09 霍建明 娱乐健身车
CN201470104U (zh) * 2009-05-27 2010-05-19 邝国梁 遥控单轮电单车
TW201350169A (zh) * 2012-06-15 2013-12-16 Bion Inc 平行阻力系統
CN206660432U (zh) * 2017-03-01 2017-11-24 郑旻昱 健身独轮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0992B2 (en) * 2002-10-15 2005-06-28 Arcadio C. Arguilez Tandem exerciser and power genera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2655Y (zh) * 1998-03-26 1999-06-09 霍建明 娱乐健身车
CN201470104U (zh) * 2009-05-27 2010-05-19 邝国梁 遥控单轮电单车
TW201350169A (zh) * 2012-06-15 2013-12-16 Bion Inc 平行阻力系統
CN206660432U (zh) * 2017-03-01 2017-11-24 郑旻昱 健身独轮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9096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2737B (zh) 大滚轮娱乐车
CN101678870A (zh) 并骑式脚踏车
CN104648570A (zh) 一种轮外侧站立式的电动平衡车
CN104290853A (zh) 脚踏驱动式脚踏车
CN106669096B (zh) 健身独轮车
CN202863665U (zh) 一种可横向组合的行走式娱乐自行车
CN200995743Y (zh) 娱乐健身车
CN103482002B (zh) 手驱动式燕尾形踏板车
CN2504177Y (zh) 可用脚控制方向的微型自行车
CN201889064U (zh) 机械马
CN203294262U (zh) 一种带踏板脚轮的代步独轮电动车
CN212332850U (zh) 一种手推型儿童游玩车
CN104434426A (zh) 多模式链轮传动可折叠运动型轮椅自行车
CN102627136B (zh) 一种可骑行与行走的木马
KR20090059269A (ko) 전신운동용 소형자전거
CN204821884U (zh) 脚踏滑板车
CN202481204U (zh) 可骑乘超市休闲购物车
CN204871399U (zh) 一种多用途运动型助力交通工具
CN202670034U (zh) 一种可骑行与行走的木马
CN201183567Y (zh) 多功能四轮自行车
CN105882865B (zh) 仿步运动健身车
KR100908317B1 (ko) 점핑 자전거
CN210592282U (zh) 一种应用于儿童滑步车的脚踏板
KR20060012706A (ko) 경사면과 체중을 이용한 롤러발판의 왕복장치, 직립 보행식 삼륜 스쿠터
CN212172427U (zh) 儿童脚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